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电路说课稿

家庭电路说课稿

家庭电路说课稿
家庭电路说课稿

《家庭电路》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家庭电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力求贯彻新课标提出的五个基本理念,努力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的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的说课内容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所有电学知识之后的总归宿,可谓是万江归海,万卷归宗。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电学知识的升华,又是为下一节安全用电与保护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安排上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与旧版本教材相比,增加了“量电单元”和“配电单元”的术语,并以单回路配电线路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家庭电路有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

分析完教材,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学生情况:学生通过牛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另外,目前家庭电路多为暗线,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布线情况充满了好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与情感动力。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常识性了解家庭电路中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以及家庭电路中的配电线路。知道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接法。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功能。并让学生动手体验熔丝的物理性质及做漏电保护器的例行试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家庭电路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识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难点是:灯泡和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以及使用验电笔对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将综合采用情景教学法,目标导学法来完成本节的教学。而学生可采用观察法,实验法以及合作讨论法。本节课在教学法的采用上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充分信任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一个中心环节。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模块来展开:

1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5分钟)以看电视听到导入,尝试画出家庭电路图

2 观察讨论,整体认识(5分钟)学生对比自己画的与PPT图片出示的电路的异同

3 切身体验,加深印象(20分钟)了解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亲身感受试验【闸刀开

关(旧的比较松动的)),许多切成小段的熔丝,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螺丝口灯泡和灯座,示教板(家庭线路模拟安装)】

(认识完电路元件,接下来便是各元件的功能和作用的学习,首先我会让一个学生来回答闸刀开关的作用,并同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较旧且略微松动的闸刀开关,故意倒着安放到黑板上,然后配合断开和闭合的动作,此时细心的学生不能发现,倒着安装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让学生明白,闸刀开关的安装是有要求的,切不可随意。同时,再引出闸刀开关中装有熔丝,此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熔丝的物理性质,我会将实现准备好的很多一小段的熔丝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去摸,去看,去捏,去画,去烧,此时学生很容易就明白,熔丝和铜丝,铁丝,铝丝的不同,从而得出熔丝的物理特性。然而现代家庭电路中已经难以见到熔丝,那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中已经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替代了熔丝的功能,于是便可直接引出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此时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器材分发下去,让学生动手实验,去做漏电保护器的例行实验。学完这些电器,接下来便可学习开关,灯座和灯泡的连接,此时可将准备好的器材分发下去,让学生尝试着去连接,然后小组讨论所连的电路的安全性能。最后得出最安全的连接方法。而对于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可直接给出。

4 总结知识,归纳升华(5分钟)口诀总结(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座,火线经过熔丝,再过开关进灯座;火线中间,零线靠边。插座连接口诀:左零右火上地)

5 布置作业,知识应用(10分钟)电路连接题,故障判断,家庭电路调查

七、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家庭电路》这节的内容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我的板书准备设计成总分结构。

总开关(作用)

熔丝(注重物理性质的讲解)

家庭电路组成空气开关(跳闸的条件)

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条件)

灯泡(连接口诀)

插座(连接口诀)

以上是我对《家庭电路》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了循序渐进和直观性原则,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了家庭电路,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存在缺点,希望各位评委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试卷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试理论部分,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整个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教学活动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发展阶段。法律道德 4、家庭教育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以学校__ _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___活动。课堂教学正规教育 5、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和_____。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6、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 7、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中称。负迁移 8、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

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情感、态度 9、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自我实现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孔子;苏格拉底 10、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5、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B)。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大纲

