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测量圆曲线的测设、隧道的贯通

083工程测量李学文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11号地铁8标、9标)

研究课题: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内容摘要:对隧洞工程的开挖,在各种规范中的要求很多,精度也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有些管道及特种工程的隧洞。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贯通的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我们首先要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在未贯通前对已施测的测量成果要进行相应的精度估算,为保证相应的控制测量精度还要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案,下面就这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探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圆曲线的测设测量设计贯通

引言

《礼记》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提笔撰写我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时候,我也在向我的大学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仪式。我不清楚过去的一切留给现在的我一些什么,也无从知晓未来将赋予我什么,但只要流泪流汗,拼过闯过,人生才会少些遗憾!

非常幸运能够加入施工测量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刻,我仿佛感受到测量行业对我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测量是一项以除害兴利、趋利避害的高尚事业。这种使命,更让我用课堂中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来。特别是这半年来的毕业设计,我越发感觉到学会学精测量基础知识对于我贡献测量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越发不愿放弃不多的大学时光,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本学期的毕业设计,为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又怎能放弃?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特别快,几乎每天扛着仪器,奔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活亦很有节奏。今天我提笔写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设计也接近尾声。不管成果如何,毕竟心里不再是没底了,挑着半年辛苦换来的数据和成果,并不断的完善他们,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在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中要感谢测量系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测量仪器,还有各指导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二、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2.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在未贯通前都是支导线。当接到隧洞工程开挖任务时,首先要根据洞室相向或单向开挖长度及设计贯通精度要求,对洞内导线进行设计,估算预期的误差、确定导线施测的等级,以保证洞室开挖轴线的正确,即贯通精度,更为合理、经济的选择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案。

根据隧洞设计开挖图,按一定比例尺在CAD或图纸上绘出隧洞开挖平面图及贯通面位置,充分考虑开挖施工时洞内的测量环境(如通视条件及出渣等对测量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合理的选出导线点位置,并展于图上。

支导线的终点是支导线精度的最弱点,横向贯通中误差是由导线测角误差及导线边长误差所引起,而横向贯通中误差主要影响隧洞的贯通精度,下面主要分析横向贯通中误差。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边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则可得导线测角中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yβ为:

myβ= ±mβρ∑RC2 2.1.1

式中:mβ—导线测角中误差,S;

∑RC—观测角度的导线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的总和,m2。

导线测边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mys:

mys = ±mss∑Dy2 2.1.2

式中: mss—导线边长相对中误差,mm;

∑Dy—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平方和的总和,m2。

那么,导线测量误差在贯通面上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y为:

my=±myβ2+mys 2 2.1.3

该式是隧洞工程横向贯通中误差常用的估算公式。

以上海市地铁总公司设计科研处于97年7月11日提供的T208A、T209A、T210A三点坐标为起算依据,上行线布设了线长为1984.6m精密导线,下行线布设了线长为1266.1m的精密导线。导线分为三部分①.地面点②.贯通点③.隧道点。观测使用的仪器为索佳SET 2B全站仪。

由于隧道轴线的平面图基本上均为“S”形,并有直线段、圆曲线段与缓和圆曲线段之分,则设计坐标的计算也分为三种情况。

1.测点在直线段上

或:

式中:s─测点至起始点距离;x0,y0─直线段起始点坐标;x,y─测点实测坐标;

α

─直线方向角;X,Y─测点设计坐标;△─横向偏移2.测点在圆曲线上

隧道平面设计图中,已知圆曲线的圆半径R,偏角α,切线方向角

α

T ,圆曲线长度L

,切线交点JD的坐标(X

J

,Y

J

)或圆曲线中点QZ的坐标

(X

Q ,Y

Q

)。则圆曲线圆心0的坐标(X

,Y

)计算如下:

2

2

)

(

)

(y

y

x

x

s-

+

-

=

cos x

s

X+

?

sin y

s

Y+

?

sin

)

(

cos

)

α?

-

-

?

-

=

?Y

y

X

x

2

2)

(

)

(Y

y

X

x-

+

-

=

?

R

s

y

R

Y

x

R

X

x

x

y

y

tg

y

y

x

x

s

-

=

?

+

?

=

+

?

=

-

-

=

-

+

-

=

-

1

2

2

sin

cos

)

(

)

(

α

α

α

式中: α0─是切线交点JD 至圆心O 方向角;相对于切线方向,圆曲线左偏时ω=1;

圆曲线右偏时ω=-1;x 0,y 0─圆心O 的坐标;s ─测点至圆心O 的距离;

x,y ─测点实测坐标;αT ─测点至圆心O 的方向角;X ,Y ─测点设计标;

△─横向偏移 3.

