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OOC 2014考题20159月复习题(含答案)

MOOC 2014考题20159月复习题(含答案)

MOOC 2014考题20159月复习题(含答案)
MOOC 2014考题20159月复习题(含答案)

2014-1-数据库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 D )。 (A)数据结构(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D)数据模型 3.( C )处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置。 (A)数据字典(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4.对数据库的操作要以( B )内容为依据。 (A)数据模型(B)数据字典 (C)数据库管理系统(D)运行日志 5.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B )。 (A)相互调用(B)DBMS调用OS (C)OS调用DBMS (D)并发运行 6.有了模式/内模式的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 B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 (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7.( A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存储模式8.( C )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9.( B )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10.关系操作的特点是(C )。 (A)记录操作方式(B)字段操作方式 (C)集合操作方式(D)对象操作方式 11、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B )。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记录模型

12、数据模型中用于描述系统静态特性的是(A )。 (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完整性约束(D)数据模型13.关系中标题栏中各列的名称称为( C )。 (A)对象(B)元组(C)属性(D)记录14.在下述关系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D )。 (A)列可以交换(B)行可以交换 (C)任意两元组不能相同(D)表中的数据项可分 15、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A )。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C)与行的次序无关(D)与列的次序无关 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指(D )。 (A)模式、概念模式、存储模式(B)外模式、子模式、模式、(C)用户模式、子模式、存储模式(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17、DBMS目前采用的数据模型中最常用的是( D )模型。 (A)面向对象(B)层次(C)网状(D)关系 18、下列哪一条不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而引起的( B )? (A)数据冗余(B)丢失修改(C)插入异常(D)更新异常19、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D)。 (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20.关系模式进行投影运算后( C )。 (A)元组个数等于投影前的元组个数 (B)元组个数小于投影前的元组个数 (C)元组个数小于或等于投影前的元组个数 (D)元组个数大于或等于投影前的元组个数 21、关系代数中的联接操作是由(B)操作组合而成。 (A)选择和投影(B)选择和笛卡尔积 (C)投影、选择、笛卡尔积(D)投影和笛卡尔积 22.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A )。 (A)候选码(B)主码(C)外码(D)主键23.δF1(δF2(E))等价于( C )。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79149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 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 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 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8.UNIX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 8、U:(3);V:(5)。 9、W:(3);X:(1);Y:(2)。

2014操作系统复习题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述 基本题 1.设计多道系统时,为实现对并发进程的控制和管理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简要说明之。 2.有两个程序,A程序按顺序使用CPU10s,使用设备甲5s,使用CPU5s,使用设备乙 10s,最后使用CPU10s。B程序按顺序使用设备甲10s,使用CPU10s,使用设备乙5s,使用CPU5s,使用设备乙10s。在顺序环境下先执行程序A再执行程序B,CPU 的利用率各是多少? 3.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来看,操作系统的管理对象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操作系统则是管理 系统资源的程序集合。⑴请问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有哪些?⑵操作系统从哪几个方面对资源进行管理?主要完成什么工作? 4.什么是特权指令??计算机为什么要将指令系统区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5.怎样限制用户程序使用特权指令? 6.操作系统为什么要设管理态和用户态?如何判断系统当前处于什么状态?(?或者为CPU 如何判断当前可否执行特权指令)? 7.什么是程序状态字(PSW)?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中断的定义、中断的分类、中断源、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向量、中断的优先级、中断的 响应、中断处理。 9.区分强迫性中断和自愿中断。 10.访管指令是特权指令吗?访管中断是做什么用的? 1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与操作系统相关的系统调用以及与双重模式(内核模 式和用户模式)操作相关的系统调用? 12.说明中断屏蔽的作用. 1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那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区别是什 么?用户怎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14.试说明特权指令和系统调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5.现在有以下应用计算机的场合,请为其选择适当类型的操作系统: ⑴航空航天、核聚变研究 ⑵国家统计局数据处理中心 ⑶学校学生上机学习编程 ⑷高炉炉温控制 ⑸民航局订票系统 ⑹发送电子邮件(在两个地区之间) 16.(M.I.T习题)说明以下各条指令是特权指令还是非特权指令,并说明理由: ⑴启动磁带机(启动I/O指令)⑵求π的n次幂⑶停止CPU ⑷读时钟⑸设置时钟⑹屏蔽一切中断⑺修改指令地址寄存器的内容 ⑻访管指令 17.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不确定性)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该特性? 18.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在多道分时环境下,有几个用户同时使用一个系统,这种情况可 能导致各种安全问题,请列出两个此类问题。 19. 20.试举例说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与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之间的 区别。 21.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都是配置在计算机网络上的操作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 本质上的不同? 22.一个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一个分时系统从外表看来很相似,那么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呢(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23.硬件具备哪些条件后,操作系统才可能提供多道程序设计的功能?

