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热分析》报告

《差热分析》报告

《差热分析》报告
《差热分析》报告

实验二差热分析

姓名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院系 ________

差热分析

一引言

差热分析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简称 DTA) 就是通过温差测量来确定物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的一种热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如何分析DTA 的结果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并阐述了影响差热分析效果的各种因素。

二实验原理

物质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固、晶型转变、分

解、化合、吸附、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并伴随着有焓的改变,因而产生热效应,其表现

为物质与环境 (样品与参比物 )之间有温度差。差热分析( DTA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DTA 曲线是描述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

温差(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TA 实验中,试样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

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

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等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图 1 差热分析的原理图(1- 参比物 ; 2- 试样 ; 3- 炉体 ; 4- 热电偶)图2试样和参比物的升温曲线DTA 的原理如图 1 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ν=dT/dt 进行程序升温,以T s、T r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包括容器、温差电偶等)的热

容量 C s、C r不随温度而变。则它们的升温曲线如图2所示。

若以T=T s-T r对 t 作图,所得 DTA 曲线如图3所示,在0-a 区间, T 大体上是一致的,形成DTA 曲线的基线。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 ),则与参比物间的温差变大,在DTA 曲线中表现为峰。显然,温差越大,峰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

次数多,峰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

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峰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

图 3DTA 吸热转变曲线

在热量测量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计算式是Speil 式:

t2Tdt= m

a H

A

t1g s

式中 ma 是试样中活性物的质量,△H 是试样中活性物的焓变,g 是与仪器有关的系数,反映了仪器的几何形状试样和参比物在仪器中安置的方式对热传导的影响,λs 是试样的热导系数,△T 是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差,当g 和 s 作为常数处理时上式可以改写为:

t2

KQ p

A Tdt=Km a H

t1

式中 A 是差热曲线的峰面积,由实验的差热峰直接得到,K 是系数。在 A 和 K 值已知后即能求待测物质的反应焓变H 。

值得注意的是K 值并不是常数,它与坩埚的几何形状,试样和参比物在仪器中的放置

方式,导热系数和变化发生的温度范围以及实验条件和操作因素有关。因实际情况与推导式的假设条件不符引起的偏差也部分地包含在K 值中,所以通常K 值不是有计算得到的,而是由实验标定的。通常按下式计算校正系数K :

A

K=

m a H

有了校正系数既可以按照式计算待测物质的反应焓变H 。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注意,为了计算处理方便,本实验中的差热曲线做了绝对值处理:峰向上代表吸热,峰向下代表放热。

1. 试样 Sn 粉末与参比物Al2O3颗粒

将实验获得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绘出Sn 的 DTA 曲线如图 4 所示:

图 4 Sn 的 DTA 曲线(升温速度10℃ /min )和参比物温度曲线

由软件可算得图 4 中的峰面积为:

A Sn223℃ s

2.试样CuSO45H2O与参比物Al2O3

将获得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绘出CuSO4·5H2O 的 DTA 曲线如图 5 所示。

从图 5 可知,第一、二个脱水峰有明显的重叠,这使得峰面积计算及其它峰分析带来了

不小的麻烦。另外,从图 5 中也可以看出脱水峰之间还出现了基线的偏移现象。一方面基线偏移反映的是试样热熔的改变(由于实验过程中试样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影响差热分析的某些因素。

图 5 CuSO4·5H2O 的 DTA曲线(升温速度10 ℃ /min )和参比物温度曲线

关于峰重叠和基线偏移现象的讨论在【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中会有详细的说明,这里暂不作讨论。

要求得三个分立的脱水峰峰面积,必须对DTA 曲线进行分峰处理。理论上,一次反应的热效应应该是对称的分立峰,而且极相似于高斯(Gauss)函数曲线。从而有了两种分峰的

处理办法:一是用指数函数(通常选用高斯函数)拟合实验曲线;二是根据峰面积守恒用单峰

合成重叠峰来模拟峰谱图。

图 6 高斯分布拟合DTA 曲线进行分封处理

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用高斯分布拟合获得CuSO4·5H2O 的 DTA 曲线,通过一条峰边可以拟合得到一个完整的分立峰曲线。如图6所示。

此时已经能够将重叠的峰分开,从而峰面积也易求得。但是这个方法涉及到高斯函数算

法的研究,计算比较繁琐,故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法。

我们知道,第一个和第二个峰重叠后形成的新峰的峰面积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脱水过程吸收的热量之和。因此可以认为:虽然发生了峰重叠,但峰的总面积应守恒。即如果采取某

种方式将这两个峰分开后,应有两个分立峰的面积之和等于重叠峰的峰面积:

A 脱失分立峰1 A 脱水分立峰

2

A 重叠峰

如图7 所示:仍有分立峰对称分布。且脱水分立峰 1 的面积一半为A1 ,脱水分立峰2的面积一半为A2 ,中间部分的面积为A3 ,根据前面的假设应该有:A1+A2=A3。可运用数据分析软件编写一数值算法,满足条件:

A1+A 2=A3

A1+A 2+A3=A重叠峰

此时可找到合理的分立峰峰顶F1 和 F2,如图 7 所示:

图 7利用单峰合成重叠峰来模拟CuSO4·5H2O 峰谱图

这里对于基线的偏移问题,采用的是ICTA第二次国际试验计划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求得总面积为: A 重叠峰1341℃ s

按上面的算法推得:A1143℃ s

A 2193℃ s

从而可得:A

脱失分立峰 12 A 1

s 284

A

脱水分立峰 22 A 2

s 386

另外还有:

A

脱水分立峰 3232s

得到三个分立峰的面积之后就可以计算试样三次脱水的焓变。

A

利用公式:K=

m a H

对同一实验器材,若视K 为常系数

A

Sn A

脱水分立峰 i

(其中 i 取 1,2,3)

则有:

H

Sn K H

脱水

i

m

Sn m

试样 i

从而可得:H

脱水 i

m Sn A 脱水分立峰i H

Sn

m试样i A Sn

由于实验条件所限,试样质量的测量难以实施。由于试样质量未知,则每次脱水后的产

物也无法确定。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此处三次脱水的反应应是:

1CuSO4·5H2O — >CuSO4·3H2O+2H20

2CuSO4·3H2O — >CuSO4·1H2O+2H20

3 CuSO4·1H2O — >CuSO4+ H20

由此可算得三次脱水的焓变如下表:(H Sn =7.2 KJ/mol=60.7J/g A Sn223℃ s )

第 i 次脱水试样成份

(℃)(焦耳克)A

脱水分立峰 i s

H

脱水 i/

1CuSO4·5H2O284

m

Sn

77.3 m

CuSO4 5H 2O

2CuSO4·3H2O386

m Sn

105.1 m CuSO43H2O

3CuSO4·H2O232

m

Sn

63.1 m

CuSO4 H2 O

至此,我们已经测得CuSO4·5H2O 三次脱水反应的焓变。由于影响热学实验的因素很多,所以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例如,按照前述反应机理三次脱水的峰面积应为2:2:1 ,但从计算结果来看,还是有明显的偏差。但DTA 的结果通常已经能够反映出脱水过程的变化

机理,例如,如果简单认为m Sn / m试样i近似为1的话,则可以得到试样三次脱水的焓变值

的数量级在 102 J/ g (或10KJ / mol),符合实际。

作为一种动态分析技术,影响DTA 的因素很多。但只要严格控制某种条件,仍可获得

较好的重现性。下面我们就影响DTA 的主要因素进行一些讨论。

四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通常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仪器,二是试样,三是实验条件。

1.试样的影响

在差热分析中试样的热传导性和热扩散性都会对DTA 曲线产生较大的影响。显然这些

影响因素与试样的用量、粒度、装填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以及稀释剂等密切相关。

a)试样用量

以ZnC2O4 的 DTA 曲线为例:

由此可见:试样量的多少也影响差热曲线的形状。试样量越大,差热峰越宽,越圆滑。

其原因是因为加热过程中,从试样表面到中心存在温度梯度,试样越多,这种梯度越大,差热峰也就越宽。这样将会影响热效应温度值的准确测定,有时甚至会造成相邻热效应的重叠。b)试样的粒度

以 CuSO4·5H2O 为例:

右图表示在氨气份中发生反应

CuSO4·5H2O — >CuSO4·H2O+4H20 的 DT 曲

线,其升温速度 10℃ /min

1:CuSO4·5H2O — >CuSO4·3H2O+2H20(液)

2: H2O (液)— > H20 (气)

3: CuSO4·3H2O— >CuSO4·H2O+2H20 (气)

采用最大的颗粒(-14+18 筛孔),分解反应的第一步发生较慢。因为释放出的水扩散到表面需要时间;相应的西热峰易于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峰合并。人们发现,其峰温与颗粒大

小无关(图a),接着就是反应 3 的吸热过程;

颗粒相当小的试样(-52+72 筛孔),出现了三个明显分开的吸热峰(图b),反应 1 进行的较快,而且到了由于沸腾使吸热变得明显时的温度,反应实际上就完成了,相当于反应3的峰温也稍微降低了一点;

采用更小的颗粒(-72+100 筛孔),仅能看到两个吸热峰(图c)。反应 1 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反应 3 也是这样。这就是沸腾吸热过程2 由于反应 3 的发生而观察不出来,得到两阶段过程。

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粉末物质。但事实上试样颗粒的大小对DTA 曲线究竟有什么影响很难具体说明,因为这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化学过程类型,视具体情况而定。

c)试样填入容器的方法

试样填入容器的方法对实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与周围环境气氛进行反应的物质,其DTA 曲线受试样堆积方式的影响极大,微微不同的堆积方式是的试样颗粒之间的间隙不同,

从而阻碍气氛进入反应物质受到的阻碍也不同。本实验试样采用手动装填,建议填入试样的

坩埚在工作台上应轻轻敲一下,有助于试样颗粒的均匀排布。

d)参比物性质的影响

与试样一样,参比物的热导系数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比热容、密度、粒度、温度和装填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均能引起差热曲线的基线偏移。即使同一试样选用不同的

参比物实验,引起的基线漂移也不一样。因此为了获得尽可能与零线接近的极限需要选择与

试样热导系数尽可能接近的参比物。

2.仪器的影响

样品支持器对热量从热源向样品传递及对发生变化的试样内释放或者吸收热量的速率

和温度分布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它与差热曲线的形状、峰面积的大小和位置、检测温度差的灵敏

度及峰的分辨率直接有关。作为样品支持器的一部分,坩埚对差热曲线的影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a)坩埚材料的影响