《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术资格认证 为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关于“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精神,为准备做父母的夫妻、准备隔代教养的法定监护人和家长学校的教师提供正规专业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对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人才的培训,并选配《家庭教育学基础》、《家庭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三本教材作为考试用书并组织标准考试,以达到《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术资格的标准认证。各培训机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本考试大纲的要求,自行制定教学大纲。论文部分附有论文撰写要求和答辩要求,中级和高级的学员在笔试通过后再进行论文部分的考核。 一、考试目标科目 本考试对报考者实行笔试。通过考试,核查报考人对本专业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程度和解决基本实务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学基础》吴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家庭教育心理学》庞海波暨南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雷雳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试卷结构 本试卷为综合考卷,总分计150分。 由(1)选择题(30分)(2)填空题(30分)(3)判断题(10分)(4)简答题(20分)(5)论述题(60分)构成。 本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三个级别的试卷为相同考核内容。中级考核增加论文考核,旨在加强学员的综合能力与水平。高级考核学员应具备论文,并需有专家答辩,旨在考核学员的全面综合能力与水平。 三、考试范围 (一)《家庭教育学基础》 本书是考试的主要教材。通过对《家庭教育学基础》的学习,要求对家庭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重点章节为: 第一章第一节“家庭的概念”、第二节“家庭教育的概念和作用”、第三节“学习型家庭的要素”。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精华”。 第三章第二节“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第三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与家庭教育”、第四节“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第五章全部为本书考核重点。 第六章第一节全部;第九章第一节“家庭治疗的定义、模式、原则”,第二节家庭治疗案例介绍。 (二)、《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是考试的基础教材。通过对《家庭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要求掌握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做合格的父母、法定监护人,重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协作,让孩子更健康、更优秀、更幸福。 重点掌握: 第一章第三节家庭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章第二节学习型家庭的成功经验、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第三节个性化教育借鉴的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家长怎样平等对待孩子、新世纪家庭教育新理念的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父母实践篇。 第四章第一节胎教的四种措施、第二节婴幼儿行为管理(0~3岁)、第三节父母使孩子有良好情绪体验的六种方法。

家庭教育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培训(高级)考试复习大纲(草稿) 前言: 1. 什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答案要点) 家庭教育指导师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问题咨询、信息服务、活动组织等专业指导的人员。或者简要的说,家庭教育指导师是能以科学的方法帮助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专业工作者。 2. 五元家教法的理念与方法是什么?(答案要点) 1)现代的教育理念2)科学的教育方法3)健康的心理4)良好的生活方式5)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理论篇: 第一章 1. 什么是家庭教育? (答案要点)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教育影响。狭义是指父母等成年人对子女,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广义是指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成员的教育。 2. 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家庭教育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教育内容的全面性2)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的3)是以亲子为中心的 3.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1) 家庭间的条件差异,造成家庭教育效果良莠悬殊;2) 家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容易使家庭教育感情用事; 3) 家庭生活范围狭窄,教育内容和方式受到限制。 第二章 1. 家庭教育是家庭履行社会职能的载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第一,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以群体为特征的,家庭是人类群体的一种特有形式; 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规范化的,为了实现人类生活的规范化,人们制定了各种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 第三,人类社会生活是靠各种社会关系来维持的,社会中各种事物联系的方式不同,所以关系性质也不同。 2. 为什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答案要点) 第三章 1. 举出5部我国历史上家庭教育名著和作者。(答案要点)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撰稿人胡昕晟审核人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性和区域性问题并能够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角度例举 2、能够对国际间的组织区分其性质、功能,划分其所跨区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并能快速默写。 【学教重点】国际间的联系所包含的范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和记忆。 【学教难点】对南北差距的理解和认识,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说明南北合作的意义,区域组织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学一学、做一做 填空1、 选择题 1、下列世界性或地区性组织中,属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是()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绿色和平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从这一特点出发,英国经济适合发展①种植业② 远 洋运输③ 海洋渔业④ 出口加工业⑤ 丝绸渔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些世界性或 地区性的问题,如、等问题都需要大家关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 决。 4、欧洲联盟简称(EU)。它是欧洲西部一些国家组成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亚洲 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 织,其影响和贡献远远超出了本地区范围。 5、下列英文缩写代表哪些国际组织? APEC ( );UN ();WTO ();EU ( A 、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联盟 参见书本P35 图2-30和图2-31 并以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自己的认识,例举几种日本的商品并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日本现在的经济模式。 2、日本的工业以高科技、低消耗、高产出为特色,将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最小,资源的浪费做到最低,请以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势。 3、石油(原油)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石油的泄漏对于海洋是灾难性的,请设想当你是北极熊面临石油泄 漏时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须的是社会规律,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接 近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请你为人类和地球的设计一个共同发展的模式。

