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摘要:以新疆医科大学的课程中心网络资源配置为例,目前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已注入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路技术等元素,使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知识学习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资源;医学教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医学类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知识学习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新疆医科大学建立了课程中心网站。目前就以《医学细胞生物学》基于课程中心网站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应用为例做以下分析:

一、采用学导式、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桥梁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医学生开设,经过中学生物学学习后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为学生启用发散性思维和进一步思维创新奠定了基础,使医学生在未来遇到复杂现实问题时,能联系多学科知识,寻求对问题全新、独特性的解决方法,进而做出临床诊断[2]。多年以来,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探索的道路上教师们匍匐前进、推陈出新,从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入手,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知识型传授走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从灌输式走向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逐渐普及翻转课堂,课前10分钟活动以及细化到PBL教学模式。以上

课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完成“精彩五十分钟讲堂”,课下能和学生沟通,能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到随时注意网络课程互动栏目动态,以便随时联系学生,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将教师对待专业的积极性传递给学生,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目的。根据《医学细胞生物学》学科自身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特点,构建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如讲到溶酶体一章,联系在临床上矽肺病,它的临床运用,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还持之以恒地开展校级和院级知识竞赛和绘图比赛、精讲、网络作业、网络师生交流平台、开放性实验等第二课堂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网络与视频资源的建立及使用

为了适应《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为了发挥好“课程中心”网站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新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了“课程中心”网站建设以及完善工作,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新疆医科大学“课程中心”建立了涉及22门医学专业,所有相关专业课程网站,所有课程网站浏览权限均是对外开放的,目前点击量近500万,自2012年起每个课程网站均在实时更新、随时完善。就本科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站而言2012年已建立,随后被评定为精品课程,目前点击量已达66944,目前“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的网站全部已建立,网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课程简介;课程总体简介和课程建设规划,这对学生深入了解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很好的回答了所

有医学生会问的问题:为什么学医还要学细胞生物学,学生在这部分会了解到《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桥梁课程的地位,进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提高。2.师资队伍;包含每个团队的全体教师信息一览表,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简介,教改科研项目,教改科研论文。这往往是浏览者十分重视的,自己的任课老师在这个梯队的位置,教学侧重的方向以及正在做什么样的教学研究都在此模块都是可了解的。

3.理论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案首页、教案续页、教学课件、章节总结、强化训练习题集相关网站推荐。此模块是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帮助最大的部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编纂的教学大纲,利于学生准确定位自己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进而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划分不同的时间做预习和复习。

4.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大纲、教案首页、实验指导、教学课件、实验报告、实验视频。此模块主要帮助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做预习工作,《医学细胞生物学》需要做动物实验,作为大一的学生而言标准操作是十分困难的,甚至在实验课中会出现恐惧心理,因而在此模块对于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做了介绍,动物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有高清视频提供,学生在做实验前可以仔细观看,记录要点,为自己的动物实验操作积累经验。

5.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课件、视屏及参考书目录。

6.留学生教学;提供留学生网站的超链接,提供了有关留学生教学的所有环节。

7.教学录像;理论课讲课视频、理论课重点内容全程微课视频及实验课讲课视频。此模块是整个梯队成员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可以起到直接帮助作用的一部分,在这里学生可以泛听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

知识的程度不同选择性听课,课程全部对外开放。每次老师上课的课件在上课前2-3天会上传至此模块,学生可以在线浏览,对教师的上课内容可以提早了解,辅助学生做预习。8.第二课堂;口试、PBL教学、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课前10分钟、精讲、绘图大赛、学科最新进展及学科前沿性等内容,包括相关的课件,照片及报道。9.教学资料;参考教材介绍、自编教材介绍,教研室自办主题系列讲座课件。10.互动栏目;论坛及答疑,学生提课程相关问题,老师负责解答;网络作业及网络考试环节。此模块是课程中心的独特之处,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部分,这是师生交流互动部分,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论坛相互交流。教师可以在此模块直接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做完后提交,教师批改完后发放成绩,学生在查看自己成绩时可以查看标准答案。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在此模块可以完成,网络考试可谓是课程中心的一大亮点,教师通过终端为一个班级学生设置固定时间无纸化考试,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限定时间范围内完成考试后提交,完成后教师统一发放成绩,实现了地点自由,形式多样的考试模式,可谓是一大突破。

