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伦贝谢—漩涡分离器

斯伦贝谢—漩涡分离器

斯伦贝谢—漩涡分离器
斯伦贝谢—漩涡分离器

涡旋气体分离器斯伦贝谢

涡流气体分离器是一个动态气体分离装置,利用特别设计的入口结构形成的自然涡流作用,轴向流诱导,多涡流发生器,多流轴承和排出短节来提供高效的气体分离。

涡流气体分离器相比以前的400和540系列旋转气体分离器在流动条件范围更广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范围和更高的分离效率。此外,涡流气体分离器采用了专利,兼容安装耐磨氧化锆径向轴承技术加上显著改进过的整体轴承系统相比以前的设计具有更加优秀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延长分离器的预期寿命,分离器的转子组件被设计为使其对分离器产生的固体微粒传递能力很小。分离器里面改进的水力系统相比以前具有在更高的流体流动等级下更好的分离效果。

适用范围

·允许天然气循环生产的气侵油井。

·气井脱水。

·潜油电泵采气转换井。

效益

·通过消除含气应用情况下的周期循环延长了潜油电泵的运行寿命。

·通过它能够降低吸入口压力和增加压降的能力提高开采量。

·通过消除气体引起的泵性能退化使泵运行更加高效。

特点

·耐磨性结构设计适用于含砂有研磨作用的情况。

·特大号的滑动轴承保证了优越的轴稳定性。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泄洪洞进水口诱发漩涡产生的主要因素分析

泄洪洞进水口诱发漩涡产生的主要因素分析 泄洪洞有压进口漩涡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力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进口漩涡的存在给泄水建筑物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增加了空化空蚀破坏的可能性、降低泄流能力、携带杂物影响泄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漩涡的形成因素复杂,且不同工程往往具有独特特征,文章就漩涡形成原因着手研究,对诱发漩涡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漩涡防治提供相应参考。 标签:泄洪洞;进水口;漩涡;影响因素 引言 水利工程中,泄洪洞是常见的泄水建筑物。在泄洪洞运行中随水位不同,进水口流态会有不同变化。一般而言低水位下泄洪洞会有漩涡出现,但由于漩涡复杂性,高水位工况下也可能发生漩涡现象。根据漩涡形态可将其分为横轴漩涡、立轴漩涡两类,泄洪洞进口漩涡属于立轴漩涡。从数学上分析,立轴漩涡即是径向的函数,又是轴向的函数,属于强非线性水汽二相流问题[1]。某些工况下泄洪洞进口漩涡强度剧烈,若处理不当会发生较大的工程事故。我国龙羊峡、黄坛口、水口、紫平铺、漫湾、宝珠寺等工程均出现漩涡问题,在日本、美国、前苏联等许多国家,也有不少类似的工程问题[1]。Heckeer[2]研究中有20例存在立轴漩涡实例,其中有14个工程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占70%。 泄洪洞进口漩涡异常复杂,漩涡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种特性。必然性是指在某库水位之间必然会发生漩涡,偶然性是指漩涡发生位置、强弱程度在同等工况、同一水位下不会完全一致,即没有完全可重复性。鉴于漩涡防治的重要性,对诱发漩涡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以便于工程采用合理措施减轻漩涡危害,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1 漩涡的分类 美国Alden[3]实验研究室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将自由表面漩涡依其强弱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漩涡运动形态复杂:A型(表明涡纹)、B型(表面漩涡)、C型(纯水漩涡)、D型(携物漩涡)、E型(间断吸气漩涡)、F型(串通吸气漩涡)。该分类方法详细,将漩涡形成从弱到强进行了仔细观察,其中A型和B型近于无漩涡,不会引起危害,允许存在;C型和D型为弱漩涡,对机组与建筑物会产生一定作用,但危害一般不严重,实际中应努力防止其出现;E型和F型属于强漩涡,可能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工程中通常不允许出现。 杜敏[3]从对工程危害程度大小进行研究,对漩涡进行了归纳,将漩涡分为表面凹陷漩涡、间歇吸气漩涡和贯通吸气漩涡三类。表面凹陷漩涡为不吸气漩涡,仅在水面有轻微凹陷,对水工建筑物正常运行没有危害;间歇吸气漩涡顾名思义为间接性吸气漩涡,水面凹陷较深,该漩涡不稳定,但明显地降低泄流能力,携带杂物进入泄洪洞洞,影响工程正常运行;贯通式漩涡存在贯通连续的空气通道,

