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产品说明书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产品说明书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产品说明书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产品说明书

T C R T5000光电传感器模块

产品说明书

V1.0 – 2009-01-10

本资料由北京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编写、版权所有

商标咨询ATMEL与A VR分别是ATMEL CORPORATION的注册商标和商标

百纳信达、https://www.doczj.com/doc/3e12294852.html,、https://www.doczj.com/doc/3e12294852.html,分别是北京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与域名

安全需知

为防止损坏您的A VR相关工具,避免您或他人受伤,在使用本开发套装前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安全需知,并妥善保管以便所有本产品设备的使用者都可随时参阅。

请遵守本节中所列举的用以下符号所标注的各项预防措施,否则可能对产品造成损害。

该标记表示警告,提醒您应该在使用本产品前阅读这些信息,

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害。

警告

请勿在易燃气体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以避免发生爆炸或火灾。

请勿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以避免设备损坏。

发生故障时立即拔下所有线缆。

当您发现产品冒烟或发生异味时,请立刻拔下所有与其连接的线缆,切断电源,以避免燃烧。若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产品的进一步损坏,并使您受伤。

请与我们联系后,将产品寄回给我们维修。

请勿自行拆卸本产品

触动产品内部的零件可能会导致受伤。

遇到故障时,请及时联系我们。

自行拆卸可能会导致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使用合适的电缆线

若要将线缆连接到本设备的插座上,请使用本产品提供的线缆,以保证产品的规格的兼容性。

请勿在儿童伸手可及之处保管本产品

请特别注意防止婴幼儿玩耍或将产品的小部件放入口中。

注意

北京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可随时更改手册内所记载之硬件与软件规格的权利,而无需事先通知。

北京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对因使用本产品而引起的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北京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已竭尽全力来确保手册内载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如果您发现任何错误或遗漏,请与我们联系(见联系方法),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目录

1. 概述 (1)

2. 模块原理和应用 (2)

3. 注意事项 (4)

1.概述

TCRT5000光电传感器模块是基于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设计的一款红外反射式光电开关。传感器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输出信号经施密特电路整形,稳定可靠。

应用场合:

?电度表脉冲数据采样

?传真机碎纸机纸张检测

?障碍检测

?黑白线检测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长 32mm~37 mm;宽 7.5mm;厚 5mm

?工作电压: DC 3V~5.5V,推荐工作电压为5V

?检测距离: 1mm~8mm适用,焦点距离为2.5mm

2.模块原理和应用

电路原理图:

图 1 TCRT5000传感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传感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不断发射红外线,当发射出的红外线没有被反射回来或被反射回来但强度不够大时,光敏三极管一直处于关断状态,此时模块的输出端为低电平,指示二极管一直处于熄灭状态;被检测物体出现在检测范围内时,红外线被反射回来且强度足够大,光敏三极管饱和,此时模块的输出端为高电平,指示二极管被点亮。

模块布局图:

图 2 TCRT5000传感器模块丝印图

0~5可选区域是在PCB前段预留的5个1mm间隔的微型槽,根据安装位置和被检测物面的实际距离需要进行裁剪。

应用安装图:

以安装位置距被测物面37mm为例:

传感器接口传感器被测物面

图 3 TCRT5000传感器模块安装示例图

安装位置距被测位置为37mm,最佳检测距离为2.5mm,所以应保证传感器前段平面距传感器接口为34.5mm,沿PCB的前段第一个微槽剪断,则正好符合本例。

3.注意事项

1.传感器前段预留调整区的预留,如果客户没有预先说明我们将保留5mm完整长度

2.传感器接口不焊接,配套附件有3Pin的直针和弯针,用户根据自己需求焊接

3.务必保证正确的供电电源极性和电压范围

4.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传感器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红外光,接收管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

光强度大小来计数的,故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有吸收和反射红外光的相间部位,这样接收管才能有效的截止和饱和,达到计数的目的

5.使用中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保持平行,这样光电传感器的转换

效率最高

6.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反光板的距离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7.光电传感器必须安装在没有强光直接照射处,因强光中的红外光将影响接收管的正常工作

