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航空界的所有领域无论是飞机制造商还是机载电子设备或是管理机构都由适

航性管理限制。民用航空的适航性与我们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每一架飞机背后都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对他的每一次出行进行适航性研究,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安全的成本问题,所以说很难对适航性进行准确的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前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解决措施,为适航性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关键词】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问题;解决措施

1前言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适航性都是航空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机载电子设备涉及了飞

机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四大重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飞机性能有很大影响,重要性不容小觑。做好适航性的研究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飞机的安全性问题,我国十分重视机载电子设备的设计问题,严格规定机载电子设备必须满足适航性的要求。机载系统的技术水平是航空界高科技的一把标尺,他带动了遥感器技术、光电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新材料的研究、特色工艺等多种高科技的发展,所以说对机载电子设备适航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存在的问题

2.1维修保障机制不足

目前我国民用机的机载设备存在维修保障机制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当前的民用

飞机故障检测系统主要是用机载传感器或机载BIT设备对飞机进行检测,诊断存在的故障,监测点与检测技术都存在问题,目前机上的监测范围存在盲区而且检测设备的能动性比较低,只有40%的机载故障能够及时的被检测出来,而且检测系统对于飞机结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的监测信息单一,检测技术不够完善,对于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无法获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仅仅靠故障的物理参量和状态参量不能准确的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对于飞机故障的预测手段也存在问题,现阶段的机载设备只能收集飞行状态、飞行参数、故障检测

结果等,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虽然存在飞车检测技术检测设备,但不能将检测率控制在90%以上。

2.2通信设备不够稳定

在高空飞行时与地面的通信需要依靠机载设备上的通信系统,飞机上用于通信联络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飞机电台和机内通话器。飞机电台用于飞机与地面、飞机与舰艇、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联络;机内通话器用于机内飞行人员相互通话,或通过它接通飞机电台,实施对外通信联络。有的还可通过设在飞机外部的插孔,在飞机起飞前与地面人员通话。机载通信设备与地面设备相比,其工作环境较恶劣,所以对他的适航性要求性更高要求,目前的机载通信设备一方面在耐震、耐冲击性能方面还比较薄弱,在飞机起飞降落或是遇风的时候,在承受温、湿度和气压的剧烈变化时,有时会发生短暂的失灵现象;另一方面,机载通信设备在可靠性、体积和重量方面还有待改进。目前的飞机电台天线还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电台占用过多的体积和重量影响了设备空间,不利于飞行。

2.3机载雷达系统不够完善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用于飞机在飞行中对前方航路上的危险气象区域进行实时地探测,选择安全的航路,保障飞行的舒适和安全。而现在的机载气象雷达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目前飞机雷达罩和机身之用密封胶带隔离,但是由于胶带老化,容易发生破损,?导致进水,不满足飞机的适航性;其次显示器和气象雷达收发机散热性能不完善会出现超温导致图像丢失的情况。最后在雷达系统中,波导管与天线驱动器之间有塑料薄膜,容易发生损坏,风尘、杂物进入其间而会影响雷达功效,造成危险。

3解决措施

3.1建立维修保障机制

我国的维修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实现综合化,网络化和开放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对其机载设备的控制逐渐提高,在设备的重量,成本,飞机性能等方面都向着适航性的更高标准发展,网络化的运用提高了故障的检测效率,更直观清晰的了解系统的整体运营情况,而网络化的预测系统有助于我们提早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维修,将设备的损耗降

到最低,降低设备的成本,而开放性的特点,提高了设备和系统的通用性,标准的模板和接口标准,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研究开发的周期,延长了使用的时间。

3.2数字化和综合化

为了更好的满足适航性的要求机载通信设备开始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综合化。数字化是应用数字电路和微处理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综合化是将单一功能的电台综合为多功能电台,进而将飞机电台与其他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成多功能综合航空电子系统。随着数字化与综合化的实现,机载通信设备还将进一步减小体积、重量和功耗,提高可靠性、电磁兼容性、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改善维修性,降低全寿命期费用。此外,机载通信设备还将与数字通信、多路通信、卫星通信等新的通信方式相结合,研发新的机载通信设备并应用。

3.3加强控制与养护

我国航空部门对气象雷达系统的完善一直没有停下,一方面研发了天线控制系统,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了解气象雷达的实时性动态,及时的进行调控与改进;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气象雷达养护方案,定期的检查并提前更换新的封条来避免湿气对雷达的影响,增加气象雷达的准确性,加强显示器和收发器的散热系统,保证图像的连续清晰,建立完善的养护机制,增强其准确性与安全性。

4结语

民航飞机的适航性可以保障飞机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其作用不容小觑,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民航在故障维修,通信设备,气象雷达系统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发现我国现有的维修机制主动性太差,不够准确,通信设备不够稳定,抗压性不够强大,气象雷达的预测系统容易受感染,并且其本身的维护也有很多缺点,针对存在问题,航空技术部门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维修机制,研发开放的模板和接口标准,实现机载设备的网络化和综合化,增强气象雷达的养护系统,完善各个设备的适航性。

参考文献:

[1]卢佩妍.机载设备初始适航管理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5,(01):39~43.

