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校政教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德育培养的八个好习惯,主要包括:礼貌待人、干净上学、学会学习、诚实做人、自我、遵守公德、增强体质、安全自救等。这学期里我尽力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倾听(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坐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3、读书习惯。针对我班的学生阅读情况我注重培养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快速浏览,掌握多种阅读方法。

4、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二)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2、课后复习知识,把老师课堂上讲的温习一遍。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才完成一半。只有课后的复习才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发现新的问题。

3、课外阅读习惯,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二、良好的做事习惯

1、做事能有始有终。

要培养做事有条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习惯,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计划、按步骤完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先安排好顺序。

2、做事要节约时间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3、自我管理有条理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相信经过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