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1 综合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给水管道605米,埋设φ90U-PVC给水管道1784米,埋设φ75U-PVC给水管2685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米,埋设φ50U-PVC给水管道26082米。设计供水规模600m3/d,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万元,综合水价2.50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工程概况

2.1自然概况

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

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人,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XX水库总库容56.5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米,正常蓄水位1161.5米,坝顶长105米,坝高30米,坝顶高程1165.0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

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辖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740人,项目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2.3 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XXXX地区目前的供水现状为分散式小规模供水,各村组各自为阵,供水水源为泉水,配水没有到户,在村组设有几处公共取水点,取水极为不便。目前XX地区泉水现状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XX地区群众的正常的用水需求。另外,遇到干旱年份,泉水水位下降,出水量更少,供水矛盾十分突出。泉水水质虽经检测基本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但并未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所以群众饮水不安全。目前,XX地区的供水工程设施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甘露工程项目实施时修建的,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网渗漏,已很难适应当前XX地区的供水需求。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XX地区的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项目区群众

的正常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项目区经济发展的瓶颈。XX 县委县政府对建设XX供水工程也非常关心和支持,该县水利部门技术力量雄厚,在农村供水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管理经验,完全有能力承担该项目的建设任务。项目区群众对实施XX供水工程的呼声和热情极高,投资投劳有保障。项目区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从财力上具备项目实施的条件。XX供水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XX地区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开辟新的水源地,建设XX供水工程迫在眉睫。

村名

受益人口

公共建筑涉

个)

涉及供

水户数

(户)

人)

饮水不

全人数

(人)

所)

人数

(人)

景村 4 71 482 482 1 人数已

计入洛城 6 350 1571177 1 人数已

2.5 项目区供水范围 XX 乡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

现状年供水范围、供水对象统计表

3 工程建设条件

3.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海拔高程970~1140米。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春暖多风,夏热少雨,秋凉多涝,冬寒少雪。据XX 县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9℃,多年平均降雨量632.0mm ,冻土层深0.5米。

3.2 区域水资源概况

北申家河由项目区西北向东南穿过,该流域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40.9km 2。 关村

6 264 1190 1190 1 人数已计入 豆村 4 195 740 0

1 人数已计入 西沟村 4 110 494 33 1

人数已计入 程家塬村 6 170 760 760 1

人数已计入 后沟塬村 7 215 746 746 1

人数已计入 合计 45 1600

7740 6148 9 人数已计入

北申家河流域内未曾设立过水文站及雨量站,属无资料地区。

流域位于黄土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沟谷发育,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北申家河干流上建有小(二)型水库——XX水库,总库容56.5万m3,有效库容45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2.5km2。现入库流量主要为汛期河道径流。该区多年平均径流深8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00万m3。

北申家河径流主要是由降水形成,降水和下垫面的特性决定该河的径流特性。本区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60%以上。

3.2.1径流计算

由于XX水库无实测径流资料,径流计算采用《宝鸡市水文手册》中的年径流深法计算。

年平均径流量计算

①年径流深法

从《宝鸡市实用水文手册》中3-1、3-2图中查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mm,径流变差系数C V=0.58,C S=2.5C V,用年径流深法计算XX水库的多年平均径流量W。

计算公式:W=y×F/10

式中:W—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

y—流域平均年径流深(mm);

F—流域面积(km2);

XX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F=12.5km2,代入计算得多年平均径流量W=100万m3。

⑵径流分析计算

①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计算

根据《宝鸡市实用水文手册》,不同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按下式计算:W P=K P×y×F/10

式中:W P—某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万m3);

K P—某频率的模比系数(查皮—Ⅲ型曲线);

Y—流域平均年径流深(mm)

F—流域面积(km2);

经计算,不同频率设计年径流量计算成果如下:

P=50%时,W=87万m3;

P=75%时,W=58万m3;

P=95%时,W=41万m3。

3.3工程地质

3.3.1 区域地质情况

3.3.1.1 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项目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渭河以北,黄土高塬南缘丘陵沟壑区。

3.3.1.2 地层岩性

第四系(Q)风积和风洪积黄土(Q3eol)、黄土状壤土层( Q I-2eol+pl),分布于黄土地貌区,层厚50----100m。

3.3.1.3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按含水层岩性可分为孔隙~裂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含水层岩性为冲积、洪积的砂、卵(砾〉石层和风洪积黄土状壤士,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中生代碎屑岩。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于附近的沟谷及河流。

