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10

2010年第6期(总第247期)

当下,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技术创新削弱了传统媒介市场的边界和壁垒,媒介市场不仅在地理概念上,也在产品类别上得到了拓展,“技术的集成使不同种类的媒体、传播产品和市场划分变得模糊”①

。审视国内市场,在以“三网融合”为核心的媒介融合进程中,形成了以内容——平台——传输——屏幕——消费者及设备提供商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六大价值创造环节。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内容提供商转变为跨媒介服务提供商,跨国资本已更多地出现在此产业链环节上。

观察大媒介产业竞争格局变化的一个视角即所有权的变化。在一个处于变迁和转型的社会中,经济所有权变化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和电视新媒体产业有关的所有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产业链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电视产业转变为以节目、信息为产品,以地面无线、卫星、有线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四种方式为传输渠道,以各种个人和家庭屏幕为终端的崭新的产业链条。新的业务形态主要包括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四种形式。新型电视产业链的企业/事业/个人包括:内容提供商(影视公司、电视台、自媒体版权所有者、其他增值业务提供者),平台提供商(电视台、CP/SP、公共场所运营者),传输商(有线网络公司、无线网络公司、卫星公司),终端屏幕提供商(电视机、手机、游戏机、MP4、电子书阅读器、电脑)。具体来说,它们的产业链上分别包括如下竞争者:

1.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产业链可以分为:内容供应商,如电视

台、影视公司;内容集成运营商,如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和鼎视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网络运营商,以省(自治区、市)为单位,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3的省市完成网络整合;设备供应商,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和音视频设备提供商。所有权政策限制包括针对内容供应商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四个产业链上的运营主体均以国有(公有)为主,在内容提供和设备供应环节均有外资进入,而在集成平台的资格准入上,以大型国有集团为主,兼有个别社会资本。

2.IPTV

IPTV 产业链包括: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有线电视网络等,所有权相关政策包括从1999年国务院82号令中的“电信和广电不得互相进入”,到2009年5月《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要求“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内容供应商,如影视公司、电视台,相关政策为《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内容集成运营商,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杭州华数数字电视、江苏电视台等,所有权相关规定指《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中要求其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增值业务提供商,如盛大网络、搜狐网等,是一个外资活跃的领域;终端设备提供商包括联想、清华同方;网络设备提供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 胡正荣 柯 妍

本期话题

电视研究·TV RESEARCH

11

HOT TOPICS 包括思科系统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UT 斯达康等,无特殊所有权规定,竞争者包括外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3.网络视频/电视

2009年传统电视台、网络视频运营商和互联网原有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而这种竞争在2010年进一步加剧。那么,在此产业链上,内容供应商包括传统电视台、影视公司,还包括新媒体公司和公民个人。在所有权归属上,截至2008年年底,共批准视听节目网站303家,其中主流媒体和国有企业245家,民营企业58家,占19%,比第一批非国有企业视频牌照持有者提高17%;内容集成运营平台方面,最近传出央视网、上海广播电视台、杭州华数数字电视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互联网电视牌照的消息,前两者为国有传媒巨头,后者为区域性国有垄断经营者。除内容供应商和集成运营平台之外,设备提供商方面的所有权状况与数字电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4.手机电视

2009年,中国手机上网人数已达1.2亿。手机媒体应用包括语音通信、即时通讯、手机报、网络浏览、无线音乐、手机电视等。手机电视的内容供应商状况与网络电视有所不同,它的内容集成平台运营者是现有国有性质的内容供应市场的领先者和对外传播的内容供应者,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北京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显示出市场准入资格审定的谨慎。

二、电视新媒体所有权变化

媒体所有权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个方面是所有者的多元化,另一个方面是所有权的集中度,前者主要关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的分布,即市场开放程度,后者主要关注市场竞争结构。一般假定,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媒体公司比小型公司具有更高的效率②。中国现有传媒集团普遍采用的新媒体战略正是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

在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四大电视新媒体领域,有如下几个部分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第一,传统内容制作商的市场仍然是限制准入,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提高。例如,数字电视发展带来的分销渠道增多,内容需求量增大,为小型传媒公司、专业化传媒制作公司提供了市场空间。以网络视频市场为例,两年之内合法营业牌照持有者的数量由5家提高到58家。同时,仍然还存在4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视听网站。对新兴市场竞争者所采取的“承认”

策略,而非“再分配”策略,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优化,这样才能形成“主流媒体视听网站与商业视听网