2018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

2018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 1.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有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__________ 和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 A. 学校教育机构 B. 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C. 社会教育机构 D. 大众传媒 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由四类对象、四个过程、__________ 和社会大背景等四个要素构成。( ) A. 学校环境 B. 三种环境 C. 两种环境 D. 家庭环境 3.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20 世纪30 年代后期的美国,但其主张和方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是在( ) A.20 世纪50 年代 B.20 世纪60 年代 C.20 世纪80 年代 D.20 世纪90 年代 4. 属于群婚制家庭,又称为团体婚姻的是( ) A. 普那路亚家庭 B. 对偶家庭 C. 一夫一妻制家庭 D. 血缘家庭 5.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出__________ 的倾向。( ) A. 多极化和小型化 B. 大型化和核心化 C. 核心化和小型化 D. 联合化和大型化 6. 在家庭关系中被称为家庭中第一关系的是( ) A. 亲子关系 B. 夫妻关系

C. 祖孙关系 D. 婆媳关系 7. 以下属于家庭的历史的功能的是( ) A. 教育功能 B. 抚养赡养功能 C. 生育功能 D. 性生活功能 8. 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 世纪90 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 产生了__________ 的概念。( ) A. 活动性组织 B. 优化型组织 C. 发展性组织 D. 学习型家庭 9.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 A. 亲子关系 B. 父子关系 C. 母子关系 D. 亲情关系 10. 日本心理学家广泛研究了双亲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双亲如果采取__________ 的教养方式,儿童就显得幼稚、神经质、依赖性等性格特征。( ) A. 拒绝、干涉、支配、独裁、压迫 B. 溺爱 C. 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宽容 D. 忽视型 11.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有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__________ 和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 A. 学校教育机构 B. 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C. 社会教育机构 D. 大众传媒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 (1)人口数量: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人口分布 ①特点: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南部人口比较稠密。 ②表示方法: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③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千米2”表示。 ④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和气候。(具体说明见“知识提升”) 2.世界人种 (1)形成原因:在世界大家庭成员中,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2)划分依据及区别: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在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方面的区别明显。 (3)人种类型: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4)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例如,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非洲,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黑人也生活在其他洲。

(5)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 ◆纬度因素: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体的肤色也就越浅。 ◆气候因素: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身材较高大,而后者的身材趋向细长。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人,鼻孔一般较宽阔,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6)树立人种平等观念 ①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员。 ②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富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 二、语言与宗教 1.语言 (1)重要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六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二)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示例(二)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示例(二) 玉溪一中龚华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或许会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学习,关于家庭消费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消费是个人行为、家庭行为,这其中有什么学问吗?(设计此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于家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以便理解家庭消费的意义) 消费首先是个人行为,是家庭行为,但消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消费状况、消费水平都不可能离开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试想一下,封建社会的帝王无论怎样穷奢极欲,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吗?还有,最近有的大商场推出网上购物,这种做法的前景很看好,但目前社会反应却平平。为什么呢?当然都是由于受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制约。所以,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与人类的其他行为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研究。这节课先学习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一、家庭消费的内容(板书) 消费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任何社会的任何个人都要吃、穿、住、用,都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都要从满足物质的需要发展到满足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因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

1、家庭消费的含义(板书)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是人们恢复劳动力的消耗并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它包括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消费,也包括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劳动服务方面的消费。教材明确地告诉我们,家庭消费的目的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家庭消费的途径是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消费对象是消费资料和相应的服务;消费结果是生产出了新的劳动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 2、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板书) 1)按消费内容区分,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板书) ①物质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人们在吃、穿、住、用、行等消费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因而称为物质生活消费。它是其他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基本的家庭消费方式,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用、行,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和劳动,也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6页第2段,这里讲的是什么消费呢? 显然,这里讲的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消费。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远不止于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吃的水平提高了,不仅仅要满足温饱,还要讲究合理、均衡和营养;穿的水平也提高了,穿衣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题及答案

