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管理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管理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管理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管理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231004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熟悉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环境管理知识、基础理论和环境管理技能,以适应现代化环境管理工作需求。

(三)实施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故各部分内容要尽量讲得全面一些。对重点、难点要精讲,对学生容易掌握的知识,可以略讲;或者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教师作归纳。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讲授中结合习题,增加学生的兴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为理论基础课,在预修《环境科学概论》后开始学习,并为《环境经济学》的学习作良好的铺垫,是环境科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的必修专业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作业需要学生查阅课外文献,综合地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环境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环境管理工作,

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考核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平时的成绩(包括期中考试、作业、提问等)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环境管理学》,叶文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环境管理学》,朱庚申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吴忠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环境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张承中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5.《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荷)布瑞汉特等编,张明顺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二、中文摘要

环境管理学以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运动。环境管理学认为,环境管理的本质是“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管理学包括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资源环境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等各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管理环境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

2)熟悉并掌握不同环境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生态管理的系统性和主要内容;

3)了解环境管理的各种手段,掌握不同管理手段的主要特征。

4)了解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并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的特征。

重点:

1)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

2)了解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并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的特征;

3)了解环境管理的各种手段,掌握不同管理手段的主要特征。

难点:

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

习题: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2)环境管理的手段。

第2部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三种生产理论(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理解三种生产理论以及其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

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点:

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习题:

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2.2部分环境管理学的其他理论(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并掌握环境管理的界面活动控制论和协调理论,并对其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理解并掌握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重点:

理解并掌握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第3部分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掌握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分类,熟练掌握环境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2)了解环境预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并熟练运用环境预测的方法;

3)了解环境标准的定义和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掌握环境标准的分类以及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4)了解环境审计的概念,掌握环境审计的方法和步骤并能进行案例分析;

5)了解环境信息的特点,掌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重点:

1)掌握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分类,熟练掌握环境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2)掌握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并熟练运用环境预测的方法;

3)掌握环境标准的分类以及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难点:

1)掌握环境标准的分类以及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2)掌握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并熟练运用环境预测的方法。

习题:

1)环境标准的分类以及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2)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环境预测的方法。

第4部分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老三项制度(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的管理目标

2)熟悉并掌握老三项制度的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并能熟练进行案例分析重点:

老三项制度的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

难点:

老三项制度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并能熟练进行案例分析。

第4.2部分新五项制度(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我国环境管理新五项制度的管理目标

2)熟悉并掌握新五项制度的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并能熟练进行案例分析

重点:

新五项制度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

难点:

新五项制度具体管理措施和程序,并能熟练进行案例分析。

习题:

1)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

2)我国现行环境管理8项制度。

第5部分区域环境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城市环境管理(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城市环境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理解并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并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重点:

城市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难点:

城市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习题: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5.2部分农村环境管理(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理解农村环境的特点以及与城市环境的区别;

2)了解农村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理解乡镇工业污染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

4)掌握农村环境的改善途径和管理方法;

重点:

1)乡镇工业污染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

2)农村环境的改善途径和管理方法;

习题:

1)乡镇工业污染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

2)农村环境的改善途径和管理方法

第5.3部分流域环境管理(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理解流域的概念并掌握流域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理解流域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和掌握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发区的概念,开发区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理解开发区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理解开发区环境管理的内容。

重点:

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难点:

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6部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6.1部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理解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的相互关系,掌握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熟悉和理解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掌握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2)理解并掌握作为管理主体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ISO14000系统标准的基本模式,理解并应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要求,;

3)理解并掌握作为管理对象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不同污染源的管理制度和排污收费的制度,理解产品周期管理的思想,熟悉并掌握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要点。

重点:

1)熟悉和理解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掌握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2)掌握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并熟练运用环境预测的方法,理解并熟练应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要求;

难点: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习题: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6.2部分清洁生产(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理解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源和控制途径,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理解并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及清洁生产审计的概念

重点: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习题: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第7部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的概念,保护对象和类型;掌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和类型,并理解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3)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作用

重点: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和类型;

难点: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习题: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作用。

第8部分全球环境问题以及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特点,熟悉全球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2)理解并掌握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的对象与内容,了解和熟悉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参加的环境保护双边公约的概况;

3)理解我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与态度,了解我国已加入和签署的环境保护国际协定,熟悉并掌握我国对重要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和立场。

重点:

1)全球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2)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3)我国对重要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和立场。

习题:

1)全球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2)我国对重要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和立场。

编写人:姜承志

审核人:

批准人: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