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分析

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分析

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分析
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分析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网络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世纪科技发展与展望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神经元之间靠()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2、科学技术活动竞争的焦点是() A、人才 B、科技 C、创新 D、知识 3、下列不属于高技术战争基本特点的是()。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细化 C、全球合作化 D、保护综合化 4、()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物质 B、科学 C、物质与科学 D、物质与生命科学 5、()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 A、生物学 B、信息科学 C、生命科学

6、神经元之间靠()进行交流。 A、动作电位 B、树突 C、细胞核 D、突触 7、()面向全球经济,进行全球制造,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利用企业的外部响应市场。 A、精益生产 B、准时生产 C、虚拟制造 D、敏捷制造 8、()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9、技术创新的()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事。 A、综合性 B、创造性 C、创新性 D、市场连续性 10、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向多元化的源发展战略中应该以()为前提。 A、节能 B、核能 C、新能源

11、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加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首先就要注意培养()的人才。 A、文理兼通 B、复合型 C、创新型 D、专业型 12、()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 A、科学技术 B、先进思想 C、文化知识 D、知识技术 13、()理论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忽视生态支持能力的旧思维,建的观念。 A、生态承载 B、生态文明 C、生态经济 D、生态伦理 14、航天系统的核心是()。 A、航天器 B、运载工具 C、航天发射场 D、地面测控网 1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资源相结 A、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B、知识管理 C、企业的宗旨 D、企业的组织结构

01_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 2.提高理想度法则 1)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 2)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 3)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 4)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 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予以考虑: 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1)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 2)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 3)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矛盾的出现 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水平取决于此系统 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大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 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 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 2简化路径 3单--双---多--路径 4子系统分离路径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 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 3工具和工件匹配的路径 4匹配制造工程中加工动作节拍的路径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 2转化到高效场的路径 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 4分割的路径 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1)减少人工介入的一般路径 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人工动作的系统→替代人工但仍保留人工动作的方法→用机器动作完全代替人工。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人类社会从18世纪中叶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科学技术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现在也在酝酿之中。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通过对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可以说,科学技术的革命,既是生产力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拟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事实 18世纪中叶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在欧洲兴起。这场变革中,科学技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第一次凸显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同时,这次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机器大生产迅速巩固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19世纪后半叶,以电磁理论的发展为基础,以电动机、发电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革命在欧美全面展开,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把生产力推进到了电力时代,使得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垄断形成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金融资本开始形成并迅速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率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大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技术革命,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来说,都远远超过了前面两次。技术革命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成千倍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约二十年的罕见的高速增长,被誉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它不仅将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急剧提高了资本垄断的程度。这次技术革命,不仅将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急剧提高了资本垄断的程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甚至有学者提出“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同时,金融资本逐渐脱离生产资本开始独立运作,并发挥领导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造财富的力量已经不再看你使用的劳动时间的多少或劳动数量的大小,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推进着。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新革命。 科技水平的进步首先改变了劳动者的结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作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于所耗费体力的多少及手工手艺是否熟练。因为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大型机械拥有了自动控制的能力,这就为机器部分代替体力劳动提供了条件。而且在很多新兴工业当中,由于所要求的技术十分精密,人类的体力劳动本身就不再适合。因此,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劳动智能逐渐转变为研发、设计、控制、管理等高技术密集型工作,且这些工作必须以先前的学习为基础,需要前期进行大的准备,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前期对熟练工的要求。 随着这种过程的继续,从事传统的体力劳动的工人数必然大幅度下降,工人阶级内部的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甚至是金领工人的区别。在这种情况

TRIZ理论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TIZE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机自职1 学号1010113126 姓名姚巧珍 成绩 教师刘小鹏 2013年5月23日

