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第五章:社会互动

本章指导:

一、本章目的:

社会互动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它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课前准备:

1、你以前接触过“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思考。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你所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无组织的、自发的而且人数众多,试举几个例子。

3、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这一章总体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难理解的也就是其中的理论,只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就能理解,注意老师的讲解。

2、最好能看看参考书目,尤其是第一本--《乌合之众》,它是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描写生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感染理论的集合行为说明。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社会互动②集合行为③交换④强制

四、学习重点: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戈夫曼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3、集合行为的类型。

重要概念:

对社会互动的具体分析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被隔绝的单个人不行;

2、社会互动是相互依存的行为,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有去无回不是互动,但互动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进行;

3、社会互动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这基于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经验,能够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分。

在我们日常互动中,非语言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之多令人吃惊,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人交谈时,语言对情境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和个人空间,前者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语以及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动态体语(gestures)、静态体语(posture)、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社会互动类型

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简单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一)交换

个体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交往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是交换关系。

这种交换不同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以利他为目的,照顾他人利益;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由交换而形成的交换关系,比如雇主与受雇者的关系,双方都要求回报,有形的或无形的。许多社会交换关系提供情感回报、感谢或感激、荣誉、认可、赞同、关心等。

◇与目的明确的行动相比,人们更多的是无意识地期待别人感激。像帮忙行为,隐含着期待别人感激你。

◇在亲密交往中,交换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爱并不完全是基于某种预期的回报,然而期待回报却是这种关系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多数社会交换遵循的一基本原则是人际互酬或互惠原则,强调相互性。按照这一原则,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每一次让渡或付出都包含着关于某种回报的期待。这种回报可能是当场兑现,也可能是日后再说的。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能从他或她所付出的爱中获得任何感情或感激的回报,那么其爱的感觉有可能消失。现实中有些恋爱中人或婚姻中人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分手的。所以说,关于最终可以获得相应回报的某种预期指导着整个关系。

◇交换关系是交换理论的研究主题。哈佛大学教授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对微观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做了最好的阐述。

受同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霍曼斯指出,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背后,自我利益是一种普遍具有的动机,就像斯金纳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样,人们做事情是为了酬赏。并且,如果某种行为得到正面强化或奖赏,那么这类行为将来更有可能出现。

按霍曼斯的观点,人们交往时会计算这样的公式:净收益=收益(所获酬赏)-成本(心理痛苦或时间等),只要所获得的酬赏继续大于所付出的成本,交换关系就不会终止。

合作的意义:广义上讲,所有社会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作,社会不可能存在。我们如何对付诸如洪水、饥荒及疾病等灾害,如何满足单靠自己很难或不可能满足的个人需要,如何保证安全,以防来自环境与其他群体的威胁等,这就需要结成群体和社会,分工协作。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增强,知识信息增多,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合作。

研究者区分了四种主要的合作类型:

1、自发合作或互相援助: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况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如在突发事故或灾难现场,目击者参与其中,一起工作以救助伤员。

2、传统合作:有些自发的合作,逐渐变为稳定的社会习惯,因此合作被制度化了。这种合作叫做传统合作。美国早期的边疆地区,居民们有一种传统,即大家一起互相帮助搭建谷仓和收获庄稼,我国农村也有一些地区有这样互助的习俗,尤其在农忙时节。

3、指导合作,是现代社会所更多依赖的合作形式。所谓指导合作指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管理和协调下进行的合作。这个第三方可以是领导、雇主(要求属下协力完成某项工作)、有经验的前辈、或体育教练(强调团体胜利的重要)等。

4、契约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的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大多数职责规定是成文的。契约合作在现代社会居多,如项目合作,研究合作等均属于此类。

有些年轻父母依据时间决定轮流照顾彼此的孩子,以便各自能抽出时间做别的事情,这也是在进行契约合作,只不过其中的职责是不成文的。

(三)冲突

合作的对立面,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和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和过程。冲突是针对珍稀物品或价值的斗争。

特点:为了达到所向往的目标,打败对手是必要的。

正如冲突论所强调的,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和有价值物是有限的,尽力去征服别人以达到自己愿望的满足。