测点在缓和圆曲线上

隧道平面设计图中,已知缓和圆曲线的半径R ,缓和圆曲线长度

L 0,两端缓和圆曲线要分别计算x ′、y ′,左段(ZH -HY )以ZH 为起点,切线方向角αT1(右偏);右段(HY -ZH )以HZ 为起点,切线方向角αT2(左

偏)。起始点坐标为X H 、y H 。

式中: 相对于切线方向,缓和圆曲线左偏时ω=1;缓和圆曲线右偏时ω=-1;

Q

Q y R y x R x +?=+?=0000sin cos αα)

2

90(180000α

ωαα-?++T ='

'''///'3223120

25x c x c x c y L R c l l x y y y x ?+?+?=-=H

T T H T T y y x Y x y x X +??-?=+??+?=αωααωαcos 'sin 'sin 'cos 'γ

γωαγcos )(sin )(2/0

2?--?-=??-=Y y X x RL l T

x,y─测点实测坐标;αT─测点至圆心O的方向角;X,Y─测点设计坐标;

△─横向偏移;c x,c y1,c y2,c y3─已知缓和圆曲线方程参数

上行线经实地勘查后采用方向线法向隧道内传递方向,因贯通测量对方向值的要求很高,故我们对贯通测量采取了如下措施:①.边长大于15m ②.垂直角小于200③.采用固定墩台强制对中消除对中误差,从而保证了上下方向传递误差不大于5"。

导线点的各个顶角用徕卡leica 0.5全站仪测9测回,导线点各点之间的距离用徕卡leica 0.5全站仪往返测定。上行线97年11月3日~98年1月20日共复测9次。隧道轴线点每隔20或30环各测一点,水平角一测回,距离单向两次测定最终计算出轴线点坐标,及其与设计坐标之差。见表一表一:实测轴线点坐标与设计坐标差值表(上行线)

Φ环号?X ?Y △?H Φ环号?X ?Y M ?

H

2 51 81 5485

30 -18 2 18 -9 5507 510 -5

1

60 -7 -3 7 17 5511 540 -7

3 75 70 5496

5

4 81 67 5505

90 -14 4 15 6 5500 570 -8

1

5 95 81 5503

120 -21 6 22 20 5487 600 -9

5

150 -33 9 35 8 5505 630 -7

4 79 63 5494

9

4 86 71 5504

200 -11 4 12 35 5492 660 -8

6

220 -8 3 9 35 5502 690 -8

-7 83 57 5489

3

4 73 41 5488

240 5 8 9 44 5492 720 -7

3

-6 34 63 5500 260 12 2 12 36 5495 750 -3

3

7 43 75 5498

280 -4 2 4 42 5506 770 -4

2

330 -23 3 23 37 5503 790 8 1 8 22 5504

360 -29 1 29 54 5502 809 -3

7 31 14 5491

4 14 38 5513

390 -17 1 17 73 5506 830 -1

3

420 -18 1 18 90 5504 850 -3

10 32 38 5506

30 86 37 5497

450 -42 2 42 59 5497 869 -8

1

483 -53 2 53 61 5490

表一中:?X,?Y─实测坐标-设计坐标;?H─实测高程-设计标高;

△─横向偏差;Φ─隧道内径;单位均为mm;

上行线轴线复测重复检查12点,最大误差分别为:?X=20mm(540环);?Y=20mm(690环),各点均方误差 M=±12.9mm;?H =16mm(660环),高程均方误差M=±6.1mm;?Φ =13mm(510环),直径均方误差M=±6.9mm。各环重复检查误差见表三。

下行线98年5月~98年9月共复测11次。下行线方向传递采用方向线法和悬吊钢丝法交叉进行,采用悬挂钢丝的具体方法是将重锤浸入机油桶中,使钢丝稳定。通过观测计算出井下控制点的坐标,与井下控制点连线的方位角。为了

提高精度,要设法观测多组成果,可一次悬挂三、四根钢丝,使每次成果中有几个联系三角形,用联系三角形传递方位角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两根钢丝自由悬挂。用钢丝投点时必须注意其摆动周期,我们应测定钢丝摆动的对称中心,为此至少要注视钢丝摆动一周期的时间,望远镜瞄准钢丝振幅达极大时的左右两个位置,取水平度盘的读数,平均后才是视准轴指向铅垂线时的水平度盘读数。也可采用视准轴对准钢丝摆动的对称中心的方法。仪器距钢丝近时一定选用细钢丝。观测中严禁钢丝蠕变伸长使重锤搁底。

隧道轴线点测量每隔10环或20环测一点,水平角一测回,垂直角半测回,距离单向两次测定,最终计算出轴线点坐标,及其与设计坐标之差。见表二

表二:实测轴线点坐标与设计坐标差值表(下行线)

环号?X ?Y △?

H Φ环号?

X

?Y △?

H

Φ

0 32 -4 34.9 21 549

5 640 -1

3

1 13

.0

6 5495

20 9 -4 9.8 63 549

5 660 -7 0 7.

