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讲解学习

幻灯片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幻灯片2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幻灯片3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幻灯片4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 其值可取2400~2450kg 。 幻灯片5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0) σ645.10+=k cu cu f f ,, 幻灯片6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2000): 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fcu,k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σ645.10+≥k cu cu f f ,, 幻灯片7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 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 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

表中值乘以系数0.80

5.3.3 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5.1.2-1) 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 f —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cu,k 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 (MPa) 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 3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轻集料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的区别

轻集(骨)料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的区别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目前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两种非承重墙体材料,这两种材料在材料的制作方式,型号尺寸以及保温,防火,各种构造性能上有着明显差异。 1,原材料,制作方式,型号,尺寸的差异 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骨料,砂,水泥按一定配合比形成的干表观密度≤1950Kg/M3的混凝土。常见的有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砌块。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厚度按10mm为模数,常见的厚度尺寸有90,120,140,190,240mm几种,长度X高度以400mm X 200mm左右多见。国产化程度高。产品模数与砖模接近。 加气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入铝粉等发泡剂,在碱性环境下通过高温蒸压产生大量均匀的气孔形成的混凝土制品。由于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蒸养制品,施工工艺相对轻集料混凝土较困难,在90年代引入国内时,基本上采用的是欧洲生产设备,所以,尺寸模数也已欧版为主。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常用墙体宽度有100mm,200mm,250mm,300mm几种,高度有200mm,250mm,300mm几种,长度均为600mm。 2,防火性能的差异 “加气混凝土用于承重结构时,100mm厚的砌块耐火极限达到2小时;加气混凝土用于非承重结构时,100mm厚的砌块耐火极限达到3.4小时。”这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A有记录确认的数值,可以在设计中直接选用。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由于生产材料和工艺的因地取材,使各厂家的产品良莠不一,直至今日,防火规范仍无认定,设计中如果防火墙等部位需要采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需要在说明中明确指出设计要求到达的耐火时间,施工图设计审查一般不建议这么标。 3,保温性能的差异 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从构造上讲分为保温砌块和普通砌块两种,从结构上讲分为承重砌块和不承重砌块两种。设计中最普遍的情况是框架结构填充轻集料混凝土保温砌块。 轻集料保温砌块分为两种。 常见的保温砌块是在轻集料的芯孔内填模塑聚苯板,厚度有240mm,290mm两种,用保水性干拌砂浆砌筑; 框架结构填充这种保温砌块240mm厚度,综合传热系数0.55~0.6W/m2.K,290mm厚度,综合传热系数0.5~0.55W/m2.K。另一种是轻集料断桥保温砌块,是用90mm厚的轻集料混凝土砌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基本特点: 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 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 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 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 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 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 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 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 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陶粒砌筑施工工艺

主体砌筑施工工艺 主体施工使用塔吊垂直运输,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人工手工砌筑,机械搅拌砼,本工程外墙采用200厚钢筋砼剪力墙(或200厚陶粒砼砌块)外加100厚聚苯板。 (1)陶粒混凝土砌块施工方法: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在主体施工完成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当每层砌至梁底或板底时,待砌块沉实后(一般5天)再把墙体与梁(板)底空隙塞严。 工艺流程:拌制砂浆→施工准备(放线、立皮数杆等)→排砖撂底→砌砖→自检、检验评定。 砌筑前先将砌筑部位的灰渣等杂物清扫干净,基层用水湿润,并用砂浆找平,按图放出墙体轴线及门窗口位置。 立皮数杆:砌筑前,根据标高控制线立皮数杆,控制每皮砌块及灰缝的竖向尺寸,同时标明门窗洞口、过梁、圈梁的标高。 铺灰砌砖:轻质砌块的底部用四皮青砖砌筑,砖砌筑为一顺一丁,与上部梁、板底相接处用青砖斜砌挤紧,使其与上部结构连接牢固。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mm。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垂直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灌缝,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缝不得大于20mm。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砂浆填满。砌块砌至梁底板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其倾斜度为60度左右,砌体砂浆应饱满。

