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编号:B080103040

Linux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姓名姚柯杰学号20126266 班级软工1212 指导教师石凯实验名称Linux操作系统实验

开设学期2014-2015第一学期

开设时间第11周——第18周

报告日期

评定人石凯评定成绩

评定日期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一熟悉Linux环境

一、举例列出常用的shell命令使用方法

1.目录操作

(1)mkdir abc 创建一个目录abc

(2)cd /abc 将工作目录改变到abc

(3)cd 改变当前目录到主目录

(4)ls 列出当前目录的内容

(5)ls -l 输出当前目录内容的长列表,每个目录或文件占一行

(6)pwd 显示当前目录的全路径

(1)cat mx.c 显示mx.c文件内容

(2)more mx.c 分屏显示mx.c内容

(3)cat file1 file2 连接file1 和file2

(1) cp file1 file2 将文件1复制到文件2

(2)mv file1 file2 将文件重命名为file2

(3)rm filename 删除文件filename

二、通过实例写出Linux下C程序编辑运行过程。

在终端命令下输入vi filename 命令,这里我输入vi helloworld.c 创建并打开helloworld.c 文件

按i进入编辑模式,输入下列code:

# include

void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输入:wq保存退出

输入cc helloworld.c编译,在输入./a.out运行

三、实验总结

在实验一中,我初步对linux有了初步的了解,能熟练目录和文件进行操作,并且能用linux进行基本简单的基于c的编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算是通过这个实验进入了linux的门。

实验二文件操作

一、实现CP命令

实现思路:提取出源路径和目标路径到函数中,放于定义的两个int变量,定义缓冲区buf,对两个变量进行判断,如果符合要求打开读取源文件信息存于缓冲区,然后写到目标文件中,关闭两个文件以实现等同cp效果。

此处以hello。C文件为源文件,目标文件1.c。

在调试cp命令中,由于一开始并未定义缓冲区,导致程序出错,后假如缓冲区,程序得以正常运行。

二、实现ls命令

实现思路:调用dirent.h来实现打开目录流,定义变量,随后对变量进行判定用opendir、readdir 打开并读取目录流,将值传递给另一个变量,打印出来。

编译源程序并运行:

在实现ls命令中使用man手册查找需要的dir等目录流信息,man是个强大的命令,在编程的过程中由于疏忽一开始并未假如判断条件,有些突发情况会难以处理,最后通过课件修过过来。

三、设备文件操作

鼠标对应的设备文件是 /dev/input/mice

实验三进程间通信

(一)进程的创建(必做题)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其子进程会复制父进程的数据与堆栈空间。Fork成功则在父进程会返回新建立的子进程pid,而在新建立的子进程中则返回0。如果fork失败则直接返回-1。所以在循环条件上出现上述情况。

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的输出由单个字符改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必做题)

子进程创建成功,到下一个while,第二个子进程成功到最后循环,输入parents1-500,随后返回继续上面子进程的循环输出。

【思考题】

1.系统是怎样创建进程的?答:在UNIX系统中,只有0进程是在系统引导时被创建的,在系统初启时由0进程创建1进程,以后0进程变成对换进程,1进程成为系统中的始祖进程。UNIX利用fork( )为每个终端创建一个子进程为用户服务,每个终端进程又可利用fork( )来创建其子进程,从而形成一棵进程树。

2.当前运行的程序(主进程)的父进程是什么?

建立如下的c文件来获取pid

得到这三个进程pid,可见父进程的pid是5182。

(二)信号量机制实验

【实验内容】

1.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 )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ctrl+c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 )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父进程发来的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实验要求:

⑴运行程序并分析结果。

⑵如果把signal(SIGINT,stop)放在①号和②号位置,结果会怎样并分析原因。

⑶该程序段前面部分用了两个wait(0),为什么?

⑷该程序段中每个进程退出时都用了语句exit(0),为什么?

