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一、单选题

1.计算器上的四则运算键有()。

A. +、-、×、÷

B. +、-、×、·

C. +、-、×、=

2.小力在计算“287×36”时,发现计算器的按键“3"坏了,他想了想,还是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结果。他用的方法可能是( )。

A. 287×12×3

B. 287×(30+6)

C. 287×6×6

D. 287×40-4

3.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000﹣2689时,把减数错输成2986,这时他要按()键清除2986,再输入2689.

A. ON/C

B. CE

C. OFF

4.用计算器计算

少先队大队部用1720元买来一批钢笔和圆珠笔.每枝钢笔28元,买了40枝,剩下的钱买了12元一枝的圆珠笔,一共买了圆珠笔()

A. 1120枝

B. 50枝

C. 600枝

D. 60枝

二、判断题

5.计算器上的一些功能键,例如:改错键“AC“,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解决问题.()

6.算盘上,用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7.小金在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小心将819输错成818,这时,她说只要按一下改错键CE键就可以修改回来了,她说的对吗。

三、填空题

8.用计算器计算.

924+(432-146)=________

9.160440是764的________倍.(用计算器计算)

10.括号里最大整数应该填几?(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________ )

11.用计算器计算

34570-8840=________

12.用计算器算一算:

12345679×9=________ 12345679×18=________

12345679×27=________ 12345679×36=________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解答题

13.列式计算.

减数是879,被减数是6357,差是多少?

14.ON/C键和CE键的功能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五、综合题

15.请写出用计算器计算298+365的按键过程。

(1)先按________键开机;

(2)按数字键________;

(3)按运算符号键________;

(4)按数字键________;

(5)按________键得出结果;

(6)按________键清除屏。

六、应用题

16.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某一道题时,把被除数的后两个数字按反了,结果除以3得332。请你想一想,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计算器上的四则运算键有加、减、乘、除。

故答案为:A

【分析】加、减、乘、除属于运算键,小数点和等号不属于运算键。

2.【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他用的方法可能是:287×6×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因为计算器的按键“3"坏了,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不能出现3这个数字,可以将36分成6×6即可,据此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CE;若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这个按键清除错误.

故选:B.

【分析】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清除键来清除错误,清除键是CE键.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1720-28×40)÷12

=(1720-1120)÷12

=600÷12

=50(枝)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每枝钢笔的单价乘钢笔枝数求出钢笔的总价,用总钱数减去钢笔的总价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用剩下的钱数除以圆珠笔的单价即可求出一共买圆珠笔的枝数。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计算器上的一些功能键,例如:改错键“AC“,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解决问题,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AC:全部清除,CE:清除当前输入,据此判断。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算盘上,用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算盘上面每个珠子表示的数是不相同的,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计算器上CE键的掌握程度,CE键是改错键,若不小心按错可以按CE

键再加上正确数据便可修改,小金说法正确

【分析】考察计算器的用法,计算器上的功能键如M+、M-,有很多作用,此次本题考查的正是其中的CE键

三、填空题

8.【答案】1210

【解析】【解答】解:924+(432-146)

=924+286

=1210

故答案为:1210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由此按照运算顺序用计算器计算即可。

9.【答案】210

【解析】【解答】解:160440÷764=210

故答案为:210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来计算,由此用计算器计算即可。

10.【答案】8

【解析】借助计算器计算时,用4000÷572≈6.99,4800÷572≈8.39,在6.99~9.38之间有整数有7和8,所以最大能填8。

11.【答案】25730

【解析】【解答】解:34570-8840=25730

故答案为:25730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时依次键入第一个数字、运算符号、第二个数字、等号,这样就能计算出得数。12.【答案】1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0除外),积也随着扩大若干倍。

【解析】【解答】解: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36=444444444;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0除外),积也随着扩大若干倍。故答案为:1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0

除外),积也随着扩大若干倍。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时先键入第一个数字,再键入运算符号,接着键入第二个数字和等号即可得到得数。先计算再总结规律。

