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本次开工复测主要内容.................................................................................................. (4)

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4)

4.1测量人员配

置..............................................................................................

(4)

4.2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

置..............................................................................................

(4)

5.控制网复测安排.................................................................................................. (5)

5.1本标段可用交桩点

号..............................................................................................

(5)

5.2加密控制点布

设..............................................................................................

(5)

5.3复测路

线..............................................................................................

(5)

5.4复测时间安

排..............................................................................................

(6)

6.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7)

6.1运输时的注意事

项..............................................................................................

(7)

6.2使用时的注意事

项..............................................................................................

(7)

6.3保管时的注意事

项..............................................................................................

(8)

7.测量方法及要求.................................................................................................. (8)

7.1地面GPS点测

量..............................................................................................

(8)

7.2地面导线点测

量..............................................................................................

(10)

7.3地面高程点测

量..............................................................................................

(12)

8.坐标系统.................................................................................................. . (13)

8.2高程系

统..............................................................................................

(13)

9.内业处理.................................................................................................. . (14)

9.1GPS数据处

理..............................................................................................

(14)

9.2导线数据处

理..............................................................................................

(15)

9.3高程数据处

理..............................................................................................

(16)

10.复测成果评判方法及标准.................................................................................................. . (17)

11.测量工作安全保证措施.................................................................................................. .. (17)

12.测量资料的管理.................................................................................................. .. (17)

13.测量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 (18)

14.提交资料.................................................................................................. .. (18)

1

1.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201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

(5)测量控制点交接桩成果;

(6)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2.工程概况

XXX轨道交通X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花溪环城高速公路北侧的XXXX,终点为XXXXX站。全长43.191km,设车站29座,均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2.965km,

最小站间距0.486km,平均站间距1.522km。

XXX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7标段全长4.2公里,主要施工任务包括:3

座地下车站、3段区间隧道,分别为:XXX路站~XXX站区间、XXX站、XXX站~XXX站区间、XXX站、XXX站~XXXX站区间、XXXX站。

1)XXX站沿花溪大道南北向设置,西靠山体,东临XX河,站址位于花溪大

道与梧桐大道交叉口南侧、保利凤凰湾的西侧、英才文武学校北侧。采用全盖挖

逆作法,地下二层11m岛式站台,车站总长266.300m(外包尺寸),标准段宽19.9m,有效站台长120m,站台中心处车站顶板覆土为3.41m,轨面埋深15.66m,底板

底面埋深17.14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1个安全出口,3组风亭(1组低风

亭、2组高风亭)。

2)XXX站采用半明半暗,其中1-10轴采用明挖法(钻孔灌注桩),10-21轴采用暗挖法(复合式衬砌结构)。车站主体为岛式站台,有效站台宽14m,车站

规模(内净)为170mx21.3m,车站线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2‰下坡,顶拱覆土

约25.8~37.9m。车站大小里程端均接暗挖区间。本车站一期施工1-10轴明挖段,

待明挖结构完成后由明挖段进洞施工10-21轴暗挖段。

3)XXXX站位于狮子岩山体中,花果园社区东侧,车站主体呈南北走向位于

山体内。车站暗挖主体为岛式站台,有效站台宽14m,采用三联拱断面结构,中

洞法施工。暗挖主体总长约251m,净宽度22.7m,车站线路由中部向小里程31.856‰下坡,向大里程2‰下坡,整个车站位于山体下,埋深100m以上。车站大小里

程端均接矿山法区间、单线单洞马蹄形断面。车站共设4个施工竖井与横通道,1、2、4号横通道为永久西端、东端风道的初支结构,3号横通道为无障碍出入口的初支结构,1、4结合风道二衬施工,采用高横通道,分别进洞开挖主体上下层导洞。

4)XXX路站~XXX站区间出四方河路站后沿花溪大道中段向北敷设,先后侧穿4层砌体结构建筑物群、侧穿XXX铁路桥(经现场探勘,该铁路桥已废弃)、皂角井铁路桥和皂角井人行天桥,最终敷设进入皂角井站。本区间隧道长1114.513m,区间线间距为13.15m~28.5m,隧顶埋深约12.8m~21.9m。本区间