齐美尔概括了冲突的四种主要类型:

(1)群体之间的战争,冲突的最高形式;

(2)群体内冲突;

(3)打官司(指合法处理并且通常是在法院加以解决的冲突)诉讼;

(4)理念之间的对立,与由于各种具体财产和物品等的各种冲突相比,理念之间的冲突通常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与封贵族之间冲突是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是从观念到具体形式上的对立。在今天,世界许多地区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理念上的的差异,掺杂着宗教观念,民族和种族意识。

冲突的另外一些形式如辩论、口角、决斗,械斗等。

一、什么是集合行为

(一)定义: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或制度行为(institutional behavior)是有区别的。组织行为是由已确立的规则和程序控制的群体内部行为。其内部具有角色关系。制度行为是由制度化规范所控制的行为,二者持续时间长;而集合行为缺乏事先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它持续时间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二)性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集合行为的发生有许多种形式,如大灾(地震,洪水,大火等)出现后的现场、自发的集会和游行罢工,种族冲突、抢购、狂欢、恐慌、时尚与流行等等。所有这些集合行为都有相似之处:

(1)参与其中的人们的目标与期望相对不明确;

(2)社会情景模糊,不能明确定义;

(3)社会控制机制薄弱。

集合行为具有不确定性、紧急性或易受影响性。请同学们设想这样的场面:电影院着火了,观众们不知所措,他们以前可能从未经历过火灾,缺乏有关知识,对灾情大小,火势蔓延速度以及控制它的措施没有把握。此刻不存在要求人们遵循的规范,也没有控制手段增进人们对既存规范的遵循,人们争先恐后逃离大火,可能会相互践踏。

(4)集合行为具有相对自发性,但并非完全没有结构和模式。

集合行为显露出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交通事故中,特定角色迅速出现,一些人旁观,一些人帮助恢复交通,另一些人对受伤者提供紧急救护。

在其他一些集合行为中也有一些临时形成的角色地位,有带头做事的,有盲目随从的,但这些角色都是临时的。

(5)集合行为可以成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源泉。

时尚是一种集合行为,那么今天的时尚可以成为明天的习俗,因此对集合行为的研

究,也是对人们探求和实现重大社会变迁过程的研究。

(三)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集合行为的形式多样,不容易概括,下列条件是产生集合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不需要同时具备。

1、环境因素

一定的环境因素增加了人们对某一共同刺激以一种自发的方式产生反应的机会。一些公共场合如广场、体育场和礼堂、影院;时间如周未、夜晚或闲着时(节假日)。

2、无规范

没来得及产生任何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但后来的规范性行为模式可能出现。

3、冲突的价值观与规范

比如传统与现代文化中加入的对立因素。价值观的冲突如伊朗,20世纪70年代末,新政府要复兴传统礼教以约束妇女,受过西方教育或参加过革命的妇女以集合行为抗议。

4、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

相对剥夺就是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况。制度没能给他们应得的东西,如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或社会归属感等。社会教导人们,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但人们感到现实没有足够进展。

5、社会控制机制的崩溃

社会控制使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在持续发挥功能。当这种控制机制减弱时,人们可能对现存的制度失去信心,并试图通过集合行为对其进行改革或重建。

二、集合行为的类型

集合行为的类型十分广泛,有许多种表现形式,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行为。集合行为可以在面对面的群体中发生,这样的群体是集群(crowd);也可以在分散的社会群体中发生。所以,集合行为可以分为集群行为(crowd behavior)和大众行为(mass behavior)。(一)集群

在集合行为的所有形式中,集群是最普遍和最容易为人们所意识到的一种形式,集群就是有着共同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

1、集群的特点

◇不确定感和紧迫感是其区别于更为普遍的社会群体的特征;

◇集群中并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期望,其情境相对模糊不清,目标不明确;