3.3.1.4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烈度

工程区周围30km范围内历史上曾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5次, 5级以上地震2次,有史记载的最大地震为公元前 780年的扶风以北的6~7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15g。

3.3.2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

输水工程、水厂工程地质条件

施工区地处低山丘陵区,上部为黄土覆盖。黄土在天然不饱和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黄土状坝二~三级湿陷性,采取重夯夯实,以及防水,排水措施,切断渗入地基的水源:或从结构上采取措施,增强建筑物抵抗地基的湿陷变形的能力,满足基础需要。

4.工程规模

4.1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XX乡的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后沟塬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

设计年限10年。现状年2009年,设计水平年为2019年。

4.2需水量预测

⑴居民生活用水量

农村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60L/人·d,镇区(XX村)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按70L/人·d。

设计人口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 P=P0(1+γ)n

W—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

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基本情况 **行政村位于**县西南部25公里处,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共120户515人,大家畜52头,耕地面积3843亩,经济林144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核桃为主,属于我县粮油干果主产区之一,人均纯收入1664元。目前我县拟定在该村修建移民新村,安置柏峪乡贫困户100户400人。**人口将达到220户915人。 本项目区地处塬区,干旱缺水,人畜饮水要到10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或到沟底肩挑畜驮,每方水价高达7元钱。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农村对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缺水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群众强烈要求兴建一处引水工程,以便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达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二、工程设计 经水利局领导及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对该工程进行现场勘测,本着节约投资、综合利用、科学规划的设计原则,坚持优选方案采取自流引水形式,该工程由高位蓄水池、集水池、输配水管道等设施组成。 1、取水工程设计

以梁家山供水站高位水池水为取水水源,经化验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且水源水量充沛可靠,完全可满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及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吉子湾村建100 m3减压浆砌料石调节蓄水池一座。 2、输配水管线安装 根据规范,水源到高位蓄水池之间的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需水量。从输水干管引入村庄的配水干管其设计流量为供水区最高日最高时需水量。 安装输水管道10000m,其中φ63PE管3000 m,φ50PE 管4200m,村中配水干管φ40PE管2800m,入户进院支配水管由群众自愿、自筹解决,达到供水系统全部入户,不留集中供水龙头。 三、施工及其应注意问题 施工时除严格要求保质保量进行加工施工和安装外,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浆砌块石蓄水池 砌筑必须严格保证各向缝内的砂浆饱满。块石厚度应大于200毫米,形状规则整齐,不得采用已风化及带有水锈和裂纹的块石。池壁上不准留脚手眼。 2、输配水管道安装 输配水管道安装时,必需严格按照新施工规范精心施工,以保证管道安装质量。

公园初步设计景观说明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 景观总说明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项目名称: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合同编号:018A0102-04H17 委托单位(甲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土地局 设计单位(乙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等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编号:141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编号:A111000795)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编号:A111000795) 市政公用行业(环境卫生、给水、排水、热力、道路) 甲级 (编号:A111000795)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00-ISO9001:2000 注册号:02708Q10121R2M 院长(法定代表人):王敬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徐海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编制完成时间:2017年3月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管副院长:王磐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苏红玉(高级工程师) 专项负责人:景观——李铁军(高级工程师) 赵瑾(高级工程师) 建筑——桑映辉(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水电——郑剑云(高级工程师) 概算——冯晓军(注册造价师) 项目组人员:景观——滕依辰(工程师)李景(工程师) 公超(工程师)柴娜(工程师) 毕婧(工程师)白雪(工程师) 段明淳(助理工程师) 建筑——张瑞栋(建筑师)崔乃夫(助理建筑师) 水电——杨泉(高级工程师)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县***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04年9月

1、综合说明 1.0.1 概况 1.0.1.1 工程地理位置 林云(下用***表示)水库地处塘芝县西部虹山东面的**乡**村,属**流域泸江水系, 坝址区地理坐标东经153°52′58″,北纬51°43′32″,距塘芝县城76.8km,其中塘芝至大田22km为二级路面,大田至小坝31km为四级路面,小坝至小河村3.2km为泥结石路面横穿库区,交通较为方便。 径流区属中山峡谷地区,流域内最高为所作底山,海拨高程2355.1m,一般海拨高程1980~2100m之间,森林植被覆盖较好。紧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水系发育,水质较好,水土流失不突出。流域气候温暖、多雨,属滇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 1.0.1.2 工程任务 林云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库,而且它还是向上游引泄至规划水库洒尾科的中转水库。 水库总库容390万m3,兴利库容370万m3,最大坝高35m,灌溉12254亩,解决5510人的饮水困难。

