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是什么(技术相关)

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是什么(技术相关)

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是什么(技术相关)
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是什么(技术相关)

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区别是什么?

临床试验分为四期,每期都有自己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不同期的区别:

1.试验目的:

I期临床试验由于是首次在人体上进行药物实验,因此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体的耐受性进行研究,考察药物副反应与药物剂量递增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药物的人体药物动力学性质,包括代谢产物的鉴定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II期临床试验重点在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应用安慰剂或已上市药物作为对照药物对新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III期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和方案;获得更多的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资料。

III期临床试验是获得更多的药物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资料,对药物的益处/风险进行评估。

2.受试者的人数:

I期临床试验大概需要几十名受试者,II期临床试验需要几十名至上百人,III期临床试验一般需要几百甚至上千人,且大多为世界范围的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的类型:

I期临床试验一般为健康受试者,除了某些特定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艾滋病药物等,有时也会根据药物和试验内容的需要选择特

定的受试者,如性别要求(妇科用药,激素等);儿童或老人(特定人群用药);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特定适应症药物)。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一般选择患有目标适应症的患者。

一期临床试验:需要病人数20-100,主要考察药物的安全性

二期临床试验:需要病人数数百人,主要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及药物剂量和药效之间的量效关系,同时再观察药物的安全性。

三期临床试验:需要病人数百至数千人,再次测试药物的安全性,观察疗效。

药物临床试验分为I、 II、 III、IV期临床,根据新药创新的程度不同,所属的治疗领域不同,对需进行的临床试验和病例数的药政部门都有不同的要求。我国药政法规定义:I期临床研究为安全性研究,摸索人体对药物耐受性、给药方法、剂量、药代动力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在健康人体进行,细胞毒性药品(如抗肿瘤药)在肿瘤病人身上进行,一般每个I期临床研究需要20-30个病例。试验方法为分6-8个剂量组进行爬坡试验,要观察到MTD。当某一组出现DLT时该剂量前一个剂量即为MTD;此外还要进行单次、多次给药的PK试验。II期临床为初步摸索适应症和疗效,可以设计为对照或者开放试验,试验组病例一般不少于100例。III期临床为主要的说服性临床试验(相当于美国的PIVATOL试验),通常要设计为以活性药物为对照的随机双盲试验,需要120对(国外已经上市)或者试验组不少于300例(一类新药),要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才能获得SFDA的批准上市。IV

期临床研究是新药上市后进行的临床研究,一类新药要求进行2000个病例的IV期试验

临床试验一期至三期的内容是什么

临床试验一期至三期的内 容是什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家都知道,新药临床试验是分期进行的,而且每一期试验的内容和目的都是不同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临床试验一期至三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期:也是安全试验,主要的试验设计是测试新药的安全剂量,仅需少数病例参加即可。当您已尝试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而您的转移病灶仍无好转趋势时,您有可能被邀请作为一名参加此试验的志愿者。少数患者可能从参加此试验获益,但多数患者并不能从中获益,因为此一期试验是为二期试验作准备的,当通过一期试验确定最佳剂量后,在二期实验中就有可能取得肿瘤缩小之效。 二期:此期试验设计的目的是明确新药杀死患者肿瘤细胞的有效性,一般须有20-50名患者的群体参加此试验。当您的乳腺癌用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失败时,有可能会被推荐参加此试验。您的病灶将被仔细的测量并动态观察,以评估此药物的疗效。部分参与者能从此试验中获益。但其余的患者可能并不获益,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期:此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在二期试验已显示此新药有效的基础上,比较其与标准治疗的优劣。此期试验常需较多的志愿者参与,且须采用随机分组研究的方法,一般常需上千病例才能得出可靠结论。需比较其生存期、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肿瘤的复发等。 一般而言,参加临床试验的风险并不大。首先新药进入临床试用国家有一非常严格的审批过程,就该药的有效性、毒性及质量控制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体内、外试验,在合乎人体试用的条件后才被批准进入临床。此过程需历时多年及大量研究经费的投入,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类新药甚少,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尤其是一期临床试验不但须有国家审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才能施行,而且要有固定的专门病床,配有专门的专业医师及相应的仪器设备等,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解析规避侵权的药品研发思路