斯伦贝谢旋转导向系统 Power-V 使用介绍

斯伦贝谢旋转导向系统Power-V 使用介绍 1 Power-V 简介和应用范围 Power-V是斯伦贝谢旋转导向系统PowerDrive家族中的一员。所谓旋转导向系统,是指让钻柱在旋转钻进过程中实现过去只有传统泥浆马达才能实现的准确增斜、稳斜、降斜或者纠方位功能,但相对于泥浆马达,PowerDrive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旋转导向系统广泛用于使用泥浆马达进行滑动钻进时比较困难的深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分枝井(包括鱼刺井),以及易发生粘卡的情况。 2 旋转导向系统PowerDrive的优点 ⑴反映和降低了所钻井段的真正狗腿度,使井眼更加平滑。用泥浆马达打30m井段,滑动钻进15m,转动钻进15m,井斜角增加4°,得到平均狗腿度4°/30m。实际上,转钻15m井斜角几乎没有变化,这15m的实际狗腿度是零;而4°的井斜角变化是由滑钻15m产生的,这15m的实际狗腿度是 8°/30m。而用Power-V在同一设置下打出的每米都是同样均匀和平滑的,减少了井眼轨迹的不均匀度,从而减少了在起下钻和钻进过程中钻具实际所受的拉力和扭矩,减少了以后下套管和起下完井管串的难度。 ⑵使用Power-V钻出的井径很规则。使用传统泥浆马达在滑动井段的井径扩大很多,而转动井段的井径基本不扩大。这种井径的忽大忽小是井下事故的隐患,也不利于固井时水泥量的计算。 ⑶由于Power-V钻具组合中的所有部分都在不停的旋转,大大降低了卡钻的机会。使用传统泥浆马达在滑动钻进时除钻头外,其它钻具始终贴在下井壁上,容易造成卡钻。 ⑷在钻进过程中,由于Power-V组合中的所有钻具都在旋转,这有利于岩屑的搬移,大大减少了形成岩屑床的机会,从而更好的清洁井眼。这对于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意义很大。 ⑸由于Power-V钻具组合一直在旋转,特别有利于水平井、大斜度井和3000m以下深井中钻压的传递,可以使用更高的钻压和转盘转速,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使用泥浆马达在大井斜的长裸眼段滑动钻进时送钻特别困难,经常是上部的钻杆已经被压弯了,而钻压还没有传递到钻头上,还常常引发随钻震击器下击,损害钻头寿命。 3 Power-V 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简介 Power-V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上端的Control Unit

对北半球漩涡方向产生原因的直观分析

对北半球漩涡方向产生原因的直观分析 当我们在北半球的浴缸里拔掉塞子并观察水流产生的漩涡方向时,一般情况下会看到水流的漩涡方向为逆时针,对于这个现象中存在的原理网上有很多解释,这些解释不是太专业就是太笼统,下面就试着对该现象做一个较为直观地解释,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都知道漩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赤道上水流会从各个方向径直流向出口。现在以北半球为例来说说地球自转与漩涡方向的关系。 图1表示从地球北极点的上方一个观察者对地球上的漩涡所做的 观察,我们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个逆时针转动的圆盘,这样可以使问 题比较容易理解。现在图2 中的圆盘开始逆时针转动,当我们拔掉 浴缸的塞子后,最开始水流会从各个方向径直流向出水口,但由于旋 转的原因使圆盘上从中心到边缘各处的水具有不同的线速度,越靠近 中心线速度越小,这样在浴缸出水口周围就会出现具有不同线速度的 水分子,1、2、3、4分别表示处在各个位置的水分子具有的线速度, 1的线速度最小,4的线速度最大。当处在1处的水径直流到2处时, 由于惯性的原因,它依然保有原先较小的线速度,该速度不能满足在 2处应该具有的线速度,这使得水流不能再径直流向出水口,而是相对于出水口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同理,4的线速度大于3,当水从

4径直流向3时,到达3处的水流会具有更大的偏向右侧的线速度,这使得水在流到出水口附近时具有了向右侧运动趋势。这样在出水口周围便出现了逆时针运动的水流,最开始旋转不会太明显,但流向一经确定便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使作用的效果被逐渐放大,最终产生明显的漩涡现象。 必须注意的是,并不是每次拔掉浴缸里的塞子都会见到逆时针旋转的水流,这要看你拔掉塞子时的动作如何影响水流旋转方向。因为地球自转对漩涡方向的影响毕竟很小,当用手拔起塞子时,手的动作会对水流旋转方向产生很大影响,而漩涡的方向在其生成初期一旦确定就会很难改变,所以只有在尽量不影响水流的情况下拔掉塞子才会比较容易看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其实还有诸如落体偏东、佛科摆等现象,也都可以用自转引起的线速度之间的差异的观点来解释。只要记住质点离圆心越远线速度越大,越近线速度越小。一个绕圆心运动的质点无论是向圆心靠近还是远离圆心,其线速度均保持不变。合理的运用上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类似现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最后说说科里奥利力。虽然大部分文章里都用科氏力来解释漩涡的旋转方向,但个人认为这个解释似乎有点抽象,对直观的理解该现象没有多少帮助,而采用自转引起的线速度之间的差异的观点则更能说明问题,也更直观。