三、课程中心网站的维护与更新

2016年1月——至今:完成“细胞器与疾病”主题课件7个,已上传至教学资料模块。2016年7月——至今:完成“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微课视频9个,实验课课前讲述微课4个,已上传至教学录像模块。2016年6月——至今:上传课程相关其他网站及一些课程新动态供学生参考学习;上传网络资源共享课建设规划;更新全体教

师个人简历。除了以上工作外,自2015年起,我们大力抓紧课程中心互动模块里的“网络作业”、“网络考试”环节。实现了每届本科班所有的学生做网络作业,老师在线批阅发放成绩,所有学生参加网络期中考试。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最终一定能实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目标,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有力的贡献。

四、课程中心网站带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新进展

新疆医科大学的定位是“同类院校全国先进、西北一流、周边国家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尤其是为新疆培养汉族和少数民族医疗人才。细胞生物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受到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很多分支学科和分子生物学的会合点,包括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互相促进。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在基础和临床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因此本课程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生本科生的主要必修课程。在现代水平上讲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医学细胞生物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如细胞基本知识,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及功能,组成细胞内膜系统的各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骨架,细胞核与染色体等;二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及死亡,干细胞等;三是介绍细胞结构、功能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及实验技能综合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以细胞结构作为主线,将每一种结构都分解成结构和功能两个主要内容,并通过典型的细胞活动将两者联系起来,强调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因此,我们教学内容设置的立足点一直着重于内容的先进性。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随时引入新的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要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受到基本科学思维训练,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将来临床医学学习打基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内容的设置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而细胞生物学也恰恰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经典实验尽可能要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课程中心网络资源的适时配置恰到好处的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未来如果可以建立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那将会是实践教学乃至临床实践教学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厉英超,米琛,贾皑等.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121-122.

[2]许瑞,袁芳,周勇等.医学细胞生物学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新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198-200

[3]郭静,刘晓燕,朱学江等.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6(65):498-500.

作者:许瑞雷冬玉周勇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 电化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优化学习过程,促进主动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主要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现教学内容,往往会把事物抽象化。而电化教学则用形象和声音等表现教学内容,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能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长征》这篇课文,对于今天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长征中的爬雪山、飞夺泸定桥等画面(影片剪揖),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 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使用网络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从而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培养技能,减轻课外负担,为推进素质教育赢得时间。比如说,教师事先把一些练习做成投影片,课堂上用投影仪投出,不是免去了抄写习题的时间了吗?本来要抄写后在课外 练习的不是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吗? 三、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通过观看一些教学实录,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懂得了要从过去以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经验等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包括各种类型资源的网上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能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最新网络课程设计方案讲课教案

网络环境支持的物理网络资源应用与共享网络课程设计依据能力课程标准中“四、主题与课程”中T17主题,确定开发“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综合课程“网络环境支持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在网络环境支持下运用数字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工具有效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能力。 一、适用对象与条件 二、学习目标 三、内容规划

