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提纲《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苏教版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提纲《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苏教版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提纲《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苏教版 必修一化学专题复习提纲《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苏教版《必修1》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实验室制氧气: 2KClO

32KCl+3O 2↑ 2H 2O 22H 2O+O 2↑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Fe + Cu 2+ == Cu + Fe 2+

(3)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 + 2HCl == FeCl 2 + H 2↑ Fe + 2H + ==Fe 2+ + H 2↑

(4)NH 4+

的检验(加碱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氨气的生成):

(NH 4)2SO 4+2NaOH Na 2SO 4+2NH 3↑+2H 2O NH 4+ + OH -

NH 3↑+H 2O

(5)Cl -离子的检验(硝酸银和稀硝酸):NH 4Cl+AgNO 3 == AgCl ↓+NH 4NO 3 Ag + +Cl - ==AgCl ↓

(6)SO 42-离子的检验(先加盐酸,再加BaCl 2溶液):

(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 Ba 2++SO 42-==BaSO 4↓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

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 ↓+KNO 3 Ag + +Cl - ==AgCl ↓(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 ↓+NaNO 3 Ag + +Br - == AgBr ↓(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 NaNO 3 Ag + + I - == AgI ↓(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MnO 2 MnO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HCO 3 - + Ca 2+ + OH - == CaCO 3↓+ H 2O

(28)过量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2NaHCO 3+ Ca(OH)2==CaCO 3↓+ Na 2CO 3 +2H 2O 2HCO 3 - + Ca 2+ + 2OH - == CaCO 3↓+ CO 32- +2H 2O

(29)NaHCO 3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Na 2CO 3+CO 2↑+H 2O HCO 3 - + H + == CO 2↑+ H 2O

(30)碳酸钠(纯碱)与不足的盐酸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O 32- + H + == HCO 3-

(31)碳酸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CO 32-+2H +==CO 2↑+H 2O

(32)少量CO 2通入碱溶液:CO 2+2NaOH =Na 2CO 3+H 2O CO 2 + 2OH - = CO 32- + H 2O

(33)过量CO 2通入碱溶液:CO 2 + NaOH =NaHCO 3 CO 2 +OH - = HCO 3-

(34)碳酸氢钠(小苏打)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35)* 侯氏制碱法:NaCl + NH 3 + CO 2 + H 2O == NaHCO 3 + NH 4Cl

(36)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 3COO - + H + (37) Na 2CO 3溶液与过量醋酸溶液: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

2CH 3COOH+CO 32-=2CH 3COO - +H 2O+CO 2↑

(38)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NH 3·H 2O NH 4+ + OH -

常见的弱酸:H 2CO 3、H 2SO 3、HClO 、H 2S 、HF 、CH 3COOH 、 H 2SiO 3(不溶)。 常见的强酸:H 2SO 4、HNO 3、HCl 、HBr 、HI 、HClO 4(高氯酸)

(39)从海水中提取镁:CaCO 3 CaO + CO 2↑(煅烧贝壳制得生石灰)

CaO + H 2O == Ca(OH)2 (生石灰溶于水制成石灰乳)

Ca(OH)2 + MgCl 2 == Mg(OH)2↓+ CaCl 2 Ca(OH)2+Mg 2+ =Mg(OH)2↓+Ca 2+

Mg(OH)2 + 2HCl == MgCl 2 + 2H 2O Mg(OH)2+2H + =Mg 2++2H 2O MgCl 2(熔融) Mg + Cl 2↑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40)* 镁与水的反应:Mg+2H 2O

Mg(OH)2+H 2↑ (41)镁与氮气的反应:3Mg + N 2 Mg 3N 2

(42)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Mg + CO 2 2MgO + C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1)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工艺流程:

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Al 2O 3+2OH - =2AlO 2- +H 2O

NaAlO 2+2H 2O+CO 2=Al(OH)3↓+NaHCO 3 AlO 2- +2H 2O+CO 2=Al(OH)3↓+HCO 3-

2Al(OH)3 Al 2O 3 +3H 2O 2Al 2O 34Al+3O 2↑

(2)Al 具有两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Al+6HCl= 2AlCl 3+3H 2↑ 2Al+6H + = 2Al 3+ +3H 2↑

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2Al+2OH - +2H 2O= 2AlO 2- +3H 2↑

Al 、Fe 遇冷的浓硫酸、冷的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3)铝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2Al+Fe 2O 3 Al 2O 3+2Fe 高温 通电 点燃 点燃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通电 高温

