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论文-周转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周转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周转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周转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第1 章前言

1.1 引言

轮系传动时,有一个或几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而是绕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这种轮系被称作周转轮系[1],如图1.1所示。

周转轮系是由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组成的。围绕着固定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太阳轮。如图1-1中的齿轮1和齿轮3;齿轮2围绕着自己的轴线作自转的同时又与构件H通过回转副相连一起绕着固定轴线作公转就像行星一样运动故称为行星轮。其中构件H我们称为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图1.1周转轮系

根据自由度数的不同,周转轮系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两类。差动轮系的自由度数为2,即轮系有两个独立运动的主动件,如图1-2(a)所示;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1,这种轮系只有一个独立运动的主动件,如图1-2(b)所示。

图1.2周转轮系

此外,周转轮系还常根据其基本构件的不同来加以分类。通常将轮系中的太阳轮以K表示,行星架以H表示,如果轮系中有两个太阳轮就称为2K-H型周转轮系,如图1-3所示:若轮系中有三个太阳轮,而行星架只是起支承行星轮的作用就称为3K 型周转轮系,如图1-4所示:轮系中只有一个太阳轮,其运动是通过等角速机构由V 轴输出就称为K-H-V行星轮系,如图1-5所示。

图1.3 2K-H型周转轮系

图1.4 3K型周转轮系

图1.5 K-H-V行星轮系

1.2 周转轮系传动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就开始对行星传动技术进行开发及应用,它的发展分为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受技术水平,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行星传动技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大部分行星齿轮箱仍需要从国外进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科学技

术的发展,国家为推进这方面技术的发展采用与研究所,高校,企业强强联合方式,在积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行星传动技术的同时对其关键的技术进行研究突破。

当前,国内行星传动技术多采用2K-H轮系传动,已发展了许多类型的系列产品,如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通用行星齿轮减速器系列产品(JB/T6502-1993),此外还有分别用于立磨、辊压机、铝铸轧机、矿井提升机、管磨机、风电增速箱、水电增速箱及堆取料机上的行星齿轮箱等多种型式的专用系列产品[2],如100t铸锭吊车主卷扬机行星减速器,15t转炉倾动装置差动减速器,5t电动葫芦的传动装置,50t转炉吹氧管卷扬机差动行星轮减速器。

1.3 周转轮系传动效率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关注着轮系传动技术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效率计算问题,因此当前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引入理想轮系的概念[3],即轮系传动过程不考虑啮合功率损失,从而减少计算过程中繁琐数据和复杂的公式,使推导过程简单化,这样就很容易得到周转轮系的效率公式,同时根据传动效率必小于1的理论,提出不需要分析转化机构中啮合功率的流向, 便可计算效率的新方法,使效率计算变得简便和快速[4]。

(2)当考虑行星轮系啮合损失功率时,一种方法是采用啮合功率法[5],它是一种计算轮系传动效率的近似方法,但是判断啮合功率流向一直是此法的难点,可以利用周转轮系的效率、啮合功率流动方向与有关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依据周转轮系及封闭传动链的有关传动比判断啮合功率流向的简捷方法,解决了此难点问题[6] [7]。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际轮系与理想轮系之间的在输入输出之间的的差异来求导公式[8]。

1.4 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

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能源的利用率就显的很重要,如何提高利用率就是各国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方针,在本次的毕业设计是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效率公式的具体推导,课题很好应用在这方面,因为周转轮系装置应用在许多的机械设备中,例如行星差动减速器就在矿上机械,起重运输,轻工化工,小型船舶,工程机械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利用行星轮系提高传动比来改善其性能,因此通过推导轮系的传动效率的公式,再根据已知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可以获得效率近似值,并结合具体的工作状况,找出轮系效率损失都有哪些方面,这样可以分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周转轮系的效率利用率,尽量减少在传动过程尽可能减少损失,这样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能源的损耗。

周转轮系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在这两种轮系下面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由于轮系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时间的安排,不可能将所有的轮系都一一推导出效率计算公

式,因此在论文中着重对2K-H差动轮系传动效率进行具体的推导。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如下:

(1) 第一章前言:

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中对周转轮系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对周转轮系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知道各种构件所表达的含义,然后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有关周转轮系传动效率的研究成果的了解,从中借鉴成果中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论文的大体研究方向。

(2) 第二章基本理论:

本章中对2K-H差动轮系公式推导中所应用到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包括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怎样获得,转化轮系如何应用,周转轮系的受力分析以及效率计算,从中得出2K-H差动轮系传动方案并结合中心轮与转臂之间的角速度关系,得出组合方案,根据具体的计算和相关的约束条件,计算每一种组合方案验证合理性。

(3) 第三章2K-H差动轮系效率计算的推导:

本章中对所有合理方案进行具体的推导,根据行列式在周转轮系中的应用的理论,得出2K-H差动轮系效率计算的公式。

(4) 第四章算例:

本章针对推导出来的公式找到两个具体的算例加以验证,从而说明所求出的公式正确性。

(5) 第五章结论:

本章总结出推导2K-H差动轮系所得出的具体的结论以及相关的建议。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1 引言

本章是为推导传动效率公式所用到的基本理论作一个总结归纳,包括周转轮系传动比,受力分析及效率计算的一般公式,2K-H 差动轮系传动方案三部分。

2.2 周转轮系传动比

要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可以先根据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形式来推导。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2.1)

周转轮系传动比不能直接用上面求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求法来计算,因为周转轮系有转动的行星架。

因此为得出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可以采用行星架固定法,即转化机构法,根据理论力学相对运动的原理[9],即“一个机构整体的绝对运动并不影响机构内部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具体方法是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角速度 “-H w ”即这个角速度与行星架H 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保持不变,而行星架的角速度变为H w - H w =0,即行星架相对不动。于是周转轮系就转化成了定轴轮系,这样就可以用求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公式来求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表2-1给整个周转轮系一个附加的角速度(-H w )后,各构件的角速度的变化

构件名称 原来角速度 在转化轮系中的角速度 (即相对于行星架的角速度)

行星架H

H w H w - H w =H

H

w =0 太阳轮a

a w

a w - H w =H w a

行星轮b

b w

b w - H w =H b

w 因此转化轮系传动比:

H ab

i = H b

H

a

w w (2.2)

其中H

ab i ——表示构件H 固定,a 主动,b 从动时的传动比

H w a ——表示构件H 固定,主动构件a 的角速度

H

b

w ——表示构件H 固定,从动构件b 的角速度 本次毕业设计是以周转轮系中的2K-H 型(H i <0)差动轮系为例来计算传动效率的简化公式。如图2.1

图2.1 2K-H 差动轮系结构简图

由上述的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相关论述结合2K-H (H i <0)差动轮系结构,根据公式(2.2)可以得出2K-H 差动轮系中心轮A,B 和转臂H 之间角速度的4种关系。

H

AB i

=

H

B

H

A w w =0<--H

B H A w w w w (2.3)

1)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时,且0.>>B A w w ,代入公式(2.3)可解出

H A w w >,H B w w <,整理得:0>>>B H A w w w

2)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时,且0.>>A B w w ,代入公式(2.3)可解出

H B w w >,H A w w <,整理得: 0>>>A H B w w w

3)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时,且0

,,H B H A w w w w ><整理得:0,0>>

4)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时, 且,0

,,H A H B w w w w ><整理得:,0,0>>

2.3 周转轮系的受力分析及效率分析

2.3.1 转矩平衡方程

以2K-H 差动轮系(H i <0)为研究对象,作用于太阳轮A 上的力矩为A T ,作用于转臂H 上的阻力矩为H T ,作用于行星轮B 的力矩为B T ,根据轮系的受力平衡条件,其三个构件A,B,H 传递的扭矩必须满足(传动中的啮合损失忽略不计):

0=++H B A T T T (2.4)

2.3.2 轮系的效率计算

设周转轮系的输入件传递的功率01>P ,输出件传递的功率,02

011221

2

12=+?-

=P P P P ηη (2.5)

现输入功率为11w T 、输出功率为12w T 、效率为12η,故应有以下功率平衡方程式:

0221211=+w T w T η (2.6)

同理同条件得出转化轮系传动效率的一般公式为(这里假设构件H 固定):

011221

212

=+?-=H

H H H H H

P P P P ηη (2.7)

0221211=+H

H H w T w T βη)( (2.8)

式中:H

12η为转化机构的效率,β为反映转化机构中啮合功率流向的指数。

2.3.3 啮合功率流向

差动轮系转化机构1,2两轮传递的功率H w T 21和H

w T 22叫做啮合功率[10]- [13],二者必须一正一负,当啮合功率011>H w T H

w T 22<0时,轮1在转化机构中为主动件,则β=1啮合功率流由1→2;反之,当时0110,轮1为从动件,则β=-1啮合功率流由

2→1。

2.4 周转轮系的传动方案计算

2.4.1 2K-H 差动轮系传动方案

在周转轮系中,太阳轮和行星轮一般作为输入和输出件,它们都围绕着同一固定轴线回转。这样可以为划分构件的作用以及传动方案确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从图2.1可以看出2K-H 差动轮系有3个基本构件:中心轮A,B 和行星架H,因此按照输入件和输出件的分类方式得出6个不同的组合方式,即2K-H 差动轮系的传动方案。

组合方案

输入件 输出件 1 A,B H 2 A,H B 3

B,H

A

4 A B,H

5 B A,H 6

H

A,B

2.4.2 2K-H 差动轮系的计算

根据转矩平衡方程和功率平衡方程这2个公式可以对2K-H 差动轮系的传动方案进行相关的计算。

1)当输入件为中心轮A ,B 、输出件为转臂H 时,由式(2.4)和(2.6)可得

()()??