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姚巧珍 (10机自职1班,学号:1010113126) [摘要]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本文讲述了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这些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每条法则又包含多种具体的进化路线和模式。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 [关键词]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子系统,S曲线。 引言 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甚至于构成元素。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的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做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进化是客观进行着的,不管人们是认识了它还是没有认识它。如果认识和掌握了系统的进化规律,有利于设计者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1.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图1-1是一条典型的S曲线。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图中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比如飞机这个技术系统,飞行速度、可靠性就是其重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延续呈现S形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 1)婴儿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指出:“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621页)。1875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模式或者加速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对科学家人数、科学杂志和科研论文数、科研经费、科研机构等表征科学活动总量的科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了这些科学指标的增长曲线,定量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他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科学指标每隔十五年都翻了一番。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把我们带进现今科学世纪的每十五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的趋势。其函数表达式为:W=Ae KT,其中W为科学指标,A、K为常数(对应于不同的科学指标,A、K取相应数值),T为时间(年代)。(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7页)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科学发展指数增长律。 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律定量地反映近代以来科学急剧增长的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直到今天仍在进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科学指标的“增长佯谬”问题。如果科学按指数增长律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科学指标超过社会总指标的局面。比如科学家数量指标按照上述函数式计算,总有一天会出现科学家人数超过社会总人数的情况,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普赖斯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很清楚,我们不能让科学在经历了五个数量等级的发展之后,再跃升到另两个数量级上。假如我们这么做了,那么人口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小孩和狗就会有两个科学家”。(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6-17页)。针对此一缺陷,普赖斯等人又提出科学是以逻辑型或S型曲线增长模式发展的.在逻辑型曲线中,曲线先是呈指数型地变化,并保持这一速率达到“地板”(科学发展的基值)与“天花板”(科学发展的极值)的中点。此后发展速率放慢,整个曲线呈现为S形。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饱和极限”并不意味着发展步伐的停止。虽然从阶段上看,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沿用S型曲线而趋于“饱和”位置,但就科学发展的全程而言,一次“饱和”恰恰表明科学范式的积累到达极限,需要进行范式变革即科学革命,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加速增长。“加速--饱和--加速……”,在每一个S型曲线之后又会出现新S型曲线,科学就是如此不断地向前推进的。

中国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

一、摘要 1、空间科技 空间科技领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该领域中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就是对地观测及其应用。空间技术是实现空间科学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并和空间科学与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履行大国责任、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牵引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科技领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空间科学、 2050 为国 在黑洞、 4.是否存在超越现有基本物理理论的新物理规律? 5.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战略目标2(空间应用发展战略目标):以发展对地观测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与地球系统模拟网络平台为主线,综合利用空间信息,模拟与预测气候变化、区域水循环与水安全、碳循环与生态环境、陆表覆盖变化、突发自然灾害等,以及寻找与发现新能源、新资源,大幅提升空间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我国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能源与资源短缺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问题,和应对全球变化、生态退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问题上形成重大突破,实现我国从空间应用大国向强国的战略性跨越。 通过战略目标2回答以下科学和发展问题:

1.全球变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区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有哪些,响应机制是什么? 3.造成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及规律是什么? 4.提高全球变化要素的探测、模拟与预测能力的途径是什么? 5.空间信息用于资源和能源勘查有哪些新方法和新途径? 战略目标3(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目标):针对科学和应用两大需求,依据技术发展规律,突破关键和瓶颈技术,在超高分辨能力、超高精度时空基准、轻小型化空间飞行器和有效载荷、临近空间飞行器、深空超高速和自主航行,以及人类在空间的生存和活动能力等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空间科学探索和空间信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形势十分严峻,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对食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急慢性毒理和机理研究,并发展对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和平台,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数据库,建立我国食物安全监测与早期预警系统,确保我国公众的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完成了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早期严重威胁公众的疾病,如传染性疾病、孕产和围产期疾病等的危害范围和程度有了明显的下降,重大慢性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则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尽管研究者已经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研究,但是要对这些慢性病实现有效的防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显然,我国人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迈进,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信息密集程度的增加,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费用的迅速下降。计算机与通讯的结合,互联网,移动电话与卫星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储存方面,储存容量将稳定增长,集成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微机电系统技术对未来全球通讯系统的发展将可能有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网络化与计算机对未来的教育(远程教育)、经济(如电子商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的另一趋势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每一项设备或用具中都安装有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互联的,因此可以设想一个人在外面可以控制他的家用设备。 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也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空间利用、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与生物学相关的技术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是有生命物质的工业应 用技术,用于制造食物、药品或其他产品。生物技术中包括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人类应用发酵技术制造酱油,醋及酒等传统产品。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或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则可以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农业方面。人类基因组 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直接引发了基因革命的新冲击波。基因革命在21世纪有望通过改 变物质生产方式而重塑全球经济。 在21世纪,绿色科技成为未来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必然选择。绿色科技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和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科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将较少地依靠单一能源而更多地依靠多种能源。影响未来能源结构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氧化氮,臭氧、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气温的升高。长期能源战略侧重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的能源结构将主要依靠二种不含碳的一次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的第二个方面是节能。节能技术的发展反映在各个领域,一是改进结构,比如在房屋建筑中使用绝缘材料以促进电力的有效利用,二是改进使用油及天然气的机器以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纳米技术具有彻底改变物质生产方式的巨大潜能。它有可能在新世纪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同时,柔性生产正以全球规模兴起。柔性生产系统不仅具有硬件生产系统的特征,更主要的是具有软件组织系统的特征。 三、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交融成为科技发展主流 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学科间、门类间的交叉与融合是普遍现象;科学技术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全球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生命系统、脑与神经系统,地球系统等都是多元化、多层次、综合的复杂大系统;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理论与方法、应用目标与转化形式等均呈现多样化特征。在21世纪,科学技术有能力逐渐攻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难题。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培训讲义

