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邮电大学算法资料

西安邮电大学算法资料

西安邮电大学算法资料
西安邮电大学算法资料

选择:

1.算法的性质包括输入、输出、( A )、有限性。

A. 确定性

B. 随机性

C. 复杂性

D. 渐近复杂性

2.备忘录法是那种算法的变形( B )。

A、分治算法

B、动态规划算法

C、贪心算法

D、回溯法

3.具有最优子结构的算法有( D )。

A.概率算法B.回溯法C.分支限界法D.动态规划法

4.回溯法解旅行商问题时的解空间树是( B )。

A、子集树

B、排列树

C、深度优先生成树

D、广度优先生成树

5.下面哪种函数是回溯法中避免无效搜索采取的策略( C )。

A、递归函数

B、随机函数

C、剪枝函数

D、搜索函数

简答:

(1)算法的概念: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一个过程。

(2)算法的性质:算法是若干指令的有穷序列,满足性质:(1)输入:有外部提供的量作为算法的输入。(2)输出:算法产生至少一个量作为输出。(3)确定性:组成算法的每条指令是清晰,无歧义的。(4)有限性:算法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次数是有限的,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也是有限的。(5)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条指令必须足够基本,它们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

(3)程序的概念: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

(4)算法与程序的不同:(1)算法是给人来读的,直接将算法输入计算机是不能运行的(2)程序可以不满足算法的“有限性”。

(5)算法复杂性:算法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所需资源多,算法的复杂性高;反之则复杂性低。【时间复杂性(指令数)、空间复杂性(存储器大小)、渐近复杂性】

(6)计算复杂性:是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难易程度。其度量标准:一是计算所需的步数或指令条数(时间复杂度),二是计算所需的存储单元数量(空间复杂度)。

(7)渐近复杂性的基本分析方法

(8)可操作性最好且最有实际价值的是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性。

(9)算法渐近复杂性分析中常用函数:单调函数;取整函数;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阶乘函数;

第2 章递归与分治策略

(1)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将一个问题不断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通过对小问题的求解再生成大问题的解。

(2)分治法所能解决问题具有的特征:将要求解的较大规模的问题分割为k 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对这k 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划分为k 个子问题,如此递归的进行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

(3)分治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分治法与动态规划的相同点:

分治法与动态规划,二者要求原问题具有最有子结构,都是将问题分而治之分解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不同点:动态规划是将原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通过计算出子问题的结果构造一个最优解。动态规划通过迭代法自底向上求解,动态规划将分解后的子问题理解为相互间有联系,有重叠的部分;算法的应用:装配线,矩阵乘法,最长公共子序列,构造最优的二叉树分治法是将原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利用递归对各个子问题独立求解,最后利用各子问题的解进行合并形成原问题的解。分治法将分解后的子问题看成是相互独立的。

(4)二分搜索方法的基本思想:将n 个元素分成个数大致相同的两半,取a[ n / 2 ]与欲查找的x 作比较,如果x = a[ n / 2 ]则找到x,算法终止;如果x < a[ n / 2 ],则只要在数组a 的左半部继续搜索x(这里假设数组元素呈升序排列)。如果x > a[ n / 2 ],则只要在数组a 的右半部继续搜索x。

!(5)二分搜索方法的程序设计:充分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采用分治策略

(6)棋盘覆盖问题的基本思想:棋盘覆盖问题初看起来很难下手解决,但仔细思考后可以采用分治策略设计针对该问题的一个巧妙解法:如下图所示,当k > 0 时,将2k ×2k 棋盘分割为4 个2k-1 ×2k-1 子棋盘,如图(a) 所示。显然特殊方格必位于图(a) 中4 个较小子棋盘之一中,其余3 个子棋盘中则无特殊方格。为了将这 3 个无特殊方格的子棋盘转化为特殊棋盘,可以用一个L 型骨牌覆盖这 3 个较小棋盘的会合处,如图(b) 和(c) 所示。从而将原问题转化为4 个较小规模的棋盘覆盖问题。递归地使用这种分割,直至棋盘简化为棋盘1×1(易于求解)。

(7)合并排序基本思想是:(1)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两个子集合,(2)分别对两个子集合进行排序,(3)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为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8)快速排序基本思想:排序子数组a[ p : r ],步骤如下:(1)分解:以a[ p ] 为基准元素将a[ p : r ] 分成 3 段:a[ p : q - 1 ]、a[ q ]、a[ q + 1 : r ]。满足条件:a[ p : q - 1 ] 中任何一个元素<= a[ q ];a[ q + 1 : r ] 中任何一个元素>= a[ q ]。下标q 在划分过程中确定。(2)递归求解: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分别对a[ p : q - 1 ] 和a[ q + 1 : r ] 进行排序。(3)合并:对a[ p : q - 1 ] 和a[ q + 1 : r ] 的排序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因此排好序后不需任何运算整个数组a[ p : r ] 即完成排序。

