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邯郸市规划格局

邯郸市规划格局

邯郸市规划格局
邯郸市规划格局

为推进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向纵深开展,更好更快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1至2013年在全市深入开展城镇建设上水平工作。到2013年,邯郸市三年累计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60万以上。

建设宜居城市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

据了解,根据规划邯郸市将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市、县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并稳定保持在320天以上,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暂不考虑总氮指标);建成区段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分别达到95%和35%以上,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县级市和50%的其它县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

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达到47%和50%以上,争取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精品公园,所有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30—40%的县城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争创人居环境奖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建保税区建大交通提升邯郸实力

邯郸市将启动建设冀南新区,推进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积极创建一批出口区,新增出口企业100家以上,力争申报保税区成功。每个县都要建成1个省级工业聚集区。

邯郸市还将以会展中心提档升级改造为带动,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提高承办国际性及全国性会展能力,建设会展中心城市。高标准星级宾馆要建成4个以上。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新创建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邯郸市还将完成机场二期扩建、石武高客、邯黄铁路、邯长铁路

复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立体化大交通格局;以高速公路建设为突破点,现有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打通第二条出海高速通道(邯大高速公路),完成京港澳高速扩容,加快构建“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实现主城区到所辖任意县、区(市)不超过1小时的交通经济圈,推动邯郸整体经济发展;以拉大城市框架为着眼点,启动主城区外二环路建设,市区内6条连接线和广府古城旅游专线,完成107国道、309国道改造,逐步打造“环城+轻轨”的现代化交通;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创建交通通畅城市;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服务;完善城市道路布局,完成三期总规中尚未建设的86条总长133公里的城区道路。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 平方米,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完成5座既有立交桥改造,启动建设4座立交桥;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5%以上,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达到17标台以上,公交线路300米服务半径站点覆盖率达到60%以上;自行车道设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创建交通模范管理城市。

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

邯郸市将继续实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每年建

设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套数达到上年度城镇家庭户数的2%以上,其中主城区不低于2.5%,县(市)不低于1%。政府拥有产权的住房达到当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

调整市区行政中心布局撤县移区

邯郸市按照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和上水平的目标,按照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总体战略和城市建设上水平的需要,调整市、区行政中心布局,以行政中心的重新定位,带动各类发展要素的重新布局和调整,加速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发展框架的重构。撤销邯郸县,成立滏东区;行政中心东移至京港澳高速以东,驱动东部新城的开发与建设;丛台区政府北移至黄粱梦或北环周边,驱动北部梦都新城的建设和发展;邯山区南移至赵都新城或南湖片区,驱动南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复兴区政府向西北移至联纺路以北,驱动西部幸福西城开发、建设和发展;经济开发区向东北新区转移,驱动经济开发区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发展;永年县政府南移至县城南部,带动县城向南发展,加快与主城区对接。

开发“四大新区”

邯郸市将开发“四大新区:

中央商务区:以人民路为轴线,以东庄区域、红楼区域拆迁改造、国际商务中心、新世纪商场、国贸中心,丛台广场改造、文化艺术中心对面地块建设为契机,投资20亿元,建设80—100栋百米以上高层建筑,改造新建一批大体量、超高型、多功能商务建筑群,引进一大批金融、保险、证券、咨询、创意产业等各类公司总部和高端酒店、品牌商业、娱乐休闲等高档业态入住,真正把中央商务区建成四省交界中心城市的亮点。

商业步行街区:以老邯北商业聚集区改造为主体,投资16亿元,对邯山商场、第三医院、西南庄等进行改造,加快旧城更新,突出购物休闲繁荣特色,打造中部“商业步行街区”,带动旧城面貌升级,建成全省最大商业综合体。

化工整治区:位于主城区西北角,砖窑路以北、京广铁路以西、北环路以南、聂庄村以东的区域。占地约4750亩,投资10亿元,以化工区搬迁为契机,大力开展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功能,大搞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等整治活动,完成搬迁后建设园林景观项目,涵养水土,改善环境,改变主城区西部长期化工污染现状,为新区建设奠定基础,推进化工整治区建设。

滨河景观区:以“五河”治理为契机,大力提高沿河景观带品位。投资6.5亿元,治理外环水系及沿线公园绿地,重点打造支漳河滨水景观,提升沁河和滏阳河全程滨河景观,打造重要节点水系景观。