木砖埋设:木门洞口处留设经防腐处理的楔形木砖,大头在内,小头在外,每边埋设4块,上下两块距门洞上下口250mm,中间均匀分布。 过梁:门窗洞口上设钢筋砼预制过梁时,门窗洞口处过梁两边压砖每边不少于250mm。 (2)注意事项 A砌体用砂浆应随拌随用,如出现泌水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砂浆要在拌和后2小时内用完。 B砌筑用砌块要先进行外形尺寸及抗压抗折的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砌筑用砂浆严格按配比拌制,并按规定留置试块。 D砌体操作人员应每天下班前班组进行自检,并让操作者墙上留名,检查结果须按规范进行,不得超宽、超厚,防碍砌体的整体效果。 E现场制作的砌体配件,如过梁、窗固定块、门木砖予制块,都必须规范予制,不得超宽、超厚,防碍砌体的整体效果。 (3)成品保护: 1.砌体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要按品种、规格分别堆入整齐,作好标识,堆入高度不能超过2m。 2.砌体墙上不得放脚手架排木,防止发生事故。 3.砌体在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掸动最上一皮砖 4.墙体的拉结钢筋、框架结构柱预留锚固筋及各种预埋件、各种预埋管线等,均要注意保护,严禁任意拆改或损坏。 5.预留有孔洞的墙面,要用与原墙相同规格和色泽的砖嵌砌严密,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Ⅱ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fcu,k取35Mpa,取标准差σ=5 砼配制强度fcu,o= fcu,k+1.645σ=35+1.645×5=43.2Mpa (三)计算水灰比: 水泥28d强度fce取44Mpa 根据本地碎石的质量情况,取a=0.46, b=0.07 W/C=0.46×44/(43.2+0.46×0.07×44)=0.45 (四)根据试配情况用水量取185kg/m3。 (五)确定水泥用量mc,mc=185/0.45=411kg 粉煤灰采用超量取代法,取代水泥13%,超量系数1.5,内掺膨胀剂6%,防冻剂掺量3.6%,经计算最终结果如下: 水泥用量为337kg/ m3粉煤灰用量为75kg/ m3膨胀剂用量为26kg/ m3 防冻剂用量为15.8kg/ m3 (六)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砂率为βs=43%,得 砂用量为757kg/ m3 石用量为1004kg/ m3 由此得每立方米的理论砼配比为: Kg/m3 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 337 185 757 1004 75 15.8 26 然后试配确定生产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啊,强度等级不同,量也不同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 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

陶粒:顾名思义,就是陶质的颗粒。陶粒的外观特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球体,而呈不规则碎石状。 一、陶粒技术要求 项目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 松散密度/ 筒压强度/MPa 200-700 0.2-5.0 1h 吸水率/% 空隙率/% 8-30 13-40 二、陶粒混凝土常用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强 度等级 配合比(质量) 水泥 : 砂 : 陶粒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用量/KG 水泥砂陶粒有效水 C10 C15 C20 C25 C20 C25 C30 32.5 32.5 32.5 32.5 42.5 42.5 42.5 1:3:3 1:2.4:2.4 1:2.33:2.33 1:2.03:2.03 1:2.52:2.52 1:2.26:2.26 1:2.09:2.09 0.67 0.55 0.49 0.45 0.56 0.50 0.47 230 280 305 330 270 300 320 690 680 680 680 670 680 670 690 680 680 670 680 680 670 155 155 150 150 150 150 150 三、预应力陶粒混凝土配合比 陶粒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水泥品种 与强度等级 / MPa 水泥用量 /(kg/m3) 水灰比 配合比(质量) 水泥:砂:陶粒 试块抗压 强度(28d) /MPa >30 硅酸盐水 泥42.5 400-500 0.37-0.42 1:1.36:1.24- 1:1.84:1.48 >30 四、陶粒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密度/(kg/m3) 空隙率/% 孔隙率/% 1h吸水率/% 筒压强度/ MPa 堆积密实颗粒 890 1500 2.61 41 42 10.9 10.8 >30.0 五、高强陶粒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减水剂品种 与掺量% 28d强度 / MPa 水泥砂陶粒水 C50 C50 C50 0.28 0.28 0.28 550 550 550 630 628 628 621 634 634 193 225 减水30% 179 木0.15 建1.00 52.0 52.6 53.2

