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1.请谈谈你对儿童文学的理解。

答: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创作有什么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家可以怎样分类?

答:1).独特的精神气质 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1)“自发” 2)“自觉”3)童心型 4)儿童崇拜型 5)童年回忆型 6)教育型 7)社会使命型 8)娱乐型

3.根据儿童读者的年龄发展阶段,儿童文学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儿童读者的年龄发展阶段,儿童文学可以分为3个阶段:1)童年文学 2)幼儿文学 3)少年文学

童年文学有三个特点:1)故事性 2)游戏性 3)趣味性

幼儿文学有三个特点:1)音乐性 2)形象性 3)认知性

少年文学有三个特点:1)现实性 2)青春性 3)深刻性

4.为什么说成年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读者?以《爱心树》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儿童文学作品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并能为他们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但这并不排斥儿童文学作品的成人可读性。儿童文学作品对于成人来说同样具有欣赏价值,成人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同样能够获得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成人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引起对生活的沉思,唤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成人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从中受到启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去欣赏作品,更好地使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教育性落到实处。

5.说说《魔法灰姑娘》和传统灰姑娘故事的同与不同。

魔法灰姑娘是一本充满勇气、趣味十足的童话,是灰姑娘故事的新版本;

讲述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童话。小说以魔法为娱乐元素,集合了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怪物史莱克、哈利波特的精华大成,重新演绎出一个另类搞笑的浪漫喜剧。《魔法灰姑娘》和传统灰姑娘故事两个都是童话故事。

6.以《红气球》为例,谈谈你对现代童话的看法。

这是一个画面简单却令人深思的故事:说它简单,是因为影片的时间短,只有三十四分钟,而且鲜有对白;说它令人深思,是因为1956年的法国,经历了二战的摧残,人们对于思想的解放以及自由有了追求,影片通过小男孩儿和红气球之间的情谊,十分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快乐以及自由的向往。而当时社会对群众的压制和人们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影片中不难找到片段。在一群气球的簇拥下,小男孩飞上了天空,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看一眼那被坏孩子“击败”的、之前一直陪伴他的气球,他飞上了天空,脱离了当时社会的阴暗,来到快乐的“天上人间”。红气球就好像是小男孩,乃至所有被压制的群众的希望,当希望破灭时,又冲出了无数个五彩斑斓的新的气球,寄托着所有人的梦想,带他,带他们飞向理想的天空。

7. 电影《仙境之桥》观后感一则。

它讲了一个叫杰西的男孩,他很喜欢把一些幻想中的事情画出来;还讲了一个不在乎别人看法的女孩,她叫莱斯莉。偶然一次,他们在嬉戏的时候,用一根荡绳荡到对岸的森林玩,在森林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想象世界。他们给这个想象世界起名,叫“特雷比西亚”。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有华丽的城堡、带剑的蜻蜓骑士、巨大的树妖、没有坏人……一切都是非常的美好。杰西和莱斯莉很喜欢这个地方,他们几乎每天下午一放学就到那里去玩,他们很快乐。

但是,当有一天杰西的音乐老师邀请他一起去参观美术馆回来后,他的爸爸告诉了他一个像噩梦一样的消息:莱斯莉早上想用那根荡绳荡到对岸的时候,那根荡绳忽然断了,莱斯莉的头部磕到了一块石头上,不幸溺水身亡了。杰西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伤心过后,杰西知道在天堂的莱斯莉是不会愿意看到他现在这个模样的。于是,杰西振作起来,架起

了一座桥——通往想象世界的桥,带着他的小妹妹杰斯来到了“特雷比西亚”。杰斯代替了莱斯莉,他们要让这样这个想象世界继续存在下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莱斯莉忽然死了的那一段。那时我已经管不住自己的眼睛,眼泪夺眶而出。我一直哭到影片差不多快结束的时候。

