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之杠杆的平衡

初二物理之杠杆的平衡

初二物理之杠杆的平衡
初二物理之杠杆的平衡

第二天 杠杆的平衡

[知识点拨]

杠杆的平衡:所谓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在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的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F 1×L 1=F 2×L 2或1122F l F l 上式表明: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学习要求]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一、选择题

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并使杠杆达到平衡,那么 ( )

A .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 .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

D .力和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2.如图所示为等刻度轻质杠杆,A 处挂一个2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 B 处施加的力 ( )

A .可能是0.5牛

B .一定是l 牛

C .可能是2牛

D .一定是4牛

3.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手拉弹簧测力计从图所示的a 位置移动到b 位置,

并时刻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是 (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加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加

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l 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 为50克,在A 、B 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5.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在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数学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天平的构造来看,它应用了________原理.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调节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在测物体质量时,若无法挑选合适的小砝码使它恢复平衡,则可移动________。

7.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OA上的B点处挂一重10牛的物体.已知

OB=0.2米,F=2.5 牛,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0A应为______

米。

8.在如图所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装置中,用弹簧秤测得F1=2牛,F2=l牛,用刻度尺测得L1=5厘米,L2=10厘米。由此可以断定杠杆________平衡(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9.在下列图中画出杠杆静止时作用在B点处最小力的方向。

四、计算题

10.如图所示,某人用撬棒匀速撬起一块石块,撬棒长1.4米,人对撬棒

施加的动力是200牛,动力臂是l.1米,阻力臂是15厘米,求石块被撬动

时,石块对撬棒的阻力有多大(撬棒的重力不计)?

五、实验探究题

1l.(1)甲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左端翘起,如图所示。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___移动,或者调节左端螺母向__________移动(均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表中填入未知量的数值

初二物理下册浮力教案

初二物理下册浮力教案 皂市镇中学李育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木块、石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溢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节“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挂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学生

一、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直线运动:___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___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物体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不变)。 2、特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_________不发生变化。 3、匀速直线运动是_________的机械运动 三、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会改变,_________不变) 2、特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_________可能发生变化。 3、平均速度 (1)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3)物理意义:__________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4)平均速度的测量 方法:用__________测路程,用__________测时间。 (5)利用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7)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为 。如: 。 知识梳理 匀速直线运动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

一、杠杆定义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二、滑轮定义 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三种滑轮特点 三种滑轮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pagebreak] 四、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五、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六、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浮力》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4.能认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过渡语:看完了没有? 二、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9----P52内容,要求边看、边划、边记。 1.看课本p49图10.1-1回答,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 2.根据图10.1-3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看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浮 力的大小。

4.看课本p51找出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学生自学教材 老师巡视,了解学情,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问完成的请举手? 过渡语:合上书,独立完成自我检测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6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让四个小组的基础较差 的同学到黑板完成,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鸭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钢铁做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对他们有_____ 力。https://www.doczj.com/doc/3c6912944.html, 2.你游过泳吗?当你的身体浸入水中体积越大,你会感觉到水给你向上的托力 ____这个水对你向上的托的力其实就是_____力。再比如,我们从水中抬起一个石头 要比在空气中抬起感觉要___( “轻”或“重” ),这些事例都说明,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___ 力。 3.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_____,它与重力方向_____。 4.如果用测力计测出铜块重为1N,将铜块没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0.87N,铜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 5.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_____。 三、后教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2分钟时间让发现问题的学生到黑板上用红笔更正,提 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生生合作,探究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实验设计,小组长组织进行探究实验,展示交流,老师给予 即时评价。 探究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2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_。 实验:将一去掉底的矿泉水瓶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去掉瓶盖,向瓶中加入水, 可观察到乒乓球_____ (会不会上浮),因为乒乓球下底部没有受到压强作用。_____ 将瓶盖盖好,再向瓶中加水,可观察到乒乓球_____(会不会上浮),此时乒乓球受到 _____力的作用。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 )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 )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C)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 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C ) 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 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B ) A.上升 B.下降 C.静止 D.都有可能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 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 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 《浮力》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 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 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万吨巨轮能在海面乘风破浪,平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盈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学生:浮力 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推进新课 一、浮力 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教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浮在水面物体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 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分析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讨论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 F浮=G-F拉 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 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 加水,乒乓球并不浮上来。 (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 乒乓球浮上来。乙 甲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步练习)2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步 练习)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课时匀速直线运动(二)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 1.小华已经测出自己步行的速度是1.2m/s,合______km/h;她家离学校1.44k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提前________min从家出发.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60m,则这个物体在前2min内的速度是______m/s,另一个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 2min内前进了240m,在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4.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轿车,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km;若以同样的速度行驶7.2km,则小轿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min. 5.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长为6 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火车全部在桥上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火车经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 _______s. 6.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是20m/s,在后一半路程 内的速度是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 7.如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 象,从图象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 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 1 ?每生一张印有配套课堂作业的练习纸;指甲钳、羊角锤、起子、啤酒瓶、剪刀; 2 ?直尺、橡皮、铁架台、细线、粗细均匀的直杆、钩码、杆秤、秤砣〔见图〕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使用 所得结论 占用 媒体 编 号 目标 类型 作用 方式 时间 来源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认识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理解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 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应用实验和视频,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问题; 分组并提供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 教学难点 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通过教师示范和课堂练习突破本节难点 了解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 建立概念;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归纳总 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 解; —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 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板书 设计 一、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 杆 支点0 动力Fj 阻力兔 动力臂L, I阻力臂L: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通过“发现问题T探究问题T得出结论T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弓I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 (资 设计意图、依据 认识图片认识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 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分钟自制认识图片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 念 杠杆五要素4分钟自制理解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F i X L i = F2 X L2 5分钟自制应用视频塔吊总结、应用本节知识3分钟 影片 剪辑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示事 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B.设疑一播放一讨论; C.讲解一播放一概括; D.讲解 F.播放一讨论一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H . 边播放、边议J .自定义。§ 13. 4杠杆三、杠杆平衡条件: 二、杠杆五要素: F i X L i = F2X L2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二物理《杠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观察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C ) 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 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2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 3.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 ) 4.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 5.下列工具:①钢丝钳②钓鱼杆③筷子④镊子⑤开酒瓶用的起子, 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6.如图所示是安置在公路收费站栏杆的 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力时,可将 栏杆逆时针拉起来,它是一根(B)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 7.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 2