站共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而对所有权的限制将导致资源浪费、重复投资,这也将阻碍产业在资本市场充分实现规模经济。

第二,新兴内容集成商(平台)的所有权多元化程度较低,集中程度较高。研究者多认为,内容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平台“能实现双边或多边主体之间互融互通”的界定,也能“为媒介融合的无缝对接和效率匹配提供

支撑环境”

。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和广电产业逐渐形成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因此,平台运营质量的高下至关重要。在平台的竞争者准入上,国内市场呈现出低度多元化、高度集中化的局面。以手机电视产业为例,手机电视产业链中网络运营商是整条产业链的关键角色,政策管制、牌照发放、试验地域的谨慎选择,都显示出手机电视的运营壁垒之碍,造成每一个能进入该领域的手机电视运营平台都具有近乎完全的垄断地位(最起码在当地)⑤。再以数字电视运营平台为例,它们沟通网络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和终端消费者,是一个动态平衡和力量博弈的核心。在五大集成运营商中,中数公司包揽全国数字付费电视45%以上的份额,保持了频道集成数第一、签约网络公司第一、累计在线用户第一的全国市场领先地位⑥。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在此四种市场上100%进入,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四类电视新媒体共拥有21张准入牌照,两者即占有8张,比例接近40%。

2008年,基于电信网络的互联网电视和网络视频“市场的格局初步成形”,在主流媒体开办的视听网站中,央视网、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东方宽频等发展较快;在400多家商业视听网站中,优酷、土豆、酷6以显著优势占据前三名⑦。而此次互联网电视牌照的颁出,更为这三家牌照持有者明确了独立的版权,使其因保持着媒介产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抢占了先机。

除上文探讨的四类电视新媒体外,移动电视多以各地广电系统为主导力量,但因其“因地制宜探索商业模式”,多有民营资本、海外资本介入。一些民营公司的运营平台也颇具规模,其中世通华纳 、巴士在线和华视传媒名列前茅。由此可以看出,车载电视/视频市场的所有权集中现象明显,且因产业组织积极寻找战略合作、资本合作,从而形成了所有权集中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

各种平台竞争的直接受益者就是产业链上游的内

12

2010年第6期(总第247期)

容制作商。内容制作商面对渠道多元化竞争,自身议价能力提升。以视频领域为例,2009年电视剧互联网版权每集售价提高了10倍。

第三,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随着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国内设备供应商(包括软件和硬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一份研究报告称,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市场;有线网、电信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使有线运营商将面临一个10倍于现有规模的市场机会⑧。

通信产业的三大运营商仍然将是市场绝对份额的占有者,但通过资金和其他合作,市场主体会朝着多元化、开放程度较高的方向发展。网络运营商拥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降低投资风险的需求,因此,引入投资伙伴和合作伙伴成为必然。广电网络运营商面临着资源整合的迫切问题,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作为两大竞争行业,异质同构的产业竞争必然要求广电业以相匹配的资源效率加入竞争。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向某些优势企业集中成为大势所趋。

三、电视新媒体产业所有权变化与文化创意产业

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诞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创意是其核心,并表现出多样性而非同质化、分众消费等诸多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具有连续性的。

在媒介融合的条件下,大媒介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至几乎以上所有创意产业。正因为如此,电视新媒体作为大媒介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成为管窥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环节的变化和特征,反映了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变化。本文所关注的所有权性质和集中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主体相对多元化,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可进入较多的领域。2005年是市场开放程度提高的关键一年。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8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系统对国家政策进行了积极、迅速的回馈,于同年出台《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最后一项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并引起了所有权的系列变化。从政策角度来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产业政策将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原则、规范中运行。

除去政策要素,媒介融合的产业环境提供了资源向优势竞争者进一步集中的机会,即某种类型的文化

创意产业公司由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链再造,而将竞争优势带入垂直产业链中,这将推动政策限制性约束进一步放松,进而实现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和集中。投资主体多元化涉及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平等经济主体的身份问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地位得到提升,文化企业一方面需要多方资金进入;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也会寻找机会进入文化产业。在此情况下,民营文化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数量的增大不可逆转。

二是无论国有还是商业竞争者,所有权集中化程度较高,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为如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跨媒体经营者获得竞争优势的双重武器。

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国内传统文化产业内。值得思考的是,所有权集中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剧了竞争,但从长期来看却导致了竞争的减弱,这也被称为“资本的悖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个人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竞争性、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相比具有更少的规模经济的特性。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个性化消费也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这两点正是电视新媒体产业的内容供应商所有权的多元化、内容产品形式的多元化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使得集成运营环节成为关键环节,运营平台的核心特征是服务,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型经济与工业经济的重大区别。

