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一.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___O___滑动窗口协议

2.___K___面向字符型的协议

3.___M___标识字段

4.___U___LCP

5.___N___U帧

6.___C__突发长度

7.___P___GBR 8.___F___差错控制

9.___Q___SR 10.__Z _link open

11.___E __检测码 12.___X___配置请求帧

13.___J___透明传输 14.___S___流量控制

15.___D___纠错码 16.___A___误码率

17.___V___NCP 18.___W___Link Establish

19.___Y___CHAP 20.___R___捎带确认

A.二进制比特序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B.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C.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比特长度。

D.能够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

E.能够发现传输差错,但是不能自己纠正的编码。

F.能够自动检测出传输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机制。

G.CRC校验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共同使用的一种多项式。

H.CRC校验码计算时采用二进制算法。

I.由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构成的线路。

J.数据链路层保证帧中的二进制比特的组合不受任何限制的能力。

K.利用标准字编码中的一个子集来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L.HDLC协议中有主站来控制从站通信的结构。

M.HDLC规定用作帧开始与结束的字段。

N.HDLC协议中起控制作用,可以随时发出,不影响带序号帧的交换顺序的帧。O.数据链路层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中采用的协议。

P.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并重新发送出错帧之后的所有帧的纠错方法。

Q.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重新发送出错帧的纠错方法。

R.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在差错控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S.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能够实现的控制功能。

T.广泛应用与Internet环境中路由器-路由器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U.PPP中用来建立.配置。管理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协议。

V.PPP中用来建立和配置网络层的协议。

W.当用户计算机与路由器建立了物理层连接,PPP进入的状态。

X.当链路连接建立时,用户计算机首先向路由器发出的LCP帧。

Y.PPP中需要通过三次握手来实现认证的协议.

Z.NCP在网络层配置完成后链路进入的状态。

1.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网络层无差错的 B

2.A.物理链路 B.数据链路 C.点-点链路 D.端-端链路

3.2.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

A.正确性

B.安全性

C.透明性

D.可靠性

3.数据链路层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传输与 D

I.流量控制 II.面向连接确认服务 III.差错控制 IV.面向字符型

A.I,II

B.I,II与IV

C.III,IV

D.I,III

4.HDLC协议的性质是 A

A.面向连接确认

B.面向连接不确认

C.无连接确认

D.无连接不确认

5.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数据字段检查出连续几个1就增加1个0(B)

A.4

B.5

C.6

D.7

6.以下关于CRC校验的工作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发送端首先发送数据多项式f(x)·x^k

B.生成多项式G(x)的比特位长度为32,那么k值就等于32

C.将f(x)·x^k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f(x)·x^k/G(x)=Q(x)+R(x)/G(x)

D.接受端对多项式f′(x)采用同样的运算,求得余数多项式R′(x)

7.如果G(x)为11010010,以下4个CRC校验比特序列中只有哪个可能是正确的 D

A.1101011001

B.101011011

C.11011011

D.1011001

8.以下关于HDLC信息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发送序列N(S)表示当前发送的信息帧的序号

B.接受序号N(R)表示已正确接受序号为N(R)—1的帧及以前各帧

C.对于NRM,探寻位P=1,表示主站向从站发出“探寻“

D.P与F只在数据帧交换过程中成对出现

9.以下关于HDLC监控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RR表示确认序列为N(R)—1及以前的各帧

B.RNR表示确认RR以前的各帧,暂停接受下一帧

C.REJ表示确认序列为N(R)—1及以前的各帧,NR以后的各帧被否认

D.SREJ表示确认序列为N(R)—1及以前的各帧,只否认序列为N(R)的帧

10. 以下关于HDLC监控帧在滑动窗口实现机制中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C__。

A. RR帧、RNR帧用于拉回重传方式

B. SREJ帧用于选择重传方式

C. REJ帧用于两种重传方式

D.所有监控帧都不包含发送序号,但是必须有接收序号

11. 设计流量控制算法的基本思路是控制_____A_____。

A.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量 B.接收端接收的数据流量

C.发送端于接收端的数据流量 D.中间转发节点之间的数据流量

12. 以下关于滑动窗口控制机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C______。

A.在GBN与SR方式中发送端不必等待接收端的确认就可以连续发送多帧B.发送端可以连续发送帧的数量要受到接收端的限制

C.限制的因素取决于接收缓冲区可以用于接收新的接收帧的字节数

D.滑动窗口协议中,人们定义了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

13. 采用拉回方式时,发送方使用帧编码为0~6,如果编号为1的帧确认没有返

回就出现超时,那么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为_____C_____。

A.1

B.2

C.6

D.7

14. 对于NRM中,关于主站发送数据帧“N(S)=3、N(R)=4、P=1”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D_。

