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角相等的方法

黄冈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重点解读】

证明两角相等是中考命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此类证明看似简单,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在中考有限的两个小时中。恰当选用正确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定理(或常见结论)以及几种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相关定理或常见结论】

1、相交线、平行线: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4)凡直角都相等;

(5)角的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2、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三线合一);

(3)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之和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4、圆

(1)在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相等或有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圆心角相等.

(3)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5)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与角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角. (6)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中心角.

(7)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5、利用等量代换、等式性质 证明两角相等. 6、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典题精析】

(一) 利用全等相关知识证明角相等

例1 已知:如图,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BE 与CD 交于点O ,且BD CE =. 求证:AO 平分BAC ∠.

分析:要证AO 平分BAC ∠,因为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所以只要证明OD=OE ;若能证明若能证△OBD ≌△OCE 即可,因为可证 ∠ODB=∠OEC=90°,∠BOD=∠COE ,而BD=CE ,故问题得到解决. 证明:∵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ODB=∠OEC=90° 在△O BD 和△OCE 中

∠ODB=∠OEC ∠BOD=∠COE BD=CE

∴△OBD ≌△OCE ∴OD=OE

∵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AO 平分BAC ∠.

说明:本例的证明运用了对顶角相等,角的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

例2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梯形内一点,ED ⊥AD ,BE=DC ,∠ECB=45 o

求证:∠EBC =∠EDC

分析:要证明∠EBC =∠EDC ,容易想到证全等,而图中没有全等的三角形,如果

能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即可。延长DE与BC交于点于点F,这样就很容易证

△BEF≌△DCF,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证明:延长DE与BC交于点于点F

AD∥BC,ED⊥AD

∴DF⊥BC

∴∠BFE=∠DFC=90°

∵∠ECB=45 o

∴∠ECB=∠CEB=45 o

∴CF=EF

在Rt△BEF和Rt△DCF中

EF=CF ,BE=DC

∴Rt△BEF≌Rt△DCF

∴∠EBC=∠EDC

说明:本例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证明两角相等

例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CD∥BA,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ABD=∠ABE.

分析:要证∠ABD=∠ABE,若能证△ABD≌△ABE即可.因为可证BE=AC=BD,AE=BC=AD,而AB为公共边,故问题得到解决.

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BC,AC=B 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BC=AE,AC=BE.

∴AD=AE,BD=BE.

又∵AB=AB,∴△ABD≌△ABE.

∴∠ABD=∠ABE.

说明:本例通过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两角相等.

总结:这类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在中考中也是常考的题型,在证明过程中,特别要抓住一些基本图形,同时还要注意常用辅助线的作法。

(二)利用平行、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证明角之间的关系

例4.已知:△ABC 中,AD 是高,CE 是中线,DC=BE ,DG ⊥CE ,G 是垂足, 求证:⑴G 是CE 的中点;⑵∠B=2∠BCE.

分析:⑴已知中多垂直和中线条件, 可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 要证明G 是CE 的中点,结合已知条件DG ⊥CE , 符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中的两个条件,

故连结DE ,证明△DCE 是等腰三角形,由DG ⊥CE , 可得G 是CE 的中点.

⑵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E=DE ,∠B 转化为∠EDB.

证明:⑴连结DE ,

∵∠ADB=90°,E 是AB 的中点,

∴DE=AE=BE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DC=BE ,∴DC=DE , 又∵DG ⊥CE ,

∴G 是CE 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 ⑵∵DE=DC ,∴∠DCE=∠DEC (等边对等角),

∴∠EDB=∠DEC+∠DCE=2∠BCE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不相邻内角的和), 又∵DE=BE ,∴∠B=∠EDB ,∴∠B=2∠BCE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其特殊性质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通常有以下变形形式:已知等腰和高、已知顶角平分线和高、已知等腰和底边中线. 特殊三角形与线段和角的相等、线段和角的倍半关系有着密切关系.

例5 如图,直线AC BD ∥,连结AB ,直线AC BD ,及线段AB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 PB ,,构成PAC ∠,APB ∠,PBD ∠三个角.

(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

是0o

角.)