1.0.1.3 兴建缘由 1.塘芝州水电局1997年完成的《塘芝盘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近期开发项目。 2.塘芝县水电局1998年完成的《塘芝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首批开发项目。 3.塘芝县农业基础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省级重点贫困县。林云水库灌区虽已有原万亩迩廷大沟灌溉,但由于各山溪水库均为无坝引水土渠,供需矛盾突出,保证率低,缺水严重。灌区涉及四乡(镇)、71个自然村,灌区总面积12254亩中,目前尚有5454亩无水灌溉,四乡镇5510余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且己灌耕地保证率极低,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急需解决水源问题。 4.兴建林云水库可以把原有的通过库区迩廷大沟有效的利用起来。林云水库的灌渠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迩廷大沟。 迩廷大沟是修建于不同时期(多为清代民国时期修建)的引溪灌溉渠,它由1号、2号、3号、4号和5号等五条大沟组成。林云水库设计利用的是2号、3号、4号和5号四条,1号本工程未予利用。 2号、3号、4号三条大沟取水于虹山东麓的大箐内,沿地形盘山流经至东部的老龙、左塘、尾古等地灌溉农田。这三条沟的前段位置较高,且通过水库径流区内均高于水库最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 目次 1 总则 2 主要供水标准 3 规划 4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5 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6 施工 7 供水管理 1 总则 1.0.1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2 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大于1000m3/d为I型,1000~200m3/d为II型,小于200m3/d为III型。 1.0.3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应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有行之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0.4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外,尚

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2 主要供水标准 2.1 用水量 2.1.1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庭院经济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时,应首先对供水范围内上述各项用水量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地相似条件下正常运转的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用水习惯、居住条件、经济水平、发展潜力等,综合分析确定用水量定额。 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户散养的畜禽用水量和农用机械用水量,未包括庭院浇灌用水量及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可按表2.1.1.1确定,条件较差的取低值,条件较好的取高值,当统计分析与表2.1.1.1有出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方式和用水情况确定,连续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1.1确定,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应在4.5~3.0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日供水时间短、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日变化系数在1.4~1.6范围内取值,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供水工程 (2)

一、供水工程统概述 1、定义 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户和用水地区一定水量的措施 三、作用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电能应用的基础之上的,电能在产品成本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等工业之外),其重要性是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公认的劳动强度。如果工厂供电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某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工厂,即使是极端事件的停电,也会引起重大设备损坏,或引起大量产品报废,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人身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第二节、工厂供电系统 一、大型供电系统 110KV进线,具有总降压变电所、分变电所、低压配电中心 二、中型供电系统 35KV或10KV进线,具有总降压变电所、分变电所、低压配电中心 三、小型供电系统 一般为10KV进线,只设一个降压变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低压配电中心

配电所得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而变电所的任务是接收电能、变化电压和分配电能。 变配电所中的母线,又称汇流排,其任务是汇集和分配电能,而工厂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线路进厂起到高压低压用电设备进线端之的整个电路系统,包括场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高低压供配电线路

第四节、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 一、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供电营业规则 二、常用的标准、规范、导则(国际)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EE(Internation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美国国家标准 CE Mark(Certified European Mark) 欧盟认证标准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NEC(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国家电气鬼法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国家电器制造商协会 UL(UderwritersLaboratories,Inc.) BSI(Brit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 英国标准协会 三、国家标准、规范、导则(国内) GB——国家标准代号(强制性) GB/T——国家标准代号(推荐性) 四、行业标准 电力行业:DL(强制性标准)、DL/T(推荐性标准) 建筑行业:JG(强制性标准)、JG/T(推荐性标准) 企业标准代号:QB 五、国家标准: 行业归口所: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说明

附件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20年7月10日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19年6月,水利部水规计[2019]189号文《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批复了任务书,由我院主持或主编开展2019-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设计规范等26项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在批复计划中安排了《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初设规程》)的修订任务。2019年11月三阶段编制规程的三个前期项目均下达了部分资金。 我院认真组织、统一协调三阶段编制规程修订工作。 1.2 主要工作过程 1、编制、审查修订工作大纲。 2020年1月3日编制完成工作大纲初稿后,1月13日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召开了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协调会,会议对工作方案和修编的思路及安排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订的初步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 2020年1月18日印发了三阶段编制规程修编征求意见函,印发单位为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共102家。对反馈的415条意见进行了整理与处理。 2020年2月组织编制了工作方案。 2020年3月11日下午,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召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启动会,对三阶段编制工作进行总结,对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2020年3月23日,沈凤生院长主持召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