进水口选型与布置

-----------+项目概述+----------- 要求: 了解进水建筑物的作用和布置要求;掌握有压进水口的类型、特点、适用条件及其主要设备的作用、类型和布置要求;掌握无压进水口的主要类型、建筑物组成、布置要求; 重点: 水电站有压进水口的类型、特点、适用条件、位置选择原则、高程及轮廓尺寸的拟定,及进水口设备的布置。 本章主要容: 1.为了从天然河道或水库中取水而修建的专门水工建筑物,称为进水建筑物。为发电目的专门修建的进水建筑物,称为水电站进水口。进水口的基本要求:要有足够的进水能力;合理安排其位置和高程,水流平顺并有足够的断面尺寸;水质要符合要求,要设置拦污、防冰、拦沙、沉沙及冲沙设备;水头损失小,位置合理,轮廓平顺、流速较小,尽可能减小水头损失;可控制流量,进水口须设置闸门;满足水工建筑物的一般要求。 2.水电站进水口分有压进水口和无压进水口。有压进水口分隧洞式进水口、压力墙式进水口、塔式进水口和坝式进水口。有压进水口的主要设备有拦污栅、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启闭设备、通气孔和旁通阀。 3.无压进水口又称为开敞式进水口,分为有坝取水和无坝取水两种。布置时,可能将进水口位置选在河流凹岸。有坝开敞式进水口组成建筑物包括:拦河低坝、进水闸、冲沙闸和沉沙池等。 一、进水建筑物功用和要求 1、进水建筑物功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从天然河道或水库中取水而修建的专门水工建筑物,称为进水建筑物。为发电目的专门修建的进水建筑物,称为水电站进水口。 水电站进水口位于引水系统的首部。其功用是按照发电要求将水引入水电站的引水道。 2、水电站进水口的基本要求: (1) 要有足够的进水能力,水头损失要小 在任何工作水位下,进水口都能引进必须的流量。因此在枢纽布置中必须合理安排进水口的位置和高程;进水口要求水流平顺并有足够的断面尺寸,一般按水电站的最大引用流量Qmax设计。且进水口位置要合理,进口轮廓平顺,流速较小,尽可能减小水头损失。 (2) 水质要符合要求 不允许有害泥沙和各种有害污物进入引水道和水轮机。因此进水口要设置拦污、防冰、拦沙、沉沙及冲沙等设备。 (3) 可控制流量 进水口须设置闸门,以便在事故时紧急关闭,截断水流,避免事故扩大,也为引水系统的检修创造条件。对于无压引水式电站,引用流量的大小也由进口闸门控

斯伦贝谢公司基本专利布局及其发展

COMPANY STRATEGY 公司战略 专利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要使一项新发明技术获得多国专利保护,就必须将该发明创造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同一项发明创造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产生的一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件出版物,称为一个专利族。在每一专利族中,向第一国申请专利的文件出版物称为基本专利。目前,全球范围内约2/3的专利申请是申请人为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保护,就基本专利的技术内容向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专利申请。 全世界每年90%~95%的发明创造成果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基本专利申请状况真实体现了企业技术发展重点和技术实力,是研究企业技术发展策略的重要手段。 在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斯伦贝谢(Schlumberger )公司在油气设备和服务领域利 润排名第一,营业收入排名第二。本文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申请日截至2007年底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申请日分布、申请人分布、德温特专利分布等展开分析,同时结合企业的市场表现、科研投入等信息,探讨斯伦贝谢公司基本专利策略,希望相关企业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一、斯伦贝谢公司 基本专利布局和特点分析 截至2007年底,斯伦贝谢公司拥有的基本专利数为3397件,其上游基本专利拥有量占世界石油上游基本专利的3.4%。检索结果显示,斯伦贝谢公司基本专利具有以下特点。 斯伦贝谢公司基本专利布局及其发展趋势 张运东 李春新 赵 星*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 本文合作者还包括万勇、张丽。 摘 要 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跨国石油技术服务公司,截至2007年底,该公司在石油上游主要技术领域拥有基本专利3397件,占全球石油上游基本专利的3.4%。其中在测井领域,该公司基本专 利拥有量占全球测井基本专利的16.8%;在美国和英国的分支机构申请的基本专利占公司基本专利的 65.5%。斯伦贝谢公司基本专利的11.9%是与其他机构或企业合作申请的,共同申请是该公司专利申请 的重要方式之一。斯伦贝谢公司的专利申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重点布局。欧洲和北美既是该公司的市场重点,也是专利申请的重点地区。1996年以来,斯伦贝谢公司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其基本专利年均增长率达到21%,在钻井、采油、测井、物探领域的基本专利申请量几乎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其中,钻井领域技术研发重点为旋转钻井井控设备;测井领域研发重点为电测井、随钻测井和声波测井;采油领域的研发重点为完井/增产。 关键词 斯伦贝谢 基本专利 布局 技术研发 发展策略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姓名:顾一苇 班级:食工0801 学号:2008309203499 指导老师:刘茹 设计成绩: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1年1月14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仸务要求与设计条件 (3) 第二章、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 (4) 第三章、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 (6) 第四章、影响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因素 (8) 第五章、最优类型的计算 (11) 第六章、旋风分离器尺寸说明 (19) 附录 1、参考文献 (20)

仸务要求 1.除尘器外筒体直径、迚口风速及阻力的计算 2.旋风分离器的选型 3.旋风分离器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4.旋风分离器三视图的绘制 5.时间安排:2周 6.提交材料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设计条件 风量:900m3/h ; 允许压强降:1460Pa 旋风分离器类型:标准型 (XLT型、XLP型、扩散式) 含尘气体的参数: 气体密度:1.1 kg/m3