在SCK24+570.000设置1座联络通道。

5)XXX站~XXX站区间出皂角井站后沿花溪大道中段向北敷设,在即将进入花溪大道北段时切入西北方向住宅区,并下穿太慈桥特大桥铁路基础,同时下穿车小车河和车水路,然后下穿过青山小区等住宅楼群,最终敷设进入XXX站。线路间距为14~23m。本区间在SCK25+840.000和SCK26+323.750分别设置1号联

络通道和2号联络通道及泵房。

6)XXX站~XXX西站区间出太慈桥站后,先沿太金路走行,穿越天海青城、克玛冲小区、玉树苑小区等建筑,侧穿太金路口桥桩,后穿越狮子岩山体,下穿太金线隧道及都会大街隧道,最后到达花果园西站。本区间上行线长999.381m,下行线长1024.389m,区间线间距为11.0~18.0m,隧顶埋深约12.7~130.6m。本区间在SCK27+500.000设置1座联络通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3.本次开工复测主要内容

(1)平面GPS点的联测,包括设计院交桩点位和施工方加密点位。

(2)平面导线点的联测,包括设计院交桩点位和施工方加密点位。

(3)高程点的联测,包括设计院交桩点位和施工方加密点位。

(4)向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提交复测成果报告。

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4.1测量人员配置

序号姓名年龄学历职务

1XXXXXXXXXX

2XXXXXXXXXX

3XXXXXXXXXX

4XXXXXXXXXX

5XXXXXXXXXX

6XXXXXXXXXX

7XXXXXXXXXX

8XXXXXXXXXX

4.2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序号测量仪器及工具名称精度数量状态鉴定情况

1徕卡TS60全站仪0.5″1正常已鉴定

2Dini03电子水准仪±0.3mm/km1正常已鉴定

3徕卡GS15GPS接收机

±

(3mm+0.3X10-6D)

-6D)

6正常已鉴定

4铟钢尺1正常已鉴定5圆棱镜2正常合格6对讲机3正常

7尺垫2正常

5.控制网复测安排

5.1本标段可用交桩点号

1)导线点点号:DIII055、DIII056、DIII057、DIII058、DIII059、DIII060、DIII061、DIII062、DIII063

2)GPS点点号:GIII34、GIII35、GIII36、GIII37、GIII38、GIII39

3)水准点点号:BM34、BMIII37、BMIII38、BMIII39、XBM33-1、BMIII40、BMIII41、XBM33

1HBM、2 4)本标段加密点点号:水准点ZBM1、ZBM2、ZBM3、TBM1、TBM2、HBM、

HBM、3HBM、4H2、H3,GPS点H1、H2、H3,导线点TC1、TC2、FTC1、ZJ1、ZJ2、

FZJ1

5.2加密控制点布设

1)加密点的埋设:标石坑以选点所确定的位置为中心挖掘,标石坑大小以

方便作业为准,其深度要求:不小于0.6m。埋石时必须先在标石坑底部铺设平

混凝土,回填时标石四周分别采用混凝土和素土回填,并夯实。

2)导线加密点6个;水准加密点11个;GPS加密点3个。

3)加密点埋设于施工区域周围,要求不受施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

5.3复测路线

1)GPS测量以GIII34、GIII39为约束点并同精度加密H1、H2、H3。

GPS观测示意图

2)导线测量从GIII34—DIII055为起算边附合于DIII062—DIII063上,并同精度加密测量TC1、TC2、FTC1、ZJ1、ZJ2、FZJ1。

导线观测示意图

3)水准线路从点BM34开始施测,测至JBM33。

水准线路示意图

5.4复测时间安排

1)12月22号与公司测量队指桩,熟悉现场,确定需要复测的点位,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点、高程点,做好复测准备工作。