规程修订工作讨论会,对项建编制规程修订工作和三阶段规程总体工作进行安排。一是明确了项建规程修订维持投资深度要求不变,各专业在工作内容方面如确有必要简化且存在简化可行性的可适当简化。二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建设项目,应明确编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论证、工程总体布局(总布置)方案等专题要求,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 2020年4月15日,沈凤生院长主持召开三阶段规程修订总则深度要求讨论会。 2020年4月22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水规总院关于《初设规程》修订工作进展、新增内容和主要存在问题等情况的汇报,提出了修订工作大纲审查和进度安排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节水、环境、信息化和水土保持等修订内容的编制原则和深度要求。 2020年4月29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会议,对《初设规程》修订工作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进行了审查,专家组认为编制组提交的《大纲》内容全面,拟定的编制原则、适用范围、章节、进度安排基本合理,同意编制组提出的《大纲》。 2、编制完成征求意见稿 2020年6月17日,沈凤生院长主持召开院三阶段规程征求意见稿初稿视频讨论会。会议指出,4月29日三阶段规程修订完成工作大纲审查以来,编制组按要求基本完成了修订初稿,要按照工作大纲审查和本次会议讨论意见,进一步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按进度节点要求尽快完成征求意见稿,报送水利部发文征求意见。 2020年7月7日,对修改后的征求意见进行OA流转,请相关人员进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

xx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委发〔2011〕13号)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县政府决定,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县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让农村群众喝上干净自来水。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源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条件、提高供水质量,使老百姓喝上干净自来水为目标,从群众需求迫切的地方抓起、从积极性高的地方抓起、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础好的地方抓起,通过完善和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功能及水平,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显著改善农村地区饮水供给和卫生条件,促进全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采取整县推进方式,建一批、成一批,到2018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 二、工程内涵、建设范围和实施方式 (一)工程内涵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指在现有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把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接引到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在县域内形

成具有高保证率和统一供水标准的农村供水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村供水由点到面、由小型分散供水到适度集中供水、由解决水量及常规水质到水量、水质、水压达标等方面的提升。 (二)建设范围和工程类型 1、建设范围 根据全省村村通自来水规划第一阶段(现状评估阶段),xx 政府确认上报省县级村村通自来水现状评估报告统计,全县农村总人口55.80万人,其中已通自来水人口13.6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24.41%;不通自来水农村人口42.18万人。 2、工程类型 工程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升级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二是在现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形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三)实施方式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采用示范建设和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示范建设采取全省公开竞标确定名单,以整县推进的方式实施,省按规定给予补助;面上推进采取由省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各任务县包干完成的方式实施。 (四)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我县通过竞争列入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实施范围。 第二阶段:2018年底,完成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与各任务县区签订工作责任书,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协作机制。工程项目由xx政府组织实施,市负责督促落实,省组织检查和考核。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5.1工程概况 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 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 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公建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0%计算。 (1)残疾人宿舍用水标准:250升/床日用水人数44人使用时间24h Kh=2.5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Q1=250×45/1000=11.3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1.30×2.5/24=1.17m3/h。 (2)浇洒道路用水定额为每次1L/(m2·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为每次1 L/(m2·d)。总规划占地面积4318.59m2,绿地面积为1511.5m2,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则绿地浇洒用水量为:Q2=1511.5×1×1/1000=1.51m3/d。 小区道路浇洒只考虑区内道路浇洒,区内道路面积1757.08㎡,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3=1757.08×1×1/1000=1.76m3/d。 (3)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则管网漏失用水量为: Q4=(Q1+Q2+Q3)×10%=1.46m3/d (6)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Q1+Q2+Q3+Q4)=16.03m3/d 5.4.3室内供水系统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分采用上行下给枝状敷设方式供水,由小区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精品

XX县XXXX供水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1 综合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给水管道605米,埋设φ90U-PVC给水管道1784米,埋设φ75U-PVC给水管2685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米,埋设φ50U-PVC给水管道26082米。设计供水规模600m3/d,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万元,综合水价2.50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工程概况 2.1自然概况 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

