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工程练习题

基因工程练习题

基因工程练习题
基因工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

限制酶1:限制酶2:

限制酶3:限制酶4:

限制酶5: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

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对碱基

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对碱基

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2、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3、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称为)。由这条链为模板复制出的单链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

A. B.

C. D.

4、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比较经济有效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5、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形成氢键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面各项中与蛋白质工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分析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B.研究并改变某种蛋白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

C.设计和制造自然界中没有的人工蛋白质

D.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人的某种遗传病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8、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目前在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9、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鱼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10、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生物体贮存着的能

量(NP)

生物呼吸消耗的

能量(R)

①15.91 2.68 13.23

②871.27 369.68 501.58

③0.88 0.34 0.54

④141.20 62.07 79.13

⑤211.85 19.26 192.59

A.被调查时刻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

B.②→④→①→③是能量流动的唯一一条食物链

C.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

D.④的GP中不包括残留在其粪便中的能量

11、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营养级

12、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细胞器

B.质粒改造后可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C.质粒上基因的表达不遵循中心法则

D.质粒必须具有抗生素抗性以便筛选

13、基因检测技术不能应用于( )

A.侦查罪犯

B.预防遗传病

C.基因诊断遗传病

D.人工体外受精

14、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水稻某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三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

B.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均相同

C.图示、、三种方法均属于人工合成法

D.方法不遵循中心法则

1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6、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是抗链霉素基因,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工程菌”的培养基中的抗抗生素首先应该( )

A.仅有链霉素

B.仅有氨苄青霉素

C.同时有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D.无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17、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

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是(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18、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

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

19、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20、两位同学在观看有关恐龙的影片时,甲同学提出:“我体内的能量中可能有远古恐龙体内的能量。”乙同学也提出:“我体内的物质中也可能有远古恐龙体内的物质。”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说法( )

A.都有道理

B.都不对

C.只有甲同学的说法有道理

D.只有乙同学的说法有道理

2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载体

B.只能将双链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片段的平末端连

接起来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22、蛋白质工程的流程是( )

A.基因→表达→形成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

B.对蛋白质进行分子设计→改造蛋白质分子→行使功能

C.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

23、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Ⅱ、Ⅰ和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构建重组时,可用Ⅱ和Ⅰ切割目的基因和噬菌体载体

B.构建重组时,可用Ⅰ和Ⅰ切割目的基因和噬菌体载体

C.图乙中的噬菌体载体只用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用Ⅰ切割目的基因和噬菌体载体.再用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

24、下列调查动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

B.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可用样方法进行统计蒲公英种群密度

D.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

25、下列叙述哪项不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

A.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

B.某湖泊每立方米水中鲫鱼的数量

C.人工林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

D.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

26、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越稳定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27、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28、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

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

29、下列属于探究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

A.观察动物对电视图像的反应

B.用录音机记录鸟类繁殖时的呜叫声

C.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

D.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飞蛾

30、把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信使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

A.兔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C.兔的和大肠杆菌的携带相同的遗传信息

D.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能进入大肠杆菌

31、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32、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二.填空

33、生物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能够通过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人的血清蛋白。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目的基因是从何获取的? 。

2.“分子手术刀”是。

3.“分子缝合针”是。

4.“分子运输车”是。

5.操作步骤:从人的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插入和终止子。然后把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通过发育形成的牛体细胞都含人的,成熟的牛产的奶中含有,证明基因操作成功。

6.人的基因在牛体内能够表达,说明人和牛。

34、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种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

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

子(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35、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2?a)。

植物田鼠鼬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

同化

呼吸

摄入

同化

呼吸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6、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7、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

38、2.质粒运载体用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39、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除可用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连接酶有两类,即

连接酶和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37、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为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2.加热至90?95℃的目的是使中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的作用来完成的。

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链延伸,最终合成两条分子,此过程所用酶应具备特点。

4.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常用技术。

5.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其中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受体细胞染色体中,常用的方法是。

38、把牛奶变成“人奶”的技术,称之为“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生物反应器是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以动物体为“车间”,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重组药物蛋内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下图是培育表达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具有复制原点、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外,还必须具有启动

子、等。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片段,是识

别和结合的部位。

2.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过程③采用的生物技术

是。

3.为检测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技术。

4.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该系统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转

入中构成重组细胞,然后再运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

39、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

于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

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

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40、图Ⅰ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Ⅰ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与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其中①过程表示作用,大气中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

2.图Ⅱ中有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和丁的关系是。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的能量。

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的草,排出20的粪,长了10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41、如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文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基因组文库。

2.①过程提取的需要的切割,过程是。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扩增的方法,其原理

是。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其组成必须有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可以用技术进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的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 。

42、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地区种群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

似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环境条件有限,曲线呈现

出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

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 。

3.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应如何捕捞使效益最高? 。

4.某一地区2010年人口普査时有10万人,2011年比2010年增长1%。请预测按照此增长速率,2016年该地区的人口将有多少。(写出计算式即可)。在生物圈中,人口的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

取对策。

4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代表。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的主要形式是。增强(数字)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2.写出图乙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在该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占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

3.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种群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4.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人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力口。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具有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