2)12月23号复测水准。

3)1月01号复测GPS。

4)1月03号复测导线。

5)1月05号导线同精度加密

6)1月06号整理复测成果并等待设计院正式交桩后提交资料。

6.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6.1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把仪器装入仪器箱内放妥。然后,再把仪器箱装在专供运输用的木箱或塑料箱内,并在空隙处填以泡沫塑料、海绵、刨花或其他防震物品。最后,盖好木箱或塑料箱的箱盖,并将锁锁好。必要时,还需用绳子捆扎结实。

(2)若无专供运输的木箱或塑料箱,则仪器应由测量员亲自携带,不得托运。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人不应离开仪器。如乘汽车,应将仪器放在松软物品上面,并用手扶着;在颠簸厉害的道路上行驶时,应将仪器抱在怀里。

(3)装卸仪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箱盖向上,不准挤压。无论天气晴雨,均应事先做好防雨、防水措施,切不可使仪器淋雨受潮。

6.2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开箱后提取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内旋转的方式和定位标志。提取时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用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不许提拿望远镜。将仪器放至三脚架后,应随即旋紧连接螺旋。仪器用毕,应先套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当,关闭箱盖时不准强压,并锁好搭扣。

(2)避免使仪器久置在高温中,避免使仪器或棱镜受到温度骤变。应让仪器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时再使用。在太阳光照射下作业时,应给仪器戴上遮阳罩,并撑伞。

(3)在繁华地区或施工人流、车辆频繁出入处工作时,测站附近应设置安全标志,或派专人守护。当仪器安置在光滑的路面时,宜用细绳或细铁丝将三角架的三个固定螺旋栓起来。

(4)搬站时应将仪器装箱,行前应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安全带是否系好,仪器箱提把、背带等是否牢固。

(5)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时,不应勉强继续使用,应立即检修,以免加

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6)不用滤光片时,不要将全站仪及测距仪的发射物镜和接收物镜正对太阳,以免损坏仪器内部元件。仪器使用之前应确认电池有足够的电量,适时检查贮存器备份电池并及时更换。避免在雨天使用仪器,或者遮住仪器尽量不使它受雨淋。

(7)若在潮湿环境中工作,则作业结束应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与灰尘后装箱;回到住处后应立即开仪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待彻底凉干后再装入箱内。

(8)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尘应软毛刷或柔软的试镜纸擦掉,不得用手指抚摩光学元件表面。

(9)禁止任意拆卸仪器。检修仪器和定期清洁加油应由专业的检修人员进行。

6.3保管时的注意事项

(1)保管仪器应有专人负责。

(2)保管仪器的地方应保持干燥,防潮防水。仪器应放置在专用的架上或柜内,安放整齐,不得倒置。

(3)保管仪器的地方不得靠近有震动设备的厂房或易燃放品存放处,至少离开100m。

(4)当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适当地把仪器从箱中取出放在新鲜空气中晾一晾。

(5)当电子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定期通电驱潮,以每月一次为宜。

7.测量方法及要求

7.1地面GPS点测量

(1)与原测相同,GPS控制网复测均采用边联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2)作业前,光学对点器与基座必须严格检查校准,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保持正常状态。设站时,对中误差不大于1mm。

(3)天线安置应严格对中、整平,正确量取至厂商指定的天线参考点高度,并须获得厂商提供的参考点至天线相位中心的改正常数,以便于在随后的数据处

理中精确计算天线高。

(4)天线高在每个时段的测前(必须在开机之前)和测后(必须在关机之 后)各量取一次,两次量取天线高应在相同的位置。天线高应从天线的三个不同 方向120°)量取,或用接收机天线专用量高器量取。每次在三个方向上 量取的天线高误差于±2mm ,否则应重新对中、整平。任一方向上在观测 前、后两