(4)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 =AlCl 3+3H 2O Al(OH)3+3H + =Al 3+ +3H 2O

Al(OH)3+NaOH =NaAlO 2+2H 2O Al(OH)3+OH - =AlO 2- +2H 2O

(5)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可以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 2O 3+3H 2SO 4 =Al 2(SO 4)2 +3H 2O Al 2O 3+6H + =2Al 3+ +3H 2O 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Al 2O 3+2OH - =2AlO 2- +H 2O

(6)氢氧化钠逐滴加入氯化铝溶液中

AlCl 3+3NaOH =Al(OH)3↓+3NaCl Al 3+ +3OH - =Al(OH)3↓

Al(OH)3+NaOH =NaAlO 2+2H 2O Al(OH)3+OH - =AlO 2- +2H 2O

总:AlCl 3+4NaOH(过量)=NaAlO 2+3NaCl+2H 2O Al 3+ +4OH - =AlO 2- +2H 2O * 可溶性铝盐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Al 3+ + 4OH - ==AlO 2 - + 2H 2O-

* 可溶性偏铝酸盐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AlO 2 - + 4H + == Al 3+ + 2H 2O

(7)实验室制氢氧化铝

NaAlO 2+2H 2O+CO 2=Al(OH)3↓+ NaHCO 3 AlO 2- +2H 2O+CO 2=Al(OH)3↓+ HCO 3- AlCl 3+3NH 3·H 2O =Al(OH)3↓+3NH 4Cl Al 3+ +3NH 3·H 2O =Al(OH)3↓+3NH 4+

(8)将铝盐和偏铝酸盐混合*

AlCl 3+ 3NaAlO 2+6H 2O =4Al(OH)3↓+3NaCl Al 3+ +3AlO 2- +6H 2O =4Al(OH)3↓

(9)明矾净水原理 KAl(SO 4)2=K ++Al 3++2SO 42- (电离方程式)

Al 3++3H 2

O Al(OH)3(胶体)+3H + (水解方程式)

(10)CO 还原铁矿石:Fe 2O 3 + 3CO 2Fe+3CO 2 (11)还原剂的生成:C + O 2 CO 2 CO 2 + C 2CO

(12)除脉石的反应:CaCO 3CaO+ CO 2↑ SiO 2+CaO

CaSiO 3 (13)铁、铜分别和硫粉混合加热:Fe+S FeS Cu+S

Cu 2S (14)铁在纯氧中燃烧:3Fe + 2O 2 Fe 3O 4 (15)*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3Fe + 4H 2O(g) Fe 3O 4+H 2

(16)Fe 3+离子的检验:FeCl 3+3KSCN =3KCl+Fe(SCN)3 Fe 3+ + 3SCN - == Fe(SCN)3 (血红色)

(17)氯化亚铁与氯水的反应:2FeCl 2 +Cl 2 == 2FeCl 3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

(18)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Fe + 2FeCl 3 == 3FeCl 2 Fe + 2Fe 3+ ==3Fe 2+

(19) Fe 3+与I -不共存:2Fe 3++2I -=2Fe 2++I 2

(20)铜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Cu + 2FeCl 3 == CuCl 2 + 2FeCl 2 Cu + 2Fe 3+ == Cu 2+ + 2Fe 2+

(21)Fe 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2+ + 2OH - == Fe(OH)2↓(白色絮状沉淀)

Fe 3+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 + 3OH - == 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2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从白色后变成红褐色: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

(23)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SiO 2 + CaO CaSiO 3

(24)二氧化硅溶与强碱: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SiO 2+2OH -=SiO 32-+H 2O

(25)* 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 2SiO 3 + 2HCl == H 2SiO 3↓+ 2NaCl SiO 32-+2H +=H 2SiO 3↓

(26)* 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水玻璃)中:Na 2SiO 3 + CO 2 + H 2O == H 2SiO 3↓+ Na 2CO 3 SiO 32-+CO 2+H 2O = CO 32-+ H 2SiO 3↓

(27)硅酸与碱的反应:2NaOH+H 2SiO 3=Na 2SiO 3+2H 2O H 2SiO 2+2OH -=SiO 32-+2H 2O

(28)工业生产玻璃的原理:SiO 2+CaCO 3

CaSiO 3+CO 2↑ SiO 2+Na 2CO 3Na 2SiO 3+CO 2↑ (29)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SiO 2 + 2C Si + 2CO ↑ 粗硅的提纯:Si + 2Cl 2 SiCl 4 SiCl 4 + 2H 2 Si +4HCl

