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今天,县委、县政府在杭垓镇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县四副班子领导、各乡镇(开发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这样的会议规模和层次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对以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今天参观的xx镇xx村这个点做得很好,已经远远超出了纯建设用地复垦的范畴,全部完成之后,可以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刚才,xxx同志通报了全县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下步工作要求,两个乡镇作了经验介绍,三个部门作了表态发言,都讲得

很好。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要抓住建设用地复垦机遇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用地复垦是缓解用地矛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方法。为什么说建设用地复垦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极好机遇,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在没有此项政策之前,我们建设新农村,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完全要靠政府补助农民的拆迁安置费用,这是政府财力所不能承受的,也是不现实的。有了政策,我们可以通过对节余土地指标的市场化运作,筹集相当资金补助农民的拆迁安置,如果运作科学,还可以有部分节余。二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土地保障。农民异地安置需要一定的土地指标,在国家土地政策异常严格的形势下,如不进行建设用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地复垦,农民异地安置土地指标几乎是不可能得到的。20xx年我们就在梅溪、高禹进行了异地致富工程试点,但

到现在还没有成效,主要就是无法解决异地安置土地指标问题。有了建设用地复垦政策后,我们就可以拿出整治中的一部分土地指标用于农民异地安置。比如:杭垓中潭宅基地整治项目就拿出20余亩土地指标用于农民安置。三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续支持。通过建设用地复垦获取的土地指标将全部向县城和周边城镇集中,用于城镇的工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国土资源部门的预测,如果今年6801亩的建地用地复垦能全部完成的话,可获得指标1800亩左右。并且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是1:1可以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明年全县的用地矛盾。有了土地指标,我们可以落实更多的工业项目,通过发展工业,增加财政收入,我们又可将更多的财力用于新农村建设。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建设用地复垦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极好机遇,在当前政策明朗稳定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用好这次机遇,切实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力度,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扩大建设用地复垦面,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的工作量。

二、要站在民心工程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们不要简单地把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理解为土地指标和利润的获得,要拔高工作思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利用建设用地复垦这个平台来实施新农村建设是为农民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将是继村庄环境整治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因为,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异地致富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地处偏僻、农民生活条件差的自然村整体搬迁到靠近中心村或城镇的地方,实现下山脱贫、异地致富。比如:杭垓的七管、章村的高二等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可以实行整体搬迁。二是地质灾害防治问题。通过建设用地复垦一次性把地质灾害区农户进行异地安置,不但能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也能省却县和乡镇在每次台风或暴雨来临时所做的大量辛苦工作。三是农村危房改造问题。我们的农村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危房,这些危房也基本集中在偏僻、条件差的自然村中。今天看的中潭村小溪口自然村就有很多泥巴墙的房子,这些房子一经雨淋都很危险。通过异地安置可以彻底解决部分农村危房。四是可以增加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率。村庄环境整治到目前为止人口受益率已经达到57左右,剩下的一些未整治点几乎都是一些整治成本高且分散的农户。通过宅基地整治将这些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可以在不增加整治点的基础上增加人口受益率,这个思路肯定会成为今后几年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建设部门要积极做好建设用地复垦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结合衔接工作。五是可以推动中心村建设。目前,我县有2400多个自然村,其中需要逐步撤并的20户以下的自然村有400多个,宅基地整治项目基本上也是涉及20户以

下的自然村,并且基本上向保留的自然村和中心村靠拢。因此,通过宅基地整治可以有效推进中心村建设,进而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六是可以大幅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异地安置的农户基本上都实行集中安置,并且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都作了很好的安排,其他一些公用设施也能做到资源共享,农民的生活条件可以得到大幅改善。另外,宅基地整治还可能有效增加乡镇财政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理解,以建设用地复垦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是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具体行动,得民心,顺民意。

三、要切实凝聚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以建设用地复垦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是乡镇或某个部门一家的事,它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重大工程。更为重要

的事,聚合力能有效防止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投资和建设浪费,聚合力能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改进工作作风。关于合力问题,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要加强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由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不再设立新的领导小组,但要成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放在县农办,相关部门都要参与。乡镇要成立专门班子,一把手要亲自抓,要保证一定的力量。年底县委、县政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府要对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行检查,看看各乡镇贯彻县委、县政府决定的实效如何。二要形成合力。相关部门要确定一个目标,要协调好,要抓落实。宣传部门要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宣传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方方面面好处,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农办和国土局要继续承担牵头协调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体把握工作进度,并将乡镇的一些好做法及时加以总结推

