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门】工程技术系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热门】工程技术系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热门】工程技术系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热门】工程技术系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工程技术系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计划及日程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是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进步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把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所有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根据中地长院字【XX】34号“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试行)”文件要求,为加强毕业论文治理,进步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本着早部署、严要求、重质量的原则,对XX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步做出如下安排。

工程技术系XX届毕业生共计476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210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21人,测绘工程专业45人。

一、选题与定题阶段(XX年9月—12月6日)

1.XX年9月1日-11月15日,以教研室为单位,负责本专业指导教师名单的确定和题目的收集工作。[莲山课~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其中包括拟定任务书、指导书,收集资料以及做好实验的预备工作,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2.11月16日-20日,教研室主任会同系领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并确定终极学生所选题目和指导老师名单。

3.11月21日—30日,各教研室将系主任批准题目进行分配,

制定学生选题安排并协同辅导员制定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动员会会议安排。

4. 12月1日,各专业召开XX届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要责备部毕业生参加。

5. 12月1日—2日,各教研室会同各专业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始初步选题,12月2日下午学生以班为单位提交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结果交至各专业教研室。

6. 12月3日—5日,教研室负责汇总学生选题结果,调整平衡各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成绩以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并将终极选题结果进行汇总报系主任审批。

7.12月6日—7日,由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审核终极选题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重新拟题分配,直至通过。系里负责将终极选题结果公布于众,确保每位学生拿到所选题目。教研室负责汇总所选题目,填写“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XX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

8.12月8日—12月10日,以教研室为单位,安排每组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向学生讲明开题内容、形式、研究(设计)流程、写作要求和时间期限等具体要求,解答学生疑问,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并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先容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如何写文献综述、翻译外文文献及其留意事项等。公布院、系两级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要求、评分标准及有关治理规定。

本次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各教研室需指定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传达工作,并及时做好教研室和系之间的沟通。

二、开题与写作阶段(XX年12月10日—XX年4月30日前)

1.12月10日-20日,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查阅、收集、整理、回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内容。指导教师导教师意见作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将存在题目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进一步修改。指导教师开始填写“开题报告审阅表”。

2.12月21日-22日,系里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审核小组成员由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人数为3-4人,组长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所指导学生开题审核小组组长。

开题报告会要求学生利用10-15分钟左右时间精要汇报论文工作内容和工作思路,回答审核小组成员的提问。开题报告会学生汇报的情况要有专人记录,并填写指导教师联系情况登记表,作为论文资料存档。审核小组成员在学生汇报结束后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小组和学院均审核通过后,学生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开展毕业论文。开题后,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

3.12月23日-31日,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字数不少于3000字。

4.XX年1月1日-1月20日,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开发设计进展、文献阅读情况,并撰写文献综述。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的指导工作,学生将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定稿交与指导老师。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着手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老师填写指导教师联系情况登记表,了解学生进展情况。

5.XX年1月21日-3月6日,学生开始编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进进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阶段。在假期内利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指导教师沟通,修改计划和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填写“指导记录表”。指导教师整理、汇总开题报告终稿,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和教研室意见。教研室组织对开题报告的互查工作。学生进进毕业设计绘图、实验、实习等阶段。

6. 3月8日前,系组织对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的审查工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译文限期整改。接受学院、系对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译文的随机抽查。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7.3月9日—3月31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雏形,并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度,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指导,指导教师根据指导情况填写指导教师联系情况登记表。

8.4月1日—4月15日,进进中期检查阶段,根据检查情况,

填写“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必须从时间、精力予以充分保证,并根据进程安排进行阶段性检查,填写指导教师联系情况登记表。系组织专家在中期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工作职员对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中期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9.4月17日前,学生根据《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并且要求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撰写规范、文笔通顺。

10. 4月21日前,学生提交论文终稿给指导教师,指导老师根据设计和论文情况填写“指导教师评阅书”,汇总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莲山课~件]

11.4月22日-28日,教研室负责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要求学生进行演示),并组织专家进行评阅,填写“专家批阅书”。教研室负责汇总专家评阅成绩,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不答应参加答辩。

12.4月29日-30日,系里召开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总结会,汇集意见,整改论文。

