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我国对白蜡虫的利用始于()世纪。

A.15;

B.13;

C.16

2. 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于1897年在()创立。

A.杭州;

B.苏州;

C.宁波

3. 我国高等院校唯一的蜂学专业于()年在福建农学院创立。

A.1956;

B.1960;

C.1959

4. ()工作队于1955年组建,在云南思茅地区景东县创立了定位观察站。

A.紫胶;

B.白蜡;

C.五倍子

5. 年中国林学会成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5;

B.1980;

C.1987

6.()年中国昆虫学会设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3;

B.1987;

C.1985

二、问答题

1. 哪些昆虫可以称为资源昆虫?

2. 资源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哪几类?

3. 资源昆虫学有哪些任务?

第二章食用昆虫

一、选择题

1. 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A.20%;

B.30%;

C.40%

2. 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蜜蜂老熟幼虫体中,和的含量极为丰富,而且高于在鱼肝油中的含量。

A.A、D、D;

B.A、E、D;

C.B1、B2、E

3. 诱捕是利用昆虫的某些特殊趋性或生活习性而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诱捕和诱捕。

A.糖、蜂蜜;

B.灯光、食物;

C.灯光、糖

4. 目昆虫通称白蚁,是社会性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带,种类很多,种群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A.膜翅目、亚热带;

B.等翅目、温带;

C.等翅目、亚热带

5. 蚱蝉若虫在中生活4年,每年6~9月蜕皮一次。成虫具群居性和群迁性。

A.树干;

B.侧枝;

C.土壤

6. 龙虱的分泌物中,有些酮类是有毒物质,如皮质酮等,过量的皮质酮能严重干挠有机体的钾钠离子平衡。所以,在食用龙虱时,最好处理,排除龙虱体内的一些废物。

A.温水浸泡;

B.晒干;

C.粉碎

7. 天牛多在林木枝干内取食,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天牛的习俗,主要食用天牛的。

A.产卵、幼虫;

B.钻蛀、幼虫;

C. 钻蛀、蛹

8. 蜂王幼虫是生产的副产品,是珍贵的天然食品,兼具医疗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脂类及矿物质,还含有抑制肿瘤、抗癌的特殊营养素。

A.蜂王浆;

B.蜂蜜;

C.蜂蜡

9. 蚂蚁是特殊的昆虫,需要通过研究和规模饲养才能得到较成熟的蚂蚁饲养技术。

A.肉食;

B.杂食;

C.社会性

10. 双齿多刺蚁含各种激素及矿物元素28种,以钙、磷、铁、硒、锌较多,尤以含量突出,蚂蚁体内还含有,几乎体腔内90%以上,这是1种目前还难以人工方法合成的珍贵补剂,其保健功能超过人参、鹿茸、蜂王浆,可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全面增强人体的抗病、抗衰老和抗疲劳能力。

A.铁、葵烯酸;

B.硒、蚁酸;

C.锌、草体蚁醛

二、问答题

1. 昆虫有何食用价值?

2. 目前已开发的食用昆虫有哪几大类?在营养价值上有何共性?

3. 如何加工食用昆虫?

第三章药用昆虫

一、填空题

1. 虫草是由()科()属真菌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并长出子实体而形成。

A.伞形菌、伞形菌;

B.担子菌、毛霉菌;

C.麦角菌虫草菌

2. 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中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寄生于()目、()科、()属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

A.鳞翅、蝙蝠蛾、蝠蛾;

B.鳞翅、舟蛾、掌舟蛾;

C.半翅、蝙蝠蛾、蝠蛾

3. 冬虫夏草菌以()孢子的形式侵染蝠蛾幼虫才能完成有性世代,长出正常的子座体。

A.分生;

B. 子囊;

C.芽生

4. ()是虫草蝙蝠蛾一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

A.草甸;

B.灌木丛;

C. 土壤

5. 虫草蝙蝠蛾幼虫的食料植物有高原草甸植物的()。在无上述食物的地方,可用()替代。

A. 地下茎、禾本科植物的嫩根;

B.叶片、莎草科植物;

C. 叶片、胡萝卜

6. 蝠蛾昆虫是一类耐()温而怕()温的昆虫。最适宜在()℃中生活成长。

A.高、低、25~30℃;

B. 高、低、30~35℃;

C. 低、高、15~19℃

7. 螳螂以全虫与()入药,后者药名“桑螵蛸”,可分为()、()、()3种。

A.幼虫、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

B. 卵鞘团螵蛸黑螵蛸长螵蛸;

C.幼虫、团螵蛸、黑螵蛸、长螵蛸

8. 斑蝥是鞘翅目()科昆虫的统称,成虫以()科植物及杂草为食,幼虫取食()或寄生于蜂巢。

A. 芫菁、豆、蝗虫卵;

B. 芫菁、豆、植物根;

C.步甲科、豆、植物根

9. 斑蝥成虫和幼虫体内均含有剧毒的(),遇到惊吓时从足的关节处泌出。该分泌物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

A.物质、杀菌;

B.斑蝥素、抗癌作用;

C.斑蝥素、治癣

10. 斑蝥属剧毒药,如果滥用、超量应用、与酒蒜同用、生用、外用面积过大、肝肾功能不全、冲服会引起中毒,()可解毒。

A. 豆浆;

B.水;

C. 咖啡

11. 斑蝥幼虫形态多变,属于()昆虫。

A.渐变态;

B.过渐变态;

C.复变态

12. 蝎子属节肢动物门()纲蝎目钳形科,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药学上称为全蝎或全虫。

A.昆虫;

B.甲壳;

C. 蛛形

13. 蜂毒(Melittin)是蜂群中()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毒液,贮存在()中,蜇刺时从蜇针排出。

A.雄峰、身体;

B. 工蜂、毒囊;

C. 工蜂、毒腺

14. ()占蜂毒干重的45%~50%,由2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2840,是蜂毒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具有直接溶血作用。

A. 溶血毒多肽;

B.神经毒多肽;

C.心脏肽

15. 虫茶是用某些鳞翅目昆虫幼虫的粪粒制成的药用茶。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有()、雪疽夜蛾和()。

A.玉米螟、家蚕;

B.家蚕、柞蚕;

C.化香夜蛾、米缟螟

16. 蜣螂类是()目()总科的粪食腐食型昆虫,俗称屎克螂。本草纲目记载,蜣螂能破瘀攻毒,可以治疗疔肿恶疮。

A. 鞘翅、金龟;

B.半翅目、金龟;

C. 鞘翅目、水龟虫科

17. 地鳖虫属()目,主治瘀血肿痛,筋骨折伤等症。近年的研究发现,地鳖虫还具有()作用。

A.直翅、杀菌;

B. 蜚蠊、抗癌作用;

C.蜚蠊、止痒

18. 洋虫属鞘翅目()科,是祖国的珍贵药品。在《中药大辞典》1977年版记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多有用花生仁、莲子、龙眼、红枣、杜仲、红花、槟榔、胡桃肉等饲养,作()之药用。

A.步甲、补气养血;

B.天牛、杀菌;

C.拟步甲、补气养血

19. 蝉蜕是()目()科蚱蝉的蜕皮壳,又称蝉退、蝉衣、蝉壳、蝉皮。

A.同翅、蝉、;

B.膜翅、叶蝉;

C.半翅目、叶蝉

20. 蝶类是鳞翅目的昆虫,在蝶翅中广泛存在蝶呤类生物碱,其中异黄蝶呤具有()活性。

A.杀菌;

B.消食;

C.抗肿瘤

二、问答题

1. 目前已知的产毒昆虫、昆虫毒素各有多少种?研究和应用较广的主要为哪几类?

2. 我国入药的斑蝥主要有哪几个属、种?有何相似的生活习性?斑蝥有什么药用功效?能治疗哪些疾病?

3. 斑蝥的抗癌机理是什么?

4. 斑蝥和斑蝥毒素的中毒和致死剂量各为多少?不慎中毒后应如何处理?

5. 人工饲养斑蝥有哪两个技术关键?

6. 说明蚁狮的分类地位、常见入药的种类、药用功效,可治疗哪些疾病?

7. 以蚁蛉为例说明如何饲养蚁狮。

8. 斑衣蜡蝉有何功效和主治?其体内含有哪些有效物质?

9. 说出蝎子的主要形态构造,目前在我国饲养和药用最广泛的蝎子是哪种?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10. 如何人工养蝎?为什么可以将蝎子与地鳖虫混养?与地鳖虫混养有何优点?

11. 如何辨别雌雄蝎?

12. 人工养蝎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病害?说出其症状、得病原因和和防治方法。

13. 人工养蝎过程中,何时为最佳采收时间?如何采收?

14. 如何采集蝎毒?若不慎被蛰,应如何处理?

15. 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有哪几种?其中哪种为主要饲养虫种?

16. 说出中华真地鳖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技术。

17. 中华真地鳖对窝泥有何要求?如何配制?

18. 中华真地鳖的饲料有哪几大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如何饲喂?

19. 金边地鳖在形态、生物学特性、饲养技术方面有何不同?

20. 说出洋虫的分类地位、功效和主治。如何饲养可增强其功效?

21. 洋虫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22. 说明九香虫的分类地位、主要生物学特性、功效和加工方法,并举例2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23. 什么是蝉蜕?蝉蜕有什么药理作用?举例4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24. 菜粉蝶有何药用功效和主治?其有效成份是什么?它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25. 凤蝶科常见入药的为哪两种?以什么入药?有什么功效?举例说明其用法。

26. 常见入药的蜣螂有几种?说明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技术。

27. 蜣螂以什么入药?有何功效?举2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28. 鞘翅目隐翅虫科的那些昆虫可以入药?分别说明其功效、主治和用法。

29. 金边地鳖虫与中华地鳖虫各以什么入药?有什么功效?

30. 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

31. 虫茶是什么?有何功效?我国的产虫茶昆虫主要为哪种?

第四章观赏娱乐昆虫

一、选择题

1. 我国1988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仿野生动物中,有()种(类)昆虫。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种,二级保护的有12种(类)。1997年经专家讨论通过的野生动物保护调整名录中,新增昆虫()种、()个属。

A.15、3、8、22

B.22、8、3、15

C.16、2 、8、22

2. 虎甲科体色一般比较鲜艳,常具闪烁的金属光泽,头为()式,略宽于(),上颚十分发达,不但强壮有力,而且弯曲有齿,如同一对大钳子。

A.前口、前胸

B.下口、前胸

C.下口、中胸

3. 萤火虫()有鞘翅,()无翅。

A.雌虫、雄虫

B.成虫、幼虫

C. 雄虫、雌虫

4. 锹甲体型一般较大,雄虫有极为发达的(),()和()常有一些刺状突起,看上去十分威武气派,很是令人喜爱。

A.上颚、前胸背板、鞘翅

B.下颚、头部、前胸背板

C.上颚、头部、前胸背板

5.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仅次于()目的第二个大目,口器为()式,喙像个盘着的发条,能够伸缩自如,这种构造很适于吮吸深藏在花底的花蜜。

A.膜翅、虹吸

B.鞘翅、虹吸

C. 鞘翅、舐吸

6. 蛾类多在夜晚活动,常具有()性。

A.趋光

B.群集

C.观赏

7. 凤蝶是蝴蝶中最为美丽的一类,多数为大形或中形,色彩艳丽,常有金属光泽,翅后角常有一()。

A.尾状突起

B.圆形突起

C.刺状突起

8. 金斑喙凤蝶、升天蝶、褐凤蝶、宽尾凤蝶、中华虎凤蝶、黄裳凤蝶等在我国属于珍稀名贵的种类,其中()为世界珍贵蝶类。

A.中华虎凤蝶

B.金斑喙凤蝶

C. 黄裳凤蝶

9.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珍贵蝴蝶种类,分布于浙江、四川等地,成蝶六七月间出现,数量很少。

A.中华虎凤蝶

B.金斑喙凤蝶

C. 蓝紫蛱蝶

10. 绢蝶科与凤蝶科很相似,中型美丽的蝴蝶,体态十分轻盈。前翅径脉4条,后翅无()。()是一种高山地带的珍贵种类,产于我国新疆,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保护的昆虫。

A.刺状突起、阿波罗绢蝶

B. 尾状突起、双珠大绢蝶

C.尾状突起、阿波罗绢蝶

11. 捕捉蝴蝶时,为防止蝴蝶在网中挣扎致使足、触角、翅及鳞片脱落,应立即在蝴蝶()轻捏一下,然后迅速放入毒瓶中毒死。

A.胸部

B.腹部

C.头部

12. 阴阳蝶学术上称为(),就是在一只蝴蝶身上同时出现了雌雄两种性别特征。

A.雌雄同体

B.形态变异

C.基因突变

13. 蝴蝶的颜色来源有两个:()和()。

A.化学色、色素色

B.化学色、物理色

C.物理色、结构色

14. 化学色又称色素色,是由于色素的存在而产生。色素存在于()之中,因而又称为()。

A.体壁、体壁色

B.鳞片、鳞片色

C. 表皮层、表皮色

15. 具有金属光泽或彩虹色的动物中包括蝴蝶,其美丽多彩的颜色大多是()而不是( )。蝴蝶中的白色也可由()产生。

A.结构色、色素色、结构色

B.色素色、.结构色、色素色

C. 色素色、.结构色、结构色

16. ()期是供应活蝴蝶的最好寄送时期。

A.成虫

B.蛹

C.幼虫

17. 人工饲养的蝶蛹,羽化率可达到80%以上。蛹的羽化时间,通常在()或()之前。雌蝶羽化后让其在网区内自由飞翔、采食、交配。

A.中午、晚间

B.清晨、晚间

C.清晨、中午

18. 直翅目的鸣虫几乎全是借助器官之间的摩擦而发声;蝗虫类的鸣虫绝大多数是由()与()的摩擦而发声,蟋蟀类和螽斯类的鸣虫是由()的相互摩擦发声。

A.前翅、后翅、前翅和后足

B.后足、前翅、后翅之间

C.后足、前翅、前和后翅

19. 蜻蜓标本的传统制作方法要求进行展翅,即将()与其体躯垂直,()翅向前顺其自然。

A.前翅后缘、后

B.后翅的前缘、前

C.前翅前缘、后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观赏娱乐昆虫?主要包括哪几大类群?