53 5501

40 5 -3 5.8 69 549

8 680 -3

9

3 39

.0

44 5492

60 29 -1

1 31.0 5

2 549

7

690 -3

1

6 32

.0

45 5487

80 30 -1

1 31.9 51 549

4

700 -3

4 30

.0

50 5498

100 17 -6 18.0 78 550

4 710 -4

1

7 42

.0

51 5498

110 24 -7 25.0 89 550

1 720 -3

8

7 39

.0

66 5498

120 18 -5 19.0 10

4 550

9

740 -3

7

9 38

.0

56 5488

140 17 -4 17.0 99 550

4 761 -

5 2 5.

20 5491

160 20 -4 20.0 91 550

1 780 -2

9

10 32

.0

18 5502

180 2 0 2.0 11

2 551

800 -2

7

11 29

.0

15 5492

200 30 -4 30.0 10

6 551

810 -4

1

17 44

.0

12 5495

220 18 -7 19.0 95 550

1 815 -4

18 44

.0

15 5497

240 -2

5 -1 25.0 83 550

3

819 -4

5

20 49

.0

13 5490

260 -2

6 -

7 27.0 69 549

5

830 -2

10 22

.0

-1

1

5505

280 -2

0 0 20.0 77 550

6

840 -3

4

18 38

.0

-2

2

5495

300 -3

9 2 39.0 86 549

850 -2

9

16 33

.0

4 5488

320 -4

3 2 43.0 10

4

550

6

860 -4

2

25 49

.0

23 5488

340 -3

0 1 30.0 73 550

7

870 -5

1

32 60

.0

25 5493

360 -3

4 2 34.0 5

5 550

1

875 -4

8

30 57

.0

24 5496

380 -2

1 1 21.0 56 549

7

880 -5

4

36 59

.0

31 5498

400 -2

6 1 26.0 49 549

8

890 -4

28 49

.0

39 5505

420 -10 10.0 34 549900 -8 0 8.42 5495

0 8 0

440 -2

1 1 21.0 43 548

7

910 -1

2

8 12

.0

49 5499

460 -1

6 1 16.0 60 549

8

920 2 -1 2 32 5500

480 -2

2 1 22.0 41 548

8

930 -4 3 5 27 5498

500 -2

5 1 25.0 27 549

6

940 -1

8 13 28 5504

520 -2

5 1 25.0 27 550

2

950 -1

4

12 18 31 5491

540 -2

4 1 24.0 33 548

8

960 -1

7

14 22 29 5503

560 -2

7 1 27.0 47 549

1

970 -2

2

17 28 27 5505

580 -2

9 1 29.0 36 550

2

980 -2

9

24 37 31 5497

600 -2

5 1 25.0 47 549

6

990 -2

5

21 33 28 5492

610 -3

8 1 38.0 43 550

1000 -1

8

15 23 30 5502

620 -4

4 2 44.0 28 549

8

1010 -1

6

14 21 27 5495

表二中:?X,?Y─实测坐标-设计坐标;?H─实测高程-设计标高;

△─横向偏差;Φ─隧道内径;单位均为mm;

下行线轴线复测重复检查23点, 最大误差分别为:?X= 32mm(80 环),?Y=21mm(910环),各环坐标均方误差M=±14.9mm;?H =14mm(890环),直径均方误差M=±4.4mm;?Φ =-8mm(80 环),高程均方误差M=±3.7mm。

保证了贯通精度,为盾构机的正确推进提供了基础保证。各环重复检查误差见表四。

表三:上行线二次测量误差表(mm)

环号X实Y实X设Y设H实H设Φ

实Φ

?

X

?

Y

?

H

?

Φ

360 6042 7143 6041 7147 -120

33 -120

33

55

02

55

04

1 -4 0 2

390 4704 7155 4708 7148 -118

94 -118

93

55

06

55

08

-4 7 -1 2

420 3353 7149 3342 7151 -117

57 -117

62

55

04

54

96

11 2 5 8

450 1989 7158 1978 7154 -116

68 -116

74

54

97

55

00

11 4 6 3

483 468 3957 468 3162 -115

34 -115

41

54

90

54

90

0 -5 7 0

510 9262 6984 9250 6984 -114

06 -114

10

54

85

54

98

12 0 4 13

540 7888 6980 7908 6977 -112

97 -112

96

54

96

55

04

20 3 -1 8

660 2478 6997 2481 6955 -108

10 -108

26

55

04

55

04

3 12 16 0

690 1099 7029 1094 7009 -106

75 -106

79

64

89

54

88

5 20 4 1

720 9357 7134 9360 7131 -104

16 -104

18

54

88

55

00

-3 3 2 12

750 6580 7372 6580 7380 -101

26 -101

29

55

00

55

04

0 -8 3 4

809 6236 9621 6227 5611 -965

0 -964

9

54

91

54

98

9 10 1 7

表四:下行线二次测量误差表(mm)

环号X实Y实X设Y设H实H设Φ

实Φ

?

X

?

Y

?

H

?