建成“五个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人民路与滏东大街交叉口东北角,占地250亩,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于一体,2011年竣工投用,建成充分展示邯郸文化特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公益性地标性建筑。

体育中心:市级体育中心规划位于东部新区,新城大街以西、纬一路以南、经三街以东、纬三路以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一期建设约600亩。拟建项目有:5万人主体育场、1万人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训练场、草坪足球场、综合训练馆、专项训练馆、体育综合大楼、室外球场以及广场、运动员宿舍楼、道路绿化、附属设施等。

传媒中心:占地120亩,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报业大厦和广播电视中心两个子项目组成,建成后将成为东部新区的标志性建筑。

科技中心:占地90亩,总投资3.5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 95亿元,二期投资0 6亿元;采取财政投入为主,吸收民间资本介入的方式。一期拟于2011年6月开工,2013年6月竣工。建设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五个专业孵化器,配套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展示中心(科技馆)、技术交易中心、科技投融资服务中心和京津专家创业中心。建设专利成果转化中心、国际企业孵化中心、京津专家创业园、科技创业服务综合平台。

青少年活动中心:规划位于东部新区,选址位于东部新区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范围内。集学习培训、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吸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

启动“六大新城”

东部新城:按照城市四期规划,启动以高铁东站建设为中心,以人民路东延为中轴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迈出东部新城建设的第一步,推动城市东扩、中心东移,拓展发展新空间。新区总体规划范围为西起站前路、东至经三路、北起高开区、南至309国道,总规划范围29 平方公里。投资约150亿元,利用城市广场、景观道路、水上景观标志,形成视线通廊。商业金融、文化中心及行政中心沿东西向景观轴线集中布局。打造新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东部“门户新区”,引领东部新区发展。

赵都新城:位于主城区西南部,总占地面积5847亩,总投资150亿元。项目共有19个地块,由住宅和商业区构成,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1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60万平方米,建设集住宅、办公、金融、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小区及其他配套设施,建成后拥有100多幢高层,容纳居民13万人,计划2014年全部建成。新城建设将以赵都新城建设为主体,与赵王城遗址公园相呼应,突出低碳滨水生态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高水平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打造,建设舒适宜居的西南部新城区。

南湖新城:以南湖景区为中心,积极推进中华路两侧和南湖水系周边区域整体开发,投资约100亿元,规划建设南湖新城,以商贸、服务、教育、金融、居住、休闲为特色,高标准打造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南湖新城,引领城市南部扩建性发展。

梦都新城,位置在北环路以北、西跨中华北大街、青兰高速以南、滏东大街以西,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以北湖建设为依托,借助黄粱梦文化景观,建设梦都新城,高标准建设以文化产业为主体,集文化创意、传媒制作、梦想剧院、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北部梦城,拓展北部发展空间。主要建设梦园生态休闲区、CBD 总部经济带、文化产业创意园等项目。

丛台新城:位于中华北大街以西,北仓路以北,107国道以东、北环路以南,以丛台区工业园区改造为契机,高标准建设丛台新城,总投资50亿元,占地2800余亩,建设集大型商业、商务办公、超五星级酒店、高尚居住生活区、精品商业街、特色文化商区、主题休闲娱乐、品牌教育以及各项完善的现代城市生活配套等六大板块于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

北部新城:在联纺路以北,鑫港以西、以北,电厂以东、北环路以南区域,在完成旧城拆迁、土地征用等工作的基础上,投资100亿元,高标准打造商住一体、功能完备的城市综合体,重点建设苏曹公园、商业中心区、高层住宅区。

建设“九大展馆”

“九馆”,即高标准修建体现邯郸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的博展馆,建设兰陵王纪念馆、冀南民俗博物馆、磁州窑观台遗址博物馆、大名历史博物馆、邺城博物馆、邺城地下城门遗址博物馆、临漳邺城朱明门遗址博物馆、磁州窑陶瓷艺术馆、冀晋鲁豫边区纪念馆等九大博展馆,改造提升磁州窑博展馆,促进邯郸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中新网邯郸2月8日电(马继前霍发林)河北省邯郸市官方8日透露,该市在未来三年规划中,将撤销邯郸县,成立滏东区。