程序代码:

# include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wait_mark;

void waiting(),stop();

void main()

{ int p1, p2;

signal(SIGINT,stop);

while((p1=fork())==-1);

if(p1>0)

{//

while((p2=fork())= =-1);

if(p2>0)

{ //

wait_mark=1;

waiting(0);

kill(p1,10);

kill(p2,12);

waiting();

waiting();

printf("parent process is killed!\n");

exit(0);

}

else

{

wait_mark=1;

signal(12,stop);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n");

lockf(1,0,0);

exit(0);

}

}

else

{

wait_mark=1;

signal(10,stop);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n");

lockf(1,0,0);

exit(0);

}

}

void waiting()

{

while(wait_mark!=0);

}

void stop()

{

wait_mark=0;

}

(1)当按下ctrl+c中断进程时,程序将执行,父进程打印消息,父进程kill 子进程,子进程1收到消息上锁,打印消息,然后解锁关闭进程,随后子进程2同样操作,在kill子进程后父进程打印消息,中断自身进程。

(2)

运行后表面并没有任何改变,在两处加入代码之后,偶尔会出现需要在中断第一次进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中断。在添加两个中段接受指令后,会先执行关于子进程的代码片段。

(3)答:父进程为子进程收尸,防止僵尸程序出现。

(4)答:在调用处强行退出程序,运行一次程序就结束。

(三)进程的管道通信实验

(四)【实验内容】

1.编制一段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使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线。两个子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各写一句话:

Child 1 is sending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message!

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要求:运行程序并分析结果。

2.在父进程中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线,往管道里写一句话,两个子进程接收这句话。

定义缓冲区,创建管道,随后创建进程,将父进程的消息写进缓冲去写进管道再传给写进子进程,子进程接受。

定义一个管道,父进程传递消息到管道,随后创建两个子进程接收这个消息,然后结束进程。

实验小结:再这个实验中一开始打算将两个子进程分开判断,但是常常最后出现结果不是出现僵尸进程就是跳过其中一个子进程结束,最后我觉得既然两个进程同时创建,不如直接将他们一起进行判断。

(四)消息的发送与接收实验

【实验内容】

1.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使用系统调用msgget( ),msgsnd( ),msgrev( ),及msgctl( )编制一长度为1k的消息发送和接收的程序。

<参考程序>

①clien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SGKEY 75

struct msgform

{ long mtype;

char mtext[1000];

}msg;

int msgqid;

void client()

{

int i;

msgqid=msgget(MSGKEY,0777);

for(i=10;i>=1;i--)

{

msg.mtype=i;

printf(“(client)sent\n”);

msgsnd(msgqid,&msg,1024,0);

}

exit(0);

}

main( )

{

client( );

}

②server.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SGKEY 75

struct msgform

{ long mtype;

char mtext[1000];

}msg;

int msgqid;

void server( )

{

msgqid=msgget(MSGKEY,0777|IPC_CREAT); do

{msgrcv(msgqid,&msg,1030,0,0);

printf(“(server)received\n”);

}while(msg.mtype!=1);

msgctl(msgqid,IPC_RMID,0);

exit(0);

}

main( )

{ server( );

}

1.列出调试通过程序的清单,分析运行结果。

首先运行client.c创建打开消息队列75,往消息对列中传递消息10-1,然后运行serve.c,

打开消息队列75,然后接收其中的消息直到消息为假(不存在),退出进程。

2.给出必要的程序设计思路和方法(或列出流程图)。

先后fork两个子进程,server和client,进行通信。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75的消息队列,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当遇到类型为1的消息,则作为结束的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Server每接受到一个消息后显示一句“(server)received”。