◇在集群行为中,参与者可能无视常规的社会约束,更容易受集群情绪所传达的暗示影响。

2、集群的类型

(1)偶合集群(casual crowd)结构最为松散,相对消极的集群,参与者投入最低限度的感情和互动。随进随出,可能相互交谈,也可能互不理睬。

(2)常规集群(conventional crowd)其行为可预料,如观众、乘客,遵守常规,但互动通常是最低程度。

社会学家对那些能产生更广泛的集合行为的集群类型更感兴趣。

(3)表意集群:用以提供感情表达和情感释放机会的集群。

远古文化中,跳舞、喝酒、盛宴、歌唱、呼叫、各种游戏和技能比赛,以庆祝丰收、重大军事胜利、周期性节日和具有宗教意义的日子。因为日常生活中,无法获得情感释放。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样的节日对那些以情感压抑为特征文化的社会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也随处可见,新年夜的狂欢,演唱会或大型赛事的比赛现场等。

(4)社会连带集群:描述那些提供给其成员强烈的社会团结感和统一感的集群。政治的或有宗教意义的集会或群众大会,聆听领袖的演讲时,如希特勒演讲,古巴卡斯特罗的

政治演讲,都是群情振奋的场面。

(5)行动集群:通常是愤怒和怀有敌意的。

暴民(mob),愤怒集中在单一目标上,达到目的就解体。私刑处死、爆炸纵火以及一些恐怖活动。

骚乱(riot),表达更普通的愤怒,从数小时到数天,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包括对不受欢迎群体的攻击、掠夺、捣毁财产,以及对权威的普通蔑视。印尼骚乱针对华人,破坏房屋和商行等。1992年发生的洛杉矶骚乱中韩国商店被捣毁。暴徒往往都是那些遭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团体,他们正经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社会缺乏有效的制度化解决方案。

(二)大众行为

1、恐慌(panic):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大众行为,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态及所做出的不协调的违反常规的行为。它是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为获得安全而进行的逃逸。它涉及到那些互不相识、彼此联系甚少的人们。

恐慌通常出现在这样情况下:

◇生在同一物理空间,虽然有逃离的路径,但数量有限或是即将消失,不能使所有人逃离,例如剧院、餐厅、夜总会发生火灾时,人们不顾一切相互践踏着冲向出口,最严重时可有数百人丧生。

◇不在同一物理空间,如股票交易所崩溃——心中恐慌——抛售,使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

1985年俄亥俄州一家储蓄银行在一次失败的投资中失去巨款,存款人担心该银行会倒闭,纷纷匆忙地取出其存款,更糟的是,他们的恐慌又导致其他银行储户也撤回他们的资金。

2、大众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

它是当人们发觉他们处于模糊不定、危险和令人焦虑不安的情形中时,偶尔产生的一种集合行为类型。

它可以局限在一个小社区中,也可能扩散至整个社会,当人们意识到所感知的实际不存在时,其推动力就会最终消失。

3、谣言(rumor):既是集合行为的形式,更易引发恐慌和骚乱,是更复杂行为的初级阶段。

谣言指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人们广泛关心的事件的信息。

谣言产生的方式:可以凭空捏造或者通过对正确信息的加工、歪曲而成。

如何加工呢?简明化,越传越短,失掉许多重要成分;片面化,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的某些内容。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态度对原有信息加工,再传播给他人;逻辑化,传播者对原信息不合理处、空缺处加以补充,自圆其说再往下传。

谣言产生的两个条件:①对某一事件感兴趣或者非常关心;②大家缺乏对该事件的信息。

当社会处于动荡之时,如发生战争、经济恐慌和政治动乱时,打破了人们习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的情绪激动不安,容易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出人意外的事情又不断发生,正常的解释渠道被中断,使信息沟通阻滞,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可能产生。

4、灾后行为(disaster behavior):是大众行为的另一种形式,即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种类的灾难后的行为。灾害造成破坏,现场一片狼藉,人们无法进行正常活动。有各式各

样的人赶来:志愿者、好奇者、关心家人安危的亲人或朋友、居住在灾情地区但不在现场的人、救援人员,由于人数众多,他们的出现可能给遭灾地区这带来重大影响。

灾后行为通常是正面性的,现场领导者产生了,救济供应陆续到了,就进入了紧急救助阶段。如果灾难持续得不到解决,紧随灾难产生的自发性社会结构就会与从前建立的社会秩序相冲突。