?

=++=++00H H B

H AB B A H AB A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η

解之得:

()()()()H

A H A

B B

B A H AB H B

H AB H A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2.9)

2)当输入件为中心轮A 、输出件转臂H 和中心轮B 时,由式(2.3)和(2.4)可得

()()??

?

=++=++0

0B B H B AH H A B AH A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η

解之得:

()()()()B

A B AH H

H A B AH B H

B AH B A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2.10)

3)当输入件为中心轮B ,转臂H 、输出件为中心轮A 时,由式(2.3)和(2.4)可得

()()??

?

=++=++0

0A A H A BH H B A BH B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η

解之得:

()()()()A

B A BH H

H B A BH A H

A BH A B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2.11)

4)当输入件为中心轮A 、输出件为中心轮B, 转臂H 时,由式(2.3)和(2.4)可得

()??

?

=++=++00B B H

H A BH A A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

解之得:

()()()A BH A B H

H B A H

B BH A B w w T w w T w w T ηη-=

--=- (2.12)

5)当输入件为中心轮B 、输出件为中心轮A, 转臂H 时,由式(2.3)和(2.4)可得

()??

?

=++=++00A A H H B

AH B B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

解之得:

()()()A

B AH B H

A H

B B

AH B H A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 (2.13)

6)当输入件为转臂H 、输出件为中心轮A,B 时,由式(2.3)和(2.4)可得

()??

?

=++=++00A A B B H

AB H H H B A w T w T w T T T T η

解之得:

()()()H AB H A B

B A H B

H AB H A w w T w w T w w T ηη-=

--=- (2.14)

2.4.3 2K-H 差动轮系的方案综合分析

在2K-H 差动轮系6种不同的输入输出方案下,每一种方案又会出现4种中心轮A,B 和转臂H 之间角速度的关系,这样就得出24种传动组合方案,为求出合理的效率计算简化公式,必须对方案一一进行验证。 1)中心轮A ,B 输入和转臂H 输出的关系

()()()()H

A H A

B B

B A H AB H B

H AB H A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4种传动方案。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且0.>>B A w w 时0>A T ,0>B T 和0

()0>-B H AB H w w η ()0<-H A H AB w w η

得出: ()H

AB H

B w w η<

()H

AB H

A w w η>

因为0>>>B H A w w w ,()10<

AB H

A w w η>

时,满足等式,方案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 且0.>>A B w w 时0>A T ,0>B T 和0

()0<-B H AB H w w η ()0>-H A H AB w w η

得出: ()H

AB H

B w w η>

()H

AB H

A w w η<

因为0>>>A H B w w w ,()10<

AB H

B w w η>

时,满足等式,方案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w 0B T ,在转化轮系中

0<-=H A H A w w w ,0>-=H B H B w w w ,因此0>=H A A H A w T P ,0>=H

B B H B w T P ,这与啮合

功率必须一正一负相矛盾,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w 0A T 、0

0.>-=H A H A w w w ,0<-=H B H B w w w ,因此0>=H A A H A w T P ,0>=H B B H B w T P ,这与啮合

功率必须一正一负相矛盾,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2)中心轮A ,转臂H 输入和中心轮B 输出的关系

()()()()B

A B AH H

H A B AH B H

B AH B A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4种传动方案。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且0.>>B A w w 时,由已知可得出输入件0>=A A A w T P ,输出

件0<=B B B w T P ,则0>A T ,0-=H A H A w w w ,0<-=H B H

B w w w ,所以0>=H A A H A w T P ,0>=H B B H B w T P ,这与我假设的转化轮系输出件0

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 且0.>>A B w w 时,由已知可得出输入件0>=A A A w T P ,输

出件0<=B B B w T P ,则0>A T ,0-=H B H B w w w ,所以0<=H A A H A w T P ,0<=H B B H B w T P ,这与假设的转化轮系输入件0>H A P 相违背,

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0B w ,A H B w w w >>,由已知可得出输入件

>=A A A w T P 输出件

<=B B B w T P 则

0.<-=H A H A w w w ,0>-=H B H B w w w ,所以0>=H A A H A w T P ,0<=H B B H B w T P ,与假设相

同,所以该方案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0A w B H A w w w >>,因为A 为输入件则此方案不合理。

3)中心轮B ,转臂H 输入和中心轮A 输出的关系

()()()()A

B A BH H

H B A BH A H

A BH A B

w w T w w T w w T -=

--

=-ηηη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4种传动方案。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且0.>>B A w w 时,0B T 和0>H T 代入上式,

()0>-H A BH A w w η ()0>-A B A BH w w η

得出: ()H A

BH A

B w w w >>

η

根据基本运算方式可知上述不等式不成立,则该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 且0.>>A B w w 时,0B T 和0>H T 代入上式,

