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目次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3钣金件设计规范

4焊接件设计规范

5铸件设计规范

6机加件设计规范

7公差设计规范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10技术要求规范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HIFU-DP-121001(GF)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2.1选用原则

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台湾上银

2.3直线导轨类:

台湾上银

2.4减速器:

2.4.1 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

3钣金件设计规范

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如图1所示。

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如图

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

4焊接件设计规范

4.1 几何连续性原则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如图4所示。

4.2 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缝交汇。改进措施:加辅助结构;切除部分;焊缝错开。如图5所示。

·

4.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承受压载荷能力。如图6所示。

4.4 最少的焊接

应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如图7所示。

5铸件设计规范

5.1铸件壁厚宜薄、小,大的实体结构宜用空腔结构。

5.2应避免铸件厚薄不均。

5.3铸件应设计为受压件,不宜设计为受拉件。

5.4铸件应有排气孔。

5.5应减小后续加工余量。

6机加件设计规范

6.1机加件应设退刀槽。外螺纹退刀槽宽度宜设为≥1.6倍螺距,内螺纹退刀槽宽宜设为度≥2倍螺距。

6.2应遵循最小加工量准则(如图8所示)。

6.2.1分解构件,使复杂构件拆分成多个简单构件。

6.2.2台阶平滑过渡,减少加工量。

6.2.3简化加工行程。

6.2.4轴类零件最大处外径尺寸与最小处外径尺寸差距宜小不宜大。

6.3应设有夹持面,如图9所示。

6.4不宜在斜面开孔。

7公差设计规范

7.1同一道工序准则

对有平行、同轴、对中等要求的加工面,宜设计成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

7.2最小公称尺寸准则

构件尺寸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应越小越好;有较高配合精度要求的工作面的面积和配合距离宜小。

7.3避免累积误差准则

不应采取串联尺寸标注,非功能性的尺寸可降低尺寸精度等级。

7.4采用弹性元件准则

宜采用柔度大的弹性体消除导轨、螺纹、铰接、插接件等其间隙问题。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8.1简单原则。宜采用最少数量,最简单形状、加工装配工艺,最少工艺步骤,最普通材料,最简单工具,

最简拆卸步骤等。

8.2装拆时如果有易掉的细小物件,应有固定设计措施。

8.3关重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应先有支撑的部位再连接螺钉。

8.4容易松动的位置宜加弹垫或螺纹胶等防松措施。

8.5重要部位元器件应设置两个,互为备份。

8.6 重要部位元器件应性价比优、可靠性好、便于维护。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9.1用手压外壳的任何部位,应无异响,外壳表面宜圆滑。

9.2设备任何部位应无毛刺和锐边。

9.3宜避免外露螺钉,螺钉的规格及颜色宜一致。

9.4主色系为3种颜色:珍珠白、淡蓝色、银灰色。外观颜色、光泽等以色板为准。

10技术要求规范(按需选取)

10.1常规技术要求

a)去尖角毛刺(锐边倒钝)。

b)未注倒角C*/R*。

c)未注线性及角度尺寸公差按GB/T 1804-f(精密级)/m(中等级)/c(粗糙级)/v(最粗级)。(机加件宜选m)

d)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H/K/L。(机加件宜选H)

10.2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10.3热处理技术要求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第9 页/共11页

注:字体加粗材料优先采用。

第10 页/共11页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结构设计检查表

图号(或项目):编号:

注:“是”表示考虑了该项内容,“否”表示没有考虑该项内容或考虑不完备,“N/A”表示该项内容不涉及。设计:校对:审核: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摘要: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产品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现行大多机械设备设计情况看,更注重以自动化、轻量化、精密型以及高效型 等为设计方向。但也有部分设备运行中在噪声、振动问题上较为严重,不仅影响 设备综合性能的发挥,也容易对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通过实践研究发现, 将动态设计方法引入其中,对提升机械结构设计水平可起到明显作用。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方法;要求 引言 机械结构设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 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 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 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 间关系等问题。 1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的重要性 日常生产中,在对机器零件进行设计时,要求其结构不仅具体满足使用条件,而且要求结构的工艺性能良好,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满足机械结 构设计的工艺性,才能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还具有零件装载完整、成本消耗少 等优点,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机器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是进行 机械设计的关键,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值得深入研究。 此外,重视对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合理化,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对机械零件(尤其是复杂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时,首 先要通过对图纸的详细分析,弄清各零件在产品中的装配关系和作用,再对该零 件指数(包括形状、尺寸等)和性质(如粗糙度等)进行详细分析;2)认真分 析零件加工工艺性在对机械零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 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基准,分析个表面工艺性,检查各加工面设计基准与定位基 准是否重合,避免基准链换算而增加计算工作量。 2.机械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1机械结构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尺寸变化 较长零部件或者机械结构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尺寸变化,在设 计时应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自由伸缩空间,如可以采用能够自由移动的支座、自 由胀缩的管道结构等。 2.2滑动轴承采用接触式密封结构 由于滑动轴承比滚动轴承的间隙大,而且滑动轴承发生一些磨损后,轴心产 生相应的移动,因此滑动轴承宜采用接触式密封结构。 2.3同一轴上布置两个键时,根据不同的键类型,选择不同的结构方式 半圆键是靠侧面传力的,由于键槽较深,若在同一个横剖面内采用对称布置 两个半圆键,将严重削弱轴的强度,最好将两个半圆键设计在同一轴向母线上, 平键两侧是工作面,上表面与轮毂键槽底面间有间隙,工作时靠轴槽、键及毂槽 的侧面受挤压来传递转矩,不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靠上下面压紧产生承 受载荷,连接处的偏压也承受载荷。 2.4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错误的结构设计 带传动结构设计时,由于紧边下垂较小,而松边下垂较大,应使紧边在下,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

Techfaith 技术资料 手机 结构设计指南 (Design Guide Line) --- Revision T3 --- 序言 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设计指南的撰写,旨在总结和归纳以往我们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本公司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避免不同的工程师在设计时,重复出现以往的错误。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本文的撰写,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将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完善本设计指南,使我们的结构设计做得更好。 本文的内容不涉及从事手机结构设计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PRO/E、英语水平、模具制造等等。 2004年 9月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 1.直板式 Candy bar 2.折叠式 Clamshell 3.滑盖式 Slide 4.折叠旋转式 Clamshell & Rotary 5.直板旋转式 Candy bar & Rotary 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 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LCD LENS ?前壳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Metal dome ?键盘支架Keypad frame ?后壳Rear housing ?电池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screw/nut ?电池盖按钮Button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1 地基与基础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情况<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有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效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有效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有效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有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效 【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99有效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有效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有效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有效 ]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 112-87有效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00有效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有效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有效 2 主体结构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情 况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 130-90 }有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有效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 1-91 ,有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有效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有效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19-92被JGJ 19-2010 替换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2-2004 (有效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有效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有效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2006有效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有效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有效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有效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 137-2001有效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 <有效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有效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1-2003 ~有效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有效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78-2008 【有效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有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56-2002 '有效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1-2004有效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有效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有效 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 |有效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有效 3 建筑装饰装修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 情况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有效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有效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有效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 21-93$ 有效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有效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 有效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96有效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有效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有效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 有效

手机外壳结构设计指引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z PCBA-LAYOUT及ID评审是否OK z标准件/共用件 z内部空间、强度校核: z根据PCBA进行高度,宽度(比较PCBA单边增加2.5~~3.0,或按键/扣位处避空)与长度分析。 z装配方式,定位与固定; z材料,表面工艺,加工方式, z成本,周期,采购便利性; 塑料壳体设计 1.材料的选取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 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 PC材料)。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 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上、下壳断差的设计: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 <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 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 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 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供应商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最新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

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5.1.1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5.1.2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5.2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5.2.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