3.总结上机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感想。

无法做到同步,再client进程全部发送完成后,serve进程才开始进行接收消息并打印,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发消息接消息的,试了其他办法却老是出现僵尸进程。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级2014级 姓名杨林 班级信箱号80 实验时间2016年5月4日星期三晚上 2016年5月10日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 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理解操作员权限设置的重要意义。 2.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基础档案设置的有关内容,理解基础档案设置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3.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总账子系统初始设置与日常业务处理的相关内容,理解初始设置的意义,熟悉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4.掌握工资子系统的相关内容,熟悉工资子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操作。 5.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的相关内容,熟悉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及月末处理操作。 6.掌握总账子系统月末处理的相关内容,熟悉月末处理的各种操作,掌握银行对账、自动转账设置与生成、对账和月末结账的操作方法。 7.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原理及流程,掌握报表格式定义、公式定义的操作方法,掌握报表单元公式的设置方法,掌握报表数据处理、表页管理及图表功能等操作,掌握利用报表模板生成会计报表的方法。 8.通过综合实验,巩固单项实验中掌握的各模块操作技能并综合理解掌握,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务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建立账套。 2.操作员及权限设置。 3.基础信息设置。 4.总账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初始化。 5.根据业务资料填制记账凭证(工资业务和固定资产业务分别在工资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处置后生成记账凭证向总账子系统传递)。 6.对填制和生成的凭证进行审核、记账。

7.账簿查询。 8.月末结账。 9.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实验步骤 (一)建立账套及操作员权限设置(二)基础信息设置(三)总账系统基本设置(四)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五)工资管理(六)固定资产管理(七)月末对账与结账(八)编制报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编制利润表 四、实验结果 1. 余额及发生额表 2. 凭证清单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 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 288相等 377相等 2.实验结论 (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 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 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u1。 (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 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 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凸透镜的焦距=10。 2.记录数据: 物距 u 的大小成像情况 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实验结论: 物体 (蜡烛 )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 (蜡烛 )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1.doc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1 本科生实验报告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xperiment) 课程名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课程编号S1520063 学生姓名覃嘉琪、朱晓敏、罗婉兰、卢晓娜 所在专业工商1073第三小组 所在班级工商1073班 指导教师杜军职称讲师 实验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编制者:杜军 二00九年九月 一、系统分析部分 1)小型商场里进货、销售、库存三大功能的文字描述。 小型商场进销存管理是商场后台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商业自动化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应用,

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销售管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首先,小型商场销售管理系统包括销售登记、销售信息统计、员工销售信息统计组成。主要完成商品销售工作,记录顾客购买信息、管理销售价格、处理应收货款及退款,统计员工的销售业绩,通过条件查询商品的销售信息。通过对顾客资料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使小型商场与供应商之间实现流通机能的整合,小型商场与顾客之间实现信息分享和收益及风险共享;进货管理系统由进货登记和进货信息查询组成,完成商品的入库登记并进行货品验收,按条件查询商品的入库信息,为及时掌握商品库存情况,制定发出订购信息或接收厂商的出货信息制定采购计划、采购价格管理等。最后,库存功能主要是有仓库商品存储情况,日库存统计,月库存统计,打印清单。该系统可以对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根据库存情况可以进行库存日盘点和月盘点,根据企业领导和自身管理的需要按月、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分析,产生相应清单。为了加强关键物资、设备的管理,要定期掌握其储备,消耗情况,根据计划定额和实际纤毫定额的比较,进行定额管理,使得资金使用合理,物资设备的储备最佳。 另外,本系统可统计销售员的工作业绩,提供人事管理参考。通过过本系统除可以提高商场运作效率,还可以使管理者实时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及早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订货和销售计划,以保证商场能够长期稳定发展。2)小型商场的组织结构图 34)小型商场的业务流程图 5)小型商场的数据流程图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 ×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陀螺,快要停止转动时用手接住,以免掉到地上摔坏。 实验三弹性碰撞仪 【实验目的】: 1. 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 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 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性碰撞仪 图3,弹性碰撞仪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1 年11月25 日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企业在进行期初建账时,如何进行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各项基础档案的设置。2掌握企业为了在将来的业务处理时,能够由系统自动生成有关的凭证。在进行期初建账时,应如何设置相关业务的入账科目。以及如何把原来手工做账时,所涉及到的各业务的期末余额录入至系统当中。 3掌握企业在日常业务中如何通过软件来处理采购入库业务及相关帐表查询 4掌握企业在日常业务中如何通过软件来处理销售出库业务及相关帐表查询 二、仪器用具 1.局域网及工作站 2.U8-ERP系统 三、实验原理 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核算体系的建立、各系统的启用、定义各项基础档案、设置基础科目、期初余额的整理录入、最后完成出入库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核算体系的建立 (一)启动系统管理,以“Admin”的身份进行注册。 (二)增设三位操作员:([权限] → [操作员]) 001代方,002宋岚,003赵红兵。 (三)建立账套信息:([账套] → [建立]) 1.账套信息:账套号666,输入账套名称(供应链帐套),启用日期为2010年1月。