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人,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XX水库总库容56.5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米,正常蓄水位1161.5米,坝顶长105米,坝高30米,坝顶高程1165.0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 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辖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740人,项目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2.3 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XXXX地区目前的供水现状为分散式小规模供水,各村组各自为阵,供水水源为泉水,配水没有到户,在村组设有几处公共取水点,取水极为不便。目前XX地区泉水现状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XX地区群众的正常的用水需求。另外,遇到干旱年份,泉水水位下降,出水量更少,供水矛盾十分突出。泉水水质虽经检测基本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但并未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所以群众饮水不安全。目前,XX地区的供水工程设施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甘露工程项目实施时修建的,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网渗漏,已很难适应当前XX地区的供水需求。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XX地区的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项目区群众

XX村自来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1概述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XX县XX镇XX村饮用水工程 1.1.2项目占地面积:约2亩 1.1.3项目投资总额:24.6万元 1.1.4项目筹建单位:XX县XX镇XX村委会 1.1.5工程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 1.2编制依据和目的 1.2.1编制依据 (1)《XX县“十一五”规划》汇编(2006-2010); (2)《XX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2007年1月); (3)《XX县统计年鉴》。 1.2.2编制目的 在乡村总体规划指导下,通过充分调查研究,以及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如下目的。 (1)论述建设XX镇XX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对自水厂厂址进行论证。 (3)对工程建设、工程投资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综合比较和论证。 (4)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 (5)根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项目实施进度,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3编制范围 依据招标内容,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

(1)近期建设规模为420吨/日,远期规模为705吨/日的给水泵站一座。 (2)敷设二期PPR饮水管道DN63输水管线5000M,DN25输水管线 2200M。 (3)敷设三期过江底引水管道DN63输水管线2950M,DN25输水管线 2000M 2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XX镇位于XX西部,地处飞云江上游,是全县交通枢纽和内外交汇的主要门户,距离县城27公里,辖37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1000人。全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工程——XX水库所在地。全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397.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00元。 XX村地处XX镇西部,距县城35公里,交通便利。行政村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四面环山,总面积3.5平方公里,该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共1042人,由于村内以丘陵为主,群众的生活方式以传统的手工劳型及饲养家畜为主,生活条件低下,其他产业空白,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远远低于小康要求。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XX村从改善人们的生活基本基础条件着手,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2.2饮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水源受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梅雨期、汛期洪水泛滥,干旱强旱期水源变小或枯竭,水源短小更是本村的特点,以致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条件相当困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1 综合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给水管道605米,埋设φ90U-PVC给水管道1784米,埋设φ75U-PVC给水管2685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米,埋设φ50U-PVC给水管道26082米。设计供水规模600m3/d,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万元,综合水价2.50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工程概况 2.1自然概况 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

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人,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XX水库总库容56.5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米,正常蓄水位1161.5米,坝顶长105米,坝高30米,坝顶高程1165.0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 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辖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740人,项目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2.3 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XXXX地区目前的供水现状为分散式小规模供水,各村组各自为阵,供水水源为泉水,配水没有到户,在村组设有几处公共取水点,取水极为不便。目前XX地区泉水现状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XX地区群众的正常的用水需求。另外,遇到干旱年份,泉水水位下降,出水量更少,供水矛盾十分突出。泉水水质虽经检测基本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但并未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所以群众饮水不安全。目前,XX地区的供水工程设施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甘露工程项目实施时修建的,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网渗漏,已很难适应当前XX地区的供水需求。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XX地区的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项目区群众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编号:XXX-XXX-XX X 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21年3月15日