(1)当动点P 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 PAC PBD ∠=∠+∠;

(2)当动点P 落在第②部分时,APB PAC PBD ∠=∠+∠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 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 (1)解法一:如图1

延长BP 交直线AC 于点E ∵ AC ∥BD , ∴ ∠PEA = ∠PBD . ∵ ∠APB = ∠PAE + ∠PEA , ∴ ∠APB = ∠PAC + ∠PBD . 解法二:如图2

过点P 作FP ∥AC , ∴ ∠PAC = ∠APF . ∵ AC ∥BD , ∴FP ∥BD . ∴ ∠FPB =∠PBD . ∴ ∠APB =∠APF +∠FPB =∠PAC + ∠PBD . 解法三:如图3,

∵ AC ∥BD , ∴ ∠CAB +∠ABD = 180° 即 ∠PAC +∠PAB +∠PBA +∠PBD = 180°. 又∠APB +∠PBA +∠PAB = 180°, ∴ ∠APB =∠PAC +∠PBD . (2)不成立. (3)(a)当动点P 在射线BA 的右侧时,结论是 ∠PBD=∠PAC+∠APB . (b)当动点P 在射线BA 上,

A

B C

D

A B C D P ①

② ③ ④ A B C D ① ② ③ ④ ④ 图1

图2 图3 图4

结论是∠PBD =∠PAC +∠APB .

或∠PAC =∠PBD +∠APB 或 ∠APB = 0°, ∠PAC =∠PBD (任写一个即可). (c) 当动点P 在射线BA 的左侧时, 结论是∠PAC =∠APB +∠PBD . 选择(a) 证明:

如图4,连接PA ,连接PB 交AC 于M ∵ AC ∥BD ,

∴ ∠PMC =∠PBD .

又∵∠PMC =∠PAM +∠APM , ∴ ∠PBD =∠PAC +∠APB . 选择(b) 证明:如图5

∵ 点P 在射线BA 上,∴∠APB = 0°. ∵ AC ∥BD , ∴∠PBD =∠PAC . ∴ ∠PBD =∠PAC +∠APB 或∠PAC =∠PBD+∠APB

或∠APB = 0°,∠PAC =∠PBD. 选择(c) 证明:

如图6,连接PA ,连接PB 交AC 于F ∵ AC ∥BD , ∴∠PFA =∠PBD . ∵ ∠PAC =∠APF +∠PFA , ∴ ∠PAC =∠APB +∠PBD

总结:这类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及其应用,在求解角的度数时,一般运用三角形的角及外角的关系,把所求的角集中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利用内角和求角度,在证明角之间的关系时,常考虑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若题中没有三角形,常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三)利用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证明角的有关问题

例6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E 是AB 的中点,以点E 为圆心,EB 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D ,连结ED ,并延长ED 到点F ,使,连结FC .求证:∠F =∠A . 分析:要证明∠F =∠A ,由图知只要证明四边形AEFC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证明:∵AB=AC

图5

图6

∴∠ABC=∠ACB

∵EB=ED

∴∠EBD=∠EDB

∴∠EDB=∠ACB

∴EF∥AC

E是AB的中点

∴AE=EB

∵DF=DE,EB=ED

∴AE=EB= DF=DE

∴AE+EB= DF+DE

即AB=EF

∵AB=AC

∴EF=AC

又∵EF∥AC

∴四边形AEFC是平行四边形

∴∠F=∠A

说明:本例的证明用到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四)利用圆的相关知识

例7如图,已知BC是直径,??

AB AG

=,AD⊥BC.

求证:(1)∠EAF=∠AFE (2)BE=AE=EF

分析:由BC是直径,得到∠BAC是直角,再利用??AB AG

=,

得到∠ABE=∠BAE;再证∠EAF=∠FAE。

证明:(1)∵BC是直径

∴∠BAC=90 o

∴∠ABE+∠EFA=90 o ,∠BAE+∠EAF=90 o

∵??AB AG

∴∠ABE=∠BAE

∴∠EAF=∠AFE

(2)略

说明:本例的证明用到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8已知:如图,AD为锐角△ABC外接圆的直径,AE⊥BC于E,交⊙O于F。

求证:∠1=∠2

分析:∠1和∠2分别是

?BD和?CF所对的两个圆周角,故只需证?BD=?CF,但不易证明,由于∠2+∠C=90 o ,联想到把∠1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连结BD,可得∠ABD=90 o,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连结BD

∵AD为直径

∴∠ABD=90 o

∴∠1+∠D=90 o

∵AE⊥BC于E

∴∠2+∠C=90 o

∵∠C=∠D

∴∠1=∠2

总结:此题关键是见直径构造90 o的圆周角

例9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AC为弦,CD⊥AB于D,若AE=AC,BE交⊙O于点F,连结EF、DE.

求证:(1)AE2=AD·AB;

(2)∠ACF=∠AED.

分析:(1)因为AE=AC,要证AE2=AD·AB,实际上证AC2=AD·AB,可转化成比例式,放入三角形中用相似三角形来证明。

(2)欲证∠ACF=∠AED,又知∠ACF=∠ABE,则只需证∠AED=∠ABE,由(1)得

△ADE∽△AEB,对应角相等得证

证明:(1)连结BC.

∵AB是⊙O的直径,∴∠ACB=90°.