广。建设部门要及时指导,及时研究调整规划,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同时还要防止工程腐败问题。财政近期要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复垦的首批预付启动资金。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先期介入,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要提早了解,并加以研究解决。广电、供电、电信等部门要有高姿态,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即对建设用地复垦及异地安置中涉及的线杆移位,要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运行。建议由电信、广电、电力、农办、审计五个部门成立一个五人小组,核算线杆移位的成本,不要因为开价太高而影响了乡镇的积极性。计划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十一五”规划,分步实施。县委办、县政府办要抓好督查。其他未尽事项由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具体的方案,由两办联合下文实施。

同志们,以建设用地复垦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按照年初的目标要求,我们目前的工作还

有一定的距离。相信今天现场会后,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一定能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方案、落实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好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须从六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建立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抽调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工作。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把建设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交通、通讯、电力、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问题上,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讯网络等手段,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形成人人都关心、关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氛围。 第二,狠抓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扩大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大对畜牧业发展扶持力度。二是扩大农技推广效果。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面,达到让农民通过科技致富增收。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通道”网络,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第三,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方式,发展区域性特色产品和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值增效。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充分发挥农民培训中心和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技能。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因地制宜,改变过去扶贫开发撒糊椒的做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扶贫。 第四,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重点抓好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下大力度改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优先解决高度缺水、饮用污染水村寨的人畜饮水问题。进一步抓好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工作,全力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搞好村庄规划。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新建、扩建、改建措施,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杜绝大拆大建,加重农民负担,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四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对中心城区发展的投入,扩大城市规模,有效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转移农村人口,促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互动,城乡相互支持发展。五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新农村建设虽然不是“大拆大建”,但新农村规划的

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度规范

蒲城县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度规范 一、值班制度 1、值班时间为当日8时至次日8时止。 2、值班日的调整必须报告有关领导。 3、值班时间内必须坚守岗位。 4、做好院内安全保卫工作。 5、接到农机事故报案,必须填写好报案记录并迅速组织人员赴事故现场。 二、安全宣传制度 1、始终贯彻“宣传领先、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以《条例》、《办法》为重点,结合安全常识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宣传,达到依法治机的目的。 3、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收集培训资料(稿件、资料、图片)。 4、常年举办各种活动,及时宣传上级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 三、安全巡查制度 1、安全巡查时要着装整齐、亮证执法、礼貌待人,对违规者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 2、安全巡查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3、认真做好安全巡查登记。 4、罚款时应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并做好执法

文书,及时将罚没款上缴财务。 5、扣押有关证件、车辆必须开具扣押凭证,对所扣证照需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 6、严禁单独执法,执法过程必须2人以上。 四、服务承诺 1、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热情接待,文明礼貌,有问必答,服务周到。 2、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尽职尽责,不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自觉抵制各类腐败现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坚持按政策规定办事,依法行政,坚持原则,竭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4、坚持执证上岗,亮证执法。 五、文明优质服务“五个一” 一张笑脸相迎;一条凳子请坐;一杯热茶暖心;一个明确答复;一句祝福相送。 六、优质服务“五个办” 当天事当天办;紧急事立即办;复杂事协调办;份外事协助办;所有事依法办。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3月19日、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市级领导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现场调度、观摩交流、检查评判,收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确定的64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占全市规划总数的36%。 (一)高点定位,创新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研究确立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为总抓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为着力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及抓住“规划编制”这个关键,打

造“服务管理和发展致富”两个平台,“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农民,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原则,做好“与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建设,与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实施“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经济强村带动型、行政村整合型、村企发展联合型、城中村改造融合型”六种模式,实现“与教育资源布局,与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与集贸市场设置,与农资超市、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与农村产业布局,与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社区警务室设置,与加工小区、养殖小区、仓储小区布局”八个统一的总体思路。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普遍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市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同时本着“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以“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等六种模式为基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集聚地、闲置房产资源、乡镇工作片区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全市共规划农村社区79个,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全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首先,在经济方面。拿我们村来说,新建了养猪场,这为一些在家务农的妇女提供了一些 机会,她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去打些零工比如打扫卫生来赚些钱,同时新收的粮食也可以就近 卖给他们,还可以吃到新鲜的猪肉;邻村新设了集市,方便了人们一些生活用品以及蔬菜瓜果 的购买,同时我们可以把家里一些东西拿去卖;近几年来,村里鼓励家庭妇女可以在家养兔子, 成本不是很高,这又给人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是社会的首要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