高温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高温

(30)硅单质与强碱反应: Si+2NaOH+H 2O =Na 2SiO 3+2H 2↑ Si+2OH -+H 2O =SiO 32-+2H 2↑

(31)氢氟酸(弱酸)与玻璃反应(用于雕刻玻璃,保存在塑料瓶中):SiO 2+4HF =SiF 4↑+2H 2O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1)二氧化硫溶于水(pH <7):SO 2 +H 2O H 2SO 3

H 2SO 3

HSO 3-+H + HSO 3-

SO 32-+H +

(2)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化:2H 2SO 3 + O 2 == 2H 2SO 4 (酸雨久置酸性增强)

(3)SO 2的还原性(注意区别于漂白性)

与卤素反应:SO 2+X 2+2H 2O =H 2SO 4+2HX SO 2+X 2+2H 2O =4H ++SO 42-+2X - (X=Cl 、Br 、I) 与过氧化氢反应:SO 2+H 2O 2==H 2SO 4 (此外SO 2能使高锰酸钾、氯化铁溶液变色均属还原性)

(4) SO 2的氧化性:2H 2S +SO 2=3S ↓ + 2H 2O

(5)实验室制备少量SO 2: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SO 32-+2H +==SO 2↑+H 2O

(6)少量SO 2通入澄清石灰石:SO 2 + Ca(OH)2 == CaSO 3↓+ H 2O

SO 2 + Ca 2+ + 2OH - == CaSO 3↓+ H 2O

(7)少量SO 2通入NaOH 溶液: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 SO 2 + 2OH - == SO 32- + H 2O

(8)过量SO 2通入NaOH 溶液:SO 2+NaOH =NaHSO 3 SO 2+OH - = HSO 3-

(9) 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反应(变质):2Na 2SO 3 + O 2 == 2Na 2SO 4 2SO 32- + O 2 == 2SO 42

(10)氨水法脱硫:SO 2 + 2 NH 3·H 2O == (NH 4) 2SO 3 + H 2O SO 2 + 2 NH 3·H 2O == 2NH 4+ +SO 32- H 2O SO 2 + NH 3·H 2O == NH 4HSO 3 SO 2 + NH 3·H 2O == NH 4+ + HSO 3- 2(NH 4) 2SO 3 + O 2 == 2(NH 4) 2SO 4 2SO 32- + O 2 == 2SO 42-

(11)接触法制硫酸:①4FeS 2

+ 11O 2 2Fe 2O 3 + 8SO 2 或 S + O 2 SO 2 ②2SO 2 + O 2 2SO 3 ③SO 3 + H 2O == H 2SO 4 (12)除去CO 2中混有的SO 2用饱和的NaHCO 3溶液:

SO 2+2NaHCO 3=Na 2SO 3+ H 2O +2CO 2 SO 2+2HCO 3-=SO 32-+ H 2O +2CO 2 (1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Cu+2H 2SO 4(浓)

CuSO 4+ SO 2↑+2H 2O (14) 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15)汞与硫磺的反应(洒落的水银用硫磺粉处理):Hg + S == HgS

(16)实验室制备少量的H 2S (臭鸡蛋气味气体):

FeS + H 2SO 4 == FeSO 4 + H 2S ↑ FeS + 2H + == Fe 2+ + H 2S ↑

(17) 雷雨发庄稼的化学诠释:

N 2+O 2 = 2NO 2NO+O 2=2NO 2(红棕色) 3NO 2+H 2O =2HNO 3+NO

(18)工业上合成氨:N 2 + 3H 2 2NH 3 (19)氨水呈弱碱性:NH 3 + H 2O NH 3·H 2O NH 3·H 2O NH 4+ + OH –

(20)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 3 + HCl == NH 4Cl (产生大量白烟,与硝酸的反应也产生白烟)

(21)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无白烟)