数据库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B,DBMS和DBS三者的关系是(B)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DBMS无关 2、假定学生关系式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式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ND)。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D) A、S B、SC,C C、S,SC D、S,C,SC 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将m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 B、将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C、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主键(主码) D、将n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 4、由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组成的SQL语句,在被DBMS处理时,各字句的执行次序为(C) A、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 B、FROM —SELECT—WHERE—GROUP—ORDER C、FROM —WHERE—GROUP—SELECT—ORDER D、SELECT—FROM—GROUP—WHERE—ORDER 5、以下不是数据库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是(D)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冗余小 C、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数据联系弱 6、在信息模型的“学生”尸体中,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描述,称为(A) A、实体值 B、实体型 C、属性值 D、属性型 7、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B),可用视图实现。 A、内模式 B、外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8、可用于区别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合,称为该实体的(B) A、属性型 B、键 C、外部键 D、实体型 9、设有一个体育项目可以有多个运动员报名,一个运动员课参加多个项目,运动员与体育项目之间是(D)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10、关系R与关系S只有1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作等值连接的结果,T2是R与S作自然连接的结果,则(D) A、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 C、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 D、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 11、数据库系统是由应用程序、DBMS、DB以及DBA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C) A、应用程序 B、DBA C、DBMS D、DB 12、下列集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A) A、COUNT(*) B、MAX(列名) C、SUM(列名) D、A VG(列名) 13、一个关系中的候选关键字(B) A、至少一个 B、可多个 C、必须多个 D、至少3个 14、在数据库设计中,具有最小性、唯一性和非空性的是(B) A、索引 B、关系模型主关键字(主码) C、外关键字(外码) D、约束 15、常用的关系运算时关系代数和(C) 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16、在基本层次联系中,记录型之间的联系是(B)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多联系 D、多对一联系 17、关于冗余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冗余的存在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B、冗余的存在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 C、不应该在数据库中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D、冗余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 1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分别(D) A、∪、∩、∞、π、σ B、∪、-、∞、π、σ C、∪、∩、×、π、σ D、∪、-、×、π、σ

1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 A.程序库 B.数据 C.文件 D.资源 2、在操作系统中,()是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 A.程序 B.进程 C.作业 D.用户 3、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发生。 A,在同一时刻 B。一定在不同时刻 C.某一时间间隔内 D。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C.作业调度不当D.进程调度不当 5、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的目的是() A.系统开销B.节省存储空间C.解决命名冲突D.缩短传送时间 6、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A.盘空间的管理 B.盘的驱动调度 C.文件目录的查找 D.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7、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 A.时间片轮转法 B. 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8、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 A.即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 B。只能随机访问 C.只能顺序访问 D。只能读/写不能访问 9、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A.2 B.1 C.3 D.0.5 10、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内存和外存 B。动态和静态特征 C。共享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11、对于硬盘上存放的信息,物理上读写的最小单位是一个()。 A.二进位 B。字节 C。物理块 D。逻辑记录 1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13、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14、由于系统无法预先知道一个作业未来访问页面的情况,所以()在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A.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B。最近最少使用淘汰算法 C.最优淘汰算法 D。最不常用页面淘汰算法 15、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立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由此表和文件本身构成的文件是()。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