这部影片实在太感人了!从这部影片里我知道了想象的空间是无限大的,还有,要珍惜和朋友、同学的那一份珍贵的友谊。

8.请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你对儿童文学死亡描写的看法。

老师给我们讲的爷爷变成了幽灵来说:如何让孩子接受亲人的死亡,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告诉孩子真实的死亡原因,带孩子参加告别仪式,让孩子充分宣泄悲伤并安抚孩子,一起回忆亡者人生经历中美好的时刻,重温彼此间爱的情感,给孩子留下可以念想的物件如照片、书信……走过这样的心路历程,相信孩子能够理解和面对死亡,不再有慌张、恐惧和放不下的悲恸。所以死亡描写表现故事的过程中有很大作用。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特文学门类,她的主题也是相当宽泛的,战争、苦难、死亡甚至性,这些成人文学能写的,儿童文学也可以,重要的是方式的差别,是如何来写.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不在主题的广狭,而在表现主题的方式.本文就尝试着来探讨死亡在儿童文学中的表现,希望以此对儿童文学写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有所触动和启发.论文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论述儿童文学作品中死亡描写的存在,从死亡在儿童文学中存在的可能出发,揭示死亡在儿童文学中存在的意义,表明儿童文学中死亡描写有其特殊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个案分析来呈现儿童文学作品中关于死亡描写的各种不同方式

儿童文学作品分析

《小老鼠无字书》 图画书画面的衔接大都靠主人公的动态来表现,如莫妮克·弗利克斯的《小老鼠无字书》先画了一个小老鼠趴在书的一角,眨着蓝蓝的眼睛,托腮凝想;接着,它开始咬纸;翻过一页,小老鼠从咬破的纸窟窿里探出头来,看到打开的本子放在书桌上,旁边还有水彩盒和水彩笔;再下一页,小老鼠翻开了颜料盒;它抱着红色的颜料管使劲地挤,吃惊地看到挤出了红颜料;它拿笔蘸了红色在白纸上画着;它又抱着蓝颜料挤着;下一页就跳跃到它已经画了一道蓝色,正拿着笔画着黄色呢;它又把黄和红一起挤在调色板上;下一页就跳跃到它画好了绿色和橙色,正搅拌着红和黄色;它有点儿累了,用尾巴搅着红和蓝色;他蹲到了涮笔缸里,洗个澡,白纸上是它画好的黄、红、蓝、绿、橙、紫;下一页是小老鼠从它咬的洞中向书桌上调皮地张望,它弄翻了涮笔缸,一溜小脚印留在白纸上;最后,是它尾巴上沾着五彩的颜色,得意地笑着走着。故事在描绘小老鼠的淘气和好奇冒险中,只是在书桌上笔和颜料盒与白色的本子这几个有限的物体间展开,读者聚精会神地跟着小老鼠的动作,被稳定地连续地引导着理解了故事。 正如心理学家陈鹏分析的那样,读这样的故事,不仅可以享受有趣的故事、美丽的图画,还可以学会知识、方法、窍门,进而培养生活情趣和想象力。这只伶俐聪明又淘气的小老鼠,带给幼儿的分明是一个童年的快乐情景。 《放电影》分析 这是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创意来源于非常生活化的手影游戏,但想像力非常别致,相当夸张,出人意料,但又相当合理。大人从头看到尾,可以莞尔一笑,小孩子可以翻了又看,自己据图讲出故事来。虽然画面不算是特别细腻诱人,看得出来画者在基本的勾线之后大量运用了电脑技术来完成,但画面并不呆板,反而很有活力,甚至可以说很有灵气,让人忍不住看了又想再看。 这个图画故事的节奏感也很好。第1幅到第4幅可以算是一个开端,比较舒缓,可以算是“起”吧;到了第5幅、第6幅,给人一个惊喜,我怎么也想不出大象加蝴蝶能变成那样好玩的水管!然后第7幅、第8幅接着给我们两个示意,这四幅算是“承”吧;到了第9幅,与第5幅正好相反,先出现了“答案”,一个大

儿童文学知识点

一、儿歌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1.含义: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按来源分:民间童谣和创作儿歌 按唱诵者分:母歌和儿戏歌 2.历史演变:别名: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政治色彩;迷信色彩;蒙以养正; 童心说 吕坤(1536—1618)1593年的《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集 吕得胜吕坤父子:《小儿语》一卷、《女小儿语》一卷(吕得胜),《续小儿语》三卷、《演小儿语》一卷(吕坤),总称《小儿语》 二、儿歌的特点 1.审美特征 (一)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1)节拍字数一致2)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3)节拍不固定 押韵一般有四种情况 1、句句押韵 2、隔句押韵 3、变换韵脚(连锁调) 4、一字韵——用一字押韵 (二)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三)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2.结构特点: 分节:一节式、两节式、三节式 句式:具有2——7言不等的句式 三、儿歌的作用 (一)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二)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 (三)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摇篮曲特点: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二)游戏歌:如《马兰花》《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跳绳歌》等。 游戏歌特点: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三)数数歌: 数数歌特点:必须有数的排列;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四)问答歌: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歌,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启发儿童的思考,培养儿童观察事物比较事物的能力,或是他们获得快乐满足。 问答歌特点:有问有答。 (五)连锁调: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特殊修辞、结构、用韵手法构建诗文体式的传统儿歌形式。 其修辞特征是“顶针续麻”,即前一句尾词作为后一句的首词。 其结构特征是“随韵粘合”,即两句为一层次,每层次上句起韵,下句以此押韵,两句在内容上没有关联。 其韵脚特征是“中途换韵”,即每个层次都换一个韵脚。其表现特征是“无意之意味”,即一般不表现一个突出的中心思想,其意味在于内容的诙谐幽默所造成的趣 味性上。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4)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3秋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作业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学校:津南分校 姓名: 学号:131200145 任课:吴学清

