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水

黄河水

黄河水
黄河水

黄河水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要: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黄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黄河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性影响,提出了黄河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施行纳污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工业废水,进一步完善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保障流域和重要河段的环境生态用水,研究并尝试实行国家资源管理体制下水体纳污能力的市场调节。

1 黄河水污染现状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黄河上陆续开展了水质监测、水污染调查、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肾源集中在几条主要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和黄河干流的兰州、包头河段,污染历时集中在平、枯水季节90 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水质污染向干流和一些支流蔓延.一些河段在汛期污染也相严重。据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资料,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 亿七其中工业废水29.56 亿t。干流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 c磷、总铅、总录等,流超标

项目主要有氨氮、B OD s 、DO 、挥发盼、总磷、高锚酸盐等。

2 黄河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

黄河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三方面。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是一种短时间甚至瞬时暴发的灾害,具有较强的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水污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水息,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造成的灾害范围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长时期后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2.1 加剧了流域的水资源短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黄河的河川径流量为全国河川径流

量的29岛、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的169毛.人均占有可川径流量为全国的259岛;若扣除调往外流域的l∞多亿旷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则更少、由于河流水质污染受污径比影响,因此径流量越小.市径比相对越大,从而形成缺水一污染一更缺水"的恶性循环局面。

2.2影响城镇供水

目前,水污染己给以黄河干、支流为水源的城镇供水行业带来了很多困扰: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增加,处理费用增大;因水质河染,致使一些沿黄城市不能使用黄河水;地面水污染造成了地下水,特别是浅层水质的污染。

2.3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水质污染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对农机设备的危害。主要是浮游物质附着在各种管路上,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各种酸性污水腐蚀机器,缩短机械使用寿。

(2) 对灌区土质的影响。有的污染物能存积在土攘中恶化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影响,进而妨碍农作物的发育生长。长期性的污水灌溉将致

使土壤板结、起皮、龟裂、盐碱化等3

( 3) 对农作物的影响。水质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随着污染物质的种类与浓度、作物品种、土壤性质、作物生长周期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能直接杀死农作物;因土壤质量变差,易使作物苗期枯萎死亡、生长期长势弱、早衰(早熟)或子粒不够饱满,降低产量;有的、污染物质能积聚于成熟作物中,进而危害人类。

2.5 对工业造成严重危害

水流域给工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水质下降造成工业产品质量的下降、水处理费用增大、原材料及能耗增加、不能足额生产等,构成了显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受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影响,酸碱污染物大量排放,地表水、地下水的硬度在不断提高,水资源可利用程度降低,使工业经济的投资与发暖规模受到限制,发展速度减慢,构成了隐性的经济损失、

2.6 对水科工程及设擅自号危害

主要表现在使水利工程及设施报废、利用率{匠,使抽水工程改建等。

2. 7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污染对、河道内水生物的影响:一方面是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物构成直接的毒害;另一方面是有机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属增,溶解氧含量降低,使水生生态系统平衡量到破坏。渔业生产受污染水体的走害最为直观,如?可南境内部U洛阳鲤鱼和伊词鳞鱼等名贵鱼种.现已基本绝迹。

3 黄河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钻算

据统计,20 世纪80年代全国水污染损失占 GDP的比率为1.5% -3.0%。据此估算,黄河流域1997年GDP 大约为48∞亿元〈不包含黄河下部河南、山东南省引黄灌区25∞亿元以上的 GN町,流域水污染造成的是害在72 记

-144 在元。据;lJ 1996 -1998 年黄河流域因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损失、工业危害损失、农业危害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市政额外投资、水利工程及设施损失、渔业损失、人体健康危害与损失等8 种量化参数的调查统计,得出黄寓流域20 世主己90 年代末年均水污染意害量化总值约 116{,乙元(现僵)J