在差热分析中所采用的坩埚材料大致有玻璃、铝、陶瓷、刚玉、石英和铂等,要坩埚材

料在实验过程中对试样、产物(含中间产物 )、气氛等都是惰性的,并且不起催化作用。如果

忽略这些,会导致严重的误差。

b)坩埚形状的影响

坩埚的形状和大小是决定炉内温度均匀一致区域的大小及炉子热容量的主要因素,它们影响差热曲线的基线平直、稳定与炉子的热惯性。

c)热电偶的影响

差热曲线上的峰形、峰面积和峰温均受热电偶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电偶的接点

位置、类型和大小。同时,不同材料制成热电偶由于温度电视特性不同,对温度信号的灵敏

度和放大能力也就不同导致差热曲线的基线稳定性差。热电偶的对差热曲线的基线稳定性也

有影响。另外,测温热电偶的自由端偏离控制的温度(通常是零度)也会是温度测量值发生

改变。

3.实验条件的影响

a)升温速率的影响

升温速率常常影响差热峰的形状,位置和相邻峰的分辨率。升温速率越大,峰形越尖,

峰高也增加,峰顶温度也越高。反之,升温速率过小则差热峰变圆变低,有时甚至显示不出

来;升温速率越大,分辨率越低,有时相临两个

很近的吸热或放热峰,由于升温速率过快,使两

峰完全重叠。

仍以 CuSO4·5H2 为例:

右图显示了在静态空气中,升温速率分别为

2,5,10,20℃ /min 时 CuSO4·5H20 的 DTA 曲线。

在两个最高加热速度下,第一个吸热峰被分解为

三个明显的峰,这是由于形成了CuSO4·3H2O ,

最后这个化合物在温度大约到了230℃时仍保持

稳定,当它分解为无水盐时产生一个分立明显的吸热峰;如果升温速率降低到5℃ /min ,此时形成的散水化合物的风和释放出来的水沸腾的风合并,当然在斜率上有明显的变化;当升温速率降低到2℃ /min ,检测不出由于水的沸腾而长生的分裂吸收效应曲线。

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峰形的改善,但过大的升温速率却又会掩蔽一些峰,并使峰顶的温

度值偏高。由此可见,升温速率的大小要根据试样的性质和量来进行选择。

b)环境气氛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气氛如氧化性、还原性和惰性气氛对差热曲线的影响是很大的,气氛和压力可以影响试样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平衡温度、峰形。因此,必须根据试样的性质选择适当

的气氛和压力,有的试样易氧化,可以通入N2、Ne 等惰性气体。

c)温度差(T )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T 的检测灵敏度指的是一起对温度差T 的放大倍数,与同行藏所说的满量程时差热

的微伏之有关。T 相同但放大倍数不同时,仪器记录的纵坐标的距离不同,而且仪器能够

感知的最小温度差值也不同。通常,当试样量减少,或者热电偶获得的热电动势较小,以及

为了检测微小变化在差热曲线上产生的峰时,通过提高差热灵敏度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峰,

但这可能导致基线漂移。

需要指出的是T 的检测灵敏度只与信号检满和记录方式有关,而与试样变化无本质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实验技术的简易有时候使实验数据含糊不清并且难以准确地解

释。事实上单凭DTA 数据来接系问题是很不可靠的。通常与DTA 一起应用的技术是热重法(TG )和逸出气体分析法( EGA ),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 DTA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性。

五实验补充: DTA 曲线特征点温度的确定

如下图所示,DTA曲线的起始温度可取下列任一点温度:曲线偏离基线之点T a;曲线陡峭部分切线和基线延长线这两条线交点T e即外推起始点。其中T a与仪器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则出现得越早,即T a值越低,故一般重复性较差,T p和T e的重复性较好,其中T a最为接近热力学的平衡温度。T e为曲线的峰值温度。

从外观上看,曲线回复到基线的

温度是 T f(终止温度)。而反应的真

正终点温度是T f’,由于整个体系的

热惰性,即使反应终了,热量仍有一

个散失过程,使曲线不能立即回到基

线。 T f’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确定,

T f’之后,ΔT即以指数函数降低,因而如以ΔT-(T)a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当从峰的高温侧的底沿逆查这张图时,则偏离直线的那点,即表示终点T f。

现对 CuSO4·5H20 的 DTA 曲线,由于峰重叠的缘故以及对于分封可靠性的依赖,这里

简单起见这里仅找出三次失水的外推起始温度,如下图所示。

对于基线的偏移问题,仍然采用ICTA 第二次国际试验计划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D1、 D2 、 D3 分别是 A1B1 、 A2B2 、 A3B3 三条峰边的斜率最大的切线与外推基线的交点,分别代表了三个起始温度。由上述外推始点法可推测得:

第一次脱水:T D166.1℃

第二次脱水:T D2113.7℃

第三次脱水:T D3226.0℃

查阅各类文献,发现所载数据均略有差别。这与试样的结构、取样量、升温速率、气氛

等因素有关,前文已经进行过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差热分析实验技术和图谱模拟解析》朱凯汉李东静

《高斯函数算法在模拟解析热分析谱图中的应用》朱凯汉赵雷洪《差热分析DTA 技术及其应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差热分析__实验报告

差热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用差热仪绘制CuSO4·5H2O等样品的差热图。 2. 了解差热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了解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和如何利用热电偶绘制差热图。 二、实验原理 物质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固、晶型转变、分解、化合、吸附、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并伴随着有焓的改变,因而产生热效应,其表现为物质与环境(样品与参比物)之间有温度差。差热分析就是通过温差测量来确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差热分析仪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包括带有控温装置的加热炉、放置样品和参比物的坩埚、用以盛放坩埚并使其温度均匀的保持器、测温热电偶、差热信号放大器和信号接收系统(记录仪或微机)。差热图的绘制是通过两支型号相同的热电偶,分别插入样品和参比物中,并将其相同端连接在一起(即并联,见图5-1)。A 两支笔记录的时间—温度(温差)图就称为差热图,或称为热谱图。 图5-1 差热分析原理图 图5-1 典型的差热图从差热图上可清晰地看到差热峰的数目、位置、方向、宽度、高度、对称性以及峰面积等。峰的数目表示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次数;峰的位置表示物质发生变化的转化温度(如图5-2中T B);峰的方向表明体系发生热效应的正负性;峰面积说明热效应的大小。相同条件下,峰面积大的表示热效应也大。在相同的测