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大多以知识性、教育性为主,忽视了儿童的纯真天性。这既和我们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有关,也暴露了我们的作者常常以成人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致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失。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以儿童本位思想作为创作宗旨,题材应具有多元化和多元故事结构,而且应勾勒符合儿童价值取向的典型人物和群体肖像。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了解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 1.儿歌《小小的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其所著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儿歌的语言清新优美,其意境也很美,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在这个仙境里有“弯弯的月儿”,有“闪闪的星星”,有“蓝蓝的天”,这些事物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让人陶醉其间。 2.童话《大林与小林》 《大林与小林》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所著。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

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这部童话主要说明两点,即知足者常乐和金钱不是万能的思想。 3.严文井的《严文井童话》 创作了《南南和胡子伯伯》《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著名童话的严文井,与陈伯吹并称为我国两大儿童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他第一次写童话是1938年到达延安两年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便用童话记下了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一口气写成9篇,后集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一书。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1949年创作的《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以及1950年出版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1957年出版的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影响广泛,译本曾在英、苏、朝鲜等国出版,并被拍摄成电影。这一时期,严文井还陆续发表

儿童文学上几篇好看的短篇小说分析

《阁楼上的熊皮外套》 外面下着雨,屋子里很暖和。 壁炉里的柴火在欢快地唱着歌,架子上煮着蓝莓酱,在柴火的歌声中“咕嘟咕嘟”欢快地打滚。我懒懒地把身子窝在沙发里,不停地打着哈欠,眼皮很沉。 这时候,一只猫闯进了屋子,他很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下来,把湿漉漉的脚伸到壁炉旁。对于猫的无礼,我有点生气,但是就像天上的流星,这生气一会就不知钻进了哪个角落。 “擦一擦吧。”我递给猫一条毛巾,毛巾很宽大,足以把猫的整个身子包裹在里面。 猫很利索地把全身都擦了一遍,把毛巾递给我,然后很安静地坐在火炉边。 我知道,这是一只很不寻常的猫,他一定有很多故事。 “喝一口吧,暖暖身子,还可以预防感冒!”我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蓝莓酱给猫,猫也不客气,接过来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我听到他全身每个关节都在“咕嘟咕嘟”冒着泡泡,今天猫一定是不会感冒的了。 “你一定对我很奇怪吧,好吧,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大概是喝了一大碗蓝莓酱的缘故,猫恢复了精神,开始给我讲述他的故事。 “也许我天生注定就是一只不安分的猫,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在寻找。”猫眯缝着眼睛开始讲述,蓝莓酱在他头顶上空冒着一缕一缕的热气,好像那些故事是从火炉里面生发出来的。 “我一直在寻找我的母亲,我想问一问她:为什么要把我抛弃?”猫低了一下头,停了一小会,“我刚出生,我的母亲就把我遗弃了,是一头熊收养了我。熊每天带我去爬山、捕鱼,还教会了我爬树。冬天,熊在树洞里冬眠,我趴在树顶上守候着他。”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的母亲出现在我面前,那时候她已经是一只很年老的猫了,她的身上斑斑驳驳,毛发稀疏。我很不喜欢我的母亲,不是因为她又老又脏,而是这么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和熊生活。但是,我的母亲要求我回到她身边,和她一起度过她最后的日子,我的母亲说她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虽然我一直想问问母亲为什么抛弃我,但是当我的母亲真正出现在我面前,眼泪旺旺地哀求我回到她身边时,我有点动容,整日盘旋在脑海里的问题也像一根骨头一样梗在喉咙口。”猫扭了扭身子,换了个姿势,“可是,我很舍不得熊,熊的年纪也大了,而且他也习惯了我在冬天守候着他的梦。熊告诉我,有了我的守候,每个冬天他的梦都很温暖。我别过了脸,假装没看见母亲眼里的泪光。” “熊从我眼角的泪光中看到了我的为难,他坚定地拉起了我的手,把它放到我的母亲手里。就这样,我告别了熊,开始和我的母亲生活,陪伴她度过人生中最后一些时光。”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考点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童话寓言 1、童话概念: 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 2、童话的文学特征: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事程式(2).鲜明的主题(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颠倒、象征。 4、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三)常人体童话形象 5、寓言的概念: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6、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三)犀利幽默的讥刺性(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7、寓言与童话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寓言和童话都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所以二者从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处。它们的故事情节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读后感