粘度:1.6×10-5Pa·s 颗粒密度:1200 kg/m3 颗粒直径:6μm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 原理: 含尘气体从圆筒上部长方形切线迚口迚入,沿圆筒内壁作旋转流动。 颗粒的离心力较大,被甩向外层,气流在内层。气固得以分离。 在圆锥部分,旋转半径缩小而切向速度增大,气流与颗粒作下螺旋运动。 在圆锥的底部附近,气流转为上升旋转运动,最后由上部出口管排出; 固相沿内壁落入灰斗。 旋风分离器不适用于处理粘度较大,湿含量较高及腐蚀性较大的粉尘,气量的波动对除尘效果及设备阻力影响较大。 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运动部件,操作范围广,不受温度、压力限制,分离效率高。一般用于除去直径5um以上的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指纹》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 活动背景: 在一次用染料涂色的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的大拇指上沾上了颜料,印到了画纸上。同组的小朋友发现了,都来印自己指纹,他们发现,怎么有的指纹形状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于是跑过来问我。《纲要》中提出:"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认识指纹、了解指纹。这个活动正是在幼儿充满兴趣的探索中得来的。 活动目标: 1. 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三种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2. 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环境及材料准备:指纹画一张、指纹类型PPT、指纹身份证卡片、颜料、抹布。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指纹画,引导幼儿发现指纹。 直接出示指纹画,让幼儿观察,提问:这些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手指印出来的) 手指印出的图案上有各种各样的纹路,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自己的每一个指肚,是不是都有纹路吗? 2.了解指纹的类型,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活动目标1) (1)看一看和旁边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指纹) 小结:世界上有许多许多的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手指的指纹是一样的,是不是很神奇呢? (2)指纹有几种类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纹PPT)(实现活动目标2) 第一种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 第二种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 第三种一边开口,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 3.了解指纹的作用 (1)指纹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2)警察通过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就可以找到坏人。 4.制作指纹身份证(实现目标3) 既然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自己的指纹身份证吧。 老师示范讲解。 幼儿自由操作,制作指纹身份证,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指纹身份证。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指纹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抓坏人),回家以后,小朋友们可以留心一下指纹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发现的作用更多。

旋风分离器工作原理

旋风分离器的作用 旋风分离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除去输送介质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达到气固液分离,以保证管道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 净化天然气通过设备入口进入设备内旋风分离区,当含杂质气体沿轴向进入旋风分离管后,气流受导向叶片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筒体呈螺旋形向下进入旋风筒体,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储液区,从设备底部的出液口流出。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净化天然气室,再经设备顶部出口流出。 性能指标 分离精度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在设计压力和气量条件下,均可除去≥10μm的固体颗粒。在工况点,分离效率为99%,在工况点±15%范围内,分离效率为97%。压力降正常工作条件下,单台旋风分离器在工况点压降不大于0.05MPa。设计使用寿命旋风分离器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少于20年。 结构设计 旋风分离器采用立式圆筒结构,内部沿轴向分为集液区、旋风分离区、净化室区等。内装旋风子构件,按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亦通过上下管板固定;设备采用裙座支撑,封头采用耐高压椭圆型封头。设备管口提供配对的法兰、螺栓、垫片等。通常,气体入口设计分三种形式:a) 上部进气b) 中部进气c) 下部进气对于湿气来说,我们常采用下部进气方案,因为下部进气可以利用设备下部空间,对直径大于300μm或500μm 的液滴进行预分离以减轻旋风部分的负荷。而对于干气常采用中部进气或上部进气。上部进气配气均匀,但设备直径和设备高度都将增大,投资较高;而中部进气可以降低设备高度和降低造价。 应用范围及特点

进水口设计

第七章水电站进水口及引水建筑物 重点:水电站有压进水口的类型及适用条件、位置选择原则、高程及轮廓尺寸的拟定,及进水口设备的布置;引水渠道和有压隧洞的作用、线路选择、断面设计和水 力计算方法;压力前池的作用、组成及尺寸确定。 第一节进水口的功用和要求 一、功用和和基本要求 1.功用:进水口是水电站水流的进口,是按照发电要求将水引入水电站的引水道。 2.基本要求 (1) 要有足够的进水能力 在任何工作水位下,进水口都能引进必须的流量。因此在枢纽布置中必须合理按排进水口的位置和高程;进水口要水流平顺并有足够的断面尺寸,一般按水电站的最大引用流量Q max设计。 (2) 水质要符合要求 不允许有害泥沙和各种污物进入引水道和水轮机。进水口要设置拦污、防冰、拦沙、沉沙及冲沙设备。 (3) 水头损失要小 进水口位置要合理,进口轮廓平顺、流速较小,尽可能减小水头损失。 (4)可控制流量 进水口须设置闸门,以便在事故时紧急关闭,截断水流,避免事故扩大,也为引水系统的检修创造条件。对于无压引水式电站,引用流量的大小也由进口闸门控制。 (5) 满足水工建筑物的一般要求 进水口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型美观,便于运行、维护和检修。 二、类型 按水流条件分,水电站进水口分为有压进水口和无压进水口两大类。 (1) 无压:类似于水闸,水流为明流,引表层水为主,适用于无压引水式电站。 (2) 有压:进水口在最低水位以下,水流为有压流,以引深层水为主。适用于坝式、有压引水式、混合式水电站。