2. 简述蜻蜓目分亚目情况及分亚目的特征。

3. 蜻蜓目国家二级保护种类有哪几种?制作蜻蜓标本有何技巧?

4. 鸣虫包括哪些类群?如何诱叫?

5. 螳螂目的主要特征。

6. 简述虎甲的形态欣赏价值。

7. 简述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8. 简述萤光的应用及观赏价值。

9. 萤火虫为什么能够发光?

10. 简述锹甲的形态欣赏价值。

11. 简述蝶类分科情况及常见科的特征。

12. 简述蝶翅的成色原理

13. 为什么阴阳蝶的商业价格很高?

14. 蝴蝶的色彩有哪些变异?

15. 如何制作昆虫有机玻璃包埋制品?

16. 如何建立蝴蝶园?

17. 我国有哪些珍稀的蝶类和供蝴蝶园饲养的常见蝶类?

第五章工业原料昆虫

一、选择题

1. 除家蚕外,其它绢丝昆虫均被笼统地称为()。在我国商业性的野蚕主要为()科的种类。

A.野蚕、大蚕蛾

B.天蚕、蚕蛾

C.柞蚕、夜蛾

2.家蚕年发生代数因品种而异。以()越冬。

A.幼虫

B.蛹

C. 滞育卵

3.家蚕一化性品种的卵经过7~8天的发育变为青灰色或紫褐色后进入()状态,到翌年春季孵化。对滞育卵可在适当的时候用()刺激或()处理,解除滞育。

A.休眠、盐酸、高温

B.滞育、盐酸、低温

C.滞育、硼酸、低温

4.保幼激素的生理功能是()。在家蚕末龄幼虫第3日左右,添加适量的保幼激素,可以延长幼虫期,

从而使()增加。

A.使幼虫停止生长、幼虫体积

B. 保持幼虫的特性、蛹的个体

C.保持幼虫的特性、产茧量

5.蜕皮激素(MH)由前胸腺分泌,其生理功能是()。若家蚕5龄幼虫期发生缺叶时,可在5龄的中期以后到老熟前添食MH,可以()龄期1~2日,起到催熟的作用,但茧丝质量相应降低。

A. 诱导昆虫蜕皮变态、缩短

B.诱导昆虫蜕皮、延长

C.使昆虫保持原有形态不变、延长

6.蜜蜂属于()目蜜蜂科。

A. 双翅

B. 膜翅

C. 同翅

7.蜂群由三型蜂、蜂巢及蜂箱构成。所谓三型,是指()、()和()。

A. 成蜂、幼蜂、蛹

B. 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小蜜蜂

C. 蜂王、工蜂、雄蜂

8.一群蜂通常由一只()和几千只到几万只()组成,在繁殖季节还会出现()。

A.蜂王、工蜂、雄蜂

B. 雄蜂、工蜂、蜂王

C.雄蜂、蜂王、工蜂

9.蜜蜂的受精卵发育成()和(),未受精卵则发育成()。

A. 蜂王、工蜂、雄蜂

B.蜂王、雄蜂、工蜂

C.雄蜂、工蜂、蜂王

10.蜂群中()负责除生殖之外的巢内外一切工作;()主要是产卵;()除了交配外,无所事事。

A. 蜂王、蜂王、雄蜂

B.工蜂、蜂王、雄蜂

C. 雄蜂、蜂王、工蜂

11.五倍子蚜属于()目瘿绵蚜科,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虫寄生在漆树科()属Rhus植物的复叶上吸吮叶液,并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成的()。

A.双翅、女贞、虫瘿

B.同翅、白蜡树、虫瘿

C.同翅、盐肤木、囊状虫瘿

12.中国传统商品倍按五倍子主要形态分为三类:()、()和()。

A. 角倍、肚倍、倍花

B. 角倍、蛋铁倍、倍花

C. 倍蛋、蛋肚倍、红倍花

13.白蜡虫属()目()科,白蜡是其()的分泌物质,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

A. 双翅、蜡蚧、雄若虫

B. 同翅、蜡蚧、雄若虫

C. 同翅、蜡蚧、雄成虫

14.白蜡虫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木犀科()属和()属的种类。

A.女贞、白蜡树

B.女贞、盐肤木

C.盐肤木、白蜡树

15.紫胶虫属()目()科。其分泌物加工的产品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也是机电、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16. 紫胶的产量以()为最高,()次之,我国占第三位。

A.印度、日本

B.美国、印度

C.印度、泰国

17.()主要分布于印度等国,1985年引进我国,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区有培育。该虫紫胶色浅,呈黄色,紫胶质量为所有紫胶虫中最好的。

A.格氏紫胶虫

B.榕树紫胶虫

C.紫胶蚧

二、问答题

1. 柞蚕的蚕丝有何特点?

2. 如何制作樟蚕丝?与其它绢丝昆虫制丝方法有何不同?

3. 常见的有哪些蚕病及如何防治。

4. 昆虫内分泌激素在养蚕上的应用。

5. 何为家蚕与野蚕?

6. 中蜂与意蜂的生物学特性有何不同?

7. 简述蜜蜂周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8. 我国有多少种五倍子蚜虫?主要生产种类有哪几种?

9. 五倍子按形态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要说明各类的形态特征及有效成分含量?

10. 五倍子是怎样形成的(以角倍蚜为例)?各时期对应的各为什么虫型?

11. 角倍蚜有几个寄主?各为什么植物?

12. 蚧虫类分泌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是哪两种物质?各为哪种虫的产物?寄主各为什么植物?

13. 生产虫白蜡应选择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14. 生产虫白蜡时,生产用虫和繁育用虫各在何时包种?

15. 为什么生产虫白蜡时挂活动虫包,而育种用虫挂固定虫包?

16. 白蜡虫的引种运输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7. 什么是定杆、定叶、放箭、吊糖?

18. 在虫白蜡生产中有哪些敌害?如何防治?

19. 如何加工虫白蜡?

第六章饲用昆虫

一、选择题

1. 目前饲料昆虫的种类主要有()和()。

A.蝇蛆、黄粉虫

B.柞蚕、黄粉虫

C.柞蚕、蝗虫

2. 家蝇属()目蝇科。家蝇在我国有两个亚种,()在我国只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称舍蝇、饭蝇或南方家蝇,在我国广泛分布,是室内最常见的蝇种。

A. 同翅、东方亚种、欧洲亚种

B. 双翅、欧洲亚种、东方亚种

C. 膜翅、欧洲亚种、东方亚种

3. 黄粉虫又称黄粉甲、面包虫,属()目,()科,粉虫属。

A.鳞翅、象鼻虫

B.鞘翅、叩甲

C.鞘翅、拟步甲

二、问答题

1. 为什么开发饲料昆虫?

2. 家蝇有何生物学特性?

3. 家蝇如何进行人工繁殖?

4. 说明黄粉虫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

5. 说明黄粉虫饲养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6. BABAAB

二、问答题

1.哪些昆虫可以称为资源昆虫?

答: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虫体本身或昆虫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们某种物质需求或

精神享受,具有经济价值,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

2.资源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哪几类?

答: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食用昆虫、药用昆虫、工业原料昆虫、饲料昆虫、观赏娱乐昆虫、传粉昆虫、天敌昆虫、科学实验昆虫、环保昆虫。

3.资源昆虫学有哪些任务?

1)对古代文献、著作中资源昆虫名称的考证

2)对传统资源昆虫种类的鉴定

3)有效成份分析

4)饲养繁殖和品种选育

5)昆虫产品的加工和利用

6)效益评价

第二章食用昆虫

一、选择题答案

1~5. CABCC

6~10.ABACC

二、问答题答案

1.昆虫有何食用价值?

答:1.昆虫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优质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及维生素。属高蛋白食物,营养成份容易被人体吸收。

2.昆虫是良好的保健食品

3.昆虫来源丰富

4.可以改善人类的食品结构,增加其花色品种,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5.昆虫在某些地区是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

2.目前已开发的食用昆虫有哪几大类?在营养价值上有何共性?

答:通过营养分析,现已知可食用的昆虫约有3600多种,分属鳞翅目1560种、直翅目730种、鞘翅目495种、其它目300余种。

共性:

1)昆虫体内蛋白质含量丰富,干虫体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75%之间;

2)昆虫体内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含有所有8种必需氨基酸,且搭配合理,易于被人体吸收,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

3)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40%,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4)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

5)大部分昆虫体内都含有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如何加工食用昆虫?

答:1.烹饪原形昆虫食品:最普遍的一种食用形式。

2.加工成隐形昆虫食品:

1)可将昆虫捣碎作馄饨、包子、饺子馅等;

2)把昆虫磨成粉,或提取蛋白质,制成食品添加剂;

3)制作成调味品、酒、饮料等。

第三章药用昆虫

一、填空题答案

1~5. CABCA

6~10. CBABA

11~15. CCBAC

16~20. ABCAC

二、问答题答案

1.目前已知的产毒昆虫、昆虫毒素各有多少种?研究和应用较广的主要为哪几类?

答:已知产生毒素的昆虫有700余种,毒素种类有60余种,目前研究应用较广的昆虫毒素有蜂毒素、斑蝥毒素、青腰毒素、蝎毒素等。

2.我国入药的斑蝥主要有哪几个属、种?主要生活习性如何?斑蝥有什么药用功效?能治疗哪些疾病?答:(一)主要的药用种类为斑芫菁属眼斑芫菁(斑蝥)Mylabris cichorri 、大斑芫菁M. phalerata、豆芫菁属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短翅芫菁属土斑蝥Meloe coarctatus、绿芫菁属绿芫菁Lytta caragana等种类。(二)相似的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

(三)功效:攻毒、逐瘀、利尿、触肌疗癣、抗癌。

(四)主治:恶疮、顽癣、神经性皮炎、癌瘤、瘰疬、口眼歪斜、狂犬咬伤、疟疾等。

3.斑蝥的抗癌机理是什么?

答:斑蝥体内含有的斑蝥素,是一种倍半萜类油状剧毒物质,其抗癌机理是首先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继而影响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斑蝥和斑蝥毒素的中毒和致死剂量各为多少?不慎中毒后应如何处理?

答:(一)斑蝥中毒剂量为0.6g,致死剂量为1.5g;斑蝥素0.14μg能诱发皮肤起泡,10mg可产生严重中毒或致死。

(二)绿豆汤、豆浆、绿茶或清宁丸可解毒。用斑蝥制剂时服浓绿茶,并多饮开水。因不慎中毒时,忌用油类,以减少斑蝥素吸收。排尿有刺痛感,可加车前、黑豆、木通、泻、猪苓等。

5.人工饲养斑蝥有哪两个技术关键?

答:(1)幼虫为肉食性,以蝗虫卵为食。寄居于宿主的卵袋(块)、蛹壳、蜂类巢穴中,有互相残杀习性,一个寄主室中仅能容留一个幼虫生存,以满足其幼虫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2)成虫多为植食性,偏好豆科植物,斑蝥的人工养殖仍利用天然饲料进行饲养。

6.说明蚁狮的分类地位、常见入药的种类、药用功效,可治疗哪些疾病?

答:蚁狮是蚁蛉的幼虫,属脉翅目蚁蛉科。

常见入药的种类:1)蚁蛉2)中华东蚁蛉

功效:利水通淋、消肿拔毒、止疟、抗血凝。

主治:疟疾、肾及输尿管结石、小便不通、疔疮、瘰疬、抑制血栓形成等。

7.以蚁蛉为例说明如何饲养蚁狮。

答:(1)幼虫的饲养

饲养密度由于幼虫具有互相残杀的习性,饲养密度不宜过大。2龄幼虫每头约占沙表面积30cm2,3龄幼虫为40cm2,因各虫种而异。

饲养用具有培养盘和饲养杯。用培养盘内铺厚约2cm的40目干沙。用饲养杯可为直径约7cm、深约8cm 的小瓷杯或塑料杯,内盛干沙,每杯只养1头蚁狮。

饲喂蚁狮在1龄时宜饲喂小型蚂蚁或白蚁,2龄以后可饲以多种仓库害虫,如米蛾成虫、绿豆象成虫等。

在饲喂前可将饲料置于10℃以下冷冻一段时间,以抑制饲料昆虫的活动能力,便于蚁狮捕食。饲食后次日将蚁狮抛弃的猎物遗骸取出,以防干扰蚁狮取食。

光照与温度幼虫饲养时应注意饲养室有足够的光照,或者人为控制光照在14~16h,室温在25~30℃左右。(2)成虫的饲养

羽化在化蛹杯内插1条小树枝,以便初羽化成虫依附和展翅。杯口用纱网封住,或将杯放入纱笼内等待成虫羽化。

饲喂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一般需饲养一周以上。羽化饲养笼大约40cm×40cm×60cm,每笼约放养10头成虫。

产卵将补充营养后的成虫放入特大交尾产卵笼中,笼内放置产卵沙盘,并且防雨水,放置一些植物,以便成虫攀附。

采收加工全年可捕捉,多在夏、秋季蚁蛉栖息处铲沙筛取,捕捉后用文火微炒至虫体膨胀为度。

8.斑衣蜡蝉有何功效和主治?其体内含有哪些有效物质?