When you can't fight daddy, you can only do it hard!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读后感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读后感1 今日,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我觉的好像在讲我自我的故事,没头脑记性不好丢三落四,我经常也犯这些毛病。我读了故事后才明白这些坏毛病有多严重,没头脑他想快快长大,恰巧他有个好朋友不高兴遇到了仙人,仙人问他们长大想干什么,没头脑想了想说:”仙人,我要当建筑工程师“。不高兴想了想说:”我想当演员“。 仙人决定把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没头脑建了一座三百层的少年宫,里头什么都有,总而言之应有尽有。可是,唯独少了一样电梯。不高兴当上了演员,演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不高兴演的是老虎,武松打了三天三夜的老虎,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了,老虎还是精神十足不高兴。这时没头脑才明白过来不高兴的毛病正好跟自我的毛病一样,都给大家带来了害处。 于是,没头脑上台抓住了”老虎“尾巴,拖着不高兴一齐去找仙人,要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先,让他们从头来过。这篇故事告诉我,从小养成好习惯十分重要,我以后再也不丢三落四,我要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读后感2 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就行没头脑他们一样,他们都想成为大人,而当他们真的有机会去做大人能够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却做不好。所以,我们此刻应当做的就是要好好学习,积累知识,等长大以后就能够完成自我想要做的那些事情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里的两个小主人公的外号。“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马虎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不愿和他人配合。他们在放学的路上遇见了一个神仙,把它们变成大人。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读后感3 放暑假,张教师推荐我看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完了这本书,真是收获多多,异常趣味好笑。 这本书介绍了两个小朋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主人公。”没头脑“不是不聪明,而是他总是丢三落四,做事情马虎。他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楼做少年宫,里面有剧场,有运动场,有游艺园……总而言之,应有尽有。可就是忘了设计电梯,要去二百二十五层楼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子,上下一次要一个月。一个门卫说他没有带食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标准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作者: 日期: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B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答案:A 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 “听”来接受文学 B. “看”来接受文学 C. “读”来接受文学 D. “背诵”来接受文学 答案:A 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A.3?6岁的儿童 B.6 、7岁?11、12岁的儿童 C.11、12岁?15岁的儿童 D.15 岁以下的孩子 答案:A 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 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 C.曲折的情节描写 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

答案:A 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A.条理曲折 B. 条理简单 C.条理丰富 D. 条理清楚 答案:A 6、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 A.三字句 B. 五字句 C. “三三七”字句 D. “三五七”字句 答案:C 7、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是儿歌 答案:A 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 C.第一部儿童戏剧 D. 第一部散文集 答案:A 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 中的特殊形式( ) A. 游戏歌 B. 问答歌 C. 答案:D 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 李白 C. 答案:A 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A.清代末年 B.五四运动之后 C.清代初期 连锁调 D. 谜语歌 ) 白居易 D. 杜牧 ) D.上世纪三十年代

儿童文学教程(知识浅析)

Xxxx学校 教案 课程:《儿童文学教程》系、年级、班: 教研室: 任课教师:

【首页】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教程 授课专业语文教育班级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32 学分数 学时分配理论课32 学时;实践课0 学时;实习课0 学时 教材名称儿童文学教程作者方卫平出版社、刊号 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版版 主要参考书(资料) 书名作者出版社、刊号及出版时间 学前儿童文学李莹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幼儿文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言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授课教师职称讲师系(部)、专业中文授课时间2015年10 月至2016 年 1 月