()0>-H A BH A w w η ()0>-A B A BH w w η

得出: ()H A

BH A

B w w w >>

η

根据基本运算方式可知上述不等式不成立,则该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w 0>,0>B w ,因为B 为输入件则此方案不合理。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反,且0>,,0>A w 由已知可得出输入件

>=B B B w T P 输出件

<=A A A w T P 则

0>-=H A H A w w w ,0<-=H B H B w w w ,所以0>=H B B H B w T P ,0<=H A A H A w T P ,与假设相

同,所以该方案合理。

4)中心轮A 输入和中心轮B, 转臂H 输出的关系

()()()A BH A B H

H B A H

A BH A

B w w T w w T w w T ηη-=

--=-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4种传动方案。

当中心轮A,B 转向相同,且0.>>B A w w 时,0>A T ,0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教案首页

科目:机械基础(第四版) 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 课时:2课时 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 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约7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教学回顾(2分钟) 1、什么是轮系? 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 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顾上次课的容) (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 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定? (四)教学容介绍(1分钟) 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难点:非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

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 (二)知识分解(12分钟) 对于定轴轮系,我们不但要能求出传动比的大小,还要能确定末轮的回转方向。如车床主轴箱,我们知道了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主轴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从何而得?因此,我们先把定轴轮系分解为各对齿轮副,如果知道了各对齿轮副的传动比大小和回转方向,那总的传动比大小和末轮的回转方向就不得而知了。 1、齿轮副的作图 讲解轴承与固定齿轮的作图表示法,引出、外啮合圆柱齿轮副、圆锥齿轮副、蜗轮蜗杆副和齿轮齿条的作图。 2、齿轮副的传动比和回转方向(重点容) (1)一对圆柱齿轮: ①传动比i :外啮合:i = 1 2 2 1 z z n n -=;啮合: i = 12 21z z n n +=。 ②回转方向:a 、用传动比表示:i 的结果为正值,表示两轮的回转方向相同;为负值,表示回转方向相反。b 、用箭头表示:用相同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相同;相反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相反。(口诀:外改同) (2)一对圆锥齿轮: ①传动比i :i = 1 22 1 z z n n = 。②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表示,箭头应同时指向或同时背离 啮合点。(口诀:同时指向或背离) (3)蜗杆蜗轮副: ①传动比i :i = 1 22 1 z z n n = 。(口诀:左旋左,右旋右) ②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表示,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 (三)知识组合(18分钟) 1、定轴轮系的作图 定轴轮系是由各齿轮副连接而成的,对于它的作图,只要把各齿轮副拼连而成即可。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分析轮系的组成: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四十八讲 齿轮系及其分类 如图8—1所示,由一系列齿轮相互啮合而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运动形式的不同,轮系分类如下: ???? ? ? ?? ????? ?==?? ?成由几个周转轮系组合而和周转轮系混合而成或混合轮系:由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差动轮系(周转轮系(轴有公转)空间定轴轮系平面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轮系12F F 图8—1 图8—2 图8—3 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固定,若所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则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若所有齿轮的轴线并不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则称为空间定轴轮系;若轮系中有一个或几个齿轮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如图8—2,8—3所示,则这种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其中绕着固定轴线回转的这种齿轮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即绕自身轴线回转又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 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撑行星轮的构 图8—4 件称为系杆(或转臂或行星架),在周转轮系中,一般都以中心轮或系杆作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常称其为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周转轮系还可按其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作进一步的划分;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如图8—2所示,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须给定两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1,如图8—3所示,则称其为行星轮系,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只须给定轮系中一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即可;在各种实际机械中所用的轮系,往往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者由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这种复杂的轮系称为复合轮系如图8—4所示,该复合轮系可分为左边的周转轮系和右边的定轴轮系两部分。

传动比计算

126 §5-6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轮系的基本概念 ●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 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 ● 定轴轮系的分类: 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不一定平行; ● 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包括两轮的角速比的大小和转向关系。 传动比的大小:当首轮用“1”、末轮用“k ”表示时,其传动比的大小为: i 1k = ω1/ωk =n 1/n k 传动比的方向: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向关系: 二、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特点: ●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轴线互相平行; ●传动比有正负之分: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传动比大小 设Ⅰ为输入轴,Ⅴ为输出轴; 各轮的齿数用Z 来表示;

127 角速度用ω表示; 首先计算各对齿轮的传动比: 所以: 结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 2、传动比方向 在计算传动比时,应计入传动比的符号: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公式法 式中:m 为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对数 举例: (2)箭头标注法 采用直接在图中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举例: 12 2112z z i ==ωω322233 3 2z i z ωωωω''' = = = 334 34443z i z ωωωω' '' ===4 55 445z z i = = ωω1 1211) 1(--== k k m k k z z z z i ω ω

