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8K纸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8K纸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8K纸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8K纸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8K纸

1、在乘法算式里,积不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2、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5、根据几个乘法算式找出的得数的规律,适用于所有具有同一特征算式的结果。()

6、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

7、5×3=15读作:3乘5等于15。()

8、3个4相加。(1)3+3+3+3() (2)3×4() (3)4+3() (4)4+4+4() (5)4×3() (6)3+4()

9、6×2读作2乘6。()

10、“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

11、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和是多少?”()

12、4个4连加列式是:4+4=8。()

13、9个0的和比2个0的和大。()

14、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因数大。()

15、4+4+4+4+4可写成4×5。()

16、加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17、0×120的积大于80×0的积。()

18、“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

19、4个8相加是4+8。()

20、3×4=4+4+4+4 ()

21、0+3可以写作0×3。()22、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

23、4个4连加列式是:4+4=8。()

24、钟面上9:30,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直角。()

25、用放大镜看角,角就变大了。()

26、三角尺上的直角大于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

27、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28、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29、6×6和4×9的积相同,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30、12÷4=3和12÷3=4的意义相同。()

31、小童和他的5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5元,一共要花25元。()

二、填空题

1、2×2=_____×3-_____ 4×3+70=_____ 6×6-16=_____ 4×3-6=_____ 6×8-8=_____ 80-9=_____

0×7=_____ 49+46=_____ 38-8+26=_____ 4×3+3=_____ 4×4+6=_____ 5×2-4=_____

3×5+4=_____ 9×6-6=_____ 7×3+7=_____

8×8-8=_____ 4×6+6=_____ 7×5+21=

7×_____

68=_____×9+58×5=32+_____

三、在空里填上“>”“<”或“=”

(1)3×4+6___5×5-7 (2)5×3-7___3×3-1

(3)6×0___6×1

(4)0×8___8+0 (5)9÷9___9×0

(6)6×8+8=___×8

(7)9___9×0 (8)0+7___0 (9)5-5___0×5 (10)3×4+6___5×5-7 (11)5×3-7___3×3-1

(12)6×6___25

(13)8×9___75(14)8×7___50(15)6×6___25

(16)8×9___75(17)8×7______50

四、最大能填几?

_______×5<44 9×_______<65 _______×8<70

39>5×_______6×_______<50 _______×7<67

4×_______<25 _______×6<37 _______×3<26

7×_______<46 _______×9<63 8×_______<40

_______×7<35 6×_______<42 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 3×_______<17

_______×7<61 8×_______<70 6×_______<28

8×_______<42 _______×4<25 5×_______<37

9×_______<66 9×_______<40 _______×5<34

_______×6<52 30>_______×4_______×7<45

_______×9<20 5×_______<42 _______×4<25

8×_______<60 _______×6<49 _______×5>38

50<_______×87×_______>55 48<_______×9

_______×4<25 _______×4<24 5×_______<34

6×_______<30 8×_______<30 _______×4<30

4×_______<25 4×_______<35 _______×9<33 34>5×______________×7<36 _______×8<70

53>_______×9 39>5×_______6×_______<50

_______×7<67 4×_______<25 2×_______<17

_______×5<29 _______×6<41 7×_______<51

_______×6<50 72>8×______________×7<55

44>9×_______7×_______<37 70>_______×9

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

3×_______<17 _______×7<61 8×_______<70 五、最小能填几?