陶粒砌块的优点(1)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10大优良性能(1)1.轻质高强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体积密度为550kg/m3-800kg/m3。可有效减轻墙体施工劳动强度、减小建筑物自重,简化地基处理,降低造价。抗压强度为3.5-7.5Mpa,可直接用于建筑外围护结构。 2.保温、防火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为0.16W/m.K-0.25W/m.K,是粘土砖的五分之一,混凝土的八分之一,在夏热冬冷地区,240mm厚墙体即可满足节能50%的目标。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可轻松实现建筑节能65%的第二步目标。原材料均为无机不燃物,不产生有害气体。 3.耐久、维护费用低 以高温烧结陶粒为骨料的水泥基材料,可以与建筑物同使用寿命,几乎不需要维护费用。而现有外墙外保温系统一般只有25年的使用寿命,在整个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内,隐藏巨大的维护和更新费用。 4.隔音、吸音 砌块内大量气孔具有隔音、吸音双重优越性能,使我们的居所更安静。 5.极低的收缩率 因为陶粒的收缩率极小,在产品中占总体积的70%以上,浆体中又采用了减缩剂技术,因而制品的收缩率很小,快速法测得的收缩率小于0.70mm/m,只有同类产品的60%左右,且收缩的发展速度慢,绝干收缩率只有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无墙体开裂之虑。 6.合适的吸水率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饱和率为18%-22%,可以使墙体的抹灰作业更加容易,质量更能保证。 7.抗渗性强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极强的抗渗性。用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水池或盛水器皿,壁厚<5cm,表面未做任何处理,不渗水。 8.精密的尺寸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在静养后坚硬状态下,采用金刚钻圆盘锯,经自动机械切割而成,避免了养护过程中的变形,尺寸精度达到同类产品优等品的要求,可减少粘结及抹面砂浆的用量,降低成本,提高墙体质量。 9.绿色环保、循环利用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原材料均为工业废渣或河湖泊淤泥,产品符合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即使建筑物拆除以后,砌块仍可通过破碎,实现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垃圾的污染。 10.粘结强度高、施工简单 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水泥基材料相容性好。特别是陶粒切割面含大量开口孔,与粘结砂浆的抗拉强度大于0.9Mpa(砌块材料破坏),内墙面可以不做抹灰,直接批括腻子,外墙面可以用普通砂浆抹面,也可以用水泥砂浆直接粘贴面砖、文化石、花岗岩等。 案例:新湖·仙林翠谷低密度生态住宅项目由江苏新湖宝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用地955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方,计划分四期开发。目前项目一期工程8万平方米已基本竣工,二期5.8万平方米已开工1.8万平方米,剩余将陆续开工。在项目一、二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保温节能新技术,尤其在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上,精心选择了具有优越性能的专利产品。一、二期分别为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幻灯片1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幻灯片2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幻灯片3 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1 01.00 =++ + + αρρρρw w s so g g c c m m m m 式中 ρc ——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 kg/m3。 ρg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 ——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 kg/m3; α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幻灯片4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水泥标号 1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1、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容重增加约30 Kg/m3。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C2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25; 要求坍落度:160~200mm; 胶凝材料最大用量限值50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6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5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33 0.5 645 .1 25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6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3、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4、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大用量500Kg/m3, 最大水胶比0.6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f b =r f r s f ce =0.75×1.00×49.3=37.0(MPa)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以C20混凝土配合比为例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 MPa f f k cu o cu 6.264645.120645.1,,=×+=×+=σ 注:σ为强度标准差,是为了满足试配强度达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并具有95%的保证率。一般情况下C20和C25的强度标准差不小于2.5MPa ,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不小于3.0MPa 。σ一般是混凝土强度数据统计确定或由出题人给定,做题时不需要去计算。 (2)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一般情况下按照标准JGJ55-2011的规定查表确定:

如:C20混凝土,用5-31.5的碎石配制,坍落度要求在35mm-50mm 之间,查表可得用水量为185kg 。 (3)确定水灰比: 回归系数a a 、a b 按照JGJ55-2011(下表)确定: c g ce ce f f γ×=,, 其中为水泥的强度等级(PO42.5取42.5,PC32.5取32.5),g ce f ,c γ为水泥富余系数(一般在1.1左右,本次演示计算时取 1.0)。

70.05 .4207.046.06.265.4246.0/,=××+×=×?×?+×?=ce b a o cu ce a f f f C W (4)确定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通过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出: 如C20的用水量为185kg ,水灰比为0.70,水泥用量为185/0.70=264kg ; (5)确定砂率 砂率可根据标准JGJ55-2011确定(见下表): 如C20混凝土水灰比为0.70.,最大粒径为31.5,查表可选择砂率在36-41%之间,本次计算选为40%。 (6)砂石质量计算: A .质量法:

最新加气混凝土生产中问题

加气混凝土生产中问 题

加 气 混 凝 土 由《加气混凝土》编辑部编辑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实用讲义》出版已四年了,讲义对于加气混凝土企业培训职工,指导生产,提高技术,促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职工、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员的欢迎。 近年来,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较快,新增企业100余家,全国已发展到300多家,总的趋势朝着大规模,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决定重印《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在保持原版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近年出现的加气混凝土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作了简要介绍,增录了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关原材料、生产工艺试验方法和企业关注的材料,为广大加气混凝土工作者,尤其是刚刚从事加气混凝土工作的经营管理者、一线职工提供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规范和

统一检测方法,使我们企业的经验和成果更便于交流与推广,促进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我国加气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差异较大,工艺技术路线不尽相同,规模和技术相关悬殊,决定了实际经验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不深入研究加气混凝土的理论,难免会拘泥于已有的经验,限制我们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愿再版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实用讲义》能给大家以启迪和帮助,同时希望广大读者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于今后修改。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二00三年八月 前言 随着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版了两套加气混凝土工业技术书刊。第一套是出版于1982年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崔可浩、杨伟明、陶有生编);第二套是出版于1990年的《加气混凝土工业丛书》(崔可浩、吴庵敖主编)。全套丛书共分三册:即《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张继能、顾同曾编);《加气混凝土生产机械设备》(应驹、宫润梧主编)及《加气混凝土工厂管理》(王声援、姜炳年编)。以上两套技术书刊,对于加气混凝土行业培训技术人才、指导生产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近几年加气混凝土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生产厂家已由1991年的85家发展到目前的180余家。生产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一线职工,急需一套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加气混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GB/T50146-20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4、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GB/T50081-2019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6、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7、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8、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9、JGJ/T 10-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范》; 10、京台高速公路德州(鲁冀界)至齐河段改扩建工程主体工程设计图纸 二、设计要求及用途 1、设计标号:C40 2、设计坍落度:160-200mm 3、设计抗渗等级:P8 4、使用部位:桥梁工程(盖梁、墩柱等) 5、根据普通砼设计规程,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0MPa,机械拌和。 三、组成材料 1、水泥:故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P.O42.5; 2、砂:行唐辉育砂厂,II区中砂,mx=2.8; 3、碎石:济南鲁平建材有限公司5-10mm、10-20mm、16-31.5mm碎石;碎石掺量分为5-10mm:10-20mm:16-31.5mm=20%:50%:30%,经掺配后合成筛分,级配符合5-31.5mm碎石连续级配要求;

4、水:饮用水,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粉煤灰:山东华能德州电力实业总公司,F类Ⅰ级; 6、外加剂:德州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ZK-T9H缓凝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四、设计步骤 1、计算试配强度 fcu.0=fcu,k+1.645σ=40+1.645×5.0=48.2Mpa 2、计算基准混凝土(不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W) (1)确定水胶比(B aa=0.53 ab=0.20 yf=0.95 rc=1.16 fce,g=42.5 W/B=aa×fb/(fcu,o+aaabfcc)=0.53×0.95× 1.00× 1.16×42.5/48.2+(0.53×0.20×0.95×1.00×1.16×42.5)=0.47 根据经验选定W/B=0.36。 (2)确定用水量(mwo) 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3),根据施工运输距离、规范及设计要求,坍落度选用160-200mm,依本规程表5.2.1-2中90mm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应增加5kg/m3,推定结果如下:205+(18-9)/2×5=232.5kg/m3,mwo=227.5kg/m3 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o)可按下式计算: 减水剂减水率为25-33%,减水按29%计算,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 m′wo=227.5kg/m3 Β=29% Mwo=m′wo×(1-29%)