建好农村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好农村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 潘静 〔内容摘要〕建设农村公路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交通建设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而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十五”时期是六盘水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黄金时期,五年累计投资2.8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580公里。特别是自2003年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以来,六盘水市紧紧抓住上级给予资金扶持的大好机遇: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近15000万元,自筹资金10000万元;三年完成通乡油路11条306公里,完成投资1.4亿元,新沟通油路乡镇18个;完成通村公路2603.3公里,完成直接投资1.1亿元,新沟通303个行政村。到2005年底,全市有68个乡镇通油路,通乡油路率达70%,1309个行政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率达74.6%。 虽然六盘水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仍有较大距离。二是原有公路建设标准低、病害多、路况差、使用周期短。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山区公路病害多,原有许多农村公路是靠以工代赈和交通扶贫等少量资金投入,以民工建勤的方式修建的,公路基础起点低,桥涵和防护工程严重不足,不少公路遭受滑坡、水毁、坡面坍塌、翻浆等侵害比较严重。加之养护资金不足,病害得不到彻底根治,对车辆正常通行造成较大影响。三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养护费用严重不足,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显突出,严重制约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重建轻养”较严重,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是建设资金短缺。尽管国家和省给予了很大支持,市、县两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六盘水市的公路整体水平低,公路建设投资巨大,干线公路和区域路网公路建设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能够用于农村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显得不足。五是便利、快捷、舒适、安全的农村客运体系还未形成,“路、运、站”一体化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当前,六盘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全面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此,笔者认为“十一五”时期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间,虽然国债资金继续淡出,但中央国债仍将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有较大增量的投入,其中投资1000亿元实施通乡油路工程,投资400—500亿元实施通村公路。六盘水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五年规划,建设通乡油路25条765公里,至“十一五”末期达1500公里,力争2008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新改建通村公路2500公里,“十一五”末村公路里程达6000公里,力争2008年实现村村通公路,有条件的村通油路。 二、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工程取得实效。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效。与重点公路项目相比,农村公路的等级低,技术含量并不高,要求相对简单,但涵盖范围广,建设条件、建设标准和规模千差万别,因此,加强前期工作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县级交通部门要根据已制定的《六盘水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对项目的路线方案、技术标准和造价等充分论证,确保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

红大口易地扶贫搬迁暨新农村建设解说词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我们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村与村之间进行土地兑换,解决集中建棚中的占地问题,目前已兑换周家窑村野雉沟组土地150亩,兑换阳洼台村土地160亩, 天祝县华藏寺镇红大口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是经省发改委2006年批准立项的。该项目覆盖华藏寺镇柏林、阳洼台、韭菜沟、黄草、野雉沟、红大、红明七个村,其中柏林、阳洼台、韭菜沟、黄草、野雉沟五村为纯牧业村,红大、红明两村为半农半牧村。项目覆盖区现有居民609户2544人,其中有藏族245户1074人,占总人口的42%。七个村占地达201k㎡,其中耕地面积4951亩,草原面积14万亩,大小畜存栏22000多头(只)。 项目区内计划韭菜沟、黄草、野雉沟三村以产业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促进农牧民增收。红大沟内的红大、红明、柏林、阳洼台四村进行整体搬迁,集中在红大口修建中心村。中心村建设规模为434户2113人。 该项目建设以产业开发为依托,大规模建设日光温室,搭建舍饲暖棚,推广高原大田无公害蔬菜种植。计划在红大口建设日光温室400座,舍饲暖棚100座。2007年计划建设日光温室200座。 项目计划总投资2864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1854万元,群众自筹1010万元。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产业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利用三年时间,即2007年至2009年,完成中心村建设。

今年四月份开工以来,我们重点对搬迁区的群众进行集中动员和组织发动,同时对实施项目难度较大的土地调整工作集中突击,止目前土地调整工作仍在和其他建设同步进行。经过半年多的建设,我们已完成日光温室区的自来水工程。其中新打机井一眼,新修管道8.6公里,新修200立方儲水池一座。动员群众搭建日光温室111座,完成定植32座,其他棚正在紧张地组织扣棚。秋季建棚也轰轰烈烈地展开。预计今年内在这一片建设日光温室200座。在住宅区已修通了进村主道路和村内主交通道路,现在正在加紧进行场地平整。下半年将完成场地平整工作和住宅区防洪河堤建设,争取学校和村委会动工修建。明年大规模基础建设将全面铺开。 项目建成后,将凸现出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草原载畜量可下降60%,10万亩草原可得到休牧,禁牧和轮牧。通过易地搬迁对原旧村庄进行土地整理,可恢复草原500亩。耕地400亩,极大的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经过3-5年的建设和治理,可使14万亩草原得以恢复,农牧民新增收入3350元,人均收入达到4600元,实现永久脱贫,迈向小康,极大提高农牧民群众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 下边,我就公示牌的背景上的背景图,全面介绍一下以后的建设规划。

