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教中心教师管理制度

职教中心教师管理制度

职教中心教师管理制度
职教中心教师管理制度

成职中心教师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彭成职字2014 号

为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使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我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特制相关管理制度:

一、教师聘任

(一)教师聘任的基本原则

1、为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要采取自我申报、部门推荐,

并经校方审核后聘任。

2、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若遇特殊学科可由部门单独聘任,但

须报校方审核后聘任。

3、学校聘任教师原则上以中心教师为主,同时根据课程需要

聘任具有教师资格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外教师任课,但须报校方审核后聘任。

4、部门教师管理隶属部门,教学教研部门考核。

(二)聘任任课教师的基本条件

1、任课教师应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

家的法律、法规,具备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和师德。

2、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或

技术等级证书)。

3、对具有丰富从教经验和具备骨干教师资格的教师学校予以

优先聘任。

4、身体健康并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三)聘任教师的待遇及奖惩

1、受聘教师,部门按照实际课时发放工资及享受部门规定待

遇。

2、部门单独聘任的代课教师,根据其职称、任教资历核定课

时费标准,在聘任协议中予以规定和说明。

3、学校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尽职尽责,

出色并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深受学生好评的优秀教师,学校按照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4、学校对有下列行为者予以批评教育、警告直至解除聘任。(1) 不能按所规定授课任务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2) 每学期无故缺课三次以上或经常迟到或早退者;

(3) 经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并经学校考核后认定为不合格者。

二、教师考勤

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根据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精神及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请假

1、公假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教职工,出席会议、培训学习、参加教研活动等公事外出时间为公假。教师外出参加晋升学历的函授学习,出具有效证明文件并完备履行请假手续的,亦确认为公假。公假期间教师原定薪酬标准不变。

2、事假

(1) 教师因事请假,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1天以内经部门主任批准,3天以内报教学部领导批准,3天以上报中心领导批准。

(2) 事假一次不得超过3天,一学期事假不得超过10天,全年事假累计不得超过20天。

(3) 事假天数的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3、病假

教职工因病请假,必须出具医院证明,报请教学部领导批准。

4、其他类型假按有关文件规定办

(二)考勤

1、非教学人员实行坐班制,坐班时间与上课时间一致。因公外出必须与教学部主管领导打招呼,以便考勤。

2、教学人员在保证不缺课的前提下,实行弹性坐班,部门

服从分配,支持学校工作,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1、和上级保持一致,顾大局、识大体,是非明确,旗帜鲜明。

一切以工作为重。

2、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遵守会议纪律,发言积极有见

解。

3、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团结友爱,不挑拨是非,关心学校

管理,有正气和正直感。

4、按时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或专项工作)效果较好。

5、班级管理好,学风、班风、教风正。

6、教师队伍考核隶属校方,部门配合校方考核工作。

(三)在评优、晋职、晋级中有下列之一者一票否决;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1、不服从分配、不配合工作、推卸责任、有意扯皮内耗的;

2、有意起哄,有意捣蛋影响会议和教育教学秩序的;

3、受党纪、政纪处分,违反政策的;

4、出现重大教学、安全事故的;

5、师德师风败坏,影响较大的;

三、教师常规教学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工作过程,因此备课充分是上好课的保证。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完成课时任务的准备过程。

课时备课包括:

1、课时教学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方面的目标。

2、课时教

学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教具的准备。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课后反思。

集体备课应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最主要的问题,如,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上课

上课即课堂教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形成素质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必须严肃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争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密地组织教学,对学生严格

要求,耐心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正确地阐述教学内容,讲清基础知

识,设计好基本的技能训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保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3、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具、

学具,尤其是电化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

4、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上课

时不接打手机,中途不离开教室。

5、教师在课堂上要精神饱满,衣着整洁,教态自然,语言准

确、生动、板书工整,尊重学生,不斥责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教师在每节课后要进行课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总结本

节课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教与学的效果,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认真及时的批改,正误标记要明

确统一,用优、良、中、差等级评定作业质量,可适当用评语进行鼓励。作文批改要有评语。

2、批改作业要做到重点问题和错误,分析原因及时补救,学

生认真改错,复批评价要跟上。

3、普遍问题记心中,改进方法来纠正,完成作业困难生,加

强辅导不放松。

4、学期作业要展评,规范要求要讲明,培养学生好习惯,刻

苦努力争标兵。

(四)辅导

辅导是对学生的帮助于指导,辅导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课外辅导尤其是要抓好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提高。

1、对优等生可根据其特点,加深和拓宽知识、发展特长,鼓

励他们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课程。

2、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只是漏洞较多的学生要有计划地安排

辅导,帮助指导他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任课教师要利用早自习和课余时间主动地对所教学科有困

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指导复习、预习和完成作业。

(五)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1、听课、评课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研究的重要形式,

全体教师应按要求,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记录。

2、按督导评估要求,每学期教学部领导、中层干部听课不少

于20节;教师听课10节以上,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学生上课。

3、听课教师应提前进入课堂,不迟到,不中途离场,不在课

堂议论或讲话,不接听手机,上下课应与学生一起行立,以示对上课教师的尊重。

4、积极参加评课,评课时应积极发表意见,实行平等对话,

共同提高。评课原则是:对课不对人。

5、凡代表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外出学习的,回校后,要及时

向全体教师进行交流汇报。

6、常规教学与津贴挂钩。

7、部门教学教研必须接受校方考核。(考核细则另行规定)

六、职教中心、党校、教师进修教师交叉任课

1、鼓励各部门教师交叉任课。

2、交叉任课老师要服从部门的安排。

3、做好各部门工作时间不能产生冲突。

4、其它事宜按所在部门的管理办法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