陶粒混凝土配比表设计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与强度、坍落度的关系研究 一.实验目的:研究陶粒混凝土配合比与强度、塌落度的关系。 二.实验方案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配比表 铲子,量筒 实验材料:32.5级水泥,42.5级水泥,水,砂(普砂,轻砂),石,Ⅱ级粉煤灰,陶粒,减水剂,微沫剂 配合比设计计算公式: 1、陶粒混凝土的试配强度,0 1.1(0.9577 1.129) cu f f K = - f ———陶粒混凝土砌块28d 的抗压强度;

K ———砌块的空心率。 2、每立方米陶粒混凝土的水泥用量,011.645( 2.107)T c cu c h m f f f ρ-=- T f ———轻骨料筒压强度; c m ———水泥用量; h ρ———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 c f ———水泥实际强度。 3、用水量w V ,粗细骨料用量t V 按《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确定 4、砂率按《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确定 5、砂用量s t p s m V S ρ=?? 6、陶粒用量(1)a t p a m V S ρ=?-? 三.实验过程 实验分为六个阶段:准备阶段、拌和阶段、测量坍落度阶段、试件制作阶段、脱模养护阶段、 测试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以及材料。 拌和阶段: 1.按照配合比称量各材料的用料备料,将拌板和拌铲用湿布润湿后, 将砂倒在拌板上,然后加入水泥,用铲自拌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如此反复直至充分混合,颜色均匀,再加上石料,翻拌至混合均匀为止。 2.将干混合物堆成堆,在中间作一凹槽,将已称量好的水,倒一半左右在凹槽中(勿使水流 出),然后仔细翻拌,并徐徐加入剩余的水,每翻拌一次,用铲在拌和物上铲切一次,直 至拌和均匀为止。 测量坍落度阶段: 1.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中,使捣实后每层高度约为筒高的1/3,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内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灌注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衡地提起坍落度筒,保证在5~10s 内完成。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坍落度值,并记录。 试件制作阶段: 将混凝土重新翻拌均匀后装入试模中,制作三个试模(其中4号做六个试件),在振动台上充分振荡均匀后,做上标记放在一边养护。 试件的脱模与养护阶段: 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并用防水墨汁对试件进行标记,将标记好的试件立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技术指标和物理性能(总2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技术指标和物理性能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技术指标和物理性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选用时应考虑的主要技术指标:强度,干密度,干燥收缩值、抗冻性和导热系数,放射性。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有以下八个物理性能: 1 轻质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容重一般为400kg/m3~700kg/m3, 相当于空心黏土砖的1/3、实心黏土砖的1/5、混凝土的 1/4, 也低于一般轻集料混凝土的容重。因而, 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墙体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节 约建筑材料和工程费用。 2 保温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内部含有大量气泡和微孔, 因而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容重400kg/m3~700kg/m3的加气混凝土 导热系数通常为0.09W/(m·K)~0.17W/(m·K) , 保温能力是黏土砖的3~4倍、普通混凝土的4~8倍。 3 抗压性06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为 3.5MPa, 07级为5.0MPa。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整体强度大,每个砌块一般相 当于10块黏土砖, 因此其砌体的强度利用率高, 强度利用系数为.7~0.8,而黏土砖的强度利用系数只有0.2~0.3。 4 耐火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低, 热迁移慢, 能有效抵抗火灾, 并保护结构不受火灾影响。其耐火温度高达700 ℃, 为一级耐火材料, 属无机不燃物,高温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是消防免检产品。 5 吸声性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球状密闭多孔结构, 因而有一定的吸声性能, 吸声系数为0.2~0.3, 吸声性能优于普通的混 凝土, 适用于对吸声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墙体。加气混凝土墙的隔声量, 100mm 厚为45dB, 180mm厚为53dB, 240mm厚为 58dB。 6 耐久性600mm×300mm×300mm的试件在大气中暴露一年后抗压强度提高25%, 10年强度仍然保持稳定, 大部分加气混凝土 在自然碳化后强度略有提高, 这说明加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7 抗渗水性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密闭独立球状结构, 因而吸水导湿缓慢。经试验, 采用淋浴喷头分别向240mm厚的黏土砖墙 和加气混凝土墙喷淋, 黏土砖墙12h后全部浸透, 而加气混凝土墙喷淋72h后渗水深度80mm~100mm。因此, 加气混凝土 制品适用于多雨地区的外墙。 8 易加工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仅可以在工厂内生产出多种规格, 还可以进行锯、刨、钻、钉。 隔热、保温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为0.11-0.16W/mk,其隔热保温性能是红砖 的5倍多,所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屋面保温层、冷冻库、空调室中,可提高其隔热保温效果,从 而降低能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其它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比较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 一般要求 1.1 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稠度的要求,并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必要时尚应符合对混凝土性能(如弹性模量、碳化和抗冻性等)的特殊要求。 1.2 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适配确定。其适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 1.645cu o cu k f f σ≥+ (1) 式中 ,cu o f ——陶粒混凝土的适配强度(MPa ); ,c u k f ——陶粒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 ); σ——陶粒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根据同品种、同强度等级陶粒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下表取值。 表1.1 强度标准差σ(MPa )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LC20 LC20~LC35 高于LC35 σ 4.0 5.0 6.0 二 设计参数选择 2.1 不同适配强度的陶粒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2.1 选用。 表2.1 陶粒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3) 适配强度(MPa ) 陶粒密度等级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5.0 260~320 250~300 230~280 5.0~7.5 280~360 260~340 240~320 220~300 7.5~10 280~370 260~350 240~320 10~15 280~350 260~340 240~330 15~20 300~400 280~380 270~370 260~360 250~350 20~25 330~400 320~390 310~380 300~370 25~30 380~450 360~430 360~430 350~420 30~40 420~500 390~490 380~480 370~470 40~50 430~530 420~520 410~510 50~60 450~550 440~540 430~530 注:1. 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 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陶粒,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陶粒和全轻混凝 土;(全轻混凝土:由轻砂做细骨料配置而成的轻骨料混凝土;砂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配制而成的轻骨料混凝土。) 3. 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 3。 2.2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应以净水灰比表示。配制全轻混凝土时,可采用总水灰表 示,但应加以说明。

