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知识汇总之大气运动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汇总之大气运动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汇总之大气运动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汇总之大气运动专题

专题五大气运动

【识记1】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Ⅰ太阳暖大地

过程Ⅱ大地暖大气

过程Ⅲ大气还大地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反射>散射>吸收

1、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举例: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原因:多云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2、散射作用:部分有选择性。举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依然明亮;

朝霞、晚霞;交通信号灯采用“红”灯停。

3、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吸收红外线,吸收紫外线。

举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原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原因: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夜晚):大气逆辐射

举例①:晚秋或寒冬,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原因: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近地面气温高。

举例②:“十雾九晴”;原因:晴朗的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近地面气温,易形成雾。举例③:人造烟雾能防御霜冻;原因:燃放柴草释放烟雾,大气逆辐射,使近地面降温小。

举例④: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由于CO2浓度升高,大气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高。

[注]温室大棚利用保温原理,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温室内的温度。

结合AB,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晴天阴天

【训练1】

【高考真题】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巩固训练】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

注的热点问题。右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

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2.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

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

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完成下列3-4题。

3.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图所

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其原理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阻挡地面辐射

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识记2】热力环流和风

一、热力环流

气压大小比较:同一地区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P A P B P D P C

不同地区同一水平面,高压大于低压。所以P A P D P B P C

综上:

[注]近地面低压→气流→天气近地面高压→气流→天气

二、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理想状况)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高空)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 ,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 气压场中风向画法:①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用虚线画出气压梯度力;②根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实线画风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近地面风向与气压梯度力夹角约30-45度,高空风向与气压梯度力夹角为90度。

[注]气压场中三个力的方向(上图以北半球为例):

水平气压梯度力: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于风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摩擦力:与风向

常见的气压场中,气压值在1000hpa左右为近地面,气压值在500hpa左右为高空

气压场中风力大小的判断:一般而言,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风力越。

[注]影响风力的其他情况:狭管效应风力大;裸地、水面和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地形起伏小,风力大;

北方地区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三、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白天:陆地气温海洋,陆地气压海洋---海风

夜晚:陆地气温海洋,陆地气压海洋---陆风

[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类似下垫面:裸地和绿地

陆地和湖泊(湖陆风)

太阳辐射在地表

分布不均

地表冷热不均

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空形成低压

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空形成高压

同一水平面上,

气流由高压流向

低压A

B

C

D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

山坡气温高于同高度的山谷---谷风山谷气温高于同高度的山坡---山风

[注]山谷地区多夜雨的原因:夜晚山谷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使谷底暖空气抬升。(另:夜晚冷空气占据谷底后,使山谷地区形成逆温现象,从而使山谷的雾或者污染物不易消散,因此谷地不宜布局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在亚热带气候区的冬季,冷空气易堆积在谷底,对谷底作物造成冻害。)

结合山谷风的形成,可推知:山区的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均平原。

3、城市风

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风由吹

往。

[注]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口和工业活动集中,

生产生活释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绿化带布局:。

[注]绿化带作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卫星城及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

【高考真题】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

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2、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的气压状况,读图回答。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图中A,D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

原因是。

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

则此时为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4.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下面5-6题。

5.“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

6.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B.华北季风

C.湖陆风D.盛行西风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此时最接近当地地方时

A.0点

B.5点

C.14点

D.20点

8.此时湖泊东岸旗杆上的红旗飘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9-10题。

9.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 ( )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

10.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高空

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

1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正南风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冬季晚上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夏季白天

14.该时刻甲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15.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A.气温日较差变大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C.气温年较差变大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16.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在右图中用四个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A、B两地受热的是,气压较高的是。(4)若此时为夜晚,A、B表示海洋和陆地,其中表示陆地的是,吹(海/陆)风。(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AB两地中表示郊区的是地。

(全套资料+球球123350838)

【识记3】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三圈环流)

1、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移,冬季移。(全球:月北移,月南移)

[注]可以根据气压带或者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

2、下图是三圈环流变式图,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大气环流的方向和地面气压带的名称。

3、下图是三圈环流俯视图,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判断是哪一半球及对应的季节。

[注]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低高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控制下降水较多(、)

气压带控制下降水较少(、)

中纬西风带控制下降水较

信风带控制下一般降水较少(除迎风坡情况)

4、三圈环流对气候(大陆西岸)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0之间;全年受控制;终

年。如: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西岸;受(夏季)和(冬季)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0之间大陆西岸;受或控制;全年。如:撒哈拉沙漠。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0到40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控制,冬季受控制;夏季,冬季。如:北半球的旧金山、洛杉矶、罗马、开罗,南半球的珀斯、开普敦、好望角、圣地亚哥。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0到60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受控制;终年。如:西