[2]乔卫华.通用飞机机载设备适航审定过程及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2014,(08):186~189.

[3]王恒亮,胡涛.机载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及适航性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4,(05):13~18.

[4]胡剑波,杨晶晶,郑磊.机载设备适航符合性验证电磁环境的构建方法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4,(01):38~41,76.

作者:李健单位: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机务工程部

航空机载产品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DO-160G

航空机载产品测试 Airborne Equipment Test 机载产品的环境试验与服役的机种、机型、安装位置、??任务剖?,有着紧密的联系。参照机载设备各系统的产品通?规范、技术标准等条件,总结以往航空机载设备环境试验的规范,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中?的环境试验?程师?“机”?事,为客?提供试验?案设计、试验实施和试验结果判定的?站式服务。 特点 Characteristics 开展航空机载产品如??控制系统、?机燃油系统、电?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环境试验、可靠性摸底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及可靠性验收试验,为客?提供合理的可靠性试验?纲、加速寿命?案、可靠性评估?案等,从?验证和评估产品的MTBF值,保障产品的可靠性。 试验项? Test Items Section4Temperature and Altitude Section5Temperature Variation Section6Humidity Section7Operational Shocks and Crash Safety Section8Vibration Section9Explosive Atmosphere Section10Waterproofness Section11Fluid Susceptibility Section12Sand and Dust Section13Fungus Section14Salt Fog Section15Magnetic Effect Section16Power Input Section17Voltage Spike Section18Audio Frequency Conducted Susceptibility-Power Inputs Section19Induced Signal Susceptibility Section20Radio Frequency Susceptibility(Radiated and Conducted) Section21Emission of Radio Frequency Energy Section22Lightning Induced Transient Susceptibility Section24Icing Section25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Section26Fire and Flammability 重点项?介绍

适航管理的考试重点

1、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人、环境、设备。 2、适航的定义: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1)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2)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试航管理就是适航性控制。 5、我国政府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6、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使用、维修的控制。 7、适航管理的特点:(1)权威性或法规性(2)国际性(3)完整性和统一性。适航管理的完整性包含着整体完整性和过程完整性两个方面。适航管理的完整性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4)动态发展性(5)独立性8、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立法、定标(2)颁发适航证件(3)监督检查

适航管理

第一章 1、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强制性。 2、适航标准是最低安全标准。 3、适航标准涉及到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各个部门。 4、保持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成为适航性责任。 5、适航部门作为政府的机构,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进行技术鉴定和监督检查,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估和控制。 6、对安全问题或事故进行调查,违反规章的采取吊销证书、执照或勒令停飞、罚款等措施。 7、所有航空器失事都能归因于某种程度的人为失误。 8、失效是零部件失去原有设计所规定的功能。 9、失效安全是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10、可能的失效状态是失效发生的概率数量级在1×10?或以上。 很少失效的概率数量级在1×10??或以下,但大于1×10??。11、系统,部件和元件的隔离使得一个失效不会造成另一个失效。隔离也意味着独立性。 12、在发现失效后使用机组程序,通过稳定的机组改正措施能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

第二章 13、中南管理局:广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深圳监管办。东北管理局:沈阳、吉林、黑龙江、大连监管办。 第三章 14、CCAR121部适用于:①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②座位数超过30座或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③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15、批准使用的每架飞机的型号、系列编号、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运行中需要使用的每个正常使用机场、备降机场、临时使用机场和加油机场。 16、需要安排合格的专职人员的岗位:运行副总经理,维修工程副总经理,总飞行师,总工程师。 17、任何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建立一个由维修工程副总经理负责组织落实其飞机适航性责任。 18、维修系统应当之前包括一个获得CCAR-145部航线维修批准的维修单位,可以是自己建立的,也可是通过协议委托的其他维修单位。 19、工程技术管理:其中至少包括编制维修方案和最低设备清单相关部分。指定具体维修技术要求和改装方案的要求和程序说明。 20、当合格证持有人的飞机从一个已批准的维修方案转化为另一个经批准的维修方案时,应当对飞机利用率、使用环境、安装的设备和维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CAAC:中国民航(=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飞机类别(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 (a)正常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非特技飞行的飞机。非特技飞行包括: (1)正常飞行中遇到的任何机动; (2)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 (3)坡度不大于6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b)实用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有限特技飞行的飞机。按实用类审定合格的飞机,可作本条(a)中的任何飞行动作和有限特技飞行动作。有限特技飞行包括: (1)尾旋(如果对特定型号的飞机已批准作尾旋); (2)坡度大于60°但不大于9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c)特技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除了由于所要求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是必要的限制以外,在使用中不加限制的飞机。 (d)通勤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1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8618公斤(19000磅)或以下,用于本条(a)所述非特技飞行的螺旋桨驱动的多发动机飞机。通勤类飞机的运行,是指正常飞行所能遇到的任何机动,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和坡度不大于60°的急转弯。 飞机类别飞行限制座位设置最大审定起飞重量发动机 正常类非特技9座及以下5,700Kg或以下单发或多发实用类有限特技 特技类不加限制