4 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黄河水运染主要分为点污染、面污染以及内污染三大类。点窍染是指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在小范围内的大量集中排放国污染是指分散的小企业和分散的居民在大面,积上的少量分散排放,如夹带着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挠,无序排放的农村废弃响.水土流失等;另外,还包括大量乡镇企业就地元序排放的废水.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以及农户生活污水等,内污染之称二次污染,是指江河湖库水体内部由于长期污染的积累产主的污染再排放,黄河干支流与水库中的沉积物以及水库的养噎场,是主要的内污染源。

4.1客观原因

4.1.1 黄河埠域经济粗教莹的发展模式

据2{削年资料统计,黄河流域城市化率为 26.4% ,镜子全国平均水平;GDP( 国内生产总量〉为6 365 记元,占全国的6.8% ,呈济发展水平较氓。恙体来说.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粗放经营方式尚未改变,工艺技术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物耗、能耗等

指标居高不下,规模效益差:特剖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摆到如年代初期,小造纸、小化工.I J、割草等重污染型企业发展很快.污染源增多,排污量加大。黄河流域(包括F游沿黄地区〉农业灌溉面积自20 世纪50 年代的140 万hm 2 扩大到了1990 1号二的494 万h rn2 ,增长了252.8% ;而同黯农业灌溉渭水量由20 世纪50年代的年均134.9 乞旷扩大到了1990年的407.0 fZ.m3 ?增长了约201.7% 。两者凡乎同步增长.是一种简单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模式,这是黄河水括染日益严重的内在原国。

4.2 主观原因

(1)宏观管理薄弱。水资源流域统→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缺乏有

效的流域和区域监管措施,流域水资源摸一保护缺乏法律法规支撑,各级水资源保护

管理规掏体蘸与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体系保障,机构权益和职责不清晰。

(2) 环境意识淡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对保护环境

的重要性和水运染造成的巨大灾害还认识得不够深入,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另外,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现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经济

发展、为获得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

(3) 节水减污意识不足。水资源长期被视为无价或廉价的资源,没有形成有效

的节水藏污槌约机髓。目前黄河上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30% 左右,全流域节

水灌溉面积扭占灌溉总面积的20% ,弓j 黄灌区引水的损失量为 30% -40% ,引黄

的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 左右。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被指染更导致黄河水资源短

缺加剧。黄河流域亟待细快产业结梅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的步伐,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建立以水污染源头和过程控和i为主、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资源环境理念,有效配置和保护水资源。

5 对策与建议

5.1 撞毒草i污染物的排鼓

全面加强现有百染源的治理控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划目标,使现有窍染源必须实现这标拌放、达到入黄控制要求:新建、政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均应符合流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与水资源可配置条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满足黄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在强化城市节水工作的

同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如强和推进了亏水资源化工作: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时,应结合各地特点,规划和建设污水资源化工程,提高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黄离西污染源的治理,调整上中游地

区的农业产业结掏,程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担面宿染源的治理、控制纳入水运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的蓝控体系。

5.2 施行纳污总量撞审

在水功能区和环境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水窍染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确定近期水质规划目标和各功能区萄应的允许纳污量,进而确定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1] 。按大流域、小流域、区域(或省级、市级宅县级、乡级)等给踏实行总量控制,并注重总量控制的目括管理动态化:建立跨仔政区水环境管理技术决策信主、系统,以水体功能区划为基础.以水污染集中控制为

原则,结合利用水质数学模型、、污染物总量控制负荷量化分配模型,以便为水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依据。

5.3 撞行清活生产,治理工业废水技术进步、社会变革和减摄入口增长速度是

防治黄河流域水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审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时.重点加强项目中水资源量平衡、节水减污和排污入海影响的宰核工作,明确取水项目必须采取的节水减污措施和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推行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分开排放、分即处理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污水资源化的程度。