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要求具体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标签:新农村建设 1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壮大新产业,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一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地方特色培育区域性农业,依靠特色农业带动增收。如,广西等省(区)就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了糖料蔗、水果、蔬菜、生猪、家禽等一批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优质谷为代表的粮食产业,以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香料、花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产业,以草食动物、牛奶业、优势水产品为代表的水产畜牧业。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推进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转移就业,拓展向其它沿海发达省市劳务输出规模,拓宽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渠道,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开拓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劳动力就业市场。 2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 一是规划为先。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二是实事求是。要坚持农民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村镇规划。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继续加大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规划和建设力度,实施乡村整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 3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二是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三是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改善广西的农村公共事业,增强广西发展的后劲。四是加快完善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4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

怎样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之举。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即使将来高度城镇化了,也仍然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必须把农村建设好,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和经济实力,特别是要提高城镇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要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和就业、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在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要优先倾斜。 切实促进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几亿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把这几亿人的问题解决好,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方式彻底转为市民。如果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并未完全城市化,这种含水分的城镇化既难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也很难促进社会结构成功转型,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要统筹考虑人口聚集、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重大任务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三农地位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什么是“三农”问题? 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村组织机构臃肿、税费负担沉重、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其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村问题是保障;农业问题是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民的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当前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日益增多的我国人口与日益减少的可耕地的矛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化的大生产的矛盾; 农业人才的流失与集体致富带头人的培养的矛盾; 粗放的生产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矛盾; 传统的的农产品生产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的矛盾; 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矛盾; 农业人才的流失与集体致富带头人的培养的矛盾; 农民文化水平低与农业高科技推广的矛盾; 农产品市场体系水平低与加快商品流通的矛盾等。 “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三)指导方针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胡锦涛“两个趋向”的讲话: “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 (四)重点工作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1.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 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3.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4.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 5.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6.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7.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 8.支持农民建房; 9.增加产粮大县奖励;10.建设高标准农田;11.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12.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13.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14.支持优势农产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XX年,80万人 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XX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

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XX年以来着手开发 农业旅游,XX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 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XX年全国旅游的主题 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①景 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

新农村建设解说词

新农村建设解说词 仙境涌新潮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尾闾,这里既是旅游圣地桃花源的所在地,也是洞庭湖区有名的农业生产大县,县内生猪、粮食、油料先后进入全国百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举工业兴县、产业富民大旗,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稳定发展。2005年,全县GDP总值达到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7元,年均增幅均在5%以上。今年,桃源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8832万元,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公里,启动农村客运站场建设8个,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5座,开通农村客运公交线路3条;完成小型水库除险整治28座、堤垸除险加固27处、排渍机埠维修14处,完成渠道硬化改造120公里、维修清淤5980公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理耕地面积448公顷;启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0个;扩改乡镇敬老院15所,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达到640人;实施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项目6个,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实施茶庵铺和浯溪河2个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完成项目区的沟渠、机耕路、机埠等项建设,惠及9个行政村、9027人,受益面积18484亩;计划新建沼气池2300个,已新建1403口,占全年任务的%。

在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该县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响亮地提出了“提升主导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的口号。 为了寻求新的突破,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建设的同时,选择了水果、畜禽、楠竹和茶叶等在当地有影响、有特色和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作为主攻的重点。 车行桃源境内,满山遍野的桔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装点了县内的山川景色;九十月间,金黄色的桔果挂满枝头,惹人心醉。 桃源的柑桔生产虽起步较早、规模很大,但产业层次与生产效益一直无法得到提升。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产业龙头建设作为促进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主攻重点,2001年成功引进了湖南金果果蔬食品公司在桃源的落户,开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并不断扶持桃花源果树联合会和各乡村的果树生产专业组织发展壮大,广大桔农在生产、销售、加工等领域都形成了发展合力;2005年,县内还新建了2套柑桔自动化处理设施,并统一了“仙源”、“马鬃岭”两个品牌与包装,今年,全县又新增了9套柑桔自动化处理设施,全县80%以上的商品果都可以经过打蜡、分级后包装上市。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品种改良

