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精品教案

科学公开课专用

目录

1.1 运动和位置(教案) (3)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6)

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 (12)

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17)

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3)

1.6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8)

1.7 我们的“过山车”(教案) (32)

1.8 测试“过山车”(教案) (39)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1《运动和位置》教案

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研讨二: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首先选择参照物;

(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描述方法: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交流、讨论、回

答。

根据所学知识,

正确描述自己的

位置。熟悉描述

物体位置的方法

步骤。

4. 科学拓展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

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

汽车的位置。

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离:1500米。

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

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

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

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能熟练运用所学

的知识对问题进

行解答。

拓宽自己的认

知,激发学习科

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

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

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

的位置。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1 运动和位置板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课题运动和位置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展示课件图片

轮胎秋千前后摆动

摆钟摆锤左右摆动

汽车雨刷器左右摆动

跷跷板上下摆动

想一想还有什么不同的运动?比如羽毛球、跳绳、火箭发射、旋转木马等,这些物体的运动有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描述运动形式

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描述运动形式

通过对生活中常

见的物体的运动

进行描述,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结论: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形式。

3. 交流研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1)移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

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

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3)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

整体有位置的移动。

(4)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

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5)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教师总结:学生交流、谈论、

回答。

认真学习,思考,

记录。

对物体的运动形

式进行总结,告

诫学生平时要善

于观察、善于思

考,从中总结,

发现其中的运动

规律,这样才能

学好科学,用好

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

足球绕过“人墙”,划出一道弧线,破门而入!

由于足球呈弧线形运行,与香蕉形状相似,故俗称

“香蕉球”。香蕉球又称“弧线球”,足球运动

技术名词。

弧线球的原理: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并且不断

地旋转,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黏滞性,因此当球

转动时,空气就与球面发生摩擦,旋转着的球就

带动周围的空气层一起转动,从而形成足球在空

中向前并作弧线飞行。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运动路线的

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

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能够观察、描述

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体验生活中的物体运动

更多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板书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

形式,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

它们的异同点。

学生在认识了不同的运动形式后,又与实际生活

相联系。我出示图片,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运

动形式,生活中你见过这些运动形式吗?再让学

生说一说。这个环节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然后我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

过小组合作让我提供的器材也能做以上的运动

形式,学生探究的欲望高涨,纷纷动手试了起来,

效果很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2)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实验现象:

(1)小六棱柱从斜面上端有时会滑下来,有时会滚下来,有时会滑动一段距离

后再滚下来。

(2)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滚动下来。

实验结论: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科学词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探索四、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材料:正十二面体、小玻璃瓶、电池、铅笔(圆柱体)、文具盒

实验步骤: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松开物体,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滑动,有滚动。对实验现象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

是否一致。

知道滑动和滚动

的概念

准备实验材料,

并按照制作方法

完成实验内容,

观察不同形状的

几种物体的运动

状态。

对实验现象进行

分析,总结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

是否一致。

尝试对实验现象

进行总结,锻炼

学生的思考、总

结能力。

动手实验,观察

多个不同形状的

物体在斜面上的

运动。找出运动

规律

尝试对实验现象

进行总结,锻炼

学生的思考、总

结能力。

3. 交流研讨研讨一、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对实验内容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