Φ

80 9519 9005 9487 9014 -893

7 -893

9

54

94

55

02

32 -9 2 -8

100 6154 7716 6147 7724 -905

0 -905

2

55

04

55

03

7 -8 2 1

240 1532 4353 1506 4359 -100

20 -100

26

55

03

54

96

26 -6 6 7

260 2142 4318 2527 4328 -101

73 -101

75

54

95

54

93

15 -1

2 2

280 3567 4306 3548 4304 -103

05 -103

04

55

06

55

08

19 2 -1 -2

360 7123 4317 7135 4327 -108

87 -108

87

55

01

55

00

-1

2

-1

0 1

380 8035 4312 8036 4326 -110

26 -110

26

54

97

54

91

-1 -1

4

0 6

400 8930 4311 8922 4315 -111

74 -111

75

54

98

54

91

8 -4 1 7

460 1640 4313 1645 4319 -114

28 -114

29

54

98

54

96

-5 -6 1 2

480 2535 4331 2540 4325 -115

27 -115

26

54

88

54

86

-5 6 -1 2

500 3442 4545 3444 4541 -116

21 -116

24

54

96

55

01

-2 4 3 -5

580 7033 4525 7038 4529 -119-1195555 5 4 -7 2

39 32 02 00

600 7947 4528 7942 4525 -120

07 -120

01

54

96

54

92

-5 -3 -6 4

610 8383 4535 7378 4532 -120

51 -120

45

55

00

54

96

-5 -3 -6 4

680 2200 4376 2206 4380 -123

30 -123

32

54

92

54

96

-6 -4 2 -4

700 4339 4164 4325 4159 -124

06 -124

07

54

87

54

91

14 5 1 -4

800 9122 127 9119 125 -128

42 -128

36

54

92

54

87

3 2 -6 5

819 6883 8441 6890 8433 -129

20 -129

17

54

90

54

89

-7 8 -3 1

890 1037 8970 1056 8958 -131

78 -131

92

54

95

54

98

-1

9

12 14 -3

900 6787 7087 6796 7091 -132

12 -132

22

55

00

55

01

-9 -4 10 -1

910 2673 5109 2665 5088 -132

44 -132

54

54

98

55

00

8 21 10 -2

2.2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隧洞洞内高程的控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的是竖向贯通中误差,通常是根据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中误差来确定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

mh=±m△L 2.2.1

式中: mh--竖向贯通中误差;

L—洞内高程测量路线的全长,m;

m△--按测段往返测的高差不符值计算的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

中误差,mm;

由2.1.1式得:

m△=mh L 2.2.2

式中L可根据图上拟定的路线量取或取3~5倍洞轴线的长度。

确定水准路线方案后,在表1中查取大于或等于根据2.2.2式计算出m△的数值,选取相应的高程控制测量等级。

确定高程测量的等级后,选取方便施测、经济合理,又能保证高程传递精度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严格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以上海市地铁总公司设计科研处提供的97年7月11日成果,即Ⅱ-16,Ⅱ-17水准点高程值为起始数据来测量轴线标高。

Ⅱ-16、Ⅱ-17两水准点之间高差经98年1月7日两次检测发现变

水准仪,往返闭合差为0.27mm检测高化较大,检测所用仪器为威尔特N

3

差与已知高差相差+18.33mm,至此我们采用了Ⅱ-16水准点为起算点,用悬挂钢尺法将高程传入隧道底部两固定点上,钢尺事先进行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尺子自重改正(重锤与拉力改正时的拉力匹配)。隧道内每隔60m布设一水准点,上行线布设15点,下行线布设18点,水准观测使用仪器为威尔特N3水准仪,上行线从97年11月至98年2月水准线路共复测8次最大高差为3.49mm(包括隧道变形在内)。下行线从98年4月至98年8月水准线路共复测10次,最大高程差为2.13mm(包括隧道变形在内)。

隧道两端水准点经联测高程闭合差分别为:上行线+0.98mm、下行线为+1.25mm,两端头井底高程均由井口从地面将高程引入井底。

水准仪配合2m 轴线点标高测量,是以最近的水准点为起算点,用N

3

铟钢标尺和5m金属塔尺,每隔10环、20环或30环测一点,并计算出该

环的实测标高和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之差?H。(上行线见表一)、(下行线见表二)。轴线标高自我检查复测上行线12点最大相差?=16mm,高程均方误差M=±6.1mm;下行线18点最大相差?=14mm,高程均方误差M=±3.7mm。(注:以上误差计算均包括隧道变形差在内)。

上行线最终结果即盾构机进洞后在洞口的姿态居中─偏北,两边离洞口钢圈15cm以上。

下行线平均误差仅在10mm左右,最终结果即盾构机在洞口的姿态─正好居中,盾构直径与洞门直径几乎一样。

以上结果满足了对盾构进洞偏差不大于±5mm技术要求。

实践证明,用leica0.5全站仪将地面坐标点传递到井下,采用直接传递法简便高效,只要加强各项技术措施,精心作业,是可以得到好的成果。同时为今后的地铁隧道贯通测量积累了经验。

