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上市的对比

一、中国大陆上市

1、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条件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之却步。《公司法》对企业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

中的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是审核,这将会在下面的“在中国本土上市的局限”中会详细谈到。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

(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因为在本土,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2)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对在海外上市会更高。因为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和熟悉,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3、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局限

(1)漫长的审核过程。在中国现阶段,公司上市采取的还是审核制。由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由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上市。

由于申请上市的企业众多,而证监会每年审核批准上市的公司数量又局限在一定的数量,因此就造成了企业上市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审核过程。前面提到的即使是在新开设的主板内的中小企业板,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即使稍微降低了,但还是需要经过审核等待的过程。

根据统计,每年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企业不到100家,而已通过证监会核准并在排队的企业每年近400家,更多的企业则还处在向证监会申请的阶段。

(2)上市门槛高。《公司法》规定的企业上市的要求,尤其是对股本方面的要求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达到的。而新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虽说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但其实上市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太多,甚至没有降低。

(3)上市费用并不低廉。在很多企业印象中,在中国本土上市所需要的费用应该是最低的。但实际上,在本土上市的费用并不低廉。基于对已经上市的公司的统计,在中国上市的平均前期费用大约为1500万人民币(由于巨额隐形资本的存在),这几乎与在香港和美国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费用没有太大区别。

4、适合在中国本土上市的企业

基于上面对在中国本土上市的条件,优缺点的分析,适合在中国本土上市的企业是大型的企业,并且企业不是急于需要发展资金,能够接受长时间的审核过程。鉴于主板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如果中小企业可以接受排队审核的话,当

然在国内上市是最好的选择。

二、香港上市

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先考虑的地方,也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集中的地方,这得益于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金融地位,以及其与中国的特殊的关系。根据香港联交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7月31日,中国企业通过H 股和红筹的方式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达到了179家(主板141家,创业板38家)。

1、香港上市的条件

对于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GEM)上市的要求,可以用下面的表1来进行简单的比较。

主板创业板

盈利要求三年≥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2,000万港元,前两年合计≥3,000万港元)或

公司市值≥40港元,最近一年收益≥5亿港元或

公司市值≥20亿港元,最近一年收益≥5亿港元,前三年累计净现金流入≥1亿港元无盈利要求

运作历史三年(如符合上述第二项,可短于三年)须在基本相若的管理层下运作;

最近一年公司的所有权的控制权维持不变两年,须在基本相若的管理层下运作;

主营业务无必须有主营业务

2、香港上市的优势

首先,是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三个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

其次,是香港与中国大陆特殊的关系。香港虽然在1997年主权才回归中国,但港人无论在生活习性和社交礼节上都与内地中国居民差别不大。随着普通话在香港的普及,港人和内地居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也已经消除。因此,从心里情结来说,香港是最能为内地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

再次,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地位也是香港吸引内地企业在其资本市场上市的重要筹码。虽然香港经济在9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低靡,但其金融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香港的证券市场是世界十大市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里的比较是基于中国深沪两个市场分开统计)。

最后,在香港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在香港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注册地的不同,这里不进行详述),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反向收购的方式将在后面的美国上市中详细介绍。

3、香港上市的局限

(1)资本规模方面。与美国相比,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它的股市总市值大约只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的三十分之一,纳斯达克(NASDAQ)的四分之一,股票年成交额业是远远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比中国深沪两市加总之后的年成交额都要低。

(2)市盈率方面。香港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很低,大概只有13左右,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一般可以达到30以上,在NASDAQ也有20以上的市盈率。这意味着在香港上市,相对美国来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募集的资金要小很多。

(3)股票换手率方面。香港证券市场的换手率也很低,大约只有55%左右,比NASDAQ 30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得多,同时也比纽约所的7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这表明在香港上市后要进行股份退出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4、适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

对于一些大型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并且不希望排队等待审核在国内上市的,到香港的主板上IPO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来说,虽然可以选择香港创业板或者买壳上市,但是这两种方式募集到的资金应该都会有限,相比之下,这些企业到美国上市会更有利一些。

三、美国上市

美国拥有现时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纽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这里聚集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游资和风险基金,股票总市值几乎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季度成交额更是占了全球的60%以上。