_______×5>38 50<_______×87×_______>55

48<_______×9 23<3×_______ 35<8×_______

80<9×_______ 45<6×_______33<8×_______ 26<3×_______ 57<7×_______33<3×

_______

63<8×_______ 65<8×_______29<4×_______ 54<8×_______ 23<3×_______ 67<9×

_______

28<3×_______ 43<6×_______ 44<6×

_______

63<7×_______ 37<5×_______ 58<9×_______

4×_______>25 4×_______>34 6×_______>55

9×_______>29 8×_______>57 5×_______>32

7×_______>54 9×_______>65 8×_______>73

4×_______>17 7×_______>43 7×_______>27

3×_______>25 9×_______>53 6×_______>45

8×_______>69 5×_______>46 7×_______>48 6×_______>49 6×_______>35 8×9+_____<89

4×5+_____<259×3+_____<30 6×5+_____<38

4×9+_____<46 8×3+_____<25 4×3+_____<25

3×6+_____<205×5+_____<56 2×9+_____<21

4×4+_____<45 9×5+_____<46 6×6+_____<43

7×6+_____<45 7×5+_____<67 6×9+_____<55

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图中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俗称苏打;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可用作补钙剂;E 、F 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 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 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 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NaOH 22H O+CaO=Ca(OH)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或 32CaCO CaO+CO 高温↑(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 俗称苏打; 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可用作补钙剂;故A 是碳酸钠,B 是氢氧化钙,C 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 ,E 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 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 D 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 ,F 和 E 是同类物质, F 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 是二氧化碳。 (1)碳酸钠的用途是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2)物质D 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 (3)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22H O+CaO=Ca(OH)。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或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32CaCO CaO+CO ↑高温)。 2.已知A 一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 是白色沉淀;A 和G ,D 和E 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题 班别: 姓名: 分数: 一、口算。 50+790= 18×6= 862?2= 60?4= 800?4= 360×3= 138+92= 0?6= 560,90= 6000?3= 160×4= 3500?7= 108×7= 80×80= 405?5= 478+97= 260?5? 68×12? 43?6= 55?6= 50+790= 18×6= 862?2= 60?4= 800?4= 360×3= 138+92= 0?6= 560,90= 6000?3= 160×4= 3500?7= 108×7= 80×80= 405?5= 478+97= 260?5? 68×12? 43?6= 55?6= 50+790= 18×6= 862?2= 60?4= 800?4= 360×3= 138+92= 0?6= 560,90= 6000?3= 160×4= 3500?7= 108×7= 80×80= 405?5= 478+97= 260?5? 68×12? 43?6= 55?6= 二、( )里最大能填几, 7×( ),46 ( )×6,35 8×( ),30 54,( )×7 7×( ),46 ( )×6,35 8×( ),30 54,( )×7 7×( ),46 ( )×6,35 8×( ),30 54,( )×7 三、列竖式计算。 258+49 = 645,376= 405,316= 93+618= 56×34= 650?7= 780?9= 18×78= 验算: 验算: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808 , 629 = 406 × 8, 428 ? 4, 405 , 78 = 324 ? 9 = 57 × 26 = 四、用递等式计算。 120×2?6 480?4?3 560?4×6 152+18×6 400,129?3 (147+223)?5 206×(900,896) (77,65)×58 五、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六、计算与换算。 3日,( )小时 48个月,( )年 35天,( )星期 4时20分=( )分五月份=( )天5 年,( )月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厘米,( )分米138秒,( )分( )秒 300公顷,( )平方千米 80000平方米,( )公顷 1元2分=( )元6厘米=( )米13平方千米=( )公顷 1990是( )年,2月有( )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七、在里( ) 填上“,”、“,”或“=”。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错练习试题及答案: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错练习试题及答案:初级中学 导语:近两年教师资格考试的题目倾向于对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一些题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稍不小心或者理解的不够透彻,就有可能掉入出题者设置的陷阱,因此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易错练习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1.游泳时若水温过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其痛觉沿下列哪一神经传入中枢?( )。 A.股神经 B.胫神经 C.腓总神经 D.闭孔神经 【答案】B。解析:支配腓肠肌的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胫神经。胫神经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胫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下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内翻力减弱,出现勾状足畸形,足底皮肤感觉障碍。A项股神经支配股四头肌、耻骨肌和缝匠肌的运动。皮支支配股前区、小腿内侧、足内侧喙皮肤的感觉。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C项腓总神经: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处易受伤,表现为:①感觉障碍(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②运动障碍(足不能背屈,不能伸趾,足下垂且略有内翻);③足畸形。D项闭孔神经:主要支配大腿内收肌群的运动。皮支支配大腿内侧皮肤的感觉。故答案选B。 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功能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ATP C.生成H2O和CO2 D.不需要氧 【答案】D。解析:磷酸原系统是ATP和CP组成的供能系统。其特点是能总

