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经济学分析初定稿

马铃薯经济学分析初定稿

马铃薯经济学分析初定稿
马铃薯经济学分析初定稿

文献综述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1] 200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水稻年的设定,这是世界首次出现以主粮命名的年份;5年之后,即2008年联合国大会再次审议通过了马铃薯年,明确确定了马铃薯在世界粮食当中的主体地位,为世界推广马铃薯主粮化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是其他主粮无可比拟的,它被称为“最富营养的食物”。专家提出,马铃薯成为人们主食后,人们将实现合理的膳食结构,人们饮食将会更加富营养化,身体将会更加健康。其实,马铃薯的主粮地位早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承认,早在上个世纪,联合国粮农组织对马铃薯的种植推广和科研投入就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予了马铃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的待遇。

另外,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马铃薯成为主食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更加有保障,对我国粮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两个方面较为突出,一个方面是增加了我国粮食总量,解决我我国粮食贮备不足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稳定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马铃薯的价格,马

铃薯主粮化后,可以满足其市场需求,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当然,马铃薯地位的提高,也将改变我国种植结构,对环境对土地都会有一定的改善,更有利于我国实现农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实现主粮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顺应农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切实符合了我国中央关于对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要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马铃薯的主粮化让这句话变得更加真实。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富有营养健康的消费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改变传统的粮食消费方式,使人们的粮食消费更加健康,更加营养化。

2国外研究文献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世界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其中,主要是分布在欧亚两大板块,集中在我国、俄罗斯、印度和乌克兰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加起来将近1000万公顷,是总面积的50%左右。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总的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整个美洲大陆保持基本不变,但在世界各个洲的种植面积还是有一些波动,比如欧洲,欧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来有所下降,而亚非两个洲的马铃薯面积却一直增加。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上升,马铃薯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马铃薯产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马铃薯主粮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所以马铃薯产业备受关注,研究马铃薯的专家学者对马铃薯进行

多角度的研究分析,采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并走访多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动向与趋势,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增强马铃薯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马铃薯生产加工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如何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以及马铃薯产品改良方面,全球许多国家都进行过尝试,试图通过马铃薯育种解决马铃薯在生产、运输及食品加工中的各种问题,让马铃薯变得更适合生产与加工。

如今,很多国家确立马铃薯育种目标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要求进行的,比如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在育种目标建立的时候就把马铃薯市场需求,包括种薯和商品薯以及环保问题充分考虑在内。荷兰是马铃薯加工率最高的国家,他们在确立育种目标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这些,他们还综合考虑了种薯在各种病虫防疫,单产量,淀粉含量,口感,加工品质,运输问题等。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法国德国,他们确定育种目标主要还是看重马铃薯淀粉的含量,高淀粉是他们育种的最大目的。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它育种的目标除了高淀粉之外,还要求马铃薯具有高的加工品质,在荷兰,一半以上的种薯都是以加工食品为目的培育的,它要求种出来的马铃薯薯形漂亮,皮肉优质,糖分充足,炸成薯条后保证口感新鲜美味。所以荷兰加工选购的马铃薯是十分严格的,标准也高。[2]

马铃薯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加工情况不近相同。

下表是李惠2001年对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情况汇总的数据[3]:

以下表格是宋佰符研究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情况所得来的数据:

马铃薯的加工主要集中欧美发达地区,占世界马铃薯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欧美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加工总量多,加工比例高,马铃薯加工食品的消费产值多,所以该地区马铃薯食品品种较多,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占到78%左右。[4]

马铃薯加工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马铃薯加工食品在各个国家都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从人均消费量上看,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是73.9公斤,比世界人均年消费量32公斤还多出两倍,而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年消费量是20.4公斤,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10公斤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相比之下,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5]。因此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生产成本和产量一直是专家们研究马铃薯必不可少的课题,他们研究的目的始终是围绕如何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成本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家们考虑最多的是地域环境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P.Vereijken,C.D.Vanloon (1991)认为,种植马铃薯受到地域贫瘠的影响,所以通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有机肥,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增加了马铃薯的成本,二是污染了环境。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种植马铃薯应该使用轮作的方式,种植优良的种薯,避免过多使用有害农药化肥,这样一来节省了成本,二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绿色无污染[6]。D.O.Caldiz,P.C.Struik(1999)经过实地调查了阿根廷种植马铃薯的情况以后提出,阿根廷之所以马铃薯产量高,成本低,生产效益好,主要是因为阿根廷具有明确的育种目标,种薯优质,抗病虫,除了在种薯培育上具有很多优势之外,它的用肥措施,灌溉技术都比较先进。接着D.O.Caldiz,P.C.Struik 还运用了LINTUL马铃薯模型测算了马铃薯的收益率,但测算出来的收益率比实际得到的收益率要高得多[7]。David Holland and Jun Ho Yeo(2001)感兴趣的是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所投入的和所产出的是不是平衡的问题。他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出,对马铃薯加工的100%投入有55%的产出,其他45%废料的产出成为牛奶场投入的原材料,当然45%废料的产出也算是收益,只是这个收益不高,因此得出结论,马铃薯加工投入与产出是比较平衡的[8]。Khakbazan et al.(2009)在土质与气候影响马铃薯种植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他运用经济和农业动力学模型对马铃薯进行研究,