5.4 进一步完善水量统一谓度工作

黄河干流的水量统→调度工作实践证明,水量调度在初步缓解黄阁下游断流及枯水属下游厚水紧张局面的同时,对非瓶属黄河中下游河段的水质保护和河道

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3目前的黄河水量调度,在一定条件下初步实现了水

质水量统筹兼腰,基本保证了调水?可段调水期的缸理生态环境用水。现阶段黄河实施的是X1J 家峡水库至头道拐、三门峡水库至和l津河段的水量实时调度,与流域水资源、统→调度和管理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要从根本上缓解黄商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加快离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的步伐,以增加上游的生态厚水。

5.5 研究实行水体纳污能力的市场调节

资源所有权属国家所有,国家对水资源实施统→管理。根

据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宜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及河流纳污能力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以积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能动作尾。

6.结论

两水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于准格尔地区,尽管目前水害、旱井数量有明显增加,但目前只能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尚无法满足集雨节灌农业的发展要求,利用现代蓄水-节水-高效种植相结合的窑害农业、由集水场、蓄水窑害、引水与节水系统、高效种植4部分组成,核心是水窑,它可以起到地下水库的作用。若窑内水来源于雨水、周每浇1 hm地水费为75 -150元,增产粮食750 与以上,是成本的8 -10倍3二雨水利用应结合考虑各种条件下的雨水利用形式及途径,建立综合雨水利用系统,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及人工调节,将有嚣的雨水用于农业灌溉或转化为地下水,改善地下水条件,增加可用水资源量。

参考文献:

[ 1J 牟海省国内外雨水利用历史、现状与趋势[AJ. 中国商水利用研究文集[CJ.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J 李英能.西北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浅议 [AJ .农业高效用水与水土环境保护论文集 [CJ.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3J 陈国良,徐学选.黄土高原地区的雨水和j 用技术与发展

J .水士保持通报,1995 ,(5).

黄河之水天上来 导学案及答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刘白羽 永年五中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关爱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 【难点】如何将博大的事物写的细致传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引读 二、走进新课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她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即兴()皋兰山()埋怨()滂沱() 狂飙()万仞摩天()舷窗()苍莽() 哺育()璎珞()巉岩()霁雨() 2.解释下列词语: 滂沱:狂飙: 惊涛骇浪: 3.填空: 《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现代。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再跳读课文,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我从__乘飞机到__,这里的黄河太,令我。(2)在离不远的,黄河向我展示了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是在从飞回的飞机上。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2、精读第四段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刘家峡水电站?刘家峡的黄河有什么特点? 3、从第七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报告-2019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精品

2019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 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 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 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 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 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 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 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 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 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 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 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 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 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 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XX年9月12日开始至XX 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水文站、黄河沿水电站、龙羊峡水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2003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684.0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5.42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8.64亿m3。分别比上年水资源总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增大69.7%和5.7%,比1980~2000年均值偏多14.9%和23.3%,比1956~2000年均值偏多10.2%和23.2%。 2003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48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44.13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39.87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各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位上升者居多,仅有宁夏的银川(包括银南、银北)平原、内蒙古巴盟河套平原、三门峡河谷平原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其他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3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29.12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296.04亿m3,地下水取水量133.08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36.45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243.57亿m3,,地下水耗水量92.88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1.46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9.46亿t,第二产业为29.33 亿t,第三产业为2.67亿t,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为2.18亿t。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XX 年9月12日开始至XX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水文站、黄河沿水电站、龙羊峡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以及沿途自然、生态、经济状况。通过实

