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结构基础补充习题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补充习题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补充习题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补充习题答案

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多电子原子得能量E由(B)决定

(A)主量子数n (B) n与l (C) n,l,m (D) l 2.下列原子中哪个得半径最大(D)

(A) Na (B)Al (C)Cl (D)K

3.现有6组量子数

○1n = 3, l = 1, m = -1 ○2n = 3, l = 0, m = 0

○3n = 2, l = 2, m = -1 ○4n = 2, l = 1, m = 0

○5n = 2, l = 0, m = -1 ○6n = 2, l = 3, m = 2

其中正确得就是(B)

(A)○1○3○5(B)○1○2○4(C)○2○4○6(D)○1○2○3

4.主量子数n = 4,时,可允许得最多电子数为(D)

(A) 4 (B)8 (C)16 (D)32

5.下述说法中,最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得就是(B)(A)需要用四个不同得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每一个电子得运动状态;

(B)在一个原子中,四个量子数相同得电子不能多于一个;

(C)充满一个电子壳层要2、8或18、32个电子;

(D)电子间存在着斥力。

6.下列原子轨道沿着x轴相互靠近或发生重叠时,能形成π键得就是(AD)(A)p y-p y (B)p x-p x

(C)p x-p y (D)p z-p z

7.由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到得原子轨道就是指(B)

(A)波函数ψ(n,l,m,m s) (B)波函数ψ(n,l,m)

(C)概率密度(D)电子云得形状

8.按近代量子力学得观点,核外电子运动得特征就是(ABC)

(A)具有波粒二象性(B)可用ψ2 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得概率

(C)原子轨道得能量呈不连续变化(D)电子运动得轨迹可用ψ得图象表示

9.元素Mo(原子序数为42)所在周期、族号与原子得外层电子构型就是答(C)(A)第六周期VIII 族, 5d76s1 (B)第五周期VIB族,4d45s2

(C)第五周期VIB 族, 4d55s1 (D)第六周期VIIB族,5d56s2

10.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得次外层角量子数为2得亚层内电子全充满,满足此条件得元素有、、、、、、、、、、、、(C)。

(A) 1种;(B)2种;(C)3种;(D)4种。

11.元素性质得周期性决定于(D)。

(A)原子中核电荷数得变化(B)原子中价电子数目得变化

(C)元素性质变化得周期性(D)原子中电子分布得周期性

12.原子序数为29得元素,价电子构型就是(B)。

(A)3d94s2(B) 3d10s1

13、某元素原子得外层电子构型为4s23d5,它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D )。

(A) 0 (B) 1 (C) 3 (D) 5

14.原子轨道符号为4d时,说明该轨道有(C)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C)个电子。

(A) 1 (B) 3 (C) 5 (D) 7

(A)2 (B) 6 (C) 10 (D) 14

15、将硼原子得电子分布式写为1s22s3,这违背了( B )原则。氮原子得电子分布式写为

1s22s22p x22p y1违背了(C)。

(A)能量最低原理(B)保里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

16.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等于零得就是(D)。

(A)BeCl2(B)BCl3(C)CO2(D)NH3

17.溶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得就是(C)。

(A)HF (B)NH3(C)SiF4(D)OF2

18.水具有反常高得沸点,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D)。

(A)色散力(B)诱导力(C)取向力(D)氢键

19.下列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得就是(B)

(A)BeCl2 (B)NH3(C)BF3 (D)SiH4

20.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独立分子得晶体就是答( C )(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21.下列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也有极性得就是(A)

(A)NH3(B)SiF4(C)BF3(D)CO2

22.下列物质中(B)最有可能有偶极矩。

(A)CS2(B)H2S (C)CO2(D)C6H6

23.氯苯得偶极矩为1、73×10-30 C·m,预计对二氯苯得偶极矩为、、、、、、、、、(D)。

(A) 3、46 ×10-30 C·m;(B) 1、73 ×10-30 C·m;

(C) 8、65 ×10-31 C·m;(D) 0、00 C·m。

24.下列晶体中,具有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原子以sp3杂化轨道键合)得就是、、、、、、、、、、、、、、(B)。