四、解答题

13.【答案】5478

【解析】【解答】解:6357-879=5478

【分析】根据题意用被减数减去减数,再根据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14.【答案】解:ON/C键和CE键的功能是不一样的。ON/C键能清除全部数据,例如做完一道题再做另一道题时,就要按ON/C键,把输入的数据全部清除,如果使用CE键会造成前面输入的数据与后一题目的数据累计,导致计算结果出错。CE键能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例如计算25+38,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就可使用CE键清除错误,前面的数据仍然保留,再接着输入正确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节省时间。【解析】【分析】ON/C是开关及清屏键,它能清除全部数据,CE键也是清除键,它只能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对ON/C键和CE键的功能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比较就能找出它们的区别。

五、综合题

15.【答案】(1)ON/AC

(2)298

(3)+

(4)365

(5)=

(6)ON/AC

【解析】【解答】解:先按“ON/AC”键开机,按数字键298,按运算符号键“+”,按数字键“365”,按“=”键得出结果;按“ON/AC”键清除屏。

故答案为:ON/AC;298;+;365;=;ON/AC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时先开机,然后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第一个数字、运算符号、第二个数字和等号键即可得到得数。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332×3=996 969÷3=323

答:正确的商应该是323.

【解析】【分析】用错误的商乘除数即可求出错误的被除数,把这个错误的被除数的后面两位数字交换后就是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除数即可求出正确的商.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1)班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为教学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统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为素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应用。另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升和毫升,利用水壶、茶杯、水盆等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领会容量的含义。 ②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内容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展开形象思维,为选择的木偶配帽子或为选择的帽子配木偶,初步体会什么是搭配以及选配方案的多样性;然后分别用三角形和梯形表示帽子和木偶,通过连线再现选配方案的的探索过程,提升思维的抽象程度;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并明确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③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是安排学生观察、操作,领会数学内容。三是为解决难点设计特定的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班共有学生30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 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力争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 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 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4、比9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5、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9000000= 785000≈ 5090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00= 9958200000≈ 7421305678≈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2、四万零三百写作40000300。()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4、100000-1 < 99999+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2108 ○ 1357900 617000 ○ 62万 10110 ○ 9999 4762504 ○ 4762513 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 ○ 89101 五、读出下面各数。(12分) 708500 读作: 70000508 读作: 100090009 读作: 5060032 读作: 六、写出下面各数。(12分)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 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 七、用计算器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 12×101= 13×101= 14×101= 15×101= 16×101= 17×101= 18×101= 19×101= 八、用2、3、4、0、0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并求出它们的和。(10分)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重点 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教育精选- 苏教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 成绩: 一、仔细计算。4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5×4= 25×8= 1800÷30= 13×6-3×6= 198-89= 160+70= 910÷70= 0÷10= 60×50= 102×6= 20×500= 12+12÷12+12= 2、用竖式计算。6分 405×17= 40×280= 296×12=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6×13-198÷18 128-28×3+17 600-(697÷41+274) 30×[818÷(98-9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5×7×4 32+26+74+168 63×25+25×37 99×32+32 25×44 48×213-13×48 二、想想填填。20分 1、5升=()毫升3000毫升=()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约2(),一杯水大约150()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 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o,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o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o,它的顶角是()o,这个三角形又是一个()三角形。 4、在计算540÷[(3+6)×2]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5、小明、小强、小刚、小健四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三人比一场,一共要比()场。 6、用2、3、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的数是() 7、数一数: 左图有()个三角形(2)左图有()个角 有()个平行四边形 有()个梯形