论船舶适航的条件(一)

论船舶适航的条件(一) 【内容提要】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国际安全管理规则》、《1974年国际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等对船舶和港口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保安规定,这同时也为船舶的适航提出了新的标准。因此,了解和研究适航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承运人履行“最低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海上安全,提高航运能力的需要。本文以此出发,探讨了船舶适航的条件,并且结合公约的规定,说明了船舶在适航方面的新趋势。 【关键词】适航责任期间 Abstract]SeaworthyisthebasicprincipleofMaritimeLaw.AccordingtoChineseMaritimeLawandHague -VisbyRules,tomaketheshipseaworthyisthegeneraldutyofthecarrier’s.NowSOLAS74,ISPSRulesandI SMrulesdefinenewstandsfortheship’sseaworthy.Learningtheconditionsofseaworth yisnotonlyimpo rtantintheory,buthasgreatvalueinpractice.Thisarticleintroducesthedifferentconditionsofship’sseaw orthy,andindicatesthenewdevelopmentaccordingtotheinternationaltreaties. Keywords]Seaworthythetimeofliability 一、引言 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比如,在《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的规定以及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就是一项承运人应尽的义务。在光船租赁和定期租船合同中,使船舶适航是一项绝对的义务。在拖航合同中,适航为一项保证。而在雇佣船员、买卖船舶、海上保险等合同中,适航是一项默示的保证。另外,在船舶所有人要求货主分摊共同海损时,其前提是他必须已经尽到了适航的义务。【1】近几年来,出于对海上安全的考虑,在美国的积极倡议下,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2年12月31日在“海上保安外交大会”上通过了涉及海上保安内容的《1974年国际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SOLAS公约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该修正案和规则针对船舶和港口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保安规定,同时也为船舶的适航提出了新的标准。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生效,也对适航提出了新的条件。因此,了解和研究适航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承运人履行“最低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海上安全,提高航运能力的需要。 二、船舶适航的内容 我国《海商法》第47条对船舶的适航做了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这一规定与《海牙规则》第三条第1款的规定基本相同。第四十七条对船舶适航的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四点涵义:1.船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即能够抵御航次中通常出现的或能够合理预见的风险。要求船舶在船体、构造、性能和设备等方面具备在特定航次中安全航行并且抵御通常出现的海上危险。船舶备有适航证书,在法律上并不能必然地证明船舶适航。但是船舶如果未备有相应的有效适航证书,则可以断定船舶是不适航的。1983年,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在“塔奇”(Tachi)一案判决中就明确指出:“不管怎样,外国政府的船级社或按照海上生命安全公约所颁发的有关证书本身并不能证明船舶适航。”【2】仅凭借适航证书并不能证明船舶适航,其原因有二:一是验船师验船以及颁布适航证书可能有疏忽或者过失;二是在适航证书的有效期间之内,可能由于发生新的情况而导致船舶实际不适航。 船舶适合于航行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船舶能够抵御通常发生的海上危险。怎么样确定航程中的通常危险,又往往是决定承运人能否免责的一个关键问题。《海牙规则》第4条第2款(3)所规定的免责原因是“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灾难、危险或意外事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