改良性创新无疑是通向研发成功彼岸最快捷的途径。那么,如何能既达目的,又能有效地规避侵权呢? 从是否涉及他人有效专利角度看,改良性创新的结果可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为在公知公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这类创新不涉及他人有效专利,依该创新成果获得的专利不是他人有效专利的从属专利,新成果专利权人自行实施自己的专利不会侵犯他人专利权。 另一类为在他人有效专利基础上的创新。改良成果发明人获得的专利,是他人基础专利的从属专利。专利法规定,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实施自己的专利,也要得到基础专利的专利权人的许可,否则涉嫌专利侵权。但是,在后发明的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和在先发明的基础专利的专利权人协商交叉许可。这样,在后发明人可显著减少或免除昂贵的专利许可费用。如果在适当长的时间,双方即使以合理的价格也谈不拢许可协议,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依专利法要求强制许可。 以公知技术为基础 笔者以一件注射液专利为例,介绍利用公知技术进行创新的思路。 DX是一种抗恶性肿瘤的有效成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乙醇中

溶解度大,文献报道其需要用表面活性剂和乙醇为主的注射剂配方。 某外国制药公司拥有“以DX为主组分的新组合物”专利(以下简称“021专利”),其保护的是DX的注射剂配方。021专利只有一项权利要求,即含有DX的可注射组合物,其由两个室组成,其中一个室为存在于吐温80中的DX的溶液,并且另一个室带有选自葡萄糖、甘油、山梨醇、甘露(糖)醇、甘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醇、苄醇、乙醇的稀释添加剂,其中添加剂与吐温80的重量比大于6%并小于38%。 021专利是另一件专利申请(以下简称“931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931专利申请已被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局驳回。因此,931专利申请中的技术容属于公知技术。我国企业如要规避021专利,可以借鉴931专利申请中的技术思路。 例如:931专利申请中公开了DX注射剂中所有的添加剂是分子量小于200的有机化合物,该添加剂选自带有羟基基团或胺基功能基的有机衍生物。我国制药企业在研发DX注射剂配方时,可以考虑选择分子量小于200、带有羟基或胺基的化合物,用作DX注射剂的稀释添加剂,但是,如果其也是“由两个室组成,其中一个室为存在于吐温80中的DX的溶液”,且“添加剂与吐温80的重量比大于6%并小于38%”时,务必要避开“葡萄糖、甘油、山梨醇、甘露(糖)醇、甘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醇、苄醇、乙醇”。 利用禁止反悔原则