8.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管的电流在2~10mA之间时发光强度与电流的线性最佳,所以选取发射

管限流电阻时应该参考该电流取值,若电阻太小导致发射管电流太大,长时间工作影响发射管的光衰和使用寿命;若电阻取值太大导致发射管电流太小一方面会降低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发射端信号太弱,对接收端的灵敏度要求更加严格

9.光电传感器长时间工作时红外接收管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超过250μA

10.焊接改装传感器时,光电传感器的引脚根部与焊接点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m且焊接时间应尽

可能短,否则易损坏管芯或引起管芯性能的变化

TCRT5000接近开关模块产品说明书联系方式

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e12294852.html,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3e12294852.html,

邮箱: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3e12294852.html,

qq客服:1059098245

双鉴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被动红外复合的探测器,它将微波和红外探测技术集中运用在一体。在控制范围内,只有二种报警技术的探测器都产生报警信号时,才输出报警信号。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集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大大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这种复合型报警探测器的误报率则是单技术微波报警器误报率的几百分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把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做在了一起,主要是提高探测性能,减少误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把微波和主动红外、振动探测器、声音探测器等组合的产品,大家可参考说明书了解。 被动红外探测技术是一探测人体红外辐射与背景物体(墙、家具、树木、地形等)红外辐射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部分依据的,背景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微弱而稳定的。入侵者(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大的,可以引起警报信号。如果只用一种技术进行探测,各种动物(如狗、猫、老鼠等)及各种非动物的红外辐射源(如暖气、强灯光、太阳光等)往往也会引起警报的,这种报警是符合工作原理的,专门从事双技术探测器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微波探测技术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组合在一个机壳里构成一种入侵探测器。组成的这种双技术探测器,都选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的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从工作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误报警的到了抑制。因为双技术探测器要求两种技术都提供报警信息时,才提供一个触发报警信息。其中任何一种提供报警信息,都不触发报警。因此使误报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扩大了探测器的使用范围 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下图中是一款有线红外微波复合探测器,其中最上端部分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输出部分;中间为微波探测,下端为红外探测;

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安装说明书

产 品 概 述产 品 参 数 1、产品型号:A705-IR2。 工作电压:18~30Vdc 2、用途和适用范围:适用防爆场所的火焰探测器。 监视电流:≤25mA 3、符合标准: 报警电流:≤35mA GB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的规定。 探测视角:≤110°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 探测距离:≤50m 部分:隔爆型“d”》的规定。 输出触点:2A@30Vdc 工作温度:-10°C~55°C 储存温度:-20°C~60°C 工作湿度:0~95%RH 注 意 事 项 防 爆:EXdⅡCT6 防 水:IP66 1、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检查与维护,操作前须 产品尺寸:141.5mm x 105mm x 91mm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安装尺寸:65mm 2、不得带电进行安装、检查与维护,在通电状态下不 得松开后盖和进线孔处锁紧螺母。 3、电缆引入进线孔,进线孔内配置有直径10mm的隔爆 监 视 范 围 橡胶圈,务必使用与隔爆橡胶圈内径相匹配的防爆 电缆线作为连接线,否则将降低探测器防爆性能。 4、探测器做整体接地,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内部接地 或外部接地 (外部接地见安装指南图一“4”,内 部接地见安装指南图三“13”)。 5、接线前检查外部连线是否存在开路、短路或接地 故障。 6、探测器需安装牢靠,使用时不可产生机械振动。 7、探测器安装时应注意保护探测器窗口(见安装指南 图一“6”),保持探测器窗口清洁且无损坏。 8、选择恰当的安装角度与安装高度避免遮挡造成探测 盲区。 9、应对产品进行定期(约一个月)进行检查、清洁窗 口、报警测试。装 箱 清 单 1、A705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 2、A705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说明书; 3、合格证; 进 线 操 作 指 南产 品 图 A705-IR2 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连线的末端剥去大约6mm的绝缘护套,连接到A705 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接线端子上。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因此,红外防盗报警器通常被放在关键的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但使用红外报警器的位置复杂,作为隐形的电子警察,为了让它安置后发挥的防盗效果更好,我们该如何在不用位置选择不同的种类? 红外防盗报警器主要采用红外热感应技术对指定区域进行布控,当有不速之客入侵时,区域内的热量便会立即发送变化,探测器发现这一变化后就会发出报警声,并主动向主人拨号报警。 而被动红外报警器一般应用于室内,例如企业,由于室内光线稳定、红外热量比较恒定,这种环境下被动红外报警器的探测效果会更好,企业根据自身环境