量取的天线高误差于±2m m ,否则认为在观测过程中生 变动,该时。 (5)测站上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经认真检查整无 缺,将点位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 (6)同一时段的观测过程中不得关闭并重新启动仪器,变仪器的参 数设置,不得转动天线位置。在有效观测时段内,,则该时段必须重 测。因观测环境及卫星信号等原因造成累计过25min ,则该 时段重测。 (7)观测过程中若遇到强雷雨、风暴天气

应立

前观测时段的作 业。 (8)控制网复测时,每一同步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束后,

都必须重新安置仪器,将基座转动120°或者升降三脚架,然后重新对中、整平, 进行下一时段的观测。 G P S 测量作业的基 等级 三级项目 卫星截止高度角(°)≥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5静 态有效时段长度(min )20~60 测观测时段数2 量数据采(s )10~30 接收

/双频 9

等级

三级项

PDOP 或GDOP ≤6

7.2地面导线点测量

1)根据规范要求按精密附合导线的作业要求测。 (2)根据规范要求按精密导线的作业要求进行同精度加密。 (3)仪器架设控制桩上,测量

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点观测相邻两 边之角。 (4)导线水平角按四测回观测,左右角各两测回,平距及高差均往返观测, 往返各两测回取均值,观测过程中进行了温度气象改正及仪器常数改正。 (5)导线点之间的高差不宜过大,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于1.5米, 以减弱地面折光和旁折光的影响。对于高差较大的测站,采用每测回 整平仪器的方法进行多组观测,取平均值。 (6)导线的技术要 平均边每边测测距相测角中测回数方位角全长相相邻点 长(km )I 级全II 级 或附合误差闭合差对闭合的相对 导线平差(mm )(")(") 差站仪全站仪差点位中 均差 (km )(mm ) 3503±31/150000±2.5463.6√n1/55000±8 注:1n 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不超过12个; 2附和导线路线超长时,宜布设结点,结点间角度个数不超过 8个。 (7)水平角观测: 1

)水平角观测采用1″全站仪,仪器2)检查觇标是否稳固安全,确认其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10

3)水平角的观

测,

应在观测总测回中

以奇数测数测观测导线 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

60°较于4〃, 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2倍。 4)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时需要调焦时,宜采用同一个同 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虑2C 较差的限差。 5)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当观测 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6)水平角观测结束后,测角中误下式计算: m 1ff Nn f 式中:——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f n ——计算时的测站数; N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8)距离观测: 1

)测距边的长度宜在各等级平均边长(1±3

0%)的范围,并 顾及所用测距仪测程。 2)测线宜高出地面和

离物1m 以上。并应避免通过 塔、囱等)的上空及附近。 3)测距仪的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离线宜大于5m ,避免 测距时的视线背景部分。 4)应在启动仪器20-30m i n 后观测,以保证仪器

适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雾和大风天气作业时尽量避开,

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准太阳;测距过程中,当粗差时,应重

新启动测量;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5)测距的主要技: ·总测回数:往返测各2测回; ·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至4次; ·一测回读数较差(mm):≤4; ·单程各测回较差(mm):≤6; ·往返较差(mm):≤2(a+b ×D)。 (9)内业计算中数字取11

·方向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0.01;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0.0001;

·边长及坐标(m):0.0001;

·方位角(″):0.01。

7.3地面高程点测量

(1)施测前,要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测量仪器的i角应小于或等于15″。

(2)为保证尺子的稳定,尺垫须安在坚实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移动及下沉。

(3)高程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要求,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限值50m,

视线距地面最低高度为0.55m,测站前后视距较差限值1.5m,前后视距差累积限

值6m,基辅面读数差限值0.4mm,基辅面高差较差限值0.6mm,往返高差限差4

√L。

(4)水准的往、返观测应各选在天气晴朗的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要避开大风大雨天气,每次观测前都应先让仪器适应室外环境后,方可进行观测。

(5)采用单一水准路线(附合或闭合),以精密水准的等级进行往、返测,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6)往、返测高差较差满足精度(闭合差≤4mm;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