又∵CD ⊥AB 于D ,∴∠ADC =90°. 而∠CAB =∠DAC ,∴△CAB ∽△DAC . ∴

AC

AB AD AC =

,∴AC 2

=AD ·AB . 又AE =AC ,∴AE 2

=AD ·AB . (2)由(1),AE 2

=AD ·AB ,∴

AE

AB

AD AE =

. 在△AED 和△ABE 中,∠EAB =∠DAE , ∴△EAB ∽△DAE .∴∠ABE =∠AED .

而∠ABE =∠ACF , ∴∠ACF =∠AED .

总结:圆周角定理可提供等角、直角等结论,进而可用于相似三角形判定,从而可得比例式,求线段长等结论,解决此类问题是灵活选用圆周角定理和相似等内容,并适时添加辅助线。

(五)利用三角函数求两角之间的关系

例10 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0,3),过点C 作x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点D ,抛物线的顶点为M ,直线y= x+5经过D 、M 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AM 、AC 、BC ,试比较∠MAB 和∠ACB 的大小,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1)∵CD ∥x 轴且点C (0,3),

∴设点D 的坐标为(x ,3) . ∵直线y= x+5经过D 点, ∴3= x+5.∴x=-2. 即点D(-2,3)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设顶点的坐标为M (-1,y ), 又∵直线y= x+5经过M 点, ∴y =-1+5,y =4.即M (-1,4).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1)4y a x =++. ∵点C (0,3)在抛物线上,∴a=-1.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23y x x =--+. (2)作BP ⊥AC 于点P ,MN ⊥AB 于点N .

由(1)中抛物线2

23y x x =--+可得 点A (-3,0),B (1,0),

∴AB=4,AO=CO=3,AC= ∴∠PAB =45°.

∵∠ABP=45°,∴PA=PB=

∴PC=AC -. 在Rt △BPC 中,tan ∠BCP=

PB

PC

=2. 在Rt △ANM 中,∵M (-1,4),∴MN=4.∴AN=2. tan ∠NAM=

MN

AN

=2. ∴∠BCP =∠NAM . 即∠ACB =∠MAB

说明:本例第二问判断∠ACB 和∠MAB 的大小关系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这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问题的。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不能用全等等方法来寻找思路时,不妨从直角三角形入手,分别计算所求角的三角函数值,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还要注意通过一些特殊的点,可能构成特殊的三角形。

【智能巧练】

⒈如图,△ABC 中,∠B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则∠D 与

∠A 的比是________

⒉.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2

=AD AB 。 求证:∠ACD=∠ABC 。

⒊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CA 延长线上的点,

F 是AC 延长线上的点,且AE=CF 求证:⑴∠E=∠F ;

⑵BE=DF

⒋ 如图,△ABC 中,高BD 、CE 交于点F ,且CG=AB ,BF=AC ,连接AF , 求证:AG ⊥AF

第4题 第5题

⒌ Rt △ABC 中,∠A=90°,AB=AC ,D 为BC 上任意一点,DF ⊥AB ,DE ⊥AC ,垂足分别为F 、E ,M 为BC 中点,试判断△MEF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之.

6.已知:如图,AD 是△ABC 外角∠EAC 的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延长DA 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F.

⑴求证:∠FBC=∠FCB ;

⑵若FA AD ==FB 的长.

第8题

7.梯形ABCD

中AB 在以上前提下,试将下列设定中的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 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 ①AD=BC ②MN ⊥BC ③AM=DM

8.⑴如图,已知直线AB 过圆心O ,交⊙O 于A 、B ,直线AF 交⊙O 于F (不与B 重

合),直线l 交⊙O 于C 、D ,交AB 于E ,且与AF 垂直,垂足为G ,连结AC 、AD . 求证:①∠BAD =∠CAG ;②AC ·AD =AE ·AF .

⑵在问题⑴中,直线l 向下平行移动,与⊙O 相切,其他条件不变. ①请你画出变化后的图形,并对照图,标记字母;

②问题⑴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B

9.如图,⊙O 的内接△ABC

的外角∠ACE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 ,DF ⊥垂足为E ,给出下列4个结论:

①CE=CF ;②∠ACB=∠EDF ;③DE 是⊙O 的切线;④D A ))=D B )

);

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DC ,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BA 、CD 的延长线分别与EF 的延长线交于H 、G.

求证:∠BHE=∠CGE

11.已知: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M ,点E 是B C A )

))上一动点.