课题名称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教学课时 4 教学内容提要 介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介绍儿童文学的昨天、今天,介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了解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可附页)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应用备注 5分钟(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 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 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 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 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 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 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 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我喜欢的公主” 学生讲述为什么喜欢选定的这个公主,她有怎样的 特点,对幼儿来讲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地位高贵、容貌美丽是不是一定就是公主? 怎么样才能做公主? 讲授 多媒体技术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及作家简介概述

《小布头奇遇记》 这是孙幼军写的一部长篇童话。这部童话叙述布娃娃小布头的奇遇,借此说明两点意思,一是怎样才是真正的勇敢,二是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小布头是幼儿园的小老师做的一个小布娃娃。小朋友苹苹得到了他,他就成了苹苹的好朋友。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天,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碰翻了苹苹的饭碗,把米粒儿撒了一地。苹苹生气了,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小布头也生气了,他从苹苹那里逃了出来。他一个人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遇到了很多事情…… 《安徒生童话》 推荐理由:童话中的经典,经典中的童话。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伊索寓言》 推荐理由:简单的哲理。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 推荐理由;一代经典——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 舒克是一个飞行员,他热心帮助朋友,贝塔是一名坦克兵,他和舒克是朋友,他们在一起不断地帮助朋友解决困难,他们因此也不断的身临险境,在他们的聪明机智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他们认识了人类朋友皮皮鲁,于是,和皮皮鲁的故事又开始了,最后,小老鼠舒克和贝塔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归处和幸福呢,请看《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验(实践)学时:18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体裁的各自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运用儿童文学于儿童教育活动之中的能力。此外,力求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幼教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和创作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优化学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综合素质,可以自主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设置。并通过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自主进行设计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图画书、儿童卡通读物、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动画等具体文学文种。通过文种解读、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各种文学体裁特点,赏析、演练各种文学作品,组织各种文学体裁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结合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理论讲授和亲身示范。 3、素质目标 课程中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进行各种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活动的演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

全球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推荐

全球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推荐 1、《大海之上,巨石之下》(英) 作品简介:《大海之上,巨石之下》是苏珊·库珀《黑暗蔓延》系列儿童魔幻探险小说的第一部。西蒙、巴尼和简是一个家庭里的三兄妹,跟随父母到康沃尔海边度暑假。他们住在一幢叫做"灰房子"的老宅子里,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羊皮古卷轴,从此开始了对羊皮卷的层层解读和对亚瑟王故事中流传的"圣杯"的追索… 作者简介:苏珊·库伯,记者、专题作家、小说家、剧作家,天才的创作者。其中系列的第二本《黑暗蔓延》获得了儿童文学界的重要奖项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第四部《灰国王》获得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黑暗蔓延》系列已经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搬上银幕,将于2007年在全球上映。译者简介:姚翠丽,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室编审。 2、《黑暗在蔓延》 作品简介:十一岁生日的前一晚上,斯坦顿家的第七个儿子威尔·斯坦顿发现自己周围突然出现一些很不祥的预兆:动物们都躲着他,他一到收音机信号就大乱,天气异常,邻居送给他一份很奇怪的生日礼物…生日那天早晨,威尔惊奇地发现回到了几百年以前,自己原来是先圣的最后一员,命里注定要找到六道神秘的圣符去打败黑暗的邪恶力量。威尔·斯坦顿由此踏上了历险的道路… 作者简介:苏珊·库伯,记者、专题作家、小说家、剧作家,天才的创作者。作品《黑暗蔓延》获得了儿童文学界的重要奖项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该系列已经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搬上银幕,将于2007年在全球上映。译者简介:姜素芹,南开大学讲师。 3、《绿巫师》 作品简介:西蒙,简和巴尼受他们的神秘叔爷玛瑞曼(玛瑞)的召唤,来到了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的特瑞威斯克村,寻找被黑暗势力盗走的无价之宝"黄金圣杯"。男孩威尔·斯坦顿也加入寻找圣杯的队伍。斯坦顿是古老的"圣者勇士"的最后一员,拥有神秘的力量。意外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孩子们终于找到了圣杯的去向,而黑暗力量唤醒了海洋深处的绿巫师,它疯狂的魔力笼罩了大地。"绿巫师"送给简一个特殊的礼物,使得黑暗力量再次得到了控制。这是苏珊库伯的经典名著"黑暗蔓延"系列的第三部,系列的主题来自拥有丰富神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 儿童的分类: 0——6岁:幼年 7——12岁:童年 13——18年:少年 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 1、叶永俐 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 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 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 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质疑: 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老子》第55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 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明)李贽《童心说》 但这些并不是主流的儿童观 儿童本位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 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 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 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 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是过于简单化了) 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 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 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 (三)定义 儿童文学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名著推荐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名著推荐 (仅供参考)中国 《稻草人》叶圣陶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 《王子与渔夫》叶君健 《“下次开船”港》严文井 《小公鸡历险记》贺宜 《狐狸打猎人》金近 《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 《神笔马良》洪讯涛 郑渊洁的童话郑渊洁 日本 《蜘蛛丝》芥川龙之介 《银色的梯子》井上靖 《阿信坐在云彩上》石井桃子 《花木村和盗贼们》新美南言 《龙子太郎》松谷美代子 《两个意达》松谷美代子 《手绢上的花田》安房直子 印度 《愿望的实现》泰戈尔