四、课程类型选择与设计 1.课程类型: 2.学习活动、资源与评价设计

Unit 1 Sincere Friendship Passage A The Secrets of Male Friendships Background Knowledge 1.Clinton Bill Clinton was born on August 19, 1946 and became the 42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3 and left the White House in 2001. He was the third-youngest president when he won the presidency at 46. Clinton has been involved in public speaking and humanitarian work. He created the William J. Clinton Foundation to promote and address international causes such a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IV/AIDS and global warming. In 2004, he released his autobiography My Life, and was involved in his wife Hillary's 2008 presidential campaign and subsequently in that of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2009, he was named United Nations Special Envoy to Haiti.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Clinton teamed with George W. Bush to form the Clinton Bush Haiti Fund. 2.Gore Albert Arnold Gore was the 45th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3 to 2001 under President Bill Clinton. He is currently an author, businessperson,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 3.Bush George W. Bush is the 4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was sworn into office on January 20, 2001, re-elected on November 2, 2004, and sworn in for a second term on January 20, 2005. Before his Presidency, he served for 6 years as Governor of the State of Texas. 4.Tom Cruise He is an American film actor and producer. He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ree Academy Awards and won three Golden Globe Awards. His first leading role was the 1983 film Risky Business, 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Generation X classic, and a career-maker" for the actor. After playing the role of a heroic naval pilot in the popular and financially successful 1986 film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一、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传输媒介的新型信息资源,是网络上藏的各 种形式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资源具有:1信息分布的网络性;2信息形式的多样性;3信息数量大、传播快、增长快;4使用成本低; 等特点。 网络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辅助是教育信息资源。学益教育资源网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存贮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而且包括以书籍、报刊、磁带、广播、电视、个人计算机等为物质载体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也成为检验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类型 1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学校绝大部分课程仍将在普通教室内完成, 广大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互联网或校园网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是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2适用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教室内应用课件组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件”由教师经过分析教材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兼顾各类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容量大、交互性强的教学特点,制作成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讨论题、分级分类自我评测题等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 3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资源。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新学习方 式,学生的课程基本上利用课余完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使网络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带着任务上网,有目的地上网搜索有关信息,避免了上网时养成无目的地漫游和聊天等不良习惯。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完成一定量的研究性课题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在网上收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别、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三、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重视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克服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路;方法;策略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它一般由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以及网络课程等几部分组成,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由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各因素间的关系,还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和教学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论证和制定资源库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如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管理系统是自主开发还是请专业公司开发,资源建设是分批引进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是突击重点还是普遍涉及等等。 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脱离教学特点的其他非服务行为。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明确目标:一是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点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二是建立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能够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素材的预览与浏览、远程审查、统计分析等功能,让全校师生不仅能使用资源,还能为资源库提供素材和资料;三是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四是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针对学生的整合目标: ------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如: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并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时间和创造性学习。 ?针对教师的整合目标: ------革新课程容。如:根据社会发展、学生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革新课程容。 ------扩充课程资源。如:在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学者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的围。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改进教学评价手段。如: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设计、实施教学测评,处理测评结果以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等。 ------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与应用,提高备课、学习以及科研等活动的效果与效率。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评价指标” 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同伴辅导交互式教学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论文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并且总结了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而讨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云计算概念、特点及其功能 进人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最新发展,云计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1.关于云计算的表述 学术界和不同的企业对云计算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大多基于充分利用网络化计算和存储资源、达成高效率低成本计算目标的考量,希望能更好地整合互联网和不同设备上的信息和应用,把所有的计算、存储资源连结在一起,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而云计算对广大用户来说,更大程度上是在建立一种服务未来的具有无限能量的、便捷高效的云计算环境。 2.云计算的特点 (1)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人侵等麻烦。 (2)按需服务、及时方便、费用低廉。“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它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按需购买和计费,使用十分方便。 (3)通用性强,具有高可扩展性和很强大的数据共享。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满足不同应用和不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4)超大规模,无限可能。“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 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 , 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几乎无限多的可能。 3.云计算的功能 令人捉摸不定的“云计算”,其实就是要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云计算的虚拟环境,供个人和企业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的应用和资源可以通过全球任何一个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来获取。在这样的云计算环境中,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 (1)提供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与现有软硬件技术无限缝合,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架设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数据库及存储中心,能够实现海量云存储、出色的安全性、高度的隐私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应是高效、低价和节省能源的。 (2)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在未来以数据为王的时代,一个好的云计算架构一定要有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智能。能最大程度上解决并发访问的瓶颈问题。 (3)提供计算平台,包括软件开发API、环境和工具。只有如此,云计算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吸引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4.当前典型的云计算环境 (1)微软公司的“蓝天服务平台”—Windows Azure Windows Azure是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和Azure Services Platform一样,是微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 课题总结报告书 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名称: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课题开始时间: 课题结题时间: 课题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2012 年5月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合理运用有限的教育经费,建立实用、高效的校园网,也是很多学校在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我校在校园网建设中,注重规划、合理建设,特别注意资源库建设。为了充分开发和使用资源,抓好人员培训、促使设备高效运行,形成“使用→提高→研究→使用”的良性循环,使“路、车、货、人”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提高校园数字化的功效,我们于2006年12月申请立项了山东省课题《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有课题组成员5人。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建设基本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库,使资源库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服务,为教学研究和主题教育服务。加强学校网站和资源库模块化、共创性和共享性。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为推动学校教学服务。上述内容,已经制约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我校资源库应用时期中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队伍组建 在申报了课题之后,为了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研究,申报课题之初便在全校进行了研究的技术力量的搭配组合。不仅有电脑专长的老师,还有学校其它专业的教师,在校园网和资源库建设上不仅有技术还有内容。研究成员 组长: 成员: (二)调查研究

