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

理学、④实验心理学

(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

理学、④军事心理学

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

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

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

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

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

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第二章感知觉与记忆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现象(掌握)

三、知觉特性(理解)

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理解)

五、记忆的基本过程(掌握)

第三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理解)

1、思维:使人们借助语言、表象、动作等媒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主要表现

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判断、决策等心理活动中,是认识的一种高级形

式。

2、思维活动具有以下特征:①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反映、②思维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

反映、③人的思维受社会实践活动水平制约、④思维是脑的机能、⑤思维与记忆、

语言、意志、情绪、气质等其他心理现象联系密切。

二、思维的种类(识记)(掌握划分的标准)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思维形态,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划分为幅合思维毫无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掌握)

1、知识经验:知识经验丰富与否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情境:是指人们所要解决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比如特定空间位置的配置,

时间的先后顺序、距离等,也就是问题中材料的组织方式。

3、定势:也称心向,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场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影响。

4、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它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

而看不到事物所具有的其他方面功能的现象。

5、情绪和动机状态:人的情绪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影响。乐观、愉快、平静等积极的情

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紧张、烦躁、苦闷、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往

往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五、想象的种类(理解)(P 87)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

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

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梦是无

意想象的极端形式。(幻觉也是)。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

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①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如我们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

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等,都属于再造想象。

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

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

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这些形象不是

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是想象者根据生活提供的素材,在头脑中通过创造性的综

合,从而构成了前所没有的新形象。这种形象越新颖,它的创造性水平也就越

高。

第四章注意与意识

一、注意的概念及特征(了解)

1、注意:注意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

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

他因素的排除)。

2、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①指向性、②集中性

二、注意的种类(掌握)

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通常

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

三、注意的品质(理解)(P 103)

1、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的范围(广度)、集中性、稳定性(时间上的特征)、分配、转移(文艺演出中报幕员的角色)。

2、正在上课时突然的事件引起学生产生的是无意注意。老师讲课时,, 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的表现,“一心二用”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专心做功课是有意注意,人的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听课又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听课做笔记是注意的分配,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水平的表示(了解)

智力水平的表示方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智龄:也称心理年龄(MA),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

2、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常用IQ表示,是通过测验所得到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

所得的商数,因此又叫比率智商。

3、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病,它用来确定受测者的资料在同龄人中的相

对位置,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现在的智力测验一般都采用离差智

商盖帘来表示资料高低。

二、智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掌握)

1、智力的差异

①智力水平的差异: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即智力的发展有高低。

②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智力成熟和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

③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两性在智力上是存在差异的,但并不是简单、固定、直线式的差异。

2、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和教育因素

第六章动机、情绪与意志

一、动机概念(识记)

1、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理解)

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会推动人们产

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口渴找水)例如,饥饿者

对食物、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因此也容易激起寻觅活动。

2、指向功能: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

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而动机不同,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

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由

于动机种类不同,人们行为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例如在训

练动机的支配下,运动员的活动指向与训练有关的目标,如训练场、器材等;

而在娱乐动机支配下,其活动指向的目标则是娱乐设施。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

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

种活动;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和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

目标。例如中长跑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对通过自身的维持和调整,合

理的分配体力,给予大脑适当刺激,当完成任务后,将刺激大脑驱使机体停止

运动。

三、需要的结构(掌握)

1、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关于人类的需要层次,马斯洛是按照三条原则加以安排的(低级向高级):①人类基本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②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③人类需要层次的高低与个体生存状态有关。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

其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其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其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满足来安慰自己。

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四、动机的种类(理解)

根据动机的来源

1、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因学科兴趣而努力学习是内部动

机。

2、外在动机: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动机,叫外部动机;如为获奖而努力学习是外

部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3、主导性动机:

4、辅助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分为:

5、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也叫驱力或内驱力;

6、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爱好都是社会性动机。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

的重要动机。当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就是爱好。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分为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