特点选择防盗报警器,这样才能将防盗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比被动红外防盗报警器,主动红外系统一般用在周界防范,选购时也需注意以下问题: 1、由于主动红外入侵报警器易受雾霾严重影响,因此,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具有自动增益功能的设备;另外,所选设备的探测距离实际警戒距离留出20%以上的余量,能够减少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误报警。 2、在室外使用时,一定要选用双光束或3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报警器,以减少动物、落叶等引起的系统误报警。 3、在围墙、屋顶或空地上使用主动防盗报警器时,应选择具有避雷功能的设备。遇有折墙且距离又近时,可选用反射器件,以减少报警器的使用数量。 另外,作为人体检测的热释红外传感器,多是用双元件组成。 双元件的特点一是当人射的能量顺序地射到两个元件时,由于两只元件为串联,其输出比一只元件高一倍;另是由于两只元件为逆向相连接,对于相同且同

各种探测器介绍说明资料讲解

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简单的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组成。大一些的系统也可将探测器和报警主机看做是前端部分,从报警主机到接警机之间是传输部分,中心接警部分看做是后端部分。 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可分哪几种? 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从探测器到主机之间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从主机到中心接警机之间也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其中有线系统还可分为基于电话线传输和基于总线传输2种类型。 探测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市面上常见的有哪些类型? 红外、微波、震动、烟感、气感、玻璃破碎、压力、超声波等等。其中红外探测器还可分为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烟感还可分为离子式和光电式。市面上常见的有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对射、栅栏(主动红外)、双鉴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数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尔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o)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尔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探测器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不变,即f发=f收,探测器不会发出报警信号。当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动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即f发≠f收,此时微波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什么是双元红外探测器?什么是四元红外探测器?

隔爆型红外火焰探测器说明书

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图1 )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Ver1.0 JTGB-HW-BK51Ex 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安装、维护及使用说明书 安装探测器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便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探测器。 注 意: 此探测器的使用者应保留本说明书。 性能特点概述: 1. 本产品为我公司最新开发的隔爆型红外火焰探测器,该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国 外同类产品. 探测器保护区域示意图(图2) * 保护区域:如图所示的3D 锥形视野。 * 只有1/4 2. 该探测器使用最新型红外传感器,通过通道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可分别对碳氢化合物燃烧火焰中红外区的峰值波长进行跟综检测. 3. 该探测器内置CPU,可通过软件算法对火焰中波长信号的强弱和比率进行仿真,能够识别背景 光线、环境干扰和燃烧火焰,是真正的日光盲型火焰探测器. 4. 该探测器响应速度快,适用于产生爆炸性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的场所. 5. 探测器采用四线制连接方式(两根电源线,两根信号线)。 测器安装方式图 正确安装方式 错误安装方式 监视目标 监视目标 技术条件 防爆标志: Exd ⅡCT6 防护等级: IP65 环境温度: -40℃~80℃ 相对湿度: ≤95﹪RH (40 + 2℃) 工作电压: 15~32VDC 静态电流: ≤25mA (24VDC ) 报警电流: ≤40mA (24VDC ) 火灾灵敏度: Ⅰ级(正庚烷火)(注1) 探视角: ≤90° 旋转角: 360° 仰视角: 80° 重量: 1.2kg 执行标准: GB12791-91, GB15631-1995,GB3836.1-2000,GB3836.2-2000, GB12476.1-2000 注1:Ⅰ级: 探测器距离面积为1100C ㎡(33㎝×33㎝),高为5㎝的正庚烷火燃烧中心25m 时,能在5s 内 发出火警。 安装 安装原则: * 探测器安装布线时,应使所监视的区域处于视场角的有效范围内。 * 探测器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免障碍物的阻挡,对于外形横、纵尺寸不超过0.5米的障碍物,探测器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2.5米;对于外形尺寸超过0.5米且无法避免时,应适当增加探测器的数量。 注意:该探测器适用于室内安装,存在有或隐或现的IR 源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误报。 4 1 BOKANG ? ELECTRON 25m