在技术创新推动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的大媒介产业,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法规和政策提供的产业环境中,在所有权持续集中的情况下保持鼓励创新的市场精神、开放的市场结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编辑:苏 涛

————

注:

①②[美]吉利恩·多伊尔:《传媒所有权》,陆剑南等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2页、第35页。③⑦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中国广播电

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9,第95页。④ 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

载《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⑤ 何晓昱:《手机电视终端的经济学分析》,载《中国数

字电视》,2006年第7期。

⑥《200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2009,第287页。

⑧ 见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2010年2月。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

研究·融合与发展36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导致了媒介的融合,形成新媒体时代。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开始让人们反思其利弊,它已经成为了联系文化、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要纽带。媒介的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包含着多个方面,媒介终端的融合、媒介生产途径的融合以及媒介机构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合,将不同的产品整合到一个平台上面,使不一样的产品进行多种方式的买卖,在不一样的媒介终端上进行多方面的推广。媒介生产途径的融合是突破传统的业务方式,开展新的业务区域。媒介机构的融合是传媒企业之间的合并,传媒企业中各个分类都是独立的,只专门进行一个分类的进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媒企业只能停止在单一发展的层面,不能通过融合扩大业务的发展范畴。人们对传媒产品的灵活运用,对其要求越来越高,更加促进了媒介的融合。2.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也就是将数字化利用在多媒体终端中,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简洁的信息化服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只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层次,也对人们的文化状态、精神层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媒体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使用新媒体的人员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判断、选择以及行为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物质带来的,技术的不同导致传播渠道的不同,而传播渠道在使用过程中又会产生特殊作用,使用人员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判断、选择以及行为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社会的能动性,传媒将信息进行再加工,然后进行传播,使接收信息的人们 被再加工的信息所影响。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自身具有碎片性、个性化以及经济化等优势。 2.1新媒体的碎片性 新媒体进行语言的传播,碎片性主要是它的传播渠道具有数字化特点。传统的媒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印刷媒介,主要是运用符号;另一种是电子媒介,主要是运用模拟,这两种媒介在传播的形式上有着巨大的限制性。新媒体的数字化主要是一种不借助物质的传播,因此也就使新媒体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拥有自身的虚拟特性。新媒体的传播具有自身特有的优点,它可以突破文化以及地区的差异,使双方在沟通交流中不会受到地区以及场地的限制,打破了传统媒体方式对信息的垄断,因此,使人们的生活被广泛的扩充,并促进了世界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信息化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自身的积极性,随着其发展,已经打破了在室内接收信息的限制性。传统媒体时期,电视作为一种传媒方式,人们利用收音机听广播、利用阅读报纸的方式接收信息,而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且内容单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模式,向多渠道分发转换。广大受众已由以往被动接收信息者转变为自主、独立的信息传播者,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的接收和传播。随着网络媒体及移动终端设施的不断发展,转向新领域的受众群体正在急剧扩大,移动实现了由3G到4G的转变,更加方便快捷,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广告投放者会考虑到组合投放的效果,注重内容及创意上的营销策略,产品资源最大化延伸,取得效益最大化。通 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 摘 要: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融合,在媒介融合这种大环境下,传统的媒体更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只有不断优化传播方式,才能使社会生活发生改变。新媒体是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产生的,这就表明了个性化的语言方式,与此同时,也使传播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阐述了媒介融合的定义以及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36-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3d11786442.html,ki.11-4653/n.2017.12.006 文/付茗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41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更加密集,新媒体的融合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新媒体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拓展传统媒体的发展平台。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视觉传播多元化,信息传播定制化,移动化程度高和社交互动性强。推动新媒体融合,需要转化大数据思维,培养复合型采编人才和整合营销策略,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数据化的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41-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3d11786442.html,ki.11-4653/n.2018.11.002 文/姜贵欣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融合的过程和趋势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张苏秋、顾江[1]指出,新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运行机制融合。胡占凡[2]指出,媒体融合是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是一场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要求从框架结构、制度设计、运转方式、产品呈现渠道和终端上进行整体革新。陈寿富[3]从媒体融合的精细化定位角度指出,新媒体融合的策略要注重系统思维,明确目标受众,精算成本和释放新体特质。梅宁华、支庭荣[4]指出,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尚不成熟, 平台之间融合性还比较弱, 平台内部不同传播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和矛盾;体制机制没有及时改革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新媒体融合的优点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1.大数据概念及特点分析 1.1概念 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信息库的不断注入,信息的累计,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不断为人类所利用,并且总结相关规律,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迎合用户需求,冲击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之举。1.2特点 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数据量增多,各种工具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比以往更加便利,新媒体的发展也伴随信息收集的高效不断完善;数据的种类更加繁多,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构成大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比以往更加便捷,得益于工具智能化的改进;数据的价值密度降低,随着数据数量的增加,信息的价值并没有成正相关增加,一些信息鱼龙混杂,对新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 2.新媒体融合的优点 2.1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借助手机客户端等,不断覆盖信息传播的途径,用户习惯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大限度地占据用户市场。新媒体信息传播注重时效性,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广电总局的管辖,内容的权威性被用户所认可。推动新媒体融合,由于进一步激发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同时,融合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2.2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仅仅是向用户传递信息,对于用户的需求,观众对于信息的反馈,媒体处于封闭状态,与观众的互动较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形成传递的闭环。新媒体融合,既保持传统媒体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又将观众的需求和节目的互动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观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参与到节目过程中,活跃节目气氛,提高节目收视率。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病,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信息的收集者,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2.3拓展发展平台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媒体借助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不断拓展发展平台。传统媒体的发展囿于电视传播,但是,

