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doc

11、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1艾士法定硫 一、方法原理 将煤样与艾士卡试剂棍合灼烧,煤中硫生成硫酸盐,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煤中 全硫的含量。 二、试剂和材料 ( 1 )艾士卡试剂:以 2 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与 1 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混匀并研细至粒度小于0 . 2mm 后,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 2 )盐酸( GB/T622 )溶液: ( l + l )水溶液。 ( 3 )氯经钡( GB/T52 )溶液: 100 g/L. ( 4 )甲基检溶液: 20g/L 。 ( 5 )硝酸银( GB/T670 )溶液: 10g / L ,加入几滴硝酸( CB/T626 ) .贮于深色瓶中. ( 6 )瓷增锅:容量 30mL 和 10 一 20mL 两种。 三、仪器设备 ( i)分析天平:感量0.000lg ( 2 )马弗炉:附测温和控温仪表,能升温到900 ℃,温度可调并可通风。 四、 试验步骤 ( 1 )于 30mL 柑祸内称取粒度小于0 . 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 1g(称准至 0.0002g) 和艾氏剂艳(称准至0.1g) ,仔细混合均匀,再用lg(称准至 0 . 1g )艾氏剂覆盖. ( 2 )将装有煤样的柑祸移入通风良好的马弗炉中,在 1 一 2h 内从室温逐渐加热到800-850 ℃ ,并在该温度下保持 1 一 2h 。 ( 3 )将增祸从炉中取出,冷却到呈温。用玻璃棒将柑祸中的灼烧物仔细搅松捣碎(如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 一 850 ℃ 下继续灼烧0 . 5h ) ,然后移动到400mL 烧杯中。用热水冲洗增锅内壁,将洗液收入烧杯,再加入100 一 150mL 刚煮沸的水,充分搅拌。如果此时尚有黑色煤粒漂浮在液面上.则本次测定作废。 ( 4 )用中速定性滤纸以倾泻法过滤,用热水冲洗 3 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仔细清洗至少10 次,洗液总体积约为 250-300mL. ( 5 )向滤液中滴入 2 一 3 滴甲基橙指示剂,加盐酸中和后再加入 2 流,使溶液呈微酸性。将溶液加热到沸腾,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10mL ,在近沸状况下保持约2h ,最后溶液体积为 200 mL 左右。 ( 6 )溶液冷却或静置过夜后用致密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检验】 ( 7 )将带沉淀的滤纸移入已知质量的瓷钳祸中,先在低温下灰化滤纸,然后在温度为800 一 850 ℃的马弗炉内灼烧

硫的测定方法

硫的测定方法-燃烧中和法 1、方法提要 试样在空(氧)气流中1250-1300℃燃烧分解,将硫转化为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水溶液吸收生成硫酸。以甲基红-次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借以测定硫。主要反应如下: O H OH H H SO O H SO 224 222→++→+-++ - 2、试剂配制 2.1 混合指示剂 取甲基红0.02克,溶于乙醇50毫升中;取次甲基蓝0.01克,溶于水50毫升中。然后互相混合,贮于棕色滴瓶中。 2.2 过氧化氢 3% 取30%过氧化氢(市售试剂)10毫升,用水稀释至100毫升。现配。 2.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0.03(0.003)N 取氢氧化钠6(0.6)克,溶于水中。移入塑瓶中,加水至5000毫升。加氯化钡5克,搅匀,置放澄清。加硫酸钠2.5克,搅匀,放置过夜,取清液使用。 标定 称经110-120℃烘2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0.1500克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冷沸水100毫升,溶解。加0.5%酚酞5滴,用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终点。 浓度计算: V W T 07850.0= 式中 T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克/毫升) V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量(毫升) W -邻苯二甲酸氢钾用量(克) 0.07850-邻苯二甲酸氢钾换算成硫的因素。 2.4 其它 3、分析手续 称取试样0.1000(含量小于1%,0.5000;大于20%,0.0500)克于瓷舟中加纯铜片0.2克。待管式炉升温1250-1300℃,检查密封程度和气流畅通状况。向吸收杯中注入3%过氧化氢80毫升,加混合指示剂数滴。调节气流速度(每秒4-5个气泡),滴加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至亮绿色,停止通气。 将盛有试样的瓷舟推入燃烧管高温处,立即塞紧通气管胶塞,预热10-20秒钟,小心通气5-8分钟,用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绿色不变为终点。用相当含量标样同时标定。 计算: 100 %??=G V T S 式中 T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克/毫升) V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量(毫升)

