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教案设计

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

②了解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及经过的主要省区,了解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

③记住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景观图片和视频材料、列表比较、读图、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初步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

通过八年级上册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知识,同时,八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推理分析和知识整合的能力。自上学期以来,学校推行“精讲精练,合作互助”学习模式,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较强,为学习这部分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①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①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在地图上的落实;③???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原因。

【教学用具】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电脑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承转〉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相似性,地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演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闪烁400㎜等降水量线。

〔提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哪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有哪些地理差异?

〔归纳〕400㎜等降水量把我国划分为西北半壁和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稀少、牧业为主;东南半壁气候湿润、河湖众多、人口稠密、农耕为主。

〖课件演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图”。

〔提问〕四幅图中描粗的线分别是:一月多少度等温线?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那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那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这些线的东段都经过哪条山脉、河流?

一、〖课件演示〗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活动一】游览地图上的中国

阅读课本P4 ,完成

1、寻找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探索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提问﹞我国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是哪些?

﹝讲解﹞教师讲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有:

①秦岭-淮河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

(教师每讲其中的一条线时,图上该线呈现加粗状态,并且不停地闪烁,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问〕

1、四大区域中()地区与()地区没有相邻。

2、()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地区,因海拔高,气候非常寒冷,()地区,因地处我国内陆,气候干旱。

答案:1、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2、北方南方青藏西北

二、秦岭-淮河

【活动二】观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课件展示秦岭、淮河景观图片﹞

〔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

〖教师补充〗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

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重”)〔提问〕

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

〔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

淮河的治理:

上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

①中游:修蓄洪工程

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

②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

﹝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板书』三、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

〖课件演示〗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食情况。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屏幕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

﹝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

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

﹝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

〖课件演示〗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

〖课件演示〗展示课堂小结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一、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秦岭与淮河

二、1、秦岭

2、淮河

三、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