二、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

7月

陆地气压中心:亚洲低压(低压)

海洋气压中心:高压(夏威夷高压)

高压(亚速尔高压)

东亚:季风,成因:。

南亚:季风,成因:

(东南信风带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

1月

陆地气压中心:亚洲高压(高压)

海洋气压中心:低压(阿留申低压)

低压(冰岛低压)

东亚:季风,成因:。

南亚:季风,成因:。

[注]夏季风来自海洋,由低纬吹向高纬,较暖湿,受其影响,降水多;

冬季风来自内陆,由高纬吹向低纬,较冷干,受其影响,降水少。

2、季风环流对气候(大陆东岸)的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两季;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冬季;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冬季;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注]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形成气压带和风带,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分布形成;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亚欧大陆的东岸,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下,形成季风气候。

(全套资料+球球123350838)

【训练3】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

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列两幅图中,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

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完成2-3题

2.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

3.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达尔文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

A.1月西北 B.7月东北 C.1月西南 D.7月东南

4.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乙气压中心的形成季节及原因是( )

A.北半球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北半球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5-6问题。

5. 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

A. 1002.5hPa

B. 1005hPa

C. 1007.5hPa

D. 1010hPa

6. 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

是( )

A. 南亚进入旱季

B.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 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 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识记4】气候

一、理想大陆的气候分布

[注]气候类型分布的边界并不是明确的,这里一定要理解好气候的过渡性。如:地中海气候区,纬度越低,受副高控制时间越长,年降水量较少;纬度越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越长,降水较多。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

2、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3、其它气候类型图

a :

b :

c :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

1、描述气候特征的指标:气温和降水

2、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太阳辐射(纬度)——造成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主要影响气温) (2)大气环流——造成气候差异的直接因素(主要影响降水) (3)下垫面因素(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 ②洋流的影响

暖流: 寒流: ③地形的影响 a.海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坡向:阳坡气温 阴坡;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

[注]降水相对较少地区,由于阳坡气温高,蒸发旺盛,导致水分条件较差,植被较阴坡稀疏;背风坡因焚风效应,使得背风坡气温比同高度的迎风坡偏高。

另: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林地>耕地>海洋(反射率影响气温) ④人类活动 a.释放废热

b.改变大气成分(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增加,臭氧减少)

c.改变下垫面性质(城市热岛效应,人类活动对植被、水域、地形的改变) 3、等温线的判读

①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 半球,向南递减为 半球。

②等温线密集→温差等温线稀疏→温差如:我国冬季等温线分布较 ,夏季等温线分布较 ,这是因为冬季温差较大,夏季温差普遍高温。

③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影响明显

④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受(地形)影响显著

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等温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注]受海陆位置因素影响,陆地等温线的凸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方向一致。

受洋流因素影响,洋流经过的海域使等温线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等温线凸向低纬,山谷等温线凸向高纬。(另:高大山地对冬季风阻挡,使局部地区温度比同纬度其它地区较高)

⑦呈封闭状曲线:等温线内温高→盆地或者城市(热岛效应);等温线内温低→山地

[注]上图辅助记忆:一陆南,七陆北;陆地等温线的凸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位置一致。

(全套资料+球球123350838)

【训练4】

右图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题。

1.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低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为20 ℃等温

线,回答2-3题。

2.形成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地形③洋流④海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图中20 ℃等温线虚线段L1、L2、L3、L4

的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①L1②L2③L3④L4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4~5题。

4.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5.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

可能为()[来源:学,科,网Z,X,X,K]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

城市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7.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8.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

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面9-10题。

9.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因素是

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③④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 1 月气温、7 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由图推知( )

A. 甲地比乙地太阳能丰富

B. 西侧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一直增多

C. 东西两侧年降水量的垂直变率相当

D. 西部比东部年降水量更丰富

12.该山地( )

A. 山顶气温最低、降水最多、太阳辐射最强

B. 山顶海拔 1200 米,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C. 位于北半球,西坡 2000 米附近降水最多

D. 1 月均温比 7 月均温在垂直方向上差异大

13.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差异性:巴黎年均温较高,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

原因: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卑尔根地处西风迎风坡,且距海洋较近,有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多

【识记5】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锋面示意图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气温较,气压较单一气团控制,气温较,气压较过境时等天气