定条件下,许多物质的热谱图具有特征性:即一定的物质就有一定的差热峰的数目、位置、方向、峰温等,因此,可通过与已知的热谱图的比较来鉴别样品的种类、相变温度、热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差热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冶金、陶瓷、地质和金属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理论上讲,可通过峰面积的测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CuSO 4·5H 2O ,CuSO 4·5H 2O 是一种蓝色斜方晶系,在不同温度下,可以逐步失水: CuSO 4·5H 2O CuSO 4·3H 2O CuSO 4·H 2O CuSO 4 (s ) 从反应式看,失去最后一个水分子显得特别困难,说明各水分子之间的结合能力不一样。 四个水分子与铜离子的以配位键结合,第五个水分子以氢键与两个配位水分子和SO 4 2-离子结合。 加热失水时,先失去Cu 2+ 左边的两个非氢键原子,再失去Cu 2+ 右边的两个水分子,最后失去以氢键连接在SO 4 2- 上的水分子。 三、仪器试剂 差热分析仪1套;分析物CuSO 4·5H 2O ;参比物α-Al 2O 3。 四、实验步骤 1、 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将各控制箱开关打开,仪器预热。开启计算机开关。 2、参比物(α-Al 2O 3)可多次重复利用,取干净的坩埚,装入CuSO 4·5H 2O 样品、装满,再次加入CuSO 4·5H 2O 将坩埚填满,备用。 3、抬升炉盖,将上步装好的CuSO 4·5H 2O 样品放入炉中,盖好炉盖。 4、打开计算机软件进行参数设定,横坐标2400S 、纵坐标300℃、升温速率

学校部门决算分析报告范文

学校部门决算分析报告范文 xxx年是xx县业余体校各项工作发展前进的关键年,在县文体广电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稳定、发展为主旋律,积极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创建标准化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和积极备战、参加喀什地区xxx年青少年年度比赛为目标,按照《xx县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强化训练管理,抓好制度建设,保障运营安全,总体上完成了年初的预期工作目标和任务。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纳入xxx年度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1 个,单位机构无变化。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xxx年年末我单位在职8人(其中事业人员7人,工勤人员1人),退休人员5,遗属补助人员4人;与上年度相比无变化。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科学规划,有效整合训练资源

承担青少年业余训练,发现、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体育苗子是我校的重要职责。xxx年,我校积极主动,明确职责,在训练、比赛方面动脑筋、下功夫,采取内强外联、内培外引等多种措施,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最强大的训练队伍,迎接地区年度比赛的到来。 通过对校内外训练资源的整合,使我校具备了强大、专业的训练队伍,以最积极的态势参加地区年度比赛。经过整合,我校共有22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xxx 年地区青少年比赛7个大项。 2、合理安排,积极组织训练 我校采取 2+2 的训练模式,即除周一至周五训练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行强化训练。一是假期集中训练;二是对外输出训练。三是以赛促练。 3、有力保障,为训练比赛保驾护航 体贴到位的后勤保障是训练比赛能够正常的进行的重要保障。我校各科室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密切协作,努力改善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条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做到人、财、物保障及时、到位,使教练员、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训练中。 4、喜人成绩,回报刻苦训练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材料物理性能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2013级本科 姓名:张学书 学号: 3

指导老师:谢礼兰老师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成绩 实验一: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同步热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2、了解STA449 F3型同步热分析仪的构造原理及性能。 3、学习STA449 F3型同步热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指在加热的过程中,测量被测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技术。图1-1为功率补偿式DSC仪器示意图:

图1-1 功率补偿式D SC 示意图 1.温度程序控制器; 2.气氛控制;3.差热放大器;4.功率补偿放大器;5.记录仪 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譬如放热,试样温度高于参比物温度,放置在它们下面的一组差示热电偶产生温差电势U ΔT ,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功率补偿放大器,功率补偿放大器自动调节补偿加热丝的电流,使试样下面的电流Is减小,参比物下面的电流IR 增大,而Is +IR 保持恒定。降低试样的温度,增高参比物的温度,使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 趋于零。上述热量补偿能及时,迅速完成,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始终维持相同。 设两边的补偿加热丝的电阻值相同,即RS =RR=R,补偿电热丝上的电功率为PS=IR 和P R=IR 。当样品没有热效应时,PS=P R;当样品存在热效应时,PS 和PR 的差ΔP能反映样品放(吸)热的功率: ΔP= PS-PR= IR -IR=(I S+IR)( I S-IR)R =(IS+IR ) ΔV =I ΔV? (1) 由于总电流IS+IR 为恒定,所以样品的放(吸)热的功率ΔP只和ΔV 成正比, 3 1 2 4 5

年党员党性分析总结(完整版)

年党员党性分析总结 年党员党性分析总结 201X年党员党性分析总结范文一 一、对个人党性原则和现实表现的总体评价 杜绝四风和根治慵懒散浮拖从我做起。艰苦奋斗与群众路线紧密相关,我们的工作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不可分。因此,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做到标准不降、本色不变、作风不浮。要严格管理,勇于负责,当好表率,做到艰苦奋斗的本色不减,严格要求的紧迫感不减;不管物质条件、生活待遇、工作环境有什么变化,清廉简朴的本色不丢。让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从行动和思想上让慵懒散浮拖得到标本兼治。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为我院长期稳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X年党员党性分析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通过参加组织的和自己私下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于认真查摆问题、进行彻底整改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经受住了考验,理想信念坚定,进取精神比较强,宗旨意识比较突出,大局观念比较鲜明,遵章守纪比较自觉,工作作风比较扎实,