第3 章动态规划

(1)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及其要素:基本思想: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要素:最优子结构性质和重叠问题性质。

(2)矩阵连乘问题

!(3)备忘录方法的概念:备忘录方法是动态规划方法的变形。与动态规划算法不同的是,备忘录方法的递归方式是自顶向下的,而动态规划算法则是自底向上的。备忘录方法的控制

结构与直接递归方法的控制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备忘录方法为每个解过的子问题建立了备忘录以备需要时查看,避免了相同子问题的重复求解。

(4)最长公共子序列:一个数列,如果分别是两个或多个已知数列的子序列,且是所有符合此条件序列中最长的,则称为已知序列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5)最大子段和的基本概念:

(6)0-1背包问题的基本思想

第4 章贪心算法

(1)贪心法的思想:当一个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时,可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但有时会有更简单有效的算法。

(2)活动安排问题:活动安排问题就是要在所给的活动集合中选出最大的相容活动子集合,该问题要求高效地安排一系列争用某一公共资源的活动。

(3)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

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差异:(1)贪心选择性质是指所求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的选择,即贪心选择来达到。这是贪心算法可行的第一个基本要素,也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主要区别。(2)动态规划算法通常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解各子问题,而贪心算法则通常以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以迭代的方式作出相继的贪心选择,每作一次贪心选择就将所求问题简化为规模更小的子问题。(3)对于一个具体问题,要确定它是否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必须证明每一步所作的贪心选择最终导致问题的整体最优解。

回溯法的基本思想::从一条路往前走,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回来,换一条路再试。

基本概念:是一种系统地搜索解空间树而求得问题解的搜索算法。

计算:

1.

2.

3.

使用分治算法找一组数的最大最小数。采用如下设计思想:

将数据集S 均分为S1 和S2;

求解S1 和S2 中的最大和最小值;

最终的最大和最小值可以计算得到:min( S1, S2 ), max( S1, S2 );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递归处理S1 和S2。

可以得到该算法复杂性的递推公式如下:

根据递推公式推导出该复杂性表达式。

4.

下面给出了非递归形式的二分搜索方法代码,请补充下划线处的代码。

5.

利用动态规划法设计如下的矩阵连乘最小次数问题,写出动态规划法求解过程。

A1:40×25 A2:25×25 A3:25×15

解:m[0][0]=m[1][1] =m[2][2] =m[3][3]=0

r=2 i=1 j=2

m[1][2]=40*25*10=10000

i=2 j=3

m[2][3]= 25*10*15=3750

r=3 i=1 j=3

m[1][3]= m[1][1]+ m[2][3]+ 40*25*15=18750 k=2

t= m[1][2]+ m[3][3]+ 40*10*15=16000

m[1][3]=t=16000

6.

上机实验:用分治法找最大最小数

7.

上机实验:编辑距离

8.

上机实验:数字三角形

证明:

1.

2.

证明上述问题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

算法:

1.

有一个箱子容量为V(正整数),同时有n 个物品,每个物品有一个体积(正整数)。要求n 个物品中,任取若干个装入箱内,使箱子的剩余空间为最小。编写程序实现,自定义输入和输出。

【提示】使用二维数组f[ i ][ j ], 表示前i 个物品装入容量为j 的箱子能获得的最大体积,则状态转移方程:

f[ i ][ j ] = max( f[ i - 1 ][ j ], f[ i -1 ][ j - a[ i ] ] + a[ i ] );

2.

用回溯法搜索排列树的算法是什么?

void Backtrack ( int t )

{

if ( t > n ) output( x );

{

else

for ( int i = t; i <= n; i++ )

{

swap( x[ t ], x[ i ] );

if ( Constraint( t ) && Bound( t ) ) Backtrack( t + 1 );

swap( x[ t ], x[ i ] );

}

}

}

3.

对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作业需要机器处理时间的表如下,如果调度方案为:1,2,3,计算完成时间和。

作业调度方案:1,2,3(必须考虑机器的空闲时间):

作业1 在机器1 上完成的时间为2,在机器2 上完成的时间为3(2 + 1)

作业2 在机器1 上完成的时间为5(2 + 3),在机器2 上完成的时间为6(5 + 1)

作业3 在机器1 上完成的时间为7(2 + 3 + 2),在机器2 上完成的时间为10(7 + 3)完成时间和:3 + 6 + 10 = 19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分配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存管理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五:进程 1.实验目的 通过深入理解区管理的三种算法,定义相应的数据结构,编写具体代码。充分模拟三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算法的优劣。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给出的代码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要求: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本程序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过程: 创建进程:

删除其中几个进程:(默认以ff首次适应算法方式排列) Bf最佳适应算法排列方式:

wf最差匹配算法排列方式: 4.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实验时间比较长,而且实验指导书中对内存的管理讲的很详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讲的很详细,但是代码比较长,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太懂,但是后面经过和同学一起商讨,明白几种算法的含义: ①首次适应算法。在采用空闲分区链作为数据结构时,该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表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进程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进程请求内存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进程,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 ②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形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进程。 ③最佳适应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小到大排序,在链表中查找第一个满足要求的分区。 ④最差匹配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大到小排序,在链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实验中没有用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但是对其他三种的描述还是很详细,总的来说,从实验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5.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2015西安交通大学操作系统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5西安交通大学操作系统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A 卷标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考试试卷(操作系统)(A /B □卷)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课程编码: 106027 时间120分钟,开卷□/闭卷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80%,2015 年1月11日 提示:本场考试不得携带使用计算器。 阅 卷 评 分 表(评阅人填写)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得分 得分 评阅人 诚信承诺: 我保证严格遵守学校考场规则,诚信应考。若有任何违纪、作弊行为,自愿接受学校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人签名: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一、选择题(共20分,各选项0.5分) 1、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 4)A;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s,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 2)B。 A:(1)计算机具有足够高的运行速度;(2)内存容量应足够大;(3)系统能及时地接收多个用户的输入;(4)能在一较短的时间内,使所有用户程序都得到运行;(5)能快速进行内外存对换。 B:(1)10ms;(2)20ms;(3)50ms;(4)100ms;(5)200ms。 2、设有10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许有1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初值应设置为( 3)A,而该信号量的取值范围为( 4)B;如果最多允许有3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初值应设置为( 2)C A,C:(1)10;(2)3;(3)1;(4)0。 B:(1)0~1;(2)-1~0;(3)1~-9;(4)0~-9。 3、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2 ),CPU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3)。 (1)程序;(2)进程;(3)线程;(4)作业。 4、设m为同类资源R的数目,n为系统中的并发进程数。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R 时,每个进程对R的最大需求是w;则下列情况会出现死锁的是(4)。 (1)m=2,n=1,w=2;(2)m=2,n=2,w=1;(3)m=4,n=3,w=2;(4)m=4,n=2,w=3。 5、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存储器最大容量是由(5)确定的,其实际容量是由(4)决定的。(1)计算机字长;(2)内存容量;(3)硬盘容量;(4)内存和硬盘容量之和;(5)计算机的地址结构。 6、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 2),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 1)。(1)银行家算法;(2)资源有序分配法;(3)资源分配图化简法;(4)撤销进程法。 7、为实现设备分配,应为每类设备配置一张( 1),在系统中配置一张( 3);为实现设备独立性,系统中应配置一张( 2)。 (1)设备控制表;(2)逻辑设备表;(3)系统设备表;(4)设备分配表;(5)I/O请求表8、现代操作系统中,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1或4)功能实现的,而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2 )功能实现的。 (1)对换;(2)内存保护;(3)地址映射;(4)虚拟存储器。 9、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则会引起(3);否则,若所需的页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4)。 (1)输入/输出中断;(2)时钟中断;(3)越界中断;(4)缺页中断。 10、测得某个请求调页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的状态数据如下:CPU利用率为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的利用率为97.7%,其它设备的利用率为5%。由此判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4)A或(1)B能提高CPU利用率。 A:(1)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2)通过扩大硬盘容量增加对换空间; (3)增加运行进程数;(4)减少运行进程数。 B:(1)加内存条,增加物理空间容量;(2)增加一个更快的CPU; (3)增加其他更快的I/O设备;(4)使用访问速度更快的内存条。 11、静态链接是在(5)A进行的,而动态链接是在(2)B或(3)C进行的,其中在(3)C进行链接可使得内存利用率最高;适用于动态链接的存储方式是(1)D。 A,B,C:(1)编译某段程序时;(2)装入某段程序时;(3)调入某段程序时;(4)紧凑时;(5)装入程序之前。 D:(1)分段存储管理;(2)分页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管理;(4)固定分区管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重点总结,缩印必备!