L

准路线的长度,以km计)要求后进行计算机平差,求出各高程点的高程。较差

超限时,应重新观测。

(7)在测导线时可利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对水准点进行校核。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上下丝读数平基、辅分划

基、辅分划检测间歇点

等级均值与中丝读所测高差

读数之差高差之差

数之差之差

一等3.00.40.61.0

二等3.00.50.72.0

注:使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同一测站两次测量高差较差应满足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的要求。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

中数中误差环线或观测次数往返较

水准附合水水准差、附

(mm)

测量等级偶然

中误

差M

全中

误差

MW

准路线

最大长

度(km)

仪等

水准尺

与已

知点

联测

附合

或环

线

合或环

线闭合

差(mm)

一等±1±2400DS1

往返往返

测各测各

一次一次

铟瓦尺或

±4

条码尺

L

二等±2±440DS1

往返往返

测各测各

一次一次

铟瓦尺或

±8

条码尺

L

注:1、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

2、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8.坐标系统

8.1平面坐标系统

本次平面控制网复测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坐

0标系(椭球参数:a=6378137,f=1/298.257222101)作为坐标基准,中央子午线为107°00′00″,投影面大

地高为1040米,高程异常-29m,纵轴改正数0km,横轴改正数500km。

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13

9.内业处理

9.1GPS 数据处理

GPS 数据处理包括基线向量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部分,基线向量解算、网平差 采用南方测绘

公司随的GPS 解算软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 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每天对当天的观测数据进行粗处理和基线解 算,并及时对闭合环、重复基线等进行计算检核。基线处理时,应严格遵守下列 要求: (1)基线解算时,卫星星历统一采用广播星历,卫星高度角一般采用15°。 (2)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小于10%,否则应重测。 (3)任一时段的同步观测时间,复测网小于90min ,则该时段作废;任一时段 的有效卫星数少于4颗,则该时段作废。

(4)基线向量满足验收标准后,按最小闭合环原则对全网的基线向量进行闭 合环搜索,并对闭合环的闭合差进行计算检验。独立观测边闭合环各坐标分量闭 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 ≤3n*σ,Wy ≤3n*σ,Wz ≤3n*σ,WS ≤33n*σ 上式中,n 为闭合环边数(n=3),σ为GPS 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 (

2(1)2

5dmm );d 为实际环平均边长,单位km 。

(5)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测基线较差应满足:d s ≤22。如果观测

据不能满

足要

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必要GPS 网平差是在基线质量检验合格的前提下进行的,先进行三维向量网无约 束平差,各项指标合格后再进行约束平差。 (6)三维向量网无约束平差 基线解算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

要求后较好、接近全网中部的控制点的WGS-84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全网的无约束 平差。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符合下式: V ΔX ≤3σ,V ΔY ≤3σ,V ΔZ ≤3σ 否则,认为该基线或者其附近的基线存在粗差,应于剔除。平差合格后,提 供无约束平差WGS84坐标系中的空间直角坐标、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精度信息。 14

(7)GPS控制网约束平差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基础上,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参考椭球选取CGCS2000参考椭球,导入设计院提供的约束点坐标进行二维

约束平差,获取各点的复测成果坐标,然后与设计单位提交的平面成果坐标进行

比对。

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系投影带划分,将二维约束平差得到的GPS控制网的坐标分别投影到相应的平面坐标投影带中,计算出GPS控制点的工程独立坐标值,

得出GPS控制点的复测坐标成果。

9.2导线数据处理

导线使用武汉大学科傻软件完成平差计算,计算精度满足国家三等导线精度要求。

(1)精密导线网测距边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归化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 DD01 H H

pm

R

a

式中:

/

D—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0

R

a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

H

p

—现有城市坐标系统投影面高程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的平均高程(m);

H

m

—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

②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22

YY

m

DD1

zR

22

2R24

mm

式中:Y 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之平均值(m);

R

m —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

项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超限部分及时提出外业补测。

15

(3)平差计算前应分段进行单导线平差验算,每一段均达到要求后,最后 进行导线网整体严密平差计算。

①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不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