答:功效:散瘀解毒。

主治:经闭、症瘕、疥癣、疮毒、淋巴结核等。

有效物质:全虫含有斑蝥素及多种吲哚类生物碱。

9.说出蝎子的主要形态构造,目前在我国饲养和药用最广泛的蝎子是哪种?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什么?答:主要形态特征:全蝎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腹部又分为前腹部和后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和前腹部组成躯干,呈长椭圆形,后腹部细长上翘如尾巴状。椭圆形躯干加上细长分节的后腹部,整个外形像一个琵琶,所以人们称它为琵琶虫。

饲养和药用最广泛的种类是东亚钳蝎(简称蝎子)。

主要生物学特性:卵胎生。第3年6月份,第5次蜕皮成为6龄蝎,8~9月份最后一次蜕皮成为成年蝎,可以交配。第4年7月份产出第一胎仔蝎。以后每年繁殖产仔一次,大致可以连续繁殖5a。寿命一般为8~9a,长的可达13a。喜欢在潮湿的场地活动,多在干燥的窝穴内栖息,即喜栖于两者俱备的生活环境中。喜食昆虫、蜘蛛、蜈蚣等,是一种捕食性食肉动物,偶尔食风化土和多汁植物。蝎子对弱光有正趋性,对强光有负趋性。有相互咬斗、残杀现象。20~39℃是蝎子发育的适宜温度,温度在-5~10℃时,蝎子将失去活动能力,不食、不动,开始入蛰休眠。

10.如何人工养蝎?为什么可以将蝎子与地鳖虫混养?与地鳖虫混养有何优点?

答:(一)饲养方法:只要能防止蝎子逃跑,白天能藏身,晚上能活动,能加热、散热、又便于管理的场所都可以饲养蝎子。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盆养适于小规模养殖,常用的有塑料盆等,盆壁光滑,高20cm,盆的大小不限。

箱养可用废旧木板、木箱或塑料箱制成,所用材料要无异味,箱的大小可因地制宜。若用木板或木箱,其内壁上缘要贴10cm高的封口胶,以防蝎子逃跑。

池养多建于室内,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层饲养,另一种是多层立体饲养。在箱、盆或池的底部垫上一层厚3~5cm的疏松细土,其pH值为7~8,在垫土上面用砖或瓦片构筑垛体,垛体材料之间留3~5cm的缝隙,以便于蝎子钻入缝内栖息。

(二)蝎子与地鳖虫混养的原理:蝎子、地鳖虫拥有共同趋性和趋性行为发生的因果关系是它们混合饲养的先决条件。蝎子、地鳖虫对温度有正趋性,适宜温度为30~35℃,对湿度有正趋性,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适宜窝穴或土壤湿度为16%~20%;对强光有负趋性,适宜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另外,蝎子要求湿度小,地鳖虫要求湿度大;而饲养池上层湿度小,底层湿度大;蝎子居上层,土元居底层。蝎子主食地鳖虫,地鳖虫主食麦麸等。根据这些特点,建好池后,蝎子与地鳖虫按一定比例投放入池,利用麦麸等投喂地鳖虫,蝎子采食地鳖虫,自行上下调节湿度。

(三)蝎子与地鳖虫混养的优点:能自行调节干湿,解决了蝎子单独喂养因湿度不好控制,造成易患大肚病、蜕皮困难死亡等问题。另外,能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在保持恒温30℃的情况下,幼蝎要一年多才能长成大蝎,而往往许多人因养蝎见效慢而放弃管理,导致养蝎失败,相比之下幼地鳖虫6~8个月就能长成

大地鳖虫,可以加工上市出售,早获收益,从而增加养蝎的后劲和信心。

11.如何辨别雌雄蝎?

答:蝎子雌、雄外部形态的区别在一般情况下,雌雄蝎的区分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在入药、取毒、食用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引种和留种时,就十分有必要区分蝎的雌雄。

一般来说,成年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根据雄蝎触肢的钳比较粗短、体细尾粗,而雌蝎触肢的钳比较细长,体宽尾细,就能较容易区分开来。

12.人工养蝎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病害?说出其症状、得病原因和和防治方法。

答:蝎病防治:

a枯尾病即慢性脱水症,由于自然环境干燥,饲料含水量低或饮水供给不足造成的慢性脱水症。病蝎爬行缓慢,腹部扁平,肢体干燥无光。从尾梢处出现黄色干枯现象,并向前扩展,当腹部近端出现干枯现象时,病蝎开始死亡。防治方法:调节饲料含水量,设法增加蝎窝空气湿度,增加供水,适量饲喂含水量较高的西红柿、西瓜皮、鲜菜叶等食物。病蝎在得到水分补充的同时,病状即自然缓解,一般不用药物治疗。b拖尾病亦称半身不遂,为长期饲喂高脂肪和含蛋白质较高的食料,栖息场地潮湿所引起,2龄蝎更易患此病。病状:病蝎躯体光泽明亮,肢节隆大,肢体功能降低,尾部下拖,爬行缓慢,口呈红色似有液状脂溶性粘液泌出,5~10d开始死亡。防治方法:不喂或少喂脂肪饲料;调节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用大黄苏打片3g,麸皮(炒香)50g,加水60g,拌匀饲喂直至病愈。

c腹胀病又称大肚病。由于温度偏低,消化不良而产生。多发生在早春和秋季阴雨低温时期。病蝎肚大,活动慢,不食,终身不孕。发病半月左右死亡。防治方法:低温季节,将温度控制在20℃以上;早春要控制蝎子进食,一般8~10d投食一次,多喂些含水多的软的活昆虫或食糖拌合的熟肉酱。在蝎子活动区投放些风化土,任蝎子采食,帮助消化。发病后,应立即停食停水,速调高温度,对病蝎用食母生1g,长效磺胺0.1g,加入100g饲料中拌匀喂即可痊愈。

d水肿病是由于环境湿度过大,土壤湿度长期达20%以上,水蒸汽过高所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变。症状是蝎体组织积水光泽明亮,肢节隆大,后腹部下拖,活动迟缓,严重时伏卧不动终致死亡。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湿度,加强通风换气,轻者3~5d后即可恢复正常。

e步足麻木病因是饲养密度过大,活动场地狭窄。病状是病蝎步足收缩难以伸展,不食不动,时而翻滚挣扎,多在2d后死亡。防治方法:扩大饲养场地面积,加高垛体,减少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保证饲养室内空气清新。

f枯瘦病又称消枯病。多因环境干燥,饲养土长期不换,食物不洁,严重缺水,饿后暴食所致。病症是全身干燥无光,前腹扁平,遇食或人为剌激时,后腹极度上跷,倒退呈恐惧状,多日不食,后期爬行缓慢,失去平衡,慢慢死亡。防治方法:清理好环境卫生,增加环境湿度,供足饮水,饲料新鲜,并加喂瓜果蔬菜等。对病蝎应用酵母3片,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每天2次,3~4d可愈。g萎缩病多发生在第一次脱皮时伏在雌蝎背上的仔蝎。病因主要是空气污浊,通风不良所致。病蝎日渐萎缩、不长,随后自行脱离母背而死亡。防治方法: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饲养室空气清新。h脚须黑残病蝎子的脚须被蚂蚁咬伤失去活动能力,慢慢变黑、变干,最后断掉而成残废。防治方法:注意蝎池卫生,及时打扫池内蝎尸、剩余肉食饲料和昆虫残骸,并在蝎房四周建一圈浅水槽,注满水,撒一些烟、蒜,蚂蚁闻烟、蒜味,会很快避退。一旦发现此病,应立即在蝎房内放置肉骨头,诱杀蚂蚁,杜绝后患。

i蝎螨病此病是由螨虫寄生所致,使蝎体逐渐消弱而死亡。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蝎脚须和胸腹部出现黄褐色点状霉斑,行动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温、湿度,清除变质饲料,搞好环境卫生。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严格喷哂消毒;用土霉素0.5g,或增效联磺0.5g拌食物500g,喂至痊愈;。

j体腐病又称黑肚病。病因多为蝎子采食了腐败变质的饲料或饮用了不洁净的水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健康蝎子如果吃了病蝎尸体,也可引发本病。病症是病蝎早期前腹部鼓胀,呈黑色。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白天不进窝;后期前腹部出现黑色溃疡性病灶,用手轻轻挤压即有黑色粘液或污泥样物流出。该病

病程较短,死亡率很高,死蝎躯体松软,组织液化。防治方法:应保持饲料虫鲜活,饮水清洁,饲养用具干净,及时清除蝎池中的饲料虫残骸及其它污染源,并定期消毒。

13.人工养蝎过程中,何时为最佳采收时间?如何采收?

答:幼蝎需经过3a脱皮6次,发育长成蝎,不要马上取出成蝎,需经过20~30d的育肥期,以便增加重量。成蝎收获的时间最好选在立秋以后,先封闭好门窗,在房内用白酒喷洒,蝎子闻到酒味之后,向洞外爬,这时收获人员用几个光滑的盆子,在洞口处捕获,工作人员穿上长筒雨鞋,带上手套,并准备好氨水(万一被螫,立即抹)。将捕获的蝎子去净泥土,置缸内,加入事先溶化好的盐水(每千克活蝎用食盐100g),以漫过蝎子为宜,淹8~10h捞出,取上清液煮沸去沫,加入蝎子再煮沸5~10min,立即捞出,摊开晒干即可,若煮沸超过30min,则有效成份全部破坏。

14.如何采集蝎毒?若不慎被蛰,应如何处理?

答:取毒主要有高频电流刺激法,人工机械刺激法。高频电流刺激法可将YSD~4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器打到连续感应电刺激档,调到138HZ,电压为6~10V后,用一电极夹住蝎一前螯,一金属夹夹在蝎尾第2节处,用另一电极不断接触金属夹(若不反应者,可用生理盐水,将电极与蝎体接触处润湿),然后用50mL 烧杯收集。人工机械刺激法:将一支金属夹夹住蝎两个前螯肢的任意一个,但不要将螯肢夹破,此时会看到尾刺有毒液流出,将毒液盛入小烧杯中。取到毒液后立即真空干燥,放入冰箱中保存(4℃),干毒呈灰白色。

万一被螫,立即抹氨水。

15.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有哪几种?其中哪种为主要饲养虫种?

答:常供入药的种类有如下几种,其中,中华真地鳖分布广,是人工饲养的主要虫种。

地鳖蠊科、中华地鳖、西芷地鳖、云南地鳖、珠峰地鳖、冀地鳖、光蠊科、金边地鳖

16.说出中华真地鳖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技术。

答:主要生物学特性:中华真地鳖具有喜温、喜湿、畏光、昼伏夜出和假死等习性。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稍偏碱性的疏松土壤中。白天潜伏土中,黄昏出来觅食。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24:00,日间8:00~18:00则很少活动,甚至不活动。自然条件下,生活于人类住宅、灶脚、柴草堆、禽畜舍、粮仓、面店等环境的阴湿之处。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2~35℃,最适温度为30℃左右。卵孵化要求土壤温度在20℃以上,30℃最适宜,湿度要求土壤绝对含水量在25~30%。

饲养技术:

(1)饲养设施

缸养为小型饲养设备,适合小规模饲养或1~4龄若虫饲养及卵鞘孵化。卵鞘孵化可采用孵育缸。

池养适宜较大规模的饲养。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池长方形,长1~1.5m,宽0.7~1m,深50~60cm。

立体多层饲养适于大规模饲养,可在室内靠墙壁建造4~8层长方形饲养台,每层高45~50cm。每层分成若干小池。这种饲养台平均温度高,地鳖虫食量较大,生长发育快,年产量明显提高。

(2)饲养土亦称窝泥,根据地鳖虫的习性,可选用疏松、潮湿(含水量15~20%)、颗粒适中、腐殖质含量丰富、无农药污染的垃圾泥、菜园泥等做饲养土。也可用经发酵的牛粪、猪粪做饲养土。

(3)饲料地鳖虫是杂食性昆虫,食料广泛,饲料种类有

精饲料、青绿饲料、多汁饲料、粗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等。

(4)饲养管理

清理养殖场地清理杂物,打扫卫生,饲养池中的各种缝隙、洞穴用水泥抹平。

场地消毒饲养房、饲养池、饲养用具使用前都必须消毒,除采用日光照射消毒外,一般采用化学方法消毒。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石灰水、1%~2%的甲醛、0.1%的新洁尔灭进行喷雾、涂刷消毒。饲养土的消毒灭虫将饲养土在阳光下暴晒2~3d消毒灭虫。

