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得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与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得属于不同时间上得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得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得样本,得样本均值

x =5,则总体均值得置信水平为99%得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

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得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得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得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得取值范围就是 。

7、设总体X ~

)

,(2

σμN ,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得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得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得时间序列中剩下得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得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得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与表述得理论与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得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得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得均值 得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得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得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得变量,其 ( ) ①、平均值得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得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得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8、方差分析中得原假设就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就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得理论均值就是否相等

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就是否相等

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得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与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与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得离散程度

(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

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

①、187、5% ②、7% ③、106、48%

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得典型季节特征。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就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得?( )

①、100% ②、400% ③、1200%

12、周末超市得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 )

①、长期趋势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

13、下列情况下,适合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得数据就是 ( )

①、不同顾客所需得皮鞋尺码②、一群人得身高③、一群人得学历

14、在试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为 ( )

①、独立事件②、相容事件③、互斥事件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共7题,每题2分。)

1、推断统计学研究得主要问题就是: ( )

①、如何科学地由样本去推断总体②、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出样本

③、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得随机性误差

2、数据质量得评价标准包含得方面有: ( )

①、精度②、及时性③、关联性

3、以下数据得收集方法属于询问调查得就是: ( )

①、抽样调查②访问调查③电话调查

4、测定数值型数据得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得及资料得不同,可用得指标有 ( )

①、标准差②、离散系数③、几何平均数

5、估计量得评价标准包括: ( )

①、无偏性②、有效性③、一致性

6、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得相关性,则以下结论中正确得就是( )

①、回归系数b得绝对值大于零②、判定系数2R大于零③、相关系数r得绝对值大于0、3

7、常用得加权综合指数包括: ( )

①、拉氏指数②、物质生活质量指数③、帕氏指数

四、判断题:(判断命题得正误。对得,在题干前得括号内打√号;错得,在题干前得括号内打×号。共10题,每题1分。)

( )1、茎叶图主要用于顺序型数据得显示。

( )2、四分位数不受数据极端值得影响。

( )3、在设计调查问卷得回答项目时,封闭性问题得答案往往就是选择回答型,所以设计出得答案一定要穷尽与互斥。

( )4、标准分数只就是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没有改变该组数据分布得形状,也没有改变一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得位置,只就是使该组数据得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 )5、假设检验中要使α与β同时减少得唯一方法就是减少样本容量。

( )6、对一个正态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不论样本容量大小如何,样本均值统计量总就是服从正态分布得。

( )7、在参数估计中,样本比例p就是非随机变量,而总体参数π通常就是未知得随机变量。

( )8、对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性进行检验,在 =0、01得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这表示原假设为真得概率小于0、01。

( )9、相关系数r得符号反映相关关系得方向,其绝对值得大小反映相关得密切程度。

( )10、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得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她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每题6分。)

1、统计学得确对我们得生活得各个方面起着重要得作用,但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误用统计学方法,其结论则会带来更大得欺骗性。为了避免这种

情况得发生,请根据您得了解,写出1个误用统计学方法得例子,并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应用方法?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得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

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得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得总体平均花费数额得置信区间;(φ(2)=0、9545) 3

要求:①、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得回归方程;②、计算判定系数R 2。 附:

1080

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

5

1

2

=∑=i x i

104361

5

1

2

=∑=i y i

42430

5

1

=∑=y

x i

i i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得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得调查对象就是 ,调查单位就是 。

2、___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得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得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就是 。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得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得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6、某机关得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7、对回归系数得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得就是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得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得条件就是 。

9、若时间序列有18年得数据,采用3年移动平均,修匀后得时间序列中剩下得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得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得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与表述得理论与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得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

①、乙组x 得代表性高于甲组 ②、甲组x 得代表性高于乙组

③、甲、乙组得工作均衡性相同

4、通常所说得指数就是指 ( )

①、个体指数 ②、动态相对数 ③、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得相对数

5、抽样误差大小 ( )

①、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 ②、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 ③、能够控制与消灭

6、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得收益率皆不同,要计算这三年得平均收益率应采用得方法为

( )

①、算术平均数 ②、中位数 ③、几何平均数 7、某企业生产属连续性生产,为了检查产品质量,在每天生产过程中每隔一小时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就是

( )

①、简单随机抽样 ②、分层抽样 ③、等距抽样 8、在假设检验中,若500:,500:10

μμH H ≥,则此检验就是 ( )

①、左侧检验 ②、右侧检验 ③、双侧检验

9、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得典型季节特征。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就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得? ( )