第二节有压进水口 一、有压进水口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后接有压引水道,引水库深层水为主 1.隧洞式进水口 隧洞式进水口 特征:在隧洞进口附近的岩体中开挖竖井,井壁一般要进行衬砌,闸门安置在竖井中,竖井的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纵室,渐变段之后接隧洞洞身。 适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岩体比较完整,山坡坡度适宜,易于开挖平洞和竖井的情况。 2.墙式进水口 墙式进水口 特征:进口段、闸门段和闸门竖井均布置在山体之外,形成一个紧靠在山岩上的单独墙式建筑物,承受水压及山岩压力。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适用:地质条件差,山坡较陡,不易挖井的情况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地原理与设计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原理与设计 l0余热锅炉2007.4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原理与设计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天春徐亦芳 1前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机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 将大量高温,高浓度固体物料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一定 的颗粒浓度,保持良好的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脱硫剂在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和 反应后使锅炉达到理想的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因此, 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机构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总体设计,系统布置及锅炉运行性能.根 据旋风分离器的入口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圆形或圆管形入口,矩形入口,"蜗壳式" 入口和轴向叶片入口结构.本文重点分析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常用的"蜗壳式"入 口结构. 2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利用离心力把固体颗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静 止机械设备.入口含尘颗粒气体沿顶部切向进入蜗壳式分离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分离器的边壁沿轴向作贴壁旋转向下运动,这时气体中的大于切割直径的颗粒被分离出来, 从旋风分离器下部的排灰口排出.在分离器 锥体段,迫使净化后的气流缓慢进入分离器内部区域,在锥体中心沿轴向逆流 向上运动,由分离器顶部的排气管排出.通常将分离器的流型分为"双旋蜗",即轴 向向下外旋涡和轴向向上运动的内旋涡.这种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 分离效率高和压降适中等优点,常作为燃煤发电中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分离部件. 图l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示意图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几何尺寸皆被视为分离器的内部尺寸,指与气流接触面的 尺寸.包括以下九个(见图1): a)旋风分离器本体直径(指分离器简体截面的直径),D; b)旋风分离器蜗壳偏心距离,; c)旋风分离器总高(从分离器顶板到排灰口),H; d)升气管直径,D; e)升气管插入深度(从分离器空间顶板算起),s; 余热锅炉2007.4 f)入口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a和 b; g)锥体段高度,H; h)排灰口直径,Dd; 2.1旋风分离器中的气体流动 图2为一种标准的切流式筒锥形逆流旋风分离器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其内部 的流 态状况.气体切向进入分离器后在分离器内部空间产生旋流运动.在旋流的外 部(外旋升气管 涡),气体向下运动,并在中心处向上运动 (内旋涡).旋风分离器外部区域气体 的向下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依靠气体的向下运动,把所分离到器壁的颗粒带 到旋风分离器底部.与此同时,气体还存在一个由外旋涡到内旋涡的径向流动,这 个径向流动在升气管下面的分离器沿高度方向的分布并不均匀. 轴向速度 切向速度 / 图2切向旋风分离器及其内部流态示意图图2的右侧给出了气流的轴向速度 和切向速度沿径向位置的分布图.轴向速度图表明气体在外部区域沿轴向向下运

斯伦贝谢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与贝克休斯强调独立的数字化业务板块和全产业链覆盖、侧重设备运营不同,斯伦贝谢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强调数据、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有效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一体化,重心在上游勘探开发生产的各个专业领域;二是强调数字技术赋能生产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非生产时间、降低综合成本。 在组织架构方面,斯伦贝谢油藏描述、钻井、卡麦龙和生产四大业务集团负责搭建四个专业领域技术平台,将各业务集团内部的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程序、专业领域知识和数字化技术组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一体化产品和服务。 斯伦贝谢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部门是数字化技术和软件开发的主体,成立35年来推出了大量专业应用程序、信息管理系统和IT设备,过去5年加速吸收数字化技术最新成果。2014年,斯伦贝谢在美国加州门罗公园建立斯伦贝谢软件技术创新中心;2016年,美国得州舒格兰工业互联网中心开始侧重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自动化、网络安全领域的平台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研发;2017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斯伦贝谢道尔研究所(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 Center)设立机器人部门,支持系统自动化业务。 2017年,斯伦贝谢将整个公司的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力量重组为勘探与开发、建井、非常规完井、生产管理四个专业领域技术平台(基本上与四大业务集团对应),首先完成各个专业领域内部的研发一体化,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和专业领域知识一起为专业领域技术系统服务,实现从单个技术创新到技术系统创新的转变。与此同时,斯伦贝谢推出DELFI勘探开发认知环境(DELFI Cognitive E&P Environment),为四个专业领域技术平台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逐步建立数字化硬件框架,为硬件设备提供一套清晰的设计准则,使硬件设备产品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DELFI环境和数字化硬件框架作为统一职能管理平台的一部分,支持各“业务—地域”单元的生产经营。 01专注上游业务专业领域内部创新 斯伦贝谢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是分步骤的小范围整合,具体表现在业务集团内部努力将彼此独立的数字化技术、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程序和专业领域知识有机组合成一体化专业领域技术系统,即勘探与开发、建井、非常规完井、生产管理四个专业领域技术平台。斯伦贝谢认为精心设计的平台架构既能够促进各个产品和服务共同提高系统绩效,又能够利用全部数据推动系统的持续改进,还能够不断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美丽的漩涡》

---------------------------------------------------------------最新资料推荐------------------------------------------------------ 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美丽的漩涡》大班: 美丽的漩涡(重点领域: 科学)设计意图: 漩涡非常美,有水漩涡、沙漩涡、空气漩涡、星云漩涡、光漩涡。 水漩涡是指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在日常生活中水漩涡是最常见的,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常常发现洗完澡放水的时候浴缸里会出现漩涡;抽水马桶放水的时候在底部也会出现漩涡,那么水漩涡形成的原理是什么?水漩涡的形态美在哪里?生活中的漩涡现象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为孩子们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课。 整个活动以幼儿尝试体验为主,设计了三次操作,每次操作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先让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水漩涡,简单了解水漩涡的形成原理,在此基础上再次玩一玩,发现不同角度看到的漩涡有不同的形态美。 第三次提供瓜皮果壳等辅助材料再让孩子们试一试、玩一玩,发现漩涡旋转时的动态美。 接着联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观看录象,让大家试着去找一找生活中的漩涡现象,说说他们的作用,感受漩涡的生活美。 最后在美字上下文章,收集了各种漩涡图片,结合美术、音乐、 1 / 11