结论

在关于隧道施工贯通测量方法的学习中,我认真学校了贯通测量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贯通测量施工的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贯通设计书的编制等内容。并结合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11号地铁8标、9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着重学习了两#贯通误差的理论知识。结果表明,运用理论公式,根据地面导线测量的误差,地下导线测量误差以及定向误差等能够大致预计出隧道贯通的平面误差。总而言之,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通过路轮的学习以及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特别是隧道贯通测量以及误差预计方面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建航,侯学渊主编,基坑工程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2.工程FORTRAN程序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3.《现代应用数学手册》编委会,运筹学与最优化理论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 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城市测量规范【m】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99

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

存档号:学号: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分析水准测量的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方法---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TJ4-4标段为例 系部: 测绘工程系 专业名称: 工程测量 指导教师Ⅰ: 姓名:

二0一二年十二月 诚信承诺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承诺人: 2012年 12 月 5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表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本次作业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TJ4-4标段控制点SB43至SB48的三等水准测量为实例,阐述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水准路线。总结了在水准测量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山西省测量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从而导致测量成果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进一步改进了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水准测量水准仪高程误差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 1.2论文的主要内容 (1) 第2章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2.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 2.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 (3) 第3章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5) 3.1 水准测量的现状 (5) 3.2水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5) 3.3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3.1 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产生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3.2水准尺误差及控制方法 (9) 3.4观测误差(偶然误差)和控制方法 (9) 3.4.1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及控制方法 (9) 3.4.2调焦误差和视差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10) 3.4.3水准尺的倾斜误差及控制方法 (10) 3.5 外界条件(偶然误差)影响和控制方法 (11) 3.5.1 地球球气差和日照风力引起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11) 3.5.2 仪器升降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12) 3.6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4) 第4章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孙文磊 年级:201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高润喜 完成日期:2014年5月1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 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4.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4.2.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

第五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5.1 地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15mm 5.1.1 竖向贯通误差的预算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5.2.1 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 5.2.2 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5.2.3 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各项限差及内业计算的计算要求5.2.4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 第六章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6.5 隧洞进出口点的设计高程、个100 整数桩的设计高程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总结 第一章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2)DS3 水准仪 (3)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桂林理工大学工程测量学常考试题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学定义: 定义1. 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 大众化易于理解) 定义2.研究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测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对测量和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更具体、准确、范围更大) 定义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更加概括、抽象、严密和科学) (1)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器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分。 (2)工程测量学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这三个阶段对测绘工作有不同的要求。 2.简述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1)地形图测绘(测图) 2)工程控制网布设(布网) 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放样) 4)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监测) 5)工程测量的仪器(仪器) 6)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数据处理) 7)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8)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3. 工程测量的通用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和GPS接收机 用途:测方向、角度、距离、高差、坐标差等几何量。 4.专用仪器: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多传感器集成式仪器或测量系统。 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基准线测量或准直测量仪器:有正锤、倒锤及垂线观测仪、引张线仪、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5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6工程建设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7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第二章

隧道施工测量论文

隧道施工测量 学生姓名: 学号: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隧道施工测量的目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按设计位置修建。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洞外、洞内施工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辅助坑道的测量。 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 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 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水准点控制开挖面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对隧道的位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 在隧道测量中要一步一步按照流程保证每个工序的精度,这样不但会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会为施工进度提供有利的保证,为此我们要在每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特别是在做控制网时要反复核算和精度评定,为隧道顺利贯通做好保障。 关键词: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测量、贯通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 隧道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2) 2 洞外控制测量 (4) 2.1 中线法 (4) 2.2 精密导线法 (4) 2.3 三角锁法 (5) 3 洞内控制测量 (6) 4 掘进中隧道断面的测量 (7) 4.1 五寸台阶法(断面支距法) (7) 4.2 放大样法 (7) 4.3 三角高程法 (7) 5 隧道衬砌位置控制 (9) 6 辅助坑道施工测量 (10) 7.1 单导线 (11) 7.2 主副导线环 (12) 7.3 导线网 (14) 7.4 附和导线 (14) 7.5 三角锁 (14) 7.6 高程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 (15) 8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16) 9 资料的管理与上报 (17) 10 隧道测量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8) 总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测量错误与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和企业效益。其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1.1轴线定位错误 轴线定位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会随之出现偏差,相应的规划布局和前期的设计工作都失去意义,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单根桩定位错误 由于桩基础测量定位的过程繁琐,实践当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单根桩定位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错误。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这种错误,对于基础开挖前的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通常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基础开挖后发生的单根桩位定位措施很难补救和处理。 1.3测量放样错误 有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测量放样错误,主要包括: (1)没有复核或正确理解红线交点和设计图纸尺寸。没有依据图纸上的建筑尺寸复核所交的红线点,因需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坐标定位红线放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类错误。 (2)没有正确理解图纸。连体大型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相连接的