W2mn

式中:

m

—测角中误差,取为±2.5″;

n —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 ②精密导线网测角中误差(M0)应按下式计算:

ff 1 Nn

M0=±

f

式中:—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 —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 N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9.3高程数据处理

(1)高程控制网外业每天数据采集完毕经检核后上传至电脑,使用科傻软 件进行数据处理。

(2)计算往返测高差较差并与规范规定限差进行比较是否满足限差的要求。 (3)计算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 M Δ和Mw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

1 4n [ L

]

M W

1 N [ W W L

]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L —测段长(km ); N —测段数;

W —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 );

(4)观测数据分析:将往返测高差取平均值与高程差进行比较,若超过限 差则对超限测段进行单程校核,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当较差超限时,应将该情 况,报监理站及设计单位签认和确认成果。

10.复测成果评判方法及标准

10.1复测网数据处理完成后,首先应对其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复测网

的成果能够满足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主要项目及标准如下:

(1)GPS复测网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应满足本技术方案中的相关要求;

(2)GPS自由网平差和约束平差后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应

满足本技术方案中的相关要求;

10.2根据导线测角、测距的精度要求,在各项满足本技术方案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控制点复测坐标与设计单位坐标比较。当控制点坐标复测结果满足要求时,认为设计单位所交控制点成果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设计单位所交成果。

10.3水准点复测就是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与设计

高差进行比较,确认设计单位所交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本技术方案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定可靠。满足本技术方案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设计单位所交成果。

11.测量工作安全保证措施

(1)进行测量作业时,要对测量人员进行岗前岗位分工、岗位安全教育。

(2)测量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上岗,以确保安全。

(3)测量人员配备通讯设备保证各岗位联系畅通。

(4)测量时避开人流、车流高峰,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5)夜间测量必须有照明设备、导向标志等设施。

(6)测量上路作业时,要安排专人查看并提醒周围的交通情况。

12.测量资料的管理

(1)测量记录是测量的原始资料,要求正确、清楚、干净、妥善保存。

(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字迹应端正、清楚、整齐、美观,内容要完全,并保持整洁,不得

涂改、擦改、转抄,外业手簿或记录纸应进行编号。

(3)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齐划去,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

文字。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4)各种记录手簿和记录本中的线名、段别、日期、天气、使用仪器等项,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杭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SG2-3标 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 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SG2-3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杭州市地铁2号线工程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区间施工设计图及有关说明;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2;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8、《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1999; 9、《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10、杭州地铁公司发布的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其中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区间为2号线全地下盾构区间,盾构从人民广场南端头井始发沿市心中路下掘进,先后旁穿北河上的泰安桥和长廊顶河上的华荣桥,抵达杭发厂站北端头后调头,再次始发掘进至人民广场南端头。盾构区间平面位置详见图1.1《工程平面位置图》。

图1.1 工程平面位置 2.2、设计情况 【杭~人】区间起讫里程为上行线SDK5+665.328~SDK6+350.666(下行线XDK5+665.328~XDK6+350.666),区间上行线长685.338m(下行线长685.863m)。区间上行线及下行线由直线段和二组缓和曲线组成,曲线半径均为1000m、1500m、。区间上行线及下行线隧道均以0坡出站后以22‰的下坡到达区间最低点后,上行线以21.6‰的上坡(下行线线以21.56‰的上坡),最后以2‰的上坡进站。线路呈节能V型。本区间竖曲线半径最大为5000m,最小为3000m。隧道拱顶埋深为10.2~15.6m。 2.3、技术标准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3)结构按7度抗震设防。 4)结构设计按6级人防验算。 5)衬砌结构变形验算:计算直径变形≤2‰D(D为隧道外径)。 6)管片结构允许裂缝开展,但裂缝宽度≤0.2mm。 7)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 8)盾构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 三、施工测量流程 仪器检测→交桩及控制点复测→测量方案及审批→机载仪器测量→人工复测→监理、建设方复测→施工过程中复测→竣工测量。 四、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4.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原则 (1)、工程测量放样的程序,遵守由总体达到局部的原则; (2)、控制点应满足整体控制要求; (3)、控制点应埋设在牢固不易破坏的位置; (4)、控制点相互之间必须通视,不能满足通视要求应合理设置工作点; (5)、控制点数据采集后需进行闭合,并进行平差计算; (6)、严格控制限界要求,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放样时需掌握“宁大勿小”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1.1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 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 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2.1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3.1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4.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3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4.3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5.1仪器 5.2人员安排 5.3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6.1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6.2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6.3已知控制点高程复测水准路线布置图。 6.4导线点观测原始记录。 6.5导线点复测成果计算表。 6.6高程复测成果计算表。 七、附表 7.1控制点复测导线测量成果计算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仪器 人员安排 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复测要求:利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 复测方法: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测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已有成果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外业观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复测报告