认为土质的肥沃与贫瘠,气候都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9]。

马铃薯的供需关系与定价方式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乐于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它们各有手段,各有见解。Keith.O.Fuglie, (2006)等人以马铃薯种薯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马铃薯种薯在市场上的供需关系,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各个地区马铃薯种薯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所以对马铃薯种薯的供需关系影响较大。Keith.O.Fuglie等人研究后还表示,马铃薯的种薯质量是保证马铃薯生产率的关键,种薯质量好了,发芽率高,马铃薯就可以高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市场供应量[10]。YuliyaBolotova, (2008)等人也研究了美国某一洲合作社刚出土的马铃薯定价方式,通过研究发现,非合作社的马铃薯定价与合作社马铃薯定价方式基本相同,定价的价格比较相近,波动不大[11]。

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迅速,这免不了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变大,对于这方面,也有专家专门做了研究。通过研究马铃薯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和加工情况后,人们最认可的结论是马铃薯加工产业受政策性影响最深,其次是受市场的引导。Manrakhan (1975)对马铃薯产业受政策性影响做过研究,研究后他认为马铃薯产业要想得到较好较快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开发马铃薯产业才是上上策[12]。Walker et al. (1999)则是通过对马铃薯消费情况和马铃薯生产供应情况研究得出,价格风险会带给马铃薯消费和供给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会降低马铃薯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3]。Araji&Love (2002)认为优良的种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的保证[14]。Keijbets(2008)对全世界马铃薯加工业发展以及消费情况作了一番研究,并得出了马铃薯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15]。Scott et al. (2011)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拉丁美洲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增产率等的变化,并得出马铃薯的消费情况是影响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16]。

马铃薯主粮化后,人们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对于马铃薯的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改良其品质也势在必行。人们通过培育优良种薯,改进灌溉技术,用肥技术等手段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除此之外,在欧美发达国家还应用各种生物技术对马铃薯进行育种,试图培育出抗病毒,耐寒耐旱,产量多,高淀粉的种薯;另外他们还进行了专业化,集团化,机械化等模式进行规模性种植马铃薯。

总之,让人欣慰的是,马铃薯在人们粮食食用体系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它的关注日益加强,除了各类学者专家加强对它进行研究之外,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也对发展马铃薯产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全世界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指日可待。

3国内文献研究

3.1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7]

测量土豆的体积

《测量土豆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某些实物体积测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物测量的问题 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教学准备:量筒、水、直尺、土豆、线绳等 教学过程: 口算天天练(略)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长方体)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长方体) 师: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长、宽、高),体积公式是?师:正方体呢?(棱长)体积公式呢?圆柱和圆锥呢?(底面积和高) 师:(出示土豆)你们再看看这是什么?(土豆)和刚才那几种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土豆是不规则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测量土豆的体积。 (板书:测量土豆的体积) 二、讨论方法 1、师: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呢?小组讨论测量方法。可提出几种测量方案,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案最可行。(小组讨论)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测量方案? 指一组同学汇报方案: 预设三种方案:水上升的方法(重点说说)、水下降的方法、水溢出的方法三、小组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

师:下面请各组先估计一下土豆的体积,然后再确定一种方案来测量土豆的体积。说说测量土豆体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土豆完全进入到水中)测量之前听清老师的要求:1、组长做好分工,确定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计算、谁负责汇报,边测量边记录好数据。2、注意仪器的使用标准数据得科学性。(学生动手试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先测出水杯的底面直径和杯中的水有多高,计算出水的体积;然后放入土豆(没入水面以下),测出这时水的高度,再利用圆柱体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这时杯中水和土豆的体积。 最后用杯中水和土豆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土豆体积。 (2)先把土豆放进杯中(没入水面以下),测出杯中的水面有多高和水杯的底面直径。计算出水和土豆的体积;然后拿出土豆,测出这时水面的高度,并利用圆柱体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这时水的体积;最后同(1) (3)先测出杯中的水面的高度,再放进土豆,测出这时水面的高度,求出上升的高度。再测出水杯的底面直径,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上升的高度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为什么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呢?为什么用地面积乘高计算呢? 生:因为原来水面刻度为XX厘米,放入土豆后,使水面上升,水面的刻度才到达XX厘米,所以这时的体积是水和土豆体积的和,所以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土豆的体积。 生:上升那部分水是一个圆柱,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上升的水面