光电传感器论文86094

光电传感器 关键字:光电效应光电元件光电特性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应用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 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正文: 一、理论基础——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一般有外光电效应、光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照在光电材料上,材料表面的电子吸收的能量,若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是,电子会克服束缚脱离材料表面而进入外界空间,从而改变光电子材料的导电性,这种现象成为外光电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子效应,光子是运动着的粒子流,每种光子的能量为hv(v 为光波频率,h 为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HZ),由此可见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波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 假设光子的全部能量交给光子,电子能量将会增加,增加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正离子的束缚,另一部分转换成电子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12 m h - A 2 式中,m为电子质量,v 为电子逸出的初速度,A 微电子所做的功。由上式可知,要使光电子逸出阴极表面的必要条件是h>A。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对每一种阴极材料,入射光都有一个确定的频率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此频率限时,不论光强hc多大,都不会产生光电子发射, 此频率限称为“红限”。相应的波长为K A式中,c为光速,A为逸出功。 当受到光照射时,吸收电子能量,其电阻率降低的导电现象称为光导效应。它属于内光电效应。当光照在半导体上是,若电子的能量大与半导体禁带的能级宽度,则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同时,价带留下相应的空穴。电子、空穴仍留在半导体内,并参与导电在外电场作用下形成的电流。 除金属外,多数绝缘体和半导体都有光电效应,半导体尤为显著,根据光导效应制造的光电元件有固有入射光频率,当光照在光电阻上,其导电性增强,电阻值下降。光强度愈强,其阻值愈小,若停止光照,其阻值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 设计课题: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设计 专业班级: B1023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2年6月25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 专业: 通信工程班级: B10231 指导教师: 职称: 课程设计题目: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 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 要求: , 1、灵敏、可靠、一经触发,即刻报警 , 2、对产品材料精益求精,延长使用寿命 , 3、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自己选择传感器,确定红外检测范围。所需仪器设备: 直流供电电源,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数字电压表,计算机等 成果验收形式: 面包板插接+实物演示+答辩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康华光) 《电子工艺与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毕亚军、崔瑞雪) 第17周: 周1---周2 :立题、论证方案设计~选择元器件安装调试 周4---周5 :插面包板调试电路时间 第18周: 安排 周1---周3 :焊接制成电路~完成设计 周4---周5 :验收答辩 指导教师: 张洁教研室主任: 崔瑞雪 2012年6 月 14 日 内容摘要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目前市场上已有成型产品,且市场较为成熟。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因此用它进行红外探测监控,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而且其抗干扰能力强。红外线传感器分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主动式设计方案简单,但成本较高,从成本考虑,本课题通过介绍热释红外传感器RE200BP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被动型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这种电路把红外线传感器应用于报警系统中,从而能够实现防盗报警能。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和报警指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信号,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热释电传感器;菲涅尔透镜;防盗报警器 目录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 安防2007-10-16 10:17:07 阅读888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 被动红外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 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 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 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 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 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 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 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 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 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 项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 首先先来看看什么是红外幕帘探测器?在智能家居中有什么作用? 方向幕帘红外探测器一般是采用双向脉冲记数的工作方式,即A方向到B方向报警,B方向到A方向不报警。具有入侵方向识别能力,用户从内到外进入警戒区,不会触发报警,在一定时间内返回不会引发报警,只有非法入侵者从外界侵入才会触发报警,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在设防的警戒区域内活动,同时又不触发报警系统。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组成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接收外界的红外辐射,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对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段敏感。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是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所以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接收波长8~14μm的红外辐射。 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运算放大器、信号处理器、报警控制输出等几部分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光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 工作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基本工作原理是:当防范区域内有人体移动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经过光学透镜聚焦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红外线信号,输出热电信号,输出的热电信号非常微弱,并且夹杂着很多干扰信号,为此需要设计特殊的热电信号处理电路,在放大热电信号的同时,滤除掉造成干扰的杂波信号。 探测器采用运算放大器,配合周边电路,集成为具有带通滤波器功能的放大电路。其分离出热电信号,并将其放大数千倍;并通过参数的优化设计,配合比较器电路进一步剔除流动热空气造成的干扰,对两级放大后分离出的热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通过预先设定的判断标准来判定是否报警,如果判断出是报警,则输出一个开关量报警信号。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JTY_HF_C33(普通、防爆型) 产 品 安 装 使 用 说 明 书 版本:2.0 北京盛世长远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