施工复测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乡道改造工程 施工复测报告审查批复单 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合同段: 监理单位:*****************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001 *****************乡道公路改造工程 施工复测报告建设单位(公章): 监理单位(公章):*****************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公章):*****************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编制: 日期:2013年12月3日 目录 1、施工复测情况 2、导线点一览表 3、逐桩坐标表 4、平、纵、横复测图 5、复测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一、施工复测情况 我项目部按合同要求,于2013年11月20日组织专业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期工作主要是恢复道路中桩、线路横断面的复测。测量组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及两名测量员组成,测量仪器使用南方(GPS)s82c。测量时先对导线点逐一进行复测,导线点全部符合设计。沿线导线点密集,满足施工控制要求。且根据设计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桩放样,复测原地面线高程和横断面。 测量外业工作于11月24日结束,现将外业成果整理并形成内业资料上报驻监办进行复查。 复测主线土石方数量与设计相符,复测沿线有部分路基因垮塌和与设计不相符路段需增设挡土墙,具体桩号为: K14+400—410左(高3.5m) K14+505—513左(高5m) K14+800—830左(高3m) K16+800—815右(高7m)

高速公路导线 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交路桥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5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测区概况------------------------------------------------------2 三、编制依据------------------------------------------------------3 四、平面控制测量 -----------------------------------------------3 五、高程控制测量 -----------------------------------------------25 六、主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49 七、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50 八、复测工期及结果------------------------------------------------51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

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境内,主线全长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 本标段为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其施工范围:主线左幅K8+630~K11+,右幅K8+630~K11+和大龙潭立交A、C、E、F四个匝道。起于西平街道办辖区内,止于金龙街道办辖区内,沿途经过西平街道办和金龙街道办2个街道办。主线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匝道路基宽度,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本部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涵洞、挡墙、桥梁、改路及路基边坡防护等工程。附: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测区概况 本标段所经地段沿线山地、丘陵、盆地、河谷交错分布、高低相间,山区路段存在集中升、降坡,地形对路线克服高差影响较大,沿线植被茂密;尤其南盘江大桥、小哨大桥、大龙潭立交互通地势较为陡峻,地形起伏高差相对较大。 本段地处高原海拔地段山区地理影响,早晚温差较大,中午太阳紫外线强,常年受干燥寒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北风。 测区投影带中央子午线:103°55′00″投影面大地高:2070 米。坐标系统参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目前,我部根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 密复测报告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控制网复测报告 山东菏泽水利工程总公司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工程概况 1、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属淮河沂沐泗流域的南四湖水系,发源于泰安市新泰市太平顶,流经济宁市的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区、邹城市、微山县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七县市区,于太白湖新区辛闸村入南阳湖,干流全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其中济宁境内干流总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 2、工程施工范围: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主要为 37+800~43+600右岸堤段复堤工程,河道中泓线长。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项目部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金口坝至G327国道田村大桥,河道桩号 40+595-43+60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6个。 四、复测控制点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预计此次平面复测的工作量为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量为外业数据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