四年级数学单元检测

四年级数学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25分,其中第2题1分) 1.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能装( )升水。 2.720÷(9×4)=720÷____○____ 3.试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说明初商偏( ),要调( )。 4.3升的水倒入容量是350毫升的玻璃杯中,最多倒满( )杯,要想将3升的水全部倒完,至少需要( )个杯子 5.( )里最大能填几? 40×( )<362 29×( )<90 505>82×( ) 6.在○里填上“>”“<”或“=”。 4升○40000毫升 2升○200毫升 150÷50○15÷5 7.在()里填合适的容量单位 (1)一个洗碗池大约30( ) (2)一台家用热水器大约80( ) (3)一瓶牛奶约250( ) (4)一支口服液约10( ) 8.计算7□2÷75,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可以填( )。 9.89÷17=5……4,那么890÷170=( )……( ),178÷34=( )……( )。 10.小明按“我爱中国”的顺序练字,练到第37个大字时,他写的是( )字,他已经写了( )个“我”字。 11.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误写成了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正确的结果是( ) 二、选择题。(10分) 1.一个纸杯可盛水250毫升,4个纸杯可盛水( )。 A.1升 B.500毫升 C.750毫升 2.800÷40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 .0 B.1 C .2 3.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 A .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 .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4.计算720÷18时,把它改写成算式( )可以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A.720÷9÷2 B.720÷9×2 C.720÷2×9 5.□38÷43=1□……□,被除数的□里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A.4 B.5 C.6 三、计算题。(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20÷6= 3500÷70= 72÷18= 630÷30= 5600÷700= 480÷8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3分) 99÷20= ★621÷23= ★734÷18=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四舍)、等于大于5(五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目标

数学第八册教学总目标 教学内容: 1、数学与代数。 (1)倍数和因数,找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不超过100)、找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 (3)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4)口算几百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几百几十几乘几十(不进位)。 (5)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括号。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6)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7)用计算器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8)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公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化简形如“ax±bx”式子。 (9)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0)探索并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11)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代解决问题的方法。 2、空间与图形。 (1)三角形与三角形的底、高。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 (2)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升和毫升,1升=1000毫升。 (4)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梯形与梯形的上下底、腰以及高。 (5)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统计与概率。 (1)单式折线统计图。 (2)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美妙的“杯琴”(在同样的水杯里盛不同量的水制作“杯琴”,演奏简单乐曲)。 (2)我们去春游(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3)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欣赏图案,并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通过阅读统计图以及实际调查等统计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 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是亿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位和()位。 2.90060450这个数包括()级和()级,读作()。3.60060006从左至右,第一个“6”表示(),第二个“6”表示()。4.408020000000是由4个(),8个()和2个()组成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54203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表示4个()。 6.由106个亿、106个万和106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7.940503070=900000000+40000000+()+()+(),30000000+500000+60000+900=()。8.最大的六位数是(),比它多1的数是()。 9.一个数百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个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0.与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写作()和()。 11.在58的后面添上()个0,就是58万,在5和8之间添上()个0,得到的数读作五十亿零八。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2.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3.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5.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约有23020000人,这个数是近似数。()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由5个亿、6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 A.560008000 B.506008000 C.500600800 D.56008000 2.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A.12003500 B.12030500 C.10023500 D.12300500 3.用算盘表示123705,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 B.算盘的一颗下珠表示1 C.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做完一道题按ON/C键接着做下一道题D.一个数只含有两级,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 5.下面的数中,最接近10万的是()。 A.19999 B.99999 C.100006 D.110000

2017新苏教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6分) 1. 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2. 一万里有()个一千。10个()是一亿。 3. 2013年,天平镇国民生产总值是二十亿零五百四十万元。写出横线上的数 是()元,改写成用“万元”做单位的数是()万元,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大约是()亿元。 4. 6□953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6万,则□里 可以填();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7万,则□里可以填 ()。 5. “5060800700”读作:(),这个数里的“5”表示 ()。 6. 在9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九百五十万。 7.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序号排列数的大小) ①4500670 ②13602400 ③4002190 ④980998 ⑤4500760 ()<()<()<()<()