邯郸市委、市政府当天下发《关于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按照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总体战略和城市建设上水平的需要,调整市、区行政中心布局,以行政中心的重新定位,带动各类发展要素的重新布局和调整。“意见”规划撤销邯郸县,成立滏东区;市级行政中心将由市中心东移至京港澳高速以东;丛台区政府北移至黄粱梦或北环周边;邯山区南移至赵都新城或南湖片区;复兴区政府向西北移至联纺路以北;经济开发区向东北新区转移;永年县政府南移至县城南部。

该市发改部门有关人员说,由于邯郸县紧邻邯郸市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已高度融入邯郸市主城区,撤县成立滏东区,能将辖区内土地等资源与主城区统筹规划,做大城区规模,突破重要瓶颈,这对邯郸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邯郸市将由原来的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和峰峰矿区4个市辖区变成5个。

据了解,邯郸县环抱邯郸市主城区,下辖5镇6乡,258个行政村,总面积522平方公里。邯郸县最早的设置是在汉高帝5年(公元前202年),1948年划归邯郸市辖县。

沧州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办法

沧州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办法 CFS-2011-14003 沧州市城乡规划局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 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及《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规划设计条件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提出的规划建设要求,是指导和审定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以及土地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相关规定,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第五条规划设计条件的提出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 (二)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 (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四)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五)合理节约和集约用地,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景观; (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八)符合城市防灾、减灾要求,保障城市安全。 第六条规划设计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用地范围、面积、性质和可兼容内容,包括规划用地、可建设用地和可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规划道路、绿地及河流等其他用地。 (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包括容积率(或允许的建设总量)、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等。临近历史风貌地段、文物古迹、视线景观走廊、电台、电信、气象台、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应按相关规定控制项目的建筑高度。对沿街建筑有控制要求的应提出明确的建筑控制要求。 (三)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设施配置要求。 (四)绿化配置要求,包括绿地率、公共绿地、绿化带、防护绿地等。对古树名木应明确提出保护要求。 (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要求。 (六)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提出的其他要求。 第七条规划设计条件分为强制性和指导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包括: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或允许的建设总量)、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面积(或建设规模)。 2 指导性内容包括:建筑风格、色彩和景观环境等要求。 第八条规划设计条件中用地性质分类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第九条可兼容性用地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 第十条规划设计条件的提出应满足《沧州市城乡规划局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

吕梁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吕梁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章县域城乡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三节县域交通规划 (10) 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0) 第五节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13) 第六节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七节县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8) 第八节县域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 (19) 第九节县域空间发展管制区划 (23) 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6) 第一节城市用地总体布局 (26) 第二节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33)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35) 第四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7) 第五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1) 第六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 (43) 第八节规划实施 (47) 第五章附则 (48) 附表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11年) (49) 附表2:中心城区2015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0) 附表3:中心城区2030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1) 附表4: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5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指导大名县城乡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 8、《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9、《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沧州西部新城

西部新城强势迎龙年 自席卷河北省的“三年大变样”浪潮以来,整个沧州的城市发展就与西部新城牢牢绑定,不可分割。兔年岁末,龙年将至,对于象征整个沧州新都会水准的西部新城而言,城市的未来景象已经愈发清晰。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沧州到北京不到1小时,到天津仅用20分钟,如此速度不仅助力沧州跨入京津一小时经济圈,更为沧州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机遇,而首当其冲的获益者必然是西部新城。作为联动环渤海与长三角的动脉,以及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之一,京沪高铁被看做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发展的优越道路。在2012年,随着列车数量的增加与环渤海经济活动的升级,高铁对于沧州的重大意义将更加全面地展现在每一个狮城人的面前。 2011年11月30日上午,西部新城举行了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21个企业总部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市相关领导出席开工奠基仪式,并为项目培土奠基。市相关领导在致辞中说,实施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是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扩大沧州影响的重要窗口。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包括沧州日报社传媒大厦、渤海大厦、天成大厦、图书大厦等21个工程,总占地448亩,建筑面积90.178万平方米,总投资34.6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与沧州体育馆、沧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一场三馆”遥相呼应,对塑造沧州西部门户形象,建设功能完备的迎宾商务大道,构建完善