民用航空 适航管理

1.适航,即适航性的简称。源于航海 2.早期适航性的定义(品质):航空器适宜于空中飞行的性质。 3.(简答)上述列举的适航性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的几个要点 ①均局限于民用航空器 ②均以在实际飞行中所应具有的安全性为归宿。 ③逐步强调了综合因素 ④强调了适航性是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 ⑤逐步扩展到持续运行的动态因素—维修和使用等。 4.(简答、名词)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定义: 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件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选择、判断、填空)适航性这个词并不是出于理论或学术研究需要,也不是出于设计、制造航空器的需要,而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空立法的需要。 6.适航性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性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7.各国适行标准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的FAR英国的BCAR、欧洲联合航空局的JAR和原苏联的H C。我国主要参考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美国适行标准,结合国情而制定,并作为《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的组成部分。 8.通观各国适航标准,大体有如下共同特点: ①适航标准的法规性。适航标准原本就是为政府管理部门或授权管理部门对航空器安全性进行控制而制定的。 ②适航标准的务实性。 ③适航标准的稳健性。 ④适航标准的平衡性。 9.通过对适航性法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①是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 ②是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10.航空器的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和维修单位(包括所属的各类航空人员——飞行人员、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即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

2012级机务《适航知识》期末复习题

适航管理复习提纲 1.民用航空产品是指: 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 2.民用航空器是指除执行()任务之外的航空器 军事xx警察 3.适航性事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预期运行环境包括: 大气、机场、航路、空管。 使用限制包括: 速度、高度、重心、重量) 4.航空器必须始终()才能称其是能适航的 符合其型号设计并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适航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 最低安全标准 6.xx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机构是: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__ 民用航空总局负责 7.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 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

8.适航管理的对象和最终目标是()。 航空器 9.第一部最完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法典是__ xx公约 10. ICAO的中文名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1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正式成立于: 1947年 12.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大会 1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中大部分是由()负责编写的。 空中航行委员会 14.<<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一的名称是()。 人员执照的颁发 15.中国民航法规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具有最高效力的是哪一部?___ xx民用航空法 16.国务院通过的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关于民用航空行政法规为中国民航法律体系的__ 第二层次 民用航空行政法规是__

由国务院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民航总局发布的,为民航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 17.民航总局局长以总局令发布的是什么法__ xx民用航空规章 18.制定民用航空飞机标准及管理规章的职责属于()。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负责对所辖地域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的 职责属于()。 民航地区管理局 20.民航地区管理局共设置了多少个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 室__ 3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 器,应当携带下列文件()。 适航证,国籍登记证和无线电台执照 22.中国《民用航空器国籍和登记的规定》是()部。 CCAR-45 23我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是()。 B 24.关于民用航空器上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的说法错误的是: 航空器的登记标志是放在国籍标志之前的,之间用一短横线连接

民航机载设备之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

民航机载设备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1210孟益民) 【摘要】本文总结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在地面试验室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的一般试验流程,详细分析了试验构型的符合性说明方法,从试验件、试验设施、质量体系、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MoC4;航电系统;适航;试验流程 作者简介:孟益民(1984.07—),男,湖北黄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0 引言 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是民用飞机向适航当局表明其对适航条款符合性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规定,适航符合性验证分为:符合性声明(MoC0)、说明性文件(MoC1)、分析/计算(MoC2)、安全评估(MoC3)、试验室试验(MoC4)、机上地面试验(MoC5)、飞行试验(MoC6)、航空器检查(MoC7)、模拟器试验(MoC8)和设备合格性(MoC9)等十种方法[1]。由于航电系统功能复杂,与飞机各个系统都有交联关系,很难在地面试验室将航电系统独立出来,因此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一般多在飞机上进行,即采用机上地面试验(MoC5)和飞行试验(MoC6)的方式。然而,航电系统的一些功能如机组告警等需要飞机工作在故障状态才会触发,在飞行试验时验证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飞行试验本身的成本高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商如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越来越多的选择将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放在地面试验室进行,从而节省大量的飞行小时数,降低制造成本。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航电系统MoC4试验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文针对航电系统MoC4试验的过程和方法开展了研究。 1MoC4试验流程 1.1 概述 在试验室环境中进行航电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飞机制造商编制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CP)。具体到航电系统,该计划将航电系统的功能根据ATA 章节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功能项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其中,对于注明使用MoC4方法的功能项将在地面试验室对其符合性进行验证。CP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之后,对每一次的MoC4试验任务,将编写试验任务书。试验任务书规定了本次试验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CP的追溯关系。承试单位(地面试验室)接到试验任务书后,根据其内容编写试验大纲,试验大纲规定了试验的构型和具体试验程序,并提交给适航当局委任的工程审查代表。工程审查代表根据试验的构型向适航当局委任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提交对本次试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将检查由承试单位提供的试验设施的符合性声明,检查完成后,如无问题则对本次试验设施颁发适航批准标签(038表)以及适航符合性检查记录(034表),检查结果将反馈给工程审查代表。在确认本次试验构型中存在的偏离项对试验结果无影响后,工程审查代表将批准并现场目击本次试验。试验结束后,承试单位根据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并提交给工程审查代表批准。