保持适宜温湿度地鳖虫适宜活动温度为15~35℃,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25~30℃。气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活动,进入冬眠。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解除冬眠,开始出土活动

地鳖虫适宜的湿度,空气最适宜湿度为75%~80%,饲养土的湿度为15%~20%。

取卵和孵化在5~8月地鳖虫产卵盛期,每隔一星期左右将母虫饲养土筛一次,先用2目筛筛出雌成虫,再用6目筛筛出卵鞘。分缸、分批孵育。见有若虫孵出,应及时过筛。在孵化盛期需每天或隔天筛一次。

将取出的卵鞘放在孵化缸内孵化。卵鞘先用高锰酸钾5000倍液浸泡1min消毒后凉干备用。在孵化期内,最适宜温度为28~32℃,饲养土湿度为20%左右。为使卵鞘受热均匀,每d要翻动卵鞘2~3次。

饲养密度按虫龄大小,掌握适当种群密度。密度过高时,地鳖虫互相残食或吃卵鞘。饲养密度应根据虫龄确定,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1~3龄若虫6000~10000只,4~6龄若虫3000~5000只,7~9龄若虫1500~2000只,10~11龄若虫1000只左右,种虫400~500只。

分批分档饲养地鳖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龄期时对饲养环境和食物要求不同,故应分批分档饲养。

喂食每次喂食要求达到”精料吃光,青料有余”的程度。

去雄雄虫是以未长成翅膀的末龄若虫入药,雄成虫不能入药。在大部分若虫发育至7~8龄时,将多余的雄虫取出处理入药。

越冬保护气温下降到10℃以下,地鳖虫进入冬眠期。越冬前1个多月中,适当增加精料和蛋白质饲料,多喂黄豆粉、鱼粉等营养丰富的饲料,以增强体质,增加抗寒能力,减少越冬死亡率。

敌害防治地鳖虫一般没有严重的病害,但管理不善或在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虫口密度大的情况下,容易感染霉菌,严重时可造成大批死亡。地鳖虫的敌害包括动物敌害和病害两大类。

①动物敌害包括老鼠、蚂蚁、蜈蚣、蜘蛛、粉螨、蛙类以及鸡、鸭等家禽。

老鼠危害最大,能吃食饲养土表面和土深30cm以内的若虫和卵鞘,一只老鼠一晚能吃掉上百只小地鳖,尤其冬眠期还会侵入饲养坑,必须严加防范。

蚂蚁地鳖虫身上有浓厚的腥气,易诱引蚂蚁钻入饲养的池中,衔走小地鳖虫或同地鳖虫争食,危害很大。可在饲养室外挖水沟,或池坑四周壁上涂一圈粘性胶体,阻隔蚂蚁侵入。如发现有大量蚂蚁侵入池内,可把骨头放入池内,诱杀蚂蚁,待蚂蚁爬到骨头上后立即取出骨头,放入开水中将蚂蚁烫死。

螨类往往随米糠等饲料带入饲养池,在饲养前,先将饲养土充分暴晒杀螨,精料要经日光曝晒或炒熟再喂。

②病害包括真菌引起的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绿霉病又称软瘪病或体腐病,是严重危害地鳖虫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因:饲养土过湿,剩余饲料发酵霉烂,使地鳖虫受到真菌感染。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时最易发生。症状:腹部呈暗绿色,有斑点,六足收缩,触角下垂,全身瘫软,行动呆滞,晚上不出来觅食,白天爬出土面死亡。防治:控制湿度是预防绿霉病发生的关键。已发病时喷洒1~2%甲醛消毒;在饲料中添加0.1%的氯霉素、金毒素、土霉素。

卵鞘曲霉病又称卵鞘白僵病、卵鞘曲霉病。病因:卵鞘存放和孵化期间,卵鞘因受伤或感染而导致霉变。症状:发霉的卵鞘,内中卵粒腥臭,并在卵鞘口上长出白色丝面。防治:孵化期不喂霉变食物,用经暴晒或蒸汽消毒后的清洁细沙作坑土,用3%漂白粉与石灰粉1:9混合后撤在卵鞘上消毒等措施防治。

大肚子病又称鼓胀病。腹胀病、肠胃病,属生理性病害。病因:池内过于潮湿,饲料含水量较大,地鳖虫暴食脂肪性饲料后,体内水分营养积累过多而引起。症状:病虫腹部膨胀而发亮,头部变尖,粪便稀。防治:高温潮湿季节,注意调节饲养土的湿度不超过10%。停喂青料,投喂干料。在饲料中添加氯霉素、土霉素以及复合维生素B片,研末搅拌均匀,每天1次,连喂3~4d。

萎缩病又称湿热病。病因:饲养土干燥、虫口过密、身体缺水或营养不良而造成。防治:调节饲养土湿度、虫体密度,减少虫体拥挤和虫体的发热量,降低室温。高温干燥季节,增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

(5)采收加工

采收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是雌若虫,部分雌成虫和雄若虫也采收入药。雌若虫一般9~11龄时虫体最重。产卵一年后产卵能力已衰退的雌成虫淘汰作药用,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为好。雄若虫在7~8龄时,结合去雄工作采收,8龄雄若虫的折干率为30%~33%。

加工洗净虫体表面的污泥,用热水烫死后,在阳光下暴晒3~4日,达到体干无杂质即可。如遇阴雨天,可在锅内用50℃左右温度炒干或烘干即可。

17.中华真地鳖对窝泥有何要求?如何配制?

答:饲养土亦称窝泥,根据地鳖虫的习性,可选用疏松、潮湿(含水量15~20%)、颗粒适中、腐殖质含

量丰富、无农药污染的垃圾泥、菜园泥等做饲养土。也可用经发酵的牛粪、猪粪做饲养土。均需过6目筛。然后每100kg饲养土中加入2kg风化石灰粉,以增加钙质,并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最后加水调节饲养土的湿度,以达到手捏不成团,而有湿润感为度。

18.中华真地鳖的饲料有哪几大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如何饲喂?

答:(1)饲料地鳖虫是杂食性昆虫,食料广泛,饲料种类有:精饲料、青绿饲料、多汁饲料、粗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

(2)分批分档饲养地鳖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龄期时对饲养环境和食物要求不同,故应分批分档饲养。在同一饲养水平之下,同期孵化的若虫到成虫阶段,其发育进程会有1~4龄之差。在7~8龄进行分档,可分为三类7~8龄以下若虫,7~8龄若虫,9~10龄雌若虫若虫。实行分缸、分池管理。

(3)喂食每隔2~3d喂食1次,夏秋季气温高时需每天喂食1~2次。掌握”精青搭配,以青为主”的原则。每次喂食要求达到”精料吃光,青料有余”的程度。

①1~2龄小若虫尚无食菜叶等的能力,不喂青料,2龄以后即可开始添加青料。

②4龄前的小若虫,活动能力弱,不善于出土觅食,可在坑表面撤一层薄土,再将精料撒在土上,以利其取食。

③5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出土觅食能力强,可在土表放置一至数块薄木板,作为饲料板,将饲料置板上喂食,或在土表撒一层3cm左右的稻壳,再放塑料薄膜,将饲料置薄膜上喂食。

④母虫需注意增加多汁饲料,以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防止母虫因水分不足而大量食卵。

⑤选用饲料时,要根据来源及季节提前安排,尽量避免饲料种类调换频繁,以减少地鳖虫对各种饲料的适应周期。在梅雨湿热季节应注意防止饲料霉变。

19.金边地鳖在形态、生物学特性、饲养技术方面与中华地鳖虫有何不同?

答:(1)形态特征雌、雄成虫翅均退化成鳞片状。身体侧缘有一道金光透亮的镶边,故称”金边地鳖”。腹部各节背板两侧后缘向后突出呈锯齿形。雄虫腹部扁薄,尾端尖小,除有一对尾须外,还有一对刺突。雌虫腹部丰满厚实,无刺突。

(2)生物学特性:从若虫到成虫,约需4.5~6个月。4~9月是繁殖旺季,卵胎生。雌虫交配后40d,从体末端伸出一截卵鞘,拖着爬行觅食,俗称”拖炮”。拖炮一天后双将卵鞘慢慢缩入腹内。再过20d左右,卵鞘又从雌体内缓缓伸出,这时从卵中孵出的若虫纷纷爬出。以后每隔两个月孵化一次,每次能孵出30~50只若虫,雌虫一生能孵5~6次。喜栖息于朽木树皮下、树木洞穴内、阴暗的砖石缝中。

(3)饲养设备有饲养缸、饲养箱、饲养池。内部基本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垫料、中隔层和虫巢。

虫巢饲养池(缸、箱)中不用窝泥而用瓦片、刨花等材料作虫巢。瓦片虫巢适于饲养6龄以上若虫和成虫。木质刨花虫巢有效空间大,便于幼龄若虫活动,不易发霉粘结,适于饲养1~5龄若虫。

20.说出洋虫的分类地位、功效和主治。如何饲养可增强其功效?

答:洋虫属鞘翅目拟步甲科。

功效活血祛瘀、温中理气。

主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肝胃气痛、反胃、噎膈、抗癌、抗衰老。

洋虫食性较杂,大米、玉米、挂面、花生及党参、红花、红枣、槟榔等中药均可作为饲料。单一饲料营养单调,效果较差。用桂圆、莲子等饲养,可增强洋虫的滋补作用.

21.洋虫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答:药理作用:洋虫体内含有脂溶性的活血化瘀成分,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体内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在护肤美容、高脂血症和恶性肿瘤方面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需前提物,可转化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类似激素的物质,极微量的前列腺素就可以产生明显的生理活性,能够调节人体血压,促进新陈代谢。

22.说明九香虫的分类地位、主要生物学特性、功效和加工方法,并举两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答:九香虫属半翅目蝽科。

主要生物学特性:在长江以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块、石块下、石缝中、瓜棚的竹筒内及墙壁裂隙间越冬,卵期平均11d;若虫期50~65d,成虫寿命约11个月。九香虫以瓜类植物藤蔓的汁液为食物。功效:理气止痛,温中壮阳。

加工方法:以成虫入药,药名九香虫、黑兜虫、打屁虫。待若虫羽化为成虫后,除了留足种虫外,其余的成虫即可捕捉,捕后置罐内,用酒其闷死,一般5kg成虫加200g酒即可;或将成虫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放在干燥处或石灰缸内备用。入药九香虫,气如茴香,故有”九香虫”之名。

使用方法:(1)治肝胃气痛九香虫60g,青皮、白芍、陈皮、白术、玄胡、郁金各30g,共研为末,练蜜为丸。每次口服9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2)治疗阳痿九香虫30g,炙熟研为细末,每次口服3g,1日2次,空腹服,温开水送下。

23.什么是蝉蜕?蝉蜕有什么药理作用?举4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答:蝉蜕是同翅目蝉科蚱蝉的蜕皮壳,又称蝉退、蝉衣、蝉壳、蝉皮。

药理作用:①镇痛作用,②抗惊厥作用,③镇静作用,④抗肿瘤作用,⑤抗过敏作用。

用法:

①治周身热、头痛和身痛蝉蜕4.5g,石膏9g,知母6g,连翘6g,水煎服,名“寒解汤”。

②治风热蝉蜕、薄荷各等量,研末每次6g,温酒送服,称蝉壳散。

③支气管哮喘蝉蜕、牡荆子各15g,共研末,炼蜜制丸,每丸重6g,每天服3次,每次1丸。

④治咳嗽蝉蜕3g、牛蒡子9g、甘草3g、桔梗4.5g,水煎服,日服1剂。

24.菜粉蝶有何药用功效和主治?其有效成份是什么?它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答:功效:消肿止痛、抗癌。

主治:跌打损伤、癌症。

有效成份:翅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异黄嘌呤和异鸟嘌呤。

药理作用:翅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异黄嘌呤和异鸟嘌呤。异黄嘌呤功效如下:

①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

②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停止或死亡。

③阻止体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所需的血管形成,断绝肿瘤组织的营养供给,使肿瘤组织死亡。

④雌激素效应,降低与雌激素有关的癌症发病危险,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都是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疾病。异黄嘌呤还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SHBG的合成增加可降低游离的、有活性的性激素浓度,从而减少性激素相关癌症发病危险即防止前列腺癌的发生。

25.凤蝶科常见入药的为哪两种?以什么入药?有什么功效?举例说明其用法。

答:(1)凤蝶科常见入药的两种为:柑桔凤蝶、金凤蝶。

(2)以干燥或新鲜幼虫入药,称茴香虫。

(3)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生津止渴。

(4)用法:每次1~3条,煎汤内服,或作散剂用开水或酒冲服。

①治胃脘痛茴香虫粉1g,丁香5g,佛手15g。丁香、佛手用水煎,以煎液送服茴香虫粉。

②治噎膈茴香虫3条,焙干研成末。用丁香3g、佛手9g,煎汤冲服茴香虫粉。或茴香虫3条,川芎3g,山沉香9g,枳实6g,木香3g,共研末用酒冲服。

③治胃病取1~3g茴香虫散剂用开水或白酒冲服。

26.常见入药的蜣螂有几种?说明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技术。

答:(1)神农洁蜣螂、粪金龟、双叉犀金龟。

(2)生物学特性:粪食腐食型昆虫。生活周期较长,一般需1~2年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史,

(3)饲养技术:

种源夏、秋季是成虫的盛发期,利用其趋光性诱捕成虫,或在路旁、草地的牛粪堆下(先铲除粪便,见地面有孔洞处)挖掘。将野外采集的成虫,按雄、雌比例1:2放于坑池内。1m2 中投放量为10只雄虫、20

只雌虫。

饲料成虫或幼虫均喜食新鲜粪便。

器具与设施饲养坑(池)面积要大一些、深些,坑或池的底部要填入50cm深的半砂壤土,并适当压实,上部要留有50cm高的坑地围墙。土表的一端堆有尚未腐熟的人畜粪便(以牛粪为主),另一端裸露出地面,作为成虫倒粪和滚动粪便成球的空间。坑或池口用窗纱和木材做成框盖罩住。饲养坑要设置在距离居室较远处,并准备防雨设备。较大规模的饲养,应设置两个以上的坑池,隔年交替投放或采收成虫,不会因翻动土层面干扰幼虫正常生活。在坑池中放置起阻隔作用的砖石块,以避免雄争雌或因抢夺粪料而互相格斗或追逐的现象。

温湿度控制适宜温度为20~25℃,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如湿度达不到要求时,要洒水增湿或用青草覆盖。

采集加工采集成虫后,按形态特征分种,清水洗净,沸水速烫至死,捞出控水、晒干、炭火烘干,或放入40℃烘箱中烘干,干燥后贮存于防虫、防鼠、干燥通风处保存。

27.蜣螂以什么入药?有何功效?举2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答:蜣螂以干燥成虫入药,药名为大将军。

功效:解毒消肿、通便、镇惊。

用法:作散剂或丸剂。

①治小儿惊风蜣螂1枚,以水一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之。

②治大小便闭蜣螂焙干研末,每天2次,每次0.9g,开水送服。

28.鞘翅目隐翅虫科的哪些昆虫可以入药?分别说明其功效、主治和用法。

答:黄足蚁形隐翅虫、黑足蚁形隐翅虫。

【功效】解毒、杀菌、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等。

【用法】以隐翅虫等全虫入药,药名称花蚁虫、隐翅虫,也有误称黄蚂蚁。夏、秋季捕捉鲜用,因有毒不可内服。

1)治神经性皮炎花蚁虫适量,用75%酒精浸泡3天,取液外涂患部,每7天涂1次。

2)治神经性皮炎花蚁虫,去头,挤出内脏浆汁,外涂患部,6~8天涂1次。涂后4~6小时患部皮肤有刺激性疼痛,继而红热,形成丘疹性皮炎,再敷磺胺软膏,2~3天结痂,瘙痒消失,4~5天脱痂,皮肤光滑柔软痊愈。

29.金边地鳖虫与中华地鳖虫各以什么入药?有什么功效?

答:金边地鳖虫雌雄成虫均可入药;中华地鳖虫主要是雌若虫入药,部分雌成虫和雄若虫也采收入药。

功效破瘀血,通月经,消症瘕,续折伤,止久疟。

30.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

答:虫草是由麦角菌科虫草菌属的真菌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并长出子实体而形成。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中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幼虫。子囊孢子感染幼虫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幼虫在土壤隧道中上、下活动时,孢子粘附于刚蜕皮的幼虫体壁节间皱折处而感染;另一种是于囊孢子粘附在植物根部和土壤中,当幼虫取食时随食物进入体内而感染。

31.虫茶是什么?有何功效?我国的产虫茶昆虫主要为哪种?

答:虫茶是用某些鳞翅目昆虫幼虫的粪粒制成的药用茶。

【功效】清凉止渴、解毒消肿、提神健胃、明目益思、散瘀止痛。

我国的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有化香夜蛾、雪疽夜蛾和米缟螟3种。

第四章观赏娱乐昆虫

一、选择题答案

1~5:ABCCB

6~10:AABCC

11~15:BABCA

16~19:BCCB

二、问答题答案

1.什么是观赏娱乐昆虫?主要包括哪几大类群?

答:观赏娱乐昆虫是指一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昆虫。各种彩蝶、大蚕蛾、独角仙、吉丁虫、萤火虫、螽斯、蝉、蜻蜓等。

2.简述蜻蜓目分亚目情况及分亚目的特征。

答: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

1.束翅亚目Zygoptera

豆娘类属于这一亚目,其特点是体瘦长,头部横宽,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相似,翅的基部变窄,形成极细的柄。休息时四翅竖立在体背,翅膀中室仅一方室。雌虫产卵器较发达,通常产卵于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细长,有3条尾鳃。这一亚目较为常见的有葱科、丝葱科等。

2.差翅亚目Anisoptera

体型较大,后翅稍大于前翅,翅基不呈柄状,休息时翅平展于两侧,中室分为三角室及上三角室两部分。稚虫粗短,具直肠鳃,无尾鳃,蜻蜓类就属于这一亚目,共分为2总科7个科。常见的有蜻科和蜓科。常见种有黄衣、赤卒、蜻蜓、马大头、箭蜓等。

3.间翅亚目Anisoxzygoptera

特征介于上述三亚目之间,翅基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无三角室,仅一科一属,极为罕见,发现于印度及日本。

3.蜻蜓目国家二级保护种类有哪几种?制作蜻蜓标本有何技巧?

答:(1)蜻蜓目国家二级保护种类有尖曦箭蜓、宽纹北箭蜓。

(2)蜻蜓标本的制作:

将捕得的蜻蜓标本浸入丙酮中,大约经过一夜,将标本取出,摊在桌面,让丙酮自然挥发,使标本干燥;或用烫发电吹风在标本上方吹风,加快丙酮挥发速度。约经1h,丙酮挥发完后,标本已充分干燥,即可永久保藏。

标本的保藏将蜻蜓标本放在透明纸袋中永久保藏。透明纸袋就像普通信封一样,横置,开口在一端,不可开口在上方。袋内放一张7.62×12.7cm(3×5英寸)卡片,记载种类名称及采集记录。此种卡片就是图书馆通用卡片。透明纸袋必须比卡片稍为宽大。如果太紧,放入、取出标本都不方便。将装在透明纸袋中的标本像摆卡片一样横插在小纸盒内,再将小纸盒放在大标本屉内。小纸盒用厚纸制成,呈横方形,它的长度以能横放透明纸袋为度,纸盒的大小为13×6.5×4cm。盒子不加盖。一个标本屉放12个纸盒,屉外加盖。标本在纸盒内按分类系统排列,查找时就像查卡片一样,非常方便。

4.鸣虫包括哪些类群?如何诱叫?

答:(一)蟋蟀类鸣虫

1.小黄蛉蟋Anaxipha pallidula Matsumura

2.赤胸墨蛉Homoeoxopha lycoides (Walker)

3.双带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bifasciatata Shiraki

4.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ure)

5.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 (Walker)

6.双斑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7.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schi &Matsumura)

8.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tzi Stein

(二)螽斯类鸣虫

1.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 Linnaeus

2.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

3.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 (Walker)

4.鼓翅鸣螽Uvarovites inflatus (Uvarov)

(三)诱叫方法

鸣虫除自叫外,还可通过声音、雌虫及调节温、光等方法诱发鸣叫。

声音诱叫用录音机录下其鸣声,播放诱叫;或将几只鸣虫放在邻近,其中一只鸣叫可诱发其它几只鸣叫。雌虫诱叫在虫具内放入雌体,诱发雄虫鸣叫。

调节光线、温度各种鸣虫对光线、温度的要求不同,如马铃、纺织娘惯于在夜间鸣叫,蝉惯在白天叫,金铃子日夜均鸣。因此可通过调节光线明暗或温度高低促使鸣虫鸣叫。

此外,蟋蟀还可以用蟋蟀草拨弄其触角等处诱叫。

5.螳螂目的主要特征。

答: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头是三角形的,上宽下窄,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还有3个小的为单眼,排列成三角形。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坚强有力。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前胸极长,略扁平。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

螳螂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0.05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

6.简述虎甲的形态欣赏价值。

答:虎甲中等大小,体色一般比较鲜艳,常具闪烁的金属光泽,鞘翅常具金色或黄色的条纹,斑点十分美丽,体长形,头下口式,略宽于前胸。上颚十分发达,不但强壮有力,而且弯曲有齿,如同一对大钳子,这对大钳子是它们捕捉其他小虫的得力武器。

虎甲一般在白天活动,常在沿河道路或砂地上寻寻觅觅,搜捕猎物,当你伸手想把它捉住时,它却展开双翅轻盈地一跃,旋即又落在前方不远处。当你再次接近它,它又如法炮制,好像在成心气你,故有“拦路虎”之称。虎甲身上带有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莫测,再加上它们身手矫健,能消灭许多害虫,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比较常见的种类有中华虎甲、杂色虎甲等。

7.简述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答:萤火虫喜欢在潮湿、多水、杂草丛生的地方生活,特别是溪水、河流两岸。成虫一般产卵于紧靠水面的太阳晒不到的灌丛枝条、杂草或岩石上,300~400粒为一块。刚产下的卵壳柔软,一周左右变硬;大约两周以后,从卵壳外可以看到幼虫的发育情况,3周后卵开始孵化。卵期平均1个月左右,卵的颜色变化由乳黄—白色—乳白—暗黑色。幼虫孵化一般都在午夜进行,用上颚破卵而出,孵化过程半个小时左右。刚孵化的幼虫约1.5~2mm,孵化出壳后,幼虫直接钻入水底,白天钻入石下或泥沙中,晚间出来觅食,主要取食对象是水中的有甲壳的软体动物,特别是蜗牛。幼虫一般6~7龄,老熟幼虫体长可达20多cm。幼虫期较长,一般1年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年。

8.简述萤光的应用及观赏价值。

答: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一种冷光,种类不同,光色彩不同,有的浅蓝,有的桔红,有的淡黄,有的玉白。无论是什么颜色,萤火虫的光都给人一种平和、柔美的感觉。在静谧的夏夜里,常可见到星星点点的光点,这是雄萤在导觅伴侣。唐代诗人杜牧曾留下了美丽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幅由可爱的萤火虫装点的夜景跃然纸上。萤火虫不仅可以点缀景色,还可以用来照明,相传在晋朝就有家境贫寒而又好学的孩子捉来许多萤火虫,放在一个纱罩里,夜间读书时用来照明。萤火虫的发光现象给人们极大的启发。人们已仿制出日光灯及多种生物光源。

9.萤火虫为什么能够发光?

萤火虫具有发光器官,由数千个发光细胞的发光层及发光层下面的反光层构成。每个发光细胞里含有萤光

素及萤光素酶,在酶的作用下,萤光素在细胞中水分的参与下进行氧化发出莹光来。

10.简述锹甲的形态欣赏价值。

答:体型一般较大,雄虫有极为发达的上颚,有些种类的上颚比头还长,像一对钳子伸在头部前方,下唇很小,不能活动。触角末端鳃状,但不很明显。前足胫节粗壮有力,跗节5节。锹甲多为大型,体表光滑,头部和前胸背板常有一些刺状突起,再配以极其发达的上颚,看上去十分威武气派,很是令人喜爱。11.简述蝶类分科情况及常见科的特征。

答:蝴蝶是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总称,全世界的蝴蝶分为如下4总科17科:

弄蝶总科Hesperoidea 蛱蝶总科Nymphaloidea

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 喙蝶科Libytheidae

大弄蝶科Megathymidae 眼蝶科Satyridae

弄蝶科Hesperiidae 环蝶科Amathusiidae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斑蝶科Danaidae

凤蝶科Papilionidae 绡蝶科Ithomiidae

绢蝶科Parnassiidae 闪蝶科Morphidae

粉蝶科Pieridae 蛱蝶科Nymphalidae

灰蝶总科Lycaenoidea 袖蝶科Heliconiidae

灰蝶科Lycaenidae 珍蝶科Acraeidae

蚬蝶科Riodinidae

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

1)凤蝶科,多数为大形或中形,色彩艳丽,常有金属光泽,飞翔迅速。翅呈三角形,后翅外线波状,后角常有一尾状突起。前翅具5条径脉,2条臀脉,后翅1条臀脉。

2)粉蝶科,中等大小,白色或黄色、有黑色的缘斑,少数种类有红色斑纹。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前翅有l条臀脉,后翅2条。

3)蛱蝶科,中至大型,具各种鲜艳的色斑,行动敏捷。前足极退化,短小。前翅12条脉,其中径脉5条,臀脉1条,后翅有臀脉2条。

4)绢蝶科,与凤蝶科很相似,中型美丽的蝴蝶,体态十分轻盈。前翅径脉4条,后翅臀脉1条,无尾状突起。

12.简述蝶翅的成色原理

答:蝴蝶的颜色,多体现在鳞片上。颜色的来源有两个:化学色和物理色。有些雄蝶,在翅的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有香鳞,其基部与香腺相连,顶端有细毛,能散发气味,吸引雌蝶。

1)化学色又称色素色,是由于色素的存在而产生。色素存在于表皮层之中,因而又称为表皮色。其颜色的呈现决定于光波、波长和色素粒的化学成分。因此,色素粒的化学性质有所改变时,色素色就会由于氧化或还原等化学反应而褪淡,甚至消失。故蝴蝶标本应避免强光直射,最好是避光保存。

2)物理色又称结构色,其颜色的呈现是由于鳞片表面的沟脊和鳞片的数量、距离、排列方式、角度等不同,而对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干扰等物理改变而产生,不受上述化学作用的影响,因而是颜色中最为永久的一种。物理色在不同的光线入射角和不同光源(如日光、灯光)下,可以产生不同的色彩。

3)混合色是在具有色素基础的鳞片上又产生物理色,二者综合产生美丽变幻的色彩。蝴蝶的颜色多居于这一类。幻紫蛱蝶Apatura iris的翅呈黄褐色而有紫色闪光,其中黄褐色是色素色,紫色闪光是结构色。类似的例子很多,它们的真正色彩在照片中很难表现出来。照片中的色彩常常仅是结构色,而下面的色素色则没有暴露出来。

13.为什么阴阳蝶的商业价格很高?