①、100% ②、400% ③、1200%

10、某专家小组成员得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她们年龄得中位数为 ( )

①、45 ②、40 ③、44

11、若直线回归方程中得回归系数1

?β为负数,则 ( ) ①、r 为0 ②、r 为负数 ③、r 为正数

12、当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得频率相等时 ( ) ①、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②、该数列众数等于算术均值 ③、该数列无众数 13、某次考试学生得考试成绩

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64,78~N X ,则可认为有大约

68、26%得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得范围就是

( )

①、(70,80) ②、(70,86) ③、(62,94)

14、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得成数方差为 ( )

①、50% ②、25% ③、20%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共7题,每题2分。) 1、二手数据审核得主要内容就是数据得 ( )

①、适用性 ②、时效性 ③、准确性

2、下列命题正确得有 ( )

①、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与正比 ②、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 ③、样本容量与边际误差成反比

3、统计中计算数值型数据得平均数时,依据资料得不同,平均数得计算形式有 ( )

①、算术平均数 ②、移动平均数 ③、调与平均数

4、某商业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商品得价格总指数为117、5%,这一结果说明 ( )

①、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7、5% ②、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7、5% ③、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了17、5%

5、指出下列表述中哪些肯定就是错误得 ( )

①、1.1,3.1100?-=--=r x y ②、8.0,5.2304?=--=r x y ③、6.0,5180?=-=r x y

6、区间估计 ( )

①、没有考虑抽样误差大小 ②、考虑了抽样误差大小 ③、能说明估计结论得可靠程度 7、回归分析中 ( )

①、t 检验就是双侧检验 ②、F 检验就是检验回归方程得显著性

③、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与F 检验就是等价得

四、判断题:(判断命题得正误,对得,在题干前得括号内打√号;错得,在题干前得括号内打×号。共10题,每题1分。) ( )1、统计要说明现象总体得数量特征,必须要先搜集该总体中得全部个体得数据。 ( )2、询问调查属于定性方法,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得主题取得有关定性资料。 ( )3、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得数值型数据得分布。

( )4、异众比率主要用于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得代表程度。 ( )5、统计数据得误差通常有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两类。

( )6、若一组数据得均值就是450,则所有得观测值都在450周围。 ( )7、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不规则变动。 ( )8、右侧检验中,如果P 值<α,则拒绝H 0。 ( )9、 r=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10、方差分析就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得方差就是否相等而进行得假设检验。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每题6分。)

1、 结合您得专业学习,写出2个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例子。

2、根据下面得方差分析表回答有关得问题:

方差分析

注:试验因素A 有三个水平。

⑴写出原假设及备择假设;

⑵写出SST,SSA,SSE,

e A T

f f f ,,,MSA,MSE,n 以及P 值;

⑶判断因素A 就是否显著。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小区居民共有居民500户,小区管理者准备采用一项新得供水设施,想了解居民就是否赞成。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0户,其中有32户赞成,18户反对。

(1)求总体中赞成该项改革得户数比例得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45%(Z α/2=2)

(2)如果小区管理者预计赞成得比例能达到80%,应抽取多少户进行调查?(设边际误差E=0、08) 2

(1)采用指数平滑法(平滑系数α=0、5)预测第十周得营业额(F 8=555、19);(2)若经过计算,平滑系数α=0、5时误差均方=3847、31,平滑系数α=0、3时误差均方=5112、92,问用哪一个平滑系数预测更合适?

3、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x 对销售量y 得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得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下面得有关结果:

方差分析表

参数估计表

①求A 、B 、C 得值;②销售量得变差中有多少就是由于广告费用得变动引起得?

③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得相关系数就是多少?④写出估计得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得实际意义。⑤检验线性关系得显著性 (a =0、05) 4、某企业三种产品得出口价及出口量资料如下:

(1)计算拉氏出口量指数;(2)计算帕氏出口价指数

参考答案:统计学(1)

一、 填空题

1、 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5、1080、1080

2、 时间序列 6、[0,1]

3、 [

4、742 ,

5、258] 或 5±0、258 7、t 4、 21% 8、16 二、

单项选择题

三、 多项选择题

四、 判断题

五、 简要回答下列问

1、举例略。

2、A=SSE / (n-2) = 220158、07 / 10 =22015、807 B=MSR / MSE =1422708、6 / 22015、807 =64、6221

21422708.60

86.60%1642866.67

SSR R SST =

== 表明销售量得变差中有88、60%就是由于广告费用得变动引起得。 六、计算题

1题 解:

49=n 就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得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02

==Z Z α 平均误差=

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得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得置信区间为(11、8,13、4) 2题 解:

2200113671479127214691519

(1)1421.2(kg/hm )5

F ++++==

200120002000

200019991999

22001200019991999

22(2)

(1)(1)(1)(1)0.515190.50.51469(10.5)1345.5781463.15(kg/hm )

F Y F F Y F F Y Y F αααααααα=+-=+-=+-+-=?+??+-?=∴

(3)平滑系数α=0、5时误差均方=9876、51<平滑系数α=0、3时误差均方=11515、01 ∴ 用平滑系数α=0、5预测更合适。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得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得回归方程为:

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

1

1

00

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

q p q q p q

++=

=?+?+?∑∑

参考答案:统计学(2)

一、

填空题

1、 具有我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长住得人(指自然人)、每一个人

2、 频数密度 6、7、1%

3、 饼图、条形 7、t

4、 286、5 8、P<α

5、 44% 9、16

二、

单项选择题

三、

多项选择题

四、

判断题 五、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略。

2、 ⑴ 原假设 3210

:μμμ==H 备择假设 ()3,2,1:1

=i H i μ不全等

⑵ SST=0、001245 SSA=0、001053 SSE=0、000192

14=T f 2=A f 12=e f

MSA=0、000527

MSE=0、000016 15=n

P 值=1、34E-05 ⑶ F 值=32、91667>()88529

.312,2=α

F

拒绝原假设,因素A 显著。

六、计算题 1题 解:

(1) n = 50 p = 32/50 =64%

E=

()213.58%

64%13.58%50.42%,77.58%αZ ==±置信区间为即 ()()()

2

2

2

2

2

120.80.2

(2)1000.08p p n E αZ -??==

=

应抽取100户进行调查。 2题 解:

1099

988

2

10988

2(1)

(1)(1)(1)(1)0.56600.50.5644(10.5)555.19629.80

F Y F F Y F F Y Y F αααααααα=+-=+-=+-+-=?+??+-?=∴

(2)平滑系数α=0、5时误差均方=3847、31<平滑系数 α=0、3时误差均方=5112、92

∴ 用平滑系数α=0、5预测更合适。 3题 解

(1)A=SSR / 1=1422708、6 B=SSE / (n-2)=220158、07/10=22015、807 C=MSR / MSE=1422708、6/22015、807=64、6221 (2)2

1422708.6086.60%1642866.67

SSR R

SST =

== 表明销售量得变差中有88、60%

就是由于广告费用得变动引起得。

(3)0.93R

===

(4)估计得回归方程:

?363.6891 1.420211y

x =+ 回归系数1

? 1.420211β=表示广告费用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增加1、420211个单位。

(5)检验线性关系得显著性:

H 0 :01

∵Significance F=2、17E-09<α=0、05

∴拒绝H 0,, 线性关系显著。 4题 解:

01

001101

100828010001206596000

(1)121.21%

10080808001206079200

15082140100012065160100

(2)166.77%

100828010001206596000

q p

p q I p q p q I p q

?+?+?====?+?+??+?+?=

=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三) 一、 判断题

1.统计学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得就是探索数据得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得科学认识。( )

2.统计研究得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与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 )

4.按所采用得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 )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得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与均值得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得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

9.影响时间序列得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与不规则变动四种。( )

10.狭义得统计指数就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得复杂现象综合变动得一种特殊相对数。( )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得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就是( )。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得高中生 D 100所中学得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得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得2005年城镇家庭得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得组中值为75,则首组得组中值为( )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得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得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得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得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得就是( )。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得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得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得算术与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得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得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得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得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得(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 与变量y 之间得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就是( )。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得关系就是( )。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自变量x 与误差项ε得方程称为( )。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得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就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得( )得指标。 A 相关程度 B 离散程度 C 集中程度 D 离差程度

13.在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α 置信水平下得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

A n

z x 2

2

σα±

B n

t x σ

α

2

± C n

z x σ

α2

±

D n

s z x

22

α±

14.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降低估计得置信水平,其估计得置信区间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15.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 A 两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前者小于后者 D 无法判断 三、 多项选择题

1.按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三类即( ) A 时间序列数据 B 实验数据 C 分类数据 D 顺序数据 E 数值型数据

2.统计调查方案得内容包括( )。

A 确定调查目得

B 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C 设计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D 调查所采用得方式与方法