5、流行(fashion,或者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时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是一种对习惯的“习惯性”背离,但同时仍处于可接受的行为范围之内。

(1)时髦:采取一种新的、引人注意的生活方式,不同年代都有时髦,但其表现是不一样的,在20世纪八十年初,年轻人的时髦是烫头发,穿喇叭裤,带蛤蟆镜。时髦开始出现在少数人身上,有人欣赏,有人反对或讽刺,但当有不少人赶时髦时,就形成了热。

(2)热:短期流行的生活方式,是许多人追求的一种活动,受他人影响或暗示,凭一时兴趣,被纷纷模仿。

一位社会学及区分了四种时尚类型:实物时尚(object fads),如某件器物、新型布料或某些饰物或招贴画等;观念时尚(idea fads)如看星座;还有行为时尚(activity fads)和时尚英雄(fad heroes),如麦当那,贝克汉姆。

(3)时狂(craze):时尚的极端形式,卷入其中而达到丧失理智的程度,具有重大和持续的影响。例如:发生在17世纪30年代(1636年)风靡整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大量土地用于种植郁金香,以至不得不依靠进口粮食来满足需要。有的郁金香上万美元还在待价而沽。还有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是一次金融投机狂潮。中国20世纪90年代,台式游戏机吸引着青少年,狂热过后,其本身可能成为文化中永久的组成部分。

(2)流行的原因及意义:

(1)流行是人们一定的心理需要的满足方式,它是自我显示、自卑感补尝或心理上的安慰,表达了他人对自己的承认,或展示个人的成望;

(2)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3)绝大多数流行与特定时间内的流行物——尤其是某些服装、发式、手饰或鞋子等相联系;

(4)流行具有短暂性和大众吸引力等特点;

(5)流行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它可以成为社会分层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要素,是某些人展现自己有品位,也有经济实力追随变动不居的流行文化潮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6)流行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和态度的指标。比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超短裙,反映了当时对性问题的观念相对开放;

(7)流行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认识水平、审美及道德水平的发展状况,并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

三、集合行为理论

集合行为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发生集合行为的场合会抑制个性而对集群的行为和态度加以接受呢?下面介绍有三种主要的理论。

(一)趋同论:参加集群的人们已经共同具有了这样的趋势,即以同样的方式待事和以同样的方式行动,这种共同趋势就是聚集——集群——行动,如:抗议。

(二)感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法国社会学家勒明认为,集群能使个人着迷的能力基于以下三个因素:①不可征服感;②传染,新的想法迅速蔓延,像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③易受感染性。

集群中人们的心智很容易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上,人们毫不犹豫地被动接受和模仿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该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参与者的通常个性特征消失,个人身份淹没在群体中,去个性化效果使人们摆脱正常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与暗示的相互作用下,个体会被一种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三)紧急规范论(新兴规范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由于突发情况人们没有成熟应对的方法,就会产生混乱,从而寻求暗示,并模仿照办他人行为。在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紧急规范”。比如抗议超市价格高,有人冲进超市抢东西,其他人可能也这样做。

根据大量经验资料的研究结果,针对上述集合行为理论加以评价:

(1)大多数集群内部并不具有很高的同质性,集群成员在态度和参与程度上通常是不同的;

(2)集群行为在本质上并不是无理性的,集群成员没有丧失理性,也没有脱离现实。集群由个体组成,他们根据他们自己对什么正在发生和需要怎么做的定义来采取行动;

(3)集群行为与所有社会行为一样是受规范支配的。

除上述三种理论外,还有以下两种理论对集合行为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模仿理论:法国社会心学家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

模仿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人们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五)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当破坏规范时,往往想使自己处于匿名状态。如戴上面具作案,诬陷诽谤别人时不署名或写假名。

在解释集合行为时,匿名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人处于匿名状态,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这是一种责任分散心理;另外,匿名状态使群体规范的约束力缺失,社会约束力降低时,人们容易从事越轨行为,比如把东西烧毁,把汽车砸坏等破坏性活动。

本章刚要: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指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它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于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研究者,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由于人类拥有自我,我们能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被米德看成是人类意识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文化所定义的符号为中介的,我们在理解那些符号的基础上彼此互动。