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气,不产生乳酸、H2O等物质。故A项错误。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称乳酸能系统。其特点是,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输出功率次之,不需要氧,产生乳酸。故B项错误。 3.治疗运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除补充铁剂和蛋白质外还需补充哪些维生素( )。 A.维生素C B.维生素B2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答案】A。解析:补充维生素C是因为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2)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3)促进生长和生殖;(4)对机体免疫有重要影响。(1)抗氧化,维持细胞膜的完成性和正常功能;(2)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作用。维生素B2生理功能: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广泛的起着递氢作用,参与体内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代谢。故答案选A。 4.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要求膝、踝关节和脚趾做何种动作?( )。 A.膝、踝关节旋内,脚趾下压 B.膝、踝关节旋内,脚趾稍翘 C.膝、踝关节旋外,脚趾下压 D.膝、踝关节旋外,脚趾稍翘 【答案】D。解析:脚内侧停地滚球:提供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同侧肩正对来球。停球腿提膝大腿外展(大腿外展提膝、踝关节旋外),脚尖微翘,脚底基本与地面平行,脚内侧正对来球并前迎,当脚内侧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迅速后撤,把球停在脚下。 5.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击球时手腕迅速做推压动作,所击出的球如何飞行?( )。 A.是上旋飞行 B.下旋 C.侧旋 D.漂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判断题

二年级上判断题 1.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2.黑板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 3.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就变大了。() 4.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个角。() 5.3个6写成乘法算式是3+6。() 6.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7。() 7.6+6和6×2的得数相同。() 8.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9.4×6和3×6的积,都比20要大。() 10.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角。() 11.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12.每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13.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要短。() 14.小丽身高1米30厘米。() 15.7×6=42,读作六七四十二。() 16.6+6+6+6+5=6×5() 17.4×5和5×4都可以用口诀四五二十计算。() 18.5×3表示3个5或5个3相加。() 19.黑板边、圆桌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20.1米长的彩带比100厘米长的彩带短。() 21.直角不是角。()22.钟面上3时时,分针与时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2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只有2条对称轴。() 24.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用米做单位。() 25.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总比用米作单位测量的物 体短。() 2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都有四个直角。() 2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对称轴。() 28.桌面上的直角比教室地面上的直角小。() 29.6+6写出乘法算式是6×6。() 30.8+4+4可以改写成8×2。() 31.6个3相加可以写成6+3。() 32.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 33.小红左手拿笔,右手拿书,镜子里的她也是左手拿笔,右手 拿书。() 34.三个同学下棋,每两个下一盘,三人一共下6盘。() 35.7+7+7+5可以用7×4-2来计算。() 36.两个因数都是8,结果是16。() 37.用□1、□3、□7这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 38.红领巾有3条对称轴。() 3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易错判断题

1、1000÷(125+50)=1000÷125+1000÷50。() 2、8×15÷15×8=120÷120=1。() 3、96÷(8+4)=96÷8+96÷4。()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度。() 6、任何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7、627-(27-13)=627-27-13 () 8、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9、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定都是锐角。() 10、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 11、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 12、减数和被减数同时增加3.5,他们的差不变。() 13、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14、25×4+125×4=25×(4+125)() 15、如果○÷△=□,那(△×□)÷○=1 () 16、没有直角和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7、任何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9、正三角形中可能有一个钝角。() 20、0.998精确到百分位是1.0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写作1。() 21、小数点左边的第三位是百位,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百分位。() 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120度、36度、36度。() 23、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4、123-68+32=123-(68+32)() 25、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最大。() 26、0乘任何数都得0() 27、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8、0.8和0.80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29、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30、在50.05中,十位上的“5”是百分位上的“5”的100倍。() 31、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完整版)300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计算题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426÷4= 23×37= 46×58= 326×5= 482÷8= 370÷7= 784-685= 76×15= 486÷2= 607÷5= 900-807= 915÷3= 560÷4= 458+542= 423÷3= 87×19= 362÷6= 525÷3=254÷5=192÷4= 602÷7=839÷9=726÷6=51×16 =78×22=416÷4=823÷8=63×43= 367÷4= 795÷5= 42×53= 15×82= 79×97= 28×32=54×25 =48×61= 39×42 =168÷8= 370÷5= 640÷7= 19×64= 470÷9= 522÷6= 312÷7= 570÷8= 810÷9= 660÷5= 804÷7= 462÷3=780÷4=729÷9=624÷6=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125×23=18×250=52×49= 34×54= 106×51=48×34=82×16= 45×93= 66×65= 55×18= 75×26= 816÷8=79×29= 43×36= 62×71= 38×44= 865÷5= 984÷8= 437÷3= 4137÷9= 31×81= 97×22= 57×21= 42×79=