答:阴阳蝶学术上称为雌雄同体。就是在一只蝴蝶身上同时出现了雌雄两种性别特征。如梁山伯凤蝶的雌雄同体个体,右半是完全的雄性左半前翅是完全的雌性,后翅则大半为雌性,在前外缘则掺有少量雄性的

成分。

形成阴阳蝶的原因尚无定论。阴阳蝶发生的概率很小,以发生率最大的粉蝶而言,其概率只有六万分之一,有些蝴蝶却仅有一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阴阳蝶在学术上是有趣的研究材料,在商业上则可以很高的价格出售,并成为收集家们争取的目标。

14.蝴蝶的色彩有哪些变异?

答:蝴蝶色彩的变异:

1)雌雄型有些种类雌蝶和雄蝶翅面上的色彩,斑纹完全不同,好像公鸡、母鸡那样差异极大。

2)季节型某些蝴蝶虽为同种,但在不同的季节可以出现不同的色彩和外形。

3)雌体多型有些种类的雌蝶变化多端,差异极大,如有的具有尾突,有的没有尾突,更有多种不同的色彩斑纹和形态。

4)黑化现象有些变异是由于蝴蝶正常的色素形成过程间歇性地受到干扰而产生的。黑化变体就是一例。黑色素在蝴蝶中呈黑色或褐色,它们是在蝴蝶的发育过程中由氧化剂(铬氨酸酶)作用于无色的铬氨酸而产生的。铬氨酸的分布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暗色的蝴蝶。

5)白化现象白化变异是红色或黄色被白色代替所产生的变异体,并非严格的白化体。

6)异位同形异位同形是由于正常代谢过程紊乱而产生的另一种变异形式。在异位同形的标本中,前翅的部分特征会出现在后翅上,反之也然。

7)地理变异如果检查一个物种的一系列蝴蝶标本,包括采自所有地理分布区及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标本,就很容易发现其变异性。一个物种的变异范围可能是翅的大小,也可能是颜色的深浅、明暗。

8)遗传变异蝴蝶在外形和花纹方面的许多变异都是由遗传因子引起的。一些遗传变异体可能是异常变异或畸形变异,而另一些则是相当正常的。蝴蝶中不同的遗传组合就产生不同类型的变异体。

15.如何制作昆虫有机玻璃包埋制品?

答:有机玻璃封埋制品有机玻璃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其包埋的蝴蝶、甲虫标本,可做到绝对密封,不怕虫蛀,不发霉,避免损坏,容易携带,能永久保存。因其透明度强,作为展品、教学用具和制作高档工艺品都是非常爱欢迎的。

准备材料有机玻璃的原材料,可从化工商店买到,分生单体和熟单体两种。生单体即未经预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起溶剂作用。而熟单体则是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只有在5℃的低温下才能保存原来性状,在高温下即逐渐聚合硬化。

制模先将需用的玻璃洗涤干净,裁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用镊子蘸少许熟单体滴在玻片接缝处的上方,使熟单体沿缝之外方自行下流而将缝粘合,再将底面四周的缝亦用熟单体粘合,用以固定模子。

包埋标本将干燥、消毒、清洁过的昆虫标本,在生单体中浸泡1h,使虫体完全浸透。在事前制好的各种形状的模具中注入熟单体,一次注入量勿超过虫体厚度的一半,以防止标本漂移。将从生单体中取出的昆虫平整地放在模具中的熟单体上整姿。在30~40℃下或在自然条件下等待熟单体的聚合。

脱模当标本完全硬化后即可进行脱模,如果玻片在事先洗擦得干干净净,脱模就很容易,稍稍用力即可将模框的玻片拆掉。脱模时,先拆去底板,然后再拆去四边的玻片。脱模后,标本的边缘不平整、不理想之处,可用小剪刀进行修整,再用抛光机抛光,一件精美的有机包埋昆虫工艺品就制成了。

16.如何建立蝴蝶园?

答:

(一)依法饲养人工饲养蝴蝶受到国家法律允许和鼓励。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

(二)建立人工饲养场

1.选址正确选择蝴蝶人工饲养场址,蝴蝶的人工饲养就成功了一半。选址应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气候适宜主要饲养蝶种的要求;②植被良好,水源无污染,最好方圆1km以内不要有农田;③交通便利。

2.规划场区一个理想的蝴蝶人工饲养场应包括下列主要组成部分:

①树篱用于围绕饲养场,使之相对独立,免受外界干扰,可种植花椒、木槿、龙船花、刺竹和其他蜜源小

昆虫学 考试复习资料

1.昆虫纲与近缘的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有何区别? 原尾纲:无触角 缺单眼复眼 无翅 足五节 无尾须 弹尾纲:上下颚内藏 无颚须唇须尾须 缺单眼复眼 无翅 双尾纲:尾须细长多节 缺单眼 复眼 无翅 2.绘蝗虫头部正面观的线条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3.列表比较咀嚼式,嚼吸式,舔舐式,虹吸式,捕吸式 , 锉吸式与刺吸式口器间的异同. 咀嚼式:发达坚硬上颚 嚼吸式:下颚下唇特化为喙 舐吸式:下唇特化为喙 刮吸式:十分退化 1对口构 虹吸式:上颚退化 下颚微喙 捕吸式:上颚为镰刀壮 挫吸式:上下颚不对称 切吸式:上唇长 上颚刀片状 刺吸式:有口针和喙 4.绘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柄节 梗节 辨节 6.列表比较蝉,荔蝽和雌性蚊子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二 1.绘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 2.绘昆虫翅的通用假想脉序图,注明各翅的名称(中文和英文) ,并与石蛾和蝙蝠蛾的前翅的脉序比较 . 3.何谓附肢?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附肢? 头部 触角 上颚 下颚 下唇 胸部:前中后足 腹部:外生殖器 尾须 5.如何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峰的幼虫? 磷翅目 3,6,10 节上的腹足有趾 末端有趾沟 实验三 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异同。 咀嚼式:固体食物 较粗短 前胃发达 包有强壮肌肉 里面 有胃齿 刺吸式:液体食物 消化道细长 常无前胃 常有支嗦嚷 和滤室 咽 特化为咽唧筒 3.绘蝗虫消化道构造图,并比较昆虫前肠,中肠和后肠组 织来源,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咽 嗦嚷 喂盲嚷 马氏管 直肠 5昆虫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个? 基段:紧靠底膜的细胞质膜内褶较浅 向着官腔侧的细胞质膜形成的微绒毛较疏且长短不一 从官腔内排泄物中再吸收水分 无机盐 端段:靠底膜侧的细胞膜高度内褶 向着管腔侧的微绒毛细长紧密 排列整齐 吸收代谢物并分泌入官腔 8.绘蝗虫雌、雄内生殖器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9.昆虫内分泌器官有哪些?各分泌什么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什么? 心侧体:激脂激素 调节脂肪转运和利用 咽侧体:保幼激素 控制生长 保持幼期状态 前胸腺:蜕皮激素 促进退皮 实验四 1.在昆虫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别发育为哪些组织和器官? 外胚层:体壁 神经系统 气管系统前肠后肠 唾腺 丝腺 心侧体 咽侧体 马氏管 生殖器 中胚层 肌肉 脂肪体 循环系统 卵巢 睾丸 输卵管 输精管 内胚层 中肠 2.昆虫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包括哪些昆虫类群? 表变态 初孵即为成虫形态 原变态 幼虫到成虫经历亚成虫 不全变态 卵 幼体 成虫 半变态 幼体水生 渐变态 相似 过渐变态 末龄幼体不活动 全变态 卵幼体 蛹 成虫 3.如何区分稚虫、幼虫和若虫? 4.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5.如何区别离蛹、被蛹与围蛹? 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两性个体间除生殖器不同外 大小 形态 体色也不相同的现象 多型现象 一种昆虫的同一形态的个体大小 体型 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实验五 1.比较连续式,双项式和包孕式3种常用检索表的优缺点。 3.列表比较蜉蝣目、蜻蜓目稚虫与樍翅目稚虫在形态与习性方面的异同。 4.列表比较鳞翅目幼虫与毛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叶蜂总科幼虫的异同。 半变态:蜻蜓目 褶翅目 渐变态:蜚蠊目 螳螂目 等翅目 直翅目 修目 革翅目 纺足目 虱目 半翅目 过渐变态:缨翅目 全变态:广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苌翅目 毛翅目 磷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6.列表比较半翅目,蚤目以及虱目和双翅目中的刺吸式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六 1.列表比较木白蚁科、鼻白蚁科与白蚁科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异同。 木白蚁 无囱 前胸背板扁平 宽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至少三条深色翅脉 前翅鳞片长于前 胸背板 鼻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扁平 窄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 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马鞍形 窄于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 2.列表比较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蝗科、蚱科与蚤蝼科的形态区别。 3.列表比较管薊马科、纹薊马科与薊马科的形态区别。 触角 感器 腹末 产卵器

资源昆虫的利用

第1期(总第68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1 (GSNO. 68) 2004年2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Feb. 2004  54 资源昆虫的利用 金传玲 (辽宁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沈阳 110036)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 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150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15万种以上。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繁殖和利用。 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食用资源昆虫、医药资源昆虫、饲料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娱乐资源昆虫、害虫天敌资源昆虫、植物传粉资源昆虫及其它用途资源昆虫。 广义的资源昆虫也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级资源昆虫:包括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种类,如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食用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第二类是二级资源昆虫(也称为中间资源昆虫):指必须作用于其它生物面对人类产生利益的昆虫,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等。第三类指特殊资源昆虫;包括教学和科研材料、仿生学对象、环境保护、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 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昆虫产业,开展昆虫产业的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研究。其开发领域相当广泛,主要有:利用昆虫生产优质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及食疗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昆虫培养细胞及大量培养昆虫细胞的装置的研究,从昆虫体中提取工业及医药用品,药用昆虫的开发,绢丝昆虫的开发,用绢丝昆虫生产生理活性物质,饲料昆虫的研究,害虫天敌利用的研究。传粉昆虫利用的研究,利用昆虫处理家畜废弃物的研究等。德国是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质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1992年昆虫商品额已达2600亿日元,并预测40年后医用蛋白质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55000亿日元。 自从现代生物科学在20世纪降临,昆虫在提供生命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关遗传学、染色体行为,动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物种的形成等诸方面的 4 小结  以上所述74种蕨类植物生活型多样有土生、水生、附生、石生,它们大多喜温暖阴湿的森林环境,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旦森林遭到破坏,绝大多数该类植物也随之消失。而蕨类植物资源原本是一个还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库,要保护好它,首先要保护森林,其次对一些疗效明显的资源日益减少的种类,进行野生变家种的栽培驯化研究,如水龙骨、石韦、瓦韦等。 除桫椤、金毛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外,水龙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石松科、鳞毛蕨科等常用中草药在本区资源较为丰富,蕴藏量较大,可根据资源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特色的中药材品种。 对其中一些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显著的种类,需深入研究它们的有效成份、药理及临床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3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著.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罗献瑞主编.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

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体节:昆虫的体躯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称为体节。 体段: 初生分节:一般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 次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成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头式:昆虫口器的形状及其在头部着生的位置。 脉序: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纵脉、是从翅基部发出伸到翅边缘的脉,起始于足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是翅脉的主体。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起加固翅面的作用。 翅室:翅脉把翅面划分成的小区叫翅室。 开室:有一边没有翅脉而达翅缘的翅室叫开室。 闭室:当一翅室的各边均杯翅脉包围或仅基方于翅基本相通时,这样的翅室称闭室。 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了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雌雄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指一些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是指1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胎生: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出幼虫或若虫来。这种生殖方法叫胎生。 幼体生殖:有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 胚后发育 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昆虫的这种由幼虫期状态转变为成虫期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增节变态:是昆虫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其主要变态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除身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异外,腹部的节数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原尾目 表变态:也属于原始变态类型。其变态特点是幼体与成虫之间除身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附肢节数等有所变化。成虫期仍能继续脱皮。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