反走样:在光栅显示器上显示图形时,直线段或图形边界或多或少会呈锯齿状。原因是图形信号是连续的,而在光栅显示系统中,用来表示图形的却是一个个离散的象素。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走样;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效果的技术称为反走样 反走样方法主要有:提高分辨率、区域采样和加权区域采样 提高分辨率:把显示器分辨率提高一倍,锯齿宽度也减小了一倍,所以显示出的直线段看起来就平直光滑了一些。这种反走样方法是以4倍的存储器代价和扫描转换时间获得的。因此,增加分辨率虽然简单,但是不经济的方法,而且它也只能减轻而不能消除锯齿问题。 区域采样方法:假定每个象素是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小区域,将直线段看作具有一定宽度的狭长矩形。当直线段与象素有交时,求出两者相交区域的面积,然后根据相交区域面积的大小确定该象素的亮度值。 加权区域采样:相交区域对象素亮度的贡献依赖于该区域与象素中心的距离。当直线经过该象素时,该象素的亮度F是在两者相交区域A′上对滤波器进行积分的积分值 刚体:平移和旋转的组合,保持线段的长度,保持角的大小,图形不变形,为刚体变化 仿射:旋转、平移、缩放的组合为仿射变换,平行边仍然平行,错切变换也为仿射变换 较高次数逼近的三种方法:1将y和z直接表示成x的显函数即y=f(x) z=g(x)2用一个形如f(x,y,z)=0的隐式方程的解来表示曲线3曲线的参数表示 前两方法缺点:1由一个x值不能得到多个y值;这一定义不是旋转不变的;描述具有与坐标轴垂直的切线的曲线是困难的2给定方程的解可能更多;曲线段做链接时,很难确定他们的切线方向在连接点上是否相等 参数表示为什么要选择三做参数:1低于三次的函数控制曲线形状时不够灵活,高于三次的曲线会增加不必要的摆动其增加计算量2三次参数曲线是三维空间中次数最低的非平面曲线3定义高次曲线需要更多条件,这样在交互生成时会造成曲线的摆动而难以控制 G0连续:两条曲线段拼接成一条曲线 G1连续:两条曲线段拼接点处切向量方向相同。若相等(方向、大小)-C1 Gn连续:两条曲线段拼接点处切向量的阶导数方向相同。n阶导数相等-Cn B样条曲线优势:1四点加权求和,调和函数非负且和为1,具有凸壳特性2可证明Qi和Qi+1在连接点处连续3曲线段三次函数,所以整个曲线具有连续4凸壳的对曲线裁剪有用 中点生成算法: TBRL中点生成算法:

2018西安邮电大学初试考试大纲—826数据结构

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科目名称:《数据结构》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等所有软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它还是进行程序设计,尤其是进行高水平的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组织、存储和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类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编写出正确、清晰和较高质量的算法和程序。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数据结构和算法 1.了解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数据结构的发展和地位。 3.了解各种算法描述方法和算法设计的基本要求。 4.掌握对算法的评价标准和算法效率的度量方法。 第二章线性表 1.理解线性表的概念、定义、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线性表的顺序结构及其各种基本运算。 3.熟练掌握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存储结构及其各种基本运算。 4.理解链表的应用——稀疏多项式存储和运算。 第三章栈和队列 1.掌握栈的定义、表示、实现和应用。 2.掌握递归的概念和递归的实现过程。 3.掌握队列的定义以及顺序(循环队列)和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 第四章串 1.了解串的基本概念及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串的各种基本运算。

3.了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1.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2.理解稀疏数组的概念和压缩存储的方法。 3.理解稀疏矩阵的三元组存储结构和基本运算。 4.了解稀疏矩阵的十字链表存储结构。 5.理解广义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第六章树 1.理解树的基本概念及其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以及各种存储结构和遍历算法。 3.掌握线索二叉树的概念、存储结构及线索化算法。 4.掌握树和森林与二叉树间的转换,掌握树和森林的遍历算法。 5.掌握哈夫曼树的概念、存储结构和应用。 第七章图 1.理解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存储结构。 2.了解十字链表,邻接多重表等存储结构。 3.熟练掌握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4.理解图的连通性、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5.掌握求最小生成树算法。 6.理解有向无环图的概念,掌握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算法。 7.理解带权最短路径的概念,掌握求最短路径的算法。 第八章查找 1.理解查找的概念及其效率的评价方法。 2.理解静态查找表的概念,熟练掌握顺序、折半和分块查找算法。 3.理解动态查找表和二叉排序树的概念。 4.了解平衡二叉树的概念。 5.理解哈希表的含义,掌握哈希函数的构造和处理冲突的基本方法。第九章内部排序 1.掌握插入类排序的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西安邮电大学认识实习报告

西安郵電大学 认知实习报告书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学生姓名:张帆帆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506班 实习时间:2016年6月20-216年6月22

认识实习报告 2016年6月20日我们开始了我们为期三天的认识实习,从学校一些重要的实验室到学校的网络中心室,还有西安软件园和中兴手机。 虽然说我们从来到这所学校已经快一年了,但是我们对学校的了解还是微乎其微,比如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他们有自己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还有各种各样高级的实验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这些都是一个学校,一个学院甚至一个专业的精华所在,是无数代前人和学长学姐努力的产物,他们把它赋予价值并且发扬光大。相比于对自己学院的核心一无所知,整天待在宿舍,能见识一下自己所在地方的魅力,显得意义非凡。 第一天我们参观的是自动化学院的实验室,参观的同时有老师或者学长进行讲解,我们首先参观的是217-221实验室,他们的侧重点是测控和计控原理,其中自控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闭环控制,老师讲解的时候举了一个空调的例子。一个闭环控制主要部件有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监测系统。即由监测系统检测并反馈给CPU,CPU启动执行器,执行器执行其所控制的被控对象,比如空调会制冷,形成一个闭合的执行系统。211实验室主要是单片机,也叫单板机,是一个装置的核心控制部分。然后还参观了无线传感实验室,主要承担智能传感网、物联网技术等,面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中途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航模实验室,虽然核心地区在一个非常小的屋子里,但是里面墙壁,桌面上,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飞行器组件及成品,虽然有些成品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却能完成各种各样的飞行任务,保持双翼平衡及旋转角度控制,真的非常神奇,因为完成它们的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科学家或教授,而是在校大学生,是一些为了梦想不断学习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最后参观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实验室,叫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他们主要是做一些有目的性的“机器人”,可以完成特定任务,当然它们的长相不一定是人的形态,是一个比较形象的称呼,主要是由一些传感器和电机以及单片机焊接电路组成,学长还展示了他们的功能,比如避障,摇尾巴,电子秤,会踢足球的机器人,还有门禁系统,我觉得这些和我们东区的嵌入式其实差不多,可是我却并不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展示了一些学长学姐由一个思想的火花把它变成现实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分配