8. 在〇填“>”或“ <”。 20亿〇 2010000000 7399000 〇 704万 450800 〇 455000 9. 钟面上的时针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度。 从6:15到6:30,分针将会按()时针方向旋转()度。 10.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11. 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 )。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D.四位数或五位数 1 2. 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q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大数的认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八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六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八个千万,八个十万,八个千和四个一组成的数(),读作:(),约是()万。 3、3003003最高位是()位,右边的“3”表示3个(),中间的“3”表示3个(),左边的“3”表示3个()。 4、比1000000的数少1的是(),比999999多1的数是()。 5、用0,3,2,7,1,9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相差()。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9000000= 785000= 509000= 800230000= 6902400= 920003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 9958200000= 7421305678= 390018300= 289026700= 29001269000=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29□438≈3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1、2、3、4 B、0、1、2、3、4、5 C、5、6、7、8、9 3、在5和9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十亿零九。 A、6 B、7 C、8 4、用三个8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888000 B、800088 C、80808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729000这个数字中的9所在的数位是万位。() 2、七万零六百写作70000600。() 3、整数的计数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4、99999+1 > 100000-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02108 ○ 701208 899000 ○ 870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如:100×10=1000, 900×90=81000 2、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苏教版 【篇一:小学数学《课课练》参考答案(苏教版四下)】t>【点击课堂】 第1页一、 1. 右 5 2. 下 4 3. (1)d (2)d (3)顺 (4)逆 【拓展应用】 第2页 (1)略 (2)55 第5页 9时 【单元练习】 4. 右 8 下 4(或下 4 右 8) 5. (1)c (2)c 二、 1. c 2. a b c 3. b 三、略 四、略 二、认识多位数 【点击课堂】 第8页一、 1. 四万十万百万千万 2. 千十万十万八 3. 360000 2080000 236 6090 4. 20300000 二千零三十万 第9页一、 1. 10000 500000 2. 60043000 3. 6 9 5 4 4. 80060900 5. 20340400 二千零三十四万零四百 3002050 三百万二千零五十 二、 1. b 2. c 3. a 4. b 第10页二、 800000000 10500000000 700000000000 205000000000 三、三十九亿四百零三亿八百四十亿一千亿 第11页一、 1. 3500350000 2. 十 9000050000 3. 300030000000 三千亿三千万 4. 31 2 5. 二亿四千万 2 4000 二、 9个百亿 9个亿 9个十亿 9个千亿 第12页一、 1. 10万千万 90000000 九千万 9000万 2. 四千五百零九万 4509万 3. 15万 4. 140亿 第14页三、 602万 2008万 450亿 4020亿 四、 65万 570万 五、 5亿 204亿 【拓展应用】 第8页 3 第9页 47012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单元测试卷

(67分)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14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或()。 2.(2016·重庆万州区期末)电脑屏幕表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3.(2016·重庆巫溪县期末)a∥b读作(),表示直线a 与直线b()。 4.一个梯形中可以画()条高。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6.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90°,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或()。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边上的高是()cm。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2016·河北唐山期末)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5.梯形的两条腰都不可能与上、下底垂直。()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图中,()是一组平行线,()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 2.(2016·黑龙江穆棱期末)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梯形 3.下面梯形的高的作法中,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如果直线m平行于直线n,那么线段AB和CD的关系是()。 >CD=CD

<CD 5.(2016·黑龙江穆棱期末)如图,如果a∥b,数一数图中有()个梯形。 四、画一画。(共16分) 1.过点A作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2分) 2.画一个周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2分) 3.在点子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并分别作出它们的一条高。(4分) 4.如果从A、B两点各修一条小路与公路连通,要使这两条小路最短,应该怎样修请在图中画出来。(4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平移两要素:方向、距离。 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找准对应点),最后连接成图。 2、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 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和中心点相连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一致),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改变。) 3、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4、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6、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记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2、按照我国的记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3、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4个0,写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8个0,写上一个“亿”字。 5、用“万”作单位写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写上“≈”和一个“万”字; 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写上“≈”和一个“亿”字。 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近似数:看最高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写上“≈”和尾数有几位就写几个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