我们首先在,调查了老师们使用网络资源的内容;调查了老师们使用网络资源的方式;征求各部门和各教研组网络布局的情况;研究其他兄弟学校网站的内部组成、功能和应用范围;研究其他兄弟学校网站的优点和缺憾。 (三)课题分工和责任定位 我校校园网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具体分成学校管理平台的设置、学校网站的模块化和共创性管理、资源的进一步引进、组合、整理、资源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和提高师生网络应用水平等五项子任务,有专人负责。 (四)网站的建设过程 在建设完校园网的同时,我校的学校网站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由于一开始的网站使用了静态网站的技术,要添加内容比较麻烦,完全要依靠信息技术老师来完成,这样,加大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量,反而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学校信息不能很快的在网络上发布,成为了我校信息校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2005年下半年,信息中心的成员在校长室统一指导下,对学校网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由以前的静态网站转变成现在的由ASP技术支撑的动态网站,对外24小时完全开放,完成了网站模块化和共创性管理的需求,为每个科室和教研组分配了自己的资源模块空间,设定了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责的工作区域,也为每个教研组设定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教师简介、校本资源、优秀教案、学科资源、优秀课件和学科课题,老师们自己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来添加和管理自己科室和学科的资源,每一个部门负责人或教研组长是本部门或教研组的大板块的管理员,定期检查和监督自己板块上的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存在性,信息技术老师只要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就可以了,

论文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aring Campu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xchanging Platform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审阅教师: 完成日期: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摘要 在教育领域,IT技术已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全球性地获得信息。它正在改变着教与学的环境、主旨、内容和实施方法。新的一代正在“网上数字式成长”,他们的学习方法、需要和兴趣,与以往的时代是不同的。依托校园网络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全面与快捷的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的资源共享,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并对高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项目开发的背景、项目开发的目的和项目开发的意义;在系统规划阶段,对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在系统分析阶段,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类图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工具和采用的技术。 采用MVC模式、应用JSP+MySql 设计实现校园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网站可以进行下载教学资源、阅览教师校园博客、论坛交流等功能,减轻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方便学生学习,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关键词:师生交流;资源共享;教师博客;论坛 -I-

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 建设方案 需求规格说明书

修订记录

目录 一、项目背景.............................................................................................................................................. - 4 - 1.1.国家政策.............................................................................................................................................. - 4 - 1.2.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 5 - 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目标 ............................................................................................................... - 6 - 1. ........................................................................................................................................................................... - 6 - 2. ........................................................................................................................................................................... - 6 -2.1.平台具备以下特点 ............................................................................................................................ - 6 -2.2.平台具备以下功能 ............................................................................................................................ - 7 -2. 3.支持建设的专业资源素材种类 ...................................................................................................... - 9 - 2.4.示范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 9 - 三、平台功能模块 ..................................................................................................................................... - 9 - 3.1教学资源库管理 ........................................................................................................................................ - 9 -3.1.1资源处理与上传 .................................................................................................................................... - 9 -3.1.2 资源管理与共享................................................................................................................................. - 10 -3.1.3资源浏览与检索 ................................................................................................................................. - 11 - 3.1.4专业展示与维护 ................................................................................................................................. - 12 - 四、产品技术特性 .................................................................................................................................. - 14 - 4.1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 - 14 -4.2大规模应用 ...................................................................................................................................... - 14 -4.3可移植性........................................................................................................................................... - 14 -4.4遗留系统兼容性.............................................................................................................................. - 15 -