《资源昆虫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涉及食用昆虫、药用昆虫、观赏娱乐昆虫、工业原料昆虫、饲料昆虫。重点讲授各类资源昆虫的经济价值、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保护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资源昆虫,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任选课,主要讲授食用、药用、观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殖及应用技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重点介绍关键特征和与繁育、保护、产品开发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源昆虫的概念、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国内 外各类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概况,全面了解我国资源昆虫的开发、应用技术;掌握食用、药用、观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等的生命活动规律、保护、经济意义及应用;掌握主要资源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养殖及应用方法、技术;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保护开发、利用昆虫资源以及资源保护意识。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 四、先修课程: 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殖及应用技术,因此须有昆虫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昆虫的一般形态、分类、生态以及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应该具有扎实的昆虫基本知识。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论(2学时) 资源昆虫利用概况(C);资源昆虫、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含义,用途及学习本课 的目的意义(A);资源昆虫的类别及利用简况(食用饲用、药用、传粉、观赏、工业用、 天敌昆虫等)(C);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C);本课程的内容及任务(A)。 第一章食用昆虫(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人类的食虫历史,食用昆虫学的形成和发展(C);适于开发的昆虫种类(C);昆虫的食用方法、加工和利用(B);食用昆虫的营养素及其评价(B);食用昆虫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与方法(A)。 第二节常见食用昆虫(C) 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 Shiraki(C);中华稻蝗Oxya chinens (Thunb)(C);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 (Meyen)(C);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 L.(C);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lentosus Lichtenstein(C);油葫芦Gryllus testaco Walkes(C);蝈蝈Gampsaocleis gratiosa Br. Wat.(C);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家蚕Bombyx mori L.(A);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C);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C);褐袋蛾Mahasena colona Sonan(C);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C);桃螟Dichocrocis puntiferalis Guenee(C);笋螭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C);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C);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ligustica Spin.(A);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A);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C );丽蝇(五谷虫)Chrysomyia megacephala (Fab.)(C) 第三节主要食用昆虫介绍 豆天蛾、家蝇的形态、养殖和利用(A)。

盘点中国10大资源昆虫

盘点中国10大资源昆虫 1.苍蝇 河北馆陶的23岁农村姑娘靠养苍蝇带动了4000多户农民靠养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蝇蛆蛋白质含量高,喂鸡喂鸭都是非常好的饲料。 2.黄粉虫 河北清苑农村的郎女士养殖黄粉虫不仅成立了公司,还将黄粉虫出口到美国,形成黄粉虫从专业养殖到加工一条龙的大企业,带动河北、山东等多个地方的农村养殖黄粉虫致富。 3.蝈蝈 蝈蝈是鸣虫之首,养蝈蝈不仅可以玩,还是一味中药,治疗腰膝肿痛、湿脚气等症。蝈蝈的养殖只要在大棚养殖,现在人们可以用中药调节蝈蝈的声音。 4.蚂蚱 蚂蚱又叫蝗虫,小时候趴在草地里捉来放在火上烤熟了去掉头和翅膀,吃起来非常香。全世界都有以蝗虫做食品的习惯,许多国家的饭店把蝗虫当成特色菜肴。不但如此,蝗虫还是治疗破伤风的良方。

5.蝉蛹 蝉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体弱、病后、老人及妇女产后的高级营养补品。农业生产遇到问题,中国最大的农技问答“云种养”平台,数万名农业专家时时在线,免费解答。 6.地鳖虫 地鳖虫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尤其以其质量优良而闻名遐迩,野生土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中国中药材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逐年攀升 。 7.蜜蜂 蜂蜜、蜂蜡、蜂胶、蜂王浆、蜂蛹,甚至蜜蜂本身都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中药材。 8.豆青虫 豆青虫,学名豆天蛾,是一种常见于豆田里的害虫。随着人们对吃的追求,豆青虫已然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现在养殖豆青虫和种植大豆并不矛盾,专家已经给出合理的解决办

法,种大豆养豆青虫,每亩还可以多赚500多元。 9.蚕 蚕吐丝是丝绸,茧蛹也是美味,养蚕是回报率非常高的经济昆虫。 10.蝎子 蝎子药用价值非常高,蝎子泡酒是治疗关节炎非常好的药酒。蝎子还是一道美食,烤蝎子、炒蝎子。

资源昆虫学复资料

资源昆虫学复资料 一、绪论 1、昆虫资源的益害辩证关系 一方面,昆虫能与人类争夺食物资源,这体现了昆虫有害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天敌种类可帮助人类消灭某些害虫,或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和生活必需品,这体现了昆虫有益的一面。往往“益”与“害”无绝对界限 2、资源昆虫的概念及其种类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虫体本身或昆虫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们某种物质需求或精神享受,具有经济价值,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药用昆虫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协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螳螂等。 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饲料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 观赏娱乐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传粉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 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 科学实验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环保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3、我国资源昆虫的研究与发展 1)我国对资源昆虫的利用历史悠久,如白蜡虫、五倍子蚜虫、紫胶虫和绢丝昆虫都是我国传统的资源昆虫。( 紫胶虫在我国最早记载于张勃(265,289)的《吴录》中,我国对白蜡虫的利用始于13世纪。 2)蚕丝是我国古代早期发明之一,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据历史考证,约在5200年前,我国人民就已( 经养蚕并用蚕丝纺织丝绸 (3)资源昆虫学是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在于介绍我国资源昆虫开发利用概况及主要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及利用方法等,合理开发昆虫资源。 (4)我国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正向着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随着研究、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相信资源昆虫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食用昆虫 1、为什么要吃昆虫, 答:(1)昆虫营养丰富 昆虫含有大量优质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及维生素。属高蛋白食物,营养成份容易被人体吸收。 蛋白质昆虫体内蛋白质含量丰富,干虫体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75%之间,在目前已报道的昆虫中,许多昆虫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都超过或达到FAO/WHO标准模式(4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昆虫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40%,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维生素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

《昆虫学》作业

《昆虫学》作业

课程名称:昆虫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 2013 级 姓名:吴勇 学号: 1307040118 任课教师:邢济春

一、论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答:人类的出现,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对昆虫的生长和生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有益、害两大方面: (一)、有益方面: (1)、昆虫帮助传粉:虫媒植物借助昆虫传粉,使地球上大约40000种植物通过昆虫的传媒而存活,传粉昆虫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如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产12%-15%; (2)、昆虫作为工业原料:不少昆虫可作为工业原料,如家蚕、柞蚕为丝绸工业的主体,可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 (3)、天敌昆虫: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它们在害虫的自然抑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与利用自然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4)、昆虫可食用或饲用:昆虫体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另外,大部分昆虫易饲养、生物量大、食物转化率高,所以昆虫是一类值得开发的食品资源。目前大约有5000种昆虫可被食用,我国有些昆虫产品已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5)、可做药用:药用昆虫是东方传统药物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药昆虫大约有300余种。近年来对虫药的化学成分、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人工合成或提取蜂毒、抗菌肽等有效药用物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疾病。 (6)、作为模式昆虫:一些昆虫由于具有生活周期短、易于大批量饲养、遗传背景可精确控制及不受人伦观念制约等原因,近百年来先后成为模式生物,对它们的研究成果在揭示生命本质与应用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尤其是对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绪论工业昆虫 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P1) 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 资源昆虫种类: 1.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2.药用昆虫:包括蟑螂、螳螂、虫草、蚂蚁等。 3.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如蝗虫、蚕蛹等。 4.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 5.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6.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 7.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 8.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 9.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工业资源昆虫种类: 1.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如家蚕、天蚕等 2.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如紫胶虫、白蜡虫等。 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如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 家蚕分类阶元:鳞翅目蚕蛾科 作用: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 取食:由于人工的长期驯化,家蚕成为基本上靠桑叶作饲料的寡食性昆虫。 家蚕形态特征: 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 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雌蛹腹部肥大,在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X状弧线线,雄蛹在第8、9腹节腹面正中线的交界处,有一小点。

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概括化的昆虫体制图。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头上附肢变形为具有感觉器 官的口器及触角。口器包括具齿的大颚 和刀刃般的小颚(位于上唇的后方)。第 二对小颚部分融合形成下唇。成虫通常 同时具有单眼和更复杂的由许多小眼 组成的复眼,在胸部有一对翅膀。足分 为六节,跗节通常带爪,爪上带有粘性 垫,让昆虫可以停在光滑的表面。有些 昆虫如蟋蟀和蜚蠊,带有感觉器官的一 对尾须位于腹部后方。胸和头有小孔 (气孔),让氧进入内部充满空气的气管, 并放出二氧化碳。雄性的精子贮存在雌 性的受精囊内,直到卵子从卵巢经过输 卵管。雌性可能有产卵器用以产卵。 昆虫学是动物学分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分基础和应用两大领域。 普通昆虫学(基础昆虫学、理论昆虫学、昆虫学通 论):昆虫形态学、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物学、昆虫 生理学、昆虫生态学。 应用昆虫学(经济昆虫学、昆虫学各论):农业昆虫 学、果树昆虫学、蔬菜昆虫学、资源昆虫学、城市 昆虫学、昆虫病理学、昆虫毒理学、养蜂学、养蚕 学。 昆虫:一般来讲,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的节肢动物。 资源昆虫:昆虫产物、虫体本身或昆虫行为可直接 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们对某种物质需求或 精神享受,具有经济价值,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 征的一类昆虫。[工业、医学原料(蚕、紫胶、虫蜡、五 倍子、荧光霉素、几丁质)] 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多,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 副作用的昆虫。[蚕蛹、蚂蚱、龙虱、蝼蛄] 药用昆虫: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协助治疗某 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冬虫夏草(蝙蝠 蛾虫草菌)、北虫草(茧蛹虫草菌)、九香虫、螳螂、蝉蜕、 蚕沙、蚂蚁、地鳖、螵蛸] 节肢动物:体躯分节,体节有成对附肢,体被外骨 骼,开放式血液循环。 昆虫纲:体躯分3个体段,胸部生有3对足,成虫生 有2对翅,头部生有1对触角,发育过程变态明显。 三叶虫纲:已灭绝,最原始的海栖动物,体扁平, 背面有两条纵沟把身体分为中轴和两肋叶三部分。 蛛形纲:无触角,分头胸部和腹部,4对行动足。 甲壳纲:多水生,分头胸部和腹部,2对触角,5对 足,鳃呼吸。 唇足纲:分头部和胴部(胸部和腹部),胴部每体节 具1对足,头部1触角,第1对足特化为毒爪。 倍足纲:胴部除前方3~4和后方1~2体节外,其余 各体节均由2节合并而成,故每体节有2对足。 生物多样性: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生物的变异性,主 要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层次。昆虫 是整个地球动物界乃至生物界最繁盛的类群。 保护昆虫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生 物多样性,才能使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就 是保护人类自己。 昆虫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在生物区系中举足轻重, 对于物种占生物多样性近一半的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尤为重 要。 昆虫繁盛的表现特点。 种类最多已命名100万种占生物多样性1/2、动物界4/5 数量最大蚂蚁50~200万个体易引发虫灾 分布最广高山→海底赤道→两极户内→户外空中→ 地下原油盐池温泉几乎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 历史久远有翅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3.5亿年 昆虫繁盛的原因 有翅善飞无脊椎动物惟一有翅类群觅食求偶避敌扩散 相对体小少量食物即可满足生长发育与繁殖在生存空间避 敌借风迁移具有优势 繁殖力强产卵数百至上千粒社会性孤雌 适应力强温度湿度干旱药剂饥饿长期不良条件下休眠 滞育保持种群延续 变态发育幼虫期和成虫期生境食性差别大避免同类在空间 和食物资源等方面需求矛盾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害虫益虫> <农林害虫> 农业害虫约1万种林木害虫约400种 <卫生害虫>直接危害:直接取食、骚扰、蛰刺、恐吓 间接危害:人类传染病2/3以昆虫为传播媒介 <资源昆虫> <药用昆虫> <食用昆虫> <传粉昆虫> 80%属虫媒植物蜂蝇蝶蛾甲虫 <天敌昆虫> 捕食或寄生其他有害生物生物防治资源 (螳螂、赤眼蜂、泥蜂、姬蜂、盗虻、草蛉、蝎蝽) <腐生昆虫> Scarab <文化昆虫> [邮票工艺品剪纸][蝴蝶][鸣虫][斗性 昆虫][工艺昆虫](果蝇用于科研) 世界昆虫学史 7000年前伊比利亚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采集蜂蜜壁画 5000年前中国养蚕 1600年前中国用黄猄蚁防柑橘害虫

资源昆虫学结课考题

一、选择题 1、牛虻属(A) A、双翅目虻科 B、鞘翅目虻科 C、直翅目虻科 D、膜翅目虻科 2、牛虻的口气是B()式 A、咀嚼 B、刺吸 C、刮洗 D、虹吸 3、牛虻的触角为(A)节 A、3 B、2 C、4 D、8 4、牛虻一般医(A)入药 A、雌虫 B、雄虫 C、雌雄均可 D、牛虻不能入药 5、牛虻的变态类型是(C) A、渐变态 B、半变态 C、全变态 D、过渐变态 6、生物防治中,可用(A)来防治牛虻 A、赤眼蜂 B、猫头鹰 C、蜜蜂 D、青蛙 7、被牛虻蛰咬后,可(A) A、在受伤局部皮肤上涂抹清凉止痒剂、皮质激素制剂 B、用清水冲洗即可 C、用酒精消毒 D、不用管它,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8、乳牛被牛虻叮咬过后,会(B) A、食欲不振 B、产奶量下降 C、无法正常繁殖后代 D、毫无影响 9、雄虻和雌虻的区别是(A) A、雄虻的复眼为接眼式,即两眼在中缘相接触,雌虻为高眼式,两眼间有明显的距离 B、雌虻的体长比雄虻长