的城市道路景观体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项目落成,也就是沧州新的中央商务区与中央生活区圆满璧现之时,沧州的都会进程更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回首2011 流津时代与狮城共进 在2011年,整个西部新城最为令人瞩目的大事件,当数体量约1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流津时代横空出世。大手笔的规划、极富未来人居生活理念的规划思想,以及涵盖“政商文教”等多元化业态的现代建筑,将为西部新城构筑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活平台。 2011年11月10日上午,位于沧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流津时代接待中心,举行了盛大的落成揭幕仪式。项目发展商,实力雄厚的沧州建投公司,和北京上市地产企业万方地产的高层领导共同参与了揭幕仪式。现场配合河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标准的制定,双方就升级区域优势,以流津时代为样本、建设高标准生态示范小区的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2011年12月4日,流津时代为回馈狮城父老,倾情冠名“2011沧州群星演唱会”,为沧州带来周华健、迪克牛仔、苏慧伦、黑豹乐队等诸多华语音乐圈中的明星大腕,为狮城带来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宴,更为沧州的2011留下一串完美的音符。 品阅千载筑创未来 流津时代2012再展宏图 作为西部新城最具规模的大盘,体量近180万平方米的流津时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 【发布部门】邯郸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12.28 【实施日期】2012.1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 通知 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13-2015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2月28日 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2〕61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实施〈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有关意见的函》精神和要求,遵照2012年3月19日第九次市委常委会议议定意见,现就我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近三年实施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纲领,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镇为主线,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城市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和一些强制性内容,认真抓好实施,充分发挥好规划在城乡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优化空间资源布局,促进资源节约,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新邯郸。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基本形成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建成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重点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和谐、城市特色鲜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魅力彰显的现代化大城市。 三、工作任务 (一)统筹城乡,优化城镇发展格局。以中心城市“1+6”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市域规划统筹。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新区规划完整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新区 规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式征求张店区政府意见。 (四)2015年10月14日,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2015年11月12日,通过了市规委会第5次项目审议会。 二、《淄博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维护)规划情况 (一)规划范围:东起世纪路,西至滨博高速,南起昌国路,北至济青高速,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本项目规划范围分两个层次,即片区层次及街坊层次。(二)规划设计内容: 1、片区层面:梳理各片区人口容量、建筑容量,在此基础上,对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根据新标准要求进一步分析研究,根据设施不同,提出相应的落实方式。 2、街坊层面:踏勘现状、根据新标准更改用地性质、对未建设地块和更新改造地块重新分析确定控制指标、落实专项规划内容、更新竖向管线等内容。 3、主要指标: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面积(hm2) 百分比(%) 大类中类小类 R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R22 服务设施用地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 行政办公用地

A2 文化设施用地A3 教育科研用地A4 体育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A6 社会福利用地A9 宗教用地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 商业用地 B2 商务用地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W 物流仓储用地 W1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 城市道路用地 S2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S3 交通枢纽用地 S4 交通场站用地 U 公用设施用地U1 供应设施用地U2 环境设施用地U3 安全设施用地 G 绿地与广场用地G1 公园绿地 G2 防护绿地 G3 广场用地 H11 城市建设用地H H2 H21 铁路用地 E E1 水域

太原关于成立兽药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太原关于成立兽药生产加工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全球兽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兽药行业 分析指出,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负增长以外,全球兽药市场 保持稳定增长,从2010年1945亿元增长到2019年3472亿元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4%。 xxx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7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xxx公司以兽药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 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18118.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202.97万元,占总投资的72.87%;流动资金4915.13万元,占总投 资的27.13%。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362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272.88万元,税金及附加345.13万元,利润总额 7937.12万元,利税总额9377.03万元,税后净利润5952.84万元,纳税总额3424.19万元,投资利润率43.81%,投资利税率51.76%,投资 回报率32.86%,全部投资回收期4.54年,提供就业职位499个。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4年,我国大约有2,800家兽药生产企业。

(发展战略)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邯鄲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 城市定位,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說,就是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地位和功能進行定位。在制定21世紀頭二十年邯鄲市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工作中,首先廣泛深入地開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體性、集約化地把握國情和市情、把握城市現實和未來的中心環節和重要舉措。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無疑將使戰略規劃建立在更加科學和理性、更加開放和民主的基礎上,使戰略規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指導思想 城市定位從本質上說,屬于歷史範疇。是以一個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的歷史演變和歷史積累爲基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功能及其前景的階段性認識和把握。邯鄲市的城市定位在公開宣傳和文獻資料中曾有過幾種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響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種:(1)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晋冀魯豫接壤區經濟中心,或晋冀魯豫接壤區經貿中心;(3)綜合性工業基地,或新興基礎工業基地。這些表述從歷史、文化、區域、經濟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鄲市城市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在認識城市、把握城市,指導戰略規劃和戰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曾經發揮了幷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但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經過了25年改革開放和90年代初地市合幷以後,邯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城市建設及其外部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又提出了21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的戰略方針。新的城市變化和新的歷史任務,內在地和外在地要求我們對邯鄲市的城市定位重新進行認識和評價,以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也就是說,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特徵;應當適應市情和國情變化,緊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這一時代主題;