舞蹈等表现手段,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欣赏艺术家眼中的漩涡不同的表现形式,感受漩涡的艺术美,使活动达到高潮。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如: 现场拍摄、回放孩子们操作结果;利用 QQ 与专家视频等,为孩子们的创新、发现、探索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水漩涡,简单了解水漩涡的形成原理。 2.能从多个角度发现不同的漩涡,感受漩涡的美。 3.体验操作、发现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 瓶子、水、搅棒、果壳、毛巾。 2.多媒体课件: 生活中的漩涡、艺术中的漩涡。 3.杯子里的水漩涡视频: .cn/b/17584234-1258384837.html. 4.事先联系好专家和孩子们进行近距离对话。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制作漩涡,简单了解水漩涡的形成原理 1.教师:

神奇的涡流磁技术

神奇的涡流磁技术 神奇的涡流磁技术 吸引江西男子来郑求医 “真是太感谢你了,我现在终于又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了。”周先生紧紧抓住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专家的手,感激地握了又握。周先生来自江西南昌,患前列腺炎已经有6年的时间,但始终没有治愈。经朋友介绍,一个月前周先生来到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就诊,昨日终于治愈出院。 6年走不出前列腺炎的阴影 今年34岁的周先生, 2004年开始出现尿频、小腹胀痛的症状,由于当时症状不是很严重,他并没有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周先生感觉到尿频、尿不尽等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出现了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周先生这才到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周先生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从那以后,周先生开始了长达6年的漫漫求医路。他先后在当地10家医院进行过治疗,始终没有治愈。绝望之中,周先生郑州的一位朋友介绍他到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治疗,周先生这才从南昌赶到了郑州。 针对治疗加巩固调理是关键 据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周先生患有支原体感染前列腺炎,病情比较复杂,而且并发了性功能障碍及不育症。 考虑到周先生的病情十分复杂,该院立即组织专家对周先生进行了会诊。并为他量身定做了治疗方案,采用涡流磁透析系统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再进行中药调理。 一个星期的治疗,周先生的症状基本上消失。经过一个月的巩固治疗,昨日,周先生再次化验前列腺液指标恢复正常,病情没有复发。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首席专家王健介绍,涡流磁透析技术,作为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方面的代表技术,在临床上已经成功治愈了近万名前列腺疾病患者,可以说此项技术在临床上和疗效上都得到了验证,在原理上,涡流磁透析技术有效突破了前列腺脂质包膜这一医学难题,实现了“脂质包膜、腺管、尿道”的三通,也避免了治疗后的再次复发。 涡流磁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以在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离子在磁场内有效吸附各种病原体,通过带电离子的定向移动,在前列腺腺体及腺小管内,前列腺内液形成腔内涡流,不断清洗前列腺的内环境,把致病菌冲洗排出体外。

水泵进水口预旋及涡流强度研究.

水泵进水口预旋及涡流强度的研究 郑亚军,雷兴春,周密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E-mail:zhengyajun123@https://www.doczj.com/doc/4114673791.html, 摘要:本文以试验为基础讨论设计不良的泵站进水建筑物,在不带泵运行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水泵进口水流预旋和吸水管内涡流,导致水泵进水条件的改变,恶化水泵的能量特性和汽蚀特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泵喇叭口水流预旋和泵进口涡流强度进行研究。通过丝线流场显示技术,观察喇叭口进口水流的预旋;采用旋度计测定水泵吸水管内涡角的大小,可定性和定量地评判水泵进水设计,优化进水设计方案,确保水泵有良好的进水条件,提高水泵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水泵;进水口;预旋;涡流强度;涡角 中图分类号:TV7 1.预旋的产生及其原因 如果水流在进入水泵叶轮之前,除了具有轴向分速之外,还有切向分速,水流就存在预旋。人们过去总是习惯地认为,水泵进口预旋是水泵叶轮旋转引起的。试验表明,即使在不带泵的情况下,进水设计不良的水泵进水建筑物,水泵进口也存在着预旋,吸水管内同样有涡流。涡流改变了叶片上的进口速度向量,引起水泵运行特性的改变;不均匀的轴向流速分布导致叶轮和轴承的荷载不均衡,造成动力机过载和机组振动。在传统的水泵装置模型试验和泵站整体模型试验中,人们偏重于观察前池及进水池内的总体流动情况,仅测量少数断面的流速分布,而对水泵进口水流预旋的观察与吸水管内涡流强度的测量,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2,3]。因此,进水设计和模型试验无法确保为水泵提供了良好的进水条件,以致于水泵运行过程中存在这样或