焦炭指标

灰分硫分机械强度% 机械强度% 挥发分 (抗碎强度M40)(耐磨强度M10) 一级不大于12.0 不大于0.6 不小于80 不大于8.0 不大于1.9 二级12.01-13.50 0.61-0.80 不小于76 不大于9.0 不大于1.9 三级13.51-15.00 0.81-1.00 不小于72 不大于10.0 不大于1.9 焦炭的质量指标 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只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40 ~45% ,铸造焦要求在35 ~40% ,出口焦要求在30% 左右。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 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 值表示。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 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 值。M40 和M10 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多采用德国米贡转鼓试验的方法。 焦炭质量的评价 1 、焦炭中的硫分: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0.07% 即为废品。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11% 来自矿石;3.5% 来自石灰石;82.5% 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主要来源。焦炭硫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当焦炭硫分大于 1.6% ,硫份每增加0.1% ,焦炭使用量增加 1.8% ,石灰石加入量增加 3.7%, 矿石加入量增加0.3% 高炉产量降低1.5 — 2.0%. 冶金焦的含硫量规定不大于1% ,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0.4 — 0.7% 。 2 、焦炭中的磷分:炼铁用的冶金焦含磷量应在0.02 — 0.03% 以下。 3 、焦炭中的灰分:焦炭的灰分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焦炭灰分增加1% ,焦炭用量增加2 —2.5% 因此,焦炭灰分的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4 、焦炭中的挥发分:根据焦炭的挥发分含量可判断焦炭成熟度。如挥发分大于1.5% ,则表示生焦;挥发分小于0. 5 — 0.7%, 则表示过火,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挥发分为1% 左右。 5 、焦炭中的水分:水分波动会使焦炭计量不准,从而引起炉况波动。此外,焦炭水分提高会使M04 偏高,M10 偏低,给转鼓指标带来误差。 6 、焦炭的筛分组成:在高炉冶炼中焦炭的粒度也是很重要的。我国过去对焦炭粒度要求为:对大焦炉(1300 — 2000 平方米)焦炭粒度大于40 毫米;中、小高炉焦炭粒度大于25 毫米。但目前一些钢厂的试验表明,焦炭粒度在40 — 25 毫米为好。大于80 毫米的焦炭要整粒,使其粒度范围变化不大。这样焦炭块度均一,空隙大,阻力小,炉况运行良好。 焦碳的用途: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1.目的 (1)掌握油品硫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测定意义; (2)掌握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 (3)熟悉燃灯法测定仪器的结构,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石油产品在测定器的灯中燃烧,其中的硫化物生成SO2,用过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反应后将剩余的碳酸钠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量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 3.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符合GB/T380的技术要求,见图6-1,其中吸滤瓶:500 mL或1 000 mL;滴定管:25 mL;吸量管:2mL、5 mL和10mL;洗瓶;水流泵或真空泵;玻璃珠:直径5~6 mm;长8~10mm的短玻璃棒;棉纱灯芯。 (2)试剂 碳酸钠:分析纯,配成0.3%碳酸钠水溶液; 盐酸:分析纯,配成0.05 mol/L盐酸标准溶液; 指示剂: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0.2%甲基红乙醇溶液。 95%乙醇(分析纯);标准正庚烷;汽油:沸点范围80~120℃,硫含量不超过0.005%;石油醚:化学纯,60~90℃。 图6-1 石油产品硫含量(燃灯法) 测定器 4.准备工作 (1)测定器的准备将吸收器、液滴收集器及烟道仔细用蒸馏水洗净。灯及灯芯用石油醚洗涤并干燥。 (2)无烟试样的处理取一定量(硫含量在0.05%以下的低沸点试样,如航空汽油注入量为4~5 mL的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灯中(可不必预先称量),将灯用穿着灯芯的灯芯管塞上。将灯芯管的上边缘齐平。点燃,调整火焰,使其高度为5~6 mm。随后把灯火熄灭,用灯罩将灯盖上,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准至0.000 4 g)。用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不必称量)做空白试验。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4-2007 代替GB/T214-1996,GB/T18856.8-2002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全硫的艾士卡法、库仑法、高温燃烧中和法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在仲裁分析时,应采用艾士卡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焦炭,也适用于水煤浆干燥煤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 11722:1999;eqv ISO 1171:1997;eqv ISO 562:1998) GB/T 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3 艾士卡法 3.1 原理 将煤样与艾士卡试剂混合灼烧,煤中硫生成硫酸盐,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3.2 试剂和材料 3.2.1 艾士卡试剂(以下简称艾氏剂):以2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GB/T 9857)与1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GB/T 639)混匀并研细至粒度小于0.2㎜后,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3.2.2 盐酸溶液:(1+1),1体积盐酸(GB/T 622)加1体积水混匀。 3.2.3 氯化钡溶液:100g/L,10g氯化钡(GB/T 652)溶于100mL水中。 3.2.4 甲基橙溶液:2g/L,0.2g甲基橙溶于100mL水中 3.2.5 硝酸银溶液:10g/L,1g硝酸银(GB/T 670)溶于100mL水中,加入几滴硝酸(GB/T 626),贮于深色瓶中。 3.2.6 瓷坩埚:容量为30mL和(10~20)mL两种。