TRIZ培训讲义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DAOV路线图—优化阶段
定义 Define 分析 Analyze 优化 Optimize 验证 Verify
1.概念列表
2.方案选择
S曲线 进化法则 进化树 列出概念方案 风险分析
决策分析 Pro/Innovator 评价模块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进化法则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新产品的预测分析给予建议 对于现有产品的改进方向给予建议 作为产品专利规避的有效工具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第 1 页
IWINT

TRIZ培训讲义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主题大纲
进化规律简介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Pro/E软件简介 产品预测的步骤和案例 小结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TRIZ的核心思想之一
技术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 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TRIZ体系——创新的规律
算法
S曲线
完备性法则 能量传递法则 协调性法则 动态性法则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 向超系统进化
创新的思维 创新的方法
工具 工具
创新的规律
向微观级进化 提高理想度法则
……
正确预测 产品未来!
术语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第 2 页
IWINT

triz八大技术进化法则

1、提高理想度进化(理想度=系统所有有用的功能/(系统所有有害的功能+成本))法则 目标是提高技术系统的理想度,但我们可以从技术系统本身,技术系统子系统,技术系统的超系统和物质四个方面来进行提高。 首先,我们来看看技术系统本身,我们可以把一个系统根据作用分为4个部分,外加一个能量源。执行类系统的4个部分(子系统):动力装置,传输装置,执行装置和控制装置;测量技术系统的4个部分为:传感装置,传输装置,转换装置,控制装置。技术系统的这4个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这就引出了技术系统的第2个进化法则: 2 完备性进化法则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既然技术系统的4个部分必须存在,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原则对技术系统进行分析,看这个系统是否可行。一种方法就是检查系统的各个部分能量是否可达,传递效率如何,而这种方法就引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第3个原则: 3、能量传递进化法则 通过这个法则,我们可以判断技术系统的各个元件是否必要(如果能量不能传递到某个元件,要么这个元件没有用可以除掉,要么就是这个元件不能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分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来达到完善技术系统的目的。 我们将一个技术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目的可以分析这些子系统,看看这些子系统本身的进化,子系统之间的进化一般来讲都是不均衡的,通过对这种不均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改进进化落后的子系统,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改进目的,这就是技术系统的第4个进化原则:4: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其实这种分析,类似于水桶原理,一个系统的短板往往是进化最落后的子系统,通过找出短板子系统,就可以实现技术系统的改进目的。 1法则是目标,2-4都是根据系统的分解来进行分析,如果我们将一个系统放到一个更高级的系统中(超系统)去思考,可以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这是技术系统进化的第5个原则:5、向超系统进化原则 这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当前技术系统要有效的整合超系统的资源,比如车载收音机,其电源可以使用自带电池,但更好的办法是利用车里的能源系统,另外一种是融合到超系统中,这种方式我叫它组合法则,就是将当前技术系统组合到超系统中,这种例子非常多,比如收音机的一个超系统:人在驾车中听收音机,收音机融合到超系统中,就成了车载收音机。这种进化法则不仅适用于制造加工,也同样适用于软件,通过不断的功能融合以达到创新的目的,Google的眼镜,苹果的手表都是这种进化的典型。 对于物理存在的技术系统,存在着柔性化,可移动性和可控性的要求,这三个进化法则合在一起就是技术系统的第6个进化法则: 6、技术系统的动态化进化原则 提高柔性化是指系统会朝着更灵活,更方便的方向进化,比如网络从铜轴到双绞线到到无线。柔性化揭示的其实是系统元件物质和结构的进化法则;提高可移动性进化法则则预示着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docx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是什么?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趋势 2科学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3科学发展是内因外因配合作用的结果 4科学发展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5科学发展是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的演化过程 6科学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与分析材料转向整理材料与综合材料的科学,另一种是自然科学从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转向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的科学。 