三、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XX年5月5日—5月24日)

1.5月5日,成立系级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面监控,答辩委员会主任由系主任担任。以教研室为单位审查设计(论文),审查合格者由论文指导小组及论文评阅老师推荐方可参加答辩。分歧格者限期整改经审查合格后由学生

提交答辩申请。

2. 5月6日-8日,系办负责制定各专业答辩日程总体安排。

3.5月9日,通知学生答辩时间、答辩流程和留意事项等。

4.5月15日,XX届毕业生答辩正式开始,各答辩小组按10%比例推荐优秀论文。答辩未通过者限期整改,并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

5.5月20日前,各教研室负责汇总答辩成绩。对申请参加第二次的论文进行审查,分歧格者整改经审查合格后提交答辩申请。做出第二次答辩安排。

6.5月21日,第二次答辩(第二批答辩成绩原则上应低于第一批答辩成绩),教研室统计第二次答辩成绩。

7.5月24日前,完成答辩工作,完成成绩综合评定,评选学院优秀论文。并接受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检。

四、评优与总结阶段(XX年5月25日—6月10日)

1.5月25日,根据评优答辩结果,上报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参评论文。

2.5月26日前,学生以班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提交毕业设计(论文)装订版和电子版终稿至教研室。

3.5月27日前,汇总、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上报教务处。

4.5月27日-5月29日,各教研室和系办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存档工作。

5.6月10日前,根据教务要求上报教务处XX届毕业设计(论

文)工作总结。

工程技术系

XX年11月15日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八)

第十二章独立基础设计 本设计采用柱下独立阶梯基础,下面对③轴线边柱的基础进行设计。 12.1基础设计资料 房屋震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建造于一般土质天然地基上的房屋,遭遇地震时。极少 有因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较大沉陷导致上部结构破坏。因此,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下述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①砌体房屋; ②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般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8层、高 度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以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③规范中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本设计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9.5m,属于第二中类别,故不进行基础抗震承 载力验算. 基础混凝土为C30,f16.7 c 2 N/mm, 2 f1.57N/mm;垫层混凝土为C15,100 t 厚,两侧各伸出100mm;钢筋采用HRB335级, 2 f300N/mm,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 y 50mm厚。 12.2基础设计 12.2.1确定基础埋深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且基础埋置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200mm。本设计所在的场地的土层条件,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9.55-11m,土壤冻结深 度在室外地坪以下1.3m。综上所述,则基础埋置深度d=1.75m。 12.2.2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尺寸 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选取边柱计算柱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 M16.266.0322.29kNm k N1718.27373.232091.5kN k V k (16.266.0332.5112.06)4.913.64kN 基础梁尺寸:bh300mm400mm 则,纵向传给基础的竖向力为: N 纵 0.30.49.00.6259.00.64.90.680.42.72.422.35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 作计划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 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流程 1、选题:拟出选题→审核小组审核选题→领导组决定选题→师生双向选题→领导组审核确认→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 2、开题:学生调研、搜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撰写工作方案→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报告会决定是否开题→不适当题目更换新题

3、实践:学生调研、实验、实践→指导教师每日进实验室指导→每周召开一次组会 4、检查:各组不定期检查完成情况,系领导组进行中期检查。 5、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指导撰写并修改论文→系领导组定期检查→定稿 6、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组织答辩会 7、成绩:评定总成绩→未通过答辩者在规定时间补答辩 8、总结:各小组进行工作总结→系领导组进行工作总结→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9、装订:教务处领取毕业论文封皮→按规定装订毕业论文文本→存档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系主任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科研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团队负责人分别为:赵明根、张海容、任光明、赵三虎。系主任和分管毕业论文工作的副主任全面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进度检查、答辩组织、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等工作。要加强管理,精心组