2.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如为“ABC有限公司”,单位简称为“ABC”,税号为3502256437218 3.核算类型: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科目”并预置科目,账套主管选“代方”。 4.基础信息:存货、客户及供应商均分类,有外币核算。 5.编码方案:A 客户分类和供应商分类的编码方案为2 B 部门编码的方案为12 C存货分类的编码方案为2233 D收发类别的编码级次为11 E结算方式的编码方案为2 F其他编码项目保持不变 说明:设置编码方案主要是为了以后分级核算,统计和管理打下基础, 6.数据精度:保持系统默认设置. 说明:设置数据精度主要是为了核算更精确 (四)分配操作员权限:([权限]→权限]) 操作员宋岚:拥有“共用目录设置”,“应收”,“应付”,“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中的所有权限。 操作员赵红兵:拥有“共用目录设置”,“库存管理”,“存货核算”中的所有权限.二、各系统的启用: (一)启动企业门户,以账套主管身份进行注册(操作日期:2010-01-01)。(二)启用“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应付”、“总账”系统。启用日期为2010-01-01。 三、定义各项基础档案: (一)定义部门档案:(基础档案→机构人员→部门档案) (二)定义人员档案:(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档案) (三)定义客户分类:(基础档案→客商信息→客户分类) (四)定义客户档案:(基础档案→客商信息→客户档案) (五)定义供应商分类:(基础档案→客商信息→供应商分类) (六)定义供应商档案:(基础档案→客商信息→供应商档案) (七)定义计量单位:(基础档案→存货→计量单位) (八)定义存货分类:(基础档案→存货→存货分类) (九)定义存货档案:(基础档案→存货→存货档案) (十)设置会计科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 应收帐款,预收帐款设为“客户往来” 应付帐款,预付帐款设为“供应商往来” (十一)定义凭证类别(基础档案→财务→凭证类别) 定义凭证类别为“记账凭证”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怎么写?只要看看帮你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 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 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 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 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 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我们将炮弹放入炮管中距尾部25cm左右,按下启动按钮发射了炮弹。 虽然炮弹的射程很小,但我们都觉得很奇妙,做的很开心。 三.会飞的碗

【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作业 ------学生信息管 理系统 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数学大类2011级2班 学生姓名魏仿 学号 指导教师孙红梅

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29 日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编程目的 为方便学生信息的管理,特编写这个程序方便操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姓名、学号、性别、成绩等信息的管理,可以实现学生的增加、删、查等多种功能的操作。 2、系统简介 本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动态链表、结构体数据类型来实现数据的存储与加工,利用链表来实现学生信息的插入、删除、查找功能。 主要分7个模块: 模块一: 结构体的定义,定义struct student{};struct date{};结构体struct student{};数据成员包括:int studentId; char name[20]; char sex[5]; struct date birthday; int score; struct student *next; 其中 struct date birthday;

