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上的讲话

孙英辉

(年月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海口,召开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改版研讨会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年年会,因为我们的理事会成员大多是各省土地利用处的负责同志,几位副理事长也是分管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副厅长,这两个会议合并召开能够在一个框架下解决多个问题,为了同一个目标交流多项事宜,通过一个会议达成多个共识,因此,可以说是一次会议、多个成果。

这一年多来,我们土地管理系统大轮岗,很多彼此相熟的同志现在交换到其他岗位,大家提议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让大家尽快相互熟悉起来,以便于今后工作交流。可以说,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年由法律中心发起成立以来,通过各位理事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不断巩固理事会这个基地,可以说是“铁打的平台流水的理事”。一会儿我们还要根据各省工作的调整,根据理事会的章程重新增补更新理事会成员。可以说,让我们各省负责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的同志有机会欢聚一堂、加强沟通和了解、建立长足的联系是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一项

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共同将这个平台打造成我们的专属阵地和家园。

今年,发生在我部的大事多,喜事多。从月份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展览,让更多的国务院领导了解了国土资源管理近年的成绩,到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月日中央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月日温家宝总理来部视察指导工作。伴随这一系列的大事的是摆在面前的压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绍史部长将其总结为新的方向、新的高度、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新的格局、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切实学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在月日召开的部党组专题研讨会上,绍史部长特别提出,中国土地市场网就是“接受社会监督,就是公开、透明,维护权利人的权益”,给予中国土地市场网很高的评价,这与在座各位多年来的支持和配合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理事长,请允许我代表理事会向各位简单报告近两年来的主要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几点构想,供会议讨论参考。

一、两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稳步提升,成为部决策支撑的重要依据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建立于年,中国土地市场网于当年建成并投入运行。顺应部里系统整合的统一要求,新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于年月日开始正式运行,中国土地市场网随之升级改版。年以来,监测监管系统的应用信息公开的范围更广,

信息公开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系统采集和积累了海量的土地市场数据信息。截至目前,系统累计采集各地各类土地市场数据万余条,其中,年以来共采集各地监测与监管系统数据万余条,其中土地交易合同(包括出让合同和划拨用地决定书)万余条,在我部业务系统中信息量最大。通过数据抽查审核、实地督查等手段,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全面、准确和完整。

.中国土地市场网已经成长为业内普遍认同的权威网站。中国土地市场网是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的显化成果之一,是监测信息向社会发布的载体。中国土地市场网创建了首个全国性的、专业性的土地市场信息发布平台,网站依托土地市场监测系统和监测数据库,具有信息渠道独有、信息内容丰富、分析功能全面、历史数据完整、信息更新及时、技术手段先进等优势,成为业内公认的全国土地市场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网站打破了土地出让信息发布的地域限制,将土地出让公告纳入统一的平台免费发布,社会各界可以免费浏览和查询;扩大了信息受众面,增强了出让地块竞争力,提高了政府土地收益,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土地市场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监督土地市场信息公开的阵地,越来越多的地方将网站的信息作为当地土地市场信息公开的备案依据。

.监测监管系统技术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在系统信息上报方面,我们采用了关口前移的办法,要求各地将土地出让合同和

划拨决定书通过网上在线填报的方式上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报送模式。由于这一工作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各地相应改变了工作流程和工作习惯,电脑录入和网络上报成为嵌入式的工作环节,土地出让公告的发布成为签订合同的前提必要条件,如果不在线远程上报信息、不在市场网上公开相应数据,后续的案头工作都将无法开展。在这个倒逼机制的作用下,在运行的初期各地就纷纷投入运行使用。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应用后,目前各地已经由当年的被动应用化为主动应用,用一些地方同志的话说,是从原来的“不愿用”到现在“离不了”。有些同志说,现在有了这个系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再也不用费心应对在发布公告和签订合同时来自地方政府、土地受让人等方方面面不一而足的要求了,工作规范了,心里也踏实。

.制度建设为监测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年月,整合后的监测监管系统刚一投入使用,部就立即下发了《关于部署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通知》(国土资发[]号), 从最开始就明确工作职责和规范。今年,又下发了《关于运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加强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监管的通知》(国土资发[]号)。近两年来发布的很多文件,如号、号、号文件也都对强化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和及时公开各项市场信息提出了具体要求,应该说这些文件一以贯之地继承了年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建立以来信息全面、充分公开的精神。这些要求目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从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工作的同志所熟知,并