适航理念与原则

适航的理念与原则 适航性是按公众批准的最低安全要求继续飞行的航空器固有品质,公众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按照适航要求设计飞机,保证飞机符合最低安全要求,并向局方(局方指中国民航总局及其地方管理局)表明其符合性。公众还要求局方确认设计人的设计确实符合最低安全要求。适航审定的宗旨是:维护公众利益,保证航空安全,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但是飞机的安全性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审查出来的,审查是公众派来的“第三只眼”,通过运用适航标准进行审查。 一.适航的来源、发展及现状 适航是航空器能在预期的环境中安全飞行(包括起飞和着陆)的固有品质,这种品质是通过合格的维修而持续保持。 适航来源于公众利益的需求,以及航空工业发展的需求。适航随着航空工业的进步而发展,航空工业是适航发展的基石,适航为航空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从SEA-WORTHINESS到AIR-WORTHINESS,公众要求政府对空中飞行活动进行管理,以保证公众利益。从对航线、飞行员的管理,到对航空器的管理,要求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平。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FAA(美国联邦航空局)、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应运而生,不断的改造调整其组织机构和布局,形成了当今比较丰富、比较强大的适航当局。 1.FAA、EASA的适航审定发展 FAA具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当今世界经验最丰富、最强大的适航当局。随着设计技术的进步、对运营故障和事故的研究,FAA的适航要求在不断修订。随着工业的发展,FAA不断地改造调整其组织机构和布局。 随着欧盟国家一体化步伐的迈进,以及欧洲民用航空竞争的需要,2002

年欧盟决定成立具有法律权限的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对AIRBUS的产品其生产制造全部由EASA审查颁证和管理。对其他产品,设计由EASA审查批准,制造由所在国适航当局审查批准。 2.我国适航审定的发展 我国从70年代末,民航局成立了工程司,开始着手适航审定管理,从85年到92年我国参照FAR逐步制定CCAR25部、23部、35部、33部、27部、29部、21部等。03年在六个地区管理局建立适航审定处。 随着航空产业的逐步发展,适航认证成为民机产业供应商必须开展的认证项目,越来越多的民机研制单位将与国内外适航当局开展密切合作,适航认证服务必将促进民用航空产业链的建设和上海民机集聚效应的形成。 适航取证对于国内整个民机产业仍是一个新的课题,上海目前并不具备适航取证服务的能力。但是,随着ARJ21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发展,适航取证已被中国商飞列入重点发展的核心能力,这必将给其带来飞速的发展。二.适航标准 1、适航标准的特点 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了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同时适航标准又是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吸取了历次飞行事故的教训,不断修订而成的。 如1996年7月17日,美国一架具有25年机龄的B747-100系列飞机(TWA800航班),由于一条电线绝缘皮出现破损,其火花放电引爆了油罐内的气体,酿成飞机爆炸和坠毁事件,并致使230人丧生。一系列燃油箱的航空事故,一连串血的教训,引起了民众的高度警惕,为了保证安全问题,经

民航适航管理认识

对民航适航管理的认识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子系统整体性能在预期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适航管理分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进行控制,即按一定的适航标准和民航法规对航空器进行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 持续适航管理是对航空器的运行、维修的控制,目的是为了使航空器持续保持在设计和制造时所达到的基本安全标准和适航水平。 适航管理工作包含三个方面:立法、颁证和监督检查。 中国的适航部门修订的适航标准是以美国联邦航空局制定的适航标准(联邦航空条例FAR)作为蓝本。 设计环节: 在初始适航管理中,核心的法规是CCAR-21部《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合格审定的申请、审定、颁证的程序及管理要求,颁证后管理及持证人的权利和适航性责任等,对进出口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适航管理也做了规定。 型号合格审定(type certification):适航部门对民用航空产品进行设计批准的过程. CCAR-21部规定了型号合格审定流程,以及相关的适航标准(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7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33\34\35\36\37\53\55等规定)。 型号合格证书包括型号合格证(TC)和型号设计批准书(TDA)。 凡是按CCAR23/25/27/29/33/35进行审定的航空产品颁发型号合格证。 对初级类航空器(审定最大重量小于1225公斤的小型航空器)和限用类航空器(进行专门作业的航空器,比如农药喷洒,航测,巡查,广告)颁发型号设计批准书。 民用航空器取得了型号合格证就意味这产品的设计符合适航规定。 民用航空器完成型号合格审定后,进入制造环节。 制造环节: 仅依据型号合格证生产:指某种产品已获得型号合格证,但未获得生产许可证(PC)时,型号合格证件(或转让协议书)持有人进行该产品的生产活动。 生产许可审定:局方对已获得民用航空产品型号设计批准并欲重复生产该产品的制造人所进行的资格性审定,以保证该产品符合经批准的型号设计。 民用航空器完成生产后需要进行适航认证,取得适航证。 航空发动机、螺旋桨取得适航批准书。 适航证分标准适航证、特殊适航证。(分类标准是该航空器的型号审定证书) 标准适航证:取得型号合格证或者型号认可证的航空器颁发标准适航证。 特殊适航证:它取得型号设计批准书的航空器及民航总局同意的其他情况,颁发特殊适航证。特殊适航证分为初级类和限用类两类。 特许飞行证:对于没有取得有效适航证的航空器欲从事飞行活动,需要向局方申请特许飞行证。(分两类)