洛阳师范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1.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系统一般是()。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2.早期OS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是()。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性 D)可扩充性 3.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不可能发生的是()。 A)就绪->执行 B)执行->就绪C)执行->阻塞D)阻塞->执行4.从资源管理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A)I/O管理 B)文件管理 C)处理机管理 D)存储器管理 5.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 A)-1 B)1 C)0 D)任意值 6.如果系统内存不足,可将进程调至外存挂起。从调度的角度看,该行为属于()。 A)低级调度B)中级调度C)高级调度D)处理机调度 7.在一次磁盘I/O过程中,时间消耗最长的阶段是()。 A)寻道 B)旋转 C)传输 D)启动 8.在动态分区分配中,会导致空闲分区链首聚集碎片的是()。 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最坏适应算法9.下述I/O控制方法中,CPU干预次数最少的是()。 A)程序I/O B)中断I/O C)DMA方式D)通道方式 10.下述文件存储方式中,文件读取速度最快的是()。 A)连续存储 B)链式存储 C)索引存储 D)多级索引存储 1.操作系统设计的目标包括、、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2.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 3.不满足“让权等待”准则的信号量机制是。 4.在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储管理有利于提高内存利用率,存储管理有利于满足用户需求。 5.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中,进程优先权最初与有关,并随着的增加而增大。

大学数据库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数据库原理 第一章 1.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A)(2001年10月全国卷)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B)(2001年10月全国卷)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B)(2001年10月全国卷) A. 相互调用 B. DBMS调用OS C. OS调用DBMS D. 并发运行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B)(2003年1月全国卷)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C)(2003年1月全国卷)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A )(2003年1月全国卷)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2003年1月全国卷) 包括DBMS和DBS 包括DB和DBMS 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B)(2002年10月全国卷) A.磁盘和磁带 B.磁带和光盘 C.光盘和磁盘 D.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C)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A)三部分组成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C)来描述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D)描述

2014操作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2013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分时系统响应时间的是(D) A .每个应用进程分配的时间片长度B.进程大小 C.就绪进程数目 2. 计算机系统中设置的访管指令( A .只能在目态执行 D.就绪进程数目和时间片长度a ) B .只能在管态执行 C.既可在目态又可在管态执行 3. 原语应是(C) D .在目态和管态下都不能执行A.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函数 B.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过程 C.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执行不可中断的过程 D.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执行可中断的函数 4. 以下属于可变分区常用主存分配算法的 是( A ) A. 最优适应 B. 最快适应 C.最大适应 D. 最长适应 5. 通常,用户进程被建立后( B ) A.便一直存在于系统中,直到被操作人员撤消 B.随着程序运行正常或异常结束而撤消 C.随着时间片轮转而撤消与建立 D.随着进程的阻塞或唤醒而撤消与建立 6. 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应建立(C) A .空闲区表 B .分区分配 表C.页表D.移动表 7. 7. SPOOL 技术用于( C ) A. 处理器管理 B. 存储管理 C. 设备管理 D. 文件管理 8.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 中, 在空闲区表中以空闲区长度按递减顺序排列适合 于( A ) A .最坏适应算 法B.最先适应算法C.最优适应算法D.首次循环适应算法 9.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 I/O 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 是( B )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2014级《数据库基本知识》综合练习

《数据库基本知识》复习题 第1 题: (单选题) 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____。 [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 [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 答案: B 第2 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B]二维表一定是关系 [C]有的二维表不是关系[D]同一列只能出自同一个域 答案:B 第3 题: (单选题) 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教师实体和课程实体间的联系是_____。 [A]一对一的联系[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 答案: D 第4 题: (单选题)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是根据_____划分。 [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答案: D 第5 题: (单选题) 下述不满足第二范式的关系是_____。

[A]院系(院系代码、院系名称、院系简介、负责人) [B]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院系代码、专业简介) [C]修课成绩(学号、课程代码、成绩、成绩性质) [D]学生及课程(学号、姓名、性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上课周数) 答案:D 第6 题: (单选题)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图形是_______。 [A]椭圆形[B]矩形 [C]三角形[D]菱形 答案: D 第7 题: (单选题)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______。 [A]外模式[B]内模式 [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答案: B 第8 题: (单选题) DBMS 提供了_____语言,用于实现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检索等任务。 [A]DML[B]DDL[C]DMCL[D]APL 答案:A 第9 题: (单选题) 假定有关系模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部门号),工资(职工号,基本工资,奖金),级别(职称,对应行政级别),要查找在“财务部”工作的职工的姓名及奖金,将涉及的关系是_____。 [A]职工,工资[B]职工,部门 [C]部门,级别,工资[D]职工,工资,部门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三级视图,反映了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库的观点,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为(D)。 A. 存储视图 B. 概念视图 C. 内部视图 D. 外部视图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4.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 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C )。 A. 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 职工关系的“设备号” C. 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 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7.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X化的主要目的( C )。 A. 减少数据冗余 B. 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 加快查询速度 D. 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8.关系模式中各级X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B. C. D. 9.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A )。 A. 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0.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B )。 A.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B.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1.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2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 A、程序 B、数据 C、程序及其数据 D、程序及其文档 2、编译系统的功能是把用高级语言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由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它属于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撑软件 D、接口软件 3、当操作员接通计算机电源时,计算机系统立即自动执行 A、中断服务程序 B、用户程序 C、引导程序 D、接口程序 4、当操作系统选择了用户程序占用处理器,则系统会 A、从目态变为管态 B、从管态变为目态 C、继续保持目态 D、继续保持管态 ;.