工程经常出现图纸理解错误问题。一般建筑设计通常分成几张图纸出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错误经常出现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3)标错施工桩位表编号图中的尺寸。设计基础平民图桩位的出图通常有桩基础施工单位编号进行,在当前的cad绘图中经常出现编号图尺寸标错,如果改正不及时施工测量也会发生错误。 (4)现场放样的过程中计算出现错误及尺寸拉错。天气、场地、其他因素都会对桩基基础施工造成影响,因此经常在施工前才开始实时测量定位所定位的桩位,计算错误、尺寸拉错、计算书写错误经常出现。 (5)因计算器、仪器等测量设备造成的错误。实践中一些单位使用的仪器经常存在有误差或者不准的情况,进而造成测量错误。还有一些测量错误是由于计算器没有进行校核、功能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基础工程测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在地面上测设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据此进行测量,是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过程。 2.2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 为了促进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工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资料在作业前对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进行编制。 (1)对定位轴线进行确定。通常将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的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这样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实测操作;外形不规则、平面呈弧形的复杂建筑物的定位主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测量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轴表示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观测、建筑物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D、测区西北角 3、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D、点的距离和高程 4、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 6、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A、1/2000 B、1/3000 C、1/5000 D、1/10000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90°B、180°C、270°D、360° 第1页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论文

浅谈隧道施工测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工程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服务性在于它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其基础性在于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本文主要介绍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施工人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隧道施工测量;综合实践;检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basic,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the public service is that it is directly for government macro decision service,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provide timely and reli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curity, rich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provide services; its basic is widely used in energy,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ncy, land, mineral resources, urb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测量方案》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程测量方案》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目的 通过编制一个具体工程的单位工程施工方案,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及抄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毕业设计内容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介绍工程名称、规模及投资额;工程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及质量监督站名称;工程的工期要求及工程的质量要求(如达到省优或市优质量要求);施工图纸情况及施工合同的签订情况等。 2.工程建筑设计情况:介绍工程的风格、性质、形状(如一字形或L形);建筑的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地下室层高、用途及设备情况(如是否有电机用房);室内外装修的构造、做法和要求。 3.工程结构设计情况:介绍基础类型、设备基础的类型结构形式及基础的埋设深度;现浇梁板柱的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楼梯的构造与形式;是否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搅拌站。 4.工程自然条件:主要介绍工程所处位置及工程的地理、地形、地质、不同深度的土质分析、冰冻期和冰冻层厚度、地下水位、水质情况、气温及冬(冬期施工)雨期的起止时间、主导风向、风力及地震烈度等。 5.工程施工条件:“三通一平”情况、场外运输道路、水电管网的完成情况及现场周围、当地的交通运输情况、各项资源的生产与供应情况、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等的落实情况、现场临时设施的完成情况和水电供应的落实情况等。 (二)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方案 1.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圆水准仪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 2.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施工测量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 在工作项目中,工程测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测量施工的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管理课题。

目录 摘要 (2) 1.工程概况 (4) 1.1总体简介 (4) 1.2建筑设计概况 (4) 1.3结构设计概况 (6) 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 (6) 2.1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 2.2编制测量记录的基本准则 (7) 2.3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7) 2.4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 3.测量准备 (8) 4.场区控制网的测设 (9) 4.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9) 4.2场区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9) 5.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0) 6.±0.000m以下的施工测量 (10) 7.±0.000m以上的施工测量 (12) 8、复核、验线 (14) 9.测量人员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工程概况 1.1总体简介 表1 1.2建筑设计概况 表2

1.3结构设计概况 表3 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 坚持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抄平),实地测设工作要坚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坚持计算工作和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随时消除误差,避免误差积累。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课件.doc

××职业技术学院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和高程测 量。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 准路线。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A 3、水准仪的使用包括粗平、照准、()、读数。 4、圆曲线的三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 的终点。 2014 级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5、碎步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6、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 b=1.288m,则 试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高差h ab=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得分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评卷人 姓名: 复核人 1、在调节水准仪圆水准器过程中,气泡移向那个方向即是该方向偏高,应 该降低该方向或升高对向。() 得分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8 分)2、水准测量在进行外业测量时,由于仪器本身构造原因、长期搬运 及使用、 操作方法等因素造成实测高差与理论值往往不相等,其差值为高差闭 合差。 评卷人 ()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4、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学 号: 试 5、在安置经纬仪时,由于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不在同一铅 垂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卷 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经纬仪可以测量()。线上,称为对中误差。() 6、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7、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 () 专业:封 均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8 0.1mm、 某种比例 尺地形图 上 所对应的 实地投影 长度,称 为该地形 图的比 线 A.90°/n B.180°/n C.270°/n D.360°/n 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 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 例尺精度。() 9、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 越小;地面坡度越平缓,等 高线平距越大。()则水平角值为()。10、碎部测量中,碎部点应选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

隧洞隧道工程测量方案设计

隧洞测量方案设计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 2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布网略图……………………( 2 ) 3.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4 ) 4.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 ) 4 .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 5 ) 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7 ) 5.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18 ) 5.1 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等级和竖向贯通误差的预计( 18 )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20 ) 6. 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23 )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23 )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24 )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 25 ) 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26 ) 6.5 隧洞长度、洞底高程、腰线高程的设计……………( 27 )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29 )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30) 7. 总结…………………………………………………( 31)