美国的证券市场体现了立体多层次,为不同融资需求服务的鲜明特征。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两个证券交易所之外,还有纳斯达克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NASDAQ)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此外,还有柜台电子公告榜(OTCBB)等柜台交易市场。不同的市场为不同的企业进行筹融资服务,只要企业符合其中某一个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向美国证监会申请“登记”挂牌上市。

1、美国上市的方式

在美国,上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IPO和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

对于中等偏大的企业,比如净资产5000万人民币左右,或者年营业额达2亿人左右,并且净利润在1500万以上的企业可以考虑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发行IPO,更好的企业则可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上市最适宜的方法是采用买壳上市的方法,因为无论是在时间上或者是在费用上,买壳上市都比IPO要少很多。IPO的前期费用一般为100万-150万美元,时间一年左右;买壳上市的前期费用一般为45万到75万美元左右,时间一般为4到6个月。

2、美国上市的优势

首先,美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企业

的融资要求。通过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在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BB)柜台挂牌交易(这里说的交易Trading与我们说的严格意义上的上市Listing是不同的,在这里不详述)对企业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只需要3个券商愿意为这只股票做市即可,企业可以先在OTCBB买壳交易,筹集到第一笔资金,等满足了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便可以申请升级到纳斯达克上市。

其次,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是香港、新加坡乃至世界任何一个金融市场所不能比拟的,这在上文分析香港市场的时候有所提及。在美国上市,企业融集到的资金无疑要比其他市场要多得多。

最后,美国股市极高的换手率,市盈率;大量的游资和风险资金;股民崇尚冒险的投资意识等等鲜明的特点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3、美国上市的劣势

第一,中美在地域、文化、法律上的差异。很多中国企业不考虑在美国上市的原因,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地域、文化、语言以及法律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会遇到不少这些方面的障碍。因此,华尔街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似乎显得有点遥远和陌生。

第二,企业在美国获得的认知度有限。除非是大型或者是知名的中国企业,一般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比在香港或者新加坡来说,应该是比较有限

的,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可能会面临认知度不高,追捧较少的局面。但是,随着“中国概念”在美国的证券市场的越来越清晰,这种局面今年来有所改观。

第三,上市费用相对较高。如果在美国选择IPO的方式上市,费用可能会相对比较高(大约1000万到200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和香港相差不大),但如果选择买壳上市的方式,费用则会降低不少。

4、适合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无论是大型的中国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美国上市都应该适合他们,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化的特点以及上市方式的多样性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令各个层次的企业在美国上市都切实可行。

四、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选择的又一个海外资本市场,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数量远远比不上香港和美国,这和新加坡证券市场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会分析新加坡市场的一些优劣势。

新加坡的优势主要是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加大了鼓励海外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的宣传力度,并且近年来在新加坡资本市场上的“中国概念”比较强,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在新加坡上市的门槛(上市条件见表3)和所需的费用相比香港来说可能要低一些。

同时,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相比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新加坡证券市场的规模要小得多,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可能募集到得资金也就有限。另外,新加坡市场的市盈率,换手率等重要指标都比美国要低,这也让新加坡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适合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应该是国内的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不希望等待审核,也不希望付太高的费用(相对于香港),但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在新加坡上市和在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都不如美国。

主板(SGX-Mainboard)创业板(SGX-SESDAQ)

市值8000万新币或无无

盈利要求过去三年的税前利润累计750万新币,每年至少100万新币。(1新币兑换大约4.83人民币)无

公众股东至少1000名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25% 至少500个公众股东,公众持股至少为50万股

营业记录三年或无有三年或以上连续、活跃的经营纪录,并不要求一定有盈利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资本市场的对比和企业上市条件的比较,大致展现了企业上市的基本轮廓和基本要求。通过这些比较不难看出,四个资本市场各自有着优势和劣势:中国本土的上市的费用比较低,但是需要等候审核的时间长;美国虽然相对费用较高,但上市的途

径和方式多种多样,适合不同需求的企业,并且融集的资金也相对要多;香港优势主要是地域和语言与中国接近,可以先入为主,但资本规模难以和美国相比;新加坡的劣势主要就是市场规模太小,融资额有限,但贵在其政府大力支持海外企业在新加坡上市。