民用飞机刹车系统适航符合性考虑

民用飞机刹车系统适航符合性考虑 摘要:本文以某民用运输飞机的刹车系统为例,分析了当前民航运输类飞机标准CCAR25部中刹车系统主要适航条款,提出了刹车系统航条款的符合性说明方法和验证思路。 关键词:刹车系统适航要求符合性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Consideration of Civil Aircraft Brake System Abstract:Some civil transportation aircraft is taken an example to analysis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bout brake system, which is defined in the current CCAR25 R4. Certification consideration and compliance method of these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re also described. Key Words:Brake system;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Compliance 飞机刹车系统是飞机起飞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飞机的安全起降极为重要。民用飞机的特点是安全、舒适、经济、环保,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适航标准是针对民用航空产品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是民用飞机适航审定的基本依据。中国民航总局于2011年11月7日发布了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部的第四次修正版,即CCAR-25-R4,其中25.735条款“刹车”进行了更新,表明局方对刹车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管轮第三节 船舶适航性基本知识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第三节 船舶适航性基本知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我国船舶的吃水标志所采用的单位是 ______。( ) A.英制 B.美制 C.国际单位制 D.标准单位制 2、在船舶设计中,各种船舶性能的计算均用 ______。( ) A.型吃水 B.设计吃水 C.实际吃水 D.平均吃水 3、船体水下体积形状的中心称为 ______。( ) A.漂心 B.浮心 C.重心 D.稳心 4、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称为 ______。( ) A.浮性 B.稳性 C.适航性 D.抗沉性 5、尾部吃水过浅 ______。 Ⅰ、不易发生空泡现象 Ⅱ、容易发生空泡现象 Ⅲ、推进效率增加 Ⅳ、推进效率下降 Ⅴ、舵效增加 Ⅵ、舵效下降(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Ⅰ+Ⅱ+Ⅲ B.Ⅱ+Ⅳ+Ⅵ C.Ⅱ+Ⅲ+Ⅴ D.Ⅲ+Ⅳ+Ⅴ 6、某轮读取水尺时,水面与“9”米中间相切时,则表示吃水为 ______。() A.8.9 m B.8.95 m C.9 m D.9.05 m 7、在船舷读取船舶水尺时,当水面刚好淹没“5.6 ”米的上边缘,则吃水为______。() A.5.60 m B.5.65 m C.5.7 m D.5.75 m 8、船舶重量的作用中心称为 ______。() A.形心 B.浮心 C.重心 D.稳心 9、商船水尺读数表示 ______。() A.水面至水底深度 B.水面到船底深度 C.水底至船底深度 D.水线到甲板的高度 10、要使船舶能够漂浮于水面,必须 ______。() A.船舶的重量大于排水量 B.船舶的重量小于排水量 C.船舶的重量等于排水量 D.船舶的重心高于浮心 11、水尺是刻画在船壳板上的 ______。() A.载重线标志 B.吃水标志 C.吨位标志 D.干舷标志

适航的重点

1.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环境和设备。 2.适航的定义: 适航,即适航性的简称,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3.航空器适航应满足的两个条件:○1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 ○2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从设计图纸、原材料的选用到试验制造、组装生产,直至取得型号合格批准和生 产许可,要对航空器的初始适航性负主要责任。航空器的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包括所属的各类航空人员——飞行人员、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即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5.适航管理,就是适航控制。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 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6.我国政府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 航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7.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两大类。 8.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 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 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 9.民用航空器是适航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终目标。 10.适航管理的特点: ○1权威性或法规性。适航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力,因此必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2国际性。 ○3完整性和统一性。适航管理的完整性包含着整体完整性和过程完整性两个方面。 ○4动态发展性。 ○5独立性。 11.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立法、定标;颁发适航证件;监督检查。 12.适航管理的工作内容: ○1制定各类适航标准和审定监督规则。 ○2民用航空器设计型号合格审定。 ○3民用航空器制造的生产许可审定。 ○4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检查。 ○5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管理。 ○6对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的管理。 13.建立健全严格的法规体系是适航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民用航空器固有安全水平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 14.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与 其他标准不同,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15.通观各国适航标准,大体上有如下共同特点: ○1适航标准的法规性。 ○2适航法规的务实性。 ○3适航法规的稳健性。 ○4适航法规的平衡性。 16.中国的适航标准和适航管理规则两方面的内容,均纳入《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是具有 法律效力的管理规章,凡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中的各项规定。 17.适航标准的制定使用民用航空的实践,尤其是空难事故的调查结果为背景的。