传统经典文学新媒体时代的融合

传统经典文学新媒体时代的融合 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媒体平台的不断完善,信息传播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传统低效率的、限制性强的纸质传播方式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在就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依然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受众的需求,及近年来,在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大的政策背景下,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建立自己的“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客户端。报刊方面也实行网上电子版阅读。在此大的背景下,作为传统传播方式的纸质传播面临巨大考验, 传统纸质刊物劣势 一、制造成本较高 传统文学作品以纸质形式呈现,需要前期排版、中期装订、后期销售,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财力。 二、受到空间限制 纸质出版刊物无法达到短时间的快速跨区域传送,电子刊物可以达到。 三、阅读速度 文字阅读速度慢,导致从刊物书籍获取信息的速度缓慢。加之现代信息爆发,无论是对速度还是内容的追求,文字阅读都有天生的缺陷,在当下尤为明显。

四、传统文学阅读效率较低,在人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效率由低到高分别是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包涵的信息量由高到低也是文字、声音、图片、视频。 五、阅读传统文学对时间的要求 因为以上几点,文字阅读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作为获取信息的代价,然现如今,传统阅读载体文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依然没有了优势可言。 文学的价值分析 一、时代智慧的结晶 二、价值观的引导 三、文化的传播 四、精神时间的充实 冲击下的措施 关键点: 结合媒体技术,传统文学经典也要与时俱进,进入信息媒体时代,将文学作品从传统纸质载体转换为音频、视频形式传播,抓住受众眼球,迎媒体时代信息传播。 案列分析: 最为典型的成功案列就是四大名著作为电视剧的播出,传统文学经典作品转换视频,受众更加乐意去接收,并且传播方便,如果四大名著没有拍成电视剧,如今随口都能说出