21.孩子告诉我说:因为说实话挨了老师的批,另一个同学说谎逃过一“难”,以后他也不说实话了。我知道不对,也无法说服孩子,该怎么办? 答:孩子说谎的原因是为了逃避事实。孩子说谎,家长怎么做? 一、不能主观臆测 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表达不明确或认知局限导致的理解上的错误,而家长错怪了孩子或者对他进行了批评,就会严重伤害到孩子。这种时候,爸爸妈妈应该进行询问、深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并适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是最值得信任和亲近的人,他们一旦发现父母骗自己或者骗别人,他们会感到失望、委屈和生气,进而开始怀疑父母,或者不自觉地模仿父母“说谎”的行为。 三、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说谎往往不是为了故意造成伤害,家长切勿因孩子一次的表现而把他定性为“小骗子”、“吹牛大王”等,对他进行全盘否定,更不能因此而实施过激的惩罚甚至体罚,因为这样做非但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还容易导致孩子“叛逆”,进而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更有甚者,他们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努力在以后把谎话编得更加巧妙、更加圆满、更加不容易被父母识破。

说谎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行为,爸爸妈妈要认识到,孩子说谎并不是洪水猛兽,多从自身和孩子平日的经历找找原因,用爱心、耐心、关心,去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认知! 22、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总是咬手指头,做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也正常。该怎么办? 答: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 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我不要长虫子。” 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 4、父母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当孩子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以表扬,这叫作社会支持。 对抗反应应该是一种容易做而且与神经性习惯不相容的自然行为。例如,对有咬指甲习惯的学龄期儿童来说,对抗反应就应该是用手握紧铅笔1—3分钟或攥紧拳头1—3分钟。因为握铅笔不论在教室里还是在家里学习时都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对抗反应不会引人注意。让孩子先学习辨认每一次开始咬指甲的时间和情境。一旦察觉到这种行为(例如,当手指接触到牙齿时,当手正向嘴移动时),就应立即中止行为并握紧铅笔。如果孩子当时没有笔可握,对咬指甲的对抗反应就应该用拳头,用另一只手握住它1—3分钟或把手放到口袋里1—3分钟。对孩子使用习惯扭转法时,父母应给予具体指导。

世界大家庭

世界大家庭(第一课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三大人种的特点,并能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能简单说明环境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三大人种的特征、分布状况,理解世界人种在分布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散布的缘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种无高低优劣之分。 确定上述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社会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课程标准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不同肤色的人们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音乐导入:多媒台体播放歌曲《龙的传人》、《东方之珠》。 设问:歌词中提到的头发、肤色等属于人的什么特征?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角色扮演,互动互学 教师让两位学生戴上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的面具,分别扮演白种人和黑种人,与另一位同学(黄种人)上台表演,然后请同学思考:台上三个人在外貌上有何特征。可以在自己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请同学代表发言。 ……… 教师归纳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人种生活场景录象,加深印象。 (三)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围绕不同肤色人的特点及分布进行交流、讨论、发表看法。(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 问题:1.黄色人种分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 2.白色人种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 3.黑色人种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 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穿插学生练习,及时反馈。教师对世界人种的小结及总结人种分布的特点。 (四)设疑探究,各抒己见 根据刚才的录象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请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人种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后阐述自己的观点。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题及答案(2)

家庭教育指导师理论考试试题 准考证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说明:本试卷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试理论部分, 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整个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 教学活动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 _______________。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发展阶段。他 律道德 4、家庭教育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以学校__ _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_ __活动。课堂教学正规教育 5、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和_____。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科书 6、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激发 学生动机、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 7、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 称。负迁移 8、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 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情感、态度 9、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自我实现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孔子;苏格拉底 10、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 学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示例(二)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示例(二)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示例(二) 玉溪一中龚华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或许会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学习,关于家庭消费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消费是个人行为、家庭行为,这其中有什么学问吗?(设计此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于家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以便理解家庭消费的意义) 消费首先是个人行为,是家庭行为,但消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消费状况、消费水平都不可能离开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试想一下,封建社会的帝王无论怎样穷奢极欲,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吗?还有,最近有的大商场推出网上购物,这种做法的前景很看好,但目前社会反应却平平。为什么呢?当然都是由于受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制约。所以,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与人类的其他行为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研究。这节课先学习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 一、家庭消费的内容(板书) 消费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任何社会的任何个人都要吃、穿、住、用,都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都要从满足物质的需要发展到满足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因