订货说明 1 产品自签订购销合同后,供货周期为一个月。 2 本产品所报价格,不包括运费、运输保险,外地购货的用户可代办托 运,费用由需方负担。运输方式:中铁快运、铁路快件、航空运输等。 3产品分为三种信号输出型:1 x电流型、2 x开关量型、3 x电压型,用户在选用我公司产品时,应考虑配接厂家输入模块的报警及故障参数,以选用相应的输出型探测器。 4本产品保修期为二年。 5定购我公司产品的用户,当产品出现故障、损坏时,公司采取提前发货更换维修的方法。并根据用户要求代办托运到指定地点。 6如需更多的资料、价格及供货方面的信息请与我公司联系。

目录 一、概述............................................................. (4) 二、特点............................................................. (4) 三、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 (4) 四、技术参数............................................................. . (7) 五、安装、布线与调试............................................................. (8) 1. 安装探测器的环境条件.............................................................. (8) 2. 安装与布

光电传感器介绍

光电式传感器 1.概述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光电传感器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 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光电器件不断涌现,特别是CCD图像传感器的诞生,为光电传感器的进一步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 2.物理特性 2.1外光电效应 2.1.1光子假设 1887年,赫兹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根据普朗克量子假说而进一步提出的光量子,即光子概念,对光电效应研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表面上看起来连续的光波是量子化的。单色光由大量不连续的光子组成。若单色光频率为n,那么每个 光子的能量为E=hv, 动量为。 由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发展成现代光子论(photon theory)的两个基本点是:

(1) 光是由一颗一颗的光子组成的光子流。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 hv,动量 为。由N个光子组成的光子流,能量为N hv。 (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即是每个光子与物质中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约束得最不紧的电子在离开金属面时具有最大的初动 能,所以对于电子应有: 2.2 内光电效应 光电传感器通常是指能敏感到由紫外线到红外线光的光能量,并能将光能转化成电信号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一些物质的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当具有一定能量E的光子投射到某些物质的表面时,具有辐射能量的微粒将透过受光的表面层,赋予这些物质的电子以附加能量,或者改变物质的电阻大小,或者使其产生电动势,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光—电转换过程。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阻率改变的称为内光电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元件有光敏电阻以及由光敏电阻制成的光导管等。 2.2.1光电导效应 光照变化引起半导体材料电导变化的现象称光电导效应(又称为光电效应、光敏效应),即光电导效应是光照射到某些物体上后,引起其电性能变化的一类光致电改变现象的总称。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时,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使非传导态电子变为传导态电子,引起载流子浓度增大,因而导致材料电导率增大。在光线作用下,对于半导体材料吸收了入射光子能量,若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就激发出电子-空穴对,使载流子浓度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增加,阻值减低,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光敏电阻就是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