马铃薯品种及生长特性

马铃薯的种类及特性 2009-12-1 13:55: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一、概述 马铃薯别名又叫山芋、土豆、洋芋、地蛋、荷兰薯等,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每年大约有6000 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却每年需花l 亿多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表l 列举了我国马铃薯每年的生产概况。表 2 列举了全球马铃薯鲜薯(potatoes) 的贸易概况(1999) 。 二、生物学特性 1、根 要栽培好马铃薯,就要知道它与栽培有关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建成过程中生长发育的规律。 马铃薯根茎叶花等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品种、判断植株生长好坏和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的重要标志。 马铃薯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块茎萌芽后,当芽长了3--4 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出根来,构成主要吸收根系,称初生根。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 条根,长20 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初生根先水平生长,约到30 厘米,然后垂直向下生长。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 厘米,一般不超过70 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 米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

早熟品种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品种发达,而且早熟品种根系分布较浅,晚熟品种根系分布广而较深。所以种植时要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属性和根系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株、行距,才能获得高产。 用种子种植时植株有主根和侧根,根的分枝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多。主根为圆锥形伸入土中,若生长条件好,用种子种植的植株(实生苗)的根系也很发达。 根起源于茎内,由靠近维管系统外围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的分裂活动发生,若芽组织老化则更深入到较内部的维管形成层附近才发生。由于马铃薯根的这种内生性,所以它的发芽期占时很长,春播一般在播后30 天左右出土;秋播即使用3-4 厘米长的大芽播种,也要10 天左右。发芽期对土壤的温、湿、气要求也较严格。播种后若遇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板结、憋气,则根系发生和生长缓慢,常成为影响栽培成败的关键。 2、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绿色或附有紫色素,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代之而起的为花下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茎上有棱3-4 条,棱角突出呈翼状。茎上节部膨大,节间分明。节处着生复叶,复叶基部有小型托叶。多数品种节处坚实,节间中空。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早熟品种分枝力弱,一般从主茎中部发生1-4 枝;晚熟品种分枝多而长,一般从主茎基部发生。株势的强弱反映种薯质量、栽培条件、技术合理程度等。 马铃薯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腋芽都可形成新的枝条。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剪秧扒豆、育苗掰芽、剪枝扦

马铃薯新品种“内农薯1号”标准 编制说明-内蒙古

《马铃薯新品种“内农薯1号”》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05年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马铃薯育种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马铃薯综合育种技术和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马铃薯适宜品种选育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彩色马铃薯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产量和花青素含量性状QTL定位”、内蒙古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农业成果推广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马铃薯优质多抗适应性强新品种培育”、内蒙古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马铃薯有限补灌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等项目,进行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课题组根据项目需要,同时为进一步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征集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函要求,内蒙古农业大学申报了《马铃薯新品种“内农薯1号”》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马铃薯育种研究室负责起草工作。 参与本标准起草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于卓、马艳红、于肖夏、张明飞、杨东升、李景伟、李佳奇、吴国芳。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意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茄科茄属一年生、多倍性草本植物,既可利用浆果内的种子(实生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也可借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其生育期限短、营养丰富,是一种粮、菜、饲及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的重要作物,成为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及我国粮食安全中作用极为重大。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2013年统计数据,马铃薯在全世界的总栽培面积为1946万hm2,总产量为36800万t;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577万hm2和8893万t。但我国的单产仅为15.4t/ hm2,排在全球第94位,单产不足新西兰产量的1/3,单产低下是我国马铃薯产业最致命的缺陷。影响马铃薯单产的因素较多,如我国马铃薯栽培技术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重茬现象严重、种薯利用率低、专用型及抗性品种短缺等,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品种的优劣,因此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研究是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内蒙古地区气候冷凉且昼夜温差大,日光充足,土壤以沙质土、沙壤土和壤土为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很适合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目前,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为自治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纵深发展,以及北方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战略的实施,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然而目前国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马铃薯品种极为短缺,已成为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培育适合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的优质、多抗、适应性强、耐退化的马铃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