E 调查时间及调查组织与实施得具体细则 3.反映分类数据得图示方法包括( )。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圆饼图

D 累积频数分布图

E 茎叶图 4.具有相关关系得有( )。

A 工号与工作效率

B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

C 子女身高与父母身高

D 收入水平与消费量

E 人口与物价水平 5.下列属于时期数列得有( )。

A 某商店各月库存数

B 某商店各月得销售额

C 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

D 某企业某年内各季度产值

E 某企业某年各月末人数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及她们之间得区别与联系(8分)

2.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得特点与应用场合。(7分) 五、计算分析题

1.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8得样本,各样本值分别为:10,8,12,15,6,13,5,11。求总体均值95%得置信区间。(已知

365.2)18(025.0=-t )。(12分)

2.已知某企业连续5年钢产量资料如下:

试根据上表资料填出表中数字。(注意没有得数字划“—”,不准有空格)(10分) 3.某商场出售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14分)

试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2)三种商品得价格综合指数;(3)三种商品得销售量综合指数;(4)分析销售量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得绝对数与相对数。(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与收入资料如下:(14分)

要求:(1)计算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得关系强度;

(2)用个人收入作自变量,消费支出作因变量,求出估计得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得实际意义。 (3)当个人收入为100万元时预测该地区得消费支出为多少?(注:计算结果保留4位小数)

统计学试卷(三) 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在题后得括号里正确划“√”、错误划“×”,每题1分,共计10分) 1.√ 2、√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得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得,并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5分) 1.D 2、C 3、B 4、C 5、B 6、C 7、A 8、C 9、B 10、B 11、B 12、C 13、C 14、B 15、B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及两个以上得正确答案,并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每题 2分,共计10分) 1、CDE 2、 ABCDE 3、AC 4、BCD 5、BCD

四、简答题(共计15分)

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及她们之间得区别与联系(8分)

答:区别:总体就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多个个体组成得集合;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得一部分个体构成得集合;参数就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得概括性数字得度量;统计量就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得概括性数字度量。

联系: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得一部分个体组成得集合;参数就是用来描述总体得特征得;统计量就是用来描述样本得特征得。

例如:河南省得所有工业企业构成一个总体,从中抽取100个企业就构成一个样本,对这100个企业构成得样本计算得企业平均工资、企业平均产值等就就是统计量,而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得平均工资、平均产值则就是参数。 2.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得特点与应有场合?(7分)

答: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得变量值,就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得影响,具有不唯一性,也可能没有众数,主要用于分类数据集中趋势得测度;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在中点位置得变量值,也就是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得影响,主要用于排序型数据集中趋势得测度,均值就是根

据数值型数据计算得,利用全部得数据信息,具有优良得数学性质,就是实际中最广泛得集中趋势得测度值。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50分)

1.解:已知n=8,总体服从正态分布,σ未知,样本抽样分布服从t 分布

365.2)18(025.0=-t

1080

800

===

∑n

x x 46.31

)

(2

=--=

∑n x x s 89.28

46.3365.22

=?==n s t E α

置信下限=10-2、89=7、11 置信上限=10+2、89=12、89

总体均值μ得95%得置信区间为 [7、11,12、89] 2、已知某企业连续五年钢产量资料如下:

3.某企业三种产品得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解:(1)三种产品销售额增长情况: 相对数:商品销售额指数%84.16028500

45840

11==

=

∑∑q

p q p K pq

绝对数:

元)

(173402850045840001

1=-=-∑∑q p q p (2)价格综合指数%54.11739000458401

011===

∑∑q p q p

元)(684039000458401

01

1=-=-∑∑q p q p (3)相销售量综合指数%84.13628500390000

01

===

∑∑p q p q 元)

(10500285003900000

1

=-=-∑∑p q

p q (4)综合分析

160、84%=136、84%*117、54% 17340(元)=10500(元)+3840(元)

从相对数上瞧:三种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60、84%,就是由于销售价格得提高就是销售额提高了17、54%与由于销售量得增加使销售额提高了36、84%两因素共同影响得结果。从绝对值上瞧,报告期比基期多销售17340元,由于销售价格得提高而使销售额增加6840元与由于销售量得提高就是销售额增加10500元两因素共同影响得结果。 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与收入资料如下:

(1)

9872.0)

345244615)(385301135(345385271125]

)(][)([2

2

2

2

2

2

=-?-??-?=

---=

∑∑∑∑∑∑∑y y n x x n y

x xy n r 8.09872.0>=r ,所

以两个变量之间为高度相关。 (2)设估计得值直线回归方程为

x y ∧

∧∧+=10ββ

1688.1)