行星齿轮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 在《机械原理》上,行星齿轮求解是通过列一系列方程式求解,其求解过程繁琐容易出错, 其实用不着如此,只要理解了传动比e ab i 的含义,就可以很快地直接写出行星齿轮的传动比, 其关键是掌握几个根据e ab i 的含义推导出来公式,随便多复杂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根据这 几个公式都能从头写到尾直接把其传动比写出来,而不要象《机械原理》里面所讲的方法列 出一大堆方程式来求解。 一式求解行星齿轮传动比有三个基本的公式 1=+c ba a bc i i ――――――――――――――――――――――――1 a cx a bx a bc i i i = ―――――――――――――――――――――――――2 a cb a bc i i 1= ――――――――――――――――――――――――――3 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公式后,不管什么形式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用这些公式代进去后就能直接 将传动比写出来了。关键是要善于选择中间的一些部件作为参照,使其最后形成都是定轴传 动,所以这些参照基本都是一些行星架等 例如:

在此例中,要求出e ab i =?,如果行星架固定不动的话,这道题目就简单多了,就是一定轴 传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e ab i 变成一定轴传动,所以可以根据公式a cx a bx a bc i i i =将x 加进去, 所以可以得出:e bx e ax e ab i i i =要想变成定轴传动,就要把x 放到上面去,所以这里就要运用第 一个公式1=+c ba a bc i i 了,所以)1()1(x be x ae e bx e ax e ab i i i i i --==所以现在e ab i 就变成了两个定轴传 动之间的关系式了。定轴传动的传动比就好办了,直接写出来就可以了。 即)1()1())1(1())1(1()1()1(01 c e b d a e c e b d c e a c x be x ae e bx e ax e ab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i i i i ?-+=?--?--=--== 再例如下面的传动机构: 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 1=100,z 2=101,z 2’ =100 ,z 3=99。其输入件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1(11133 1311H H H H i i i i -===这样就把行星传动的计算转换为定轴传动了,所以将齿数代 入公式得出1H i =10000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6 §5-6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轮系的基本概念 ●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 ● 定轴轮系的分类: 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不一定平行; ● 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包括两轮的角速比的大小和转向关系。 传动比的大小:当首轮用“1”、末轮用“k ” 表示时,其传动比的大小为: i 1k = ω1/ωk =n 1/n k 传动比的方向: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向关系:

127 二、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特点: ●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轴线互相平行; ●传动比有正负之分: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传动比大小 设Ⅰ为输入轴,Ⅴ为输出轴; 各轮的齿数用Z 来表示; 角速度用ω表示; 首先计算各对齿轮的 传动比: 所以: 122112z z i ==ωω 32223332z i z ωωωω'''===33434443z i z ωωωω'''===455445z z i == ωω

128 结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 2、传动比方向 在计算传动比时,应计入传动比的符号: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公式法 式中:m 为外啮合圆柱 齿轮的对数 举例: (2)箭头标注法 采用直接在图中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首末两轮的 转向,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 举例: 11211)1(--==k k m k k z z z z i K K ωω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教案首页

科目:机械基础(第四版)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课时:2课时

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 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约7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教学回顾(2分钟) 1、什么是轮系? 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 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 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定? (四)教学内容介绍(1分钟) 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难点:非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 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 (二)知识分解(12分钟)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四十八讲齿轮系及其分类 如图8—1所示,由一系列齿轮相互啮合而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运动形式的不同,轮系分类如下: 图8—1 图8—2 图8—3 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固定,若所 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 面内,则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 若所有齿轮的轴线并不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 平行的平面内,则称为空间定轴轮系;若轮系 中有一个或几个齿轮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 是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如图8—2,8 —3所示,则这种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其中绕着 固定轴线回转的这种齿轮称为中心轮(或太阳 轮),即绕自身轴线回转又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撑行星轮的构 图8—4 件称为系杆(或转臂或行星架),在周转轮系中,一般都以中心轮或系杆作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常称其为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周转轮系还可按其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作进一步的划分;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如图8—2所示,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须给定两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1,如图8—3所示,则称其为行星轮系,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只须给定轮系中一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即可;在各种实际机械中所用的轮系,往往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者由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这种复杂的轮系称为复合轮系如图8—4所示,该复合轮系可分为左边的周转轮系和右边的定轴轮系两部分。