(22)氯化铵受热分解:NH 4Cl NH 3↑+HCl ↑

(2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H 2O+CO 2↑

(24)铵盐与碱溶液不共热:NH 4NO 3+NaOH =NaNO 3+NH 3·H 2O NH 4+ + OH -=NH 3·H 2O

(25)铵盐与碱溶液共热:NH 4Cl+NaOH

NaCl+NH 3↑+H 2O NH 4+ + OH - NH 3↑+H 2O

(26) 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 4Cl+Ca(OH)2CaCl 2+2NH 3↑+H 2O 干燥NH 3不用CaCl 2、CuSO 4、浓硫酸,而用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化合物) 高温 点燃 催化剂 △ 放电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完整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序号内容知了理应 道解解用 第一章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等概念 元素周期表 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 律间的关系 3、通过对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的 ? 探究,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以及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相互关系, 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 递变性 4、原子核结构,理解质量数的含义, ?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元素、核 素、同位素的涵义 第二节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20 ? 元素周期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最外 律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 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 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元素和?A族,?A族元素为 ? 例,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 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 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 ? 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学会 运用周期表

第三节 1、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 ? 化学键的形成,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构成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 能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书写常见简单化合物、单质的电 ? 子式;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物质的形 成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 1、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生成化 ? 化学反应化学能与学键要放出能量 与能量热能 2、化学能和热能是相互转化的,并 ? 且符合能量守恒 3、什么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 ? 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 反应,记住常接触的化学反应中哪些 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4、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普遍存在 ? 的,它们符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 律 第二节 1、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 ? 化学能与 电能 2、原电池的原理 ? 3、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 ? 电能的关键 4、通过对原电池装置的分析,掌握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5、通过原电池装置来判断金属的活 ? 动性顺序 6、几种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 7、学会自己设计原电池 ?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及表示方法, ? 化学反应并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的速率和2、浓度、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催 ? 限度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 )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D 3 (或Na 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Z 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 )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 )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 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 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 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I和KN03昆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 I —AgN03、稀HN 03 产生白色沉淀Cl— + A g+二AgClJ SO42-稀HCI、BaC12 白色沉淀SO42-+Ba2 += Ba S 0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 0 2 X 1 0 2 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考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考点大全 考点2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能准确应用常见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 明确各公式应用的条件, 特别是明确微粒之间的关系及气体摩尔体积的适应条件、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精确解读】 一、概念归纳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观粒子.符号:mol.3.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测定12g12C中所含C原子的个数.符号:N A;单位:mol-1.4.摩尔质量: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V m;单位:L/mol. 6.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单位:mol/L. 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精细剖析】 1.具体对“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 ①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 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 距离.在标准状况下, 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②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 体积越大;压强越大, 体积越小.故 在非标准状况下, 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 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 ③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 其体积可能为22.4L, 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20℃, 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 ④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 准状况);④2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 ⑤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 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 容器的体积固定, 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 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 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4倍,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 在生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 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则不能确定A、B 的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常见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②ρ1:ρ2=M1:M2③同质量时:V1:V2=M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 ——腐蚀品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根据溶质溶解度不同。(例:食盐水中提取出NaCl)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油和水)。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及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例:从I2、Br2、Cl2的水溶液中提取单质。) 常用萃取剂:苯、CCl4(酒精不可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化学除杂加试剂顺序:(1)BaCl2在Na2CO3之前加入;(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萃取剂及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密度:苯<水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KNO 3 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NaNO 3 Ag + +Br - == AgBr↓(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NaNO 3 Ag + + I - == AgI↓(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从第一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药品安全存放和取用②实验操作的安全③意外事故的处理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识别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腐蚀品 [练习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练习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练习3]、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溶液 [练习4].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 (1)食盐水与泥沙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章节内容(知识点)知 道了 解 理 解 应 用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钠、氯气的物理性质√ 3、钠及其氧化物、氯气的化学性质。√ 4.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既简单计算√ 5.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简单计算,溶液稀 释时有关的计算 √6.气体摩尔体积及其简单计算√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8.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 关系及有关计算 √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 √ 2、分散系√ 3、丁达尔效应√ 4、胶体的渗析、胶体的吸附作用√

5.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6、离子共存、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7、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氧化剂、 还原剂等概念 √9.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3、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 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 环的影响; √ 5、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 6、NH3性质及制取、铵盐的性质及铵态 氮肥的使用问题; √ 7、HNO3的性质。 √

8、硫的主要性质; √ 9、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 10、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11、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酸雨 的危害 √ 12、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13、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 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 途。 √ 14、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 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 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1、硅的存在及用途。√ 2、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硅酸的性质(弱酸性、水溶性、硅胶 的吸水性)及制备方法。 √ 4.硅酸钠(Na2SiO3)的性质、用途。√5.硅酸盐工业√6.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 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例如分离NaCl和水的混合溶液。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