企业只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分析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各个资本市场的特点,对比分析,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上市方式和资本市场。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企业上市好处和坏处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企业来说,这个支点就是改制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优秀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商界巨头和行业旗帜。 一、企业上市意义 股份制是近代以来出现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和要求。相对于家族企业、合伙企业等其他企业组织形式,其优势十分明显:它通过股权多元化,有效分散了集中投资所产生巨大风险;通过把分散资本积聚成巨额资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需要;通过股票自由买卖,实现了资本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1.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规范发展 企业改制上市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改制上市后,要围绕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标准努力“达标”和“持续达标”,同时,上市后退市风险和被并购风险,能促使高管人员更加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促使企业持续规范发展。 上市后,企业可以建立以股权为核心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利用资本市场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资本性资金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表明,中国私营公司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我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直接融资瓶颈。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持续融资。例如,深万科1988年首次上市时融资额为2800万元,此后通过六次再融资累计筹集资金51亿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小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房地产业巨头,其中持续稳定资本供给作用巨大。 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不同,直接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压力。企业将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中小企业上市将有效地增强企业创业和创新动力和能力。 3.企业上市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传统意义上讲,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或公共关系)。而实际上,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更强品牌传播效应。进入资本市场

企业上市融资方案

风险投资与海外上市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国内企业在美上市的一般程序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 稀有资源" ,所谓" 壳"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上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 壳" 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 壳" 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壳”是指有股票上市但没有业务的公司。美国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业务,如高科技公司因为技术跟不上潮流而停业,开矿公司因储备不足或产品价格低而放弃,制造业因工资太高、竞争无力而停工的。但这些公司仍保持上市的资格。“借壳”指收购这类公司,与之合并成为美国的上市公司。 “借壳”上市选择个“好壳”很关键,首先壳公司必须“干净”,公司可以没有资产,没有业务,但不能有债务与法律诉讼,也不能有违反证券法的问题。另外壳公司的上市资格必须保持完整,包括根据美证监局的要求,按时申报财务与业务情况。最后壳公司要有足够的“大众股份”和“大众股东”,合并后交易才能活跃。所谓“大众股东”是指壳公司最初上市时购买发行股票的股东。 在美国发行或出售证券,均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律和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1933 年证券法和1934 年证券交易法。证券法和相关立法的目的是保证发行公司将披露有关其经营的所有实质性信息,从而向可能的投资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公司能准确地分析投资于该公司所具有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在美国发行证券必须按证券法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简称" 证管会" )注册。除非按规定可免于注册,或在国外交易的证券满足一定的条件,上市才不必经过注册。 为在美国向公众发行和出售证券,证券发行公司须向证管会报送注册报告书。证管会主要审查注册报告书中所披露的信息是否成分和准确。证管会官员有权要求发行公司修改注册报告书。一旦注册报告书被宣布有效,证券便可以按照注册报告书所描绘的方式出售。 美国有三大主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此外,也有针对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设立的电子柜台市场OTCBB ,OTCBB 是由纳斯达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统,众多公司的股票先在此系统上市,获得最初的发展资金,通过一段时间的扩张积累,达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要求后升级到这些市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只要净资产到400 万美元,年税后利润超过75 万美元或市值达5000 万美元,股东在300 人以上,股价达到每股4 美元的,便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净资产到600 万美元以上,毛利达到100 万美元以上的公司股票还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市场。因此OTCBB 又被为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 与纳斯达克相比,OTCBB 以门槛低而取胜,它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 名以上的做市商愿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在OTCBB 上流通了。也就是说到OTCBB 上市本身是很简单的:要有一赚钱的概念与一好的商业计划就足够了。 买壳上市是美国自1934 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简捷的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时间快,而且欲上市企业采取此途径可以100 %保证获得上市,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因此目前采取借壳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借壳上市的企业比前年增加了三倍。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银泰科技上市被否案例分析 证监会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批愈来愈公开透明严格务实,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很多企业无视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及纷纷启动上市,但被否后往往给企业以后的运营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财务负担。以下以银泰科技上市被否为例,说明可导致企业上市流产的较为普遍的一些硬伤,以期作为拟上市企业避免不测的借鉴。 一、银泰科技上市被否过程简介 1、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8,280 万元 法定代表人:孙爱军 设立日期:2008 年3 月27 日 注册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区特2 号 经营范围:电源及电源智能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新能源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经审批后方可经营);货物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 (2)股权情况 武汉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银泰科技3,312万股股份,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40.00%,为公司控股股东。楚雄机电持有银泰控股79.64%的股权,孙爱军持有楚雄机电98%的股权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前5名股东如下:

3 广州兴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610.27 7.37% 4 曹润500.00 6.04% 5 武汉火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433.02 5.23% 公司股权结构如图: (3)组织结构 公司组织结构如图:

(4)员工情况 截止200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661人。 员工专业结构如下: 专业构成人数比例 生产人员467 70.65% 销售人员76 11.50% 技术人员72 10.89% 财务人员9 1.36% 行政管理人员37 5.60% 总计661 100% (5)业务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容量阀控电池((或称“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五大通信备用电池供应商之一,在通信运营商市场,公司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近三年公司通信用市场占有率: 指标2008年2007年2006年国内通信用市场占有率8.10% 7.02% 6.56%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一边是积极排队上市,一边是被收购退市,这个2月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注定不平淡。 2月1日,证监会打破20年陈规,一次性预披露295家拟IPO申报企业的基本信息。在这295家拟IPO企业名单中,天津狗不理集团排在了第5位。狗不理计划在深交所上市,上市申请处于“初审中”。同时排队的餐饮企业,还有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餐饮品牌。 此消息一出,餐饮企业们乐了,原来上市路并非被堵死。然而,就在餐饮企业对上市重新燃起希望的同时,困扰与担忧也伴随着它们。因为就在获知4家餐饮企业排队上市消息的第二天,中国“火锅第一股”小肥羊在港上市4年后最终退市。当然,小肥羊的退市有着独特的原因——被百盛集团收购,成为百盛集团的附属公司。 尽管小肥羊的退市并不是因为业绩所致,但一家经营了多年的火锅企业,且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餐饮上市公司之一,最终都难改被收购的结局,这不得不令人对餐饮企业的上市产生疑问:餐饮企业为何要上市?到底适不适合上市?已经上市的餐饮企业又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上市 据了解,尽管餐饮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查看整个A股市况,餐饮企业仅全聚德、西安饮食和湘鄂情三家上市公司,除此之外,上市的餐饮企业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小肥羊、味千拉面与唐宫中国,以及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快餐连锁店乡村基。 在中国庞大的上市企业队伍中,餐饮行业却仅有8家上市企业,这次排队的295家企业中也仅有4家餐饮企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是餐饮企业“不愿意”,而是上市门槛太高。同时,上市后餐饮企业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比如要及时公开财务报表,还要努力营盈利点,要按规定交纳员工保险等。尽管如此,众多餐饮企业的上市梦仍旧没有破灭,它们都在积极地筹备运作。 为什么餐饮企业对上市如此热衷?顶着风险与压力进行的事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餐饮企业是为了融资。当然,除了融资,业内还有另外一种观点——餐饮企业现金流很充足,上市融资需求其实并不大。上市除了对企业声誉有提升之外,只是为了股东个人财富的膨胀。如此看来,有这种需求的企业是为了上市而上市。 然而,在龙策餐饮智库首席顾问田广利看来,餐饮企业上市的目的并非这样简单。“每家企业上市都有各自的目的,但总体来看,上市是餐饮企业快速发展战略的一步棋。只要餐饮企业上市了,接下来必定会是快速扩张。”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利与弊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利与弊 刘治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在现今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楼宇已经不是几个地标性建筑的专利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写字楼、酒店、商场、住宅等各种用途的超高层楼宇拔地而起,并且其内部结构也日趋复杂。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超高层建筑急剧发展期,这种发展具有全球性规模,从莫斯科到中东、从上海到旧金山,越来越密的城市,越来越高的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像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既有节约土地不可代替的价值.又有破坏人居环境的潜在威胁。高层建筑设汁中.建筑师应高瞻远瞩,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本文从节约土地、开拓再生绿化空间;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建筑交通一体化;节约能源和气候意识的回归,尊重社会人文环境,发扬特色建筑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建筑的认识。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未来发展利与弊 1.超高层建筑的诞生 超高层建筑隶属于高层建筑范畴,追溯超高层建筑的起源不能不涉及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尽管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是人类追求 更高、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追求更高是人类的 天性和宗教情结使然。高大雄伟历来是权力、地位的 象征。高大建筑也从来都是神圣的,人们一直希望通 过高大的庙宇、教堂、高塔来架起通往天堂(神、上帝) 的桥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高层建筑建造方面表现 出了高超的智慧:中国古塔,是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 在工程技术上早就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我国大陆最高 的塔,要数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开元寺塔建于北宋 咸平四年(1011年),从底到塔刹尖部高度有85.6 m,是