又借用struct date{};结构体的成员: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以此来实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成绩等信息的存储于处理。 模块二: ListCreate函数,函数类型为:struct student 形参:struct student *();主函数,测试数据,测试链表各节点(学生基本信息)的输出、插入、删除、查找功能。 3、编程思路 一:数据类型: 1.考虑到学生个人信息包含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成绩等信息。因此采用结构体类型,定义学生个人信息结构体,并定义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成绩等数据成员。 2.考虑到要实现多个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可采用结构体数组与链表。但是由于要对多个学生信息进行信息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显然结构体数组很难实现以上操作,因此选用链表。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7 实验名称吹蜡烛 实验器材:蜡烛、啤酒瓶、火柴、木块、漏斗 我的猜测:隔着啤酒瓶、木块、漏斗能不能把蜡烛吹灭? 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 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观察到的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结论:我认为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14 实验名称玩玩具 实验器材:回力小汽车、发条小青蛙 我的猜测:为什么没有电池玩具会自己动呢? 步骤:1、把玩具的外壳拆开。 2、观察玩具的内部构造。 3、拨动发条观察内部构造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拧动发条,会使发条里边的铁片弹性形变,铁片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自然就会动了。 结论:我认为我们对问题要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2 实验名称文具分类 实验器材:各种文具 我的猜测:文具怎样摆才更明显的分类 步骤:1、把各组书包里的文具集中摆好。 2、尝试一下给他们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1、不同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同的好处。 2、把文具分类能够更清楚知道文具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我认为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9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我的猜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5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8摄 氏度 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 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惹。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观察到的现象:1号杯中水的温度比2号杯中水的温度低 结论:我认为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6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6摄氏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工作报告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a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相关内容: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亲近母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实践与研究》之子课题《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浩友慧全

一、课题提出所谓儿童经典背诵,是指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各国儿童们通过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以达到文化。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序列不明,路子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网页制作实验报告 网页制作实验报告实验一:站点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1 系统概述 1.1选题来源 大学生面对购买生活学习的物品,有网购、从商店超市购买等渠道。但其中弊端很多。大学生学生最深的体会就是,宿舍里放着很多已经对自己无用的物品,无论是在校大学生或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很多二手货品留着没什么用,弃之可惜。如:课本书籍、自行车、座椅等。所以大学生很需要一个二手货交易平台。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帮助需要销售二手货的同学快捷方便的找到买家,帮助需要购买物品的同学快捷准确的找到便宜实惠想要买的物品,节省生活开销。 意义:节省时间,不浪费物资,促使整个校园形成节约环保、互帮互助的好风气。 1.3系统的目标和管理需求 本系统需要设计客户端和管理端,其中客户端包括公共信息浏览、公共信息查询、个人信息管理、购物信息、前台订单处理(结账)。管理端包括用户管理、公告消息管理、商品管理、后台订单处理等。 大学生二手货交易平台系统目标是为了在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本系统基于Visual Basic和Microsoft SQL Server开发出来的,如今的电子商务网站也越来越多,此交易平台将传统的交易逐步引向网络中。

1.4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1)管理的可行性 交易平台学校可以指派学生进行维护,而且由于只对学校的学生,老师开放的平台维护起来相对方便而且安全性也容易保证,例如学生可以用学号注册,由于用户特点比较统一各项管理措施可以比较有针对性。 (2)技术的可行性 大学生二手货交易平台主要通过Visual Basic编程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和实现的。本系统所需要设计的功能难度不大,加上还有有指导老师和查找相关参考文献,所以在技术上是可以完成的。 (3)经济的可行性 广大大学生具有收入单一、消费多样化和消费观念开放等独特的生活忙时和消费心理,毕业生不可能将留存的东西带走,宿舍空间有限,大学生有很多无用物品无法处理,大学生对校内二手货物品需求量大等。使得二手货交易平台更受大学生欢迎 (4)用户使用可行性 所开发的软件系统是基于微型计算机图形界面的操作,所以会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即可使用本系统。系统管理员要求有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对系统管理员将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对熟练管理本系统。