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回顾国内教育电子资源建设的历程,基本经历了:由单机课件到网络课件到网络课程再到网络资源库,由个人行为到组织行为到国家行为,多年来开发和建设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拥有资源的态势基本呈割据状态,资源散落,目前已经暴露出如下问题:如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水平不高$由于网络课程各家自搞一套,造成开发成本高,平台不兼容,效益较低;重开发、轻应用,尤其是轻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偏低或不符合建设规范,造成资源重复利用率低,重组困难;国家投巨资建设的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等。如何盘活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更大效益呢?这如同企业盘活资产一样,只有盘活了才能增效。我们认为盘活的出路之一:优质资源共享。遴选、认证优质资源,共享共建优质资源,只有这样他人或其它组织才有机会使用与分享优质资源。 二、国内为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所作的准备 从国家和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和实施的行动中,

我们发现各级组织和机构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做出了积极的准备工作,归纳为以下方面: 1.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指导 我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10号)、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8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 2.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区域联合体或项目合作团体 67所试点高校成立了协作组;农林、师范等行业院校之间或成立联盟或筹建协作组;上海6校网络学院联合招生;广州石牌6校在校生互选有学分的网络课程;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整合教育信息化(教育电视台)、教育技术(电教馆)和网络教育(电大和网院)三支队伍,实行公司化、产业化运作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多边合作动向。 3.制定技术规范 教育部于2000年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力求在跟踪国际相关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摘要 通过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JAVASCRIPT JDBC

Abstract 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Network teaching JA V ASCRIPT JDBC

教学资源的主要类型及脚本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主要类型及脚本的设计、撰写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类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我国目前可建设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 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2)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木地计算机上运行。(5)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岀现的问题给出全而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我们将以上这些信息化教学资源概括成三大类型: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媒体素材。 二是集成型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一般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应用目的,将多媒体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是一种“复合型”的资源。 按照这些资源的实际应用形态,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以下类别,即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操作与练习型、虚拟实验型、微世界、教育游戏类、电子期刊类、教学模拟类、教育专题网站、研究性学习专题、问题解答型、信息检索型、练习测试型、认知工具类和探究性学习对象等。 三是网络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其中网络教学支撑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撐环境, 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顺应人们需要终身学习这一趋势,给人们随时获取新知识提供了便利和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状况与应对措施方案

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状况与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十三五”规划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各大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花重金购买了各种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但是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并没有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交互性学习的愿景。因此,探究大学生学习资源利用状况,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分层抽样法筛选出市六大高校学生资源需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利用Excel、SPSS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汇总、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分析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状况的现状,得出目前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对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增大学校相关部门宣传力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完善网络学习资源体系等方面出发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05-02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高度 重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网络学习课

程种类日益繁多,容逐渐丰富。然而学生并不能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省高校为例,笔者对六大高校的网络资源利用状况及现阶段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 一、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一)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的熟悉程度 如图1所示,调查对象中仅有10%的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非常了解,经常使用,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使用或者根本没有用过。可以推断出当下的高校学生虽然处于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高峰期,但是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利用网络学习理念淡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二)信息检索能力分析 网络学习理念的实践运用与大学生本身的信息素养是 分不开的。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保罗?佐尔克茨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对于大学生而言,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资源的质 量和获取方式的便捷高效程度。通过设置题项“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然而你却有不能高效、精准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的烦恼”,了解调查对象对此题项的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