过境后气压,气温,天气转晴气温,气压,天气转晴

气温气压变化

降水的分布降水主要出现在降水一般出现在举例判断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春季沙尘暴,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2、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持续性降水

(1)江淮准静止锋:

时间:6月中旬到7月上旬;

地区: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

天气:梅雨天气。(右图A)

成因:6月中旬左右,来自太平洋的暖气团势力逐渐增强

到达长江流域,此时控制江淮地区的冷气团势力还较强,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

(2)昆明准静止锋

时间:冬半年;

地区:云贵地区;

天气:贵阳天无三日晴/多冬雨(右图B)

成因:冬季,南下冷气团遇到云贵高原地形的阻挡,使冷气团势力减弱而形成。(下图示意)[注]冬春季节,华南准静止锋和天山准静止锋的形成与昆明准静止锋类似,都有地形因素的影响。

二、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上升下沉

[注]注意观察气旋和反气旋不同位置的风向,当气旋或反气旋过境时,风向会

有明显变化。在题目中,也可根据风向变化来判断某地处于天气系统的什么位

置,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等。

多天气多、天气

[注]如果对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记不准确,可以结合“左右手”辅助记忆。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其中四指弯曲的方向为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拇指指向为垂直气流运动的方向。

三、锋面气旋

1、认识高压脊和低压槽

高压脊:水平气压场上由高压中心向外延伸,等压线向气压较

低方向凸出的部分。因其气压高于两侧,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

水平方向上气流向高压脊两侧辐散,受其控制,多晴朗天气。

低压槽:水平气压场上由低压中心向外延伸,等压线向气压较

高方向凸出的部分。因其气压低于两侧,水平方向上气流向低压

槽辐合,因此低压槽附近易形成锋面,受其控制,多阴雨天气。

2、锋面气旋

①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

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甲、乙线。

②锋面附近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可确定锋

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M和M’处为偏北风,

N和N’处为偏南风。

③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M和M’处都在锋面

的北侧(来自较高纬地区),为冷气团;N和N’

处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北半球气旋气流呈

逆时针方向移动及冷暖气团的位置判断,可确

定M为冷锋,N为暖锋。

④在下面空白图(左图)中标上适当气压值,画出南半球气旋低压槽上的锋面,标出雨区范围。

[注]锋面气旋的变式图(上右图),通过风向及给出的部分信息,可以构建出气压场来辅助解题。

四、台风与寒潮

1、台风

①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面,属于热带气旋,一般位于西北太平洋的称为台风,其他海区(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赤道附近因地转偏向力小不能形成台风。

②台风一般发生于季节。

③台风形成的天气特征:大风、暴雨。

④台风直径可达数百千米,由外围向中心风力增大,降水增

多,台风眼(台风中心)外围附近为最大风力区和降水区,

台风眼直径在2千米左右,因下沉(补偿)气流而晴朗静风。

⑤台风的利弊:

利: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为人们带来充沛的淡水资源,

缓解夏季伏旱的旱情;缓解夏季高温酷热天气;大风带来丰

富的风能资源。

弊: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大风吹毁建筑物,

影响海上船只安全;暴雨诱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风暴潮引起沿海地区洪水灾害,水质恶化,导致水产养殖损

2、寒潮

①冬半年来自高纬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向低纬运动,引起低纬剧烈降温的现象,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寒潮一般来自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②寒潮发生于,其中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的寒潮造成的

危害更大,秋季寒潮影响作物成熟,春季寒潮冻伤作物幼苗。

③寒潮形成的天气特征:大风、剧烈降温、暴雪等。

④寒潮的利弊:

利:寒潮带来雨雪天气缓解冬季旱情;低温杀死越冬害虫,

减少病虫害;大风天气带来丰富的风能资源。

弊: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

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剧烈降温

冻伤农作物和牲畜;霜冻、雨凇破坏输电线路,造成电力中断;

暴雪影响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增加;大风吹毁建筑物等)

[注]灾害等级由低到高为:蓝、黄、橙、红。

【训练5】

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回答1-2题。

1. 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A. 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 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 石家庄正在下大雪,气温低

D. 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

2. 此时,北京主要吹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偏北风

C. 西南风

D. 正南风

读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

完成3-4题。

3. 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读图,完成5-6题。

5. 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

A. B.

C. D.

6. 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7-8题。

7.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 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3、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大气运动专题训练答案详解