简单的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

B 简单的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 一、功能介绍 该报警器由红外线发射、接收、蜂鸣器和LED指示灯组成。正常情况下,绿色的LED常烁,表示监控区域正常。一旦监控区域有人闯入,绿色LED熄灭,红色的LED快速闪烁,同时蜂鸣器立即报警。 二、设计要求 1.红外发射频率为38KHZ 2.正常情况下绿色LED闪烁,异常情况下红色LED闪烁并且蜂鸣器报警。3.监控区域范围在3M范围内。 三、参考方案设计 1.原理框图如图下。 2.制作思路 (1)调试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首先要用单片机输出一个38KHZ的方波信号。(2)电路工作后,正常情况下红外接收头接收不到红外信号,而输出高电平。 当有物体出现在发射管前方时,红外接收头会接收到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然后输出低电平通知MCU打开蜂鸣器报警。 (3)本作品主要要完成三大功能:38KHZ载波信号的产生、红外接收头输出电平的检测、LED和蜂鸣器的驱动。 3.设计注意的地方 需要准备的器材:单片机、红色LED一只、绿色LED一只、万能实验板一块、5V电源、电阻、TTL0038或者其他类似38KHZ的红外接收头、5V长鸣型蜂鸣器。(1)线路图见下图:

实验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该电路工作原理非常简单,Atmega8的PD0端口输出经过调制的38KHZ的方波信号,然后经Q2驱动红外线发射管LED0发出红外线信号。TL0038是集红外线信号接收放大为一体的接收器。其中心接收频率为38KZH,输出为TTL电平,平时输出高电平,当收到码信号后,输出低电平。 BELL为长鸣蜂鸣器,两个引脚分别为正负极,当正负极两端加上5V电压后,蜂鸣器发出响声。注意,该蜂鸣器两脚不能接反,否则蜂鸣器会烧毁。 电路工作后,正常情况下TL0038接收不到红外信号,而输出高电平。当有物体出现在发射管前方时,TTL0038会接收到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然后输出低电平通知MCU打开蜂鸣器报警。 (2)程序思想 本实验的程序主要要完成三大功能:38KHZ载波信号的产生、红外接收头 TL0038输出电平的检测、LED和蜂鸣器的驱动。 本程序使用8位定时计数器T/C0溢出中断使PD0产生38KHZ的方波信号,然后驱动红外线发射管。T/C0计数器是单一向上计数器,其计数值TCNT0一旦计数到0XFF后,T/C0马上产生溢出中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置TCNT0的初始值

红外对射说明书接线图

第一章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探头) 第一节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 一、产品型号规格 1、命名规则SAB-xx 室外警戒距离 新安宝产品双光束对射系列 2、双光束型号规格SAB-20 / 30 / 40 / 60 / 80 / 100 室外警戒距离20米/30米/40米/ 60米/80米/100米 二、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1、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由投光器(T)与受光器(R)两部分组 成。 2、由投光器发射出两束红外光,受光器在另一端接收由投光器 发出的红外光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 过适当处理后再送往报警控制器电路,如图所示: 3、因为红外光为不可见光,所以在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构成了 一道人眼瞧不同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红外光时,受光器 输出的电信号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号。 三、各组成部件名称(如图2) 五、外形尺寸(如图3) 六、探测示意图(如图4) 七、产品特点: ※自动增益电路(AGC)设计,适应雨、雾、雪等恶劣天气;

※采用日本技术菲涅尔螺纹透镜,多重聚焦,抗杂光能力强; ※使用进口大功率发射管(金属包装管),光束射程远; ※外壳采用PC塑料,韧性好,不变形,抗紫外线穿透能力强; ※防雷电路设计。 ※受光指示、OK指示、瞄准镜、对准电压测试 八、主要技术参数: 九、接线方法: 十、安装与调试: 1、安装方式有墙壁安装方式与固定支架安装方式(见说明书); 2、按九所示接线连接; 3、调试: ⑴取下瞄准镜,进行远距离观察; ⑵调整上下调整螺钉及水平调整支架,使对面的探测器影像落入瞄准镜中间部位,此时受光器GOOD指示灯应点亮; ⑶将万用表笔插入测试孔,再重复⑵的划线部分操作,使测试电压为4V左右为探测器正常工作状态,如调试使测试电压为4、3~4、5时,受光器GOOD指示灯最亮,探测器则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十一、注意事项: 1、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不应遮挡物; 2、安装支架(与基础)要稳固; 3、受光器不能正对太阳;