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广告设计与创意

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广告设计与创意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动广告的创意已经突破传统媒体与受众的情景式互动,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让受众融入到广告本身的情节和环境当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乃至产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广告创意的特性及其三个基本要素,提出了互动广告创意的一些方法。针对新媒体时代互动广告的思考,为其成功实践做一定理论准备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新媒体互动广告创意 一、引言 互动广告,即新型的网络广告和建立在计算机视觉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基础上的感应式广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动广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与受众的情景式互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受众融入到广告本身的情节和环境当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乃至产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广告的创意则要求广告创作者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一定的场景或情节设计,使广告中的产品更真切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与不同的受众产生不同的独特互动和联系,从而使受众获得独一无二的参与感。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使广告对新媒体的投放持续升温,新媒体广告的迅速崛起与规模成长正深刻的改变着广告传播的方式与效果。目前,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统广告已显生存困境。传统广告的困境,体现在经营状况、读者数量与构成、信息主要通道的地位及其影响力等多方面。这些困境,既是媒介格局改变的结果,更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 二、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 ①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②有线数字电视;③IPTV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两家地方网站的办网特色 湖南红网2001年成立,是湖南省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全球网站排名前500位,国内网站新闻影响力十强。提供新闻信息、微博、电子商务、广告等服务。东方网于2000年5月开通,是全国重点地方新闻网站,大型综合性互联网文化传播企业。网站拥有120余个频道,中、英、日三个语种版本。业务涵盖新闻发布、舆论交互、数字政务等多项领域,并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等传播载体,实现影响力的立体覆盖。 红网有独特的“百姓呼声”栏目。他们创造了“红网调查函”的沟通模式——编辑将网民反映的问题,以电子邮件、传真、快递等方式,第一时间发给当地部门寻求处理,并连续监督督促;对迟迟不答复的,就向上级部门通报。红网在“百姓呼声”的基础上,推出“问政湖南”频道——把全省八百多位领导的名字挂在网上,供网友留言。以此督促各地各部门参与网络问政。 该栏目一开始就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公开表示:全省各级领导,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各部门领导,要定期浏览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各级信访部门也要利用“百姓呼声”这一平台,把它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补充。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称“百姓呼声”为“网络信访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重视“网络民意”。 红网另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广泛开辟阵地。作为省级媒体,红网和时刻新闻客户端开创了省、市、县三级共建平台、共生内容、共享受众、共促传播的媒体融合模式。他们开设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子频道,由红网和各个分站共同建设内容。客户端还整合省内各电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源。同时,红网将触角延伸到各省直机关,帮助各机关建立和维护网站,收取代维费。 东方网独特的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东方网资本运作特色明显。智慧社区建设是基于本地、基于社区、基于位置的社区O2O服务。一是针对社区居民庞大的刚性需求,二是立足于云数据平台的建设进行开发。包含金融、医疗、教育、培训、家政、文化等众多领域,凡是在家门口有需求的,结合门店、通过互联网服务去满足。东方网已经在上海各窗口单位、便利店布了800多台智能机。 二、媒体人眼中的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在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媒体同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新媒体,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杂志之外,电脑、手机等也都加入了“媒体”行列。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凭借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并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挑战。但是,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仿效成功的,两者相互融合,互促互进,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媒体日益发达起来,我们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阶段——全媒体时代。目前,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都能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毋庸置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全媒体背景下,报纸已不是读者眼中一张传统的报纸,媒体不再是少数人的领域,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立地享有传播资源和传播对象。同样,任何一种资源或资讯都会同几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相连接。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征比较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报道者,才真正实现了新闻视角的无孔不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海量化。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信息开放度性和资源共享度,以全世界海量的信息存储

北京邮电大学真题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回忆版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 一、名词解释 4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大众传播 3、网络文化 4、互联网 5、人际传播 6、跨文化传播 7、通俗文学 8、亚文化 二、简答题 60分(每小题15分) 1、互联网的起源 2、大众文化的特征 3、网络中的传播 4、网络文化的特色 三、论述 50分(每题25分) 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 2008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传播隔阂 2、后工业社会 3、讯息 4、廉价报纸 5、社会责任理论 6、传播媒介 7、知晓权 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认识。 4、阐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简要概括其理论意义。 大众文化于网络传播

一、回答问题:3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数字鸿沟 3、网络文化 4、把关人 5、意见领袖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要回答:60分(每小题15分) 1、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与跨国传播有何区别? 2、试分析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网络时代的艺术和审美有何新特点? 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形成的? 三、论述:60分(每题20分) 1、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方面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急剧加速文化的同质化,请就此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2、如何看待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劣势? 3、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现象。 2009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4、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5、民主参与理论 6、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7、“沉默的螺旋” 8、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传播学的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2、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3、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简述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5、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阐述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和盖尔顿、鲁治的新闻选择标准理论,并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把关”的认识。 2、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价。 3、阐述当今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和对国际传播媒介的改变,并就“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合,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校园媒体又将何去何从? 一、相关概念 高校校园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校园媒体指在校园中存在的一切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办杂志、宣传橱窗、宣传板报、广告、简报,新媒体如校园网、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及数字媒体形式等。而狭义校园媒体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局限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校园媒体作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承载着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通报,校园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我探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校园媒体。 二、校园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在四川大学,传统校园媒体已经不占优势,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互连网、校园网)等校园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的主体。校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四川大学发展迅速,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这些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等特点得到了师生的接受。 下面简要说明四川大学不同媒体发展情况(就几种主要使用媒体而言,使用较少或没有使用的媒体忽略。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无法影响大学生族群,所以也不作考虑。): (一)校园报纸: 主要分为校园内自办报纸和社会报纸。“川大人“、自在诗文社刊办的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的内容,信息量小,并且因为发刊不固定、期数少,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阅读人群小;由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周末等社会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四川大学的师生中也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使用形式。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初探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初探 摘要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使得传媒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台不再是媒体界的龙头老大,它不断受到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强大冲击。那么,地方电视台如何应对新形势,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是每一位电视人必须探究的问题。笔者以运城电视台《法治民生》栏目为例,浅谈新旧媒体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新旧媒体的融合;市场变革;融合的方式; 1 电视媒体受新媒体的冲击 1.1 电视用户被分流 由于新媒体的传播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因而逐渐抢占了电视绝大部分的市场,尤其是年轻人群。现在电视用户以中老年为主。运城电视台《法治民生》栏目的热线电话所记录的热心观众90%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收视率不断下降。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远人于传统媒体[1]。 1.2 电视广告被蚕食 不仅是观众被分流,媒体所承载的广告,也在被新媒体迅速的瓜分。随着新媒体被客户的广泛认可,广告商逐渐将宣传的重点转向了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诸多的新媒体。山此可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有望成为中国传媒市场的主力军[2]。 1.3 电视影响力被削弱 在过去的几年内,电视一直占据着舆论主导的地位,几乎对于信息拥有着独家发布的权利。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的绝对霸主地位在渐渐地被瓦解。快捷性、及时性、多元性等特点是传统传媒无可比拟的特点,因而为新媒体带来了绝对的优势,因为新生代的团体更注重信息化的传播,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以及动员能力发展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2 电视媒体应对冲击的策略一一融合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不难看出,电视媒体的空间在逐渐的缩小,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电视媒体就该缴械投降了,向新媒体服输了[3]。恰恰相反,我们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有机的融合更有利于传媒业健康、稳定、迅速的发展。所以,电视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2.1 内容上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策略