大气运动专题练习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佛山 B.广州 C.珠海 D.惠州 2.导致图中珠三角PM2.5浓度偏高的 原因,不正确 ...的是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回南天”潮湿少风 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D.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 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回答第3-4题 3.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 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0C 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 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 D.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4.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变化 B.冬季风势力强弱 C.城市化的发展 D.降水的变化 5.2013年1月一2月,我国京津冀地区多次遭受严重的雾霾天气。此季节,能使雾霾迅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弱高压 6、空气质量成为近段时间的热点话题。下列天气系统,有利于污染气体扩散的是 A、台风的外围 B、高压中心 C、高压脊 D、低压中心 7.央视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至西藏阿里地区。舟山7月平均气温约27℃,阿里7月平均气温约10℃,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洋流 C.纬度分布 D.海陆分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训练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2013·河南省豫西五校质检)读我国局部地区春雨时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注:实线为降雨开始线,虚线为降雨终止线,图中数字代表月份,数字后面的上、中、下分别表示上旬、中旬、下旬。 1.以下城市不会出现“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描述现象的是( ) A.合肥 B.长沙 C.南昌 D.武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春雨的时空分布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合肥的春雨在5月上旬开始,而清明是在4月初。 答案 A 2.造成图中甲地降雨开始线与降雨终止线密集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锋面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雨的因素,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武夷山,山地地形使其降雨开始线及降雨终止线密集。 答案 B 3.整体来说,图示区域的降雨多属于(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锋面雨 D.对流雨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以锋面雨居多。 答案 C (2013·湖南省五市十校第一次联合检测)读我国某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4~5题。

4.该地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该地最冷月气温在-5 ℃左右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温带,从其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季节变化比较大可以判断出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B 5.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A.小麦种植业 B.水稻种植业 C.园艺业 D.花卉种植业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小麦种植业的发展;水稻种植业需要较好的水热条件,一般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园艺业和花卉种植业适宜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展。 答案 A (2013·福建)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 ℃、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53.0 无明显洪峰 2 480. 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错误!未定义书签。.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 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 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练习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C) A.台风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解析: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台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比较①②③④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台湾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台湾各地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随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各地的不同影响。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

的是(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④,③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②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4~5题。 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C)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解析:夏季受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无风,形成的雾,被下沉气流下压不易扩散。选C正确。 5.夏季,S市主要受(D)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2019年全国II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 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 C.草地 D.寒漠

[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2017高考地理

[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2017高考地理 地理知识的考察是各地常识考试的重点。那么2017高考中国区域地理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降水带分区 中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气候和地貌的地域差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以400mm等年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冷热带分区 在三大自然区基础上,依据我国东西降水、南北热量的差异,将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

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2、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3、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

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4、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2017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经济带分区 1.经济协作区 1954年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协作区。1961年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为中南区,全国划分为六大经济协作区。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以当前的情形而论,中国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进行分区,每个区域各自包含的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如下:

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3.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 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8.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 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 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

高考文科地理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复习题模拟题3套(带答案解析)

专题练---大气运动规律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山东济南章丘一模]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下图,完成1~ 3题。 1.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2.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A.a、b B.b、c C.c、d D.a、d 3.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故D正确。注意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第2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表示冬季风。第3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答案:1.D 2.B 3.C

[2018·豫北十校联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的一天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他们根据考察资料绘制了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但老师发现他们绘制的①②③④四个信息中,只有③是正确的。读图,完成4~5题。 4.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最可能是() A.8:30~9:30 B.11:00~12:00 C.14:00~15:00 D.22:00~23:00 5.甲、乙、丙、丁四地中,夜雨最多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③信息是正确的,说明谷底空气垂直上升,谷底气温高。夜晚山坡近地面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汇集,导致谷底气流上升。选D。第5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山谷底部在夜晚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故易形成降水。选A。 答案:4.D 5.A [2018·湖北新联考四模]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6~7题。 6.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 本试卷共12页,3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4.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降水较多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 (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了近50个纬度,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的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纬度位置及所造成的南北气候差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种海陆位置使我国深受海陆的影响,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夏季,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且温度又高,热量条件充足,因此,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我国的北方地区也能种植喜温植物。我国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中亚和欧洲各国友好往来,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3、我国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4、我国的降水 (1)空间分布 特点: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在吐鲁番的托克逊)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 东部地区:东南季风影响 西南等地区:西南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称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重要等降水量线:800mm 通过秦岭—淮河一线;400mm 通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一线 (2)季节分配 特点: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秋季节(5月~9月)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原因:由夏季风的进退规律所决定 6(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 7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 10月——雨季结束 (3)年际变化 概念 :降水年与年之间的变化 情况: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原因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所造成的。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5、气候复杂多样 标志: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 原因 : 跨纬度广、 离海远近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 影响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辽宁省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辽宁省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word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全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 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18时-19时 D. 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 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6-8题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分析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情报告]高考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考查,一是利用具体生产生活现象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应用,二是利用相关等温线图考查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高考对热力环流的考查,常结合自然或社会环境变化,以示意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大气环流及其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20·全国卷Ⅱ)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间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C(2)A(3)C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环节,如图所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气温及气温日变化的因素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② ③ 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的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2)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A.a增大 B.b增大 C.c增大 D.d 减小 答案A B本题组以三峡库区云海日出为情境,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知识;题组呈现了一幅景观图五幅示意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云海日出的情境和热力环流的模式,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地理观。第1题,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①③表