(A) 石墨;(B) 金刚石;(C) 干冰;(D) 铝。

25.比较下列物质熔点,其中正确得就是、、、、、、、、、、、、、、、、、、、、、、、、、、、、、、、、、、、、、、、、、、、、、、、、、(A)。

(A) MgO > BaO;(B) CO2 > CS2;(C) BeCl2 > CaCl2;(D) CH4 > SiH4。二.填空题:

1.3p符号表示主量子数为__3___,有___3___个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电子数为___6___。

2.离子得电子层数及构型相同时,随离子电荷数增加,阳离子半径__减小___,阴离子半径__增大___;具有相同电子数得原子或离子称为___等电子___体,其半

径随核电荷增大而__减小___。

3.微观粒子得运动具有__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与统计__性,描述原子中各电子得运动状态,需四个量子数来描述,即__n__、___l__、___m__、___m s___;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必须遵守得三个原理就是_能量最低原理_、_泡利不相容原理_、__洪特规则_。

4.Cu原子得电子排布式为__1s22s22p63s23p63d104s1__,原子中有__1__个成单电子。

5.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得次外层角量子数为2 得亚层内电子全充满,满足此条件得元素有___3__种。

6.原子序数为53得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__[Kr]4d105s25p5__,未成对电子数为

___1____,有____5__ 个能级组,最高氧化值就是_____+7___。

7.填写出氢在下列物质中形成得化学键类型:

在HCl中______共价键________,在NaOH中_______离子键与共价键_______,

在NaH中________离子键__________,在H2中_________共价键_________。

8.在非极性分子间只有__色散__力得作用,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有__色散__力与___诱导___力得作用,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___色散___力、___诱导___力与___取向___

力得作用。

9.写出满足下述条件得化学式(各写一个化学式)。

(1) 氧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___H2O___;

(2) 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___C2H2____;

(3) 氮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四个σ键,___NH4+_____;

(4) 硼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四个σ键,____BF4-_____。

10.设元素A得原子序数为15,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1 s22s22p63s23p3_____,又设元素B原子序数为35,AB3分子得空间构型为___三角锥形__,因为根据杂化轨道理论,A

原子将采用__不等性sp3 __杂化轨道与B原子成键。

11.原子在成键过程中,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得几个原子轨道可以“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成键能力更强得新得原子轨道,此过程叫原子轨道得杂化。

12.从价键理论可知,与离子键不同,共价键具有__方向__性与__饱与__性;共价键得类型有__极性共价键___与__非极性共价键__。表征化学键得物理量有__键能、键角、键长、键级__等。13.从分子得杂化轨道理论可知,在BF3分子中,中心原子B采取__sp2__杂化,形成__3___个杂化轨道,形成___平面三角___形分子,就是___非极性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14.原子轨道沿两核连线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得共价键叫σ键,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得共价键叫∏键。

15.同种元素得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在极性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得原子得一方。

16.分子在外界电场影响下发生变形而产生诱导偶极得过程叫分子得极化;分子变形性越大与外界电场强度越大,分子极化所产生得诱导电极越大。

17.对同类型分子,其分子间力随着分子量得增大而变大。分子间力越大,物质得熔点、沸点与硬度就越高。

18.配位键就是由某一原子(或离子)单方面提供孤对电子与另一原子(或离子)提

空轨道 而形成得共价键。

19.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得化学式为 [Co(NH 3)5(H 2O)]Cl 3 ;碳酸—氯—硝基四氨合铂(Ⅳ)得分子式为 [Pt(NO 2)(NH 3)4Cl]CO 3 。

20.在K 3[Fe (CN )6]中,中心离子就是 Fe 3+ ,配位体就是 CN - ,中心离子

得配位数就是 6 ,K +与以 离子 键相结合,Fe 3+与CN -以 配位 键相结合。 K 3[Fe (CN )6]按我国得系统命名法,此配合物得名称为 六氰合铁(III )酸钾 。

三、就是非题

1.首先提出核外电子运动波动方程得就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 √ )

2.氢原子光谱得可见光区谱线称为巴尔麦线系。( √ )