A.主站已确认接收从站发送序号3及以前的数据帧

B.从站要发送序号为4的数据帧

C.主站探询从站是否要释放数据链路连接

D.主站已经结束数据链路连接

15. 以下关于传输延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C______。

A.传播延时是指:电信号通过传输介质需要的传播时间

B.发送延时是指:主机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

C.处理延时是指:接收端接收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D.帧传输总延时等于传播延时、发送延时与处理延时之和

16. 以下关于PPP协议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D______。

A.支持点-点线路连接,不支持点-多点连接

B.支持全双工通信,不支持单工与半双工通信

C.可以支持异步通信或同步通信

D.使用帧序号,提供流量控制功能

17. 以下关于PPP协议工作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C______。

A.在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帧的组帧、传输与拆帧,以及CRC校验功能

B.链路控制协议(LCP)可以建立、配置、管理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

C.网络控制协议(NCP)只能配置IP,不能用于其他网络层协议

D.可以用于ADSL Modem、HFC与光纤接入

18.以下关于PPP帧头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标志字节值为0x7E B.地址字段值为0xFF

C.控制字段值为0x02

D.协议字段值分别为对应三种类型帧

19.PPP帧的链路最大帧长度的默认值是(D)

A.53B

B.536B

C.1200B

D.1500B

20.以下关于PPP协议工作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建立PPP链路连接首先发出LCP配置请求帧

B.PPP的链路认证协议主要有两种:PAP和CHAP

C.PAP用密文传输用户与口令

D.CHAP认证可以防止出现重发攻击

三.

1.如果数据字段为11100011,生成多项式G(X)=X^5+X^4+X+1。请写出发送的比特序列,并画出曼切斯特编码序号波形图。

答案:发送的比特序列:1 1 1 0 0 0 1 1 1 1 0 1 0

对应的Manchester编码波形:

2.某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并且生成多项式个G(x)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目的主机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含CRC检验码)。请判断传输过程是否出现了差错?为什么?

答案:出现传输差错。

3.在后退重传(GBN)方式中,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之时,只收到编号0,2,4,5,6,的帧,那么发送方需要重发哪几个帧?

答案:发送方需要重发编号为0~6的6个帧。

4.在选择重传(SR)方式中,发出放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之时,只收到编号0,2,4,5,6的帧,那么发送方需要重发哪几个帧?

答案:发送方需要重发编号为1,3两个帧。

5.在数据传输速率为100Kbps的卫星链路上传输长度为1000bit的帧。如果采取捎带确认的方法,帧序号长度为3bit,接受方也用同样长度的数据帧捎带确认。请计算下面两种情况下的最大信道利用率。

(1)停止—等待协议

(2)连续传输协议

答案:(1)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最大利用率为3.57%。

(2)连续传输协议的信道最大利用率为12.90%。

6.外地子公司租用Modem与公司网络连接。如果Modem数据传输率为3600bps,以异步传输方式传输,每个字节加1bit起始位、1bit的终止位。传输的数据长度为72*10^6字节。忽略线路传播延时。问:发送数据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发送数据最少用2*10^5(S)。

7.已知:HDLC的监控帧的结构如图4—28所示。

标志字段F (8位)地址字段A

(8位)

控制字段C

(8位)

信息字段I

(长度可变)

帧校验字段FCS

(16位)