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①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②表示白天的海风,④表示夜晚的陆风,故②错误、④正确。第2题,大气受热过程图中,a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d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b 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d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a减少,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c减弱,C项错误;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b增大,B项正确。 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含答案)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 a、 b 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 a 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读“我国某四种经济作物的优势产区及该作物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经济作物,最可能分别是:A ;B;C;D。 (2)对图中 D 作物的生产和销售起重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3)试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作物 B 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3.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 (图 1)和年等降水量线 (mm)分布图 (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所示为 (1、7) 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 (5)图 1 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 4.20XX 年 11 月 14 日至 27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第 28 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印度是我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也派出代表团参加。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沪宁杭工业区针对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 AB 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 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2019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2019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1、中国行政区是中国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背景,可谓重中之重。记忆行政区划图要达到三层境界,第一要熟练填注空白行政区划图,建议分方位记忆即东北黑吉辽内蒙古,西北陕甘宁新青,西南川云贵西藏,中间是两广西湖两河山,东南苏浙皖赣闽台琼,再补充四个直辖市京津沪渝、两个特别行政区港澳;第二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各省区轮廊拟人状物以便联想记忆;第三某重要区域地图,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湖、资源与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 2、地形区空间位置往往是以山脉为界线的,因此,山脉的位置构成地形图的基干。特别注意巫山既是鄂渝还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界线;太行山既是晋冀还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武夷山是闽赣界线;天山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界线;昆仑山是新藏还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界线;秦岭是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界线;南岭是两广与湘赣的界线;祁连山是甘青还是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界线;横断山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线。 3、用谐音及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将陆上邻国,越老缅印不锡尼,阿巴苏蒙到朝鲜,苏分塔吉加哈俄;海上相望之国,东是日韩与南非,南有马来文印尼;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

雪巫太大长城台;东西走向山脉,天阴昆秦南;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大阴贺巴区。 4、温度带、干湿地区空间分布与行政区划关系,海南全部在热带;两湖闽浙黔皖沪渝全部在亚热带;山东全部在暖温带;吉林全部在中温带;广西没有热带范围,虽然有北回归线穿过;塔里木盆地和辽东半岛为暖温带;并兼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的有陕西、甘肃;明显兼跨四类干湿地区的有陕甘内蒙古藏。 5、秦淮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界线,它大致穿过苏北、皖北、豫南、陕南、甘东南。可以借用逻辑推理加强记忆--1月0℃等温线→亚热带、暖温带界线→有无结冰期界线→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界线→水作、旱作界线;秦岭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分水岭。从而使秦淮一线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6、注意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 ①外流河水文物特征理解,降水量与蒸发量→流量多少,雨季长短→汛期长短;最冷月气温→有无结冰期;植被状况→含沙量多少。 ②降水时空分布规律→水资源时空特点。 ③夏季风推移规律决定气候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决定北

高中地理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大气运动【解析】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现,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与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相符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是 A. 白天的陆风 B. 夜晚的山风 C. 夜晚的海风 D. 白天的谷风 2. 关于右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①辐射 B. 受云海的影响②辐射减弱射 C. ③辐射绝大部分被臭氧吸收 D. ④辐射无选择性 【答案】1. B 2. D 【解析】 1. 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其形成形成原理和黑夜出现的山谷风、黑夜出现的海陆风相同。见下两图。白天出现的是海风,夜晚出现的是陆风,AC错误;夜晚的山风利于成云致雨,B正确,D错误。故选B。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③辐射(地面辐射),A错误;受云海的影响,大气中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辐射增强,B错误;③辐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错误;④辐射(反射)无选择性,吸收具有选择性,D正确。故选D。 该题的热力环流是库区表层水分为热源,而周围地区为冷源,关键在于云海的形成要弄明白对应的是上升气流。 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