任务完成比较圆满。下面,自己对照党章、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对照四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和党性分析。 一、对个人党性原则和现实表现的总体评价 自己对党是忠诚的,对岗位是热爱的,对履职是努力的,对工作是认真的,对自身要求是严格的。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这一根本问题上立场更加鲜明,个人的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根基不断夯实,改进作风的标准不断提高。 是坚持党的宗旨意识不动摇,始终保持理想远大的人生观。作为一名党员,随着入党时间的延长,对党的朴素感情越深厚,对党的信仰、对组织的信赖、对荣誉的重视,与日俱增。能够始终不忘入党初衷,能够始终按照党的章程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除了党的事业和工作以外,从来不渴求什么,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干什么工作,始终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从来不因其他问题影响自己对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 是坚持履职尽责不懈怠,始终保持顾全大局的全局观。多年来,自己始终有一种学习知识的紧迫感,担心自己因为素质低而不适应工作,担心能力差而完不成任务,担心知识少而跟不上形势。注重学习新知识,研究岗位、职能、任务和环境带来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始终保持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能够始终保持集体荣誉感和全局观念,能够本着为集体、为学生、为个人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搞好服务,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大家满意。

最新差热分析DTA实验报告

差热分析DTA 一、实验目的 掌握热分析方法─差热分析法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了解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 二、差热分析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 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同时产生放热或吸热的热效应,从而导致样品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差热分析是一种通过热焓变化测量来了解物质相关性质的技术。样品和热惰性的参比物分别放在加热炉中的两个坩埚中,以某一恒定的速率加热时,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线性升高;如样品没有产生焓变,则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是一致的(假设没有温度滞后),即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DT=0;如样品发生吸热变化,样品将从外部环境吸收热量,该过程不可能瞬间完成,样品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DT<0;反之,如样品发生放热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从样品瞬间逸出,样品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向高温方向变化,温差DT>0。上述温差DT(称为DTA 信号)经检测和放大

以峰形曲线记录下来。经过一个传热过程,样品才会回复到与参比物相同的温度。 在差热分析时,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分别是通过热电偶测量的,将两支相同的热电偶同极串联构成差热电偶测定温度差。当样品和参比物温差DT=0,两支热电偶热电势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差热电偶记录的信号为水平线;当温差DT10,差热电偶的电势信号经放大和A/D换,被记录为峰形曲线,通常峰向上为放热,峰向下为吸热。差热曲线直接提供的信息主要有峰的位置、峰的面积、峰的形状和个数,通过它们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研究变化过程的动力学。峰的位置是由导致热效应变化的温度和热效应种类(吸热或放热)决定的,前者体现在峰的起始温度上,后者体现在峰的方向上。不同物质的热性质是不同的,相应的差热曲线上的峰位置、峰个数和形状也不一样,这是差热分析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分析DTA 曲线时通常需要知道样品发生热效应的起始温度,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的规定,该起始温度应为峰前缘斜率最大处的切线与外推基线的交线所对应的温度T(如图2),该温度与其它方法测得的热效应起始温度较一致。DTA峰的峰温Tp虽然比较容易测定,但它既不反映变化速率到达最大值时的温度,也与放热或吸热结束时的温度无关,其物理意义并不明确。此外,峰的面积与

2017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 (部门参考使用)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部门(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调整原因说明。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3)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4)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分析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支出要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析具体构成及特点。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分单位结转和结余情况。 3.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对资产负债具体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占比、上下年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或折线图),重点说明主要资产、负债基本情况、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计算资产负债率,可进行连续年度的对比,分析部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效益管理,避免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部门(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返回

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报告

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报告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报告 一、检查重点: 重点围绕公务接待、财务管理、廉洁过节、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遵守工作纪律等问题,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此次自查,使我局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全面领会关于纠正“四风”问题整改的重要意义,坚决按照区纪委要求,不耍花样、不搞变通、不存侥幸,以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检查方法: (一)召开专门会议。1月12日下午,由局党组书记邹玉和主持并传达了此文件精神,并在会上针对文件精神进行了部署与要求。会上确定局党组书记邹玉和同志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孙兆刚副书记主抓,综合办公室协助。并强调此次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本局党员干部积极做好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由局党组带头主动增强“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认真总结检查落实区纪委关于本次纠正“四风”规定要求。分析存在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个党员都要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本部门内部管理,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研 第 2 页共 4 页

究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请销假制度,工作日考勤制度,公务接待与财务管理制度等。来进一步督促我局干部职工切实有效的抵制“四风”危害。 三、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我局抓住“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这一目标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好民主生活会,主要发现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存在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二是存在进入企业次数少,调研成果少;三是上班时间迟到,工作时间离岗不报知去向;四是随意串岗、扎堆闲聊等四种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平时的督促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到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执行力上。所有涉及到以上“四风”问题的党员干部也在民主生活会与组织生活会上表态马上整改,真正做到了即知即改。 抓好“四风”问题的整治工作不仅要联系实际、分层分类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同时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凝心聚力,为全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局面。 第 3 页共 4 页