那样的问题。采用丝线流场显示技术,观察水泵口水流预旋,用旋度计测量水泵吸水管内的涡流强度,定量地评价进水口的设计,在国内尚不多见。 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水泵进口的预旋或有害旋涡: (1引渠偏短,形成侧向进水; (2由于场地限制或其他原因,前池长度偏短,形态欠佳; (3进水池(进水通道设计不合理; (4进水池水位偏低; (5水泵机组的不对称运行; (6从有较大横向流速的水流中取水。 2.水泵进口水流预旋流场显示 本人在试验过程中选用8根等间距布置的红色纱线固定在水泵喇叭管进口[1],形成一个圆环,红色纱线便于观察和录象,纱线的长度为喇叭管悬空高的1/2倍,通过对纱线流向的观察,可定性地评价喇叭管进口处的预旋。每根红色沙线显示了所在位置点的流向。如果红色纱线偏转,表明泵进口存在切向流速,水流有预旋,偏转角度的大小就间接地反映了预旋的强度;如果红色纱线摆动剧烈,说明泵进水口水流不稳定,从而可定性地评价水泵进口的流态和预选情况。红色纱线流动显示的喇叭口进口流场,可通过照相和摄影记录,以供试验结束后进一步分析。下图为试验示意图以及试验安装图: 此为红色纱线在水泵喇叭管处的8个位置 红色纱线长度为喇叭管悬空高度的0.5倍水泵剖面图水泵俯视图

漩涡与地转偏向力

漩涡与地转偏向力 浙江省余姚中学陈允文选自《物理教师》2009年第10期当脸盆中的水排空时会形成漩涡,为何会形成这个漩涡?我们通常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在起作用。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引起气流向右偏。南半球则向左。所以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的,南半球呈顺时针。气旋如此,水流的漩涡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见到脸盆中的漩涡应该是逆时针的。 图1漩涡:水遇低洼处所形成的螺旋状水流 小时候读科普书,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感叹自然的神奇并经常留意脸盆放水时形成的漩涡,有一次笔者惊奇的看到了一个顺时针的漩涡,一开始笔者怀疑自己记错了书上的解释,然后去翻书,书上明明写着北半球应该是逆时针呵!然后又怀疑那次是自己看走眼了。直到反复几次确信既看到了有逆时针的也有顺时针的漩涡后,才知道上面那个解释其实是有问题的。 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地转偏向力。这是在非惯性系中被引入的第三类惯性力,前两类为平动惯性力和惯性离心力,当物体相对于转动的参考系运动时,才引入此力。我们知道,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的,赤道地区旋转的线速度最大(约462m/s),随着纬度升高,线速度越来越小,到了极点减为零。设想空气从低纬度地区向北极移动:最初,空气是具有与出发地相同的向东线速度的;当空气接近极点时,那儿的地面线速度为零,而这股空气却继续保持着它原本向东的速度(假设没有因为摩擦而损耗),于是它会相对于目的地的地表转向东面。沿着空气前进的方向看就是向右偏转了,就好像受到了一个向右的力作用。一个名叫科里奥利(Gaspard—Gustave Coriolis)的法国人在1835年最先用数学方法描述了这种力,所以科学界称之为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是在所有转动参照系中都会出现的,在以地球为参照系时,我们通常也称它为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大小和方向与转动的角速度ω、物体相对与参照系速度v相、物体质量m有关,可表示为 f k*=2m v相×ω。 ω、v相、f k*形成右手螺旋(如图2)。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姓名:顾一苇 班级:食工0801 指导老师:刘茹 设计成绩: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1年1月14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要求与设计条件 (3) 第二章、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 (4) 第三章、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 (6) 第四章、影响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因素 (8) 第五章、最优类型的计算 (11) 第六章、旋风分离器尺寸说明 (19) 附录 1、参考文献 (20) 任务要求 1.除尘器外筒体直径、进口风速及阻力的计算 2.旋风分离器的选型 3.旋风分离器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4.旋风分离器三视图的绘制

5.时间安排:2周 6.提交材料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设计条件 风量:900m3/h ; 允许压强降:1460Pa 旋风分离器类型:标准型 (XLT型、XLP型、扩散式) 含尘气体的参数: 气体密度: kg/m3 粘度:×10-5Pa·s 颗粒密度:1200 kg/m3 颗粒直径:6μm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 原理: 含尘气体从圆筒上部长方形切线进口进入,沿圆筒内壁作旋转流动。 颗粒的离心力较大,被甩向外层,气流在内层。气固得以分离。 在圆锥部分,旋转半径缩小而切向速度增大,气流与颗粒作下螺旋运动。 在圆锥的底部附近,气流转为上升旋转运动,最后由上部出口管排出; 固相沿内壁落入灰斗。 旋风分离器不适用于处理粘度较大,湿含量较高及腐蚀性较大的粉尘,气量的波动对除尘效果及设备阻力影响较大。 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运动部件,操作范围广,不受温度、压力限制,分离效率高。一般用于除去直径5um以上的尘粒,也可分离雾沫。对于