织,严格要求,经常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1、科研团队各成员按照选题原则确定题目(学生也可自己提出有创意的题目报团队负责人),选题一定是指导教师本人的科研方向并能独立全程指导,题目首先由团队负责人审核,再由审核小组审核(选题审核小组成员见附件1),填写题目报表,领导组决定,然后将课题向学生公布。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能力等情况自选题目,但需调整解决一题多人争选或有的题目无人选的情况。 3、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 4、各团队组织学生开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忻州师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将有关审核意见填入《忻州师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对《开题报告》及《进度表》进行随机抽查。 5、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阶段,能使低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一同进入实验室,查阅文献,熟悉仪器,夯实基础知识,参加每周一次的组会(要求指导老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汇报)。可以是大组会(以团队组织),也可以是小组会(指导教师小组)。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重庆市武隆县造纸厂职工宿舍楼建筑施工图及 施工组织设计 院 (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此次毕业设计,设计的是重庆市武隆县造纸厂职工楼施工图纸,建筑面积为2780.4㎡,建筑总高度为20.7m,采用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独立柱基础。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计划、季节性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本次使用工期定额是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2000)。 关键词:施工组织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5) 第2章工程概况 (5) 第3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 3.1 技术准备 (7) 3.2 现场准备 (8) 3.3 劳动力准备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8) 3.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及进场计划 (9) 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0) 4.1 施工总进度计划 (10) 4.2 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 (10) 4.3 保证工期措施 (10) 4.3.1 组织措施 (10) 4.3.2 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 (10) 4.3.3 经济措施 (11) 4.3.4 技术措施 (11) 第5章施工平面规划 (13) 5.1 施工用水 (13)

5.2 施工用电 (13) 5.3 施工道路 (13) 5.4 临时布置 (13) 第6章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14) 6.1 工程质量方针 (14) 6.2 工程质量目标 (14) 6.3 质量保证措施 (14) 6.3.1 组织保证 (14) 6.3.2 制度保证 (15) 6.3.3 管理措施 (15) 6.4 安全生产措施 (16) 6.4.1 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资格 (16) 6.4.2 安全生产目标 (16) 6.4.3 安全管理体系 (16) 6.4.4 安全生产责任制 (16) 6.4.5 安全生产制度 (16) 6.4.6 保证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18) 6.5 环境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 (19) 6.5.1 环境管理措施 (19) 6.5.2 文明施工管理 (2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61164

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目录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 (1)混凝土原材料 (2) (2)混凝土的搅拌 (2) (3)混凝土的运输 (2) (4)混凝土的浇筑 (3) (5)混凝土的养护 (3) (6)加强施工管理 (3) 三、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4) (2)露筋 (4) (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4) (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5) (5)混凝土裂缝 (5) (6)混凝土夹芯 (5) (7)外形尺寸偏差 (5) 四、论文结语 (6)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规模、节能环保、形态迥异的高层建筑,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钢筋混凝土,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导施工过程的当代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与整体性,我们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就得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每一施工环节。现浇混凝土工程包原材料料、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五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如下: 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应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如果黏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在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做到运输过程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即要保证运输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建筑设计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强.关于既存建筑改造的思考[D].天津大学2010 [2]杨建江,王春梅,刘叶.国内目前最高建筑高银117大厦的裂缝检测与分析[J].特种结构.2013(03) [3]黄杰,吴胜兴,沈德建.不同粗骨料混凝土早期热膨胀系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03) [4]尹健,周士琼.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02) [5]杨明.历史风貌建筑木建筑结构分析及砌块材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2 [6]赵永旭.基于武汉某建设公司的招投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7]刘叶.集装箱组合房屋墙板的抗剪及抗风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 [8]安明喆,朱金铨,覃维祖.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J].建筑材料学报.2001(02) [9]高家训,郑乃明,李光宗.钢筋混凝土初应力及徐变应力的研究分析[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5(05) [10]朱伯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度与应力松弛系数[J].水利学报.1985(09) [11]龙炳煌,李书进,孙艳,彭少民.钢筋混凝土结构线差温度应力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04) [12]钱春香,朱晨峰.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热膨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9(01) [13]郑欣,姚武.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测试方法[J].建筑技术.2005(04) [14]田倩,孙伟,缪昌文,刘加平.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测试方法探讨[J].建筑材料学报.2005(01) [15]杨杨,江晨晖,许四法.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01)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孙文磊 年级:201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高润喜 完成日期:2014年5月1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 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4.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4.2.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