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2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从新化合物的发现到新药成功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 一项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其通过试验不断改进药物性能,并证明该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最后取得发给的允许上市 的证明文件。 从完整意义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历经“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研究” 及“药物临床研究”三个阶段。通常,“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 这两个研究阶段又被统称为“开发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并且各有 侧重点。 “药物发现”环节是药物研发活动的开始,具有浓厚的科研探索性质,旨在 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作用 机理的研究、大量化合物的合成、活性研究等以寻找先导化合物为目的的研 究工作,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基因组学 等学科。药物发现处于新药研发早期,是一项创新程度及偶然性极高的科研 活动,失败率极高,不但需要极高的科研水平,且投入巨大,所以往往由高 校或者科研院所在从事基础研究中完成,研发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学 校科研经费拨款,各级政府科研计划资助等,以及部分制药公司的资金投入。 “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的 是针对己经确定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一系列非人体试验的研究, 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需要向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临床试验申请并接受技术审 评,审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研究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药学研究,安 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评价等成药性研究内容参见图一,涉及到药物化学、 药剂学、药物分 析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毒理学等学科。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更是药品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其中97%为仿制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有关专家对我国制药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调整品种结构多搞"立体交叉" 如今,人们珍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区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消费选择更为广泛,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药品需求及市场的多层次性要求药品开发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但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李舜年提出,我国目前虽然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并有相当数量出口。但部分品种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尚未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在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中没有和品种结构调整相结合,而是单纯地扩大生产能力,投入没有得到回报,造成资金沉淀、设备闲置,加剧了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矛盾。产品趋同化严重,市场竞争、价格竞争激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认为,企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国正在研制的1000多种新药中,有400多种生物新药用于癌症,26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用于心脏病、心肌梗塞、AIDS、精神病的药物也有100多种,另有糖尿病药物25种。 本土企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应根据我国人口病种发生的频率,在结构层次上,多一些"立体交叉",尽量减少"平面碰撞",特别要减少低水平重复。结合我国医药市场需求,肝炎药物、肝硬化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应是企业研发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抗感染药物仍为市场需求最大的品种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竞争加剧,精神病治疗药物的市场也将不断加大,而这一领域一直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弱项,而在发达国家中,抗抑郁药已成为最热销的药物之一。 重视二次开发加强制剂研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沈慧凤认为,国际上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要求显著提高,因此新药开发相对放缓,在人们不断开发老药新用途的前提下,药物研发已进入了制剂时代,而药物释放技术(DDS)正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由于药物释放技术可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维持稳定的药物水平,延长作用时间,可定向释放至疾病的组织或器官,并按照药动学原理定时定量释放,能更好满足医疗与患者的需要,因此DDS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需要终生服药、用药量大、药物

中国新药上市为什么慢

中国新药上市为什么慢 2014-06-10 09:51 改革开放后,全世界绝大部分创新产品,只要不违反中国法律,均可以在第一时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造福国人,只是在部分领域有配额和关税等方面的限制而已,但药品是个例外。 丘××,今年80岁,4年前被湖南长沙湘雅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晚期,医生采用了常规的激素疗法,但病人出现了耐受,治疗失败。之后又采用常规化疗,依然没有效果,病情逐渐恶化,医生束手无策,病人似乎只能回家等待奇迹了。 一次闲聊中,医生提到美国刚刚批准了一种名为阿比特龙(Abiraterone)的新药,专门对付这种情况。阿比特龙是由美国美洲狮(Cougar)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Ⅱ期临床试验证明此药对于激素治疗和常规化疗失败的前列腺癌疗效明显。2008年该公司开始了Ⅲ期临床试验,两年后研究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中期分析,发现疗效十分明显,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巨大。美国FDA得知情况后破例给予了优先审批通道,仅4个月即于 2011年4月批准了该药在美国上市。 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阿比特龙的总体生存期比常规经典药物改善了将近5个月。要知道,此类病人的生存期通常仅有10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将近50%,这在目前已被批准的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中是史无前例的。 2009年,著名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将美洲狮公司买下,并于2012年正式向中国药监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但截至发稿日,仍在等待药品审评中心进行技术审评。 与此同时,丘××的家人没有放弃,一直在积极寻找治疗机会。他们原打算从美国购药,但对方不但要求医院开出相应的处方,还要求病人去美国接受检查。考虑到路途遥远,以及不菲的开销,家属没有同意。此时传来利好消息,香港政府于2012年批准了阿比特龙,于是病人家属带着医生处方去香港医院买药。虽然海关的清关手续繁杂,还要交22%的进口税,甚至曾经遇到过被退关的情况,但不管怎样药终于买回来了。服药后丘老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至今仍然健在。 丘老先生及其家人算是幸运的。很多像他这样的患者找不到境外买药的渠道,还有很多患者费尽精力去境外购药,结果买到的却是假药,最后人财两空。所以说,只有想办法让新药及早获取在我国的上市许可,才能真正解决像丘××这样的病人所面临的窘境。 这种案例并不罕见,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一种外国商品被限制进口,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但药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