黄河水质监测报告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

发布单位: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编制单位: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资料提供单位: 青海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 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宁蒙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中游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山东水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目录 前言 一、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综述 二、各类水功能区达标情况 三、各省区水功能区达标情况 四、重要水事 附表1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一览表 附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附表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附图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断面图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落实水利部《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加强流域内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使流域内有关单位、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决定自2005年开始正式发布《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频次为三个月一期,按季度发布。 《公报》根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和水文局制定的《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评价暂行规定》(试行)(资源保〔2004〕7号)和流域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需要,在黄委监测站网和流域八省(区)现有监测站网基础上,选择了170个重点水功能区(监测断面181个),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中国水功能区划(试行)》水质目标进行水质评价和达标分析。评价基本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BOD 5 18项。饮用水源区增加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5个评价项目。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每期《公报》发布的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为当期三个月实测资料平均值的评价结果。饮用水源区中基本项目评价达标,增加项目未达到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要求的,该功能区仍为不达标;没有水质目标的排污控制区只评价水质,不进行达标分析。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摘要: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极具重要战略地位,但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本文从黄河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角度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评价,以便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实现供需的协调平衡,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水质开发利用展望 一、引言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中国人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与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称世界四大文明之河。 黄河是我国极具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条河流,它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横跨我国的西、中、东部,奔腾的黄河水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市自治区,并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流域面积达752443km2,占国土面积的8.3%。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m,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沿途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如湟水、洮河等在其上游,由于下游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所以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平均径流量5.8×1010m3,在国内河流中位列第八位,仅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2%,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50多座中等城市的供水任务,为流域内外广大城市和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提供水资源保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要意义。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理论进展 1、黄河流域水资源数量评价 黄河总体来说是一条水资源相当贫乏的河流,且面对着水资源总量紧缺的严峻局面。但由于其径流时空分布、河道控制工程和沿河区域特点等因素的复合状况相当复杂,各河段水资源的丰度、可靠程度和利用潜力都是有巨大差别的。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气候干旱,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9, 8(4), 313-32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c13535447.html,/journal/jwr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c13535447.html,/10.12677/jwrr.2019.84037 Long-Term Evolution in Natural Runoff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Past 550 Years Bo Li1, Xingmin Mu1,2, Peng Gao1,2, Guangju Zhao1,2, Wenyi Sun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Yangling Shaanxi Received: Jun. 18th, 2019; accepted: Jul. 4th, 2019; published: Jul. 18th, 2019 Abstract Long-term historical runoff analysis is the basi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discharge in river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semi-arid region in northern China, and has long been suffered from water scarcit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natural runoff to regulate and util-ize water resources. The present study applied the sliding average analysis, MK test and anomaly accu-mulation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 and fluctuation, and used the Pettitt method to test the abrupt and Hurst index to evaluate the annual runoff with historical data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470 to 2017.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runoff has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The time series remained strong persist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natural runoff still keeps decreasing in the future.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we found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runoff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and late Qing Dynasty. Abrupt changes occurred in 1641, 1731, 1757, 1816, 1864 (1861), 1933, 1989. The long-term time series indicated that the Yellow River has experienced five abundant water periods, two normal stages and five dry periods, and will stay in dry condition in the future. Natural runoff showed a peri-odicity of 3~4 years examined by wavelet transform. Keywords Natural Runof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李勃1,穆兴民1,2,高鹏1,2,赵广举1,2,孙文义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作者简介:孙文义(1983-),男,汉族,山西繁峙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GIS与生态水文。 *通讯作者。

黄河水资源情势分析

黄河水资源情势分析* 贺伟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1. 引言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水资源先天不足。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流域内的水资源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断流日趋严重。黄河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中央领导、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域内耗水量和流域外引水量不断增加,直接造成各控制断面实测径流的减少,其减少量可以通过还原计算来处理。二是因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改变了流域内的下垫面条件(或许还有气温升高的影响),导致天然产水量的衰减,因其定量困难,在以往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没有考虑。90年代,我国北方河流断流现象严重,引起了水文水利工作者对径流衰减的关注。最近,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采用1956~1997年水文系列,并考虑产水量衰减因素对河 *参加本项工作的有黄永泽、马滇珍、张象明、卢琼和姚念念。 北省水资源量进行了核算,其结果与第一次评价相比,全省降水量只减少2.7%,而地表水资源量减少25%,水资源总量减少14%。这说明下垫面条件剧变的今天,系列一致性对成果的影响超过了系列代表性的影响。 这次,在以往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增的水文数据和水资源公报材料,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重新进行估价;重点分析了天然径流量衰减和河道损失水量增加情况,揭示了黄河断流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供有关部门及关心黄河问题的专家参考。 2 黄河天然年径流衰减分析 选择黄河干流兰州站和花园口站作为分析对象。兰州站控制全流域水量的59%,花园口站控制全流域面积的97%,其分析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黄河径流的衰减情况。 2.1 分析方法 (1) 采用兰州站和花园口站1950~1998年的面降水量和天然径流量数据,分别点绘其年降水径流关系图(图1、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同量级雨量情况下,80~90年代的点据大多数位于左边,50~60年代点据大多数位于右边,年径流衰减趋势明显。