硫含量的测定

铁合金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1 范围 本推荐方法用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合金中全碳和全硫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铁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3%10.0%的碳和质量分数为0.005%0.5%的硫含量的测定 2 原理 试料在通入氧气流的高频感应炉内燃烧碳硫分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随氧气流流经红外吸收池由红外检测器测量其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吸收其吸收能与流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成正比由此测定碳和硫的质量分数 3 试剂及材料 3.1 氧气纯度大于99.95%以上 3.2 动力气氮气或不含油水的压缩空气 3.3 陶瓷坩锅预先在1100高温炉内加热4h冷却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3.4 钨粒(助熔剂)碳含量小于0. 002%硫含量小于0. 0002%粒度0.8 1.4mm 3.5 锡粒(助熔剂)碳含量小于0. 002%硫含量小于0. 0002%粒度0.8 1.4mm(或使用钨锡混合助熔剂) 3.6 纯铁碳含量小于0. 001%硫含量小于0. 0004% 3.7 净化剂和催化剂无水过氯酸镁烧碱石棉玻璃棉 4 仪器 高频红外碳硫测定仪灵敏度0.00001%其装置如图1 B 氧气瓶两级压力调节器A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的装置49干燥管5压力调节器 1氧气瓶2两级压力调节器3洗气瓶6高频感应炉7燃烧管8除尘器 49干燥管5压力调节器6高频感应炉 10流量控制器11二氧化硫红外检测器 7燃烧管8除尘器10流量控制器 11一氧化碳转换器12除硫器 13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器

图1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硫的装置 5 操作步骤 5.1 分析前的准备 将仪器接通电源预热2h通气30min按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各部位的测量参数调节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按分析步骤自动程序通过燃烧几个废坩锅来调整稳定仪器 5.2 称样 按表1顺序称取试样精确至0.001g和熔剂置于陶瓷坩锅中 表 1 助熔剂和试样加入顺序和加入量 试样名称 1 助熔剂 2 试样量(g) 3 覆盖助熔剂 硅铁0.5g 锡粒0.10.25 0.6g纯铁+1.5g钨粒 硅钙0.7g 纯铁0.20 0.5g锡粒+1.5g钨粒 硅锰0.3g 锡粒0.20 0.8g纯铁+1.5g钨粒 硅钡0.5g锡粒+0.2g纯铁0.150.20 0.6g纯铁+1.5g钨粒 硅铬0.6g 纯铁0.25 0.5g锡粒+1.5g钨粒 锰铁0.3g 锡粒0.20.5 1.5g钨粒 钛铁0.5g 锡粒0.5 1.5g钨粒 钼铁0.3g 锡粒0.80 1.00 1.5g钨粒 铬铁0.3g 锡粒0.200.50 1.5g钨粒 钒铁0.3g 锡粒0.50 1.5g钨粒 磷铁0.3g 锡粒0.50 1.5g钨粒 钨铁0.3g 锡粒0.80 1.00 1.5g钨粒 金属铬0.5g 锡粒0.50 1.5g钨粒 金属锰0.30.5 g锡粒 1.0 1.5g钨粒 5.3 空白试验 按分析步骤自动程序进行不加试料的助熔剂空白测量检查空白值是否稳定和足够小 5.4 校准仪器 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按分析步骤进行测量检查仪器的线性测量值与标准值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否则用标准值对仪器进行校正再检查测量值是否符合要求直至标准样品中碳硫的测定结果稳定在误差范围以内为止 5.5测定 按待测试料中碳硫的含量范围分别选择仪器的最佳条件如仪器的燃烧积分时间比较水平的设置条件将装有称取的试料和助熔剂的坩锅置于炉子支座上并上升至燃烧位置上按仪器说明书中自动分析步骤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

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

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 赵建强,尚建芳,张少华 (邯钢焦化厂,河北邯郸056015) [摘要]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是焦炭热性质的重要指标。根据邯钢焦化厂现状,从炼焦煤种、配合煤、结焦时间等方面调整,降低了焦炭反应性,提高了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配合煤;结焦时间 [中图分类号] TF 52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5095(2008)09-0053-03 近年来,高炉炼铁生产正朝着大型化、高效化、长寿和节能环保化方向发展,炉容已达几千立方米,高炉作为生产中的最大的竖炉,直径10~15 m,其料柱高度就高达25~35 m,而支撑如此高的料柱高度,作为透气的支架,高质量的焦炭是必不可少的。为降低焦炭消耗,增加高炉产量,改善生铁质量,采用了在风囗喷吹煤粉、重油、富氧鼓风等强化冶炼技术。焦炭的热能源、还原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部分取代,但作为高炉料柱的疏松骨架不能取代,而且随高炉大型化和强化冶炼,该作用更显重要。邯钢老区这几年不断地升级改造,目前有两座2 000 m3高炉,月耗焦炭约为14万t,而焦炭占整个生铁成本约为25%,因此,生产稳定优质的焦炭,必然会对炼铁的生产、操作和降本增效有直接的影响。 1 焦炭的组成、性质及在高炉中的作用 焦炭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的成分复杂的块状材料,用工业分析和化学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确定其组成,一般所说的焦炭指标是综合分析的结果,其标准就是对高炉的影响的大小。焦炭在高炉中起着供热、供碳、还原剂和疏松骨架的作用。近年来,高炉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焦炭的供热、供碳、还原剂一些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但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冶炼强度的提高,高炉的料柱骨架作用却被强化,越来越要求高质量的焦炭。有资料表明:焦炭的反应后强度提高1%,焦比可以降低20 kg;灰分每升高1%,高炉焦比上升2%,石灰石用量增加2.5%,高炉产量下降2.2%。现在冶炼特种钢材时要求铁水含硫越来越低,焦炭中的硫约占整个入炉料的80%~90%,高炉采用烧结矿后占的比例会更大,而其中只有5%~20%随高炉煤气逸出,其余的硫就靠炉渣排除,这就要增加熔剂,增加炉渣碱度和渣量。一般焦炭含硫每增加1%,高炉焦比约增加1.5%~2.0%,石灰石用量增加2%,生铁产量减少2%~2.5%。 焦炭在高炉中承受高温热力作用、化学作用,以及强烈气流和铁水的冲刷、磨损、剪切作用下性能必然降低,其透气性下降、块度减小、气孔壁变薄等影响高炉操作,所以高炉焦要求灰低、硫低、强度高、块度均匀、气孔均匀致密、反应性低、反应后强度高。入高炉的焦炭的标准逐渐完善、细化。我国一直将焦炭的机械强度(即冷态强度)作为衡量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高炉实际生产中,与冷态强度相比,焦炭的反应性(CRI)与反应后强度(CSR)更能反映焦炭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模拟焦炭在高炉中反应过程,新的国家冶金焦炭标准中增加了CRI和CSR两项指标。为生产合格的焦炭、为高炉炼铁提供有利的指导。因此必须提高焦炭高温性质量。 2 现状 邯钢焦化厂现有焦炉42孔JN 43-80型两座(1#、2#),45孔58-Ⅱ型一座(3#),45孔JN43-80型一座(4#),45孔JN60-6型两座(5#、6#),与六座焦炉配套的备煤系统为南北两个机械化煤场和南北两套核子称自动配煤设施,分别向一炼焦1#、2#、3#、4#焦炉和5#、6#焦炉供煤。年产焦炭204万t,主要供应炼铁4# 620 m3高炉、5# 1 260 m3高炉、7# 2 000 m3高炉,炼铁5#高炉扩容为2 000 m3后,自产焦炭,全部以混料方式供给5#、7#高炉。表1为我厂近期内焦炭平均质量,我厂6 m焦炉和4.3 m焦炉均为