1. 工程概况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 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 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 H=198.236m 。隧洞进口=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 0.3% 。 的设计高程H A 2. 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网略图 2.1 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 3km ,测距精度:±( 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水准仪 (2) DS 3 (3) 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2.2 平面控制网绘制导线计算图见图 2.2

测绘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方案布设研究 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测量 姓名:金喜灿 学号:061313125 指导老师:朱宝训 完成时间:2016年5月23日

摘要 工程测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它在道桥、建筑、铁路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小到施工放线,大到卫星空间测量都有它在其中。本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工程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将从基层、施工放线、GPS点的控制、高层的轴线控制等方面来分析工程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具体施工方法。 关键词:轴线施工放样 GPS点的控制

目录 摘要 ........................................................................................................................ I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高层建筑物概述 (4) 2.1 高层建筑物定义 (4) 2.2 高层建筑物建设要求 (4) 3 测量步骤 (7) 3.1 轴线测设 (7) 3.2 控制桩和龙门板测设 (7) 3.3 基础施工测量 (8) 3.4 施工控制网 (8) 3.4.1 平面控制网 3.4.2 高程控制网 3.5 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8) 3.6 高程传递 (8) 3.7 细部测量 (8) 4 注意事项 (9) 4.1 测量注意事项 (9) 4.2 细部放样的要求 (9) 5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工程测量学考试精彩试题(卷)与问题详解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 2分,共 10分) 1、水准面: 2、地形图: 3、水平角: 4、方位角: 5、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 10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 50分) 1、已知 XA=300.000m,YA=300.000m;AB 边方位向91°06' 16”,AP 边长为 D=85.365m,β=42°32' 26”, 求P 点的坐标。(10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 BM 点高程 80。368m ,需要测设 P 的高程为 79。80m ,求出前视应读数b 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 4用钢尺往、返丈量 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 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10分) 5.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10分)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隧道施工测量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隧道施工测量圆曲线的测设、隧道的贯通 083工程测量李学文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11号地铁8标、9标) 研究课题:隧道施工中的圆曲线测设和隧道的贯通 内容摘要:对隧洞工程的开挖,在各种规范中的要求很多,精度也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有些管道及特种工程的隧洞。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贯通的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我们首先要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在未贯通前对已施测的测量成果要进行相应的精度估算,为保证相应的控制测量精度还要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案,下面就这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探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圆曲线的测设测量设计贯通

引言 《礼记》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提笔撰写我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时候,我也在向我的大学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仪式。我不清楚过去的一切留给现在的我一些什么,也无从知晓未来将赋予我什么,但只要流泪流汗,拼过闯过,人生才会少些遗憾! 非常幸运能够加入施工测量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刻,我仿佛感受到测量行业对我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测量是一项以除害兴利、趋利避害的高尚事业。这种使命,更让我用课堂中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来。特别是这半年来的毕业设计,我越发感觉到学会学精测量基础知识对于我贡献测量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越发不愿放弃不多的大学时光,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本学期的毕业设计,为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又怎能放弃?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特别快,几乎每天扛着仪器,奔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活亦很有节奏。今天我提笔写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设计也接近尾声。不管成果如何,毕竟心里不再是没底了,挑着半年辛苦换来的数据和成果,并不断的完善他们,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在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中要感谢测量系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测量仪器,还有各指导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二、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2.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在未贯通前都是支导线。当接到隧洞工程开挖任务时,首先要根据洞室相向或单向开挖长度及设计贯通精度要求,对洞内导线进行设计,估算预期的误差、确定导线施测的等级,以保证洞室开挖轴线的正确,即贯通精度,更为合理、经济的选择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得分评卷人××职业技术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2014级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8 分) 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均 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A.90°/n B.180°/n C.270°/n D.360°/n 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 则水平角值为()。 A .58°13′24″ B. 58°24′13″ C. 58°24′24″ D. 58°13′13″ 5、在距离测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真误差 6、如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应调节()螺旋。 A、目镜调焦螺旋 B、物镜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测理始终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12 分)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3、水准仪的使用包括粗平、照准、()、读数。 4、圆曲线的三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的终点。 5、碎步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6、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b=1.288m,则 高差h ab=()。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试 卷 密 封 线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厂综合楼,位于金花路,由I部和II部组成L型转角楼。采用现浇柱,预制梁,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层高及建筑面积:I部五层,顶高21m,层高4.2m,II部为六层,顶高23.1m,1-2层层高4.8m,3、4、5层层高为3.3m,6层层高为3.6m。总建筑面积7834m2。 (2)绝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44。 (3)结构方案: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梁为预制迭合梁,纵向框架梁,次梁,柱,楼梯等均为现浇。楼盖除厕所、盥洗、水箱间及二层售饭处为现浇外,其余均为预制空心板,上有4cm整浇层。墙体为非承重墙,外墙为240m厚普通粘土砖墙,内墙为大孔空心砖墙。施工时横向预制梁吊装后再现浇纵向框架梁和次梁。 (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用于II部厨房和库房,教室宿舍等。水磨石地面用于上述以外的其它部位,底层地面垫层为60厚100#素混凝土。 (5)顶棚及墙面:I部楼梯间为石膏板隔墙,贴白色塑料壁纸。其它顶棚及墙面均为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喷白灰浆二道。 (6)外墙面:为绿色水刷石,局部构件(檐口、阳台、雨蓬)及凸出墙面壁柱等贴马赛克。 (7)屋面防水层:沥青胶隔汽层,水泥蛭石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一)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担,该公司分派一个施工队负责。施工队有瓦工和抹灰工80人,木工24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40人,机械工8人,安装工12人,油漆工15人,共194人。根据需要可招收部分民工协助工作。施工用的水、电均从厂区取得。建筑材料及构件均可用汽车运入工地,多孔板及迭合梁均由市建工局半坡村预制厂制作。 临建工程中除搅拌棚,木工硼,材料库等需设置外,办公及其它生活用房均可利用已建成的宿舍楼。 (二)施工准备情况