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 1、家庭消费的含义(板书)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是人们恢复劳动力的消耗并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它包括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消费,也包括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劳动服务方面的消费。教材明确地告诉我们,家庭消费的目的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家庭消费的途径是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消费对象是消费资料和相应的服务;消费结果是生产出了新的劳动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 2、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板书) 1)按消费内容区分,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板书) ①物质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人们在吃、穿、住、用、行等消费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因而称为物质生活消费。它是其他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基本的家庭消费方式,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用、行,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和劳动,也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

高一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稿

高一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稿 高一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稿 高一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家庭消费的内容》。 首先,结合指导思想,说教材、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起,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本框教材的结构 首先指出了家庭消费的含义后,分析了家庭消费的内容,指出家庭消费的分类。最后分析了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 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家庭消费的含义和内容。使学生理解懂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消费的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也是制约家庭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创新性的思考,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比、讨论、谈话、举例、质疑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感体验,使学生认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启发式教育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情感与价值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2017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整个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教学活动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发展阶段。法律道德 4、家庭教育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以学校__ _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___活动。课堂教学正规教育 5、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和_____。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6、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 7、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8、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情感、态度 9、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自我实现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孔子;苏格拉底 10、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5、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

世界大家庭教案

嵊州市初中三界镇中学社会与思品学科教研活动教案 时间:__2012___年__10___月___11__日(星期_四__)_上_午第_四_节 听课学校:三界镇中学 执教教师所在单位:三界镇中学 课题:世界大家庭——人口与人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前信息收集、课堂上的交流、小组的探究,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种无高低优劣之分的种族观; 二:重点: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三、难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前播放歌曲《中国人》 刚才课间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首歌曲,大家听到了吗?从刚才那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黄色的脸黑色的眼,这些跟我们的皮肤颜色眼睛颜色是否一样呢?(一样)那为什么我们的皮肤是黄的呢?因为我们都是黄种人。那么这地球上除了我们黄种人之外,还有哪些人种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上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 2、讲授新课:

A:世界人口的分布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人人口,在2011年的世界人口统计中,我们看到全世界人口超过了70亿,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这么几个:中国大约13亿、印度1,049,700,118、美国290,342,554、印尼234,893,453、巴西182,032,604、巴基斯坦150,694,740、俄国144,526,278、孟加拉138,448,210、尼日利亚133,881,703、日本127,214,499、墨西哥104,907,991。那么这么多人口是如何分布在这仅占地球面积29%的陆地上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世界人口分布图,一起来了 解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那要看懂这张图,首先要来了解一个名词—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该地总人口数/该地的总面积数。用人/平方千米表示。颜色越深,表示这个地方的人口 密度越大,人口越多;颜色越浅,表示这个地方的人口密度越小,人口越少;白色的地方,表示无人定居,如南极洲。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幅图,找一找哪些地方人口比较稠密,哪些地方人口比较稀少。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南部; 人口稀少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存在一个什么特点呢?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那么密集有的地方又那么少,几乎无人居住呢?这又跟什么有关呢?(地形雨气候)一般说来,地势平坦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人口较多;比如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为稠密。而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较少。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人口密度较小。那么当然,除了这两个因素外,还跟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关系。 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跟我们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吗?不是,除了像我们

【教学】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 《家庭消费的内容教学》设计 三原外国语学校政治组唐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家庭消费的内容及其分类方法,明确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解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通过对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家庭消费的内容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借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觉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正确理解、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和人口政策。 教学理念:这节活动课本着互动渐进教学的新教育核心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采用“目标—活动—探究”模式,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追求教与学多边和谐互动,使学生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教学重点:家庭消费的含义及划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这节课总共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拓展延伸—本课小结。导入主题(时间3分钟左右) 首先请师生共同欣赏视频《各地消费品市场的火红情况》,并思考:在视频中你看到了消费者都过买了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主要用于家庭还是企业消费? (生):衣服,年货等,主要用于家庭消费。 (师)那么,什么是家庭消费?家庭消费有哪些类型?怎样划分?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都是我们这堂课要解决的内容。 幻灯展示课堂目标:教学目标 高考考点:家庭消费的内容(1)含义(2)类型 问题目标 1、什么是家庭消费? 2、家庭消费有哪些类型?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教材P 78的学习,并思考家庭消费的含义。 讲授新课(时间25-30分钟) 一、家庭消费的含义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试卷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试理论部分,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整个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 2 3发展阶4 5 6、 个别问题。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 7、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8、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情感、态度