淄博市北郊镇总体规划

淄博市北郊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2 第四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3 第五章总体布局规划4 第一节城乡空间管制规划4 第二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5 第三节乡村建设规划5 第四节用地布局规划6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8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9 第八章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11 第九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2 第十章“五线”控制12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3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规划15 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16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18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18 第十六章附则19 附表19 表一居民点规划安置表19 表二远期镇域用地汇总表20 表三远期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21 表四城镇建设区主要道路一览表22 表五文物保护单位紫线控制表22 表六近镇域用地汇总表26 表七近期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26 表八近期建设项目表27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效引导规划期内北郊镇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保证镇内开发建设有序进行,特制订本文本。 第2条(一)镇域范围为北郊镇的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6.23平方公里。 (二)镇区规划范围:北至青银高速公路以南250米,南至老济青路,西至正 阳路,东至西十五路,镇区总面积26.41平方公里。 第3条本文本是北郊镇镇域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镇域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文本的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管理中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和规划期内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4条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北郊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规划建设,属严重影 响城乡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5条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四)《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五)《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六)《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116号令) (七)《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八)《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稿) (九)《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十)《北郊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一)《北郊镇环境规划》 (十二)其他相关规范、规定 第6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5-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2001年11月6日--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三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惩处建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国行政处罚法》、《省城市规划条例》、《省城市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建设部部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市城市规划区。凡在城市规划区进行土地利用和各项工程建设,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区围:市所辖新河区、运河区、沧县全境及大浪淀水库所占区域。由规划建成区和规划控制区组成。 (一)规划建成区围:南至307国道以南500米,北至北二环路以北500米,西至西二环路以西500米,东至径一街以东500米,市城市规划区神黄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两侧各500米。 (二)规划控制区围:规划建成区以外至城市规划区围的区域。 第四条黄骅港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可派驻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规划管理工作。 (一)负责规划建成区的规划管理。

(二)负责规划控制区所有选址意见书和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负责规划控制区市计划部门下达计划的建设工程、城市水源地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规划管理。 (三)负责城市规划区的规划检查,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第六条新华区、运河区、沧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辖区围具体行使下列规划管理权: (一)负责在规划建成区的城市居民和村民翻建住宅的初步审查,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核发规划许可证。非规划特殊要求,不得批准在建成区新建、扩建平房住宅。 (二)负责协调组织编制规划控制区村镇规划,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法律程序报批。 (三)负责对其发证建设项目的监察。 第七条沧县、南皮、孟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权限以外所辖区的城市规划管理。 第八条城市建设、土地、房管、市容、文物、人防、水利、地震、园林、市政、公用、环保、公安、工商、供电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有关规定协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其中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十条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城市重要区域或地段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编制各项规划应注重城市设计。 第十一条抗震、人防、电力、电讯、防洪、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环保、园林、绿化、文物保护、广播电视、消防、教育等专业规划,由其主管部门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二条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

吕梁市市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

吕梁市市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 一、发展规划 以融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纽带,以市域城镇化为引擎,主动融入太原都市圈,加快建设“两个城镇带”,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县城和大集镇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以“三规”为引领、“三区”为支撑、“三改”为抓手,实现城市功能、品位、经济、管理及居民素质等要素与都市圈的深度对接,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深入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加快吕梁市区建设步伐,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吕梁医院、图书馆、展览馆、大剧院、少年宫、文化广场、新闻广电大厦等标志性工程。强化基础支撑,加快“一港五网”建设步伐,实现飞机能上天、铁路通各县、高速全覆盖、供水网络化、电力高能化、通讯现代化的目标,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 到2015年,通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要达到以下目标: 1、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2、全市(含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75%、80%、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22%,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32平方米。吕梁市规划区(包括柳林、中阳、方