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水资源量分析主要以水文断面成果为主。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14年(1987~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库以上、龙库~兰、兰~头、头~龙门、龙门~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二级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黄河流域行政分区面积柱状图 图2 黄河流域分区面积比例图 2004年黄河流域降水略偏少,平均降水量为421.8mm,折合降水总量3353.5亿m3,比上年降水量减少24.1%;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1.1%;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5.7%。 2004年黄河花园口站水资源总量为482.65亿m3(其中河川天然径流量396.70亿m3,与河川天然径流量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85.95亿m3),比上年减少29.4%,比1987~2000年均值偏少12.9%,比1956~2000年均值偏少22.3%。 2004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64座(山东省上报中型水库统计数量比上年多16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库上年末蓄水量为288.61亿m3,当年末蓄水量为266.79亿m3,年蓄水量减少21.82亿m3,其中大型水库减少20.35亿m3。 2004年黄河流域各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者参半,其中青海的湟水河谷平原、宁夏的银川平原(银南河西)、内蒙古的巴盟河套平原、山西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峨嵋台地(汾河与涑水河间的黄土台塬)、陕西的关中盆地、陕北风沙滩区(陕西内流区及无定河上游一带)、河南的三门峡河谷平原、伊洛河河谷平原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其他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4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44.75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312.02亿m3,占总取水量的70.2%;地下水取水量132.73亿m3,占29.8%。黄河总耗水量为342.3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248.97亿m3,占总耗水量的72.7%;地下水耗水量93.33亿m3,占总耗水量的27.3%。 2004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2.65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污水量10.49亿t,第二产业排放的废污水量29.01亿t,第三产业排放的废污水量3.15亿t。 2004年黄河干、支流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质河长1986km,占评价总河长的26.5%;Ⅳ水质河长2115km,占评价总河长的28.2%;Ⅴ类水质河长690km,占评价总河长的9.2%;劣Ⅴ类水质河长2706km,占评价总河长的36.1%。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较常年偏少9.4%。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16.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3.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6.90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23.77亿m3。 2001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74.55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36.79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61.7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65.15亿m3。 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亿t,其中工业废水29.56亿t。2001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380km,Ⅳ类水河长为197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3141km。 2001年重要水事:(1)黄河在特大干旱年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2)黄委启动“数字黄河”工程。(3)水利部召开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总结表彰大会。(4)汪恕诚部长提出“四不”治黄目标。(5)洛河发生氰化物污染事故。(6)水利部领导考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7)第16届中日水资源交流会在郑州召开。(8)黄河东平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9)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拉西瓦水电站动工兴建。

一、水情概况

1.1降水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与上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多5.8%;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少9.4%。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以下的525.8 mm 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521.6mm;兰州至头道拐的238.3mm为最小,其次为黄河内流区的293.0mm。2001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1 。 1.2实测河川径流量 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总体趋势是:自上游至下游,偏少幅度逐渐增大。兰州站偏少25.7%,花园口站偏少59.5%,利津站偏少86.2%。2001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河川径流量见表1。 200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年径流量46.53亿m3,扣除利津以下河段引黄水量5.64亿m3,黄河全年入海水量为40.89亿m3。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

2005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5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降水径流、蓄水动态、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输沙量及重要水事等。水资源量分析以反映黄河干流水文断面成果为主。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14年(1987~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总面积79.5万km2(包括黄河内流区4.2万km2,下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库以上、龙库~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二级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黄河流域行政分区面积柱状图