红外线报警器方案电路课设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红外线报警器的设计 学院<系)理学院 年级专业: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2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讲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理学院基层教案单位: 0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案单位、系部各一份。 年月日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红外线报警器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提出了 一种红外线接收发的简单应用电路,并基于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报警电路。用红外线做信号载波具有成本低、传播范围和方向可以控制、不产生电磁辐射干扰和被干扰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中。 关键词:红外线报警器,AT89C51单片机,红外发射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 Infrared alarm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frared emission and infrared receiving work principle and features, and put forward a kind of infrared receiver hair of simple application circuit, and based on AT89C51 design a simple infrared remote alarm circuit. With infrared signal carrier with lower cost and scope and direction can control the spread, do not produce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ed interference and interfered with,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so is widely used in the various technology areas. Key words:Infrared alarm,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infrared transmitter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the alarm circuit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先报警器的组成及原理 2.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3.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4.熟悉红外线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二、实验任务: 1.设计红外发射电路。 2.设计显示电路。 3.设计报警电路。 4.单片机程序设计。 5.硬件电路的布线与焊接。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 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现在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 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 探测器第 4 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 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目前市售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均给出最短遮光时间范围,例如:某品牌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最短遮光时间范围是30m—600ms为什么要给出一个范围呢?原因是不同的使用部位可以设定(调节)不同的最短遮光时间,这有益于减少系统的误报警。例如: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构成电子篱笆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30ms附近;用在围墙上或围墙内侧警戒时,就应将 最短遮光时间调至600ms附近。具体数值使用者可通过试验确定主动红外发射机所发红外光束定发散角,在GBI0408.4 —2000 标准中规定:“室内使用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经正确安装和对准,并工

作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辐射能量有75%。被持久地遮挡时,接收机不应产生报警状态。”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小于25%时,系统就要产生误报警。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误报警,安装使用中应让发射机与接收机轴线重合。 目前,除单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外,还有双光束和4光束的。工作原理是:当两光束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同时被遮断时,探测器即可进入报警状态。这种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可以减少小鸟、落叶等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市售的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双边凹透镜结构的,此结构的探测器两光束之间距离较近,一般只在10cm左右。若上下各用一组双边凹透镜,即构成了4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再一类就是采用两对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装置构成的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该探测器上下两光束距离可达20cm—25cm又称同步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应用探讨: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JTY_HF_C33(普通、防爆型) 产 品 安 装 使 用 说 明 书 版本:2.0 北京盛世长远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 订货说明 1产品自签订购销合同后,供货周期为一个月。 2本产品所报价格,不包括运费、运输保险,外地购货的用户可代办托运,费用由需方负担。运输方式:中铁快运、铁路快件、航空运输等。 3产品分为三种信号输出型:1x电流型、2x开关量型、3x电压型,用户在选用我公司产品时,应考虑配接厂家输入模块的报警及故障参数,以选用相应的输出型探测器。 4本产品保修期为二年。

5定购我公司产品的用户,当产品出现故障、损坏时,公司采取提前发货更换维修的方法。并根据用户要求代办托运到指定地点。 6如需更多的资料、价格及供货方面的信息请与我公司联系。 目录 一、概述................................................................ (4) 二、特点................................................................ (4) 三、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 (4) 四、技术参数................................................................ . (7) 五、安装、布线与调试................................................................ (8) 1.安装探测器的环境条件................................................................ . (8) 2.安装与布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原理)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原理) 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 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 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此外,光电开关的结构元件中还有发射板和光导纤维。 三角反射板是结构牢固的发射装置。它由很小的三角锥体反射材料组成,能够使光束准确地从反射板中返回,具有实用意义。它可以在与光轴0到25的范围改变发射角,使光束几乎是从一根发射线,经过反射后,还是从这根反射线返回。 分类和工作方式 ⑴槽型光电传感器 把一个光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面对面地装在一个槽的两侧的是槽形光电。发光器能发出红外光或可见光,在无阻情况下光接收器能收到光。但当被检测物体从槽中通过时,光被遮挡,光电开关便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切断或接通负载电流,从而完成一次控制动作。槽形开关的检测距离因为受整体结构的限制一般只有几厘米。 ⑵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若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离开,就可使检测距离加大。由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组成的光电开关就称为对射分离式光电开关,简称对射式光电开关。它的检测距离可达几米乃至几十米。使用时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别装在检测物通过路径的两侧,检测物通过时阻挡光路,收光器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⑶反光板型光电开关 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它的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称为