《倒长的树》钱达尔 挪威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埃格纳 瑞典 《尼尔斯的奇遇》拉格洛芙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 《小飞人卡尔松》林格伦 芬兰 《魔法师的帽子》扬森 苏联 《小木偶布拉蒂诺奇遇记》阿.托尔斯泰《小老鼠比克》比安基 《小无知漫游太阳城》诺索夫 《一个连续的梦》米哈尔科夫 德国 《小魔女》普雷斯列 《大盗贼》普雷斯列 《嫫嫫》恩台 《说不完的故事》恩台 奥地利 《小鹿班比》萨尔登

《康拉德》涅斯玲格 英国 《柳林风声》格雷厄姆 《彼得.潘》巴里 《小熊温尼》米尔恩 《霍比特》托尔金 《指环王》托尔金 《狮子、女巫和衣橱》刘易斯 《借东西的地下小人》诺顿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丝阿姨》特莱维丝《詹姆斯骑桃旅行记》达尔 《汤姆的午夜花园》皮尔斯 《雨滴项链》艾肯 《法尔丁树林的动物》达恩 比利时 《青鸟》梅特林克 法国 《小山羊阿马杜》维尔德拉克 《小王子》圣-埃克絮佩利 《栖息在高处的猫》埃梅 《给幸运儿讲的故事》贝克

意大利 《男孩和跳蚤》皮莱利 《洋葱头历险记》罗大里 《假话王国历险记》罗大里 《一个分为两半的子爵》卡尔维诺 奥大利亚 《小脚趾水中的旅行记》里斯 《好讲话的海鳖》斯蒂文斯 加拿大 《千岛之王》奥布里 美国 《奥茨的巫师》鲍姆 《多里特尔医生的故事》罗夫汀 《小老鼠斯图亚特》怀特 《夏洛的网》怀特 《动物家庭》贾雷尔 《奇怪的大鸡蛋》巴特沃兹 《蟋蟀在时报广场》塞尔登 《青蛙和癞蛤蟆是朋友》洛贝尔 著名动物小说: 《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美国) 《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学家西顿的(加拿大)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学分: 2 总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无 开课专业:小学教育 任课教师:李学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的开设,意在通过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由此逐渐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 鉴于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1、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倡示,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儿童文学文体性质与读者阅读接受特点基础上,深入把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关联,养成学生未来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运用儿童文学的良好意识,使之成为必备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3、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学习基础上,倡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通过激发初教专业大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技能,以期培养出一批批能说会写、基础扎实、业务精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 二、预修课程

无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是关于儿童文学基本文体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它旨在掌 握引导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何谓儿童文学”“儿 童文学有哪些内容构成,哪些美学特征”等疑问; 第二版块是关涉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写作的内容版块。主要教学意 图为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写作; 第三版块是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基本梳理,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尽 可能使许多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版块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勾连、融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融合,也使学生培育起系统的儿 童文学学科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要求 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应以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课堂讲读教学、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为参照系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对学生的阅读要求结合起来。既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期间要求学生阅读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于100部(篇)。同时,将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教学与写作课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规定并指导学生进行部分儿童文学体裁(如儿歌、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B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答案:A 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听”来接受文学 B.“看”来接受文学 C.“读”来接受文学 D.“背诵”来接受文学 答案:A 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 A.3~6岁的儿童 B.6、7岁~11、12岁的儿童 C.11、12岁~15岁的儿童 D.15岁以下的孩子 答案:A 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 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 C.曲折的情节描写 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 答案:A 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A.条理曲折 B.条理简单 C.条理丰富 D.条理清楚 答案:A 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答案:C 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 A.游戏歌 B.问答歌 C.连锁调 D.谜语歌 答案:D 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答案:A 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A.清代末年 B.五四运动之后 C.清代初期 D.上世纪三十年代 答案:A 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 C. 第一部儿童戏剧 D. 第一部散文集 答案:A 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