2018年临床试验各期l临床试验周期及案例数量

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周期及案例数量 临床试验一共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期),前三期为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试验,第四期为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具体包括: I期临床试验:是新药进行人体试验的起始期。以20一30名健康志愿者为主要受试对象,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Ⅱ期临床试验:是以新药预期应用的患病人群样本为对象,初步评价治疗作用的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的设计是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组方法和药物编码方法与Ⅱ期临床试验类似,通过增加样本量(试验组病例不少于300例和对照100例)并根据试验目的的调整选择受试者标准,适当扩大特殊受试人群,及更为丰富的观察项目或指标等措施,进一步考察不同对象所需剂量及依从性。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应尽可能接近该药的正常使用条件,试验药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供药时,标明药物系专供临床试验用。 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新药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上市前新药I、Ⅱ、Ⅲ、期试验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验证上市前的结果,还可对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偏差进行纠正,更重要的是可以弥补上市前临床试验缺乏的资料和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新药研发的几个周期 新药研发是一个耗时耗资都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完成前期的基础研究(药理、毒理、药效等动物研究)后开始申请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您所问的临床试验的周期,应该就是临床试验的期别(I、II、III、IV期): I 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I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IV 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份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至于说每个具体的品种临床试验阶段的要求,要依据不同的药品注册分类进行(中药、化药、生物制品的分类均有所不同) 化学药品: 1.属注册分类1和2的,应当进行临床试验。(1)临床试验的病例数应当符合统计学要求和最低病例数要求; (2)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 I期为20至30例,II期为100例,III期为300例,IV期为2000例。(3)避孕药的I期临床试验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II期临床试验应当完成至少100对6个月经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III 期临床试验完成至少10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IV期临床试验应当充分考虑该类药品的可变因素,完成足够样本量的研究工作。2.属注册分类3和4的,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的,每个主要适应症的病例数不少于60对。避孕药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5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属于下列二种情况的,可以免予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局部用药,且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制剂; (2)不吸收的口服制剂。3.属注册分类5的,临床试验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为18至24例; (2)难以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口服固体制剂及其他非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 (3)缓释、控释

新药研发现状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docx

作者:文章来源:CPhI制药在线发布时间:2014-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陈凯先院士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及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张江药谷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上针对新药研发和医药行业发展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全球新药研发现状 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与新突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与集成。根据陈凯先院士的讲话,全球新药研发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药物研发重心随着世界疾病谱发生变化。七八十年代主要研发重心为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九十年代后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而如今因为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药物研发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肿瘤、慢性病和老年疾病; 整个药物市场持续增大,但是增速有所变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占市场很大的份额,发展速度将趋向稳定。而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快速发展; 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随着重磅炸药专利到期的高峰到来,仿制药市场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市场份额比重预估将从2011年25%增加到2016年35%,仿制药在新兴市场中占的比重非常显著,而成熟市场中稳定在14%-18%。比如在2011年,Leva公司仍然是非专利药物市场的龙头,但是诺华正迎头赶上,很多大型医药公司纷纷转型仿制药; 学术性、技术性的研究对新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化学药还是市场的主导,生物技术药比重上升的非常快; 药物开发风险增加。美国药物研究中心(CMR)分析表明新开发项目的药物Ⅱ期临床实验成功率已经从28%(2006-2007年)降到18%(2008-2009年)。近年来,新药Ⅲ期临床实验和新药申报的平均成功率已经降至50%左右。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性不好、有效性不够等问题; 研发投入持续高涨,投入产出比持续降低。预估R&D投入占销售额将从2008年的20.2%下降至2018年的16.9%。预计至2018年整个制药业的R%D投入将由2004年的879亿美元上升到1494亿美元。 由此可见,新药研发的市场格局正在慢慢发展变化,药物开发的成本正不断上升,因专利到期而失去独占市场权利的“重磅炸药”级产品,在带来很多新机遇的同时也会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全球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审批程序多、时间长一直让药企非常头疼。对此,FDA已经加快审批程序,据陈凯先院士介绍,申办者向FDA提交会议申请,FDA接到申请后14日以内将给予答复。若同意,则书面回复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安排,申办者向FDA提交会议信息包,并确认会议议程,召开会议并记录,会议结束后