第四十九讲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由前面齿轮机构的知识可知,一对齿轮: i 12 =ω1 /ω2 =z 2 /z 1 对于齿轮系,设输入轴的角速度为ω1,输出轴的角速度为ωm ,按定义有: i 1m =ω1 /ωm 当i 1m >1时为减速, i 1m <1时为增速。 因为轮系是由一对对齿轮相互啮合组成的,如图8—1所示,当轮系由m 对啮合齿轮组成时,有: 2、首、末轮转向的确定 因为角速度是矢量,故传动比计算还有首末两轮 的转向问题。对直齿轮表示方法有两种。 1)用“+”、“-”表示 适用于平面定轴轮系,由于所有齿轮轴线平行, 故首末两轮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相同取“+”表 示,相反取“-”表示,如图8—5所示,一对齿轮外 啮合时两轮转向相反,用“-”表示;一对齿轮内啮 合时两轮转向相同,用“+”表示。可用此法逐一对 各对啮合齿轮进行分析,直至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关 系。设轮系中有m 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1)m , 此时有: 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m m i )1(1-= 图8—5 2)画箭头 如图8—6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齿轮上离我们最近一点的速度方向。 外啮合时:两箭头同时指向(或远离)啮合点。头头相对或尾尾相对。 内啮合时:两箭头同向。 对于空间定轴轮系,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从动轮的转向。 (1)锥齿轮,如图8—7所示,可见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转向用箭头表示时箭头方向要么同时指向节点,要么同时背离节点。 (2)蜗轮蜗杆,由齿轮机构中蜗轮蜗杆一讲的知识可知,一对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转向可用左右手定则来判断,如图8—8所示。 (3)交错轴斜齿轮,用画速度多边形确定,如图8—9所示。 图8—6 图8—7 图8—8 图8—9 例一:已知如图8—10所示轮系中各轮齿数, 求传动比i 15。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用画箭头的方 法可确定首末两轮转向相反。 2. 计算传动比

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任务及内容 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 的机构 1 2 3 4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 W 0=-=H H H H W W W H W 13 313 113 )1(Z Z W W W W W W i H H H H H ?'-=--==03=W 1 3 10Z Z W W W H H -=--11 31 1+== Z Z W W i H H ) (z f W W W W W W i H B H A H B H A H AB =--==

对于行量轮系: ∴ ∴ 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 =100,Z 2 =101,Z 2' =100, Z 3 =99。求:输入件H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轴转动 = B W AH H A H H A H AB i W W W W W i- = - = - - =1 1 H AB AH i i- =1 2 1 3 2 2 3 1 13 )1 ( ' ? ? ? - = - - = Z Z Z Z W W W W i H H H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四十八讲齿轮系及其分类 如图8—1所示,由一系列齿轮相互啮合而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运动形式的不同,轮系分类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成 由几个周转轮系组合而 和周转轮系混合而成或 混合轮系:由定轴轮系 ) 行星轮系( ) 差动轮系( 周转轮系(轴有公转) 空间定轴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 轮系 1 2 F F 图8—1 图8—2 图8—3 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固定,若所 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 面内,则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 若所有齿轮的轴线并不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 平行的平面内,则称为空间定轴轮系;若轮系 中有一个或几个齿轮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 是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如图8—2,8 —3所示,则这种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其中绕着 固定轴线回转的这种齿轮称为中心轮(或太阳 轮),即绕自身轴线回转又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 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撑行星轮的构图8—4 件称为系杆(或转臂或行星架),在周转轮系中,一般都以中心轮或系杆作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常称其为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周转轮系还可按其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作进一步的划分;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如图8—2所示,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须给定两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1,如图8—3所示,则称其为行星轮系,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只须给定轮系中一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即可;在各种实际机械中所用的轮系,往往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者由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这种复杂的轮系称为复合轮系如图8—4所示,该复合轮系可分为左边的周转轮系和右边的定轴轮系两部分。

齿轮系传动比计算 (1)

齿 轮 系 传 动 比 计 算 1 齿轮系的分类 在复杂的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采用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即齿轮系。下面主要讨论齿轮系的常见类型、不同类型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齿轮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定轴齿轮系和行星齿轮系。 一、定轴齿轮系 在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回转轴线固定不变齿轮系,称为定轴齿轮系。定轴齿轮系是最基本的齿轮系,应用很广。如下图所示。 二、行星齿轮系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转外,其轴线又绕另一个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行星齿轮系,如下图所示。 1. 行星轮——轴线活动的齿轮. 2. 系杆 (行星架、转臂) H . 3. 中心轮 —与系杆同轴线、 与行星轮相啮合、轴线固定的齿轮 4. 主轴线 —系杆和中心轮所在轴线. 5. 基本构件—主轴线上直接承受 载荷的构件. 行星齿轮系中,既绕自身轴线自转又绕另一固定轴线(轴线O1)公转的齿轮2形象的称为行星轮。支承行星轮作自转并带动行星轮作公转的构件H 称为行星架。轴线固定的齿轮1、3则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因此行星齿轮系是由中心轮、行星架和行星轮三种基本构件组成。显然,行星齿轮系中行星架与两中心轮的几何轴线(O1-O3-OH )必须重合。否则无法运动。 根据结构复杂程度不同,行星齿轮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级行星齿轮系: 它是由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轮系。一个行星架及和其上的行星轮及与之啮合的中心轮组成。 (2)多级行星齿轮系:它是由两级或两级以上同类单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轮系。 (3)组合行星齿轮系:它是由一级或多级以上行星齿轮系与定轴齿轮系组成的轮系。 行星齿轮系 根据自由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450rpm 53.7rpm