3.磁量子数m=0得轨道都就是球形得轨道。( × )

4.根据分子轨道理论,B 2就是抗磁性物质。( √ )

5.1个C =C 双键键能等于2个C —C 单键键能之与。( × )

6.镧系收缩导致Zr 、Hf 原子半径及离子半径相似,分离困难。( √ )

7.S 与C1,Mg 与A1都处于同一周期,故第一电离能I Al >I Mg ,I Cl >I S ( × )

8.s 轨道得角度分布图为一球形,表示s 轨道上得电子就是沿着球面运动得。( × )

9.外层电子构型为ns 1-2得元素,都在s 区,都就是金属元素。( × )

11.NCl 3分子就是三角锥形,这就是因为NCl 3就是以sp 3杂化得结果。( √ )

12.原子轨道px 一px 沿x 轴方向成键时,能形成σ键。( √ )

13.sp 3杂化轨道就是由1个s 轨道与3个p 轨道混合形成得四个sp 3杂化轨道。( √ )

14.HCN 就是直线型分子,所以它就是非极性分子。( × )

15.多原子分子中,键得极性愈强,分子得极性愈强。( × )

16.双原子分子中,键得极性与分子得极性就是一致得。( √ )

17.分子中键得极性越强,分子得偶极矩越大。( × )

18.凡就是含有氢得化合物得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 × )

19.氢键就是H 与电负性很大得元素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得同时又与另一个电负性小得元素原子间产生得吸引作用。( × )

20.取向力存在于非极性与极性分子之间。( × )

21.配合物[Cu(NH 2-CH 2-CH 2-NH 2)2]SO 4中,Cu 2+离子得配位数就是4。

( √ ) 22.螯合物得稳定性大于一般配合物。 ( √ )

物质结构基础

一、上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将对应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填入上表。 二、仿照第一列,填写下列表格。 三、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完成下列表格。

四、原子的组成(X A Z ) 电量关系: 质量关系: 同位素:指 相同、 不同的原子。 五、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时,表示的是原子; 2.当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时,表示的是阴离子; 3.当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时,表示的是阳离子。 六、化学键类型

[巩固练习] 1、下列元素属于第二周期的是( ) A 、氢 B 、碳 C 、钠 D 、氯 2、下列元素属于第IA 族的是( ) A 、氢 B 碳 C 、硫 D 、氯 3、下列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 A )F B )Na C )S D)Cl 4、下列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的是( ) A )C 、N 、F B )B 、S 、Cl C)LiNaK 5、下列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 、H Na K B 、Na Mg Al C 、O S Br D 、C Si Cl 6、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A 、硅 B 、磷 C 、硫 D 、氯 7、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氯化钾 K B O C C N D )氟化氢 H +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CaCl 2 B 、KCl C 、Cl 2 D 、KOH 9、.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NaOH B.Na 2O C.CO 2 D.MgCl 2 10、对于第三周期从左到右的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金属性逐渐增强 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11、下列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Na B 、Mg C 、Al D 、K 12、对于第VIIA 族从上到下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D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13、考古学上常用14 6C 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14 6C 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 A 、6 B 、8 C 、14 D 、20 14、关于 18 是8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B 、它与16 是8O 互为同位素 C 、它有10个中子 D 、它有18个质子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1.de Bloglie 关系式:h m v λ= 又 22 J k g m s -=?? 已知31 9.109510m k g -=?;6 1 5.010v m s -=??;34 6.62610 h J s -=??; 代入, 34 34 2210 31 6 1 31 6 1 6.62610 6.62610 1.45510 145.59.109510 5.0109.109510 5.010J s k g m s s m p m k g m s k g m s λ--------??????= = =?=???????? 2. (1) 3d ;n=3, l=2, m=0,±1, ±2,共5个轨道,每一轨道至多两个电子,即:3,2,0, ±1/2;3,2,1, ±1/2;3,2,-1, ±1/2;3,2,+2, ±1/2;3,2,-2, ±1/2; (2) 4s ;n=4, l=0, 即4,0,0 (±1/2); (3) 氧原子中的4个p 电子:n=2, l=1, m=0, ±1, 即2,1,0, ±1/2;2,1,1, +1/2(或-1/2);2,1,-1, +1/2(或-1/2); (4) 4s 1电子,4,0,0,+1/2或4,0,0,-1/2。 3.根据周期数、族序数和主、副族规律: (1)第3周期,零族,主族;(2)第5周期,ⅣA 族,主族;(3)第4周期ⅣB ,副族; (4)第4周期,ⅠB ,副族。 4.填表 5. (1)②, (2)③;②;④, (3)①②, (4)⑤ 6. (1)Ga 价电子构型为4s 24p 1,价电子数为3; (2)W 原子的电子构型为[Xe] 4f 145d 46s 2; (3)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元素应为ⅥA ; (4) Sb 原子的电子构型为[Kr]4d 105s 25p 3,未成对电子数为3。 7.(1)该元素属于ⅡA ;(2)金属性强,电负性小;(3)一般氧化值为+2,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O 。 8. (1)第3周期,ⅣA 元素,硅,Si ,[Ne]3s 23p 2; (2)第4周期的铁元素,26Fe ,[Ar] 3d 64s 2; (3)有4个电子层,最高氧化值又与氯相同的金属元素是锰,25Mn ,[Ar]3d 54s 2。 (4)为29Cu ,[Ar]3d 104s 1 9.离子化合物中影响库仑作用的因素是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作用力越大,熔点就越高。据此即可判断:(1) MgO>BaS ;(2) KCl>CsCl ;(3) NaF>NaCl>NaBr>NaI ;(4) MgSO 4>K 2SO 4。 10.原子半径和等于共价键键长的理论值,故:(1)H C l -键长为(37+99)pm=136pm ;(2)C N -键长为(77+70)pm=147pm ;(3)C C l -键长:(77+99)pm=176pm ;(4)C F -键长:(77+64)pm=141pm ;(5) N I -键长(70+133)pm=203pm 。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27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