干货新药I期,II期,III期之临床试验设计路径

干货新药I期、II期、III期之临床试验设计路径 新药临床试验设计路径:I期临床试验1背景知识临床试验,英文为clinical trial,而不是clinical experiment。学药童鞋肯定或多或少做过各种实验,不管是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还是制剂实验、药理实验,用的都是“实验”二字。所谓“实验”,《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而“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而临床试验正是为了考察新药对目标患者的效用而展开的一系列的试验,本系列文章就和大家讲讲新药的临床试验。新药研发过程主要包括苗头分子的发现、细胞活性评价、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安全性监督。其中临床试验耗资/耗时基本占整个新药开发的60%~80%,可谓是新药开发最耗钱耗时的阶段。FDA将临床研究分为三期,这三期临床研究通常按期依次实施,但也可以有重叠;另外针对新药批准上市后的临床研究,FDA定义其为IV期临床试验。ICHE8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将临床试验同样分为4期。2006年,FDA发布了《Guidance for industry,investigators and reviewers exploratory IND studies》,提出0期临床试验概念,其受试者更少(≤10例),研究周期更短(≤7天),用于探索新药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

究,为I期临床提供指导。不管是0期临床试验概念,还是传统三分法临床试验,其分期的目的是基于风险控制的哲学观。I期临床通常采用少量(数十人)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相较于采用较多患者作为受试者的II期以及更大样本量的III期临床试验而言,具有成本低(人少),时间短(可供的健康受试者众多)和低风险(健康受试者身体抵抗力较强)等特点。2I期临床试验全景2.1 是什么(Who)I期临床试验是在动物药理毒理试验基本成功的基础上,首次应用在人体上,用来初步评价新药的人体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试验。 2.2 为什么(Why)I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观察随人体给药剂量增加而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新药在人体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收集有效性的早期证据。通过I期临床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探索药物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ble Dose,MTD)、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DLT),为制定接下来II、III 期临床试验设计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3 做什么(What)I期临床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③药物是如何被吸收代谢的。为回答以上问题,I期临床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关键研究:另外,I 期临床也可以同步考察新药的人体药效学、食物影响、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2.4 怎么做(How)试验顺序:通常依次进行耐受性单剂量试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及新产品选题的战略导向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及新产品选题的战略导向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方向在哪儿? 我国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更是药品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化学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其中97%为仿制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有关专家对我国制药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调整品种结构多搞“立体交叉” 如今,人们珍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区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消费选择更为广泛,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药品需求及市场的多层次性要求药品开发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但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李舜年提出,我国目前虽然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并有相当数量出口。但部分品种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尚未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在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中没有和品种结构调整相结合,而是单纯地扩大生产能力,投入没有得到回报,造成资金沉淀、设备闲置,加剧了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矛盾。产品趋同化严重,市场竞争、价格竞争激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认为,企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国正在研制的1000多种新药中,有400多种生物新药用于癌症,26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用于心脏病、心肌梗塞、AIDS、精神病的药物也有100多种,另有糖尿病药物25种。 本土企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应根据我国人口病种发生的频率,在结构层次上,多一些“立体交叉”,尽量减少“平面碰撞”,特别要减少低水平重复。结合我国医药市场需求,肝炎药物、肝硬化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应是企业研发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抗感染药物仍为市场需求最大的品种之一。随着社会进步,竞争加剧,精神病治疗药物的市场也将不断加大,而这一领域一直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弱项,而在发达国家中,抗抑郁药已成为最热销的药物之一。 重视二次开发加强制剂研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沈慧凤认为,国际上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要求显著提高,因此新药开发相对放缓,在人们不断开发老药新用途的前提下,药物研发已进入了制剂时代,而药物释放技术(DDS)正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由于药物释放技术可在治疗允许范围内维持稳定的药物水平,延长作用时间,可定向释放至疾病的组织或器官,并按照药动学原理定时定量释放,能更好满足医疗与患者的需要,