齿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7章齿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轮系的概念及分类;各类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轮系的功用;简要介绍了设计行星轮系时,其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目的选择问题;以及几种其他的行星传动机构。 基本要求 1、能正确划分轮系,能正确计算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对轮系的主要功用有清楚的了解; 3、了解设计行星轮系时,其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目的选择应满足的四个条件; 4、对其他行星齿轮传动有一般了解。 重点和难点提示 本章重点: 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本章难点: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将周转轮系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的方法;如何将复合轮系正确划分为若干个基本轮系。 1、轮系及其分类

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根据轮系运动时其中各个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固定,可以将轮系分为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三类。 (1)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在运转过程中均固定不变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2)周转轮系 在运转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通常以中心轮或系杆作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故又称其为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基本构件都是绕着同一固定轴线回转的。 根据周转轮系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的不同,周转轮系可进一步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两类。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1,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2 。 此外,周转轮系还可根据其基本构件的不同加以分类。设轮系中的中心轮用K表示,系 杆用H表示。若在一个轮系中,基本构件为两个中心轮和系杆H,通常称其为2K-H 型周转轮系。若一个轮系中,基本构件是三个中心轮,而行星架H只起支持行星轮的作用,不

机械设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大题

第九章轮系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惰轮?它在轮系中起什么作用? 2、在定轴轮系中,如何来确定首、末轮之间的转向关系? 3、什么叫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它在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中起什么作用? 4、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能否通过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角速度(–ω)的方法来计算整个轮系的传动比? 5、周转轮系中各轮齿数的确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二、计算题 1、在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试求传动动比。 1、解:对于由齿轮1,2,3和齿轮5(系杆)所组成的周转轮系(行星 轮系),有由于,故有: 化简后可得:-----(a) 对于由齿轮1’,4,5和系杆H所组成的周转轮系(差动轮系),有 即-----(b)

分析两个基本轮系的联系,可知-----(c)将(a)、(c)两式代人(b)式,可得 化简整理后可得 计算结果为正,表明从动系杆H和主动齿轮1的转向相同。 2、在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4,Z1'=30,Z2=95,Z3=89,Z3'=102,Z4=80,Z4'=40,Z5=17。试求传动比i15。 解:对于由齿轮3',4-4',5和系杆H所组成的周转轮系,有: 即-------(a) 对于由齿轮1-1',2,3所组成的定轴轮系,有: 即:-------(b) 即:------(c) 分析定轴轮系部分与周转轮系部分的联系,可知 故有

-------(d) -------(e) 将(d)(e)两式代人(a)式,得 整理后得: 计算结果i15为正,说明1轮与5轮转向相同。 3、在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90,Z2=60,z2'=30,Z3=30,Z3'=24,Z4=18,Z5=60,Z5'=36,Z6=32。运动从A,B两轴输入,由构件H输出。已知n A=100r/min,n B=90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输出轴H的转速n H的大小和方向。 解: 对于由齿轮3',4,5和系杆H组成的周转轮系(差动轮系),有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举例()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举例 例1 图示轮系中,各轮模数和压力角均相同,都是标准齿轮,各轮齿数为z 123=,z z z z z z n 23344515192404017331500=======,,,,,,'' r /min ,转向如图示。试求齿轮2' 的齿数z 2'及n A 的大小和方向。 解: (1)齿轮1,2啮合的中心距等于齿轮2',3啮合的中心距,所以得 (2))(3)22(1A --'--组成差动轮系,)(5)44(3A --'--'组成行星轮系 (3)6331n n H =-n n n A H ==- =- =-1 211500 21 7143.r/min (4)负号表明n H 转向与n 1相反。 例2 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322=z ,343=z ,364=z ,645=z ,327=z ,178=z ,z 924=。轴A 按图示方向以1250r/min 的转速回转,轴B 按图示方向以600r/min 的转速回 转,求轴C 的转速n C 的大小和方向。 解: (1)分析轮系结构:2-3-4-5-6为差动轮系,7-8-9为定轴轮系。 (2)i n n z z 97977932244 3 = === ① (3)9 17 363264344253656225 -=??-=-=--=z z z z n n n n i H ② 由式①得:n n 79343600 4 450= =?= r/min 由式②得:n n n n 5626917 -=--() (4)n 59125045017 4502647=-?-+=() . r/min 方向与轴A 相同。 例3 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425z z ==,220z '=,各轮的模数相同, 4n =1000r/min 。试求行星架的转速H n 的大小和方向。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5-6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轮系的基本概念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 ●定轴轮系的分类: 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不一定平行; ●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包括两轮的角速比的大小和转向关系。 传动比的大小:当首轮用“1”、末轮用“k”表示时,其传动比的大小为: i 1k =ω 1 /ω k =n 1 /n k 传动比的方向: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向关系: 二、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特点: ●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轴线互相平行; ●传动比有正负之分: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传动比大小 设Ⅰ为输入轴,Ⅴ为输出轴; 各轮的齿数用Z来表示; 角速度用w表示; 首先计算各对齿轮的传动比: 所以: 结论: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 2、传动比方向 在计算传动比时,应计入传动比的符号: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公式法 1 2 2 1 12z z i= = ω ω 3 22 23 332 z i z ωω ωω ' ' ' === 334 34 443 z i z ωω ωω ' ' ' === 4 5 5 4 45z z i= = ω ω 2 1 1 )1 (- = =k m k z z i ω