7、近景动机:

8、远景动机: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理解)

1、期待价值理论:该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2、归因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民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六、动机与人的行为、动机与工作效率(掌握)

1、动机与行为: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产生不

良的行为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动机与工作效率:(倒U型)研究发现,任何任务都有其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过强或

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鲤鱼发挥最

佳工作效率。

七、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理解)

1、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理解:

①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

②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③情绪和情感是以态度体验(主观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④引起表情变化,引起生理变化。

2、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同一过程,同一现象,只是强调的不同方面,情感代表感情的

内容,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

八、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理解)

1、如《礼记》中记载,情绪可以分为七种:喜、怒、哀、惧、恶、乐、爱,即我们通常所

说的“七情”。《中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四种。《吕氏春秋·尽数》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怨哀”五种。现代心理学一般将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情绪。

2、情绪状态的分类:①心境②激情③应激

3、高级的社会情感: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九、意志概念(理解)

1、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

的心理过程。

第七章人格

一、人格概念(识记)

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

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结构(理解)

1、人格结构的分类:人格倾向性人格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2、几种重要的人格结构:

①气质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②性格: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固的

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③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对它

进行分析。

形式上: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内容上: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三、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理解)

1、人格发展:是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

发生变化的过程。

2、(P 190)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以下是埃里克森对人生八个发展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0~1岁)。

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

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角色紊乱(12~20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20~25岁)。

第七阶段,繁殖对停滞(25~65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

四、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

1、生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自然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第八章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了解)(P 215)

1、青春期发育的心理适应

2、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4、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二、青少年的身体映像(理解)

1、身体映像:是指个体形成的对自己身体的心理图画,包括了对身体生理心理功能的认知、

态度(入情感、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2、身体映像的性别差异

3、身体映像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父母及榜样角色的影响、大众媒体的影响

三、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理解)

1、形式运算阶段: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思维

2、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的中心。

3、自我中心思维:假想观众与个人神话、自我中心与行为问题

第九章学习心理

一、学习概述(理解)

1、广义的学习概念:既包括人类学习,也包括动物学习。广义学习是指个体在活动中通过

对经验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2、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二、迁移的定义和分类(理解)

1、迁移:简单的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另外,利用所学的技能、知

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

2、迁移的分类(分类的标准)

按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分为认知迁移、态度迁移和技能迁移。

心理学及个人成长论文

我的成长历程 夏日的暖风吹落了绚丽的花朵,而我的人生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的自己已不是以前的自己,而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二十一岁的大学生。 回首往昔,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欢笑、喜悦、难过、哭泣、成功、失败……都历历在目,此刻的自己很想对自己说:成长很美,只是有些痛。 孩提时代,那时似乎是有记忆的却不能肯定,很模糊。若给够自己充足的时间细细回想想必会想出来一些事情,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有二。第一,我总感觉那种朦胧模糊的记忆很美好,不想去让其清晰起来。第二,我觉得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也未必会想起来什么,与其那样苦思冥想,不如就让其在模糊朦胧中美丽。 少年时代,那时的自己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总感觉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不一样,总觉得自己在某某方面表现的很不错,想象着自己会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甚至是拯救地球保护人类的英雄。虽然一件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并不减少我对自己的相信,我相信我是与众不同的、我是独一无二的。 青年时代,此时的自己,多了几份成熟与稳重,少了许多天真与疑惑。当小时候还认为好好学习就会有考一名,但是,一次次的事实、经历告诉自己,考试优秀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好好