精心整理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1. (1 (2 (3 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要求: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本程序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过程: 创建进程: 删除其中几个进程:(默认以ff首次适应算法方式排列) Bf最佳适应算法排列方式: wf最差匹配算法排列方式: 4.实验心得: 明 实验中没有用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但是对其他三种的描述还是很详细,总的来说,从实验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5.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ROCESS_NAME_LEN 32 //进程名长度 #define MIN_SLICE 10 //最小碎片的大小#define DEFAULT_MEM_SIZE 1024 //内存大小 #define DEFAULT_MEM_START 0 //起始位置 /*内存分配算法*/ #define MA_FF 1 #define MA_BF 2 #define MA_WF 3 /*描述每一个空闲块的数据结构*/ struct free_block_type { }; /* /* { }; /* /* void display_menu(); int set_mem_size(); void set_algorithm(); void rearrange(int algorithm); int rearrange_WF(); int rearrange_BF(); int rearrange_FF(); int new_process(); int allocat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算法上机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年度) 算法分析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渗透实验 班级:1603012 姓名:朱斌 学号:16030120032

实验一:渗透问题(Percolation) 一、实验题目 使用合并-查找(union-find)数据结构,编写程序通过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来估计渗透阈值的值。 给定由随机分布的绝缘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的组合系统:金属材料占多大比例才能使组合系统成为电导体?给定一个表面有水的多孔渗水地形(或下面有油),水将在什么条件下能够通过底部排出(或油渗透到表面)?科学家们已经定义了一个称为渗透(percolation)的抽象过程来模拟这种情况。 模型:我们使用N×N网格点来模型一个渗透系统。每个格点或是open格点或是blocked 格点。一个full site是一个open格点,它可以通过一连串的邻近(左,右,上,下)open格点连通到顶行的一个open格点。如果在底行中有一个full site格点,则称系统是渗透的。(对于绝缘/金属材料的例子,open格点对应于金属材料,渗透系统有一条从顶行到底行的金属路径,且full sites格点导电。对于多孔物质示例,open格点对应于空格,水可能流过,从而渗透系统使水充满open格点,自顶向下流动。) 问题:在一个著名的科学问题中,研究人员对以下问题感兴趣:如果将格点以空置概率p 独立地设置为open格点(因此以概率1-p被设置为blocked格点),系统渗透的概率是多少?当p = 0时,系统不会渗出; 当p=1时,系统渗透。下图显示了20×20随机网格和100×100随机网格的格点空置概率p与渗滤概率。 当N足够大时,存在阈值p*,使得当p p*时,随机N?N网格几乎总是渗透。尚未得出用于确定渗滤阈值p*的数学解。你的任务是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来估计p*。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含代码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含代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西安邮电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校园导航系统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2011年12月11日~2011年12月15日

一. 设计目的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巩固《数据结构》中所学的内容; 2.提高自己上机编程以及调试能力。 二. 设计内容 1.设计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10个。以图中顶点表示校园内各景点,存放景点名称、代号、简介等信息;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等相关信息。 2.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查询。 3.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的问路查询,即查询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的简单路径。 三.概要设计 1.功能模块图; 2.各个模块详细的功能描述。 1. 可以手动创建一个校园图。 2. 可以直接从文件读取校园各个景点的信息。 3. 可选择从任意个景点作为起点进行遍历。

4. 输入景点序号查询该景点相关信息。 5. 输入两个景点查询两个景点的最短,最佳及其所有的路径。 6. 将校园图信息保存入文件。 四.详细设计 1.功能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2.各功能函数的数据流程图 1. Adjmatrix *g即结构体对象在main()中被创建在其他子函数中进行参数传递。 2. 全局变量visited数组 中用。 3. 全局变量shorest[][],path[][] 在floyd()中被赋值来分别记录v[i]-v[j]最短路径和 v[i]-v[j]所经过景点。 3.重点设计及编码 两景点最短距离弗洛伊德算法 void floyd(adjmatrix *g) { int i,j,k; for(i=0;ivexnum;i++) for(j=0;jvexnum;j++) shortest[i][j]=0; for(i=0;ivexnum;i++) for(j=0;jvexnum;j++) { shortest[i][j]=g->arcs[i][j].adj; path[i][j]=0; } for(i=0;ivexnum;i++) for(j=0;jvexnum;j++) for(k=0;kvexnum;k++) if(shortest[i][j]>(shortest[i][k]+shortest[k][j])) { shortest[i][j]=shortest[i][k]+shortest[k][j]; path[i][j]=k; path[j][i]=k; } }