龙库以上16.5% 龙库~兰11.5% 兰~头 19.2% 龙~三24.0% 头~龙15.4% 三~花5.2% 内流区5.3% 花以下2.9% 图2 黄河流域分区面积比例图 2005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31.0mm ,折合降水总量3426.70亿m 3,比上年降水量增大2.2%;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多1.0%;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3.6%,总体上属平水年。 2005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度比较,全部增大;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唐乃亥、兰州、下河沿、高村和利津站偏大,其余各站偏小;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除唐乃亥站偏大外,其余各站均偏小。 2005年黄河主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度比较,汾河河津、大汶河陈山口、沁河武陟和北洛河氵状 头站分别减小,其余各站不同程度增大;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汾河河津、泾河张家山和北洛河氵状 头站分别偏少,大汶河陈山口、洮河红旗、沁河武陟、伊洛河黑石关、大夏河折桥、渭河华县和湟水民和站偏大,大通河享堂站基本持平;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大汶河陈山口、大夏河折桥和洮河红旗站分别偏大,汾河河津、泾河张家山、北洛河氵状 头、沁河武陟和伊洛河黑石关站偏小,其余各站基本持平。 2005年黄河利津站实测径流量206.80亿m 3,扣除利津以下河段引黄水量2.72亿m 3,黄河全年入海水量204.08亿m 3。

关于水资源的论文

关于水资源的论文 摘要: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地球上的生物所需要的水,绝大部分来自河流、湖泊、冰川和海洋等。这些可贵的淡水资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在气候系统中,水循环是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关键字:水循环降水淡水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黄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来还出现连续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丰水年。中国地下水补给量约为 7718亿立方米/年,其中长江流域最多,为2130亿立方米/年。 三、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中英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研讨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薛松贵尚宏琦张会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2002年3月26-27日

黄河水资源管理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位于北纬32o~42o、东经96o~119o,流域面积79.5万km2(含内流区面积4.2万km2)。流域地势自西向东大体分为三个阶梯,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海拔3000m以上;中部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m~2000m;东部是海拔100m以下的平原。图1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1 黄河流域示意图。 2000年,黄河流域总人口1.1亿,其中城镇人口2900万;耕地面积1300万hm2;国内生产总值(GDP)6365亿元。 1 黄河水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黄河水资源量 (1)河川径流量 根据1919年以来水文统计资料,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历史上逐年的灌溉耗水量及大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59亿m3,计入花园口以下支流金

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的天然年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总量为580亿m3,其地区分布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天然年径流地区分布表(1919年-1975年56年系列) (2)地下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指参与现代水循环可以再生的潜水和浅层地下水,黄河流域及内流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404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的不重复计算量为139亿m3,可开采量为110亿m3。 (3)总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m3,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139亿m3,黄河流域及内流区总水资源量为719亿m3。 1.2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600多亿m3;修建引水工程约9860处,提水工程约2.36万处,机电井工程约38万眼;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淮河、海河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提水站120多座。黄河供水范围从建国初期主要集中在宁蒙河套灌区、陕西关中地区、山西汾河流域,扩大到目前的沿黄九省(区)和河北、天津,引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53万hm2(含流域外引黄灌溉面积247万hm2),在约站耕地面积3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此外,黄河还担负着沿黄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人口、晋陕蒙地区能源基地和中原、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引黄济津、济冀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多次实施了远距离调水。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善了上中游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农村近3000万人的饮水困难。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承担了流域内和下游流域外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1988-1992年用水资料统计,黄河河川径流耗用量307亿m3,利用率已达53%。