⑴ 如图1,若DE 交AB 于N ,交AC 于F ,且DE=AC ,连结AD 、CE ,

求证:①∠CED=∠ADE ②2DN =NF ·NE

⑵ 如图2,若DE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F ,且DE=AC ,那么2DN =NF ·NE 的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答案点击】

⒈ 1∶2; ⒉证明△ACD ∽△ABC ; ⒊证明△ABE ≌△CDF ,或连结ED 、FB ,证明平行四

B

O A

图(2)

·

图(1)

B

O

A F

D

C G

E l

·

边形EBFD ; ⒋证明△CAG ≌△BFA ,∴∠G=∠BAF ,∵∠G+∠GAE=90°,∴∠BAF+∠GAE=90°,∴AG ⊥AF ; ⒌△MEF 是等腰Rt △,连结AM ,证△AME ≌△BMF 6、⑴∵∠DAC=∠FBC ,∠EAD=∠FAB=∠FCB ,∵∠DAC =∠EAD ,∴∠FBC=∠FCB ⑵证明△FBA ∽△FDB ,得FB=6 7、题设①② 结论③ 证明略8、⑴①略,②连结DF ,可证得△ACE ∽△AFD ,⑵结论仍成立.

9、分析 ①可证得△CDF ≌△CDE ,得CE=CF 成立;

②∠ACB 和∠EDF (无直接关系,找相关的角):∠ACB 与∠ACE 邻角互补,∠EDF 也和∠ACE 互补(四边形的内角和360°),同角的补角相等,即∠ACB=∠EDF ;

④D A ))所对的圆周角为∠DCA ,D B )

)所对的圆周角为∠DAB ,∵∠DAB=∠DCE (四边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内角),又∠DCA=∠DCE ,∴∠DCA=∠DCE ,

D A ))=D B )

),故选D.

一般的,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可根据条件寻找三角形,证三角形全等;无三角形全等时,可找与之相关连的线段或角,探索等量关系;证明弧相等,可以转化为证明弧所对的圆周角或圆心角相等,即转化为证明角相等的问题. 10、提示:

连结BD ,取BD 的中点M ,连结FM 、EM.只需证FM=EM ,即可证得∠BHE=∠CGE. 11、⑴证明:①∵DE=AC ,

∴C A E D )

)))=,D C E A ))))=

∴∠CED=∠ADE ②连结CN

∴CN=DN , ∠NCF=∠ADE (圆的轴对称性质) ∵∠CED=∠ADE ,∠CNF=∠ENC ∴△NCE ∽△NFC ∴

NC

NE NF NC =

,NF NE NC 2

?= ∴2DN =NF ·NE

【自主检测】

1.已知如左图,在ABC中, ∠BAC=90°, AB=AC,M为AC的中点,AD⊥BM。

求证:∠AMB=∠DMC

2.如右图在△ABC中,EF⊥AB,CD⊥AB,G在AC边上并且∠GDC=∠EFB,

求证:∠AGD=∠ACB

3、如图,在△ABC中,∠B=90,点G、E在BC边上,且AB=BG=GE=GC。

求证:∠AGB=∠AEB+∠ACB

4、如图,△ABC內接于圆,D是弧BC的中点,AD交BC于E,

求证:∠ABD=∠AEC

5、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接AC,过点C作直线CD⊥AB 于点D,E是AB上一点,直线CE与⊙O交于点F,连结AF,与直线CD交于点G.

求证:∠ACD=∠F.

答案:

1、过点C作CF⊥AC交AD的延长线于F.

证明:△ABM≌△ACF,再证△MCD≌△FCD

2、分析:CD∥EF ∵EF⊥AB,CD⊥AB∴CD∥EF ∴∠DCB=∠EFB ∵∠GDC=∠EFB∴∠DCB=∠GDC

∴GD∥CB∴∠AGD=∠ACB

3、分析先证明△AGE∽△CGA,再利用外角性质

4、分析要证明两个角相等,

可放入两三角形△ABD、△AEC,证三角形相似,

条件有两个:∠D=∠C,∠BAD=∠CAD(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证明:∵D是弧BC的中点,

∴∠BAD=∠CAD

∵∠D=∠C,∴△ABD∽△AEC

∴∠ABD=∠CEA

5、分析要证明∠ACD=∠F,可通过角之间的转化,

已知中AB是⊙O的直径是关键的条件,

连结BC,得∠ACB=90°,∠ACD=∠B(直角三角形母子三角形中的对应角相等),

∠F=∠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证明:⑴连结BC,∵AB是⊙O的直径,

∴∠ACB=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即∠ACD+∠DCB=90°

∵CD⊥AB ∴∠DCB+∠B=90°,∴∠ACD=∠B(同角的余角相等)

∵∠F=∠B,∴∠ACD=∠F(等量代换).

证明角相等时,如果没有三角形全等,我们常找与它们都相关或都有联系的角作为桥梁,实现角之间的转化,从而证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母子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成比例的线段要熟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