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药;新药;标准化;规范化;研发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已相当广泛,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成为每个医药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1 新药临床欠缺实实在在的疗效 在中药新药研制和评审中,重基础(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轻临床的现象比较普遍,新药临床实验的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1]。前几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种中药新药获得批准文号投入市场,新药治疗病种无所不及,甚为广泛,而疗效到底如何?却值得我们反思。另外,新药一旦获得批准文号,厂家和医药经销公司就会大做广告、大力宣传、扩大药物知名度,但多数品种往往名不副实,在市场上难以获得持久生存,走走过场就销声匿迹,所以新药品种经常变换。所有这些情况表明中药新药欠缺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

2 中药临床试验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试验规范(GCP)的应用对实现药品的最终价值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我国传统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理论重视整体的反应及其症状的改善,病与证、症,病种和病类,证名与证候等概念的称谓非常复杂,常常引起理解各异,让许多关心中药的人“雾里看花”[2],难于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实施GCP过程中,要注意与国际GCP惯例相统一,即以疾病的实际变化来评价药物的作用,使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大规模的标准化临床实验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 中外新药临床研究现状的对比 我国近年来在新药临床研究方面无论在技术要求和政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研制单位和临床研究人员的新药研发的理念和素质,临床研究管理水平和监督力度等方面的滞后。美国FDA的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简称CDER)非常重视新药的研究阶段,注重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确保临床研究申报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除了“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以及GCP的有关规定外,CDER对临床研究基地、医院的审评委员会、研制单位、临床研究督察员(Monitor)和合同研究中介机构(CRO)进行不定期的现场实地核查[3]。因此,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3个方面是今后新药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临床试验分期.doc

药物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人体生物利用度。 概述 药物临床试验是确证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步骤。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队伍不仅应包括医学、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人员,还应包括非医学专业的但富有经验的文档管理人员。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作用,他们应当充分了解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过程和有关的法规、标准和原则。由于药物临床研究的方法、手段、目的的特殊性,例如,需要人类受试者的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料和结果需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等,药物临床研究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需要满足更多的条条框框,遵循更多的原则。可以讲,一个富有临床治疗经验的好医生,未必就是一个合格的临床研究者。准备和正在参与临床研究的医生及有关人员应当首先了解开展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法规要求,才能保证在将来的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 概括地讲,所有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伦理道德原则;科学性原则;GCP与现行法律法规。 分期试验 I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为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I期临床试验包括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其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进行治疗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clinical tolerance test) 是在经过详细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人体对该药的耐受程度,也就是要找出人体对新药的最大耐受剂量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安全性试验,为确定II期临床试验用药剂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的规律,为II 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人体药代动力学观察的是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内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描述。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假设是药物的药效或毒性与其所达到的浓度(如血液中的浓度)有关。 I 期临床试验一般从单剂量开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少量试验药物于少数(10?100例)经过谨慎选择和筛选出的健康志愿者(对肿瘤药物而言通常为肿瘤病人),然后仔细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性质和任何有益反应或不良作用,以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通常要求志愿者在研究期间住院,每天对其进行24h的密切监护。随着对新药的安全性了解的增加,给药的剂量可逐渐提高,并可以多剂量给药。 II期临床试验