作为一项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可以说这是监测监管工作能够卓有成效的重要保障。

.监测监管的链条紧密咬合,基本实现了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监测监管系统和中国土地市场网采集、发布和公开的土地市场信息内容涵盖了土地供应(计划、公告、成交公示、结果公告)和开发利用的全部环节,成为构建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动态监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系统增加了更多的监测功能。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上报和统计、保障性安居工程月调度、闲置土地统计监测、批而未供用地情况监测等等。昨天完成的培训,大家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目前系统除了能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外,还可以对多项供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反馈,系统各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密,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更加强大。

(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成效显著,成为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制度自年建立以来,在全国迅速发展延伸。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监测监管系统采集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不断提升,监测监管系统数据成为我部对外发布相关数据的直接依据。目前,系统中土地供应数据已经被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和国土资源统计公报直接采用。

在此基础上,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从以往的常规分析到专项分析,从年度、季度分析到月度分析,从

全国分析到区域分析,等等,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成果不断上水平、求突破,获好评。目前监测分析已经覆盖了多地,区域分析包括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三省等个重点区域,截至目前,累计提交全国、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季度监测分析报告余份,同时针对土地管理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重点研判,如对房地产市场状况、产业用地出让状况、房地产用地供需分析等形成了一系列专题成果。

年月,我们按照部里要求,建立了土地管理形势月度分析制度,按月出具分析报告,分析的内容从总量、结构、布局、价格、时序等常规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地产股价变化、异常交易地块和重点房地产企业拿地情况分析等多方面,分析点面结合,深入浅出,多次被部采纳上报给国务院领导,不仅成为中央领导的决策参考,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对社会公布,成为社会上鲜有的官方数据和权威声音,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第一手的土地市场数据参考。

在大家的会议材料里,有一份《年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收录了年全国、重点城市和部分重点城市优秀的分析报告。我们从年开始编辑此书,到现在已经出版了册。在编者栏中可能有在座各位的名字,这也体现了我们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工作的一个巨大成果,就是一支兼具技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且精于钻研、善于分析、工作严谨的人才队伍的产生。土地市场说到底是区域市场,最有价值的还是区域性的土地市场分析,近年来,在全国分析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了本地区的土地市场分析,

我们看过一些省市编写的报告,非常有水平、有针对性,据了解,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土地管理部门通过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在当地政府树立了自己的权威,谋得了分量不轻的话语权。

(三)中国土地市场指数作用初现,对科学引导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土地市场指数是法律中心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能够直观反映土地市场运行状况的一套指数,英文简称。由中国土地市场综合指数及市场规模指数、出让价格指数、供应结构指数、利用集约指数、地产景气指数等个分指数构成,涵盖了涉及土地市场运行的个指标。是一个综合反映土地市场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状态与趋势的多因子、多成分、多特征的整体性波动规律指标。编制和发布,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决策部门综合各种因素,科学判断我国土地市场的运行状况、波动趋势与发展规律,定量分析土地要素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向、力度和作用,对土地市场走势进行预测、预警,为实现土地政策有效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基础和工具。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动与投资行为,调控土地资本化的速度,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促进土地要素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运行相互协调和耦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指数既服务于政府,也服务于企业,更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研究、反复测算、不断修正和试错运行,年月日“中地指数”研究组召开成果发布暨研讨会,正式推出研究

成果。《人民日报》、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国土资源报》等中央和社会主流媒体,以及国土资源部和有关业内网站进行了转载报道。相关媒体评论认为,将成为我国土地市场的“晴雨表”,并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已发布上半年及三季度全国中地指数,并多次在部呈阅件、相关报纸、杂志等纸媒和有关网络媒体上发布分析报告,对社会起到较好的引导和参考作用,社会反响较好。

(四)土地宏观调控等基础理论研究硕果丰厚,为土地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坚实的数据基础是进行理论研究、进行科学土地宏观调控的基本前提,否则土地调控便成为无本之末、无水之源。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数据信息海量丰富,如果不加以利用仅束之于电脑内存未免太过浪费和可惜。我们在进行各类土地市场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有规律性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抽象,形成了多项理论研究成果。除了前两年公开出版的两本关于土地宏观调控的专著外,近年来还开展了《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约束下的城市产业用地布局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房地产用地管理及调控政策研究》、《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研究》等软课题研究项目。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实现了基础与应用研究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年和年,基于此项工作的《全国土地市场调查与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土地宏观调控的