详细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案例

C40混凝土用于某公路K**+***桥钢筋混凝土施工,要求施工时现场坍落度为30~50mm,碎石的最大粒经为30mm。 材料选择 水泥:采用牡丹江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产地岔林河,细度模数2.62属于中砂,颗粒级配属Ⅱ区。 碎石:产地冷山,规格分别为16~31.5cm、4.75~16cm,压碎值、含泥量等指标也均符合规范求。 粗集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筛分结果粗集料的掺配比例为: 4.75~16cm cm碎石为35% 16~31.5cm cm碎石为65%。 按照上述比例掺配两种集料,经几次筛分试验,其结果均满足4.75~31.5cm碎石连续级配.配合比设计 1、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40Mpa 标准差σ=5.0 Mpa 则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 fcu,k+1.645×σ=48.2 Mpa 2)计算水灰比(W/C)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k=42.5Mpa,富余系数γc=1.13 则水泥实际强度为: fce=fce,k×γc =48.0Mpa ②计算水灰比 碎石 A=0.48 B=0.52 W/C=A×fce/(fcu,o+A ×B ×f ce)=0.45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根据桥梁施工规范要求:严寒地区受严重冰冻,水流侵蚀最大水灰比不得大于0.65。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符合耐久性要求,故采用0.45。 (3)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要求,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为30~50mm,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0mm。 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 mwo=185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①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 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 mwo=185kg/m3 水灰比W/C=0.45 则计算单位混凝土用灰量: mco=mwo×c/w=411kg/m3 ②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