差热分析_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差热分析 姓名:学号:实验时间: 2011/5/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差热分析原理和定性解释差热谱图。 2、用差热仪测定和绘制CuSO4·5H2O等样品的差热图。 二、实验原理 1、差热分析原理 差热分析是测定试样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所产生的热效应来研究物质转化及花絮而反应的一种分析方法,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物质在受热或者冷却过程中个,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固、晶型转变、分解、化合、吸收、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因而产生热效应,其表现为体系与环境(样品与参比物之间)有温度差;另有一些物理变化如玻璃化转变,虽无热效应发生但比热同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生改变,此时物质的质量不一定改变,但温度必定会变化。差热分析就是在物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基于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 DTA的工作原理(图1 仪器简易图)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恒速升温(或降温)时,通过热偶点极连续测定试样同参比物间的温度差ΔT,从而以ΔT对T 作图得到热谱图曲线(图2 差热曲线示意图),进而通过对其分析处理获取所需信息。 图1 仪器简易图

实验仪器实物图 图2 差热曲线示意图 在进行DTA测试是,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在两个样品池内(如简易图所示),加热炉以一定速率升温,若试样没有热反应,则它的温度和参比物温度间温差ΔT=0,差热曲线为一条直线,称为基线;若试样在某温度范围内有吸热(放热)反应,则试样温度将停止(或加快)上升,试样和参比物之间产生温差ΔT,将该信号放大,有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后形成DTA峰形曲线,根据出峰的温度 及其面积的大小与形状可以进行分析。 差热峰的面积与过程的热效应成正比,即 ΔH。式中,m为样品质量;b、d分别为峰的 起始、终止时刻;ΔT为时间τ内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

X X 单位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 (部门、单位参考使用)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部门(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调整原因说明。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页脚内容1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本年收入合计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万元,占%;上级补助收入万元,占%;事业收入万元,占%;经营收入万元,占%;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万元,占%;其他收入万元,占%(可做饼图进行分析对比)。 本年支出合计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万元,占%;项目支出万元,占%;上缴上级支出万元,占%;经营支出万元,占%;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万元,占%(可做饼图进行分析对比)。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万元,支出决算为万元,完成预算的%。其中:因 页脚内容2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_______ 学号: 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 ?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04-09 实验成绩: 热重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差热分析仪的基本构造; 2.掌握热重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3.测定硫酸铜晶体试样的差热谱图,并根据所得到的差热谱图,分析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二、实验原理 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最常用的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即变位法和零位法。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斜度,并自动记录。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平梁的倾斜,即所谓零位法。由于线圈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比例,这个力又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比例,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变化的曲线。 热重实验仪器主要由记录天平、炉子、程序控温装置、记录仪器和支撑器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记录天平,它基本上与一台优质的分析天平相同,如准确度、重现性、抗震性能、反应性、结构坚固程度以及适应环境温度

变化的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记录天平根据动作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偏转型和指零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将测量到的重量变化用适当的转换器变成与重量变化成比例的电信号,并可以将得到的连续记录转换成其他方式,如原始数据的微分、积分、对数或者其他函数等,用来对实验的多方面热分析。在上述方法中又以指零型天平中的电化学法适应性更强。发生重量变化时,天平梁发生偏转,梁中心的纽带同时被拉紧,光电检测元件的偏转输出变大,导致吸引线圈中电流的改变。在天平一端悬挂着一根位于吸引线圈中的磁棒,能通过自动调节线圈电流时天平梁保持平衡态,吸引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与样品的重量变化成正比,由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得到 TG 曲线。燃烧失重速率曲线 DTG 可以通过对曲线的数学分析得到。 热重分析原理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HCT-2 型 TG-DTA 综合热分析仪、镊子、五水硫酸铜晶体等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炉子,将左右两个陶瓷杆放入瓷坩埚容器,关好炉子在操作界面上调零。 2、将坩埚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数值P1,然后将测试样放入已称坩埚中称量,记下试样的初始质量。 3、将称好的样品坩埚放入加热炉中吊盘内。 4、调整炉温,选择好升温速率。 5、开启冷却水,通入惰性气体。 6、启动电炉电源,使电源按给定的速率升温。 7、观察测温表,每隔一定时间开启天平一次,读取并记录质量数值。 8、测试完毕,切断电源,待温度降低至100摄氏度时切断冷却水。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针对四风问题的剖析材料(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针对四风问题的剖析材料

针对四风问题的剖析材料 “四风” 问题剖析材料 ——兰陵县xx中学 党中央根据我国我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对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查找的有关“四风”问题整理如下: 一、学校面上存在的“四风”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 1. 在形式主义方面:有的服务意识差善于发号使令。每年快到中考时间时,临沂市教体局都要下发中考各科样卷(电子版),有时学校就把样卷(电子版)转发给各科教师,教师再找有关部门打印成纸质样卷,然后再找有关领导签字,接下来就送“印刷室”印刷,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拿来印刷好的样卷发给学生。结合这次实践活动,发现上述一些步骤可以简化,就是有关部门得到中考各科样卷(电子版)后,就可以自己直接打印成纸质样卷并签字送至“印刷室”印刷,然后发给学生。这并不能增加很多有关部门的工作量,只是个服务意识问题。 2. 在官僚主义方面:有的不愿帮助班级和师生解决实际问题。据听说,有的老师的养老金(乡镇补贴部分)有断档现象(不知是否为谣言),具体什么样的老师有这种现象?需要个人带着身份证到县级某部门查找才能知道。如果稀里糊涂退休了,养老金发放还有难题。而实际上,学校可以出面落实这一现象,将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公布出来,以便个别老师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防止老师忧心忡忡,影响工作。 3.在享乐主义方面:有的满足于已取得的现状,不深入教学一线, 第2 页共19 页