理论、政策和指数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而这两个奖项的申报序列分别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多,涉及的成果包括基础性的数据、工程性的计算机系统、咨询类的分析报告、学术类的论文著作等等,如果整装开发,可以形成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系列成果,潜在价值不可小觑。

二、下一步工作构想

(一)充分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理事会平台,研究解决问题前面我谈到,目前市场网理事会主要发挥了联谊会的作用,但是实际上理事会的定位绝不仅止于此。理事会的章程中明确提到,“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和依靠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各方力量,集合和分享各地土地市场建设、市场监测分析的成功经验,努力将中国土地市场网建设成为我国土地市场最快捷的信息发布窗口、最权威的市场分析平台”。我想,下一步我们可以就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召开特邀理事会议,共同研究点事情,解决些问题,让理事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我们委托江苏省协助编制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规范,希望能在将来出台一个行业标准供大家参照使用。今后,类似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借助市场网理事会的平台,集合各位理事的聪明智慧,群策群力,发挥我们非官方组织的独特优势,形成一些有针对性、转化性强的智力成果。我们还在考虑逐步扩大理事会成员的范围,吸收一部分专家学者、房地产业咨询分析人员和房地产开发商等不同部门、层

面的人士,共同就当前土地市场热点焦点问题做些研讨,形成一个论坛性质的、层次更高的交流平台,把理事会作为品牌来经营,也希望在后续的讨论中大家能够献计献策。

(二)拓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视野,打造权威网站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已经发展为我部综合监管平台重要的一个环节,数据的质量、分析的水平已经得到了部领导和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但是监测监管的链条仍然存在可以继续延伸的空间。目前,部地籍司正积极研究,将网签的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作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这项业务开展顺利,那么未来将实现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登”的更长距离、更长时间跨度、更完整工作流程的监测监管。

此外,我们还考虑将更多的信息纳入公开范畴,例如闲置土地情况、成交确认书签订后放弃签订合同的情况、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中规划条件调整、土地出让公告与土地出让合同内容不相符合的情况以及违反土地供应政策的问题等等。借助中国土地市场网这个媒体,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应用这个网站,不仅可以查到权威的数据、信息,看到权威的专家观点,而且还可以参与土地市场监督,以此推动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行。

(三)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辅助决策支撑系统,提升预测预警能力

随着各级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土地市场监测分析的内容、质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对土地市场的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土地管理相关理论、数理统计分析、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制表绘图、善于文字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这对于“人少活多”的地方土地利用管理部门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我们今年着手建立土地市场辅助决策支撑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监测监管数据,自动生成使用者需要的各种图表,辅助完成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和供后利用的全程监管分析,并实现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能够极大减轻地方工作量。

可以说,土地市场监测分析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在分析、研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市场的预测预警一直是“短腿”,这也是我们编制中地指数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科学、准确地预测土地市场的走势,将可能出现的波动尽早熨平,化解风险,防患未然。“中地指数”编制、测算和修正都非常专业、严谨,因此我们考虑将来把中地指数测算和分析也一并做到辅助决策支撑系统中,让更多的地方可以应用这个成果来预测预判市场,实现土地市场监测、分析、研判、预测、预警“五位一体”服务。

(四)强化供地违规问题监测,实现从重数据监测到数据监测与政策执行情况并重的转变

昨天,鹤图司长讲话提到,要对监测到的违规供地问题按照号文件的要求严肃处理,通过邮件、情况通报等手段建立通知—反馈机制,定期打包发给各省,并督导各地查处和整改到位。可以说,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从重数据监测到数据监测与政策执行情况并重的转变,而这次会议结束后,要切实按照号文件实行硬约束,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是一个有力的抓手,具有重大意义。当然,这个功能模块刚刚设计开发出来,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我们将根据各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修改方案,配合信息中心将技术调整做到位。

一会儿,在新一届理事会产生之后,我们还将组织自由讨论,希望大家围绕加强监测监管系统和中国土地市场网建设踊跃发言,多提宝贵意见,作为业务承担部门,我们将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理事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