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课程设计实验报 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 题目时钟控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9月7日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对象:粉冶、信息、能源、交通工程实验2101学生时间: .6 2周(18~19周) 指导教师:王小玲 1.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程序设计。在设计当中学生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点,编制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经过此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开发一个管理应用程序的思想、方法和流程。 2.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铁道出版社,主编杨长兴刘卫国。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铁道出版社,主编刘卫国杨长兴。 ●《Visual C++ 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严华峰等编著。 3.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自己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开发(如画笔、游戏程序、练习打字软件等),要求利用MFC 工具操作实现。 (2)也可选一个应用程序管理系统课题(如:通讯录管理系统;产品入库查询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 等);

设计所需数据库及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设计所选课题的系统主封面(系统开发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日期)。 设计进入系统的各级口令(如系统管理员口令,用户级口令)。 设计系统的主菜单。要求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各种报表 ●打印输出 ●帮助系统 多种形式的窗体设计(至少有查询窗体、输入窗体) 注意:开发的应用程序工作量应保证在2周时间完成,工作量不能太少或太多。能够2人合作,但必须将各自的分工明确。 4.写出设计论文 论文基本内容及撰写顺序要求: ●内容摘要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功能及系统设计介绍 ●系统开发的体会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doc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实验报告 (工商管理学院适用) 课 程 名 称: 管理信息系统 课 程 代 码: 1200779 学院(直属系): 工商管理学院 学 生 姓 名: 黄思伟 学 号: 3126 实 验 成 绩: 任 课 教 师: 开 课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选课序号:

实验成绩评定表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

本次设计题目:学生教材管理信息系统 本次实验设计内容简介: 本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题目是:教材管理系统。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教材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学校教材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教材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基本信息维护功能、教材需求管理功能、采购/入库管理功能及其他操作功能等。本系统结构分为管理员登陆和教师登陆两大模块,管理员操作部分主要有以下的模块:教材管理(对教材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用户管理(对用户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订单管理(对订单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教师登陆后的主要操作是教材的查询模块。 一、现行系统概述 在学校,教材管理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科管理人员对于教材征订、教材领取、教材信息管理等,需要有一个自动化的工具进行统筹管理,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教材的征订状态。但目前由于教材的种类多、数量多,将教材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手工进行非常困难往往是终于查到了书的信息,但此书没有库存或库存不足,因此检索速度较慢、效率低。 目前,很多学校教材科的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纸质记录的原始方式上。教师书面提出需要使用的教材名,上交后由系领导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教学秘书统计需要的数量,然后提交给教材科。之后教材科还有大量的工作,统计各系各班级需要某种教材的数量,任课教师需要的数量,教材科需要的数量,然后进行订购。领书的时候,要学生提供领书单才能领书,还要记得立刻做记录。这样的操作过程不但繁琐,而且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无论哪一步出了错误,对最终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系统分析 2.1 需求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学校的校园网也运行了多年,但还有不少学校的管理系统缺少统一规划,

小学小学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2016.11.3 成绩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观察金鱼的呼吸 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实验内容 实验 2-3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食物器材 色素调制的红水 实我的实验步骤: 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验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步 骤 方 法

........ 实 验结论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2016.11.7 成绩 实验名称:比较硬度 实验目的: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内容 实验 器材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

........ 实我的实验步骤: 1 、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 验 度 步 2 、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 骤料尺的软硬 3 、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 方 硬度 法 实较硬的材料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验 结 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2016.11.10 成绩

........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实验 谁更柔韧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内容 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我的实验步骤: 1 、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验端上分别标出刻度 2 、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步一个相同的重物 3 、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骤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 5 厘米、 10 厘米、 15 厘米。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 方 4 、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 法 实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 验 结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

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