某上市公司的营销及经营分析报告word资料10页

XX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经营评价与建议 鉴于时间及条件所限,我们无法对XX公司的内部管理做深入的调查,仅对银川XX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未对XX制品的市场情况做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资料均有XX公司提供,所有分析与判断均在这些资料基础上利用我们的知识和常识得出的。 一、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一、现状 XX公司自今年三月份以来进行扎实的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和务实的市场开拓工作,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开拓了19个经销商,今年的销售额有望逼近一百万元。 二、优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优势主要有两个: 1.产品自身优势。宁夏XX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国人心目中都很高,同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产地品牌的独占性。消费者、经销商对XX和XX制品的接受没有太大的障碍,即使不知道XX具体功效的人也都知道宁夏XX有滋补作用。 2.到目前为止,XX汁及其他XX制品尚无主导品牌。西部阳光产品可以说是同其他品牌的产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一个规模很小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二、劣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劣势就是资金匮乏,由于资金缺乏,造成了如下情况: (1)无法从事更多的市场推广活动; (2)限制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3)产品成本高,使得产品的利润空间降低而不能给经销商予以销售支持。 应该看到,XX公司现在具有的优势并不能长期拥有,这是因为宁夏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能等于XX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旦宁夏其他企业的XX制品在市场上创出了品牌,XX公司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XX公司必须抓住时机,在其他公司的品牌尚未建立起来之前抢得先机。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评价 XX公司现在面临下面几种选择: 1.继续现在的外包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管理难度小,但是在销售量不能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产品的交货期很难得到保证,产品成本无法降低,新产品研发受到限制,这必将影响到销售量的继续扩大。 2.自我积累,购买设备 设备购买进来之后,成本、交货期和新品研发会有所改善,但问题是就XX公司现在的积累能力而言,在几年之内完成积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利用贷款 XX公司现在正在积极争取400万元的银行贷款以购买生产和试验设备,并进行市场拓展,但是能否获得贷款,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贷款,也还有两个问题: (1)据XX公司预测,如果获得了400万的贷款,2019年有望获得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120万元的利润,但是这1500万元只是一个估数,基本上没有依据,也没有分解到各个销售区域; (2)即使能够实现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归还贷款也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4.贴牌生产 现在XX公司正与承德露露进行合作洽谈,生产露露牌“幸露XX汁”,这对在短时间内扩大XX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风险就是XX公司有可能在合作中失去自己的作用,因为灌装设备是露露的,品牌是露露的,销售网络是露露的,XX公司只能提供原浆,而这些原浆还是在河北兴隆打的。露露如果跳过XX 公司,直接找人打浆,XX公司没有任何控制力,虽然XX公司具有相关的专利权,但是这种专利的保护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一旦露露对专利中的一部分技术进行了改动,就不算进犯XX公司的专利。 贴牌生产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购买设备,为别人生产,大约需要投资150万元左右,而这150万元的投资有望在短时间内收回。 但是,无论如何,贴牌生产都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而且是在帮助一个本来就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贴牌生产的主要作用只能是积累资金,为未来创造品牌打下一定的基础。 5.合作生产 合作生产包括两种方式: (1)引进投资,购买设备,入股到XX公司。这种方式对XX公司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XX公司的资产过于庞大,外来投资方投进来的几百万资金虽然能够起到大作用,但只能占到很少的股份,很少会有投资者会这样干。 (2)XX公司拿出一部分资产,比如说厂房,同外来投资者新建一个公司,这样,生产和实验设备就解决了,生产成本、交货期和新品开发也同样得到解决。