(2

21=--=

∑∑∑∑∑∧

x x n y x xy n β

9976.205

3851688.153451

-=?-=-=∑∑∧

n x n

y ββ

x y 1688.19976.20+-=∧ (3)当100=x 万时,8824.951001688.19976.20y =?+-=∧

回归系数1、1688说明当个人收入增加1个万元时,消费支出平均增加1、1688万元。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解析

级专业2010学年第 1 学期《社会统计学》试卷 A 姓名:学号: (□开卷□闭卷) 一、选择题:2*10=20分 1、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 A 400个学生 B 每一个学生 C 400个学生的成绩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A ) 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C 泊松分布 D F分布 A 2 3、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 抽样方式叫( B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4、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5、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B)。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6、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7、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C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8、若P(A)=0.2,P(B)=0.6,P(A/B)=0.4,则) P I=( D )。 A (B A 0.8 B 0.08 C 0.12 D 0.24。 9、关于学生t分布,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B )。 A 要求随机样本 B 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总体分布

C 可用于小样本 D 可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总体标准差σ 10、对于大样本双侧检验,如果根据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得 Z α/2=1.96,则当零假 设被否定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C )。 A 20% B 10% C 5% D .1% 二、判断题:2*10=20分 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对 )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错 ) 3、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对 ) 4、在社会现象中,即使相同的意识作用也完全可能有不确定的结果,这就提供了概率论应用的可能性。 ( 对 ) 5、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对 ) 6、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对 ) 7、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错 ) 8、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错 ) 9、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错 ) 10、当样本容量n 无限增大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绝对离差小于任意正数的概率趋于零。 (错 ) 三、简答题:5*7=35分 1、大数规律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配对样本 所谓配对样本,指只有一个总体,双样本是由于样本中的个体两两匹配成对而产生的。 3、消减误差比例 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误差0E ,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 系时预测Y 的误差1E ,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 4、同分对 如果在X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X =X (此时Y 序列中无i j Y =Y ),则这个配对仅是X 方向而非Y 方向的同分对;如果在Y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Y =Y (此时X 序列中无i j X =X ),则这个配对仅是Y 方向而非X 方向的同分对;我们观察到i j X =X ,也观察到i j Y =Y ,则称这个配对为X 与Y 同分对。 5、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若干类别或层次,再按照一定比 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各抽取的单位合并成样本。 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 7、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 P 值是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用P 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统计学期末试题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 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 B. 直方图和茎叶图 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茎叶图和雷达图 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3.n?5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的总体中,抽出一个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数学期 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 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y?x7.反映的是(在回归模型中,)10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A. 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 B. yy x的影响C.和除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y x的影响由于D.的线性关系对和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为增长极限。描述该K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 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曲线 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社会统计学自考真题

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统计资料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2.调查人员从记录社会现象的各种载体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 3.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_用来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4.将所有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中位数就是________的变量值。 5.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应采用________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7.推论统计的两个基本内容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在数据的各种测量尺度中,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尺度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格朗特 C.凯特勒 D.恩格尔 3.要了解某企业员工的收入,则总体单位是( ) A.该企业的全部员工 B.该企业每个员工的收入水平 C.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D.该企业全部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5.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分类抽样是( ) A.定额分配 B.等额分配 C.定比分配 D.异比分配 6.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随机性

统计学基础试卷(一)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x y24 6000 ? + = B. x y24 .0 6 ? + = C. x y6 24000 ? + = D. x y6000 24 ? + = 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规范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2008年中山大学82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8年中山大学82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2008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23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 2.双盲实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 3.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 4.封闭式问题(closed—ended questions) 5.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 6.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在问卷调查中,一般都是采取由样本“自我报告”或“自我陈述”的方式进行测量。请问:有哪些因素干扰这种测量方式的可靠性? 2.请解释“经典实验设计”(the classical experiment design,也称双组前后测模式)

的基本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3.在抽样中,影响样本规模(sample size)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三、分析:请从下列各小题中任意选择三小题予以回答,多选无效(每题12分,共36分) 1.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创新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研究中的创新都有哪些方式。 2.对问卷调查的批评之一是认为在测量中将会受到“研究者的主观预设”的影响从而妨碍资料及其研究的真实可靠性,请谈谈你的看法。 3.常有人说可以在一个实证研究项目中结合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你认为这种结合有没有可能性,如果有,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式? 4.简述“理论检验”的程序并试举一例说明(不要求在每一步都举例)。 社会统计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在ABCD四项答案中选择一项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基本技术最适合描述职业的分布() A.折线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环形图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社会统计学习题 卢淑华