第五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5.1 地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15mm 5.1.1 竖向贯通误差的预算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5.2.1 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 5.2.2 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5.2.3 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各项限差及内业计算的计算要求5.2.4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 第六章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6.5 隧洞进出口点的设计高程、个100 整数桩的设计高程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总结 第一章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2)DS3 水准仪 (3)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工程10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一、选题与定题阶段(2014年3月19—3月20日) 3月25日,10级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要求全部毕业生参加。 二、收集资料与开题报告(2014年3月24日—年4月11日前) 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内容。指导教师导教师意见作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进一步修改。 开题后,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 二、科技译文(2014年4月12—4月25日) 学生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字数不少于3000汉字。 三、设计阶段(撰写论文阶段) 2014年4月26日-5月2日,学生开始总体设计(设计类),编写毕业设计(论文类)工作计划,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阶段。 5月3日-5月25日前,部件设计及零件设计(设计类),论文类应完成全部撰写工作。 四、答辩准备阶段 5月26日—6月9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此阶段主要是修改设计(论文)。 要求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并且要求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撰写规范、文笔通顺。(具体要求见学生毕业设计手册) 6月10日交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五、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2014年6月12日—6月15日) 答辩未通过者限期整改,并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 二次答辩时间按学校通知。 注:上述时间安排可能会有变化,学生应尽量抓紧,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工业工程系 2014年3月17日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目录 摘要...............................I I 第1章概述 (1) 1.1 课题的提出 (1) 1.2 本论文的研究容 (1) 1.3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 第2章裂缝的成因 (3) 2.1 设计原因 (3) 2.2 材料原因 (4)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4) 2.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4)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5) 第3章裂缝的控制措施 (6) 3.1 设计方面 (6) 3.1.1 设计中的‘抗’与‘放’ (6) 3.1.2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6) 3.1.3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6) 3.1.4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6) 3.1.5 重视构造钢筋 (7) 3.2 材料选择 (7)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3.4 施工方面 (8) 3.4.1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8) 3.4.2 混凝土的制备 (9) 3.4.3 混凝土的运输 (9) 3.4.4 混凝土的浇筑 (10) 3.4.5 混凝土的养护 (11) 3.5 管理方面 (12) 3.6 环境方面 (1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摘要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3) 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洒水造成的裂缝 (3) (3) (3) (3) (3) (4) 混凝土本身原因造成的裂缝 (4) (4) (5) (5) (5) (5) (6) (6) 混凝土外界因素造成的裂缝 (7) 第三章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7)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7)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9) 混凝土施工温度方面的控制 (12) 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方面的控制措施 (12) 第四章混凝土裂缝控制案例 (13)

工程概况 (13) 裂缝的出现部位和表现形式 (14)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4) 此实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15) 以后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15)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第一章前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我们施工过程中都要产生,为了避免砼有害裂缝的出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施工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使我们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尽量减少到国家规范要求以内。 混凝土裂缝也是社会各界可以接受的一种现象,只是我们如何将有害程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正因为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体,它又是一种脆性材料,它在受到不同压力、温度和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可能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往往会使其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很多工程结构的失事都是由于混凝土裂缝造成的。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结构构件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是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其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本文结合的现场施工经验,并大量资料,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控制措施。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致可分为混凝土施工、本身特性、外界因素等三大类。在此,我们就按此分类来谈谈混凝土裂缝形成的成因。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模板洒水不当,过于干燥,或因模板本身吸水量过大,造成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产生裂缝。 混凝土振捣施工造成的裂缝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建 筑 工 程专业毕业设计2012-3-1 10:23 阅读(1851) 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专业及其他需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 毕业设计答辩资料整理 综合楼毕业设计论文 8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某厂区建筑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 某商住区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某大学实验综合楼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初中部教学楼设计 某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某小区双拼住宅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 某图书馆结构设计验算任务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现浇钢混高层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住宅小区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某商业步行街楼房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关于普通房屋的建筑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任务书 二层厂房建设工程毕业设计 7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手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与实际结合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学习爱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拿到实用性强的课题的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因此,课题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实际、生活实际。而注重课题的教学性能使知识承上启下,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条件(指导老师提供) 1)工程概况 2)结构形式 3)地址情况 4)气象条件:气温、降雨量、风压、主导风向等 5)地震设防烈度 6)主要建筑材料 7)其他:建筑物耐久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 二、设计容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建筑设计要求:确定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案;根据已确定的设计案,完成施工图设计,并用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容: 1)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2)各层建筑平面图(1:100) 3)建筑立面图(1:100,至少2个立面) 4)建筑剖面图(1:50,至少1个剖面,要求剖到楼梯) 5)屋顶平面图 6)建筑详图:檐口泛水等节点详图(提交与否有指导老师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二)结构设计部分 在确定结构案和结构平面布置后,进行结构计算(手算一榀框架),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计算容