施工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 施工测量 摘要 在工作项目中,工程测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测量施工的任何一次失误,

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管理课题。 目录 摘要 (1)

1.工程概况 (4) 1.1总体简介 (4) 1.2建筑设计概况 (4) 1.3结构设计概况 (6) 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 (6) 2.1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 2.2编制测量记录的基本准则 (7) 2.3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7) 2.4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 3.测量准备 (8) 4.场区控制网的测设 (9) 4.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9) 4.2场区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9) 5.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0) 6.±0.000m以下的施工测量 (10) 7.±0.000m以上的施工测量 (12) 8、复核、验线 (13) 9.测量人员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工程概况 1.1总体简介 表1 1.2建筑设计概况 表2 0.000绝对标高

1.3结构设计概况 表3 2.测量工作的总体原则 坚持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抄平),实地测设工作要坚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坚持计算工作和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随时消除误差,避免误差积累。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于施工出发,努力与其他施工单位协调配合,认真积累原始资料,做好观测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测设水平。

(完整版)建筑工程毕业设计工程量计算

第一章基础工程计算工程名称:某办公楼建筑工程 序号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工程 部 位 单 位 计算公式结果 1 场地平 整 S=(58+4)×(26+4)=18601860 2 桩基人工 挖土 m 3 单桩:7.0×14×3.14×0.8 2 =3.517 共计: 1.3×578× 3.517=2032.71 2032. 71 3 桩工程基 础量m 3 Kg Kg m 3 J1:共140根 1)混凝土工程量: V=3.14DHN4=0.7854×0.8×0.8×7.0 ×140=492.60 2)钢筋: a. 主筋:G=12.8×12×0.888 ×140×1.02=1113.00 b. 箍筋:G=8.076×12.8× 140×1.02=843.52 492.6 1113. 00 843.5 2 1956. 52 550.7

Kg m 3 Kg m 3 Kg m3 Kg c. 钢筋小计: 1113.00+843.52=1956.52 J2:共145根 1)混凝土工程量:V=3.14D2 HN4=0.7854×0.9×0.9×7.0× 145=550.70 2)钢筋: a. 主筋:G=12.8×12× 0.888×145×1.02=556.50 b. 箍筋:G=8.076×12.8 ×145×1.02=421.76 c. 钢筋小计: 556.50+421.76=978.26 J3:共145根 1)混凝土工程量: V=3.14D2HN4=0.7854×0.8×0.8 ×7.0×145=550.70 2)钢筋: a. 主筋:G=12.8×12.13× 0.888×145×1.02=3014.37 b. 箍筋:G=8.076×12.8× 145×1.02=2108.81 c. 钢筋小计: 3014.37+2108.81=5123.18 J4:共148根 556.5 421.7 6 978.2 6 550.7 3014. 37 2108. 81 5123. 18 580.7 2411. 50 1087. 04 3498. 54 2032. 71 69339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模板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 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紫金山庄1#楼施工测量 系别采矿工程系 班级测量10-1 学号 姓名严新华 指导老师何有生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1) 二. 编制依据 (1) 三. 测量前准备 (1) 四.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3) 五.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6) 六. 建筑轴线测设 (12) 七. 建筑定位和放线测量 (13) 八. 建筑的基础施工测量 (16) 九. 工程细部测量 (19) 十. 沉降观测 (26) 十一.设计总结 (3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县艾洼紫金山庄,由信阳市良友建筑勘察设计公司设计,河南万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造。本工程位于新县潢河南路北侧,其建筑总面积为61722平方米,该建筑地上7层,建筑结构形式为砌体结构,建筑高度为20.1500米。 地区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场地类别为Ⅰ类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基形式为条形基础。基础施工完毕后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外设计标高,再进行施工上部结构,回填系数不得小于0.94,灰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 工程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 ); 4.《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 );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 设计图纸。 三.测量前的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