2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分析技术体系的演进时指出,“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行程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手工业内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同时他指出,“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 3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配合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4科学发展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历史主义者库恩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模式,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看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因此是富有历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首先,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各种理论、学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然后,常规科学阶段是指确立和发展范式的阶段。科学研究由于有了配合遵循的范式,解题研究工作便可深入发展。常规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作出某种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运用已有的范式去解决难题,从而使己有的科学知识稳步地扩大和精确化,是科学发展的渐进阶段。最后,科学革命开始于反常现象,反常的大量出现导致危机,危机的出现是建立新范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们面对范式危机,纷纷寻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摆脱范式危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竞争与理论选择来确立新范式,用新范式替代旧范式,使科学研究从非常规科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复习题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题库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纳米是(A )单位 A. 长度 B. 重量 C. 质量 D. 速度 2.( B),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A. 2000年6月26日 B. 2001年2月12日 C. 2001年8月26日 D. 2003年4月14日 3.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A )的生产模式,推动了作物栽培学地发展。 A. 精确农业 B. 科技农业 C. 现代农业 D. 新型农业 4.(D )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 生物学 B. 信息科学 C. 生命科学 D. 生物信息学 5.创新的最高层次是( C)。 A. 技术创新 B. 科技创新 C. 理论创新 D. 文化创新 6.(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 科学技术 B. 先进思想 C. 文化知识 D. 知识技术 7.当前医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C )。 A. 保健意识缺乏 B. 药品研发速度慢 C. 老年人口增加 D. 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8.1901年德国科学家(B )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 爱因斯坦 B. 伦琴 C. 魏格纳 D. 牛顿 9.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外的激烈竞争。全社会都应支持和关注农业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现(B ),为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A. 科教兴农 B. 双重绿色 C. 基因克隆 D. 杂交 10.( B)是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推进器。 A. 科学技术 B. 信息技术 C. 电子技术 D. 生产技术 11.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 )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 白色家电 B. 黑色家电 C. 家用电器 D. 洗衣机 12.(D )促进人文精神更科学、健康、丰富。 A. 新生活 B. 新概念 C. 新文化 D. 科学技术

TRIZ理论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3.5 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方案设计 技术系统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的进化模式,所有的系统都是向“最终理想化”进化的,系统进化的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以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 3.5.1汽车车架的进化路线描述 TRIZ中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指出: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以改善性能或补偿不理想的作用。也就是说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更协调的方向发展。即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如图3.19所示。对车架增加保险杠,提高汽车的防撞性能,提高安全性。 图3.19 车架进化路线 这次进化的地方是将原来的最容易发生碰撞的前端增加了保险杠,从而使得汽车的防撞性能得到改善。 3.5.2汽车控制系统的进化路线描述 TRIZ指出技术系统的动态性进化应沿着增加结构柔性、可移动性、可控性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变化。 本文选择动态性的增加可控性进化路线:无控制→直接控制→反馈控制→自我调节,即引入某种部件,即增加防抱死系统,具体方案如图3.20所示。

