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握手礼、鞠躬礼”教案

“握手礼、鞠躬礼”教案

“握手礼、鞠躬礼”教案
“握手礼、鞠躬礼”教案

“握手礼、鞠躬礼”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案

主题:握手礼、鞠躬礼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握手礼和鞠躬礼的意义,提高学生重礼守节的意识。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握手和鞠躬的正确姿势以及在行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纠正以前错误的姿势,真正做到有礼有节。

教学重点:

握手和鞠躬的正确姿势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练习,要求学生做到手到,身到,神到、情到。

(需赋予真情实感反复练习,避免动作僵硬、做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训法。

教学准备:

轻音乐(调整学生心境,使其自然微笑)、较宽的场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轻音乐)复习以下姿势:

微笑、站姿、坐姿、行姿、蹲姿

“请”手势:体侧式、直臂式、曲臂式、双臂横摆式、引导式、

“请坐”式等。

二、导入:

给学生讲中国一招商引资代表团团长去荷兰访问的小故事,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握手礼。并让同学们两人一组握手感受,抽两组同学到讲台上来行握手礼,老师和其他同学观察这两组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规范,可让学生试着纠正,老师则带着问题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新授:

(一)握手礼的意义

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鼓励等。(二)三种握手姿势

控制式、乞讨式、平等式(标准式)

(三)标准式握姿

1、规范动作

握手时,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手掌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两手虎口交叉相握,目视对方,面带微笑,上下轻摇3---5秒钟,寒暄问候。

2、注意事项

神态、时间、力度

3、禁忌

(四)握手的顺序

1、一人与多人握手时。

(1)身份、职位高低。高者向低着先伸手。

(2)长辈和晚辈之间。晚辈先问候长辈,由长辈先伸手。

(3)女士和男士之间。男士先问候女士,由女士先伸手。

(4)主客之间。(迎客时)主先客后;

(送客时)客先主后。

(5)平等之间。视先伸手的更为有礼。

2、团队与一人握手时。

先将团队排序: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

先女士,后男士。

(五)握手的时机

(握手礼知识讲解完毕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做几次练习,老

师走到下边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六)鞠躬礼的意义

是向他人表示敬重的郑重礼节,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服务人

员对宾客以及欢送宾客等场合。

(七)鞠躬要领

(讲之前可请学生试着讲一下,并做示范,老师观察学生的动作

是否正确,给于肯定和小小的纠正,引导学生进入鞠躬礼的学

习。)

1、规范

身体直立,面带微笑,正对受礼者,男士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女士则

将双手在体前轻握,以腰部为轴,腰、背、颈、头成一条直线,身体前倾15 度到90度,视线随之自然下垂,维持此状1秒钟。同时致以问候或告别语,如:“您好”、“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等。

2、鞠躬的角度

鞠躬角度越大越恭敬。

有“15度鞠躬礼、“30度鞠躬礼”、“45度鞠躬礼”、“90度鞠躬礼”。

(老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的鞠躬表现的恭敬程度。)

3、注意事项

(1)脱帽鞠躬

(2)鞠躬让道

(3)鞠躬注视

4、禁忌

(1)鞠躬时忌站立不直或不站立;

(2)忌边走边鞠躬;

(3)鞠躬时忌吃东西、抽烟、东张西望、晃头晃脑;

(4)忌手插衣裤口袋或双手提拿物品。

四、回顾知识

跟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学习的知识点,指出重难点,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练习

老师的教、授过程已完成,下课之前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让其温顾,练习,并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老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

作业:掌握握手礼和鞠躬礼动作要领,反复练习。

作业检查:下节课课前检查,检查学生动作是否正确、规范。

课堂小结:(包括所授内容、学生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课后填写。)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师生教学效果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分析优缺点,思考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

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课后填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