思考、好好努力。以前,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个成语,老师说出来也甚为不解,但是现在,自己却要让自己变得人情世故而付出努力。 随着成长,心理不断得到发展、完善与成熟。但是总觉得无法发展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或许是小学老师曾数过“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我的心里总觉得不够亮堂,总觉得有那么一片灰暗不可抹去清除。之前还很在意,现在好了,或许是长大了,感觉“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这句话是对的,不仅仅是在物理现象方面,在各个方面都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我又何必去自讨苦吃为难自己产生消极影响呢。这样一想,似乎心中的那份阴影变得透明了许多。 成长在每一时刻,但是高中以前很少感觉的到,或许是心理学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大学中你却会吃惊的感觉的到自己在成长。时间的流逝让自己不敢去想,昨天自己是怎样过去的,心理的成长似乎就在刚才那一刻发生。总有一种人生来去匆匆之感。这种感觉我从学习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知道,我的心理还是不成熟的,成熟的心理不会出现这种感觉,他们只会抓住此刻的光阴是实现不让自己后悔的当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与性格、心理密不可分,然而人的成才与成功取决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培养成的性格与心理。树木可以修剪,人才可以培养,成长很美好,只是有些痛。

学科教育心理学答案第六章

1、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查看答案 A. 元认知计划 B. 元认知监视 C. 元认知调节 D. 元认知体验 查看答案:B 2、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查看答案 A. 举例 B. 类比 C. 提问 D. 划线 查看答案:D 3、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查看答案 A. 计划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监视策略 D. 调节策略 查看答案:B 4、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查看答案 A. 精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答案:A

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供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查看答案 A. 具体方法 B. 动作技能 C. 复杂方案 D. 学习工具 查看答案:C 6、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查看答案 A. 精加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D 7、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查看答案 A. 谐音联想 B. 举例 C. 列提纲 D. 阐释意义 查看答案:C 8、组织策略重点强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A. 新知识与新知识 B. 新知识与旧知识 C. 旧知识与旧知识 D. 都强调

9、精加工策略重点强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A. 新知识与新知识 B. 新知识与旧知识 C. 旧知识与旧知识 D. 都强调 查看答案:B 10、学生利用系统结构图对学习材料归类整理,这一策略属于() 查看答案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C 11、为了掌握预测、提问、解释和总结等四种策略,教师和学生不断地互换角色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是模式 查看答案 A. 指导教学模式 B. 程序化训练模式 C. 完形训练模式 D. 交互式教学模式 查看答案:D 12、复述策略适用于() 查看答案 A. 机械识记 B. 意义识记 C. a和 b都适用 D. a和 b都不适用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定义: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1)司机开车鸣笛现象(气温) (2)儿童观看暴力或非暴力的视频 2.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3.举例子:旁观者行为 旁观者越多,可能帮助的人越少。 专业术语:从众现象。 阿希(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 第二章历史与流派 赫尔曼.艾宾治斯(德国)曾说“心理学有个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代表人物: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德国) 功绩: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墨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评论冯特: 在冯特创立他的研究室之前,心理学就像一个流浪儿,一会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又敲敲认识论的门。1897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和一个名字。 蔡元培关于心理方面:我国第一个实验室,心理研究所。

一、结构主义流派(受德国生理学影响较大) 1、代表人物:铁钦纳(冯特的学生) 2、基本观念: (1)对象:意识经验 (2)目的:揭示意识经验的结构 (3)方法:内省法分析各种经验 解释: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听觉等)使之有系统的变化,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或报告自己为某种刺激的感受。(4)结论:对于意识经验的分析结果是一切复杂的经验都是可以被分析成为感觉简单的意象和简单的情感。 解释:认为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元素。 (5)主张:将科学与科学的应用分开来,认为心理学是科学,而心理学的应用不应该是心理学家关心的事。 二、功能主义流派(机能主义)(受英国生物学影响更大) 与结构主义流派相对 1、代表人物:杜威、詹姆斯 2、基本观点: (1)对象:关于意识或心里生活的科学(与结构主义基本一致)(2)目的:揭示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或意识的功能。 对比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学习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1引起注意和告知教学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引出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绪,促进迁移 分类: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是的感知、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熟练学习 3、智能的学习: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以思维为主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苛勒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所谓格式塔是指任何一种吧情景看作被分离的整体 知觉:由感觉组成认知:由多个知觉组成意识:有多个意识流组成 顿悟: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顿悟学习的归因: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布置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需要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学习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能够给予学习的关系。 特点:活动性:可以促进机体进入活动状态 选择性:可以促进有机体选择性的指向某一目标 作用:1、激发行为2、行为定向3、维持行为 动机与学习的区别和作用 区别:动机是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而学习关系到信息和行为的获得与矫正作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较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要通过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中介因素而实现。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强度愈低,效率就愈差。 各种记忆及规律 按其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以信息寻出的时间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一般有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特点:形象性容量大保留时间短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长时记忆:外界刺激作用与人的大脑后所形成的印象,记忆时限以提取时间为界限的记忆。特点: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