摘要:传统媒体报道严谨、权威性强,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存在时效性差、互动性差、宣传功能过多容易引起读者反感等弊端。网络宣传效率高、速度快,但是存在虚假报道多、转载报道多、控制手段滞后、舆论导向混乱等问题。数字化时代,应努力实现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融合,挖掘传统媒体潜力,延展服务功能,合作为媒体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进而巩固、提高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新旧媒体不同特点分析 网络宣传效率高、速度快,但是存在虚假报道多、转载报道多、控制手段滞后、舆论导向混乱等问题。网络新闻宣传属于及时传播方式,只要这边一上线,手中就可以立刻看到,几乎不存在时差的问题。在网络传播方式下,新闻真正成为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范围都大大提高,提高了传媒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因为必须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工具以及新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的载体变薄,媒体的利润受到削弱。 近两年来,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更多的人成为传播者,而且有各自的粉丝,对传统媒体形成了进一步的削弱。但是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业余作者的传播水平有限,而且缺少把关,一些垃圾信息大量进入读者的生活,甚至出现诸如金庸去世这样的假新闻,影响了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信任度。在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大量发展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政策或法规对网络新闻进行监管和处罚,新闻宣传的控制手段处于滞后状态。 传统媒体报道严谨、权威性强,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存在时效性差、互动性差、宣传功能过多容易引起读者反感等弊端。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传统媒体不仅在信息收集上具有优势,而且由于专业训练,制造出的“新闻产品”一般都是符合要求的合格产品或高质量产品。按照传统媒体的专业化流程,来自各种不同信源的信息经过把关、筛选和加工,制作成符合标准的产品后再传输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基于其背景、社会责任感,在某些重大事件上往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甚至通过评论等方式来突出这种导向,发表其所代表组织的立场和观点。 由于报纸所代表的组织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其发布的重要新闻、民生新闻、政策导向、路线方针就会受到一定区域或系统内民众的重点关注,但与之无关的民众则可能更关注一些民生报道、娱乐报道、体育报道、社会新闻等,而且由于传统媒体传播效率稍显滞后、互动性也较差,因此,如何提高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增强时效性、增加和读者的互动,成为传统媒体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新旧媒体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期,分配出现多极分化,思想出现多元化,正确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是新闻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各有优势,如何加强两种媒体、两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切实担负媒体责任,需要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最终可以通过两种媒体的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网络媒体应设置把关人,提高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如果谈到网络媒体的最大缺点,应该就是其可信度差。综观网络媒体的内容,大量时事新闻及社会新闻主要是转载传统媒体的“网络文摘”,而网络自身的报道,主要是娱乐新闻、行业新闻,甚至是没有经过把关的道听途说。 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自由度”比较大,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度”过大,垃圾新闻、虚假新闻通常在网络上发生最多,且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加上一些明星或想出名的人、网络推手等利用网络“自由度”的缺点,制造新闻、制造卖点,而网络为了提高自己的点击率,对这些炒作的东西不仅不加排斥,而且争相加入,到最后,一旦事情的真相败露,网络也会成为受众反感的对象之一。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新媒体考试题目及其答案