C、雄虻触角比雌虻长 D、雄虻前胸背板发达,雌虻前胸背板为心形 10、小型虻咬伤一次失血可达(B)毫克 A、5 B、40 C、200 D、1000 11、牛虻可以传播(A) A、牛羊等家畜的炭疽病 B、感冒 C、皮肤病 D、不传播疾病 12、“虻今人多用之,大如蜜蜂,腹凹扁,微黄绿色”记载于(D) A、《本草纲目》 B、《论语》 C、《齐名要术》 D、《本草衍义》 13、牛虻入药可以(B) A、治感冒发烧 B、治疗跌打损伤 C、治疗牛皮癣 D、除脚臭 13、(D)患者可服用牛虻 A、气血虚弱者 B、无积滞者 C、孕妇 D、正常人 14、牛虻幼虫可用(A)饲养 A、蚯蚓软体动物等 B、麸皮 C、蟑螂 D、死老鼠 15、雌虻可在(D)上产卵 A、植物根茎部 B、牛马体内 C、土块上 D、稻田中 16.、室外饲养牛虻应选择(A) A、向阳避风的地方 B、植物茂盛的地方 C、干旱的地方 D、居民区附近 17、牛虻体色为(D) A、蓝色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我国对白蜡虫的利用始于()世纪。 A.15; B.13; C.16 2. 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于1897年在()创立。 A.杭州; B.苏州; C.宁波 3. 我国高等院校唯一的蜂学专业于()年在福建农学院创立。 A.1956; B.1960; C.1959 4. ()工作队于1955年组建,在云南思茅地区景东县创立了定位观察站。 A.紫胶; B.白蜡; C.五倍子 5. 年中国林学会成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5; B.1980; C.1987 6.()年中国昆虫学会设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3; B.1987; C.1985 二、问答题 1. 哪些昆虫可以称为资源昆虫? 2. 资源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哪几类? 3. 资源昆虫学有哪些任务? 第二章食用昆虫 一、选择题 1. 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A.20%; B.30%; C.40% 2. 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蜜蜂老熟幼虫体中,和的含量极为丰富,而且高于在鱼肝油中的含量。 A.A、D、D; B.A、E、D; C.B1、B2、E 3. 诱捕是利用昆虫的某些特殊趋性或生活习性而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诱捕和诱捕。 A.糖、蜂蜜; B.灯光、食物; C.灯光、糖 4. 目昆虫通称白蚁,是社会性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带,种类很多,种群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A.膜翅目、亚热带; B.等翅目、温带; C.等翅目、亚热带 5. 蚱蝉若虫在中生活4年,每年6~9月蜕皮一次。成虫具群居性和群迁性。 A.树干; B.侧枝; C.土壤 6. 龙虱的分泌物中,有些酮类是有毒物质,如皮质酮等,过量的皮质酮能严重干挠有机体的钾钠离子平衡。所以,在食用龙虱时,最好处理,排除龙虱体内的一些废物。 A.温水浸泡; B.晒干; C.粉碎 7. 天牛多在林木枝干内取食,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天牛的习俗,主要食用天牛的。 A.产卵、幼虫; B.钻蛀、幼虫; C. 钻蛀、蛹 8. 蜂王幼虫是生产的副产品,是珍贵的天然食品,兼具医疗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脂类及矿物质,还含有抑制肿瘤、抗癌的特殊营养素。 A.蜂王浆; B.蜂蜜; C.蜂蜡 9. 蚂蚁是特殊的昆虫,需要通过研究和规模饲养才能得到较成熟的蚂蚁饲养技术。

昆虫生产学

第一节昆虫生产学原理基本概念 昆虫生产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Insect production)主要论述经济资源昆虫生产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它的任务是研究具有某种预定经济性状特点的昆虫始祖种源群体(实验种群)及生产群体(或称目标昆虫培养物、昆虫培养物)建立和再生产的理论、技术和实践问题。 昆虫始祖种源群体的建立是昆虫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自然野生昆虫种质资源(原始物质基础)向昆虫生产过渡的必经阶段;目标昆虫培养物是指为了某种经济目的而在人工管理条件下大量生产培养的昆虫及其各种副产物,既可包括人工生产培养的益虫,也包括人工生产培养的某些害虫,同时涉及不断发现和发掘其经济价值的新种类以及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的土著资源昆虫。比如,人工大量生产培养的家蚕、紫胶虫、蜜蜂、白蜡虫、五倍子蚜虫、赤眼峰等益虫可视为传统经济昆虫;蝗虫本是著名农业害虫,但为用于食用或生物防治目的而进行生产养殖时,则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市场发展空间的特色经济项目;蚱蝉、豆天蛾、蜻蜓、木蠹蛾、鱼蛉、松毛虫、甘蔗龟等在一些地区具有历史的应用;黄粉虫、蝇蛆、蛴螬等虫粉已经成为新型的常规饲料蛋白源,如此等等。一旦某种昆虫被列入生产培养计划,即可称之为产业昆虫(Industrial Insect)。 昆虫生产学是促进虫业发展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昆虫生产饲料、食品、保健品,利用授粉昆虫作为农业增产的措施,发展很快。目前除家蚕、柞蚕、蜜蜂等可作食用外,新开发的昆虫有家蝇、黄粉虫、豆天蛾、蝗虫、蚱蝉等,其中家蝇、黄粉虫、土元、东亚飞蝗等工厂化生产养殖技术已获成功。在生产昆虫源蛋白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生产高蛋白食品和保健食品以及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高利润附加值产品,是昆虫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主导方向。目前以饲用、食用、鉴赏昆虫等为代表的十二个虫业领域逐步形成了明晰的轮廓。 “虫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传统虫业、近代虫业与现代虫业发展阶段。传统虫业最为著名的有“养蚕业”(图1-1,图1-2)和“养蜂业”(图1-3),近代虫业的代表种是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等工业原料昆虫,现代虫业的发展以天敌的繁殖利用为主体(图1-4),逐步扩大至各个领域;以黄粉虫为代表的饲用昆虫发展最为迅速(图1-5,图1-6)。 第二节昆虫生产学的发展历史时期 昆虫生产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对经济昆虫资源以及昆虫的全面认识发展基础上的。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状态下,大多数的昆虫由于取食植物的各个组织而造成全球每年20%~30%农产品的损失,此外,在热带,每年有成千上万人死于由昆虫传播的疟疾、睡眠病及其它疾病。因此,人们过多地重视了昆虫有害的一面,导致昆虫学长期进行害虫防治学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应用,对于昆虫的资源功能和生态转化功能的认识失之偏颇,利用极少。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益虫利用,如养蚕、养蜂、生物防治(天敌昆虫黄猄蚁、瓢虫的利用)等,但在昆虫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仍是害虫防治占主导地位,即以“害虫防治学或植保昆虫学”的局部内容代替了昆虫学的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经济昆虫资源学的研究异军突起,引起国内外昆虫学界、农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经济昆虫资源学的研究又促进了昆虫学科更全面的发展,一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害虫防治学或植保昆虫学”发展方向,自2000年以来,对昆虫资源的发掘和产业化推进已经成为各国昆虫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昆虫学已经明显地表现出“理论昆虫学与昆虫技术学”、“害虫防治学”和“经济昆虫资源学与昆虫生产学”三个发展方向。昆虫生产学是实现昆虫资源产业化利用的技术基础。 昆虫生产学既是一门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领域,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基础。我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桑蚕生产利用已有近8000年的悠久历史,公元前一世纪就以“丝国”而闻名世界。公元四世纪永嘉地区(即今浙江温州一带)农民发明了人工低温催青制取生种,一年能养八批蚕。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蚕业生产知识,许多古农书都曾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作过总结。列有专章论述蚕业生产的重要农书有:后魏的《齐民要术》,北宋的《秦观农书》,南宋的《陈敷农书》,元代的《农桑辑要》、《士农必用》、《务本新书》、《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清代的《湖蚕述》、《蚕桑辑要》、《蚕桑萃编》、《广蚕桑说》等。我国的养蜂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养蜂酿蜜和蜂蜜用于医药治病的记载。记载养蜂的古农书有:春秋时代的《致富全书》,战国时代及西汉初年的《山海经》,晋代的《博物志》,宋代的《蜂说》、《尔雅翼》,元代的《琅环记》、《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明代的《郁离子》、《明兴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明末清初的《物理小识》,清代的《蜂衙小记》等。 我国是生物防治历史最久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进生物防治产业化的国家。早在公元304年,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一书中就有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的记载:“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yu) 街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 养蚕、养蜂和生物防治中的天敌昆虫利用对昆虫生产学做出巨大贡献并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18世纪从动物学范围内分出一门独立学科——昆虫学,19-20世纪末从昆虫学中分出应用昆虫学,首先是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后来又形成卫生昆虫学和兽医昆虫学等。 昆虫生产学经历了起源、成长和成熟的发展阶段。 昆虫生产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近60-80年期间,为了生物防治(包括遗传防治)目的培养昆虫和昆虫人工饲料(培养基)的研究取得了成就,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培养节肢动物,其中包括昆虫,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生物防治范围内的会议上不止一次地讨论过。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它被分为一个独立范围,但主要服从生物防治。196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美国盖总斯维尔召开了培养节肢动物的第一次会议。20世纪80年代昆虫生产学的问题和任务迅速扩大。1982年国际有害动植物防治组(IOBC)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大量培养昆虫优质管理会议。1985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二届会议,此届会议主要讨论大量饲养天敌昆虫与无脊椎动物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 昆虫学(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 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 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 虫龄(instar) :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 1 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 龄期( stadium ):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 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 3 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 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 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 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 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 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 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 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 (卵或幼虫) 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 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 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 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 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 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 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 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 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 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 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18. 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如: 粘虫、棉铃虫、麦蚜等。 19. 拟态: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 这种现象叫“拟态”。 20. 保护色:昆虫为了能够生存,避过敌害使本身的体色变得与环境相近的现象称为保护色。 21. 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是雌雄两性必需经过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由雌虫 将受精卵产出体外。卵经孵化而成为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22. 卵胎生:大多数进行孤雌生殖的蚜虫,它们的卵在母体内已经孵化,由母体直接产下幼虫。这种现象称卵胎生。 23. 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机械设备以及多种现代化除虫工具来预测及防治害虫的手

《资源昆虫学》学习指南

《资源昆虫学》学习指南 《资源昆虫学》课程总学时共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分为5章28学时,课内实践教学4学时,野外实习教学24学时(见下面学时计划)。 1、理论教学 28学时的课堂教学将驶向:1)讲解资源昆虫及资源昆虫学的概念,介绍资源昆虫的种类、用途及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掌握资源昆虫的概念及资源昆虫的种类。2)通过食用和饲用昆虫学习介绍人类的食虫历史、食虫原因,哪些昆虫适于开发以及昆虫食品的加工方法;介绍各种食用资源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掌握重要食用资源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介绍饲料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养殖技术。掌握黄粉虫和家蝇的生活习性及养殖技术。3)通过药用昆虫学习:介绍药用昆虫的开发、利用概况,讲解主要药用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采集加工、性状鉴别、功效及用法。全面掌握主要药用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采集加工、性状鉴别、功效及用法。4)通过观赏娱乐类昆虫学习:介绍色彩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出闪烁荧光等具有观赏娱乐价值昆虫的形态、习性、养殖以及标本、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技巧。掌握重要观赏娱乐昆虫的形态、习性、养殖以及标本、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技巧。5)通过工业原料昆虫学习:介绍工业原料资源昆虫的形态、生物生态学习性、饲养技术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掌握重要工业原料资源昆虫的形态、生物生态学习性、饲养技术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 2、课内实践教学 通过4学时的学生课内实践,使同学们了解食用昆虫、药用昆虫、仿生昆虫开发利用现状及昆虫企业与创业,一方面加深学生的资源昆虫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实习使同学们亲身特殊经济昆虫饲养技能、经济价值及品质鉴定,亲身体验资源昆虫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意思。

《资源昆虫学》课程大纲

《资源昆虫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资源昆虫学 (英文):Resource Entomology 课程编号:14371120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资源昆虫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研究食用、药用、观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殖及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资源昆虫,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常见食用昆虫、药用昆虫、观赏昆虫、工业原料昆虫和饲料资源昆虫种类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利用价值、应用方式以及人工繁殖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资源昆虫的概念、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国内外各类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概况。掌握食用资源昆虫、医用资源昆虫、观赏娱乐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及饲料资源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保护、经济意义及应用。掌握主要资源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养殖及应用方法、技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一、讲解资源昆虫及资源昆虫学的概念。 二、介绍资源昆虫的种类、用途及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

第一章食用昆虫(6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的食虫历史、食虫原因,适于开发的昆虫以及昆虫食品的加工方法;各种食用资源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食用资源昆虫的种类、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难点为适于开发的判定标准 第一节概述(2学时) 一、人类的食虫历史 二、为什么人类喜食昆虫? 三、适于开发的昆虫种类 四、昆虫的食用方法 五、食用昆虫的加工方法 第二节等翅目Isoptera (0.5学时) 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 Shiraki 第三节直翅目Orthoptera (1学时) 一、蝗虫类 1、中华稻蝗Oxya chinens (Thunb) 2、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 (Meyen) 3、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 L. 二、蟋蟀类 1、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lentosus Lichtenstein 2、油葫芦Gryllus testaco Walkes 三、螽斯类 1. 蝈蝈Gampsaocleis gratiosa Br. Wat. 第四节同翅目Homoptera(0.5学时) 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熟练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