简答论述 一、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P41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 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 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 4、每个人都是又潜能的。 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 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 二、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P54 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2、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三、儿童观察的发展趋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59 儿童观察的发展总趋势是: 1.有意性不断增强。 2.精确性不断提高。 3.概括性逐渐增强。 感知规律再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地 感知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 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同学都能看得清,听得明。 2.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 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应注 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 3.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4.根据直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 5.根据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实现的。 6.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66 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 (1)直观形象法 (2)分类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歌诀记忆法 (5)联想记忆法 2、科学复习,克服遗忘。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复习多样化 (4)适当过度复习 五、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P71

最新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最新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范文大全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

心理学 概念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即标 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心理的实质: ①概念:心理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性质的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 ②如何理解?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C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D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4.心理学的五大任务: ①描述:报告什么真正发生了,即得到事实和占有材料,主要解决人的心理是“什么”的问题。 ②解释:找出出现某种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③预测:对心理与行为的趋向做出判断。 ④控制: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⑤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提高生活质量。 5.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 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现象。 6.关于“反射”: 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 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 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 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 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 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 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 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 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 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特征: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最特殊的一门学科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最特殊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也是最特殊的一门学科。心理学把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其所有的研究与应用都和人类有关系。在心理学中,人成为唯一的对象,也成为了唯一的主人。 心理学这个词,在英文中来源于哲学。也就是说,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在早期是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心理学独立出来之后,则更加纯粹的研究人内心的偏重情感的心理活动。 在人类的学科体系中,研究人类自身思维活动学科有三个门类,分别是哲学、逻辑学与心理学。最早是哲学包含了一切、后来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独立出来,再后来是佛洛伊德将心理学独立了出来。从此以后三足鼎立,各有其攻,人类的精神世界得以被完整的架构。其中,逻辑学研究"我们该如何理性的思考";哲学研究"为什么理性思考是可靠的";心理学研究:人类进行理性认知和思考的动力从何而来?而且心理学同时还研究,人类为什么除了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能以外,还有追求假丑恶的驱动力?当然这里说的是西方文明的情况,而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思想史,我们这儿逻辑学几乎没有,心理学很陌生,哲学则用了一个不入流的"马哲",这个就是当下中国人缺乏精神家园的原因。 哲学和逻辑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理性思维领域,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领域。