5、实现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时,不必 ..关注的是 A、主存储器的保护 B、主存储器中程序的浮动 C、系统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D、用户程序的具体功能 6、“进程状态”信息属于进程控制块四类信息中的 A、标识信息 B、说明信息 C、现场信息 D、管理信息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既考虑作业进入输入井的先后,又考虑作业计算时间的是 A、先来先服务算法 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C、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 D、均衡调度算法 8、假定在一个实时应用系统中,有3个不同优先级,每个优先级上有2个实时进程,当用户有高实时要求时应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A、分级调度算法 B、抢占式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 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D、非抢占式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 9、为了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处理器访问主存储器使用的是 A、逻辑地址 B、相对地址 C、绝对地址 D、虚拟地址 10、在可变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时,登记在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是 A、按地址递减顺序排列的 B、按地址递增顺序排列的 C、按长度递减顺序排列的 D、按长度递增顺序排列的 11 若页面大小为2KB,则该作业的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是 A、6K B.4K C、2K D.1K 12、在页式虚存系统中,如作业执行时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把该页面调入主存并修改页表之后,应执行 ;.

2014数据库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数据库系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Question 1: true-false question (15 point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ndicate whether it is TRUE or FALSE (Using √for TRUE and ×for FALSE). You will get 1 point for each correct answer, -0.5 point for each incorrect answer, and 0 point for each answer left blank. Be sure to write your answer in the answer sheet. 1. A primary key is a field (or group of fields) that uniquely describes each record in the database. 2.Data redundancy improves the integrity of a database. 3.SQL is the language used by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create objects and to manipulate and retrieve data. 4.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oes not include tools for backing up & restoring databases. 5.An attribute is also known as a row in most databases. 6.An association between entities is known as a relationship. 7.Integrity constraints limit the number of entities that can be placed in a table or database. 8.The Entity-Relationship data model is often used in the physical design phase. 9.The concept “relation” in relation model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concept “relationship” in ER model. 10.Most relationship sets in a database system involves two entity sets. 11.The closure of an attribute set contains that attribute set. 12.Lossless decomposition is necessary in a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13.If A →B and C →D hold, then AC →BD also holds. 14.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a legal schedule preserves the order in which the instructions appear in each individual transaction. 15.Update operations in database must be written into log before updating database. Question 2 single-choice question (2 points for each problem, 30 points in total) 1. is the only one incorrect description from the followings: A. R=(R-S)∪(R∩S) B. R-S=R-(R∩S) C. R∩S=S-(R-S) D. R∩S=S-(S-R)

2014-15--数据库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B 。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各类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2.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是 D 。 A.线性表B.二维表C.树D.有向图 3.在层次模型中,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 A 来实现。 A.指针B.数组C.公共属性D.对象标识 4.数据库系统三级结构的描述放在 D 中。 A.用户数据库B.运行日志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字典 5.数据独立性是指 B 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A.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 B.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C.概念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D.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6.在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中,外模式/逻辑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结构和应用程 序之间的 A 。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 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7.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与表之间的 D 进行。 A. 公共索引. B.公共存储. C.公共元组. D.公共属性 8.主键的属性上有空值违反了 A 。 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 C.安全性规则D.模型转换规则 9.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对 D 的约束。 A.超键B.候选键C.主键D.外键 10.设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其关系代数是___C___。 A. σf(R×R) B. Πf(R∞R) C. σf(R) D. Πf(R) 1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___A___。 A.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 B. 数据结构、数据库定义和数据库维护 C. 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维护 D. 关系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 12.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是r和s,则R和S笛卡儿积的元数是 A 。 A.r*s B.r+s C.r-s D.r/s 13.在SELECT语句中使用“*”表示 C 。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B.UNIX系统 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5.系统抖动是指(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实现的。 A.段表B.页表 C. PCB D.JCB