我的论文 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姓名汪康康 所在系部应用化学系 专业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0721 指导教师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2009 年 12 月

煤中全硫的测定 摘要 任何煤中均含有硫,只是其含量有所不同。煤在燃烧时,其中硫主要氧化成二氧化硫。在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同时,还伴有少量三氧化硫的生成。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之间基本成正比关系。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在大气云层中与水分子结合使降雨呈酸性,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而在电力生产中,煤中的硫对设备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所以煤碳在使用之前对其中硫的含量要进行测定,亦可在测定之后对其进行脱硫处理。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艾氏卡法、库伦滴定法和高温燃烧中和法。 关键词 煤炭,全硫含量,燃烧舟,滴定管,库伦积分仪。

目录 1 前言 (4) 2 实验部分 (5) 2.1 实验原理 (5) 2.1.1 艾氏卡法的实验原理 (5) 2.1.2 库伦滴定法的实验原理 (5) 2.1.3 高温燃烧中和法的实验原理 (5) 2.2 仪器与试剂 (5) 2.2.1 仪器 (5) 2.2.1.1 艾氏卡法所用仪器 (5) 2.2.1.2 库伦滴定法所用仪器 (5) 2.2.1.3 高温燃烧中和法所用仪器 (5) 2.2.2 试剂 (6) 2.2.2.1 艾氏卡法所用试剂 (6) 2.2.2.2 库伦滴定法所用试剂 (6) 2.2.2.3 高温燃烧中和法所用试剂 (6) 2.3 实验条件 (7) 2.3.1 艾氏卡法实验条件 (7) 2.3.2 库伦滴定法实验条件 (7) 2.3.3 高温燃烧中和法实验条件 (7) 2.4 实验步骤 (7) 2.4.1 艾氏卡法的实验步骤 (7) 2.4.2 库伦滴定法的实验步骤 (8) 2.4.3 高温燃烧中和法的实验步骤 (9)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实验数据处理 (10) 3.1.1 艾氏卡法实验数据处理 (10) 3.1.2 库伦滴定法实验数据处理 (10)

焦炭热强度.