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其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而在157个国家种植,又因其营养丰富被很多国家作为主粮食用。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并将其称为“地球未来的粮食”。2015年1月,我国启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将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进行相关产品开发。这使得主食品种更加多样、营养更加多元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均有积极意义。推动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则是该战略的宗旨和实质。本文将从世界马铃薯发展与变化情况谈起,为我国的马铃薯主食开发建言献策。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2013年FAO 统计显示,马铃薯在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总播种面积1946万公顷,总产量3.68亿吨,平均单产18.9吨/公顷,与1961年相比,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了12%,总产量增加了36%,平均单产增加了54.8%。总体来看,马铃薯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亚洲和欧洲的马

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世界的80%~90%,而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仅占10%~20%。虽然亚洲和欧洲是马铃薯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地区,但马铃薯在这两大洲的发展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亚洲马铃薯生产在近年增长迅猛,成为推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61年至2013年,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10.6% 上升至51.7%,总产量由占世界的8.6% 上升至49.0%;而欧洲马铃薯生产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80.2%下降至29.4%,总产占世界的比重由82.0%下降至30.7%。此外,非洲的面积和产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50多年来,面积增加了7.8倍,产量增加了14.4倍。且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地位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欧洲的平均单产已达40吨/公顷,而非洲的单产仅为15吨/公顷。 (二)世界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世界上已经有2/3的人口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消费,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的消费方式以食用为主,占总生产量的39.6%~67.0%,平均占51.1%;其次,是饲用,占总生产量的9.1%~31.9%,平均占21.5%;种用量排在第三,占总生产量的8.8%~17.8%,平均占12.9%;用于工业加工的量较低,平均占总生产量的3.8%。 近50年来,马铃薯的食用量逐年上升,由1961年的1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4亿吨,其中亚洲食用量增长近1.1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摘要】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10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y05-4和虎头的产量高,薯块以中薯为主,而且平均穴薯数超过5个,穴薯重超过560g,商品率较高,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半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其他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半干旱;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宜粮、宜菜、宜饲、宜作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马铃薯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提高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种植水平,我们对引进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为半干旱区推广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旱地进行,海拔1570m,年平均温度为6.2℃,年降雨量415.2mm,无霜期140d。土壤类型为湘黄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有:宁薯4号(对照)、青薯3号、陇薯6号、内薯7号、晋薯7号、冀张薯8号、虎头、LK99、青薯168、gy05-4。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0个处理(见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距50cm,区组问及保护行设50cm走道,行距50cm。播深为30cm,每小区播5行,每667m2播种量按3500株计算,每小区播量为105株,株距32cm。播前每667m2施人有机肥2000kg、N(46%)10.2kg、P205(14%)7.2kg、K:0(60%)2.5kg。生育期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出苗期及植株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材料的生育期以LK99最短(84d),属于早熟品种,其它材料的生育期都在11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宁薯4号的出苗率最高,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马铃薯 第一节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 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 (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 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 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 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 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实行春、秋二季栽培。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 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第二节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一)根 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芽眼根后节根,分枝能力强,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cm,是主体根系,一类是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展的不定根,分布在表土层。(图10-1) 马铃薯根系分布 马铃薯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属于直根系。

测量土豆的体积教案

《测量土豆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四小学:魏莉靖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某些实物体积测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物测量的问题 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教学准备:量筒、水、直尺、土豆、线绳等 教学过程: 口算天天练(略)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长方体)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长方体) 师: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长、宽、高),体积公式是?师:正方体呢?(棱长)体积公式呢?圆柱和圆锥呢?(底面积和高) 师:(出示土豆)你们再看看这是什么?(土豆)和刚才那几种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土豆是不规则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测量土豆的体积。 (板书:测量土豆的体积) 二、讨论方法 1、师: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呢?小组讨论测量方法。可提出几种测量方案,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案最可行。(小组讨论)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测量方案? 指一组同学汇报方案: 预设三种方案:水上升的方法(重点说说)、水下降的方法、水溢出的方法