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5.2.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於0.01mm/mm时,产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但当收缩率高於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过。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後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1. 声音的主观评价 声音的评价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评价主要依赖于频响曲线﹑SPL值等声学物理参数,主观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高频是色彩,高中频是亮度,中低频是力度,低频是基础。音质评价术语和其声学特性的关系如下表示: 从人耳的听觉特性来讲,低频是基础音,如果低频音的声压值太低,会显得音色单纯,缺乏力度,这部分对听觉的影响很大。对于中频段而言,由于频带较宽,又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区域,适当提升,有利于增强放音的临场感,有利于提高清晰度和层次感。而高于 8KHz略有提升,可使高频段的音色显得生动活泼些。一般情况下,手机发声音质的好坏可以用其频响曲线来判定,好的频响曲线会使人感觉良好。 声音失真对听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程度取决于失真的大小。对于输入的一个单一频率的正弦电信号,输出声信号中谐波分量的总和与基波分量的比值称为总谐波失真(THD),其对听觉的影响程度如下:THD<1%时,不论什么节目信号都可以认为是满意的; THD>3%时,人耳已可感知; THD>5%时,会有轻微的噪声感; THD>10%时,噪声已基本不可忍受。 对于手机而言,由于受到外形和Speaker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将它与音响相比,因此手机铃声主要关注声音大小、是否有杂音、是否有良好的中低音效果。 2. 手机铃声的影响因素 铃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铃声的大小、所表现出的频带宽度(特别是低频效果)和其失真度大小。对手机而言,Speaker、手机声腔、音频电路和MIDI选曲是四个关键因素,它们本身的特性和相互间的配合决定了铃声的音质。 Speaker单体的品质对于铃声的各个方面影响都很大。其灵敏度对于声音的大小,其低频性能对于铃声的低音效果,其失真度大小对于铃声是否有杂音都是极为关键的。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自己总结材料结构设计经验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20150120)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 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 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 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 4、有效质量系数<90%,说明结构存在局部振动较多,较为松散,常为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情况。 5、外边柱、墙的外边线到轴线距离沿结构全高一致。 6、双连梁:利用窗台增设连梁。例如原200X600连梁超筋,改为双200X450连梁,建模时按400X450输入 正常连梁,计算结果均分到两根连梁上。 7、15m范围内不应出现非拉通榀框架【省规】 8、初次建模从CAD导入轴网至PKPM时,退出“AUTOCAD向建筑模型转化”菜单时不点“清理无用的节点”, 否则刚导入的轴网、节点又被清除了。 9、现阶段6mm一级钢(270Mpa)供应不足,故不宜采用。 10、PMCAD建模时别忘了点“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11、强制刚性假定 高层结构计算位移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高规4.3.2】 偶然偏心(只看位移比) 高层结构计算配筋 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强制刚性假定 多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多层结构计算配筋: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12、调模型技巧: ·对于柱、墙较密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小,反之做大。 ·受荷较大且靠边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大。 ·地梁层尽量低矮以作为崁固端。 ·扭转出现在第二周期: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扭转出现在第一周期:结构周边刚度弱于中间刚度。 ·刚重比不足时,可调整地基土M值,实在不行就要考虑P-Δ效应。 13、楼板局部开大洞造成的明显薄弱部位应定义为弹性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定义整层弹性板;多塔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目次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3钣金件设计规范 4焊接件设计规范 5铸件设计规范 6机加件设计规范 7公差设计规范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10技术要求规范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HIFU-DP-121001(GF)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2.1选用原则 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台湾上银 2.3直线导轨类: 台湾上银 2.4减速器: 2.4.1 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 3钣金件设计规范 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如图1所示。 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如图 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

4焊接件设计规范 4.1 几何连续性原则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如图4所示。 4.2 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缝交汇。改进措施:加辅助结构;切除部分;焊缝错开。如图5所示。 · 4.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承受压载荷能力。如图6所示。 4.4 最少的焊接 应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如图7所示。

手机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结构配合间隙 设计规范 (版本V1.0)