焦炭热强度是反映焦炭热态性能的一项机械强度指标。它表征焦炭在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气氛下,同时经受热应力和机械力时,抵抗破碎和磨损的能力。焦炭的热强度有多种测量方法,其中一种是热转鼓强度测定。测量焦炭的热转鼓强度,一般是将焦炭放在有惰性气氛的高温转鼓中,以一定转速旋转一定转数后,测定大于或小于某一筛级的焦炭所占的百分率,以此表示焦炭热强度。 焦炭反应性焦炭反应性是焦炭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在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焦炭在高炉炼铁。铸造化铁和固定床气化过程中,都要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焦与氧和水蒸气的反应有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相类似的规律,因此大多数国家都用焦炭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反应性。 中国标准GB/T4000-1996规定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其做法是使焦炭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然后测定反应后焦炭失重率及其机械强度。 焦炭反应性指标以损失的焦炭质量与反应前焦样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按下式计算: CRI=(m-m1)/m×100 式中:CRI-焦炭反应性,% m-焦炭试样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后强度指标以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残余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按下式计算: CSR=m2/m1×100 式中:CSR-反应后强度,% m2-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的重复性,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CRI:r≤2.4% CSR:r≤3.2%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结果均取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焦炭反应性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再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焦炭在高炉炼铁、铸造化铁和固定床气化过程中,都要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焦与氧和水蒸气的反应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类似的规律,因此大多数国家都用焦炭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反应性。 中国标准(GB/T4000-1996)规定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其做法是使焦炭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没,然后测定反应后焦炭失重率及其机械强度。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的重复性r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CRIr≤2.4 CSR:≤3.2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结果均取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一级冶金焦灰分A≦12.0;硫分S≦0.6%;抗碎强度M25≧92.0(M40≧80.0);耐磨强度M10 M25时,≦7.0 M40时,≦7.50;反应后强度CSR/%≧55;水分含量4.0±1.0 二级冶金焦灰分A≦13.5;硫分S≦0.8%;抗碎强度M25≧88.0(M40≧76.0);耐磨强度M10≦8.50;反应后强度CSR/%≧50;水分含量5.0±2.0 三级冶金焦灰分A≦15.0;硫分S≦1.0%;抗碎强度M25≧83.0(M40≧72.0);耐磨强度M10≦10.50;反应后强度CSR/%≧;水分含量≦12.0 准一级冶金焦灰分A﹤12.5%

煤中含硫量的测定

项目名称:煤中硫含量的测定—-艾氏卡法 小组人员: 组长: 实验目的:(1)掌握艾氏卡试剂的配制方法 (2)掌握煤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将煤样与艾氏卡试剂混合灼烧,煤中硫生成硫酸盐,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重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实验步骤: (1)于30mL 坩埚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1g(精确至,仔细混合均匀,再用1g 艾氏卡试剂0.0002g)和艾氏卡试剂2g(精确至0.1g)覆盖。全硫含量超过8,称取0.5g。 (2)将装有煤样的坩埚移入通风良好的马弗炉中,在12h 内从室温逐渐加热到80085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12h。 (3)将坩埚从炉中取出,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坩埚中的灼烧物仔细,然后转移搅松捣碎(如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850℃下继续灼烧0.5h)到400mL 烧杯中,用热水冲洗坩埚内壁,将洗液收入烧杯,再加入100150mL 刚煮沸的水,充分搅拌。如果此时尚有黑色煤粒漂浮在液面上,则本次测定作废。 (4)用中速定性滤纸以倾泻法过滤,用热水冲洗3 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仔细清洗至少10 次,洗液总体积约为250300mL。 (5)向滤液中滴入23 滴甲基橙指示剂,加盐酸中和后再加入2mL,使溶液呈微酸性。将溶液加热到沸腾,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在近沸状况下保持约2h,最后溶液体积为200mL 左右。 (6)溶液冷却或静置过夜后用致密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检验) (7)沉淀的滤纸移入已知质量的瓷坩埚中,先在温度为800-850℃的马弗炉内灼烧20-40min,取出坩埚,在空气中稍加冷却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5-30min),称量。(8)每配制一批艾氏卡试剂或更称其他任一试剂时,应进行2 个以上的空白试验,硫酸钡质量的极差不得大于0.0010g,取算数平均值作为空白值。 研究技术路线: 预测研究结果: 实验记录: 煤样质量/g 煤样+坩埚质量/g 坩埚空重/g 硫酸钡质量/g 空白硫酸钡质量/g

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含量

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含量 ?作者:单位: [2007-10-26] 关键字: ?摘要: 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的煤含硫量高(3%~6%),灰分高(35%~45%),而热值低(16000kJ/kg),被称为劣质煤,过去利用率很低。为了扩大可持续资源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不少水泥企业通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在生料中掺加部分劣质煤在立窑中烧制出高强熟料,取得了高产、优质、节能的效果。 众所周知,配煤在立窑中具有配热和配料的双重作用,当使用劣质煤时更显出配料意义。 高灰分、低热值、高硫量的煤在立窑煅烧时能降低燃烧速度,使底火厚实;低熔点煤灰使立窑熟料的烧结温度拓宽,有利于底火的稳定;而煤中的硫则起到一定的矿化作用。煤中的硫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有机硫、硫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硫酸盐中的硫在石灰石的分解温度下可转化成硫酸钙。当生料配料需掺石膏时也要考虑这部分硫含量,甚至可替代石膏。 因此许多企业已达共识,不仅需测定煤的灰分、挥发分和热值,而且必须准确测定煤中的硫含量。 1测定方法 目前各企业采取的测定方法不尽一致。有的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由于反应瓶底粘结成糊而失败;有的将煤燃烧后测煤灰中的硫,由于燃烧过程中煤中的部分硫成气体逸出而使结果偏低。测定方法选择不当,势必造成煤中全硫测定结果产生偏差,失去指导生产的意义。 针对不少企业生产工艺与检验方法脱节的情况,有必要推荐使用GB/T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有艾士卡法、库仑滴定法和高温燃烧中和法。 库仑滴定法是煤样在三氧化钨催化剂作用下,于1000ml/min空气流在1150℃高温中燃烧分解,使煤中硫生成二氧化硫,被电解池中的碘化钾溶液吸收,并被电解碘化钾所产生的碘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含量。此法快速准确,但需专用仪器设备。 高温燃烧中和法是煤样在三氧化钨催化剂作用下于350ml/min空气流中在1200℃高温下燃烧,生成硫的氧化物并捕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形成硫酸,最后用氢氧化钠滴定而计算全硫含量。此法准确,但需高温燃烧设备。 艾士卡法也称重量法,是煤中全硫测定的仲裁法,方法经典,设备简单,结果准确,在此作重点介绍。