黄河水

黄河水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要: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黄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黄河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性影响,提出了黄河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施行纳污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工业废水,进一步完善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保障流域和重要河段的环境生态用水,研究并尝试实行国家资源管理体制下水体纳污能力的市场调节。 1 黄河水污染现状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黄河上陆续开展了水质监测、水污染调查、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肾源集中在几条主要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和黄河干流的兰州、包头河段,污染历时集中在平、枯水季节90 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水质污染向干流和一些支流蔓延.一些河段在汛期污染也相严重。据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资料,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 亿七其中工业废水29.56 亿t。干流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 c磷、总铅、总录等,流超标 项目主要有氨氮、B OD s 、DO 、挥发盼、总磷、高锚酸盐等。 2 黄河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 黄河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三方面。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是一种短时间甚至瞬时暴发的灾害,具有较强的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水污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水息,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造成的灾害范围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长时期后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2.1 加剧了流域的水资源短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黄河的河川径流量为全国河川径流 量的29岛、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的169毛.人均占有可川径流量为全国的259岛;若扣除调往外流域的l∞多亿旷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则更少、由于河流水质污染受污径比影响,因此径流量越小.市径比相对越大,从而形成缺水一污染一更缺水"的恶性循环局面。 2.2影响城镇供水 目前,水污染己给以黄河干、支流为水源的城镇供水行业带来了很多困扰: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增加,处理费用增大;因水质河染,致使一些沿黄城市不能使用黄河水;地面水污染造成了地下水,特别是浅层水质的污染。 2.3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水质污染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对农机设备的危害。主要是浮游物质附着在各种管路上,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各种酸性污水腐蚀机器,缩短机械使用寿。 (2) 对灌区土质的影响。有的污染物能存积在土攘中恶化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影响,进而妨碍农作物的发育生长。长期性的污水灌溉将致 使土壤板结、起皮、龟裂、盐碱化等3

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课文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 从这里汩汩流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 平缓处,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的雪峰、流云清晰可见;湍急处,溪水与碎石碰撞,声音如走马摇铃,清脆悦耳。 沿东南走向,淙淙小溪前行几百千米后,折向西北,途中不断吸纳各地汇聚而来的支流,水量变大,能量增加,逐渐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穿梭在高山峡谷之间。 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汹涌澎湃的黄河飞跃而下。 这一段有不少峡谷,水流落差很大,为修建水电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等水利枢纽就耸立在这里。 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也是黄河流域的著名景观。 大坝约有40层楼房那样高,将上游下来的河水拦截聚集,用以源源不断地发电。

到了雨季,蓄水过多,就要开闸泄洪,水流争先恐后地从闸门咆哮而出,犹如发怒的雄狮,又似咆哮的巨龙,只觉得地动山摇、震撼心魄。 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姿态万千,随风变幻。 黄河之水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 在干旱的内蒙古,黄河塑造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 丰收时节,河套平原麦浪滚滚,瓜果飘香。 从空中俯视,渠道纵横,万顷良田如同排列整齐的棋盘、精巧别致的折扇,又像精心编织的地毯。 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 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 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节奏分明。 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黄……层次非常分明。 偶尔,远处的天边升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 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 坐标筏子,听艄公哼着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是我们祖先生息繁

2019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8页

状况 2019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长江流域水质良好。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6.2%、9.4%和4.4%。 长江干流水质为优。42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7.6%和2.4%。 长江支流水质良好。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2.2%、11.9%和5.9%。长江主要支流中,螳螂川、乌江、涢水、府河和釜溪河为重度污染,外秦淮河和黄浦江为中度污染,普渡河、岷江、沱江、滁河、白河、唐河和唐白河为轻度污染,其他河流水质均为优良。 省界断面水质良好。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2.1%、14.3%和3.6%。黔-渝交界的乌江万木断面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从水资源分区来看,长江区Ⅰ~Ⅲ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9.0%和8.6%。 黄河流域轻度污染。61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0.7%、21.3%和18.0%。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黄河干流水质为优。26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6.2%和3.8%。 黄河支流为中度污染。35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4.3%、34.3%和31.4%。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省界断面为轻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3.1%、21.1%和15.8%。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从水资源分区来看,黄河区Ⅰ~Ⅲ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2.7%和33.3%。 珠江流域水质为优。54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0.7%、5.6%和3.7%。 珠江干流水质为优。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4.4%和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