专题27物质结构与性质 1.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名称为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氮(2)Cl K(3)Fe1s22s22p63s23p63d64s2 (4)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2.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①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②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③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Al____Si 电负性 N____O 熔点 金刚石____晶体硅 沸点 CH 4 ____SiH 4 (2)O、Na、P、Cl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电离能 I n /(kJ·mol-1) I 1 578 I 2 1817 I 3 2745 I 4 11578 …… …… 则该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②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Ge的最高价氯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③Ge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物质结构基础

第二篇物质结构基础 第八章原子结构 [教学要求] 1.了解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结构理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级等概念。 2.了解原子轨道、概率密度、概率、电子云等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熟悉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 3.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熟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1.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教学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 )。 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 s 3.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教学内容] §8.1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8.1.1 历史的回顾 Dalton原子学说(1803年)------ Thomson“西瓜式”模型(1904年)------ Rutherford核式模型(1911年) ------- Bohr电子分层排布模型(1913年) 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 8.1.2 氢原子光谱 1.光和电磁辐射 2.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特征:1、不连续光谱,即线状光谱 2、其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氢原子光谱由五组线系组成:

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考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华知识点 课本:1、熟记1-36号元素电子排布 1、核电荷数从1到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4s 后排3d ,形成离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式 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式 26 Fe :[Ar]3d 64s 2 3d 64s 2 26Fe 2+:[Ar]3d 6 3d 6 26 Fe 3+:[Ar]3d 5 3d 5 29Cu :[Ar]3d 104s 1 3d 104s 1 29 Cu +:[Ar]3d 10 3d 10 29Cu 2+:[Ar]3d 9 3d 9 24 Cr : [Ar]3d 54s 1 3d 54s 1 24Cr 3+[Ar] 3d 3 3d 3 30Zn : [Ar]3d 104s 2 3d 104s 2 30Zn 2+ [Ar]3d 10 3d 10 22Ti 2+ [Ar]3d 2 3d 2 25Mn [Ar]3d 54s 2 3d 5 4s 2 31Ga[Ar]3d 104s 24P 1 4s 24P 1 32Ge[Ar]3d 104s 24P 2 4s 24P 2 33As: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24Se :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3、元素周期表(对应选择第11题) (1)同周期,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增加;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Al 3+<Mg 2+<Na +<F -<O 2- Ca 2+<K +<Cl -<S 2- (2)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P 2和P 4。C:2S 22P 2 、Si:3S 23P 2、O :2S 22P 4、S :3S 23P 4 (3)(3S 23P 6 3d 10)第三周期内层电子全充满,Cu 和Zn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物质结构基础 教案