符号互动论是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学理论。米德的学生H·布鲁默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2)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3)在任何情境下,为了赋予情境以某种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我们都要“与我们自己交流”,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

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拟剧论和本土方法论是理解社会互动的两个特殊的理论视角。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轮,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

本土方法论是分析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这些规则是某些背景假设或隐含规则,它们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一、社会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维度分析,是用一些具体指标来描述特定的互动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五个维度,它们是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和强度。

二、社会互动类型

社会互动有几种主要形式。它们是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

第三节集合行为

一、什么是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

许多社会条件能够引发集体行为,其中之一就是支持性环境因素的存在。第二是在新的或不寻常情况中缺乏明确的规范。第三是由急速社会变革或在文化中引入了对立的成分引发的值冲突。第四是相对剥夺感,即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东西时的状态。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社会控制机制的崩溃。

二、集合行为的类型

集群行为是集合行为最普遍的形式,表意集群、社会连带集群和行动集群,他们所产生的行为都是集群行为。另外,集合行为不仅发生在面对面接触的人们中,而且发生在广泛分散的人群中,在分散的人群中发生的集合行为称为大众行为。大众行为的参与者虽然彼此互不相识,但他们都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大众行为的表现形式有恐慌、大众歇斯底里、灾后行为、谣言和流行等。

三、集合行为理论

有几种理论被用来解释集合行为,尤其是集群行为。感染理论认为不可征服感、易受影响性和循环反应等方式,新思维方法会快速扩散并形成集群中的共同态度。趋同论认为是人们预先的相似性使他们聚集成集群。新兴规范理论,又叫紧急规范理论认为,当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成为集群中的新兴规范时,那些不遵从该规范的参与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压力。社会学研究表明,紧急规范理论对集群行为提供了最好的解释。

另外两种理论对集合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模仿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这时人们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匿名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人处于匿名状态,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这是一种责任分散心理;另外,匿名状态使群体规范的约束力缺失,社会约束力降低时,人们容易从事越轨行为。

思考练习:

1、什么是社会互动,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定义

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

播而的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

类型: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

2、社会学中关于社会互动的思想与理论观点有哪些?

(一)马克斯·韦伯的有关思想

倒是美国的乔治·H·米德,成了最早对人类互动中的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理论视角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二)符号互动论

米德于1894年至1931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是芝加哥学派著名人物。他的研究集中在“行动”(act)上

(三)关于社会互动的其他理论

1、拟剧论

2、本土方法论

3、什么是集合行为,说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集合行为。

定义: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或制度行为(institutional behavior)是有区别的。组织行为是由已确立的规则和程序控制的群体内部行为。其内部具有角色关系。制度行为是由制度化规范所控制的行为,二者持续时间长;而集合行为缺乏事先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它持续时间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集合行为的发生有许多种形式,如大灾(地震,洪水,大火等)出现后的现场、自发的集会和游行罢工,种族冲突、抢购、狂欢、恐慌、时尚与流行等等。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笔记三