山三县)和汾阳、孝义两个次中心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交城县、文水县、岚县、兴县、临县、交口县、石楼县七个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城镇市政公用设施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景观风貌得到提升。山西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成型,在全省的地位有较大提升。 二、推进措施 (一)启动“一市四区”规划,加快吕梁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启动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强化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交通、金融、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吕梁城镇化速度。 “两个城镇带”:以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为城镇组群,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为城镇组群,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 以现代化、高端化为目标,全力推进离石区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中心集镇联动城乡的能力。要以宜居为核心,以文化、生态、大气为要素,把吕梁打造成山西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大县城、大集镇”支撑,整体推进区域发展 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1273”四级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

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 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 2019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 (6) 第一节区域概况 (6)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8)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9)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 第二章规划目标 (14)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14)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15)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6)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21) 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6) 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6) 第二节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7) 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29) 第一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9)

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31) 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32) 第四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 (34) 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与管制措施 (34) 第六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 (36) 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37)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40) 第八章土地整治 (44) 第一节土地整治的目标 (44) 第二节土地整治具体措施 (47) 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9) 第十章规划调整完善实施措施 (51) 第一节法律保障措施 (51) 第二节行政保障措施 (51) 第三节经济保障措施 (52) 第四节社会保障措施 (52) 第五节技术保障措施 (53) 附表 (54)

前言 为保证松山区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编制《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松山区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一、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规划的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强化土地的宏观调控,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对非农业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变为内涵挖潜为主,努力实现宏观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有计划的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1)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5) 第二章指导思想、战略与目标任务 (7) 第一节总则 (7)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任务 (8)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3)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5) 第四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区 (21) 第三节县(市、区)规划指引 (24)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7)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7)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29) 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 第二节引导城镇工矿用地理性增长 (31) 第三节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 (33) 第四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34) 第五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6) 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8) 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目标 (38)

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 第三节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和建设 (40) 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42) 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42)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控制 (42) 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 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6)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6) 第二节土地利用重点项目 (49)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 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 (51) 第二节发挥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作用 (53) 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54) 第四节推进规划实施技术创新 (54) 第十一章附则 (56) 附表 (57) 附图 (81)

淄博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六章区域交通网络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协调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空关系,综合研究和确定淄博市域城镇体系及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稀薄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特编制本总体规划。 第3条淄博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范围,即张店区、博山区、淄川区、临淄区、周村区五区行政辖区范围。 第4条立足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对市域的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城区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进行通盘考虑,统一安排。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 第一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第12条提高市域城镇体系的中心强度,协调和促进五个城区的共同发展。以一个中心(张店城区)、四个副中心(其它四个城区)共同形成淄博市城镇体系的复合中心。 第13条淄博市域城镇体系发展主轴以市域内主要联系道路为依托呈"十"字型。确立优先发展的重点城镇,适当分担城区部分专业职能,控制城区无限蔓延趋势,并形成小区域范围次级中心,带动区域城镇化的均衡发展。 第14条增强现有城镇经济实力,小城镇集中发展。规划期末,条件较优的现有乡改为建制镇,辖区过小、镇驻地相距较近的乡镇进行撤并集中发展。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一节城市性质 第34条淄博市城市性质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中心城市之一,鲁中地区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41条淄博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所辖五区范围,即张店区、博山区、淄川区、临淄区、周村区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961平方公里。分为城区、近郊区、沿路控制区、建制镇驻地、风景文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和远郊区七个层次。 第六章区域交通网络 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 一、铁路交通 第49条为加强淄博对外客货运输,规划将博南铁路与辛泰铁路相连接,并利用省规划的德烟铁路与淄东铁路相连接,为本市对外开放"借港出海"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50条新建博山北站、东站和货场,根据客货运量增长和城市发展需要,扩建淄博站、淄川站站场设施,提高周村站等级。 二、公路交通 第51条在新建公路的同时,加快公路的改建,重点提高技术等级,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中枢、一级公路为骨架,二、三级公路为支线的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 第52条修建南北向贯穿的滨莱高速公路,在张店、淄川、博山城区西侧通过,该路在张店与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相交处,在淄川与胶王路相交处,在博山与北山路相交处,在桓台与章索路相交处,在高青与广路相交处,各规划建设一个互通式立交桥。 第53条改造市内公路干线,国道205线、309线及省道胶王路、湖南路、庆淄路、张田路、博沂路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章索路、泉王路、博临路、济青路、仲临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在东南部山区建设一条北接博临路、南接仲临路的二级公路。 第54条为保障中心城区的交通畅通,规划修建205、309国道的绕城线,红线宽100米。第55条至2010年全市共设长途客运站9个,总用地40公顷左右。其中张店城区3个,博山城区2个,淄川城区2个,临淄城区1个,周村城区1个。 第57条淄博市系内陆城市,为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应积极创造条件借用青岛港、烟台港、石臼港。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一节总体布局原则 第64条城市布局为"组群式"城市结构,加强城区间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各城区的合理分工、协作。 第65条强化中心城区张店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增强并完善其市级商务、服务职能,提高整个城市的对外辐射力。 第66条经济、合理利用土地,保持城区间田园、绿化空间,控制城区无限制蔓延趋势,既充分保持组群式城市特点,又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第67条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强化城区间快速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及先进的水、电、通信等设施。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郭健 【摘要】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沧州市城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沧州市的发展条件,提出了差异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 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全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政策基调看,城镇化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驱动力量。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发展新引擎”成为河北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的七项重大任务之一。 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沧州市作为“河北沿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渤海新区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个区域重点增长极之一)。然而,2012年沧州市城镇化率仅为44.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城镇化水平。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市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沧州市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1.沧州市概况 1.1 基本情况 沧州市地处华北地区东部,外沿渤海,内环京津,是河北沿海地区三个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截至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为719.77万人。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吕政办发(2004)100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西省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 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其它县(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内应参照执 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和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城市 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表(一)确定的建设用 地适建范围执行。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建设局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第三条各项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和建设,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管理 第四条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详见附录B附表B1)。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附录B附表B2)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附录B附表B2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第八条建设用地规划范围的确定: 1、凡沿城市道路的,皆应规划到道路红线;沿小区及小区以下道路的,应规划到道路中心线;周围已有建成单位的,应与已有单位用地边界相连接。 2、其它情况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照以上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建筑基地最小面积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 第十条建筑基地不足上述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确实无法调整、合并,且不妨碍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准建设: 1、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 2、邻接土地为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 3、受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的情况。 表1 建筑基地面积下限指标