三、小组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 师:下面请各组先估计一下土豆的体积,然后再确定一种方案来测量土豆的体积。说说测量土豆体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土豆完全进入到水中)测量之前听清老师的要求:1、组长做好分工,确定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计算、谁负责汇报,边测量边记录好数据。2、注意仪器的使用标准数据得科学性。(学生动手试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先测出水杯的底面直径和杯中的水有多高,计算出水的体积;然后放入土豆(没入水面以下),测出这时水的高度,再利用圆柱体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这时杯中水和土豆的体积。 最后用杯中水和土豆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土豆体积。 (2)先把土豆放进杯中(没入水面以下),测出杯中的水面有多高和水杯的底面直径。计算出水和土豆的体积;然后拿出土豆,测出这时水面的高度,并利用圆柱体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这时水的体积;最后同(1) (3)先测出杯中的水面的高度,再放进土豆,测出这时水面的高度,求出上升的高度。再测出水杯的底面直径,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上升的高度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为什么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呢?为什么用地面积乘高计算呢? 生:因为原来水面刻度为XX厘米,放入土豆后,使水面上升,水面的刻度才到达XX厘米,所以这时的体积是水和土豆体积的和,所以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土豆的体积。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介绍了衡量马铃薯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长条件等,以期为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品质;影响因素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茄科(Solanaceae L.)茄属(Solanum L.)草本双子叶植物,是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除作为粮食蔬菜外,马铃薯还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多种家畜家禽的优良饲料。马铃薯的价值与块茎品质紧密相关,且主要取决于块茎成分。马铃薯块茎鲜重的24%左右是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另外,还包括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 1马铃薯品质性状概况 淀粉是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主要指标。块茎鲜重的18%左右是淀粉,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直链淀粉约占20%。马铃薯淀粉结构松散、结合力弱,含有天然磷酸基团,这些特点使其具有糊化温度低、糊浆透明度高、粘性强的优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马铃薯块茎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左右,包括游离氨基酸和酰胺酸,纯蛋白质含量仅占粗蛋白质含量的1/3 ~ 1/2[2]。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大部分可溶于水,属于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需要基本相符,容易吸收和利用。马铃薯虽然不是生产蛋白质的主要原料,但目前块茎蛋白质含量已经成为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马铃薯块茎糖分主要以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和蔗糖为主,其含量在低温储藏期间会增加。马铃薯食品加工业对油炸薯条(片)加工原料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含量要求不高于鲜重的0.4%。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块茎中的还原糖会与含氮化合物的α-氨基酸之间发生非酶促褐变的美拉德反应,致使薯条(片)表面颜色加深为不受消费者欢迎的棕褐色[3]。因此,还原糖含量的高低成为影响炸条(片)颜色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马铃薯能否作为加工原料最为严格的指标。

2018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中国的马铃薯栽培可能始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最早由欧美传教士从南北两条路线传人,一条是从海路传人京津和华北地区,另一条是荷兰人从东南亚引种至台湾、后经福建传人大陆。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据统计2001年栽培面积为471.88万hm2.总产量645.4亿kg,单产每hm213.7kg。马铃薯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根据各地栽培耕作制度、品种类型及分布,中国马铃薯栽培区域划分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中原及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等4个。其中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作垂直分布区是主产区。在中国的各省(区)中,常年栽培面积在40万hm2以上的有内蒙古、贵州、和甘肃,30万hmz以上的有重庆、黑龙江、陕西、四川和云南。由于缺乏各类优质专用型品种,在消费中,鲜食占总产量的50%以上,淀粉等初加工占15%左右,出口及饲料占14%,种薯占10%,损耗10%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尤其在加入WTO后,马铃薯作为加工原料、出口创汇产品,日见重要,播种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中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过程,据统计在过去的60多年中共育成了170多个品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忽略品质育种,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和机械化操作的需要。因此,重视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加强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研究,选育鲜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淀粉加工用等专用型品种的是现阶段中国马铃薯育种的主要目标。 1 中国马铃薯育种进程 1.1早期的引种选育 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马铃薯品种改良工作,经历了引种到育种的过程。1934--1936年,管家骥教授搜集整理了全国马铃薯的地方品种,并从英国和美国引进14 个品种,选出了Katahdin、Chippewa、Warba和Golden等4个优良品种在江苏、陕西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这时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6万hm"。1941-1942年间姜诚贯先生在贵州研究了天然授粉和人工杂交技术。1939- 1940年杨鸿祖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后,从美国、前苏联引进了马铃薯自交种子、杂交组合和野生种,在四川开展了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和种间杂交育种工作。1942年美国T.P.Dyksira博士因邀来华协助马铃薯改良,带来了52个品种,并从中选出了Houma、Sebago、Red Warba和Chippewa等4个品种进行推广示范。从1936 - 1945年,中国搜集了800多份地方材料,先后5次从英、美、苏等国引种74个品种(系),杂交种子62个组合,自交种子45份,野生种16个,先后鉴定出Triumph、Katahdin等6个品种在各地推广。1947年杨鸿祖从美国育种学家F.J.Stevenson引进了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6饮水问题及测量土豆体积》教案