第三章:文化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文化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范畴,文化为一个社会提供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团结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必须要知道它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本章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 二、课前准备 1、阅读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文化一章; 2、观看电影《刮痧》(导演:郑晓龙主要演员:梁家辉蒋文丽); 3、就你所了解的其他社会里人们的风俗习惯或日常行为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是怎样的,试举一、两例; 4、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社会状况来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 2、请尽量阅读本章的参考书目,这些经典著述将拓展我们的视野并提高我们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3、阅读参考书目,了解一些人类学的知识; 4、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文化②亚文化③种族中心主义④文化相对性 四、学习重点 1、掌握文化的界定、构成; 2、文化分析的三个理论视角:功能主义、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 3、文化的本质,文化变迁的方式; 4、亚文化。 重要概念 1、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存在着价值观方面的许多不同,而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文化”的一种测试。 2、这里的文化有两个特点: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享。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3、请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什么呢? 是语言,它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方式。 4、那语言对于我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①通过语言,我们的价值观、思想观点以及文化的标准都能找到它们最完整的表达方式。 ②没有语言,大部分的人类思想将不复存在。尤其是对小孩而言,他们是通过语言了解了其父母、老师及朋友对他们的期待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期被置身于一个无人与其交流的环境中,他(她)就不会成为一名社会成员。 总之:语言对社会的建构而言是最重要的,它比任何其他符号体系都更为全面地使我们建设和传递文化。 5、物质文化能折射出非物质文化的意义。考古学家发现那些古代的人造制品,考古学家们就能重构当时社会中非物质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中的规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2018.10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顼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B.数学C.物理学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B.科塞C.达伦多夫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B.英国C.德国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B.观察法C.个案研究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C.实验方法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B.文化互斥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D.文化反哺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知识积累B.社会实践C.观察学习D.角色扮演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自发性合作D.指导性合作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利己形态和利他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7.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建立在个人的顺从动机基础之上,即让人出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奖励、赞扬、记功、晋升等,这属于()控制的措施。 A.消极控制 B.个人控制 C.积极控制 D.内在控制 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3.“现代化”是()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新术语。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反社会化 5.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6.所有社会制度中最普遍、最悠久的制度是()。 A.军事制度 B.家庭制度 C.福利制度 D.政治制度 7.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0.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手段——目标论” B.“差异交往”说 C.亚文化群理论 D.标签论 11.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内在控制 B.外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他人控制 1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属于社会制度的()。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 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②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③历史材料: 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 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 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国外看法: 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 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看法: 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社会学概论》笔记二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社会学研究是一项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章的学习主要是让大家了解社会学家是如何做研究的,以及如何评价他们所获得的社会事实和研究结论。 二、课前准备 1、阅读参考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版)的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个大致了解; 2、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由于本章的内容涉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许多知识点同学平时接触不多,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耐心,理解课堂讲解的内容,并结合“知识库”中的经典案例来掌握社会学研究过程; 2、思考题和所列的参考书目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和阅读,这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方法论②概念③变量④操作定义⑤定量研究⑥定性研究 四、学习重点 1、社会研究的阶段; 2、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重要概念: 1、社会学的知识结构有几种划分方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社会学的课程划分:一般社会学(或者叫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分支社会学(或称部门社会学);社会学方法。 第二种是按知识的特征来划分:社会学理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无论哪种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都是社会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那么什么是方法论呢? 方法论处于方法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倾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着两种基本的哲学和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的 方法论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观点 社会学研究应该仿效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现象当作纯 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和分析,通 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客观的 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 究结论 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界 的运动是不相同的,人类自身的特 殊性要求我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 行为的研究采用特殊的方法和视 角 研究方式(典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广告学概论 期末考试笔记整理(详)

第一章广告概论 一广告概念的定义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 (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二广告的构成要素 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三广告的分类 1 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 2 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 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 数字互连媒介广告, 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 3 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 4 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 5 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 6 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7 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 8 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 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广告实际上在做三件事:传播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倡导一种理念 2 研究对象: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全国2020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供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注:题干后标注的页码为《社会学概论》官方指定教材2012年版的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C)。【P40】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A)。【P42】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D)。【P44】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 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B)。【P46】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A)。【P48】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D)。【P50】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P58】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D)。【P64】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C)。【P71】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A)。【P76】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C)。【P79】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A)。【P89】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第五章:社会互动 本章指导: 一、本章目的: 社会互动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它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课前准备: 1、你以前接触过“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思考。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你所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无组织的、自发的而且人数众多,试举几个例子。 3、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这一章总体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难理解的也就是其中的理论,只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就能理解,注意老师的讲解。 2、最好能看看参考书目,尤其是第一本--《乌合之众》,它是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描写生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感染理论的集合行为说明。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社会互动②集合行为③交换④强制 四、学习重点: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戈夫曼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3、集合行为的类型。 重要概念: 对社会互动的具体分析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被隔绝的单个人不行; 2、社会互动是相互依存的行为,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有去无回不是互动,但互动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进行; 3、社会互动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这基于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经验,能够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分。 在我们日常互动中,非语言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之多令人吃惊,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人交谈时,语言对情境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和个人空间,前者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语以及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动态体语(gestures)、静态体语(posture)、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社会互动类型 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简单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一)交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