1.请以手机媒体或网络媒体为例,结合本学期课堂讲授内容和你的个人体验,谈谈你对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 Andrew Nachison则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广义上,“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狭义上,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式的结合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 以手机媒体为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加强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相继问世,这一方面反映了报刊广电媒体对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的抢夺,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报刊和广播电视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借助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传输手段,使得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不同媒介组织的跨媒介融合。 2.传统媒体内部业务的融合 3.融合新闻 4.传媒业务与功能的融合,指媒体之间相互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传媒业务和功能的融合。 结合目前媒介融合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表现形式,个人认为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内容的拥有,然而规模化信息难以通过传统媒体自身充分地生产和流通;纵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造就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的可能性,但资本上的劣势往往阻碍其发展。综合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也就势在必行。 二接收终端的融合。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 三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逐步纳入到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来进行,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的战略联盟会使媒介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样化。 四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具体来说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是实现内容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形式上是媒介优势的完全融合,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并和经济效益统一。 2.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课程标准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新媒体策划与创意》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环境的项目策划与项目创意技术,实现解决完整项目的策划与创意能力,毕业后可从事媒体策划制作、产品包装策划、栏目策划设计、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兼顾技术与艺术的课程。能有效地运用AE、PR、PS等软件并结合到目标方案的策划与设计的技能,为此而设置这门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种类及定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而针对新媒体行业的策划与创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主流。在项目策划中新媒体是初传统媒体外被较为广泛接受和使用传播方式。大量的产品、作品、任务都通过新媒体媒介来进

行传播推广普及达成其目的的。为此我们采用以实例为主的项目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典型项目方案策划与设计实例,让学生从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由针对新媒体媒介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在教学过程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能不断改善作品效果,大胆提出自己想法,逐渐将创意表达至作品中。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媒体、产品、网络项目策划人才市场需;二是为“栏目包装实训”和“数字新媒体项目实训”职业能力课程奠定技术基础;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将课程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把针对网络媒介媒体的微型电影策划与制作、针对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产品推广策划与制作、针对手机、自媒体、流媒体的产品推广策划与制作作为课堂教学项目引入课程,加强岗位综合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操作熟练、举一反三。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xxxxxxxxxxxxxxxx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xxxxx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可以在虚拟群体中传递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区别于现实生活交流所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语言通网络的迅速传播,在网上流行开来,成了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虽然这些语言在网络上流行,但是他们来源于现实又影响着现实。那么,我们来剖析他形成的原因,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囧形象符号 如今,打开互联网,有一些网络“热词”总能蹦入你的眼帘,诸如:“打酱油”“俯卧撑”“很傻很天真”“范跑跑”“猪坚强”“看星星”……看似简单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故事,都连接着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些年轻网民自娱自乐,应任其自生自灭。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网民中广为流传,首先是因为反映了社会之现状,其道出了网友内心所思所想,能够引起共鸣。再者,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具有简短精辟、诙谐幽默、容易记住等特点,使得广大网友能够过目不忘,这也为其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这种方式也是值得商业炒作借鉴的,抓住时下热点,制造网络流行语,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其中,才能引起共鸣,对于品牌企业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将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 (一)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崭新平台 大众文化在英文里面对应的词是“popular culture”,而不是“mass culture”,这就说明了大众文化的对象并不是毫无个性的、统一的的大众,而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单独的个人,不将其经济能力、社会阶层、知识结构等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之内。大众文化是“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媒体创意方向).doc

2017年招生专业介绍 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媒体创意方向) 本专业主要以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创意人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相关媒体的创意、研发、策划等部门工作,也可以从事信息采编及设计制作等工作。 主干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创新思维训练、媒体创意导论、图形创意、视听语言、视觉传播、媒介融合、多媒体信息设计、在线新闻编辑、新媒体创意实务、广播电视创意与策划等。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 当今已进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这不仅是传媒转型的趋势,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互联网+”和新旧媒体融合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与新媒体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兴专业,我校是全国最早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本专业的学校之一,于201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立足新媒体、面向新经济、具备信息传播能力和经营管理潜力的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可以进入传媒、互联网机构的内容、产品、市场、运营等各条业务线,也可进入政府、企业从事与新媒体有关的工作,并逐渐成长为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一、培养特色: 1、专业突出,本专业围绕网络与新媒体的新业务、新规律,沿着新媒体内容和产品运营、新媒体互动营销、新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三个核心的专业方向,创新性的开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并且不断打造完善; 2、全能培养,本专业依托我院的多学科基础,注重创意、设计、商业、技术、数据多种观念与能力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全能型人才; 3、强化实践,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媒介》杂志、手机电视台、大数据实验室、新媒体终端实验室、互动营销案例库、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和科研