第六课时饮水问题及测量土豆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饮水问题及测量土豆体积。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某些实物体积测量方法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等积变换的方法,解决测量不规则物品体积的问题。 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各小组准备好测量的物体和工具:饮水桶、杯子、土豆、有半杯水的水杯和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和水有关的问题。看,老师这有一大桶矿泉水,你们每个组都有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大桶矿泉水大约等于多少瓶矿泉水? 指名发言。教师不作评价。 设计意图:估计一桶矿泉水等于多少瓶矿泉水,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自然引出问题讨论。 师:怎样来判断估计的对不对呢? 学生可能说到以下方法: (1)测量并计算出各自的窖,做除法。 (2)用秤称出各自的质量,做除法。

(3)把大桶中的水倒进空瓶子,看能倒满多少瓶。 设计意图:具体问题的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办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就用老师准备的工具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因为老师就准备了一桶矿泉水。这样,请各组 出一名代表,共同测量一下这个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好吗? 各组出一人测量矿泉水桶,教师板书出数据。提示桶的厚度可以 不计。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现在,请各组测量一 下自己组的矿泉水瓶,然后,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大约等于多少瓶矿泉水。 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如果出现不同结果,让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对开始估计正确或差不多的同学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既节省教具准备,又能更好地体现合作。为各组活动作准备。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你们桌子上还有一个水杯,下面请同学们测 量这个水杯的容积,并算一算一桶矿泉水可以倒满多少杯水。请各组 同学讨论一下:测量这个口杯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生:需测量水杯的内直径和高。 师:怎么测量?需要注意什么?

马铃薯新品种

马铃薯新品种 1.青薯9号 青薯9号又称雪域红,该品种为菜用型土豆,属中晚熟品种,块茎长椭圆形,表皮红色,有网纹;薯肉黄色,沿微管束有红纹;芽眼较浅,耐储藏,干物资含量25.72%,淀粉含量19.76%,还原糖0.253%,微生素C含量23.03mg/100g。具有淀粉含量高,无污染,原生态等优点,为青藏高原唯一一块净土上的精品,属国内中上品质,且口感好,适合烹饪各种菜肴。该品种品质优、抗病、抗旱、高产稳产,于200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正式命名青薯9号。青薯9号平均比普通品种增产一倍,每亩净收入达1000多元。结薯集中,单株结薯8~11个,整齐度高,大中薯率80%以上。属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0d左右。薯块休眠性中等,休眠期45天,耐贮性较好。经多年试验证明,青薯9号植株田间抗晚疫病、病毒病,抗旱性强。产量表现: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量2250-3000千克;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量3000-4200千克。今年秋收时节,乐都县马厂乡甘沟滩村村民陈荧宗的示范田里,一种皮呈玫瑰红色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创下了我省旱地种植马铃薯的最高产量,该村种植的20亩青薯9号马铃薯示范田平均亩产达3932.4公斤,单产最高达4548.4公斤。陈荧宗欣喜万分:“活了50多岁,没见过一亩地成这么多的洋芋(马铃薯),也没见过颜色这么漂亮的洋芋。”该品种依托国家成果转化资金、科技部跨越计划项目资金、省科技厅示范推广资金200多万元,2007至2008年进行试验田种植,每亩产量高达5681公斤,创下了全省旱地种植马铃薯的最高产量。 亩播量130-150千克,行距70-80厘米、株距25-30厘米,密度3200-3700株。 青薯168 菜用型马铃薯—青薯168 青薯168马铃薯新品种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81年通过有性杂交等生物技术,于1989年选育而成。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品种审定,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青海省科技展览一等奖、青海省农林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海省海东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宁夏通过品种审定,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深绿色,株丛繁茂,株形直立高大,生长势强。株高109.00厘米左右,茎粗1.16厘米左右,茎浅紫色。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边缘平展,复叶椭圆形,排列中等紧密,聚伞花序,有7—15朵花,浅紫色,有天然果。薯块椭圆形,表皮红色光滑。薯肉黄色,致密度紧。芽眼浅,结薯集中,休眠期长,耐贮藏。块茎大而整齐,食用品质优良,块茎淀粉16.8%,商品率高达93%以上。适宜西北各类地区种植,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3天左右。耐旱、耐寒性、耐盐碱性强。中感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花叶病毒病。平均亩产2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量达4300公斤。全国品审会意见: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0号