缺乏创新意识和勇于担当精神。 4. 在奢靡之风方面:有的不注意节俭,勤俭办学意识不强,不能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从自身做起、点滴做起、小事做起不够。 二、每名校长、副校长的现实表现情况: 徐校长:在享乐主义方面, 进取精神有所退步。 王校长:在形式主义方面, 深入教学一线少。 李校长:在享乐主义方面, 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有距离。 聂校长:在形式主义方面, 深入教学一线少。 庄校长:在形式主义方面, 缺乏创新意识。 三、本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下一步整改打算: 在形式主义方面, 理论学习认识不到位。在享乐主义方面, 自我要求有所放 松。 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证。我将立足工作岗位,切实改进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1. 对别人提的存在的问题,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对提存在问题人,不要打击报复。 3. 对提存在问题人,不论对错,不要以造谣“罪”论处,拘留10天。 4. 对提存在的问题,确实符实的要改正,不要只是形式。

2020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基层单位版)

2020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 (基层单位版)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3)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分析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支出要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析具体构成及特点。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对资产、负债信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影响等。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四风问题个人自查剖析材料报告

个人四风问题自查剖析材料洛龙区旅游局 根据区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自3月启动以来,通过专题辅导、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撰写体会、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重点学习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和作风问题的决定》、《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深入查摆、认真梳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四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主义方面表现突出。主要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深刻,有时只注重与旅游工作有关的内容。业务学习深入不够,对旅游行业管理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旅游标准化等知识掌握不精,对基层真实情况了解不够,只重表面文章,不求解决实际问题,缺乏逢山开路、过河架桥的勇气和意志,缺乏“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的狠劲。干工作只注重活动的形式,不追求活动的真正效果,对工作中的问题避重就轻,出现问题多强调客观原因不讲自身问题等。 2、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存在本位主义思想,缺乏大局观念,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工作中沟通协调少,协作共事难,旅游行业管理相关的旅游安全、消防联合大检查,总是让别人、别的单位打头,遇事不敢担当,推诿扯皮现象仍有发生。深入基层少,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多,和其他旅游部门联系较少,工作抓手不够,总是以旅游部门没权、没钱、没资源,给人家帮不了忙为借口,对辖区内的星级宾馆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很少检查督促,对存在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下到基层也只是“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不能真正沉下来,钻进去,不能潜下心研究涉旅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景点、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主动服务、热忱服务、贴心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和基层联系少,跟行业联系少、跟游客联系少。工作中,自己总以年纪大为借口,不想冲在前头,精神有些倦怠,拼劲、闯劲不够,干工作推推动动、不推不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愿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听不进去同事的意见,文件也不仔细看,不思进取、安享太平。 3、享乐主义有所表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持的不够好。存在下基层怕走路、怕吃苦等现象,下基层,不派车,就不想去。工作有时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缺乏进取上进要求,工作事业心不强,责任心不足,存在艰苦的岗位最好不要去,艰巨的工作最好别人干的思想。工作不讲奉献、讲回报,处事不讲原则、讲人情,生活不讲节俭、讲排场,吃吃喝喝、迎迎送送,贪图享乐,各种往来公务活动总希望用公款请客吃饭,认为这就是公事公办。 4、奢靡之风时有存在。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减弱,抵制能力不强。说句心里话,我对奢靡之风深恶痛绝,对铺张浪费现象也非常反感,自己能做到勤俭节约,但有时思想也会动摇,怕别人认为自己不时尚,不入流,有讲排场,比阔气的想法,不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不爱学习爱比条件、比汽车、比住房,各种欲望似乎永远无法满足。开展工作不讲究节俭办事,讲究铺张浪费,甚至认为搞迎来送往,超规格接待也是疏通上下关系,方便工作的需要。 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 1、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学用结合还不够到位。一是主观上存在“学习是把软尺子,工作才是硬指标”的懒惰思想,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足以做好旅游行业管理日常工作。虽然平时能够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但是仍存在主动学习少、深入研究少的问题。二是放松了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系统的学习,没有完全把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学习存在片面性,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三是不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所学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仅仅是为学

2020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_2020部门决算分析报 告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部门参考使用)一、部门(单位)情况(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县统计局是主管全县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县政府直属机构。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现有编制13个,其中:6个公务员岗位,6个事业岗位,1个工 勤岗位。2016年末在职干部职工13人。 12月退休一人。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16年末在职干部职工14人。退休干部4人,2017年12月退 休一人,年底在职干部13人,退休干部5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2017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1亿元,增长8%(完成州 目标任务10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3亿元,同比增长79.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县属工业增加值53亿元(完成目 标任务的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8.1% (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 长14%(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4元,增长8%(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20598元,增加999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财政拨款收入2,225,653.76元,比2016年收入减少 8.5%;2017年财政拨款支出2,225,653.76元,比上年增长2.2%; 主要原因是今年增加2名同工同酬人员,上年结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上交财政200000元,算在支出里,同时上级拨款收入337,932.18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 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2)差异原因分析。 预决算收入差异不大,预决算支出差异较大原因:一是今年给 14个乡镇拨付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两员二期补助资金;二是今年9 月增加2名同工同酬人员,追加了预算。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 分别制作饼状图)。 收入全部来自财政拨款和上级拨款,其中财政拨款占总收入 86.8%,上级拨款占总收入13.2%;支出均为基本支出,其中人元经 费支出占总支出63.9%,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36.1%。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三公”经费较上年有所下降,同比下降52.2%。今年公车使用 较少,下企业和各乡镇大多租车。 (3)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 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南京大学-差热分析实验报告