全媒体时代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62 百家论坛 全媒体时代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蒋程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 大量新媒体,为电视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创建媒介化社会。在这种形势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掘自身优点,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合作共赢。本文主要研究了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状况,希望可以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电视;媒介融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新的媒体形式,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等,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应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手机电视,在传统电视当中融入新媒体,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这种新的融合方式将在时代发展中强势崛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1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意义 当前,电视媒体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也存在较多优点,如资源的有序性与原创性等,所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电视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点,新媒体则利用传统媒体的深入剖析优点,将二者的优点集中在一起,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1.1电视媒体可以为新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 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与传播技术不能与新媒体相比,但电视媒体在人们生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还将在一定时期内主导信息传播。新媒体要实现快速发展还需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如传统媒体深入发掘新闻信息价值的能力,这是新媒体不具备的,在时代发展中依然占有较为稳定的地位,大量人群还是习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信息,因此,电视媒体拥有的收视人群不可限量。 网络媒体有着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更为宽广的信息传播范围,其融合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新闻内容的主题不明确,不能展现新闻信息的深层次价值。电视媒体拥有高知识、高技能的制作团队,依据合理的顺序进行策划、收集、制作、加工、播放等工作,这是明显优于新媒体的特点,电视媒体可以为广大观众发掘出大量高价值信息,对广大观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旦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利用各大视频网站与门户网站播放新闻信息,则会树立良好的电视形象。 1.2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为电视媒体所用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新媒体的发展严重制约着电视媒体,为了实现健康发展,要在传统电视媒体中融入新媒体,将已经制作完成的内容重新包装,利用新媒体的播放渠道进行传播。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电视等就是新媒体与电视媒体深度融合的结果,电视媒体还要与各大视频网站合作发展,才会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 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同时可以将自身特色节目提供给新媒体,解决新媒体发展中的不足与缺点,为其制订明确的电视主题。为了给广大观众提供原创节目,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品牌节目,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广大观众的收视意见。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交流性,电视媒体也要借鉴这一成功之处,大量电视台已经建立了“官方网站”,进一步细分了电视节目内容,如音乐、教育、旅游等。进入网络时代,新媒体力求为广大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与亲身体验,如果传统电视不能谋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则只能逐步陷入没落的境地,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移动终端与网络技术,在加强合作过程中实现发展。 2新媒体和电视媒体在融合中合作共赢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能各自为政,如果二者要在社会媒体发展中进行激烈竞争,只能导致二败俱伤。当前报纸与杂志的数量日益减少,接触并应用电子阅读的人群越来越多,手机也不再只用来通话,可以安装QQ、微信、微博等大量交流软件,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虽然一部分人在空余时间会收看电视节目,但上网的人数将越来越多,人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现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媒体在制约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也为电视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电视媒体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新媒体也可以合理借鉴电视媒体的创意与主题发掘优点实现健康发展。 2.1满足用户需求 媒体行业还需及时转变发展意识,选择最为合理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当前媒体发展的各种情况,如当前社会中涌现的各种传播现象,不同地区观众的收视需求,以及信息时代人们收看电视的时间、习惯、倾向等各种因素。 在研究不同地区用户收视需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国家媒体行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传播手段与传播资源,实现传输方式的多元化,强调与广大用户的交流互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2电视媒体引入新媒体传播技术 在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中,新媒体传播技术日益完善,微博、微信、手机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当中,而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用具。地方媒体必须审时度势,及时研究时代发展需求,在引入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前提下创建新型传播平台,让广大用户借助多种渠道获得信息。 3结语 总之,时代在快速发展,电视晚于广播出现,并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但广播依然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网络信息也不可能全部代替报纸杂志,依然有一部分人群倾向于利用传统媒体接收信息。所以,电视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还需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问题,新媒体可利用传统媒体深入剖析与创建主题的优势,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健康发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就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有助于现代传播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莹杰,姜晖.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艺术百家,2015(6):82-88. [2]黄雨润.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电视技术,2017,41(3):38-41. [3]吴灿平.电视和新媒体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