3 8.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 点转动,B 处挂着一 重物G ,如果在A 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 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 B ) A .费力杠杆 B .省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图5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B ) 10.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几种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B ) 11.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B ) 二、填空题 1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211L F L F ,如右图所示杠杆处平衡状态,则L 1=2 1 L 2如(每个钩码的重 力相等). 13.图中是一种健身器械,AOB 可视为一个杠杆,O 是它的支点。(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浮力教案

物理教案 解愠初级中学王瑞菊 课题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弹簧测力计、大钩码、水、烧杯、酒精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演示实验;将木块投入水中,木块最终要漂浮在水面上。 2、通过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力情况,得出得出浮力的概念、方向和施力物体。 二、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方向。 2、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浮力的教学 (一)、通过教师引导分析实验得出: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要受浮力作用。 (1)演示:钩码在水中要下沉。 (2)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3)演示实验证明在液体中的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4)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得出浮力的大小为:F浮=G-F示(称重法) (5)总结出测量浮力的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50页"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上面那一自然段文字,并结合图10.1—3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检测)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2.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所受的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3.分析其受力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检测(一): (1)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深度,受到液体的压强,因而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 (2)长方体下表面的深度上表面的深度,因而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 强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液体对长方体向下的压力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4、更正点拨利用课件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第51页至5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后检测)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课本所举的事例可以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怎样进行实验验证? 2、学生自书中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2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 将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度(不接触容器底和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所受的浮力是否不同? 检测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 自主探究二(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体积的关系 将物体从空气中缓慢浸入水中,逐渐增大浸在液体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检测现象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钩码受的浮力越。 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越大,浮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比浸没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受的浮力。 自主探究三(3分钟后检测)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盐水和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检测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 4、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更正指点,注意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体现控制变量法。 5、师生共同分析实验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六、当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匀速直线运动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1.小华已经测出自己步行的速度是1.2m/s,合______km/h;她家离学校1.44k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提前________min从家出发.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60m,则这个物体在前2min 内的速度是______m/s,另一个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2min内前进了240m,在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m/s. 4.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轿车,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km;若以同样的速度行驶7.2km,则小轿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min. 5.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长为6 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火车全部在桥上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火车经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s. 6.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是20m/s,在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是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7.如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象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6km/h.有一次火车因故迟开20min,为了正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km/h,那么甲、乙两站相距____ __km,正常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练习题

《杠杆》练习题 一、选择 1、O为一根轻质杠杆的支点,OA=2m,OB=2.5m,A点处挂着重100N的物体。若在B端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保持静止,则这个力的大小和 方向是: A.2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下; C.80N,竖直向上; D.80N,竖直向 下. 2、使用杠杆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3、对于费力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是: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C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D要看具体情况判定. 4、将重为5N和15N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A.3:1; B.2:1; C.1:3; D.4:1. 5、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B.使用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 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D.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7、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小. 8、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9、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 A.一定是静止不动; B.一定是匀速转动; C.一定是静止在水平位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初中物理 杠杆专题复习