1)计算机计算所有主要结构构件(包括板、框架、梁、基础及楼梯等)的结构计算2)手算一榀框架(允只写计算步骤及过程) 2、绘制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 2)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 3)框架及梁配筋图 4)楼梯、雨蓬配筋图 5)节点大样:女儿墙压顶等 (三)设计说明书部分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3)任务书 4)题目,作者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 5)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 6)目录 7)绪论(引言、综述) 8)正文 机算部分:包括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总平面布置图的确定;结构设计案的比较及确定;机算中必要的计算;有关设计参数的取值及计算结果分析等。 手算部分:手算一榀框架。包括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力组合;配筋计算及有关位移验算等。 9)结论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试行)》和《__届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制定__学院__届毕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确保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化。 __年__学院共有毕业班学生XXX人,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XXX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XXX人,工业工程工 业工程专业XXX人,汽车服务工程XXX人,按照培养方案的安排,将参加本次毕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因要涉及卓 越计划教学改革,毕业设计前期工作需要延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人员略 (一)选题阶段(14/15学年第一学期,9月29日-11月10日) 1、确定具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教师,结合本科专 业培养方案要求,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科研课题,密切联系生 产实际和科研实践,从科研、教师自拟、学生自选等选题途径, 进行申报拟指导设计(论文)选题。

2、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教师的选题进行初审,学院组织专家对 申报的选题严格按照《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审核,保证选题的性质、难度和分量,确保选题达到本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要求,防止选题雷同。 3、学院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组成审核小组,负责对 学生的选题进行审核。 4、经学院教研室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后确 定课题,并于10月30日前向学生公布。 5、11月10日前完成师生双向选题。 (二)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4/15学年第一学期,11月11日-11月20日) 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专业的基本要求制定任务书,任务书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后的工作成果、主要参考资料、调研计划等,规 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和量的要求。任务书请各指导老师于11 月5日前上传至系统,11月10日前各教研室主任完成审核。 (三)文献综述撰写和外文翻译(14/15学年第一学期,11月21日-12月18日) 学生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文献查阅,进行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综合性叙述与纵横向评价的文章,要求字数 20XX字以上,参考文献要求XXX篇以上(含外文文献),并把其 中相关的外文作翻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_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如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专业班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层次 学生专业工民建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题目:如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设计(论文)主要容: 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其功能必然逐渐减弱,我们结构工程的任务不单要作好建筑物前期的设计工作,还要能科学的评估结构损伤的客观规律和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结构的安全的使用,那么,结构的加固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预见的是21世纪,人类建筑物还会以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为主,现阶段我认为我们在结构的加固这方面的研究应该还以此为主要突破方向。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确定选题。2009年3月15日前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联系,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拟定论文提纲,提交指导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并按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论文提纲。 2、2009年5月2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提交指导老师评阅。 3、2009年5月1日前,根据指导老师评阅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和完善。 4、2009年5月10日左右定稿,并按要求装订成册、装袋上交指导老师。 5、5月中旬至6月初进行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函授站(学习中心)负责人签名