图3.20 控制系统进化路线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在制动时,ABS根据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传来的速度信号,可迅速判断处车轮的抱死状态,关闭开始抱死车轮上面的常开输入电磁阀,让制动力不变,如果车轮继续抱死,则打开常闭输出电磁阀,这个车轮上的制动压力由于出现直通制动液贮油箱的管路而迅速下移,防止了因制动力过大而将车轮完全抱死。在此同时,主控制阀通电开启,动态压力的制动液可进入制动阀,动态压力的制动液从动态助力管路通过主控制阀、制动总泵密封垫外缘到达前轮输入管路如此反复地工作(工作频率3-12次/秒),让制动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点(滑移率S为20%),制动效果达到最好,行车最安全。 在制动总泵前面腔内地制动液是动态压力制动液,它推动反应套筒向右移动,反应套筒又推动助力活塞从而使制动踏板推杆向右移。因此,在ABS工作地时候,驾驶员可以感觉到脚上踏板地颤动,听到一些噪音。 汽车减速后,一旦ABS电脑检测到车轮抱死状态消失,它就会让主控制阀关闭,从而使系统转入普通地制动状态下进行工作。如果蓄压器地压力下降到安全极限以下,红色制动故障指示灯和琥珀色ABS故障指示灯亮。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要用较大地力进行深踩踏板地制动地方式才能对前后轮进行有效地制动。

技术系统进化与技术预测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第6部分 技术系统进化与技术预测 6.1 概述 6.2 技术进化过程实例分析 6.3 技术系统进化规律 6.4 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 6.5 工程实例分析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为应付领导检查 突击建体育场弯道变直角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3 6.1 概述 ?从历史的观点研究一类产品,会发现这些产品今天的实现形式与其刚诞生时相比已有很大的或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并没有变化。 ?如:汽车与自行车的主要功能是“运送货物与人”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代替人进行计算” ?机床的主要功能是“加工零件”。 ?既从历史的观点看,产品处于进化之中。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技术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S —曲线 分段S —曲线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6.2 技术进化过程实例分析 ?运动员跳高技术的进化 ?自行车进化实例分析 ? 电话和手机进化演进分析 ? 提高运输速度的技术进化曲线 赵新军 ? all right reserved 2015.03 四川 6.2.1 运动员跳高技术的进化 ? 男子世界纪录: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保持室外世界跳高纪录2.45米和室内世界跳高纪录2.43米 ? 女子世界纪录: 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保持室外世界跳高纪录2.09米,德国的亨克尔保持室内世界跳高纪录2.07米 ?历史上最高的人罗伯特·珀欣·瓦德卢2.72米。 ? 足球比赛中球门横梁的高度是2.44米。

(2013最新)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习题 资料

(2013最新)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一、单选题: 1.(B)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A. 科学技术 B. 空间技术 C. 飞行技术 D. 宇宙探险 2.(B)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单位。 A. 基因组 B. 基因 C. DNA D. 蛋白质 3.现在计算机学科里面所谓的诺贝尔奖就叫(A),它是由这位科学家命名的。 A. 图灵奖 B. 图腾奖 C. 冯.偌依曼奖 D. 灵图奖 4.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方式以(D )为单位。 A. 基因组 B. 基因 C. DNA D. 染色体 5.生命的存储单位是(C)。 A. 基因组 B. 基因 C. DNA D. 蛋白质 6.(D)是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的学科。 A. 生物学 B. 信息科学 C. 生命科学 D. 生物信息学 7.大脑的基本单位是(A)。 A. 神经元 B. 树突 C. 细胞核 D. 突触 8.利用(B)的全能性,将来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组织来修补受损的细胞。 A. 组织干细胞 B. 胚胎干细胞 C. 基因 D. 功能基因组 9.国内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叫(C )机。 A. 101 B. 102 C. 103 D. 104 10.(D)的进展将为信息技术提供新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材料和器件。 A. 物质 B. 科学 C. 物质与科学 D. 物质与生命科学