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推荐

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推荐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作者:罗尔德达尔 推荐理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经典作品,已经以3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憎恨狐狸先生,决定把他全家除掉……但狐狸先生自有对付他们的妙计!本书讲述了三个凶狠贪婪的饲养场主和狐狸一家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被罗尔德?达尔用异常轻松的笔调讲来,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姆咪和大洪水》 作者:托芙扬松 推荐理由:托芙扬松是芬兰女作家、画家,世界儿童文学大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她作品中的“姆咪”,酷似直立的微型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形象。 作品讲述了姆咪特罗尔和妈妈,以及可爱的小吸吸、美丽的郁金香囡囡一起寻找温暖的地方建造漂亮的大房子的故事。书中洋溢幸福和美好的诗意,充盈爱的能量,在一个清新、自然、新奇、如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中提供阅读的快乐

与美感、心灵的浸润与提升。 《草坪男孩》 作者:盖瑞?保尔森 推荐理由:《美国当代金质童书》是由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专家共同选编的一套优秀的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由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教授强力推荐并组织翻译。 其中,《草坪男孩》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男孩在暑假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作品通过文学性极强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美国式的幽默,营造了一个温暖、唯美、自由、创新、勇敢、正义的儿童文学世界,反映了当代美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成长心路。 《亲爱的魔鬼先生》 作者:涅斯玲格 推荐理由:奥地利女作家涅斯玲格,获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文学奖等多项国际性大奖,是一位用灵魂书写童话的作家。 本书讲述了地狱里魔鬼男孩贝尔茨的神奇故事。地狱里的魔后和魔王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重点中学选派了魔鬼男孩贝尔茨去人间帮她完成这个任务。最终,贝尔茨却变成了一只猫永远留在了人间,跟他的新主人布鲁勒夫妇过

儿童文学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 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特征? 3.儿童文学有哪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 4.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有哪六种?其中哪种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哪两种文体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的?P17-18 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P19 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原创的文学童话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分别是什么?作者是谁?分别是哪一年发表或出版的? P19 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什么?P23 8.代表了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的是哪一个奖项?P25 9.熟记以下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名著中的名篇: 叶圣陶——《稻草人》冰心——《寄小读者》系列,《小橘灯》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严文井——《“下次开船”港》 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曹文轩——《草房子》《青铜葵花》 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格林兄弟【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 安徒生【丹麦】——168篇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卡罗尔【英国】——《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镜中游》 马克·吐温【美国】——《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怀特【美国】——《夏洛的网》 圣埃克絮佩里【法国】——《小王子》 林格伦【瑞典】——《长袜子皮皮》 J·K·罗琳【英国】——《哈利·波特》系列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应用 1.什么是“亲子共读”?这种阅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重要作用?P32 2.亲子阅读一般有哪些主要的方法?P36 3.为什么儿童文学能够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P40-41 4.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P48-49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韵文体 1.儿歌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点?P74-76 2.传统儿歌有哪几种特殊形式?P83-93 3.少年儿童诗歌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质?P100-104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幻想体 1.童话的本质特征(或童话的核心)是什么?P123/131 2.什么叫“泛灵论”? P130 3.童话形象一般可分为哪几类?P132-133 4.什么是童话作品的隐喻?P136 5.童话有什么意义?P140-142 6.在近代,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童话的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P 143 7.什么是“热闹派童话”?P149 8.寓言有哪两大要素?P155 9.世界寓言有哪几大发源地? P162 10.世界三大寓言作家是哪三人? P 163 11.幻想文学有哪几种表现形式?P176 12.识记一些儿童文学幻想体名家名著。(P183“本章链接”一节) 第五章儿童文学的叙事体 1.儿童故事具有哪些特征?儿童故事包括哪三大种类? P209 2.“童年小说”具有哪两方面的含义?P220