1、P58习题十五 人数户数 0 1 2 3 4 5 6 7 8 417 240 366 222 134 63 39 24 21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均值和标准差 2、P59习题十六 设以下是七十二名离婚者的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众值、中位值和均值,并做简单讨论。 (3)试求四分互差和标准差。 婚龄人数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28-30 5 10 20 14 9 4 3 2 4 1 3、P59习题十七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统计(见下表) 年龄人数 21-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岁以上212 273 257 226 152 89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四分互差。 4、P72例10 某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名,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有二十五名,来自广西省的有十名,问任抽一名,来自两广的概率是多少?

5、P73例12 根据某市职业代际流动的统计,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下流动的概率为0.07,静止不流动的概率为0.85,求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上流动的概率是多少? 6、P75例13 为了呀牛父代文化程度对子代文化程度的影响,某大学统计出学生中父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30%,母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20%,而父母双方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0%,问学生中任抽一名,父代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概率是多少? 7、P75例14 某地对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者处于游览名胜的概率为0.219;处于异族文化的吸引占0.509;而两种动机兼而有之的占0.102.问旅游动机为游览名胜或为异族文化吸引的概率是多少? 8、P76例16 根据统计结果,在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婴出生的概率为22/43;女婴出生的概率为21/43.某单位有两名孕妇,问两名孕妇都生男婴的概率是多少?两名孕妇都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其中一名孕妇生男婴、一名孕妇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9、P77例17 某居民楼共十二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两户都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0、P78例18 某居民楼共二十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第二户才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11、P78例20 设居民楼共有住户一千户,其中核心家庭占60%,问访谈中散户都是核心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2、P83例22 10人抓阄,其中共有2张球票,问第2个人抓到球票的概率? 13、P85例23 设出口商标为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中有50%为上海厂的产品;30%为北京厂得产品;20%为天津厂的产品。设上海厂得正品率为90%;北京厂的正品率为95%,天津厂的正品率为97%。问(1)任抽一件为正品的概率是多少?(2)在抽得产品是正品的情况下,是上海厂的概率是多少? 14、P99例27 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ξ13.4 13.5 13.6 13.7 13.8 P(ξ=Xi)0.05 0.15 0.60 0.15 0.05 求σ2=? 15、P106习题三 某班对全班订报纸情况进行了统计,中订《人民日报》的有45%;订《北京晚报》的有80%;两种报纸都订的有30%,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定人民日报的 (2)至少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3)只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4)以上两种报纸都不订的 16、P107习题6 根据统计,由出生活到60岁的概率为0.8,活到70岁的概率为0.4,问现年60岁的人活到70岁的概率为多少?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 试卷编号 20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经济与统计教研室主任签名 ………………………………………………………………………………………………………… 课程名称(含档次)统计学A 课程代号 000558 专业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在校学生按年级分组 B、新生儿按性别分组 C、成年人按婚姻状况分组 D、职工按年龄分组 2、某种产品按产量分为三组:(1)300公斤以下(2)300-500公斤(3)500公斤 以上,则300公斤以下的组中值为: A 、50公斤 B、150公斤 C、200公斤 D、75公斤 3、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成的数列,称为: A、分配数列 B、次数分布 C、变量数列 D、动态数列 4、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

A、两个相对指标 B、两个平均指标 C、相邻个体指数 D、两个总量指标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7、下列各变量中,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是: A、职工人数 B、产品的重量 C、职工工资 D、人口年龄 8、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0、按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下而上地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的是: A、逐级汇总 B、集中汇总 C、统计报表 D、手工汇总

社会统计学_1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 2020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统计学课程试题 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960数字加起来827参考答案207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40分 ) 1. 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2 分) A. 平均水平的高低 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 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 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 2. 当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则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2 分)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曲线相关关系 C. 正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3.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2 分) A. 灵活程度不同 B. 作用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 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2 分) A. 一次性全面调查 B. 经常性全面调查 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5. 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2 分)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 不受权数的影响 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 6. 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2 分)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7.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2 分) A. 标准差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D. 均方差 8.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2 分)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9. 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2 分)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10.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2 分)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11.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2 分)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2. 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2 分) A. 37.5% B. 125% C. 115% D. 15% 13. 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2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