在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在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了全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 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是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因为农业机械代表着先 进的农业综合生产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 品商品率的重要途径,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推广的重要载体,是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生态农业 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没有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就没有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近年来,全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拼搏创新,使全市农机化事 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市拥有农机总 动力437.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101台,小型拖拉机15.6万台,联合收割机9822台,;水稻插秧机,503台,精少量播种机2万台, 农用飞机4架;推广了一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农机具的大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全市农机化作业程度。全市机 耕水平92%,机植保95%,机排灌76%。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 水平70%。其中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90%和95%,三 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85%,水稻机械化 插秧9万亩。 2、农机服务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 跨区作业工作,推进农机跨区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XX 年全市组织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7370台次,较XX年增加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3-08-23T17:46:47.07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段先平[导读]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段先平/中共邢台县委党校 【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一、当前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没在要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名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训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到改善,但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在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习惯趁虚而入。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三、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新农村公益性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做到公共文化服务不“缺位”。 (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农民群众在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电视广播节目。第二,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模式、新方法。第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二是紧密结合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多读书、多用书、学文化、学技能。三是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文化队伍。如应运而生的:“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个人”、“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到一条宝贵途径。 (四)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解决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以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满足农村文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推动农村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参考书献】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读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村经济 2005.11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炳坤 内容提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解决 三农 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重大步骤。它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含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设农村现代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和把握实际操作要点,切实做到扎实稳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反哺农业 公共事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 建议 ),在这个重要文献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在这里,笔者想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谈谈个人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早就出现过。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有关的中央重要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时常出现这个名词。2005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建议 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放在了 十一五 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十分显要的位置上。 如此突出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的。笔者认为,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背景,可以概括为 四个并存、两个条件 。 (一) 四个并存 第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农村面貌变化较慢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相比之下,城市面貌的变化更大,一大批现代化城市在各地相继建成,可以说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农村的变化却远没有城市那么大,虽然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出现了许多新房,但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大量旧房,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还存在大量破房、土房。即使在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农民住房分布散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往往形成 有新房、无新村 的格局,农民依然不能享受现代城镇的公共服务,农村整体环境还处于 脏、乱、差 的状况。 第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乡二元体制的作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一直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经一度缩小,但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改革全面开展以来,城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城镇居民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最近,某区政协召开常委会,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政协常委们重点视察了示范镇幸福路、农业园区干道和日韩式民居风貌打造区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 政协常委们充分肯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家认为,该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思想统一,全区形成合力,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区里做了大量工作,使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会上,政协常委们还针对该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保持川东民居风貌,体现本土文化 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的直观表现,它应与当地的经济特征和生活方式相吻合。长期以来,位于四川东部的重庆许多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房屋建筑大多以川东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为主,而该区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打造的民居建筑风格,却体现出日韩式和欧式风格的特征。这不仅不符合当地农村的本来面貌,而且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新

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要建设更适合农民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打造新农村民居建筑风格要符合当地实情,体现本土文化和川东民俗特色。 二、建设真正农村公路,体现乡村风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促进城乡交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将农村公路完全按城市道路建设模式来建造,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造成很大浪费,而且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脱节。如在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公路建设中,要修建适合农村需求的农村公路,不要刻意在人行道上修建花台等,可考虑保留乡村道路风格和路边原有风景,体现乡间自然风貌。 三、不刻意追求形式,体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示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不刻意追求形式。如在村容村貌的打造上不过于强求房屋外表的一致和装饰美化,尤其不要在原本整洁的民居外墙上刻意画上窗户、画上栏杆等。 四、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体现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该区新农村建设应借鉴三峡移民的经验和教训,防止产业空心化,防止重视“面子”,轻视“里子”的倾向,处理好硬件建设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农村建设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或者说建议。 一整体布局统一规划。新农村的建设目前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农村招商引资建立了自己的乡村企业,乡村服务业也随之诞生,但却缺乏整体合理的布局,容易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形成无序的开发,同时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在经济薄弱的基础上,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如农村道路的建设,我们是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以及路面硬化,但在道路管护方面还没有好理想的常效运行机制,这其中既有资金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机制方面的制约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盘考虑,整体布局。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新农村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每个农村都有自己的独特实际,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但同时也要遵循国家的政策,不能违法建设,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一些农村的土地、生态环境却遭到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能仅考虑到经济建设,同时也要统筹考虑自然、社会的发展。做到统筹兼顾。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我们的发展要不断与时俱进,跟上新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目前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还很滞后,甚至有些地方在阻碍着发展,如我们的农业生产,许多地方还是传统的农作方式,许多地方秸秆处理方式还是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导致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题,也有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事经济上的问题,秸秆还田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在丘陵等地带则法施展,即使在平原上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在一点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守旧观念,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到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前面我就新农村建设谈了我的几点看法,我想这几点建议都遵循一个思想,那就是必须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我想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们新农村具体建设当中的必然要求。 1/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