儿童文学欣赏

圆圆苹果,树上长, 梨花百,梨儿黄, 砍 下香蕉一大串, 橘树林里金灿灿, 水果水果千百种, /尝一尝,甜又香。 /咬一口,水汪汪。 /小朋友们吃得欢。 /好像满树金铃铛。 /我吃水果身体壮。 1.从儿歌《听我话》,看儿歌的基本艺术特征 《听我话》(作者:郑春华): “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 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分析]从某一品来看儿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其实是要求通过作品分析,将 其中所体现的基本艺术特征归纳出来。做这类题目有一个“捷径” ,即是从已经 知道的这类体裁的基本艺术特征出发,在作品中去找到证据。儿歌的基本艺术特 征:主题单一;内容浅显;结构简单;语言通俗;音乐性强。但在分析作品时, 可以打乱先后的顺序。 [解答]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篇幅短小,结构简单。 《听我话》一共只 有三句28字,十分简洁。叙述的线索、层次也一十分简明。这也是儿歌区别于 儿童诗的显著特点之一。其次,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儿歌采用幼童口语,句式 短,明白如话。而且以词为句,通过押韵、反复、长短句等手段,使整首儿歌一 气呵成,节奏感强,有着音乐美。第三,内容浅显。所说的小兔、小狗、小草, 都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孩子式的情感,不听话“就 不跟你们好”。第四,主题单一。这是与结构简单和内容浅显相一致的。《听我话》 表达的就是爱护花草的主题。让小兔轻轻跳与小狗慢慢跑的目的, 就是不要“踩 疼小青草”,否则,“我就不跟你们好”。以孩子们表示感情的特有方式,鲜明地 表达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2.《我吃水果身体壮》,分析婴幼儿文学创作对于语言、韵律的要求和直感 性特点。 我吃水果身体壮 首先,在语言上,要求浅显明白,口语化。全诗不用难懂的词语,像平时说 话那样浅显明白,用不着解释,幼儿就能听得懂。在选词上,多用叠音词,如“圆 圆”、“汪汪”、“金灿灿”等; 在句式上,又多用短句,因而琅琅上口,明白如 话。 其次,讲究韵律与节奏。如全诗采用句末押韵,一韵到底,读起来有着音乐 的流动性。而每节的句式又基本对齐,前两节多用短句,后三节用长句,造成先 紧凑后舒缓的阅读节奏。韵律与节奏,使这首诗不仅读起来有着音乐的美感, 还 便于幼儿朗诵记忆。 再次,鲜明的直感性。全诗以“我”入诗,仿佛所写的就是“我”的切身感 受,不论是水

儿童文学 《格林童话》文学鉴赏

《格林童话》文学鉴赏 童话,是优美的文学语言。《格林童话》更是世界童话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抹亮色。以下,我将从主题、内容、人物、情节等方面对《格林童话》进行文学鉴赏,让我们一起品味优美的童话! 主题方面,《格林童话》主题鲜明,富有道德伦理意义,多半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善恶观。这种善恶观鲜明,是非分明,没有矛盾的灰色地带,儿童一目了然,这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白雪公主》中恶毒的王后多次毒害白雪公主未果最后被活活地气死,而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则得到了七个小矮人的帮助快乐生活,受到保护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就体现了鲜明的善恶观,即如佛家伦理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传递了追求真善美的正能量,符合孩子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格林童话》这种主题特征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密切联系的。17世纪的德国政治经济分崩离析,结构松散,被法国征服统治。德国的人民渴望民族统一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正是《格林童话》主题的现实写照。人物内容方面,《格林童话》的内容多涉及美丽善良的公主,国王,王后以及一些赋予了人的特点的动物形象,例如青蛙、狼。故事多为善良美丽的公主通过其美貌性格吸引了王子的注意,历经惊险经历后,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表现邪恶的狼的形象,猫和老鼠等通过动物来传递善恶的故事。无论是动物或是人物皆被赋予了善恶分明的性格,或善良单纯,或邪恶,对比鲜明。故事情节多是有一些奇特冒险的经历,这也符合儿童的好奇心。例如,《小红帽》中狼把奶奶和小红帽吃了,善良的猎人用剪刀把狼的肚子剪开,就出了小红帽和奶奶。这样奇特有趣的情节并不符合科学事实,对于儿童来说却是十分有趣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故事多半有个美好的结局,王子和公主结婚的主题看似有点突兀,实则体现了真善美善有善报的美好主题。而《格林童话》中人物多半是国王,王后以及公主王子等,这在中国童话中是少见的。这与德国社会现实相关。17世纪,德国地方被分为了几百个公国和自由城市,不同的公国有其王子公主,所以这类形象更是屡见不鲜了。 表现手法上,《格林童话》多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性格,突出善恶美丑,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童话中无处不显其丰富的想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