红外探测器是什么,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红外探测器是什么,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安防产品,家庭安防产品销售量开始逐年增长,红外探测器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那么,什么是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二、红外探测器的原理 无线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在红外线探测器中,热电元件检测人体的存在或移动,并把热电元件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波形分析。于是,只有当通过波形分析检测到由人体产生的波形时,才输出检测信号。例如,在两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放大电压信号,且将被放大的信号用于鉴别由人体引起的信号。于是,误将诸如热电元件的爆米花噪声一类噪声当作为由人体所产生而在准备加以检测乃得以防止。 三、红外探测器的使用方法 而红外探测器有很多种类,不同分类的红外探测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1. 接近探测器:是一种当入侵者接近它时能触发报警的探测装置。在接近探测器中,通常有一个高频率的LC震荡电路,震荡电路的LC回路通过导线连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 1、【基本信息】 1.1 器材名称:主动红外探测器(对射) 1.2器材型号:SBT-30S/60S/100S、SBM-50S/75S/100S/150S/、 SBQ-75S/100S/150S/200S/250S 1.3 器材种类:安防报警探测器类 1.4 器材品牌:SELCO 1.5 器材使用年限:3—4 年 2、【功能信息】 2.1 器材功能: 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发射机发出一束或多束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形成警戒线,有物体通过,光线被遮挡,接收机信号发生变化,放大处理后报警。 2.2 器材应用:室内外均适用,一般安装在周界围墙上、建筑物外围防窗户、大门等。 2.3 器材优势:无 2.4 器材不足:遇到恶劣天气(大雾、大雨)比较容易误报警。 3、【参数信息】 3.1光束数:二光束(警戒距离:30m 60m 100m)、三光束(警戒距离:50m 75m 100m 150m)、四光束(警戒距离:75m 100m 150m 200m 250m) 3.2 工作电压:10.5~28VDC

3.3 消耗电流MAX:85mA 3.4 感应速度:50-700ms 可调 3.5 环境温度:-25 C ~+ 55C 3.6工作湿度:相对湿度三90% 3.7 防水性能:适合在室外安装 4、【使用信息】 4.1 器材检验: 功能检验的内容包括: 4.1.1在工作环境正常下,给探测器上电,设备是否能工作 4.1.2调节灵敏度,遮挡红外光速,探测器反应速度 4.2 器材安装条件: 4.2.1 主材准备 探测器接收端1 只探测器发射端1 只探测器底版2 只固定支架2 只4.2.2安装工具 16A 的小型电源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两眼三眼插座)1套 2 .5平方毫米线径的电源拖线盘(规格10 /20/30 米)1套电锤(配6/10mm 钻头)1把为5mm十字螺丝刀1把为3mm 一字螺丝刀1把斜口钳1把剥线钳1把

ASD探测器使用说明书

ASD5300 产品使用说明书
V1.0

ASD5300 系列产品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 注意事项:.......................................................................................................................2 二、 技术特点及使用范围:...................................................................................................2 三、 执行标准:.......................................................................................................................2 四、 主要技术参数:...............................................................................................................3 五、 探测器结构:...................................................................................................................4
1、 ASD5300 外形结构(图 1):...................................................................................4 2、 ASD5300 外形尺寸(图 2):...................................................................................5 3、 ASDIR-01A 红外遥控器(图 3): ...........................................................................5 六、 探测器的安装:...............................................................................................................6 七、 设置使用说明:...............................................................................................................9 1、 显示面板结构(图 7): .............................................................................................9 2、 设置操作说明:...........................................................................................................9 3、 故障分析及处理:.....................................................................................................11 八、 日常使用维护:.............................................................................................................12 九、 售后服务:.....................................................................................................................12 十、 产品装箱单:.................................................................................................................12
— 第1页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