适航名词解释 简答论述

适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适航性:民用航空器在预定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条件下,能满足最低安全标准,并能顺利飞行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2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1定义: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 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2分类:初始适航管理;持续适航管理3管理方法:以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等证件的管理为中心,通过颁发证件前的审查、鉴定,以及颁发证件后的监督管理等方式对适航性进行控制。4主要内容:立法、定标;颁发适航证件;监督检查。5特点:权威性和法规性、国际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动态发展性、独立性 3适航管理机构:1立法决策层-负责适航立法工作,并全面负责我国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环节的管理。目前我国适航管理立法决策层为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和飞行标准司;2执行层-执行层在适航司领导下负责相应地区的适航审定、适航监督等工作。目前我国适航管理执行层为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民航各省级航空运 行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3基础层-适航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实施适航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委任代表”制度。

4我国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①1995年10月30日由八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通过②是从事民航活动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①国务院1987年发布②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法规③概括了适航管理的基本要求,对航空器适航的宗旨、适用范围、性质、管理者、管理方法、权限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3《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①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发布②涉及范围:适航管理、人员执照、机场管理、航务管理、航空运输、航空保安、搜寻救援、事故调查等各方面4《适航管理程序AP》:是适航管理规章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程序5《资讯通告AC》: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或指导性文件6《适航管理文件AMD》:是各级适航部门就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工作,与运营人、航空产品设计、制造人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所用的形式7《适航指令CAD》:指当某些产品已经民航局审定,但后又发现有不安全情况,由民航局发出加以纠正的文件形式8《技术标准规定CTSO》:指民用航空器上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最低性能标准 5飞行品质:1定义:飞行品质指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实现预期的任务所必需的飞机飞行特性,包括操纵性、稳定性和配平。好的飞行品质使飞行员飞行时感到舒适、操作简便、能准确安全的完成任务。2

2012级机务《适航知识》期末复习题

适航管理复习提纲 1. 民用航空产品是指: 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 2. 民用航空器是指除执行()任务之外的航空器军事海关警察 3. 适航性事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预期运行环境包括:大气、机场、航路、空管。 使用限制包括:速度、高度、重心、重量) 4. 航空器必须始终()才能称其是能适航的符合其型号设计并始 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 适航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 安全标准 6. 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机构是: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_____ 民用航空总局负责 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 机构 8. 适航管理的对象和最终目标是()。 航空器 9. 第一部最完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法典是 ______ 巴黎公约

10. ICAO 的中文名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1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正式成立于: 1947 年 12.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大会 13. <<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中大部分是由()负责编写 的。 空中航行委员会 14. <<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一的名称是()。 人员执照的颁发 15. 中国民航法规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具有最高效力的是哪一 部? 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16. 国务院通过的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关于民用航空行 政法规为中国民航法律体系的______ 第二层次 民用航空行政法规是_____ 由国务院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民航总局发布的,为 民航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 17. 民航总局局长以总局令发布的是什么法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飞机的设计规范和民用航空条例的适航标准

2.4 飞机的设计规范和民用航空条例的适航标准 第一章L 3所讲的飞机设计要求,是开展飞机设计工作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依据。除此之外,飞机设计工作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飞机设计规范和适航性条例的各种规定. 一、规范的形成与演变 飞机设计规范和适航性条例是在飞机设计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最初并没有什么规范和条例,飞机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设计出来的飞机时有毁坏,不得不在飞机强度方面做出某些限制和规定,于是首先出现了强度计算手册。强度设计指南和强度规范等指令性文件,使飞机结构不致毁坏。但是,仅有强度规范还不能保证不发生飞行事故,于是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如何保证所设计飞机的飞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经多年努力,规范随着飞机设计思想的不断发展而演变成目前对飞机设计和研制给出全面要求的措令性技术文件,这种技术文件通常是由国家最权威的部门制定和颁发的。由于目前设计机种的用途和设计要求的多样化,一些范较多地属于指导性文件。军用飞机设计经历了静强度设计、刚度设计、疲劳设计、安全寿命加损伤容限设计以及耐久性加损伤容限设计这样几个发展阶段。与这些设计思想相对应,美国军用飞机强度规范产生了近10个版本。这些规范版本的发布时间、制订部门以及相应的设计思想等如表2.3所示。我国在积累了多年飞机设计和飞行使用的经验和许多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已经由有关部门陆续拟定出了一些这方面的技术文件,可供飞机设计使用,例如,由原航空工业部颁发出版的《军用飞机强度规范》、《军用飞机疲劳、损伤容限、耐久性设计手册》、《飞机设计员手册》、《航空气动力手册'以及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飞机适航性条例》等等。当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飞机设计和飞行使用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的设计规范和适航性条例也在随之变化和发展.