11.技术创新的(A)是指从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中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事。 A. 综合性 B. 创造性 C. 创新性 D. 市场连续性 12.水利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水利发电的技术包括多方面,三峡水电站是属于(B)水利发电技术。 A. 引水式发电 B. 坝式发电 C. 混合式发电 D. 抽水续能式发电 13.家务劳动的解放是(C)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A. 白色家电 B. 黑色家电 C. 家用电器 D. 洗衣机 14.(A)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与关键因素。 A. 科学技术 B. 先进思想 C. 文化知识 D. 知识技术 15.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基因图初步完成于(A) A. 1996 B. 1997 C. 1998 D. 1999 16.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里的一个真正的里程碑,是最终完成(C)。 A. 遗传图 B. 物理图 C. 序列图 D. 基因图 17.大脑的(B)是指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 A. 功能性 B. 可塑性 C. 语言性 D. 记忆性 18.摩尔定律表明,芯片性能每(C)个月性能就可以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19.创新的最高层次是(C)。 A. 技术创新 B. 科技创新 C. 理论创新 D. 文化创新 20. 1901年德国科学家(B)发现X射线,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A. 爱因斯坦 B. 伦琴 C. 魏格纳 D. 牛顿

TRIZ理论中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简介

TRIZ理论中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简介作者:亿维讯来源:盖世汽车网发布时间:2009年3月23日 TRIZ理论中包含的进化法则主要有提高理想度法则,完备性法则,能量传导法则,提高柔性、移动性和可控性法则,子系统非一致性进化法则,向超系统升迁法则,向微观系统升迁法则,协调法则等。 一.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半个世纪前,发明著名的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前苏联发明家Altshuller 先生在分析大量专利的过程中发现,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且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技术领域被反复应用。即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于是,Altshuller和他的合作伙伴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当前著名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构成TRIZ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TRIZ理论中包含的进化法则主要有提高理想度法则,完备性法则,能量传导法则,提高柔性、移动性和可控性法则,子系统非一致性进化法则,向超系统升迁法则,向微观系统升迁法则,协调法则等。这些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每条法则又包含不同数目的具体进化路线和模式。下面介绍的键盘等不同产品的核心技术发展就共同遵循一条典型的技术进化路线。 二. 键盘进化实例 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重要组成之一,键盘已经是随处可见。目前常见的键盘是一个刚性整体,体积也比较大,不方便携带。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一种可以折叠的键盘,便于行军中携带。再就是一些PDA产品,将键盘输入功能设置在其柔性的外包装套上,展开后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键盘。而现在液晶触摸屏也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代替键盘。最近,以色列一家公司推出一种虚拟激光键盘,它通过将全尺寸键盘的影像投影到桌子平面上,用户在上面就可以象使用物理键盘一样直接输入文本。 上面提到的几种输入设备基本上代表了过去几十年来键盘的主要发展历程。简单分析一下,可以发现键盘的演变脉络,即从一体化的刚性键盘到折叠式键盘,到柔性的键盘,到液晶键盘,再到激光键盘。如果我们将键盘核心技术的这种演变过程抽象出来,会发现它是按照从刚性,到铰链式,到完全柔性,到气体、液体,一直到场的发展路线。其实很多产品的发展也是沿着这条路线不断进化。比如轴承,它从开始的单排球轴承,到多排球轴承,到微球轴承,到气体、液体支撑轴承,到磁悬浮轴承。又如切割技术,从原始的锯条,到砂轮片,到高压水射流,到激光切割等。它们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沿着和键盘同样的演变路线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就是什么?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趋势 2科学发展就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3科学发展就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科学发展就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5科学发展就是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的演化过程 6科学发展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两种形式:一种就是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与分析材料转向整理材料与综合材料的科学,另一种就是自然科学从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转向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的科学。 2科学的发展就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分析技术体系的演进时指出,“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行程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就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手工业内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同时她指出,“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就是工艺条件,还就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就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

3科学发展就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4科学发展就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历史主义者库恩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就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模式,就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瞧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因此就是富有历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首先,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各种理论、学派相互争论,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然后,常规科学阶段就是指确立与发展范式的阶段。科学研究由于有了共同遵循的范式,解题研究工作便可深入发展。常规科学的目的,并不就是要作出某种重大的科学发现,而就是运用已有的范式去解决难题,从而使己有的科学知识稳步地扩大与精确化,就是科学发展的渐进阶段。最后,科学革命开始于反常现象,反常的大量出现导致危机,危机的出现就是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