差热分析 近代物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2?学会差热分析仪的操作,并绘制CuSO4 5H2O等样品的差热图。 3?掌握差热曲线的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差热分析基本原理 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特定温度时,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同时产生吸热和放热 的现象,反映了物质系统的焓发生了变化。在升温或降温时发生的相变过程,是一种物理变化,一般来说由固相转变为液相或气相的过程是吸热过程,而其相反的相变过程则为放热过程。在各种化学变化中,失水、还原、分解等反应一般为吸热过程,而水化、氧化和化合等反应则为放热过程。差热分析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对温差和相应的特征温度进行分析,可以鉴别物质或研究有关的转化温度、热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由差热图谱的特征还可以用以鉴别样品的种类,计算某些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 在差热分析中,为反映微小的温差变化,用的是温差热电偶。在作差热鉴定时,是将与参比物 等量、等粒级的粉末状样品,分放在两个坩埚内,坩埚的底部各与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接触,与两坩埚的等距离等高处,装有测量加热炉温度的测温热电偶,它们的各自两端都分别接人记录仪的回路中在等速升温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线性关系,即升温的速度变化比较稳定,便于准确地确定样品反应变化时的温度。样品在某一升温区没有任何变化,即也不吸热、也不放热,在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上不产生温差,在差热记录图谱上是一条直线,已叫基线。如果在某一温度区间样 品产生热效应,在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上就产生了温差,从而在温差热电偶两端就产生热电势差,经过信号放大进入记录仪中推动记录装置偏离基线而移动,反应完了又回到基线。吸热和放热效应所产生的热电势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反映在差热曲线图谱上分别在基线的两侧,这个热电势的大小,除了正比于样品的数量外,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将在实验温区内呈热稳定的已知物质与试样一起放入一个加热系统中,并以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热。如以AI2O3为参比物,它在整个试验温度内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因而不产生任何热

《差热分析》报告

实验二差热分析 姓名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院系 ________

差热分析 一引言 差热分析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简称 DTA) 就是通过温差测量来确定物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的一种热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如何分析DTA 的结果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并阐述了影响差热分析效果的各种因素。 二实验原理 物质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固、晶型转变、分 解、化合、吸附、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并伴随着有焓的改变,因而产生热效应,其表现 为物质与环境 (样品与参比物 )之间有温度差。差热分析( DTA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DTA 曲线是描述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 温差(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TA 实验中,试样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 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 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等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图 1 差热分析的原理图(1- 参比物 ; 2- 试样 ; 3- 炉体 ; 4- 热电偶)图2试样和参比物的升温曲线DTA 的原理如图 1 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ν=dT/dt 进行程序升温,以T s、T r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包括容器、温差电偶等)的热 容量 C s、C r不随温度而变。则它们的升温曲线如图2所示。 若以T=T s-T r对 t 作图,所得 DTA 曲线如图3所示,在0-a 区间, T 大体上是一致的,形成DTA 曲线的基线。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 ),则与参比物间的温差变大,在DTA 曲线中表现为峰。显然,温差越大,峰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 次数多,峰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 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峰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 图 3DTA 吸热转变曲线 在热量测量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计算式是Speil 式: t2Tdt= m a H A t1g s 式中 ma 是试样中活性物的质量,△H 是试样中活性物的焓变,g 是与仪器有关的系数,反映了仪器的几何形状试样和参比物在仪器中安置的方式对热传导的影响,λs 是试样的热导系数,△T 是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差,当g 和 s 作为常数处理时上式可以改写为:

四风四气剖析材料

我个人在近期重点学习“四风四气”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按照“照镜子”的要求,对照党章和改进作风的有关要求,进行“四风四气”问题对照剖析,挖掘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尤其检查了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有: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形式主义方面 倡导开短会、说短话,减少文山会海,提升机关效能,是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负责综合材料的我与所分管的科室同志们也直接承担着大量的办文办会任务,与区委更高标准相比,与领导的具体要求相对照,自己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和不足。在起草文件、承办会议过程中,常常出于思维惯性,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实质,重过场、轻实效,特别是在起草文件过程中,对文章结构、句式、修辞研究得多,对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创新理念和务实举措研究得少,有“为创新而创新”、“为高度而高度”的形式化倾向;在办会过程中,习惯套用以往的会议模式,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领导开会意图把握上有待深入,对会议的实际效果关注不够。 (二)在官僚主义方面 综合文字工作涉及维稳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许多办文办会任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都要求我们把会议文件涉及的业务吃透、基层现状摸透、存在的问题点透,但我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满足于看材料,对政法

维稳工作和基层一线的许多情况掌握还是浮在面上,有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一团漆黑,心中无数,无形中助长了自身的官僚主义不良倾向。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不够深入和细致,和分管科室的同志们政治思想交流不够,对同志们工作要求多,生活关心不细致,自我反思,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不强的表现,这些都是自己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克服的问题。 (三)在享乐主义方面 虽然前一阶段与同志们一道加班加点,辛苦付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连续作战、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但是从思想深处剖析,“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没有彻底根除,还存有一定的厌战畏难情绪和贪图安逸思想。一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欠缺创新意识,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的任务,虽然也能主动承担、主动沟通,但也有适可而止的想法,怕干的越多,责任越多,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防微杜渐,消除贪图享乐的思想隐患。 (四)在奢靡之风方面 虽然办公室是一个相对清苦的部门,实事求是地讲,自己和同志们都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奢靡,自己也没有消费奢侈品的能力和偏好。但在思想深处,遇到奢侈消费、炫富等社会不良现象时,还是没有彻底剪断贪图攀比的思想根蔓。在公务活动中,还有公家不差钱的错误认识,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