神奇的漩涡_优秀作文

神奇的漩涡 神奇的漩涡 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突然,一阵大风席卷而来,紧接着,暴雨夹杂着冰雹,“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顿时,屋顶响起了“叮叮咚咚”的声音。可是,还不到半小时,暴风雨戛然而止。 听说蜗牛雨后都会出来散步,我和哥哥来不及穿外套,三步并作两步地飞奔到楼下去找蜗牛。 可是,刚出单元门,我就皱起了眉头:眼前除了我和哥哥站立的,大约三平方米的地方是沙地,再往前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了。偶尔有邻居走过,大家都是挽起裤腿,一点一点地往前挪。 “肯定是井盖上的排水孔又被堵住了,以前下雨都是二楼的哥哥疏通的呢!”哥哥转过头来,拍着脑袋对我说。 “那今天咱俩疏通吧!” 说干就干!我和哥哥各找了一根细竹竿,先从离我们最近的井盖开始排查。这个井盖是倾斜的,有一个排水孔露在外面。只见哥哥用竹竿比划了一下井盖的大小,然后对准露出的排水孔,找到对称点的大致范围,用竹竿戳一戳,很快就找到了另一个小孔。排水孔一捅开,雨水就顺势流了进去。“搞定!”哥哥高兴地跳了起来。 “你们快看,这里有个小漩涡!”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来了,盯着排水孔里的漩涡,招呼我和哥哥一起观察。我走近漩涡,蹲下身

子,哇!真的和妈妈说的一样。漩涡呈漏斗形,像是一个螺旋桨,逆时针方向快速转动着,旁边的小树叶也跟着卷进了“无底洞”。我顺手拿了一根短的小树枝,按顺时针的方向在漩涡附近捣乱,看看能不能改变漩涡的方向,完全没用!漩涡就像一个固执的小孩,自顾自地逆时针转着。 正在我忙活的时候,妈妈和哥哥已经把另一个井盖上的排水孔找到了。“这里的漩涡也是逆时针的!”哥哥惊讶地喊。我凑近一看,真的是这样。 漩涡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所有的漩涡都是逆时针呢?我这个好奇小王子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番查阅,我终于明白了:漩涡的形成是因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漩涡是逆时针的,南半球的漩涡是顺时针的。假如没有地转偏向力的话,例如在著名的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的赤道线上,水流垂直下降,不形成漩涡。 我们边看百度边监督排水孔工作,早把找蜗牛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这样偷偷溜走了。等到水基本排进下水道,落日的余晖也撒到了我们头上。看着下班回家的邻居们踏踏实实地走在平地上,我和哥哥别提多开心了!

进水口及引水建筑物

第六章水电站进水口建筑物 第一节进水口的功用和要求 水电站进水口位于引水系统的首部。其功用是按照发电要求将水引入水电站的引水道。进水口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 要有足够的进水能力 在任何工作水位下,进水口都能引进必须的流量。因此在枢纽布置中必须合理安排进水口的位置和高程;进水口要求水流平顺并有足够的断面尺寸,一般按水电站的最大引用流量Q max设计。 (2) 水质要符合要求 不允许有害泥沙和各种有害污物进入引水道和水轮机。因此进水口要设置拦污、防冰、拦沙、沉沙及冲沙等设备。 (3) 水头损失要小 进水口位置要合理,进口轮廓平顺,流速较小,尽可能减小水头损失。 (4) 可控制流量 进水口须设置闸门,以便在事故时紧急关闭,截断水流,避免事故扩大,也为引水系统的检修创造条件。对于无压引水式电站,引用流量的大小也由进口闸门控制。 (5) 满足水工建筑物的一般要求 进水口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型美观,便于运行、维护和检修。 由于进水口后连接的引水方式、水流流态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进水口的型式也不相同。按水流条件分,水电站进水口分为有压进水口和无压进水口两大类。 第二节进水口的防沙、防污和防冰 一、防沙 所需的泥沙资料:推移质和悬移质的含量,颗粒硬度,容重及其运动规律。 防沙设计应恰当估计治理泥沙来源措施的实效,充分考虑上下游梯级电站的相互影响,以及统筹规划水库防淤和进水口防沙问题。 防沙措施有:导(将泥沙导离进水口)、拦(将泥沙阻拦在进水口前缘)、排(将进水口前的泥沙排往下游)、沉(将越过进水口的泥沙沉淀在沉沙池内)和冲(将沉沙池内的泥沙冲往下游)。

旋风分离器设计

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效率较高、管理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用于捕集直径5~10μm以上的粉尘,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主要功能: 旋风分离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除去输送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达到气固液分离,以保证管道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旋风分离器是较重要的设备。 机构简介: 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分离设备。 工作原理: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气固混合物在作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干式气固分离设备。由于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远大于重力和惯性力,所以分离效率较高。 常用的(切流)切向导入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及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结构是一个圆锥形筒,筒上段切线方向装有一个气体入口管,圆筒顶部装有插入筒内一定深度的排气管,锥形筒底有接受细粉的出

粉口。含尘气流一般以12—30m/s速度由进气管进入旋风分离器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锥体流动。此外,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器壁附近的向下轴向速度的动量沿壁面下落,进入排灰管,由出粉口落入收集袋里。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向分离器的中心部分流入,形成向心的径向气流,这部分气流就构成了旋转向上的内旋流。内、外旋流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最后净化气经排气管排出器外,一部分未被分离下来的较细尘粒也随之逃逸。自进气管流入的另一小部分气体,则通过旋风分离器顶盖,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到达排气管下端时,与上升的内旋气流汇合,进入排气管,于是分散在这部分上旋气流中的细颗粒也随之被带走,并在其后用袋滤器或湿式除尘器捕集。 净化天然气通过设备入口进入设备内旋风分离区,当含杂质气体沿轴向进入旋风分离管后,气流受导向叶片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筒体呈螺旋形向下进入旋风筒体,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储液区,从设备底部的出液口流出。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净化天然气室,再经设备顶部出口流出。 特点: 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效率较高、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