电子生产实习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生产实习报告书 系部名称: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实习时间:2013 年 2 月25日至2013 年3月8日

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1、通过实训熟悉原理图的绘制流程。 2、通过实训认识基本元器件的序号、封装形式。 3、通过实习制作原理图生成电路板。 4、通过实习学会自动布线,制作电路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5、通过PROTELl 99 SE 完成几个简单的电路设计,建立和提高对SCH和PCB系统 的认识,并应用到自己的硬件电路设计中。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 1、单片机板:原理图、两种封装形式(直插、表贴) 2、DSP板:符号库、封装库(表贴) 三、原理图设计步骤 (1)新建数据库文件:如mydesign2.ddb (2)建立原理图文件:File/new Schematic document sheet1.Sch (3)加载元件库:Miscellaneous Devices. lib; Protel Dos Schematic. lib; (4)绘制原理图,对于元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要自己创建。 (5)检查原理图:tools/ERC (6)添加器件封装:footprint,注意直插式和表贴式的封装形式是不同的。对于封装库中没有的封装,要注意利用向导自己建立。 (7)生成元件清单:reports/bill of material (8)产生网络表:Design/Create Netlist

四、印刷电路板设计步骤 (1)绘制原理图及生成网络表 (2)规划电路板 (3)启动印刷电路板编辑器 (4)设置参数 (5)装入网络表及元件的封装 (6)布置元件 (7)自动布线与手工调整 (8)印刷电路板文件的保存及打印输出 五、原理图符号库的设计 (1)进入元件符号库:design/make project library (2)利用绘图工具栏绘制所需元件。 (3)保存绘制元件,将元件置入电路图。 六、印刷电路板封装库的设计 (1)启动设计数据库文件,进入PCB元件编辑界面。 (2)从tools菜单中选择new component命令,进入封装创建向导。(3)根据实际的元器件确定封装形式,并按照向导的步骤创建元件封装。(4)保存添加。 各阶段电路原理图及封装结果如下: 1.单片机板: (1)原理图

西安邮电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一. 实验目的及实验环境 实验目的:目前,对于中小超市来说,需要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超市管理系统来管理超市的日常进货、销售、员工管理等信息。本次设计的超市管理系统就是想让用户以最少的手工业务处理,来完成超市中的日常工作,增加超市业务处理的效率。 一个典型的超市管理系统,除了应该完成超市中必要的销售工作,如收银台,还应该具有后台管理的功能。 实验环境:系统的体系结构:C/S结构 前台:Java (Eclipse 3.5) 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二. 实验内容 超市管理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前台收银操作,还有后台对各种数据的管理。 该系统应为多用户使用的,应以用户的权限来进入系统管理模块。 友好的界面及方便简单的操作。 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系统对数据库可进行增、删、查、改的操作。三.方案设计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Java与SQL Server 2008的组合应用,实现用JDBC 方式调用SQL数据库,且有一定的透明性。 超市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 1、用户分类登录系统及权限管理。 2、超市收银台的销售管理方式。 3、销售商品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 4、供应商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 5、超市员工的职位基本信息的设定。 6、员工的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 7、仓库信息的录入与查看。 8、数据间的相互联系:销售商品的数量和库存量的基本联系;商品信息和供应商的相关数据联系;员工与职位间的联系等。 9、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任何数据操作都是对数据库的数据的操作。

系统结构图(功能模块图) 各个模块的功能描述: (1)、登录界面:本系统简单的设置有三种职位,用户使用密码登录,成功后给其相应的操作界面。 (2)、仓库管理:是仓库管理员和老板可使用的操作,主要是查看仓库的入库信息和添加入库信息。 (3)、管理商品信息:只有老板可用,主要是查看现有商品的信息、修改、删除及添加新的商品信息。 (4)、管理供应商信息:只有老板可用,主要是查看现有的供应商的信息、修改、删除及添加新供应商的信息。 (5)、管理员工信息:只有老板可用,主要是查看现有的员工信息、修改、删除及增加新员工。 (6)、查看销售纪录。 四.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1、Java与数据库SQL 2008的链接: String driverName="com.microsoft.sqlserver.jdbc.SQLServerDriver"; String dbURL="jdbc:sqlserver://localhost:1433;DatabaseName=SuperMarket"; 2、用户登陆(登陆界面,老板界面,仓库管理员界面,销售员界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方法上机答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方法》任传祥等编著第九章计算方法上机参考答案 实验一,算法一 #include #include double I0=log(6)/log(5),I1; int n=1; main () { while(1) { I1=1.0/(n)-I0*5.0; printf("%d %lf\n", n,I1); if(n>=20) break; else I0=I1; n++; } } 实验一,算法二 #include #include double I0=(1/105.0+1/126.0)/2,I1; int n=20; main () { printf("%d %lf\n", n,I0); while(1) { I1=1.0/(5.0*n)-I0/5.0; printf("%d %lf\n", n-1,I1); if(n<2) break; else I0=I1; n--; } } 实验二,二分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sp 1e-3 double f(double x); main () { double a=1,b=2,x; while(fabs(b-a)>esp) { x=(a+b)/2; printf("x=%lf\n",x); if(f(x)==0) break; else if(f(x)*f(a)<0)b=x; else a=x; } } double f(double x) { return pow(x,3)-x-1; } 实验二,牛顿迭代法 #include #include double f(double x); double f1(double x); #define esp 1e-3 void main() {double x0 = 1.5, x1; x1 = x0 - f(x0) / f1(x0); printf("x=%lf\n", x1); x0 = x1; x1 = x0 - f(x0) / f1(x0); printf("x=%lf\n", x1); while (fabs(x1 - x0)>esp){ x0 = x1; x1 = x0 - f(x0) / f1(x0); printf("x=%lf\n", x1);} } double f(double x) {return pow(x, 3) - x - 1;} double f1(double x) {return 3 * x*x - 1;}