7.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 A.单级目录B.二级目录 C.纯树型目录D.非循环图目录 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分配。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9.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 A.先人先出算法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0.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进程只可拥有一个线程 B.一个线程只可拥有一个进程 C.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 D.一个线程可拥有若干个进程 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每题2分,共10分) 1.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2.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l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使该进程变为阻塞状态,而现进程继续进行。( )

数据库复习题(2014)

复习题(仅参考) 1.数据库系统特点 2.数据库,DBA,关系语义定义,数学定义、关系模式、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完整性,安全性,码,外码,事务,视图, 3.数据库体系结构如何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 4.数据库系统组成 5.数据模型三要素 6.关系的6个基本性质 7.数据库系统可能发生故障类型及其采用恢复策略 8.事务及其四个性质 9.在并发控制中不一致的类型,用SQL 语句举例说明 例:在SQL SERVER的多粒度环境中,有如下两个事务发生了什么不一致的类型,如何解决。 10.有两个事务T1:A=A*B,T2:B=B+A,A,B初值为2,可能串行化调度的结果,设计符合两段锁协议且不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11. 有两个事务T1:A=A*B,T2:B=B+A,A,B初值为2,可能串行化调度的结果,设计符合两段锁协议且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12.针对题11的问题,死锁的解决方案有几种。 13.范式: 存在一个泛关系R(CTHRSG),C课程,T教师,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G成绩 ?存在如下语义: ?每门课程仅一名老师讲课 ?在任一时间,每个教室只上一门课 ?在任一时间,一个老师只能在一个教室内上课 ?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只一个成绩 ?在一个时间,每个学生只能在一个教室内听课 ?在一个时间,一个教室只能有一个教师。 ?要求: 1.写出关系模式R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合。 2.给出关系模式的码。 3.判断R最高为几范式?R存在的问题。 4.按算法分解关系模式R至3NF,验证分解的无损与保函。 5.按算法分解关系模式R至BCNF,验证分解的无损与保函。 14.简述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14. 在一个查询中,使用哪一个关键字能够除去重复列值? 答案:使用distinct关键字 15. 什么是快照?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快照Snapshot是一个文件系统在特定时间里的镜像,对于在线实时数据备份非常有用。快照对于拥有不能停止的应用或具有常打开文件的文件系统的备份非常重要。对于只能提供一个非常短的备份时间而言,快照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16. 解释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答案: 存储过程是一组Transact-SQL语句,在一次编译后可以执行多次。因为不必重新编译 Transact-SQL语句,所以执行存储过程可以提高性能。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不由用户直接调用。创建触发器时会对其进行定义,以便在对特定表或列作特定类型的数据修改时执行。 17. SQL Server是否支持行级锁,有什么好处? 答案:支持动态行级锁定 SQL Server 2000动态地将查询所引用的每一个表的锁定粒度调整到合适的级别。当查询所引用的少数几行分散在一个大型表中时,优化数据并行访问的最佳办法是使用粒度锁,如行锁。但是,如果查询引用的是一个表中的大多数行或所有行,优化数据并行访问的最佳办法可以是锁定整个表,以尽量减少锁定开销并尽快完成查询。 SQL Serve 2000通过为每个查询中的每个表选择适当的锁定级别,在总体上优化了数据并发访问。对于一个查询,如果只引用一个大型表中的几行,则数据库引擎可以使用行级锁定;如果引用一个大型表的几页中的多行,则使用页级锁定;如果引用一个小型表中的所有行,则使用表级锁定。 18. 数据库日志干什么用,数据库日志满的时候再查询数据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每个数据库都有事务日志,用以记录所有事务和每个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 19. 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区别? 答案:存储过程是用户定义的一系列SQL语句的集合,涉及特定表或其它对象的任务,用户可以调用存储过程,而函数通常是数据库已定义的方法,它接收参数并返回某种类型的值并且不涉及特定用户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