目录 1.概述 (4) 1.1. 概述 (4) 1.2. 设计依据 (4) 1.3. 资金来源 (5) 1.4. 项目所在地概况 (5) 1.4.1. 当地概况 (5) 1.4.2. 自然条件 (5) 1.4.3. 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 (5) 2.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 (6) 2.1. 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 (6) 2.2.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6) 2.2.1.设计年限 (6) 2.2.2.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 (6) 2.2. 3.公共建筑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饲养畜禽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企业用水量 (8) 2.2.6.消防用水量 (8) 2.2.7.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9) 2.2.8.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9) 2.2.9.供水规模 (9) 2.2.10.人均综合用水量 (9) 2.3. 水源论证 (9) 2.4. 供水水源水质 (10) 2.5. 供水水质和水压 (10) 2.5.1.供水水质要求 (10) 2.5.2.供水水压要求 (10) 3.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11) 3.1. 建设规模 (11) 3.2. 建设年限 (11) 3.3. 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11) 3.4. 水厂厂址 (11) 3.4.1.厂址 (11) 3.4.2.工程地质 (12) 4.工程设计 (12) 4.1. 给水系统设计 (12) 4.2. 净水工艺 (12) 4.3. 工程內容 (12) 4.4. 工程设计 (13)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与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方向就是发展正规自来水。这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主要责任。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主要对农村供水工程规划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从主要方面对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时应注意哪种问题进行了阐述,为农村供水工程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规划 Abstract: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easants and body health and life safety direct rel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gular tap water. It has also become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all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s a complex projec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in the important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aspects of rural water supply from engineering plan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kind of problems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with a good foundation conditions. 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Water supply project; planning 引言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农村群众的用水状况,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需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地区分布、地形条件,结合城乡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出可行性的规划方案,进而实现农村各供水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的。 1. 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建设 农村供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就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而言,基本上都拥有了自己的简易的供水系统,已经实现每家每户用自来水。但是还一部分农村还没有安装计量设备,并且安装的管网也不合理,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其供水不够好,进而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产生了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建设,延长供水实践,确保供水质量,实行以量计征,促进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篇 2.5.1 设计依据 1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5)《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3)《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3 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2.5.2 设计范围 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公司设计。 2 本工程水表井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市政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2.5.3 工程概况 1 项目用地位于邻荣昌奥林匹克广场,距离市政府约2.5公里,市政道路昌龙大道及荣昌大道贯穿其中。 2 项目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0720.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942.4平方米。其中包括红星家居MALL建筑、地下超市;M-1#楼-M-6#楼为多层公共建筑。1#住宅(M-7)楼、2#住宅(M-8)楼为商住楼。5. 3 设计范围 2.5.4 给水 1 水源 1)本工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345Mpa,供水标高~326.900m(绝对标高)。本工程从北侧荣昌大道的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一根DN200mm的引入管,与小区给水管网相连接,作为小区的生活及消防水源。 2)本工程不设置自备水源。 2 用水量 表2.5.4-1 本工程各用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一、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设计委托书、资源报告(可行性研究)及选厂报告等的批准机关、文号、日期、批准的主要内容,设计委托单位的主要要求。 2.主要设计资料 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除有关资料外,一般包括水源利用、用电协议、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书等)。 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目前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概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气象、水文、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 4.现有给水工程概况 现有水源(包括工业自备水源),净水厂、管网等设施的利用程度、供水能力、实际供水量、水质、水压、生活用水量标准、普及率及存在问题。 (二)设计概要 1.总体设计 (1)工程规模 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近、远期用水量,选用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工业耗水量标准,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等。确定取水枢纽的规模,增压泵站,输水管(渠)道规模,水厂(或净水厂)规模。 (2)水质及水压要求 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达到水质要求的措施及论证。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消防时的水压要求。 (3)水源选择 提出当地各种水源情况,包括地面水、地下水的水文、水文地质资料、水质资料、卫生防护条件、水资源利用分配情况等。通过水源方案论证和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给水水源。 (4)给水系统选择 根据总体规划、建设周期、自然条件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和耗用能源、主要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5)输水线路选择 水源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推荐方案的理由,列出线路方案示意图。 2.取水构筑物设计 阐述地面水取水枢纽、进水构筑物或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的设计原则及方案比较,并说明各个构筑物的结构类型、设计数据、基本尺寸、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运行要求、起吊设施和卫生防护措施等。地面水取水构筑物并说明设计标准、防冰凌、防水草、防淤积及岸坡保护措施以及对航运的影响等。 3.输水管渠设计 阐述采用方案管渠走向、长度、管径(断面)、管渠材料、埋设深度、防腐措施、,输水隧洞穿越铁路、公路及过河方式,加压泵站位置、布置和机组设备选型,防止水锤措施等。 4.净水厂(配水厂)设计 (1)说明净水厂(配水厂)位置、占地面积、净水工艺选择、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原则。 (2)按流程顺序说明各构筑物的方案比较或选型工艺布置,主要设计数据、尺寸、构造材料及所需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卫生安区措施。(3)说明净水药剂的选择及其用量、搅拌方式、投配方式、计量设备,加药间的尺寸、布置及其所需设备类型、台数与性能,卫生措施。(4)说明采用的消毒方式,加药点、设计用量、接触时间、加药设备和计量设备,消毒间的布置和尺寸、安全措施。 (5)根据情况说明排泥水及冲洗水的排放或回收措施,对排放水体的环境影响,污泥处置方法。 (6)简要说明厂内主要辅助建筑物及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及其使用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