杠杆与滑轮 知识点总结: 1、 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F2·L2。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3、 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例2.解: 例3 C 例4 功与功率 1、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l ,单位J 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w/t ,单位:瓦特,符号w 3、功:①有用功:有目的而做的功 ②无用功:并非我们的目的但是不得不做的功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例1 如图所示,物体A 的重力是500N ,物体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倍,拉力F 的大小为40N ,求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及滑轮的重。(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解:物体A 所受地面摩擦力 f = = 100N,当物体移动距离为S 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距离为___ )(3 1滑G f F += 得:G 滑=3F - f=20N 例2 图甲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这种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竖直或水平输送。某塔式起重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竖直起吊物料的。已知起吊重为3×104N 的物料时,电动机的输出 功率为60kW ,物料匀速上升的速度为s 。试求: ①电动机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水平拉力F ; ②这次起吊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2 例5 例7 例8 3S F S ??=fη%3.83403100=?=N N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 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上海初二物理上学期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直线运动 1. 2. 路程(s):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的长度。在国际单位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知识点2速度 3. 4. 5.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①比较物体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②比较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较长的运动得快。 ③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 值大的运动得快。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计算公式:v = s t 7. 国际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1米/秒=3.6千米/时。 知识点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8.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s=vt,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函数图像是正比例函数的图 像,即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该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倾斜角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 y S/米 v/米 ?秒 1 O x O t/秒 O t/秒 知识点4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9. 在哪段时间或哪些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本节学习要求 根据公式:v = s t ,完成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学会画路程-时间 图像;通过观察、测量、网上查询,关注自然界、生活、生产中“速度值的阶梯”。 例题精讲 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1】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第一秒内通过路程3米,第二秒内通过路程3米, 第三秒内通过路程3米,则这3秒内物体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是减速运动 () 【分析】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时间都是1秒,但这三个相等的时间不是任意 的,虽然路程都是3米,但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运动, 所以选C。 【答案】 C 比较运动快慢 【例题2】如图A和图B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A表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图 A ,可看到图右侧三个时钟的指针在同一位置,由于比赛时,参赛者总是同时开始运动,所以可以确定三运动员所用的时间相同,在游泳池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那位运动员在最前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那位运动 员通过的路程最多,所以他游得最快。 观察图B,可看到三运动员都在中点,可见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图右侧三 个时钟的指针指在不同位置,且中间那个时钟所指示时间最少,即通过相 同的路程中间那位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他游得最快。 【答案】时间相等时,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杠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 1、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力臂(《杠杆》392029杠杆) 力臂的画法: (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

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 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 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初二物理杠杆总结

专题复习 杠杆与简单机械 一、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1、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 ;⑵ 画动力和阻力(实线),如果需要延长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杠杆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1、某同学在做单臂俯卧撑运动,如图所示。他的重心在A 点,所受重力为520N , 他将身体撑起处于平衡状态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 N 。 2、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2题图 3题图 3、如图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 是支点,OB=CA=4 cm ,OC=3 cm 。在B 点挂一重物G=10 N ,在A 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 最小值为多大? =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 为支点,F 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 画出: O

13、怎样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 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50N ,阻力为600N ,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的动力臂 和阻力臂之比为 。(题型四) 2.如图12-24所示,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 O为支点.杠杆的左端挂有物体M,支点右边的A处挂钩 码,杠杆平衡.若将支点移到B 点,要使杠杆重新平衡, 在A 点应挂 个相同的钩码。 (题型三) 3.如图12-25所示,AB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 O处吊起,当A、B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 好平衡.若OA=0.8m ,OB=0.4m ,甲的质量为10 kg ,则乙的质量为 kg .(题型四) 4.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题型四) A .夹邮票用的镊子 B .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 .剪铁丝用的钢丝钳 D .钓鱼用的鱼竿 5.如图12-26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题型一) 6.在图12-27中画出力F 1和F2 的力臂.(题型一) 7.如图12-28,工人师傅用吊车搬运集装箱.集装箱重G =2×104N,支撑杆对吊车臂的支持力 为F .在图中画出集装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支持力F 对转动 点O 的力臂. (题型一) 8.工人剪铁皮时,有时用两根铁管套在剪刀柄上(如图 12-29),这是什么道理? (题型四) 9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图12-24 图 12-25 图 12-26 图12-27 图12-28 图12-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