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有三大方向_吴佳佳

经济日报/2018年/3月/8日/第014版 新知 《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显示—— 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有三大方向 本报记者吴佳佳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报告揭示了全球及中国目前严峻的癌症疾病负担,以及加强药物创新对于减轻社会疾病负担的多重积极意义。业内专家呼吁,我国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应携手努力,加快癌症新药研发进程,积极提高癌症新药的可及性,加速推进实现中国癌症防治的目标。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其中死亡281万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提升进度略显缓慢。 报告显示,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2015年预估为36.9%,而美国2012年的数据为70%。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此外,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提升相对缓慢,是因为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我国,我国的上消化道系统癌症,如胃癌、肝癌、食道癌发病率远远高于美国。“中国人易患的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均为世界性难题,相关新药临床试验容易失败。30多年来,仍无有效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能够治疗食管癌,而治疗胃癌的靶向药物也仅有一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指出。 癌症防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近几年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总计达7000亿美元,占GDP的6.2%。“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约为1万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负担次之,约为9900美元;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诊支出相近,约为8500美元。”沈琳指出。 要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减轻社会疾病负担,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创新药物研发。报告指出,美国近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比1975年提高41%,其中83%的生存率延长归功于包括创新药在内的新疗法。“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到最新的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等创新疗法,使癌症治疗有了显著进展。”诺华肿瘤(中国)肿瘤医学部副总裁赵燕表示。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共有超过800种癌症药物正在研发,其中73%的药物针对个体化治疗。”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张方直表示,“个体化医疗将引领未来肿瘤创新治疗的新方向。它通过确定特殊的基因标记物,加之结合传统临床试验数据、先进诊断检测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不但可为每位肿瘤病人提供最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也会促进未来创新药物的研发效率”。 然而,2010年至2014年,我国在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我国上市。“药企研发决策的基础是对患者流行病学的清晰认知和对疾病自然病程的充分了解,但由于我国特发高发癌症数据不清晰、学科划分未明确,企业缺乏研发基础。”沈琳介绍,从数据层面看,不同机构公布的癌症数据往往存在差异,数据不统一、数据源不明确给企业决策带来困惑,影响了药企研究中国特发高发癌症用药的信心。 “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科学家之间和药企之间加强合作。加大癌症新药研发力度、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需要政府、制药企业、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沈琳表示,报告指出了未来癌症创新药物研发的3个方向:一是“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是需要血

临床1-3期解释

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将新药第一次用于人体以研究新药的性质的试验,称之为Ⅰ期临床试验.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少量试验药物于少数经过谨慎选择和筛选出的健康志愿者(对肿瘤药物而言通常为肿瘤病人),然后仔细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性质和任何有益反应或不良作用,以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性质.Ⅰ期临床试验通常要求健康志愿者住院以进行24小时的密切监护.随着对新药的安全性了解的增加,给药的剂量可逐渐提高,并可以多剂量给药.通过Ⅰ期临床试验,还可以得到一些药物最高和最低剂量的信息,以便确定将来在病人身上使用的合适剂量.可见,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在于观测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 通过Ⅰ期临床研究,在健康人身上得到了为达到合理的血药浓度所需要的药品的剂理的信息,即药代动力学数据.但是,通常在健康的人体上是不可能证实药品的治疗作用的. 在临床研究的第二阶段即Ⅱ期临床试验,将给药于少数病人志愿者,然后重新评价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排泄情况.这是因为药物在患病状态的人体内的作用方式常常是不同的,对那些影响肠、胃、肝、和肾的药物尤其如此。 以一个新的治疗关节炎的止通药的开发为例。Ⅱ期临床研究将确定该药缓解关节炎病人的疼通效果如何,还要确定在不同剂量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高低,以确定疼痛得到充分缓解但不良反应最小的剂量。 可以说,Ⅱ期临床试验是对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Ⅱ期临床试验一般通过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根据具体目的也可以采取其他设计形式),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为设计Ⅲ期临床试验和确定给药剂量方案提供依据。

药物化学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物化学》 主讲教师:赵炜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抗肿瘤化学药的研究进展 2、抗生素使用中的前景和存在的风险 3、代谢拮抗原理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4、抗病毒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5、论安全用药 6、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现状 7、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综述 8、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9、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代表性药物 10、新型奎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用途和存在的风险 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一、什么是新药研发 从新化合物的发现到新药成功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其通过试验不断改进药物性能,并证明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最后取得发给的允许上市的证明文件。从完整意义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历经“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三个阶段。 药物创新关系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关系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公众健康权益的保障,关乎公众用药的可获得性与可及性。近年来,我国在药物创新立法和政策改革领域可谓动作频仍。2015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和有关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同意国务院组织开