五、测区情况 1、测区踏勘情况 6个控制点全部找到,没有控制点被破坏。 2、测区已知点的资料如下: 3、坐标和高程系统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 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 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复测方法 (4) 四、复测成果及精度评定 (6) 五、误差分析 (7) 六、附件 (7)

一、编制依据 1.1 《水运测量规范》(JTJ203-2001); 1.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3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T 19942-2000); 1.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1.5 《中丶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 1.6 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内,濒临东海,面向闽东渔场,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两座防波堤、一座码头及一栋渔民安置所,工程建成后,港内水域将达到63万㎡,港内有效避风水域41.57 万㎡。南防波堤工程780m、西防波堤工程545m、码头工程300m、栈桥工程80m、码头及后方平台工程7227㎡、渔民安置所2498㎡、港池疏浚以及堤头灯、水电、环保等配套设施项目;施工海域坐标: A: 26:54:47.7N,120:12:43.6E B: 26:54:42.3N,120:12:43.1E C: 26:54:40.3N,120:13:12.6E D:26:54:38.6N,120:13:16.6E E:26:54:40.7N,120:13:23.8E F:26:54:44.9N,120:13:24.5E 2.2测区概况 测区内有已知控制点4个:GT7、GT6、GT2、GT3 三、复测方法 3.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 根据已知控制点点位分布实际情况及施工控制区特点,采用附合导线按四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布置时以GT7-GT6为起始边附合到GT2-GT3

控制点复测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本次开工复测主要内容.................................................................................................. (4) 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4) 4.1测量人员配 置.............................................................................................. (4) 4.2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 置.............................................................................................. (4) 5.控制网复测安排.................................................................................................. (5) 5.1本标段可用交桩点 号.............................................................................................. (5) 5.2加密控制点布 设.............................................................................................. (5) 5.3复测路 线.............................................................................................. (5) 5.4复测时间安 排.............................................................................................. (6) 6.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7) 6.1运输时的注意事 项.............................................................................................. (7) 6.2使用时的注意事 项.............................................................................................. (7) 6.3保管时的注意事 项.............................................................................................. (8) 7.测量方法及要求.................................................................................................. (8) 7.1地面GPS点测 量.............................................................................................. (8) 7.2地面导线点测 量.............................................................................................. (10) 7.3地面高程点测 量.............................................................................................. (12) 8.坐标系统.................................................................................................. . (13)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标控制网复测报告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01标段控制网复测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定:

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目录 1、工程简述 (1) 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 3、控制网情况 (2) 4、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5、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4) 平面控制网复测 (4) 高程控制网复测 (6) 6、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9) 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 (9) 高程控制网复测 (11) 复测结论 (13) 7、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14) 8、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 (14) 9、控制点成果表 (16) 10、附件 (18) 附件一、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8) 附件二、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32) 附件三、控制网示意图 (39) 附件四、外业测量记录薄 (40)

1、工程简述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3站3区间,即金海工业园区站、孔家营站和呼钢东路站,三间房车辆段(不含)~金海工业园站~孔家营站~呼钢东路站区间,线路沿新华西街呈东西走向布置,线路全长。 金海工业园区站中心里程为YDK6+,车站位于西二环快速路与新华西街交口处,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长度,标准段宽度,结构底板埋深约,小里程端头宽度,大里程端头宽度,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 孔家营站中心里程为YDK7+,车站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车站周边环境较好,道路开阔。北侧为空地及民宅,南侧为呼市热电厂及大福星饭店。孔家营站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车站主体长度,标准段宽,结构底板埋深约,小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底板埋深约,大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底板埋深约。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北侧2个,南侧2个),2组风亭设置在车站两端头。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根据总体筹划,车站两端头同时预留盾构始发接收条件。 呼钢东路站位于呼钢东路与新华西街交叉路口处,车站长,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标准段宽度为,基坑深度约18m,盾构端头宽度为,本车站设有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车站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 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③《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