沧州市临港区域情况简介

沧州市临港区域情况简介 沧州临港经济区地处环渤海的弓顶处,北倚京津、南接山东,在中国经济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位置。该区包括黄骅市、海兴县、临港开发区、港城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化工园区六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321平方公里,占沧州总面积的23%;人口70.4万人,占沧州的10.3%。2005年区域生产总值116.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财政收入10.14亿元,分别占沧州的12.8%,15.6%和11.3%。 200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沧州要在河北省第二次经济翻番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增长极。根据这一指示,沧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挂帅,统携沧州临港区域的临港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并把建设综合大港、打造临港经济区作为全市的战略重点加速推进,努力打造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为发挥优势,尽快打造出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的基本要件,自2005年5月份协调委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建设现代化综合集枢纽港、国际性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和能源基地”的定位来统领整个区域发展全局,以建设沧州综合大港为重点,整合东部资源、发展临港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滨海新城,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快推进。 在工作推进上,一是高标准编制四大规划。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辖区内六个县(市、区)、3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沧州黄骅港综

合港区总体规圳;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制定了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化工设计院联合编制了临港化工原区总体规划,为今后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四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最后审批阶段,依此为依据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适时启动综合大港建设。应该说,综合性大港建设是实现临港经济区突破性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的龙头所在。黄骅港工程的建设,为发展综合性深水大港创造了条件。目前黄骅港一二期已建成1个10万吨级、4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码头,形成了近7000万吨的吞吐能力,一举成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特别是实施修建的双导堤外航道整治工程,使航道治理大见成效,经受了2005年8月份“麦莎”台风的考验,困扰港口建设的航连回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神华集团今年计划将航道挖深至-12.5米,可以满足1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因此,黄骅港建设深水大港,实现由煤炭输出港向综合性深水大港转变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为尽快启动综合大港建设,我们在保证煤炭运输畅通的前提下,按照港口规划,实施分期推进,于2005年11月25日,在港区举行了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前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拉开了建设综合身性大港的序幕,前期工程投资22亿元,建设周期三年,工程内容包括疏港公路、防波大堤、深水航道、临时围堰、两个5万吨级码头、6个10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岸线、航道出入口和吹填3.8万亩土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勘测设计、论证、评审立项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路基3.5公里。建成后,将和天津港、唐山港一起成力环渤海区域的国际性团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