标志字段F

(8位)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监控帧S

图4-28 HDLC监控帧的结构

已知:主站要求发送方对编号为2开始的所有帧都要重发。

请写出:监控帧控制字段C的比特序列值。

答案:监控帧S的控制字段值为:10 100 010

1 0 监控P/F N(R)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B )。 A帧定界功能B.电路管理功能 C差错控制功能D.流量控制功能 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C )。 A.定义数据格式B.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 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 3.下述协议中,( A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ICMP B.HDLC C.PPP D.SLIP 4.数据链路层采用了退回N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 C )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 B.5 C.6 D.7 5.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B )。 A.1 B.2 C.3 D.4 6.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方式,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O~6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了对1、3和5号帧的确认,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的数目是( A )。 A. 1 B.2 C.5 D.6 7.下列有关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数据链路层只能提供差错检测,而不提供对差错的纠正 B.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也无法检测出双位错误 C.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 D.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 8.字符S的ASCII编码从低到高依次为1100101,采用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 D )不能检测? A.11000011 B.11001010 C.11001100 D.11010011 9.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D )。 A.差错校验B.帧序号 C.NAK机制D.超时机制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1,接收窗口也为1时,相当于ARQ的( C )方式。A.回退N帧ARQ B.选择重传ARQ C.停止-等待D.连续ARQ 二、综合应用题 1. 在一个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下列字符编码: A 01000111; B 11100011;FLAG 01111110;ES C 11100000 在使用下列成帧方法的情况下,说明为传送4个字符A、B、ESC、FLAG所组织的帧实际发送的二进制位序列。1)字符计数法;2)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3)使用比特填充的首

2017计算机网络习题:第四章 局域网20172409515648

第四章局域网 4-03、一个7层楼,每层有一排共15间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的楼上设有一个插座,所有的插座在一个垂直面上构成一个正方形栅格组成的网的结点。设任意两个插座之间都允许连上电缆(垂直、水平、斜线……均可)。现要用电缆将它们连成(1)集线器在中央的星形网;(2)总线式以太网。试计算每种情况下所需的电缆长度。 答:(1)假定从下往上把7层楼编号为1-7层。按楼层高4米计算。在星形网中,集线器放在4层中间位置(第8间房)。电缆总程度等于: 7 15 4 ΣΣ √(i-4)2+(j-8)2=1832(m) i=1 j=1 (2)对于总线式以太网(如10BASE2),每层需4×14=56(m)水平电缆,垂直电缆需4×6=24(m),所以总长度等于 7×56+24=416(m) 4-04数据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答: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4-06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和FOMAU所代表的意思。 答: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别表示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5表示粗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米。2代表细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185米。T表示双绞线。 10BROAD36:“10”表示数据率为10Mbit/s,“BROAD”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宽带信号,“36”表示网络的最大跨度是3600m。 FOMAU : (Fiber Optic Medium Attachment Unit) 光纤媒介附属单元。 4-07 10Mbi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在帧的长度方面需要有什么改变?为什么?传输媒体应当有 什么改变? 答:以太网升级时,由于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帧的发送时间会按比例缩短,这样会影响冲突的检测。所以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使参数a 保持为较小的值,才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在帧的长度方面,几种以太网都采用802.3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最大帧长,使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之间可方便地通信。100bit/s的以太网采用保持最短帧长(64byte)不变的方法,而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m,同时将帧间间隔时间由原来的9.6μs,改为0.96μs。1Gbit/s以太网采用保持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的方法,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法”的办法使最短帧仍为64字节,同时将争用字节增大为512字节。传输媒体方面,10Mbit/s以太网支持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而100Mbit/s和 1Gbit/s以太网支持双绞线和光纤,10Gbit/s以太网只支持光纤。 4-08有10个站连接在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pdf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1章) 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考点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章)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 P450-22: Consider the following network. With the indicated link costs, use Dijkstra’s shortest-path algorithm to compute the shortest path from x to all network nodes. Show how the algorithm works by computing a table. Answer Problem 22 D(y),p(y)D(z),p(z) Step N’D(s),p(s) D(t),p(t)D(u),p(u)D(v),p(v)D(w),p(w ) 0x∞∞∞8,x6,x6,x∞ 1xw∞∞14,w8,x6,x∞ 2xwy∞15,y14,w7,y18,y 3xwyv∞11,v10,v18,y 4xwyvu14,u11,v18,y 5xwyvut12,t16,t 6xwyvuts16,t 7xwyvutsz y t z x v s w u Routing Table:

P451-25: Consider the network fragment shown below. x has only two attached neighbors, w and y. w has a minimum-cost path to destination u of 5, and y has a minimum-cost path to u of 6. The complete paths from w and y to u (and between w and y) are not shown. All link costs in the network have strictly positive integer values. a.Give x’s distance vector for destinations w, y, and u. b.Give a link-cost change for either c(x,w) or c(x,y) such that x will inform its neighbors of a new minimum-cost path to u as a result of executing the distance-vector algorithm. c.Give a link-cost change for either c(x,w) or c(x,y) such that x will not inform its neighbors of a new minimum-cost path to u as a result of executing the distance-vector algorithm. Answer Problem 25 a. D x(y) = 5, D x(w) = 2, D x(u) = 7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_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4.01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4个方面的技术特性,请简述之。 答: 局域网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局域网标准,试图抢占和垄断局域网市场。因此,局域网标准一度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 (1)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指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介质类型,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无线传输媒体。目前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体是双绞线。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无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指借助传输媒体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常用的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技术等,属于物理层研究的范畴。 (3)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组网时计算机和通信线缆连接的物理结构和形状。常用的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不同的网络拓扑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 (4)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方法指多台计算机对传输媒体的访问控制方法,这里的访问,是指通过传输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常用的有随机争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访问控制方法。目前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受控的随机争用方法,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方法。 4.0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有何作用?为什么在目前的以太网网卡中没有LLC子层的功能? 答: 在局域网发展的早期,有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与接入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而与传输媒体无关的链路控制部分放在LLC子层。这样可以通过LLC子层来屏蔽底层传输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的异构性,实现多种类型局域网之间的互操作。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实际应用的局域网类型日趋单一化,因此LLC子层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仅实现了MAC协议。 4.03简述以太网CSMA/CD的工作原理。 答: CSMA/CD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总线上的各个计算机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总线的使用权。只有获得总线使用权的计算机才能向总线上发送数据,而发送的数据能被连在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到。 CSMA/CD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 (1)载波监听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 (2)多点接入是指在总线式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 (3)冲突检测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媒体,判断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和。 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是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地址的映射问题。 :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它标志主机(或路由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习题全解

第一章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4)Internet时代 各个阶段特点参加课本。 2.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信控制处理机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它们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层网络。将通信子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之变成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网. 3. 什么叫耦合度?按耦合度的不同如何区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计算机系统? 答: 耦合度是处理机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它可用处理机之间的距离及相互连接的信号线数目来表示,下表说明了按耦合度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和其它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处理机间距离处理机安装的范围系统类型 0.1m 同一路板上数据流机 1m 同一系统多处理机 10m 同一房间局域网 100m 同一建筑物 1km 校园 25km 城市广域网 100km 国家 1000km 洲 第二章 1. 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答: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包传输介质、传输设备(多路复用器、交换机)等及数据处理系统。 2. 信道的通信方式有哪几种?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哪种方式?为什么? 答:信道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以及全双工通信。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半双工方式。性价比最高。 3.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章中文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章中文版答案 WRI 研究生0601 4复习题 1. 网络层的分组名称是数据报.路由器是根据包的IP地址转发包;而链路层是根据包的MAC地址来转发包. 2. 数据报网络中网络层两个最重要的功能是:转发,选路.虚电路网络层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转发,选路,和呼叫 建立. 3. P200 转发是当一个分组到达路由器的一条输入链路时,该路由器将该分组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路.选路是当 分组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时,网络层必须决定这些分组所采用的路由或路径. 4. 是,都使用转发表,要描述转发表,请参考4.2节.在虚电路网络中,该网络的路由器必须为进行中的连接维持 连接状态信息。每当跨越一台路由器则创建一个新连接,一个新的连接项必须加到该路由器转发表中;每当释放一个连接,必须从该表中删除该项。注意到即使没有VC号转换,仍有必要维持连接状态信息,该信息将VC号与输出接口号联系起来。每当一个端系统要发送分组时,它就为该分组加上目的地端系统的地址,然后将该分组推进网络中。完成这些无需建立任何虚电路。在数据报网络中的路由器不维护任何有关虚电路的状态信息。每个路由器有一个将目的地址影射到链路接口的转发表;当分组到达路由器时,该路由器使用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在该转发表中查找适当的输出链路接口。然后路由其将该分组项该输出链路接口转发。虽然在数据报网络中不维持连接状态信息,它们无论如何在其转发表中维持了转发状态信息。在数据报网络中的转发表是由选录算法修改的,通常每1到5分钟左右更新转发表。在虚电路网络中,无论何时通过路由器拆除一条现有的连接,路由器中的转发表就更新。 5. P202 单个分组:确保交付;具有延时上界的确保交付.分组流:有序分组交付;确保最小带宽;确保最大时延抖 动.因特网的网络层不提供这些服务.ATM的CBR(恒定比特率)服务同时提供确保交付和计时.ABR (可用比特率)不提供该假想服务. 6. 交互式实时多媒体应用,如:IP电话和视频会议.这些应用都得益于ATM的CBR服务的实时性.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 09-33)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 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 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80ms B : 80.08ms C : 80.16ms D : 80.24ms 4、( 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 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 (13-33)在OSl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 (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范文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 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被分为A、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 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 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 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 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 )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 ,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 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 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 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 (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 (bridge) 。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 (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gateway) 。 4.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 RARF和ICMF。 IP 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 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 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 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 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 ,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 分别为 1,2,3,0,0 字节;主机号字段 host-id 分别为 3 字节、 2 字节、 1 字节、 4 字节、 4 字节。特点: (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