2010年第3期新品种·品种资源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0号 纳添仓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16) 青薯10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于2001年以中德5号为母本,以陇薯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9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11-52(01-11-52)。2009年12月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定名为青薯10号,审定编号:青审薯2009001。 1特征特性 青薯10号幼苗直立,株丛繁茂,生长势强,株高68cm,茎粗1.4cm;茎绿色,叶色深绿,聚伞花序,花冠紫色;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色,薯肉白色,芽眼浅,结薯集中,休眠期35d,耐贮藏;单株产量0.786kg,单株结薯数4.5个,单块重0.13kg,晚熟,生育期118d左右。本品种适宜于青海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 2品质与抗逆性 青薯10号块茎含淀粉19.69%,维生素C19.94mg/ 100g,粗蛋白2.06%,还原糖0.170%;耐旱、耐寒、耐盐碱性强;经专家鉴定田间局部发生晚疫病、黑胫病、病毒病,未发现环腐病,晚疫病、黑胫病发病率约5%,病毒病发病率约10%。 3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每667m2产2171.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8%;2008年续试,5点次平均产1786.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1979.0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5%。2008年参加省内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每667m2产2345.3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14.9%;2009年续试,6点次平均产2890.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6.5%。两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2617.9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10.1%。 4栽培技术要点 青薯10号结薯较晚,结薯层深,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要翻匀、翻松,在翻地前施农家肥,有灌溉条件的应进行冬灌,并耙耱保墒;未进行冬灌的地块可在播前7~10d进行春灌,播前进行施肥、灭虫、灭草等工作。每667m2施有机肥2000~3000kg、纯N10kg、P2O515kg、K2O10kg,基肥用量占总用量的90%,现蕾至开花前追施纯N5kg。播前选择无病、无伤的幼壮薯作种,整薯播种,切种时随时进行切刀消毒。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选择3年以上未种马铃薯,土地平整、肥沃,耕层深厚,通气性好的地块。一般行距70cm,株距25~30cm,热量高的川水地区实行平种及宽行大垄和等行距种植,也可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100cm,窄行25~30cm,热量低的高位山旱地区可起垄等行距种植。苗齐后除草松土,松土层达5cm以上,防止伤根伤苗,开花前及时灌水、施肥、培土。施肥和浇水同时进行,第1次浇水在现蕾后至开花前进行,待地皮微干时及时培土,在开花前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在生育期发现病株,随时拨除并用药剂防治,以防病害蔓延。于9月下旬田间植株茎叶枯黄90%以上时收获,防止机械损伤,薯块茎在通风透光阴凉处放置1~2d后入窖,堆高不超过1m,窖温稳定在1~4℃为宜,于11月中、下旬翻窖1次,去掉病薯和泥土,注意防冻、防热、防湿,使薯块始终保持在休眠状态。 (收稿日期:2009-12-23) 佳,播种前用200~400g五氯硝基苯拌100kg种子,以防黑穗病的发生,每hm2基本苗450万株,成穗数控制在600万~750万株;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足墒播种的同时浇好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水。 在小麦抽穗后进行叶面3喷:喷肥、喷药、喷激素,每次每hm2用水量750kg,喷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喷药以粉锈宁为主,喷激素以920膨大素为主。第1次扬花期,每hm2喷磷酸二氢钾2250g,内加920膨大素75g;第2次灌浆初期,喷磷酸二氢钾2250g,内加25%粉锈宁粉剂1500g、920膨大素225g;第3次灌浆中期,喷磷酸二氢钾2250g,以提高千粒重和粒质,蜡熟末期及时机械收获。 4适宜种植区域与发展前景 汾4439适宜在山西省中部、东南部以及全国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自审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推广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收稿日期:2009-11-04) ㊣㊣㊣㊣㊣㊣㊣㊣㊣㊣㊣㊣㊣㊣㊣㊣㊣㊣㊣㊣㊣㊣㊣㊣㊣㊣㊣㊣㊣㊣㊣㊣㊣㊣㊣㊣㊣㊣㊣㊣㊣㊣㊣㊣㊣㊣㊣㊣66