通过逻辑学和哲学,人类得以将自身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思考,而可以超越了自身个体的经验,获得具有普遍性的认识,这也是人类达成共识、创建社会体系的基础。但逻辑学和哲学的研究其实并不仅限于人自身,在数学、工程学、计算机语言学等方面都要用到逻辑学的知识,逻辑学的知识可以参与到一个产品的结构之中。而心理学的研究就非常特殊,它仅限于人,自始至终不能够用于任何其它对象。 苏联曾经有一个叫巴莆洛夫的所谓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狗的活动来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并发现了一个现象叫条件反射,他的"研究"立刻获得了苏联政府的嘉奖,因为这非常符合马哲克思的关于人是"高级动物"和"劳动工具"的定义,有了条件反射这个理论,就可以设置一些条件让人"自动"按照这些条件进行"反射式"的劳动和工作,这样就建立了一个"高等动物"的类人社会。 但巴甫洛夫等人的"此类研究"早已被人类所唾弃,他不但严重伤害人类的情感,在逻辑前提下也是不成立。因为人类的根本特征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天赋观念,能够思考和创造。在这个根本性的特征上,人类与动物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以两个完全不同的类进行类比,这肯定是不成立的。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情感世界,即个内心对我们发出各种"指令"的那个自由的意志。人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源泉,使我们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存在。它是如此的独特,又是如此的无影无踪,这就是心理学面对的未知又充满魅力的世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家的自我体验进行,虽然心理学家也需要有研究的对象,但是来自对象的所有的观察结果都需要心理学家通过自我体验来完成认知。所以说,心理学实际上是一个人类自我经验、自我感受的学科,在这一点上,心理学与宗教有几分类似,只不过心理学采用了理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但它和宗教的共同目标都是:寻找一条通向我们内心深处未知世界的道路。 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创造力的科学。人类是唯一具有创造力的存在,人类的创造力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自由意志,如果我们的内心情感遭受伤害,我们就会出现性格缺陷和思维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讲述了我走向心理健康教师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从而揭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从而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本人现年37岁,1991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师和大队辅导员工作,喜欢与孩子打交道,多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一名合格高尚的学生心灵引导者、解决困惑的帮助者,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一直是我多年的美好愿望。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美好而纯真的童年 由于父母都比较忙,尤其是父亲,特别忙,我出生六个月就离开他们,在农村的外婆家长大直到上幼儿园大班,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纯朴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很能干,我们兄妹三人的衣服、鞋子都是爸爸亲手缝制,我们玩的风筝、灯笼,爸爸都能做,童年时的我无忧无虑。 (二)、发生转折的少年期 由于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口音,上了一年大班,由于我的出生月份小几天,这一届全国的学生比较多,我给严格控制在正常招收之外,在农村外婆家又住一年,此时的我,心“野”,玩心特重,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话,使教我小学一年级的上海语文老师大伤头脑,我经常被罚,一个字要反复更正,使我对语文课的学习非常反感,更别说写作文了。一~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是在懵懵懂懂中度过,虽然成绩不是很好,而且还经常惹祸,但很快乐。五年级那年,我的父亲被评为上海市“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到处是被别人赞许的眼光,站在父亲边上,我满是光荣,对父亲更生敬佩。多伟大的父亲,在家事无巨细(当然妈妈也承当一部分),孝敬老人,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看着爸爸一叠的获奖证书,我感慨万分,我是一个老让爸爸操心的女儿,我要和爸爸比赛,做一名让爸爸自豪的女儿。 到了中学,我发奋努力,第一张奖状也是评为“学雷锋好少年”获得的。那一天,我激动万分,放学的路上,我是一边跳、一边唱着歌回到家的,爸爸回来还特别晚,我一直等到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爸爸回来了,我顿时精神来了,急不可待的把奖状递给爸爸,爸爸其实也很累了,疲倦的脸,看到我不睡觉,正想说什么,看到手中的奖状,他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女儿真不赖,赶快睡觉去”,简单关切的一句话,使我感到万分温馨,我开始积极为得到爸爸的表扬而努力着,每次获奖,我总是第一个告诉爸爸,包括现在,取得荣誉,我也是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父亲。初中三年我不断的进步,学习成绩已经挤进班级前10名,并报考了上海体育师范学校,成了一名中师生。 (三)、平淡而惊喜的中师三年

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心理学:奈瑟 附:冯特的简介 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 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

学业成绩也特别差。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但是冯特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现平平。 大学时期 1851年,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医学课程。1852年,转学到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专业。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冯特学习非常努力。有一次为了研究食盐对身体的影响,他连续几天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直到身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出现。基于这次研究,185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谈尿液中的氯化钠》。 1855年,冯特参加巴登大公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各科考试里都名列前茅。这一年,他还在海德堡一家医院当了几个月的实习医生。