式中:m为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对数 举例: (2)箭头标注法 采用直接在图中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举例: 三、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特点: ●轮系中包含有空间齿轮(如锥齿轮、蜗轮蜗杆、螺旋齿轮等); ●首末两轮的轴线不一定平行。 1 传动比的大小 2 传动比的方向 注意:只能采用箭头标注法,不能采用(-1)m法判断。 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1:首、末两轮轴线平行 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k i 1

机械设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大题word版本

机械设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大题

第九章轮系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惰轮?它在轮系中起什么作用? 2、在定轴轮系中,如何来确定首、末轮之间的转向关系? 3、什么叫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它在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中起什么作用? 4、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能否通过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角速度(–ω)的方法来计算整个轮系的传动比? 5、周转轮系中各轮齿数的确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二、计算题 1、在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试求传动动比。 1、解:对于由齿轮1,2,3和齿轮5(系杆)所组成的周转轮系(行星轮系),有由于,故有: 化简后可得:-----(a) 对于由齿轮1’,4,5和系杆H所组成的周转轮系(差动轮系),有 即 -----(b)

分析两个基本轮系的联系,可知-----(c)将(a)、(c)两式代人(b)式,可得 化简整理后可得 计算结果为正,表明从动系杆H和主动齿轮1的转向相同。 2、在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4,Z1'=30,Z2=95,Z3=89,Z3'=102,Z4=80,Z4'=40,Z5=17。试求传动比i15。 解:对于由齿轮3',4-4',5和系杆H所组成的周转轮系,有: 即-------(a) 对于由齿轮1-1',2,3所组成的定轴轮系,有: 即:-------(b) 即:------(c) 分析定轴轮系部分与周转轮系部分的联系,可知 故有

-------(d) -------(e) 将(d)(e)两式代人(a)式,得 整理后得: 计算结果i15为正,说明1轮与5轮转向相同。 3、在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90,Z2=60,z2'=30,Z3=30,Z3'=24,Z4=18,Z5=60,Z5'=36,Z6=32。运动从A,B两轴输入,由构件H输出。已知 n A=100r/min,n B=900r/min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输出轴H的转速n H的大小和方向。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机械原理》 第九章齿轮系及其设计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H 2 H 1 3 1 3反转原理: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ωH ”,不改变轮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原周转轮系将转化成为一定轴轮系,可 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转化后轮系的传动比。 转化后所得轮系称为原周转轮系的2K-H 型 “转化轮系” -ωH

1 ω1将轮系按-ωH 反转后,各构件的角速度的变化如下: 2 ω2 3 ω3H ωH 转化后: 系杆=>机架,周转轮系=>定轴轮系 构件 原角速度 转化后的角速度 2H 1 3 ω1H =ω1-ωH ω2H =ω2-ωH ω3H =ω3-ωH ωH H =ωH -ωH =0 2H 1 3

上式“-”说明在转化轮系中ω1H 与ω3H 方向相反。 H H H i 3 113 ω ω=2 132z z z z - =13z z -=H H ωωωω--=312H 1 32H 1 3 1 133 i ωω= 周转轮系中1、3之间的传动比

2 132z z z z - =H H ωωωω--=31H H H i 3 113 ω ω=13z z -=通用表达式: H n H m ωωωω--= m n m n =± 转化轮系中由至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转化轮系中由至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H n H m H mn i ω ω=1. 齿轮m 、n 和H 的轴线必须平行。 2.公式中的“±” 不能去掉,它不仅表明转化轮系中两个太阳轮m 、n 之间的转向关系,而且影响到ωm 、ωn 、ωH 的计算结果。 特别注意:

通用表达式: H n H m ωωωω--= m n m n =± 转化轮系中由至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转化轮系中由至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H n H m H mn i ω ω=特别注意: 3. ωm 、ωn 、ωH 的已知值代入上式时必须带正负号,当假定其中某一已知值的转向为正时,则转向与之相同的取正,与之相反的取负。 4.i mn H ≠i mn ,i mn H 为转化轮系中m 、n 两轮的角速度之比,其大小和方向按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来确定;i mn 为周转轮系中m 、n 两轮的绝对速度之比,其大小和方向按其转化轮系的公式 推导出来。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