展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提升药品质量,推进我国药品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通过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促进药物创新。此外,我国还通过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推行,通过药品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完善药物创新的各项相关激励政策,来推动我国药物创新。 二、中医药研发新技术与新思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人类财富,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体系,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是最有望以我为主导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目前我国中医药研发的新思路与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整理和挖掘临床疗效优异的历代古方、验方及成方,有选择地按GCP规范进行临床再评价,注意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指标,同时进行动物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筛选出中西医公认、药理毒理数据肯定、适应症明确的优良中药方剂。 (二)对有效方剂进行深入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群)和作用机理研究,用科学数据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原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疗效优异、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清楚、药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新中药。这样的研究方法既有别于目前国内的三种模式,更不同于日本的汉方制剂,其特点是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比较明确。 (三)以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为突破口,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从药材到

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内容摘要:【关键词】中药;新药;标准化;规范化;研发 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已相当广泛,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成为每个医药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药;新药;标准化;规范化;研发 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已相当广泛,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成为每个医药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1 新药临床欠缺实实在在的疗效 在中药新药研制和评审中,重基础(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轻临床的现象比较普遍,新药临床实验的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1]。前几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种中药新药获得批准文号投入市场,新药治疗病种无所不及,甚为广泛,而疗效到底如何?却值得我们反思。另外,新药一旦获得批准文号,厂家和医药经销公司就会大做广告、大力宣传、扩大药物知名度,但多数品种往往名不副实,在市场上难以获得持久生存,走走过场就销声匿迹,所以新药品种经常变换。所有这些情况表明中药新药欠缺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 2 中药临床试验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试验规范(gcp)的应用对实现药品的最终价值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我国传统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理论重视整体的反应及其症状的改善,病与证、症,病种和病类,证名与证候等概念的称谓非常复杂,常常引起理解各异,让许多关心中药的人“雾里看花”[2],难于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实施gcp过程中,要注意与国际gcp惯例相统一,即以疾病的实际变化来评价药物的作用,使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大规模的标准化临床实验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 中外新药临床研究现状的对比 我国近年来在新药临床研究方面无论在技术要求和政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研制单位和临床研究人员的新药研发的理念和素质,临床研究管理水平和监督力度等方面的滞后。美国fda的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简称cder)非常重视新药的研究阶段,注重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确保临床研究申报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除了“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以及gcp的有关规定外,cder对临床研究基地、医院的审评委员会、研制单位、临床研究督察员(monitor)和合同研究中介机构(cro)进行不定期的现场实地核查[3]。因此,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3个方面是今后新药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资料讲解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二军医大学新药评价中心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1985年实施《药品管理法》后,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但应该看到,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形势异常严峻。本文就我国新药(西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作一概述。 1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1.1 90年代世界上市新药概况1990~1996年7年间世界首次上市新原料药(NCEs)共308个,每年上市40~51个;其中日本为98个,美国62个,欧共体10国为128个。我国是世界制药第2大国,但只有2个新原料药上市(1992年和1994年各1个)。可见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 从分布情况来看,上市前4名的新药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心血管药、抗肿瘤药和神经精神药,分别占总数的20.78%、18.83%、13.96%和10.39%。表明这4类药物是90年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 1.2 我国1985~1996年上市新药(西药)概况1985~1996年我国共批准西药新药1218个(批文数)。1986年5个,1996年上升到332个,呈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其中一类创新药54个,仅占总数的4.33%,品种更少(34个)。而二类仿制药占23.4%,60%以上是改变剂型的四类药。说明我国创制新药能力太弱,仿制新药能力还可以,而低水平的剂型变换是主流。因此,加强一类新药的研制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从分布情况来看,前4名的新药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心血管药和解热镇痛药,分别占总数的23.63%、11.91%和10.79%。与国外情况有差异,表明我国有必要加大抗肿瘤药和神经精神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势头很猛,特别是中美两国签定了知识产权备忘录,我国对美、日、欧等一些先进国家的独占专利药品实行行政保护,1993年1月1日实施药品专利,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已近尾声。这一形势对我国医药工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会更加激励我国的科研机构、医药院校和企业研制申报新药的积极性。也更明显看到新药创制的迫切性和严峻性。要和国际接轨,赶上发达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2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新药研制(一类药)的主要差距是创制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仿制为主。据统计,我国药品(化学药品)生产97%以上是仿制品。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