2020QS世界大学心理学学科排名前五

2020QS世界大学心理学学科排名前五院校介绍根据QS发布的2019年世界大学心理学学科排名,美国哈佛大学继续占据榜首,自2016年以来(至少)一直占据着心理学的榜首。 根据QS的调查,该大学在四项排名指标中有三项都获得了100分满分。 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列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这份榜单与去年的前五名几乎完全相同,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并列第三(=3)。 1.哈佛大学 这所常春藤盟校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据该网站介绍,心理学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三种课程,包括普通课程(一种灵活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他们选择的子领域的基础);认知科学课程(心智/大脑/行为课程,除心理学课程外,还包括其他MBB领域的课程,有助于理解心智);认知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CNEPTrack)(生命科学集中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结合了心理学和生命科学多个领域的课程。 至于研究生课程,该系分为四个范畴:临床科学;发展;社会;认知,大脑和行为。该大学积极从事各种主题和课题的研究,如认知老化、遗传学和个体差异、思维障碍以及动物学习和认知。 2.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是该校首批成立的院系之一。 该网站指出:“这个系被列为全国顶尖的心理学课程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大学中领先的心理学系。”

学生可以选择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本科心理学专业可以选择专攻以下四门学科之一:认知科学、健康与发展、心智、文化、社会和神经科学,而研究生课程则侧重于研究。 3.牛津大学 这所英国大学本科开设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 牛津实验心理学系被认为是英国领先的心理学系之一。学生在最后一年也有大量泛的研究项目选择。 在研究生阶段,未来的学生可以从临床心理学、临床和治疗神经科学等课程中进行选择。 4.剑桥大学 根据剑桥大学的网站,该校提供两门心理学可以深入研究的本科课程:心理学和行为科学(PBS)和自然科学(NST)。 剑桥采用的是Tripos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剑桥大学所有的本科课程都是通过名为Triposes的广泛学科领域的考试来评估的。”每个学位考试都分为一个或多个部分,你需要在一个或多个考试中完成多个部分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与此同时,心理学系的研究型研究生课程包括心理学硕士和心理学博士学位,也提供不同院系的心理学相关课程。 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这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提供三个心理学本科专业,包括心理学(学士)、认知科学(B.S.)和心理生物学(B.S.)。他们还提供认知科学和应用发展心理学的辅修课程。 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方面,这门综合性课程为心理学家从事研究人员、学院和大学讲师以及专业研究心理学家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提供行为神经科学、临床、认知、发展、健康心理学、学习与行为、定量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生博士培训。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 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 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依靠被试自我观察) 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 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 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 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是20

心理学得学科性质

一、心理学 Psychology 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二、科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科学被解释为: 1.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2.合乎科学(精神、方法等)的。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 因此,我首先是认为心理学是科学,因为心理学研究的是客观规律,产生的关于这些客观规律的知识,而不应该是仅仅是某些思想。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开篇也是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等。狭义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社会科学是一门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出来的学科,起源于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内容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刑罚学、政治学、犯罪学、哲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艺术、社会工作学及法律学等等与社会科学概论相关的一门学科。其中,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军事学等等学科是典型的狭义上的社会科学。而有些学科,如历史学,则是狭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但通常理解为人文学科。广义的“社会科学”则包含了人文学科,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类研究所。 可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上的区别,而不是研究方法或研究思想的区别。 心理学,中国大陆将心理学列为自然科学,如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在1956年以前,包括民国时期都设在理学院下;而香港跟随欧美地区把它归入社会科学。 个人观点,对于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认为,应该属于社会科学。因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某种研究方法,而使用到动物实验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伦理道德的因素,而采取的替代性的研究,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揭示人的心理行为的客观规律。因此,应该属于社会科学。之所以国内在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上存在长期的争议,原因在于国内有一种将社会科学等同于哲学的倾向,这就从性质上改变了社会科学的地位,甚至将科学纯粹的理解为狭义科学,即自然科学,将社会科学排除在科学门外,也就让研究这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产生了不确定的因素。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