函授站(学习中心)盖章

目录 开题报告 (2) 任务书 (3) 第1章绪论 (4) 1.1加大截面加固法 (4) 1.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4) 1.3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4) 1.4粘钢加固法 (5) 1.5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5) 1.6绕丝法 (5) 1.7锚栓锚固法 (5) 第2章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5) 2.1预应力加固法 (5) 2.1.1 预应力水平拉杆固法 (5) 2.1.2 预应力下撑拉杆加固法 (6) 2.2增加支承加固法 (6) 2.3其它加固法 (6) 第3章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 (6) 3.1托换技术 (6) 3.2、植筋技术 (7) 3.3、裂缝修补技术 (7) 3.4、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 (7) 3.5、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7)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 摘要:建筑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项目成本也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课题,成本控制与土木工程效益有直接的联系,合理的成本控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开支,创造更大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成本控制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保证项目有效和按时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经济措施对项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和监督的过程。一项工程的开展,尤其是土木工程项目,其所创造的价值更多为无形价值。建筑设施等需要保证质量,但是成本支出也不能毫无限制。通过成本的控制来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仅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保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成本控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更加具有实际管控意义。 二、当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建筑项目成本意识缺乏 在当前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项目开工前缺少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再生产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组织设计。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缺乏成本意识,不利于建筑成本的控制;其次,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节约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有 些施工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造成了很多原材料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2、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在当前建筑工程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把建筑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应的比较。这种办法在重点项目进程应用时,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工程项目控

毕业论文设计__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创

目录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1 装修工程概况 3. 施工准备 3.1施工原则 3.2技术准备和专业协调 3.3组织部署 4.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4.1装修工程合同界面概述 4.2测量放线工程 4.3楼地面工程 4.4墙柱面工程 4.5涂饰工程 4.6顶棚工程 4.7门窗安装工程 4.8 装修脚手架工程 4.9 漱洗台施工 4.10电气安装工程 4.11给排水暖通安装工程 5安全保证措施 5.1安全管理方针

5.2 安全保证体系 5.3安全管理制度 5.4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5.5安全技术具体措施 5.6安全用电措施 6施工管理措施 6.1生产计划管理 6.2安全生产管理 6.3技术质量管理 7文明施工、消防及环保措施 7.1文明施工措施 7.2消防保卫措施 7.3环保措施 8 成品保护 8.1成品保护职责 8.2成品保护的内容如下 8.3成品保护方法 8.4楼地面成品保护 8.5装饰成品质量保护 8.6门窗成品质量保护 9. 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预案

1编制依据 现行有关规程、规范、标准 名称标准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9-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修订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安装及验收规范》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J303-8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x年x月 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

(x级本科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指导教师: ·设计目的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进行工作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树立创新的意识等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本设计任务书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 ·设计要求 认真贯彻“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学习、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了解和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并正确运用它们;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认真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 ·进度计划 本次毕业设计安排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至第二学期第十周进行,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末:认真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第1~2周:建筑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 第二学期第3~4周:施工图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和总平面图以及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学期第5周:结构方案设计,包活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等。 第二学期第6~7周:结构计算,报货: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界面与节点设计及构造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他构件设计。 第二学期第8~9周: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他构件配筋施工图。 第二学期第10周:资料整理,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1 概况 为×××高校教学楼,要求满足综合教学要求。 1.1 工程名称:×××高校教学楼设计。 1.2 建筑地点:该工程建设场地在新乡市高校新区,

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艺术系8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创作是艺术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也是对设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考核。根据我校《关于做好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艺术系专业特点,特制订艺术系8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此文件适用范围包括艺术系8届设计类、绘画类本科专业学生。 一、毕业设计、创作的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选题 1.选题应紧扣所学专业,避免大而空。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选题应做到“一人一题”,避免重复,并适当控制与往年的重复率。 3.各教研室应对毕业设计、创作选题进行严格审查,把好第一关,系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第二次把关。 (二)任务书 学生选题确定以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一式两份,学生一份,指导教师留存一份。指导教师留存的任务书存入毕业论文档案。具体格式参照“1”(本通知所说的可在艺术系网站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三)开题报告

学生应按“2”要求的内容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符合要求的,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四)毕业论文的内容 1.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1)论文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是建立在对论文总结的基础上,用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作出的概括。中文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论文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结果)。中文摘要字数为4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使用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 (3)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应从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选择要准确,符合关键词选词要求。 2.目录 目录是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应标至三级标题,使用计算机自动编排生成。 3.引言 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艺术系此项不写) 4.设计说明撰写要求 见8—4 艺术系毕业设计说明模板。 5.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