上市好处弊端

企业上市的好处与弊端 一,拥有上市公司身份的好处 1. 新的直接融资通道 企业不仅可以在上市时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上市后还可以再融资筹集资金用企业的股票进行兼并、收购等,公开上市是企业最具吸引力的长期融资形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资本的需求。香港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另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亦会降低。 2.上市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理清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务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1)上市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运作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水平,使得企业从一个“草莽企业”、“家族公司”逐渐演变为现代企业。 (2)企业改制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估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为符合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可能会引进外部董事、战略投资者,这些外脑和资源可以为公司所用,而且也能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保护。 (4)公司上市后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其他法律要求,这些都会增加公司运营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3.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在客户、供货商和银行心目中的地位。 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很强的品牌传播效应,公开上市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直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知名度,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上市公司的运作是相当透明的、运营是受到监管的,比运作不透明、运营不受监管的非上市公司更让人放心,所以,客户、供货商和银行会对上市公司更有信心。公司将更容易吸引新客户,供货商更愿意与你合作,银行会给予更高的信用额度。 4.上市使得公司对员工更有吸引力 在交易所上市将使企业对高素质的雇员(如首席执行官)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公司招聘到满意的高级人才。另外,上市后,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对员工更有吸引力,这有助于吸引并保留最有才干的员工。而当公司向优秀的管理雇员提供股份红利计划,公司的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新公司上市方案如何做好规划(详细)知识讲解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四、具体操作 第二部分外部程序 一、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二、报交易所申请上市 三、证券交易所统一股票上市交易后的上市公告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详细)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1.为什么要上市?分析上市与不上市的利弊,得出结论。 2.自查企业家底,产权是否明析,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是否目标一致。 3.募集资金规模,投向哪些项目,以及盈利预测、风险控制。 4.到哪里上市——境内外、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 5.预计上市时间、上市费用、机会成本。 6.如何选择中介机构及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由谁来负责上市全过程的总协调? 7.哪些是不确定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8.当前宏观政策是否有利促进企业上市,如何整合上市资源,突出企业上市优势,争取顺利通过核准上市?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董事会秘书作为企业高管(副经理级别的人担任董事会秘书),其定位具有角色的特殊性,董事会秘书的职业操守包括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上市工作的成功与否。因为董事会秘书是企业融资、企业上市的主要策划人之一,也是具体的执行人。在选择中介机构、企业改制设立、申请及报批、发行上市等上市前的各环节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工作中,常常把董事会

秘书定义为企业上市的先行官。《公司法》第124条规定:“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董事会秘书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董事会秘书应对董事会负责。拟上市企业的董事会秘书在上市运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接受董事会秘书的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规政策,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审时度势,为企业拟订上市规划并报企业决策层审议通过后操作实施,同时配合中介机构进场协同作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企业上市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上市筹备阶段、聘请中介机构、企业股份制改组阶段、上会核准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上市阶段。 1、上市筹备阶段,由企业一把手挂帅,正式成立上市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上市工作,由拟选董事会秘书代理执行具体工作。设立上市筹备组,主要成员单位有:办公室、财务部、法律部、生产部、市场销售部、科研开发部、后勤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候选的董事会秘书等,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其主要工作有: ⅰ.企业财务部配合会计师及评估师进行公司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盈利预测编制工作; ⅱ.企业分管领导及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企业与省、市各有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及各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一、公司上市的优点 1改善财政状况 通过股票上市得到的资金是不必在一定限期内偿还的,另一方面,这些资金能够立即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就可以允许公司借利 息较低的贷款。此外,如果新股上市获得很大成功,以后在市场上 的走势也非常之强,那么公司就有可能今后以更好的价格增发股票。 2利用股票来收购其他公司 (1)上市公司通常通过其股票(而不是付现金)的形式来购买其他 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在股市上公开交易,那么其他公司的股东在出 售股份时会乐意接受你的股票以代替现金。股票市场上的频繁买进 卖出为这些股东提供了灵活性。需要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出卖股票,或用股票做抵押来借贷。 (2)股票市场也会使估计股份价格方便许多。如果你的公司是非 上市公司,那么你必须自己估价,并且希望买方同意你的估算;如果 他们不同意,你就必须讨价还价来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价钱,这样的价钱很有可能低于你公司的实际价值。然而,如果股 票公开交易,公司的价值则由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 3利用股票激励员工 公司常常会通过认股权或股本性质的得利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这些安排往往会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因为他们能 够从公司的发展中得利。上市公司股票对于员工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为股票市场能够独立地确定股票价格从而保证了员工利益的兑现。 4提高公司声望