适航性资料

适航性资料管理 1、质量管理部是东航适航性资料的。 A.主体机构 B. 管理机构 C.主管机构 D.收发机构 2、质量管理部负责定期发布一次各类资料的最新有效版本信息。 A. 每季度 B. 每半年 C. 每个月 D. 每一年质量 3、管理部对发出的适航性资料的合法性和负责。 A. 合理性 B. 适用性 C.有效性 D. 规范性 4、勤务单位应配备航线维修管理手册、除冰和防冰大纲以及。 A. 飞机维护手册 B.飞机勤务手册 C.维修工程管理手册 D.以上都是 5、各型飞机有关制造厂向航空公司提供的,由质量管理部按各单位需要编制需求计划,统一办理申购或索取手续。 A. 现行有效资料 B. 资料 C.持续适航资料 D. 持续适航文件 6、收到的订购资料由质量管理部发放给公司相关部门和各相关飞机维修实施单位、和。 A.维修实施站 B. 主维修基地 C. 各维修基地 D.定检维修单位 7、资料注册内容包括:资料编号、资料类型、资料说明、中/英文标题、、版本日期、接收日期、资料来源等 A. 供应厂家 B. 颁布日期 C.版本号 D. 以上都是 8、局方规章类的资料,质量管理部应存放一套完整的硬拷贝并 。 A. 负责将电子文档上传到东航股份局域网 B. 负责将电子文档上传到“东航资料档案管理系统” C. 以上都是 9、资料注册中必须配置资料的适用性,其中包括。 A.机型、机队的配置,必要时还要配置到具体的飞机号 B. 机型、机队的配置 C. 机型、飞机号的配置 D. 飞机号的配置 10、质量管理部门应对适航性资料的现行有效性及进行监督检查。 A. 监控状态 B.管理情况 C. 接收单位 D. 网络资料 11、资料管理员将最新有效的MMEL(DDG)、MRB发放至工程技术部进行编译之后,在不超过的时间内应该能够收到由工程技术部发回的已经编译完成

关于船舶适航的若干问题(王文兵)

关于船舶适航的若干问题 阳江海事局, 王文兵 摘要: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船舶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船舶适航的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船舶安全营运的要求,并通过对适航标准的分析,从实际的各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因此,了解和研究适航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承运人履行“最低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海上安全,提高航运能力的需要。本文以此出发,探讨了船舶适航的内涵与外延,并且结合公约的规定,预示其未来的变化。 关键词:船舶适航;实际适航;安全营运 ABSTRACT:The seaworthiness of the ship is an ancient concept, the carrier is "the minimum legal obligations" one. Seaworthiness of the ship likes a line, in various forms throughout the maritime and maritime law. Shipping airworthiness of the new standards to further raise the safety of ships operating requirements, and through the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of analysis,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conduct feasibility studies.Therefore,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airworthiness, not only to the carrier is "the minimum legal obligations"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nsuring safety at sea and improve the shipping capacity needs. In this paper, this departure, the ship seaworth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indicates its future changes. Key words:Ships;Seaworthy ; Seaworthiness of ships;Actual seaworthiness 1. 绪论 船舶适航在海商法上是一个很重要却又较为模糊复杂的概念,至今尚未有清楚、完整的定义。海牙规则第3条第l款规定: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时,恪尽职责:(a)使船舶适于航行;(b)适合地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供应船舶;(c)使货舱、冷藏舱和该船其他载货处所适宜和安全地收受、运送和保管货物。习惯上,把符合上述规定的船舶状况称为船舶适航;而把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船舶状况称为船舶不适航。可以看出,船舶适航包含下面两方面的基本内容:①船舶适合在具体的航程上航行,即船舶能够抵抗航程中可预见的风险;②船舶适合接载具体的货物。船舶适航与否通常以船舶适航性(船舶适航时船舶应具备的性能)标准来判断。船舶适航性的标准一般包括:船舶建造符合规范;船舶结构设备、各方面能抵挡航程中的正常风险;船舶配备足够的合格船员;船舶装备、供应充分和船舱适货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