变更记录

目录 变更记录………………………………………………………………………………………………………………目录………………………………………………………………………………………………………………………前沿………………………………………………………………………………………………………………………第一章手机结构件外观面配合间隙设计………………………………………………………… 1.1镜片(lens) ………………………………………………………………………………………………. 1.2按键(keys) ………………………………………………………………………………………………. 1.3电池盖(batt-cover) ………………………………………………………………………………….. 1.4外观面接插件(USB.I/O等) …………………………………………………………………….. 1.5螺丝塞……………………………………………………………………………………………………… 1.6翻盖机相关…………………………………………………………………………….………………. 1.7滑盖机相关…………………………………………………………………………….………………. 第二章手机机电料配合间隙设计…………………………………………………………………… 2.1听筒(receiver)…………………………………………………………………….………………….. 2.2喇叭(speaker)…………………………………………………………………….…………………… 2.3马达(motor)…………………………………………………………………….……………………… 2.4显示屏(LCM)…………………………………………………………………….……………………. 2.5摄像头(camera)…………………………………………………………………….………………… 2.6送话器(mic)…………………………………………………………………….……………………… 2.7电池(battery)…………………………………………………………………….…………………… 2.8 USB/IO/Nokia充电器……………………………………………………….…………………….. 2.9 连接器……………………………………………………….……………………..…………………… 2.10卡座……………………………………………………….……………………………………………… 2.11灯(LED)…………………………………………………………………….…………………………… 2.12转轴…………………………………………………………………….………………………………… 2.13滑轨…………………………………………………………………….…………………………………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规范、标准、规程 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0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1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 1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16.《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 17.《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18.《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 1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 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2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23.《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 24.《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 25.《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 2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2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2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30.《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3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2 3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第1批次读者问题解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批次读者问题解答 各位读者:大家好! 本规范出版发行后,单行本规范咨询服务平台陆续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问题,本社对这些问题整理后提交给主编单位进行解答,现发布第1批次问题解答,以帮助大家学习规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联系方式见本规范咨询服务平台),提问时注明条款编号。问题解答会适时在我社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e11963677.html,)“规范大全园地”板块发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问(2011-5-31,一阵风):新规范里,现在的钢筋,那就是一级钢是HPB300,二级钢是 HRB335,三级钢是HRB400等等,对吗? 答:普通钢筋种类与强度等级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开始已不再采用Ⅰ级钢、Ⅱ级钢、Ⅲ级钢之称,新规范中用钢筋牌号和强度等级表示。 2.问(2011-7-4,高赞):我想咨询一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关 于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是不是不考虑了呢?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二阶效应的表达形式己改变,以结构侧移二阶效应及构件挠曲二阶效应分别考虑,总体不再采用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表达形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其弯矩设计值应按结构的侧移二阶效应(当结构侧移二阶效应较大时)与杆件挠曲二阶效应分别进行计算,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更清晰、准确。 3.问(2011-7-20,cool):您好!《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第109页表8.5.1中备 注第1条,“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是不是应该包含C60本身,改为,“当采用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请回复!谢谢! 答: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相比,对于本规范表8.5.1中的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钢筋时,本规范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已提高了0.05(为0.55%),为保持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在最小配筋率的相对合理性,同时也考虑到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本规范特在表8.5.1的注1中规定“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 4.问(2011-7-28,xx11dd00):《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第1版第1次印刷中第 113页第8行,即第9.1.6条第2款中“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7这其中的板边是否为板内?

机械设计基本准则及常见要点

机械设计基本准则及常见要点 一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二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三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3.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3.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同时还必须考虑满足间接相关条

玩具机械结构设计要点

玩具机械结构设计 5.1.1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5.1.2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5.2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5.2.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 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5.2.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 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 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同时还必须考虑满足间接相关条件,如进行尺寸链和精度计算等。一般来说,若某零件直接相关零件愈多,其结构就愈复杂;零件的间接相关零件愈多,其精度要求愈高。例如,轴毂 联接见图5.1。 5.2.3结构设计据结构件的材料及热处理不同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设计中可以选择的材料众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对应不同的加工工艺,结构设计中既要根据功能要求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材料,又要根据材料的种类确定适当的加工工艺,并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确定适当的结构,只有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才能使所选择的材料最充分的发挥优势。

建筑规范大全

本文由cmlhansame 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筑规范大全- 最新最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hm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pdf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pdf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pdf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pdf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pdf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pdf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pdf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钢 结构加固技术规范.pdf 钢结构设计规范.pdf 钢丝网水泥板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pdf 钢丝网水泥农船.pdf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pdf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pdf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pdf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应用中易产生的问题.doc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pdf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pdf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 年版).pdf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pdf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pdf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版).pdf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pdf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条文说明.pdf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pdf 规划规范大全.chm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条文说明.pdf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 术规程.pdf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pdf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勘误表.doc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pdf 监理大纲、规划、实施细则、月报.doc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条文说明.pdf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pdf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含条文说明).pdf 479 KB 建筑规划规范大全.chm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条文说明.pdf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pdf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pdf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文说明.pdf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df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pdf 结构规范大全.chm 结构计算书范本.doc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pdf木结构设计规范.pdf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 范.pdf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pdf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pdf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pdf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深圳市某工程人防地下室设计若干问题探讨.doc 施工工艺选摘.doc 双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pdf铁路线路设计规范.pdf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pdf 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doc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hm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pdf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pdf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pdf 住宅卫生间功能和尺寸系列.pdf 1 本文由lhc0188lhc 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筑规范大全 (2009-10-31 12:14:52)标签:分类:学习天地 杂谈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200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14-2004 https://www.doczj.com/doc/3e11963677.html,/forum/detail3311271_1.html#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条文说明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https://www.doczj.com/doc/3e11963677.html,/forum/detail3311271_2.html# 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上)共 3 部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下).part1 共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