西安邮电大学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软件课程设计 报告书 院系名称: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李群 专业名称:光信息 班级:1103 学号:05113096 时间: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4月20日

实验题目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所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或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写实验报告等环节,初步掌握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程序设计水平。要求编程时采用结构体、指针、文件等复杂数据结构存储组织数据。 二、实验内容 1 通过键盘输入某位学生的学生证信息。学生证包含的信息请参看自己的学生证; 2 给定学号,显示某位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3 学生信息的添加 4 显示全部的学生证信息; 5 给定某位学生的学号,修改该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6 给定某位学生的学号,删除该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7 提供一些统计各类信息的功能。统计学生数,学生男女人数; 8 能够对年龄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序; 9 用文件的形式将录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从其中读取数据。 三、需求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学生信息要从文本文件中存取,所以本程序要提供读写文件,显示,统计,查寻,修改记录,保存文件等操作,此外,还要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 四、概要设计 分析整个系统,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可以将这个系统的设计分为如下几大模块:读取数据,输出数据,添加数据,输入数据、修改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统计数据,排序数据,保存数据。 五、详细设计及运行结果

西安邮电大学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杜宗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西安邮电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西安邮电大学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西安邮电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西安邮电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试卷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编号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任课老师姓名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答题: 1. 在试卷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班级、学号、姓名和任课老师姓名。 2.全部试卷共 11 页。试卷必须交回,否则以零分计。 3.试题解答必须写在试卷上,若试卷上写不下可以写在试卷的背面,写在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无效。 4.本试卷的试题共有五道大题,需要全部解答。 5.解答前务必阅读清楚题意,及解答要求,否则导致不能正确评分概由自己负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访管指令所引起的中断属于( C )中断。 A.外中断B.I/O中断C.软中断D.程序中断2.资源静态分配法破坏了死锁产生的(B)条件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A.互斥控制B.保持和等待 C.不可剥夺控制D.循环等待 3.虚拟存储的基础是程序局部性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是( B )。 A.代码的顺序执行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的不均匀性 C.变量的连续访问D.指令的局部性 4.关于SPOOLING系统(D)的描述是错误的。 A.不需要独占设备 B.加快了作业执行的速度 C.使独占设备变成了共享设备

D.利用了处理器与通道并行工作的能力 5.设系统中有m个同类资源数,n为系统中的并发进程数,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时,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数是w,试问下列情况下系统会死锁的是(D)。 A.m=4,n=3,w=2 B.m=2,n=2,w=1 C.m=5,n=2,w=3 D.m=4,n=3,w=3 6.文件系统中实现按名存取的功能是通过查找(B)来实现的。 A.磁盘空间B.文件目录C.磁盘控制器D.位示图7.下面的叙述中,(D)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 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 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 D.节省系统内存 8.下列操作系统强调交互性的系统是(B)。 A.批处理系统B.分时系统C.实时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9.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调度算法是通过计算时间和(D)来实现的。 A.输入时间B.完成时间C.周转时间D.等待时间10.在可变分区管理方案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通常将空闲区按(A )排列。 A.容量递增B.容量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把作业装入内存时完成地址变换的方式称静态地址再定位,而在作业执行期间(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地址再定位。 2.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执行、保持和等待、不可剥夺和循环等待。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陕西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实施学分制。 第二条学分制是用学分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习计划。 第三条学生选课应办理有关选课手续。免修、免听课程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批准,教务处审核后方可进行。 第四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经批准可以跨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 第五条学生成绩档案必须同时登记考核成绩和学分。有正式学籍的学生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学分,同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 第六条我校本科生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在校修读年限最长为六年。在校时间超过四年者,需按规定标准缴纳培养费。 第二章教学实施细则 第七条全日制本科教学必须依照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实施。 第八条各专业所学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第九条课程修读 (一)必修课 学生应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修读各门必修课。 (二)选修课选课原则