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马铃薯产业发展综述 南铁柱 (甘肃农业大学 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 一、中国马铃薯发展的现状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的第5大粮食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1]。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产业链长 、加工增值潜力大, 被誉为21世纪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2]。认清中国马铃薯产业形势, 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产业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振兴马铃薯产业, 对于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战略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18世纪中后期从欧洲传入中国。为中国的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3]196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万hm2, 1988年突破267万hm2, 1998年突破400 万hm2, 2006 年超过520万hm2, 全国形成北方一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大生产区域[4]。2007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67万hm, 2008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中央财政启动马铃薯良种补贴, 中国马铃薯生产迈入快速稳定发展新时期。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1、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 脱毒种薯供应不足中国马铃薯育种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过程, 但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 忽略品质育种, 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加工品种奇缺, 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5]。生产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菜用品种为主, 用于加工薯片、薯条和全粉品种较少, 专用薯供应比例低。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本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种薯培育、生产、销售和技术管理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健全有序的质量管理检测制度和统一的种薯质量分级标准尚未建立[6] 2生产方式粗放, 单产水平较低,中国现有的马铃薯生产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机械化水平较低, 只有1%左右, 与国际先进水平70%的差距甚大, 尤其种植和收获环节劳动强度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梅文泉,隋启君,佴 注,汪禄祥,刘家富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 昆明 650223〕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因其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含量在0104%~210%。还原糖含量是决定马铃薯块茎是否适合加工的重要指标。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要求成金黄色,但马铃薯块茎中较高的还原糖含量会使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颜色变为褐色,甚至变为黑色,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马铃薯块茎中理想的还原糖含量约为鲜重的012%以内,用于炸片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应超过0133%,用于炸薯条的不应超过015%〔1〕。在同一品种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会随着其储藏温度、储藏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铃薯块茎在10℃以下的低温储藏,其还原糖含量会明显增加。因此,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测定,对于评价马铃薯加工品质、保障加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马铃薯中还原糖的测定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 B6194—86〔2〕或砷钼酸比色法〔3〕。经笔者多次试验,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在015%以上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含量在012%~015%时,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含量小于012%时,用国家标准方法不能检出。用砷钼酸比色法可以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还原糖含量,但这种方法需多种试剂,而且操作过程极为烦琐。本方法参考有关文献〔4〕,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这种方法可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低还原糖含量,而且测定范围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可以满足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需要。 1 实验方法 111 仪器 飞利浦HR2839型组织捣碎机;7230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12 试剂 (1)乙酸锌溶液:219g/L水溶液。 收稿日期:2003-02-12 (2)亚铁氢化钾溶液:106g/L水溶液。 (3)葡萄糖标准液:110mg/ml,配前葡萄糖于98~100℃烘箱中烘至恒重。 (4)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615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2m 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 丙三醇,摇匀,定容。 113 测定步骤 (1)提取 样品洗干净,擦干,切碎,称取100g,加100m l 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称取捣碎液100g(实际含样品50g),置250m l容量瓶中,加水至200m l左右, 80℃水浴中提取015小时,其间摇动数次。取出立即加入2m l乙酸锌溶液和2m l亚铁氢化钾溶液,摇匀,冷却,定容,过滤,滤液备用。 (2)绘制标准曲线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0,1,2,3,4,5,6ml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215ml,摇匀,置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后以流水冷却,20分钟后比色,用试剂空白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作纵坐标,葡萄糖标准溶液系列中葡萄糖含量(mg)作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样液5ml(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低时吸取715~10ml),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以下同标准曲线。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1 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系列吸光度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标准溶液系列吸光度测定结果 葡萄糖量 (mg) 110210310410510610吸光度010600112801217012950136801450 32 2003年第3期 云南农业科技

测量土豆体积

《测量土豆体积》教案 课题:测量土豆体积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某些不规则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测量不规则物品体积。 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测量不规则物品体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测量不规则物品体积的问题。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土豆、有半杯水的水杯、一把尺子、软尺、计算器。 教师准备:土豆、小石头、鸡蛋、螺丝钉、橡皮泥等不规则物体,有关课件和表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先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重温一个有趣的故事。(边播放乌鸦喝水的图片,边讲故事)谁来说一说,故事里面乌鸦最终喝到水了吗?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瓶中放入石子,水面就会升

高呢?(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是的,每个物体都有它的体积。大家请看这些都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学到过的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我们研究过怎样测量它们的体积,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课件出示土豆、小石头、鸡蛋),它们既不是长方体、正方体,也不是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很不规则,人们通常叫它们为不规则物体。大家来看(教师边说边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不规则的物体它们也占有一定的体积,那么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以土豆为例来共同研究和测量一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板书课题测量土豆体积) 二、小组测量活动 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就是要我们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也就是我们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成能够解决的问题。古时候,曹冲就利用种思想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得到人们的称赞。现在同学们也开动脑筋,想一想能用什么办法测量土豆的体积? 1、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测量方案。 (提示:小组讨论研究测量方法。可提出几种测量方案,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 2、交流方案 3、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A:(切割法)把土豆切成一立方厘米的小块,看能切出多少块,土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