9、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自我实现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孔子;苏格拉底 10、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1 A. 2 A. 3 A B D 4 A. 5、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B)。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 共同的活动 8、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B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9、当教师非常关注学生是否接受自己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 10 A 1 A. 2 A. 3 A. 4 A 5、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6、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CD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高中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范文

高中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范文 高中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说课范文 首先,结合指导思想,说教材、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起,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2.本框教材的结构首先指出了家庭消费的含义后,分析了家庭消费的内容,指出家庭消费的分类。最后分析了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家庭消费的含义和内容。使学生理解懂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消费的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也是制约家庭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创新性的思考,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比、讨论、谈话、举例、质疑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感体验,使学生认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启发式教育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情感与价值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家庭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角度认识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树立正确人口观念。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特确立以下内容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高级)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高级)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华生认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刺激一反应”之间关系的学问。() 2.一个熟练的驾驶员和一个新手相比,前者拥有更丰富的驾驶图式。() 3.语言具有修正行为的重要作用。() 4.对于一个10岁孩子来说,读图比读文字更有利于孩子发展。() 5.对个体自我成长而言,发展危机只具在负面意义,没有正面促进作用。() 6、儿童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7.习惯是训练出来的。() 8.职业生涯设计要等孩子大了再搞。() 9.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解,思维也是一种感觉运动行为。() 10.根据维果斯基观点,教育应该与发展同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行为不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A.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B.携带管制刀具 C.自残 D.吸食、注射毒品 2.一般而言,7-10岁的儿童集中注意时间大约为()。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3.个体的生理发展是有顺序的,一般遵循()原则。 A.首尾原则 B.近远原则 C.大小原则 D.阶段原则 4.班杜拉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A.注意 B.保持 C.动作再现 D.动机 5.关于“善恶美丑的认知”所形成的图式是()。 A.价值图式 B.概念图式 C.策略图式 D.个人图式 6.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不包括()。 A.情绪 B.观察 C.有间注意 D.概念思维 7.家庭教育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具有以下()特征。 A.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B.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 C.父母角色的持续性 D.是以亲子为中心的 8.在小学阶段,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他的人格中就会形成()的品质。 A.希望 B.意志 C.能力 D.智慧 9.儿童的发展一般分为以下()方面。 A.普适性方面的发展 B.生理方面的成熟与发展 C.认知方面的发展 D.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10.儿童具有一般的逻辑结构发生在()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演阶段 C.具体运演阶段 D.形式运演阶段

第2单元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1)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基础达标 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 分布不均匀 B. 大范围的集中,小范围的散布 C. 大杂居、小聚居 D. 欧洲以黄色人种为主 2.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大多是( ) A. 黄种人 B. 黑种人 C. 白种人 D. 混血种人 3.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黑种人多分布在( ) A. 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 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 寒冷的极地地区 D. 季风气候区 4.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B.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C. 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D. 南亚的恒河平原 5.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历史原因 B. 生存环境差异 C. 遗传因素 D. 宗教信仰 6.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A. 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B. 居住地区、历史发展 C. 经济水平、文化程度 D. 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 7.世界人口构成中,人口最多的人种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8.生活在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主要是( ) A. 白种人 B. 黄种人 C. 黑种人 D. 混血人种 9.某校一位外教,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他最有可能来自( ) A. 英国 B. 日本 C. 坦桑尼亚 D. 泰国 10.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居住的人最多的分别是( ) A. 亚洲、印度 B. 南美洲、俄罗斯 C. 亚洲、中国 D. 非洲、中国 1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 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 赤道附近人口稠密,两极地区人口稀少 D. 荒漠、极地、高山高原等地区人口稀少 1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黄种人皮肤为淡黄色、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主要分布在亚洲 B.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乌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C. 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D. 非洲全部为黑种人 13.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B. 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 C. 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 D.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