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 (The Basis of Substance Structure) 学习要求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了解波函数表达的意义;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符号和表示的意义及其取值规律;掌握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及方法;掌握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理解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了解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原子半径的概念。 3.理解化学键的本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它们的区别;理解键参数的意义; 掌握O2和F2的分子轨道,理解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键、键的概念以及杂化轨 道、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的概念;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了解金属键理论;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与性质;理解氢键的形成及对物性的影响;了解常见晶体类型、晶格结点间作用力及物性;了解离子晶体晶格能、 离子极化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在物质世界中,种类繁多的物质,其性质各不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不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与它们的结构有关。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从宏观(大量分子、原子的聚集体)角度讨论了化学变化中质量、能量变化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反应能自发进行而有的则不行。而从微观的角度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而只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阐明化学反应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预测新物质的合成等,首先必须了解原子结构,特别是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知识以及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有关知识。本章将简要介绍有关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的组成 自然界中的物体,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分子,无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还是无生命的无机体,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到上个世纪40年代,人们已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的全部92种化学元素,加上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的化学元素,到二十世纪末总数已达111种。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否还能继续分割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的发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 、p 、d 、f ,能 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 、p 、d 、f 。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能层的序数)。 n (22n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 (3d )>E (4s )、E (4d )>E (5s )、E (5d )>E (6s )、E (6d )>E (7s )、E (4f )>E (5p )、E (4f )>E (6s )等。原 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 <(n-2)f <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 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最 2 n 2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 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 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 一填空题: 1 电子排布式为[Kr]4d85s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2 在4个量子数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 3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影响轨道能量高低的因素除主量子数外,还有()。 4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3个原则是()、()、()。 5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 6 角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磁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 7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与p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相比,前者要()些,且具有()之分。 8 n=3,l=1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有()种伸展方向。 9 NH3和H2O 的键角不同,原因是()。 10 BF3的B原子以()杂化,其空间的几何构型为()。 11 (1) n=4和l=0的电子有2个,n=3和l=2 的电子有6个,该元素是()。(2) 3d为全满,4s中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 12 H2O 分子之间存在着()键,致使H2O 的沸点()于H2S、H2Se等;H2O中存在着的分子间力有(),以()为主,这是因为H2O有()。 13 共价键的特征是具有()和()。 14 sp2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分子构型呈()。 15 分别写出27号元素Co的:(1)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原子的价电子构型();(3)+2价离子的价电子构型();(4)并指出元素Co在周期系中所属的周期、族()。 16 C2H6 、NH3、C2H5OH、H3BO3、CH4,上述化合物存在分子之间氢键的有()。 二判断题 17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8 氢原子中,4s轨道能量高于3d。 19 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中,都有氢键存在。 20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应是同一原子内能量相等的原子轨道。 21 在NH3和H2O分子间只存在氢键、取向力和诱导力。 22 电负性差值越大的元素形成的分子极性越强。 23 在CH4、CH3Cl及CCl4 3种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一样。 24 sp2杂化是指1个s电子和2个p电子进行杂化。 25 由1个ns轨道和3个np 轨道杂化而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 26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27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28 范德华力是永远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9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族序数,就是该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数。 30 在稀有气体(He、Ne、Ar等)及其他单原子蒸气(如Na(g)中),只有色散力存在。 31 在同一原子中,具有一组相同的量子数的电子不能多于1个。 32 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3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三选择题: 34 下列化合物中有氢键的是()。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知识导航】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所预言的最后一种基本粒子(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已发现61种,包括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以物理学者彼得·希格斯命名,是一种具有质量的玻色子,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2012年7月4日,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渺子线圈探测到两种新粒子,这两个粒子极像希格斯玻色子,但还有待物理学者进一步分析确定。 ——维基中文百科 【重难点】 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又一同构成了原子。由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因此,在化学中研究原子结构主要在于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如图1-1) 图1-1 原子的结构图1-2 核外电子运动2.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无法用牛顿力学来描述,具有测不准性。(如图1-2) (1)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如图1-3)是p电子云的形状。 离核越近,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云密度越小。(如图1-4)