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学习儒学,懂得入世;学习道学,懂得超脱;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自己,是被别人接纳,并非没有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乃生存处世之道。对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以否为怒,不以肯为张,善纳人言,多自反省。我认为这样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看事微观,做事宏观,处事达观,生活乐观。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观,我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三、自我改变与成长 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都是今天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深刻地体会生活,才知道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多么需要真诚的心灵抚慰他们。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如果说能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豁达,接纳,宽容。

学科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 查看答案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查看答案:C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哪一年龄段?() 查看答案 A. 0~2岁 B. 2~7岁 C. 7~11岁 D. 11~成年 查看答案:D 3、个体运用已有的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以加强和丰富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么?() 查看答案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不平衡 查看答案:A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6~12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什么?() 查看答案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查看答案:A 5、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被称为哪种智力?() 查看答案 A. 成功智力 B. 实践性智力 C. 创造性智力 D. 分析性智力 查看答案:B 6、哪种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在做出决定之前,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因此他们往往表

现出反应慢,但犯错少的特点?() 查看答案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查看答案:D 7、哪种风格的学习者对人的感受,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很敏感?() 查看答案 A. 掌握型 B. 人际型 C. 理解型 D. 自我表达型 查看答案:B 8、哪种风格的学习者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求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查看答案 A. 掌握型 B. 人际型 C. 理解型 D. 自我表达型 查看答案:C 9、当旧有的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儿童或许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一过程叫做什么?() 查看答案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不平衡 查看答案:B 10、下面哪个特点不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所特有的?() 查看答案 A. 单向性 B. 具体的逻辑推理 C. 不可逆性 D. 自我中心 查看答案:B 11、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韦克斯勒智商测验中得了100分,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A. 该生得了满分 B. 该生智商在所有人中排中等 C. 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前面 D. 该生在同龄人中智商排中等 12、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具有哪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是特别出色的综合思维者,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联合(综合)点?()

心理学

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 一、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测验:以下的说法对不对:1、如果你碰巧踩在一个钉子上,你会马上感觉到。2、一个独眼人不可能驾驶飞机降落。3、高智商的人通常都有非凡的创造力。4、智力完全是父母遗传。 5、测谎仪能准确地发现人是否在说谎。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研究。心理学也研究动物,动物研究大约占全部心理学研究的8%。 二、心理现象的实质:心理是头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三、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是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 个体心理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一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人的行为受心理活动支配,而人的心理活动需要通过行为来表现;2、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同时受到多种共同规律制约。(具有不同的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的人,对事情的反应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也会不一样) 四、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1、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包括:⑴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⑵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⑶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个性差异:指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展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与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两者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其带有个性心理的烙印。 六、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流派与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思想 1、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冯特的学生铁钦纳。⑴该流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对人的直接经验的觉知。⑵研究方法是内省法。⑶构造主义者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这些元素通过联想与统觉构成所有复杂的意识经验。心理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刺激情景下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 2、机能主义:机能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的,他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只静态研究意识的元素,意识像流水一样有其动态流动性,即“意识流”。心理学研究方法除了实验法外,还有观察、测验以及问卷等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出现在德国,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该流派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人的知觉经验起源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获得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人的知觉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综合,而是大于部分之和,并制约部分的性质。 4、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⑴行为主义者反对研究意识,认为意识带有主观性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对它们进行可重复性、客观的研究,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人的意识像一个黑匣子,不管里面装什么,只需考察在刺激影响下的反应活动,行为就是由这些反应或偶的那个构成的。⑵反对内省法,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应当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用内省法得到的不是客观的资料,主张实验法。⑶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他曾说过,你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小偷。 行为主义后期,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发展的行为主义被称作新行为主义。他延续了行为主义的宗旨,并认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这一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