【参考借鉴】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doc

一.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___O___滑动窗口协议 2.___K___面向字符型的协议 3.___M___标识字段 4.___U___LCP 5.___N___U帧 6.___C__突发长度 7.___P___GBR8.___F___差错控制 9.___Q___SR10.__Z _linkopen 11.___E __检测码12.___R___配置请求帧 13.___J___透明传输14.___S___流量控制 15.___D___纠错码16.___A___误码率 17.___V___NCP18.___W___LinkEstablish 19.___R___CHAP20.___R___捎带确认 A.二进制比特序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B.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C.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比特长度。 D.能够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 E.能够发现传输差错,但是不能自己纠正的编码。 F.能够自动检测出传输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机制。 G.CRC校验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共同使用的一种多项式。 H.CRC校验码计算时采用二进制算法。 I.由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构成的线路。 J.数据链路层保证帧中的二进制比特的组合不受任何限制的能力。 K.利用标准字编码中的一个子集来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L.HDLC协议中有主站来控制从站通信的结构。 M.HDLC规定用作帧开始与结束的字段。 N.HDLC协议中起控制作用,可以随时发出,不影响带序号帧的交换顺序的帧。O.数据链路层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中采用的协议。 P.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并重新发送出错帧之后的所有帧的纠错方法。 Q.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重新发送出错帧的纠错方法。 R.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在差错控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S.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能够实现的控制功能。 T.广泛应用与Internet环境中路由器-路由器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U.PPP中用来建立.配置。管理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协议。 V.PPP中用来建立和配置网络层的协议。 W.当用户计算机与路由器建立了物理层连接,PPP进入的状态。 X.当链路连接建立时,用户计算机首先向路由器发出的LCP帧。 Y.PPP中需要通过三次握手来实现认证的协议. Z.NCP在网络层配置完成后链路进入的状态。 二 1.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网络层无差错的 B 2.A.物理链路B.数据链路C.点-点链路D.端-端链路 3.2.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

计算机网络-谢希人-第七版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 2.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硬件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用户应用软件 4.多媒体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 5.感觉媒体表示媒体 6.只读型一次写型重写型 7.超链接(Hyperlink) 8.人工智能领域 9.集成化、智能化、嵌入化、网络化 10 .扩展 二、选择题(可多选) 1.D 2.A 3.A B 4.A 5.B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哪些? 答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音频信息、视频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编码、存储、加工、传输,将它们有机地集成组合,并建立起相互的逻辑关联,使之成为具有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所以,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 (1)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 集成性 (3) 交互性

(4) 协同性 (5) 实时性 2.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具有哪些优点:答案: (1) 启动延时速度都大幅度地缩短 (2)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3)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3.请从多媒体自身特征出发解释传统电视为何不属于多媒体? 答案: 传统电视却乏交互性,不能根据用户需要浏览电视节目,因此,传统电视不属于多媒体。4.简述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答案: 虚拟现实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应用,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有:大规模数据场景建模技术、动态实时的立体听觉、视觉生成技术、三维定位、方向跟踪、触觉反馈等传感技术和设备,交互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5.简述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 必要性:在多媒体系统中,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图像、视频画面质量和听觉效果,必须解决视频、音频信号 数据的大容量存储和实时传输问题 可能性:多媒体声、文、图、视频等信源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数据压缩就是将庞大的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保留相互独立的分量。 第2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一、填空题 1.通用计算机(工作站等) 能够接收和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各种多媒体适配器通信传输设备及接口装置 2.MPC 3.平面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胶片扫描仪 4.接触式三维扫描仪时差测距三维扫描仪三角测距三维扫描仪结构光源三维扫描仪非接触被动式扫描三维扫描仪。 5.Windows系列 BeOS MacOSX。 6.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扫描技术触摸屏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