(1)公开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其他公众渠道以及公司股票每日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商业界、投资者、新闻界甚至一般大众都会注意到你的公司。 (2)投资者会根据好坏两方面的消息才做出决定。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经营完善,充满希望,那么这个公司就会有第一流的声誉,这会为公司提供各种各样不可估量的好处。如果一个公司的商标和产品名声在外,不仅仅投资者注意到,消费者和其他企业也会乐意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 二、公司上市的弊端 1.失去隐秘性 (1)一个公司因公开上市而在产生的种种变动中失去“隐私权”是最令人烦恼的。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所有账目,包括最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给中层管理人员的红利,以及公司经营的计划和策略。虽然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但凡是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定的信息都必须公开。这些信息在初步上市时就必须公开披露,并且此后也必须不断将公司的最新情况进行通报。 (2)失去隐密性的结果是公司此时可能不得不停止对有关人员支付红利或减薪,本来这些对于一家非上市公司来说是正常的,对上市公司来说则难以接受。 2.管理人员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1)公司一旦公开上市,那就意味着管理人员放弃了他们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动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张,而上市公司的每一个步骤和计划都必须得到董事会同意,一些特殊事项甚至需要股东大会通过。 (2)股东通过公司效益、股票价格等等来衡量管理人员的成绩。这一压力会在某种程度上迫使管理人员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而不是长远利益。 3.上市后的风险

企业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企业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企业来说,这个支点就是改制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优秀的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商界巨头和行业旗帜。 一、企业上市的意义 股份制是近代以来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要求。相对于家族企业、合伙企业等其他企业组织形式,其优势十分明显:它通过股权的多元化,有效分散了集中投资所产生的巨大风险;通过把分散资本积聚成巨额资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通过股票的自由买卖,实现了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1.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规范发展 企业改制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改制上市后,要围绕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标准努力“达标”和“持续达标”,同时,上市后的退市风险和被并购的风险,能促使高管人员更加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促使企业持续规范发展。

上市后,企业可以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利用资本市场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私营公司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我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直接融资瓶颈。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例如,深万科1988年首次上市时融资额为2800万元,此后通过六次再融资累计筹集资金51亿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的房地产业巨头,其中持续稳定的资本供给作用巨大。 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不同,直接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企业将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中小企业上市将有效地增强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企业上市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传统意义上讲,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或公共关系)。而实际上,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更强的品牌传播效应。进入资本市场表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承认,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同时,改制上市对中小企业的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是不少企业家的梦想和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是利弊共存,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正确把握权衡,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一、公司上市的积极作用 1.实现原始投资人的价值提升: 从世界上的富翁排行榜,到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企业一旦实现上市,就可以给原始投资人带来双重收益。 收益是账面收益。 第二是原始投资人转让股票等方式带来的收益。 2.低成本融资 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因此,如何获得资本就成为企业家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二是向债权人借贷,三是向投资人募集资本。 向投资人募集股本是成为成本的融资方式,首先,从时间成本上来讲,股权融资比利润积累要节约时间,其次,从财务成本上来说,股权融资不减少公司税前利润,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财务成本比债权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上市可以使得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3.获得资本市场上的强大收购能力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靠企业中间的兼并收购其中有不同的动机。 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操作方式,大大的增强了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吸引力。 4.提高企业的信用 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外交易的基础,信用较强的企业,对外借贷,供货以及开展合作都可以更加容易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治理规范、管理科学、融资要容易,所以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 5.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得到提升,对企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加。 即稳定了现有的员工,同时也有利吸引人才的流入,因此,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 6.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形象品牌竞争力,有利于获得消费大众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 无论是中国石油,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大企业的上市,还是百度,苏宁这样的民营企业上市,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些都成为公司宝贵的财富。 二、公司上市的风险 1、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公司上市,其实质是通过出让公司股权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投入,因此,公司上市,多少会使得原有的股东对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原有的股东从单纯控制公司或对告诉的控制,转化为相对控股。 另一方面来于资本市场上并购的压力,向公众发行的股份,有可能被收购方收购,

2020年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