焦炭指标

焦炭指标 指标等级粒度指标影响 >40 >25 灰分Ad% Ⅰ≤12.0 "灰分偏大增加焦比(焦炭使 用量)" Ⅱ≤13.5 Ⅲ≤15.0 硫分St.d% Ⅰ≤0.60 高炉炼铁的有害杂质 Ⅱ≤0.80 Ⅲ≤1.00 机械强度M25% Ⅰ≥92.0 机械强度偏低,倒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粉 Ⅱ≥88.0 Ⅲ≥83.0 M40% Ⅰ≥80.0 Ⅱ≥76.0 Ⅲ≥72.0 M10% ⅠM25时≤7.0;M40时≤7.5 Ⅱ≤8.5 Ⅲ≤10.5 反应性CRI% Ⅰ≤30 450m3以上高炉使用焦炭的重要指标,高炉越大对反应后强度要求越高,反应性要求越低 Ⅱ≤35 反应后强度CSR% Ⅰ≥55 Ⅱ≥50 挥发分Vdaf% ≤1.8 挥发分高低判断焦炭的生熟 水含量Mt% 4.0±1.0 5.0±2.0 水分大增加运输成本 焦末含量% ≤4.0 ≤5.0 增加焦炭使用量 焦炭的机械强度,包括抗碎强度指标M25(M40),耐磨指标(M10),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前面两个是冷态特性,后面的是在高温下的强度特性(1100℃)。 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只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40 ~45% ,铸造焦要求在35 ~40% ,出口焦要求在30% 左右。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焦炭的抗碎强度

11、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11、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1 艾士法定硫 一、方法原理 将煤样与艾士卡试剂棍合灼烧,煤中硫生成硫酸盐,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按照硫酸钡的质量运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二、试剂和材料 ( 1 )艾士卡试剂:以2 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与1 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混匀并研细至粒度小于0 . 2mm后,储存在密闭容器中。 ( 2 )盐酸(GB/T622 )溶液:( l + l )水溶液。 ( 3 )氯经钡(GB/T52 )溶液:100 g/L. ( 4 )甲基检溶液:20g/L 。 ( 5 )硝酸银(GB/T670 )溶液:10g / L ,加入几滴硝酸(CB/T626 ) .贮于深色瓶中. ( 6 )瓷增锅:容量30mL 和10 一20mL 两种。 三、仪器设备 ( i )分析天平:感量0.000lg ( 2 )马弗炉:附测温顺控温外表,能升温到900 ℃,温度可调并可通风。 四、 试验步骤 ( 1 )于30mL 柑祸内称取粒度小于0 . 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g(称准至0.0002g)和艾氏剂艳(称准至0.1g) ,认真混合平均,再用lg(称准至0 . 1g)艾氏剂覆盖.( 2 )将装有煤样的柑祸移入通风良好的马弗炉中,在1 一2h内从室温逐步加热到800-850 ℃,并在该温度下保持1 一2h 。 ( 3 )将增祸从炉中取出,冷却到呈温。用玻璃棒将柑祸中的灼烧物认真搅松捣碎(如发觉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 一850 ℃下连续灼烧0 . 5h ) ,然后移动到400mL 烧杯中。用热水冲洗增锅内壁,将洗液收入烧杯,再加入100 一150mL 刚煮沸的水,充分搅拌。如果现在尚有黑色煤粒漂浮在液面上.则此次测定作废。 ( 4 )用中速定性滤纸以倾泻法过滤,用热水冲洗3 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认真清洗至少10 次,洗液总体积约为250-300mL.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 .. . ..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0日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 467535) 摘要:焦炭质量受配合煤原料性质和炼焦工艺的影响。在制定配煤方案时,可以V-G作为主要参数,综合平衡V、G、Y、X等参数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水分、堆比重、干馏温度等工艺指标,以改善焦炭物理性能。 关键词:焦炭配煤参数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年产焦炭100万吨,中冶焦耐设计大型捣固式焦炉,2011年12月开工,2013年8月投产。炼焦用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种不固定,储煤量不稳定。煤种有平顶山张村主焦煤、瘦焦煤、瘦煤等;三门峡中硫主焦;山西高硫气肥煤、瘦焦煤等;陕西黄陵1/2中粘煤、1/3焦煤等。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基本以张村主焦煤为主再辅以其它煤种进行配煤。通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就配合煤V、G、Y、X等参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做一分析供大家赏析。 一、生产状况 2、几组生产数据 2.1配合煤煤岩分析:

1/2中粘+气煤 29.7% 1/3焦+肥煤 20.0% 焦煤 50.3% 1/2中粘+气煤 18.0% 1/3焦+肥煤 29.2% 焦煤 52.8% 配合煤指标 焦炭指标 Vdaf % G Xmm Ymm <3mm % <1mm % Vdaf % M40% M10 % CRI% CSR % 28.71 80 89.2 74.7 1.20 85.0 5.3 28.41 83 30.8 17.5 87.6 71.4 1.16 85.2 5.3 31.9 60.2 27.98 83 88.6 71.6 1.23 82.9 5.9 29.9 63.4 27.38 84 87.7 72.5 1.15 85.6 4.8 27.46 82 88.3 71 1.23 84.8 4.6 二、分析 要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可以从结焦机理等方面寻找途径。从结焦机理看,在干馏过程中煤质软化→熔融→膨胀→固化→收缩→成焦这一过程是必经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要配合煤具有良好的熔融性、黏结性,使固体物质空隙填满,固、液体物质充分附着,是可以提高焦炭强度的。因此从生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配合煤性质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基础。只有合理调节配合煤质量才可得到需要的焦炭质量。 1、影响焦炭质量的煤质因素 1.1 配合煤煤化程度参数 代表煤化程度的指标有挥发分Vdaf 和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线性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 Rmax= 2.35 - 0.041Vdaf 挥发分容易测定,且可按加成性计算,因此只需对挥发分重点分析。 在成焦过程中,挥发分Vdaf 与收缩度α呈正相关系数,如图1所示。 配合煤指标 焦炭指标 Vdaf % G Xmm Ymm <3mm % <1mm % Vdaf % M40% M10% CRI% CSR % 27.72 81 33.8 16.5 89.2 72.4 1.32 85.2 4.6 32.3 58.2 27.78 76 89 73.3 1.21 85 6.4 27.48 82 88.7 71.2 1.24 85.9 5.7 32.1 57.6 27.66 80 89.9 73.3 1.2 85.3 5.9 27.42 79 88.3 71.7 1.22 84.9 6.8

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

化验操作作业指导书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化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3) 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 (3) 1 范围 (3) 2 术语 (3) 3 职责 (3)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3) 5 报告与记录 (4) 6 附录Multitek 操作规程 (4)

前言 本部分由化验室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部分于XXXX年X月首次发布,XXXX年X月修订

化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化验室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作业的定义、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报告与记录。 本部分适用于本化验室。 2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硫含量Content of sulfur 将试样直接注入裂解管中,由进样器将试样送至高温燃烧管,在富氧的条件下,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吸收紫外光的能量转变为激发态的二氧化硫(SO2*),当激发态的二氧化硫返回到稳定态的二氧化硫时发射荧光,并由光电倍增管检测,由所得的信号值计算出试样的硫含量。 3 职责 3.1 确保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作业符合标准要求。 3.2 确保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仪器满足测定条件要求。 3.3 确保硫含量(紫外荧光法)测定作业过程安全。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目的 4.1.1 本指导书适用于指导SH/T 0689- 200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和ANTEK MultitekS+735或MultitekS748测定仪配合的操作作业。 4.1.2 仪器的适用环境条件:电压AC210~230V,频率50/60HZ,稳压器电源,氩气和氧气捕集阱。4.1.3 SH/T 0689- 2000适用于测定沸点范围约25~400℃,室温下粘度范围约0.2~10 mm2/s之间的液态烃中总硫含量;适用于总硫含量在1.0~8000mg/kg的石脑油、馏分油、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 4.1.4 SH/T 0689- 2000是国Ⅳ汽油硫含量的仲裁方法。 4.2 操作步骤 4.2.1 试验前的准备 4.2.1.1 按GB/T4756规定取样。某些样品中含易挥发性组分,所以开启样品容器的时间尽可能短,取出样品后应尽快分析,以避免硫损失和与样品容器接触而被污染。 4.2.2 试验过程 4.2.2.1 按附录的步骤操作检测硫含量。 4.2.3 数据处理 4.2.3.1 重复性计算: r=0.1867X^0.63 式中: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0日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467535) 摘要:焦炭质量受配合煤原料性质和炼焦工艺的影响。在制定配煤方案时,可以V-G作为主要参数,综合平衡V、G、Y、X等参数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水分、堆比重、干馏温度等工艺指标,以改善焦炭物理性能。 关键词:焦炭配煤参数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年产焦炭100万吨,中冶焦耐设计大型捣固式焦炉,2011年12月开工,2013年8月投产。炼焦用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种不固定,储煤量不稳定。煤种有平顶山张村主焦煤、瘦焦煤、瘦煤等;三门峡中硫主焦;山西高硫气肥煤、瘦焦煤等;陕西黄陵1/2中粘煤、1/3焦煤等。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基本以张村主焦煤为主再辅以其它煤种进行配煤。通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就配合煤V、G、Y、X等参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做一分析供大家赏析。 一、生产状况 1、煤质特点

2、几组生产数据2.1配合煤煤岩分析: 2.2配合煤煤岩分析:

2.3配合煤煤岩分析:

二、分析 要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可以从结焦机理等方面寻找途径。从结焦机理看,在干馏过程中煤质软化→熔融→膨胀→固化→收缩→成焦这一过程是必经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要配合煤具有良好的熔融性、黏结性,使固体物质空隙填满,固、液体物质充分附着,是可以提高焦炭强度的。因此从生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配合煤性质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基础。只有合理调节配合煤质量才可得到需要的焦炭质量。 1、影响焦炭质量的煤质因素 1.1 配合煤煤化程度参数 代表煤化程度的指标有挥发分Vdaf和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线性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 Rmax= 2.35 - 0.041Vdaf 挥发分容易测定,且可按加成性计算,因此只需对挥发分重点分析。 在成焦过程中,挥发分Vdaf与收缩度α呈正相关系数,如图1所示。 图1 挥发分与收缩系数关系 挥发分对焦炭质量的主要影响是: (1)挥发分过高,收缩度大,易造成焦炭平均粒度呈条状减小;抗碎强度降低;焦

煤中硫含量的测定, 亲测

煤中硫含量的测定 摘要; 本实验通过用国际法即艾士卡法,对山西的某一煤进行全硫含量进行测定,达到了解,掌握艾士卡法的目的。艾士卡法是测定煤中全硫的仲裁方法。 正文; 前言 山西是煤碳大省,煤种类也丰富,煤可以根据其中硫含量的多少分为,低硫含量,中硫含量,高硫含量。硫的存在形式多样,有无机形式,有机形式,和单质形式。由于硫影响煤的质量,有可能对机器造成伤害。更会污染环境,所以掌握测煤的全硫含量的方法很重要。 正文 1 测量原理 煤与艾士卡混合试剂(轻质氧化镁和无水碳酸钠以质量比2比1的混合物)混匀,在高温、通风条件下缓慢燃烧,使煤中各种形态的硫通过氧化,固定并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硫酸镁、硫酸钠)。可溶性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以钡离子沉淀成硫酸钡。通过灼烧后测定硫酸钡质量,计算煤中全硫含量。 2 测定步骤 (1)将煤用研钵研细到极细程度 (2)称取煤样1.0006g和2.0019g艾士卡试剂(精确至0.0001g)放入瓷坩埚内(编号1),磕匀.并称取3.0003g艾士卡试剂于另一瓷坩埚内,作为空白对照组(编号2)。 (3)在瓷坩埚(编号1)再加1.0006g艾士卡试剂覆盖在混合物上面。 (4)将俩坩埚移入高温炉中,在从室温逐渐升温至800~8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 (5)将坩埚取出放冷,用玻璃棒将坩埚内的灼烧物仔细捣松(如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850℃下继续灼烧. (6)将烧结物转到400ml烧杯中,用热水仔细冲洗坩埚内壁 (7)滤纸过滤,热水冲洗烧杯3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洗涤残渣10次左右,滤液总体积约为250~300ml。 (8)向滤液中加2滴甲基橙(20g/L)指示剂,以盐酸(1+1)中和至红色再过量2ml。将溶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100g/L)10ml,继续煮沸35min左右。使液体量存在200ml以内。 (9)将溶液静置4h或过夜,再用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使滤液中不会继续出现AgCl沉淀)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 - -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0日

浅析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 杜为民(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467535) 摘要:焦炭质量受配合煤原料性质和炼焦工艺的影响。在制定配煤方案时,可以V-G作为主要参数,综合平衡V、G、Y、X等参数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水分、堆比重、干馏温度等工艺指标,以改善焦炭物理性能。 关键词:焦炭配煤参数 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年产焦炭100万吨,中冶焦耐设计大型捣固式焦炉,2011年12月开工,2013年8月投产。炼焦用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种不固定,储煤量不稳定。煤种有平顶山张村主焦煤、瘦焦煤、瘦煤等;三门峡中硫主焦;山西高硫气肥煤、瘦焦煤等;陕西黄陵1/2中粘煤、1/3焦煤等。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基本以张村主焦煤为主再辅以其它煤种进行配煤。通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就配合煤V、G、Y、X等参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做一分析供大家赏析。 一、生产状况 1、煤质特点

2、几组生产数据2.1配合煤煤岩分析:

2.2配合煤煤岩分析: 2.3配合煤煤岩分析:

28.41 83 30.8 17.5 87.6 71.4 1.16 85.2 5.3 31.9 60.2 27.98 83 88.6 71.6 1.23 82.9 5.9 29.9 63.4 27.38 84 87.7 72.5 1.15 85.6 4.8 27.46 82 88.3 71 1.23 84.8 4.6 二、分析 要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可以从结焦机理等方面寻找途径。从结焦机理看,在干馏过程中煤质软化→熔融→膨胀→固化→收缩→成焦这一过程是必经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要配合煤具有良好的熔融性、黏结性,使固体物质空隙填满,固、液体物质充分附着,是可以提高焦炭强度的。因此从生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配合煤性质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基础。只有合理调节配合煤质量才可得到需要的焦炭质量。 1、影响焦炭质量的煤质因素 1.1 配合煤煤化程度参数 代表煤化程度的指标有挥发分Vdaf和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线性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 Rmax= 2.35 - 0.041Vdaf 挥发分容易测定,且可按加成性计算,因此只需对挥发分重点分析。 在成焦过程中,挥发分Vdaf与收缩度α呈正相关系数,如图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