学生应以培养方案安排为依据,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读课程、选修时间及顺序。凡有先修课要求的课程,一般应首先修完先修课程,取得学分后,才可选修该课程。 (三)选修课修读办法 1.各类选修课修读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够所在专业要求的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2.学校于每学期第八周左右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组织落实下一学期各专业拟开设的选修课程,并向全校公布,以供学生选课。 3.学生预选课程前,各开课学院应组织有关教师参加选课的咨询活动,向学生介绍所开课程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4.凡经批准选定的课程,中途不得更改。学生应按规定参加该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凡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 5.凡未按规定办理选修手续者,不得参加该门选修课的考核。 第十条学分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认定。 第十一条学生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毕业最低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得用其它学分替补。 第三章学籍管理细则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十二条凡本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持本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书面向学校请假,假期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三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复查不

西安邮电大学嵌入式课后答案

嵌入式系统开发 习题1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有何特点? 答: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有很多种,在嵌入式系统领域中比较认同的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是: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⑴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 ⑵系统内核小。由于嵌入式系统一般是应用于小型电子装置中,系统资源相对有限,所以内核较之传统的操作系统要小得多。 ⑶专用性强。 ⑷系统精简。 ⑸系统软件(OS)要求具有高实时性。 ⑹嵌入式软件开发要走向标准化,需要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⑺嵌入式系统本身并不具备在其上进行进一步开发的能力。 2.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各完成哪些功能? 答:嵌入式系统由硬件层、中间层、软件层和功能层组成。 硬件层: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存储器用以存储数据和执行代码,相关的设备接口和I/O接口,这些组成了一个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实现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 中间层:将系统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进行分离,封装成标准的接口,在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知道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完成的任务是底层硬件的初始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硬件的配置等功能。 软件层:主要由RTOS、文件系统、图形用户接口、网络系统和通用的组件模块组成,是软件开发的基础。 功能层:用来完成被控对象的控制功能。 3.嵌入式系统中硬件抽象层有什么特点? 答:硬件抽象层是介于硬件层与软件层之间的中间层,它将系统上层软件与底层硬件分离开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⑴硬件相关性:因为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硬件环境具有应用相关性,而作为上层软件与硬件平台之间的接口,硬件抽象层需要为操作系统提供操作和控制具体硬件的方法。 ⑵操作系统相关性: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各自的软件层次结构,因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特定的硬件接口形式。 4.简述嵌入式处理器的硬件组成? 答: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系统板级的硬件电路模块也越来越多的集成到芯片内部,目前处理器芯片内部的电路模块组成如下: ⑴处理器内核,以CPU为核心,有的还包含MMU(存储器管理单元)、Cache(高速缓存)、ICE(在线仿真)等电路模块。

2016西安交通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户接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 2.学会简单的shell编码。 3.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 4.掌握创建系统调用的方法。 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了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系统调用)两种操作方式。用户接口实验也因此而分为两大部分。首先要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shell编程方法。然后通过想Linux内核添加一个自己设计的系统调用,来理解系统调用的实现方法和运行机制。在本次实验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通过内核编译,将一组源代码变成操作系统的内核,并由此重新引导系统,这对我们初步了解操作系统的生成过程极为有利。 二.实验内容 1)控制台命令接口实验 该实验是通过“几种操作系统的控制台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和“Linux操作系统的bash”来让实验者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 和进行简单的shell编程。 查看bash版本。 编写bash脚本,统计/my目录下c语言文件的个数 2)系统调用实验 该实验是通过实验者对“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来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自己创建一个系统调用mycall()” 和“编程调用自己创建的系统调用”进一步掌握创建和调用系统调用的方法。 编程调用一个系统调用fork(),观察结果。 编程调用创建的系统调用foo(),观察结果。

自己创建一个系统调用mycall(),实现功能:显示字符串到屏幕上。 编程调用自己创建的系统调用。 三.实验步骤 系统调用实验: 1.首先将Linux-3.0.tar.bz2拷贝到/usr/src目录下 ——命令:cp linux-3.0.tar.bz2 /usr/src/ 2.打开终端,获得root权限 ——命令:sudo –s 3.进入/usr/src目录 ——命令:cd /usr/src 4.解压linux源码 ——命令:tar xvzf linux-3.0.tar.bz2 5.进入目录linux-3.0.5 ——命令:cd linux-3.0 6.添加系统调用 ——操作:gedit kernel/myservice.c 在文本编辑器中添加 #include #include asmlinkage void sys_mycall() {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n"); return; } 7.修改kernel/Makefile添加生成myservice.c添加到Makefile的编译规则中: obj-y += myservice.o 8..修改arch/x86/include/asm/unistd_32.h,添加以下内容: #define __NR_mycall SYS_ID //SYS_ID表示新添加系统调用的调用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