图1-3 p亚层结构图1-4 核外电子概率分布(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四个量子数(n、l、m、m s)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能量的量子数是n、l。 (3)核外电子的排布 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 根据n+0.7l的整数部分相同,近似分成若干近似的能级组。 3.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一般而言,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减小,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 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SI单位为J· mol-1)。它可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是: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如果I2>>I1,则原子易形成+1价阳离子而不易形成+2价阳离子;如果I3>>I2>I1,即I在I2和I3之间突然增大,则元素R可以形成R+或R2+而难于形成R3+。 4.化学键 是指相邻的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本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如图1-5)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1.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粒子是由 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3.共价键、离子键和德瓦尔斯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 ) ①Na2O2②SiO2 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 ⑥白磷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 ...是 (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 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6.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膜的硬度可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 ) A.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的原子晶体 B.膜中的C--N键长比金刚石的C—C 键长短 C.碳、氮都是非金属,化合时放出大量热 D.相邻主族非金属的化合物比单质硬度大 7.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8.某主族元素的离子X2+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当把XO2溶于浓盐酸时,有黄 色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X2+具有还原性 B.X的+2价化合物比+4价化合物稳定 C.XO2具有强氧化性 D.该元素是第ⅡA族元素 9.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

生物专题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湖北枝江市一中生物组张代林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持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环境B.新陈代谢C.应激性D.遗传变异 2.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3.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是氨基酸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但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A.氨基酸种类不同B.蛋白质合成场所不同 C.蛋白质合成时期不同D.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4.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其中 A.间期为染色体,分裂中期为染色质B.间期为染色体,分裂后期为染色质C.间期为染色质,分裂中期为染色体D.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后期为染色质5.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6.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7.某人从事高温下的剧烈体力劳动过久,突然腿部肌肉痉挛,主要原因是 A.剧烈劳动使血糖降低B.高温使人的新陈代谢不正常 C.大量排汗,使体内水分损失过多D.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损失过多 8.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9.右图是一种常见动物细胞在某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与其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A.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该动物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 C.该动物合子卵裂时染色体最多可达12个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 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 能级s、p、d、f ,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 E(4d)>E(5s)、E(5d)>E(6s)、E(6d)>E(7s)、E (4f )>E(5p)、E(4f )>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2)f <(1)d <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

子数为2n2;最外层不超过8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 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 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能级各有1 个原子轨道;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能级各有3 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表示);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能级各有7 个原子轨道。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基础知识疏理

结构化学第一章 1、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和能级,能层用符号表示为,能级数该能层序数,每一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As原子能层有,能级数为,能级分别表示为,电子所占的轨道数为,电子的运动状态有种。其中S 电子云(轨道)形状是,P电子云(轨道)形状是。 基态C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 2、重点掌握2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包括简化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即轨道排布 式)(包括基态原子、离子、价电子的书写) (1)写出基态Co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或[Ar],3d 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_。外围电子轨道排布式。Cu2+ 核外电子排布式,铜元素属区。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_______ ,Fe2+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写出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或[Ar],价层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图,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 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基态A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3)写出基态原子Te的电子排布式,或[Kr],价电子的轨道排布式,碲元素属区。 (4)第四周期最外层仅有1个电子的基态原子有种,分别是,3d轨道为半充满的基态原子有种,洪特规则特例的基态原子有种。 3、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单位,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同一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I1在总体上呈现逐渐趋势,出现反常的是族,原因是。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I1。 (1)在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种,分别是(写元素符号) (2)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Se________As(填“>”或“<”) (3)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 959 kJ·mol-1,I Ni=1 753 kJ·mol-1,I Cu>I 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W、U五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 核电荷数之和为54。X的激发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2p1,Y原子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Z的基态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W的电离能如下表所示,U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其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