5.5-4.7= 6.6+2.6= 6.4-2.8= 1-0.5= 0.3+0.6= 1.5+0.9= 3.2-1.5= 5.3+2.7= 8+2.18= 2.7+2.3= 10.8-2.8= 7.2-3.2= 14.6+16.74= 10.7-2.8= 15.15-8.8= 1-0.3= 4.8+7.7 5-1.8= 12.45+3.6= 9.4+6.42= 27×16=39×66=17×51=43×22= 175÷5= 460÷8= 8405÷7= 9160÷4= 3664÷6= 2360÷4= 18×34=19×25= 27×32=45×12=33×12= 32×69= 23×31= 142×23= 32×37= 45×12= 114×25= 433×36= 25×43= 302×24= 59×27= 420÷8= 793÷8= 816÷4= 14×53= 15×4= 26×96= 55×26= 287÷7= 448÷2= 217÷7= 306÷6= 41×43= 17×15= 7×7+3= 55×16= 81×47= 505÷5= 35×92= 412÷4= 18×79= 101×91= 91×75= 102÷6= 7.8+15.1= 8.10-6.207= 48.593+2.07= 14.25+7.3= 5.75+2.7= 18.23-6.35= 16.78-2.54= 3.22-1.46= 7.31-2.98= 4.82-2.65= 31.3+28.7= 3.4-1.9=

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古代诗词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示例: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示例三:“破”字在本诗中堪称诗眼,景、情皆由此出。“国破”对“城春”,“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城春”当为明媚之景,后面却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前后对比,表达精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和主旨分析作答。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所以,题目中的“望”,既指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也指诗人对期望和平、企盼家人团聚。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联中,一个“破”字写出了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一个“深”字写出了蒿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凄凉景象,让人触目惊心,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夜坐① [宋]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 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⑦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⑧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⑨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千。 2、1km=()m ,1分=()秒,4000cm=()dm。 3、选合适的单位填在()里; 一个小朋友高150()桌子高7() 一节课时间是40()一条铁路长1000() 4、3084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6、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7、在○里填>或<。1003○9993968○4001900克○2千克 8、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8=724+()=4264-()=46 12、在20-63×9中,先算()法,再算()法。 二、1、口算

人教版三年级基础概念及易错判断题剖析

人教版三年级基础概念及易错判断题剖析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总是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前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每求出一位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被除数和除数相同(0除外)商是1.任何一个数除以1,还得任何数. 6.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那么商是8.被除数是商的9倍,那么除数是9. 7.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8.被除数和除数相同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9.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0.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4个小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都有30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合52个星期余1天.闰年全年366天,

合52个星期余2天. 12.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三季度.13 平年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第一季度有91天,第二季度有91天,第三季度有92天,第四季度有92天. 14.在一天的时间里,钟表的时针走2圈,分针走24圈,秒针走1440圈. 15.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都有184天. 16.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是一年。 17.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8.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法,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都采用的是24时计时法。 19.计算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再把二次的结果加起来。 20.物休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题集(推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题练习基本计算题 98÷7=400×6=22×3= 57÷9=460-80=23×4= 57×0= 41×3=800×5=50÷5=240÷8=230-40=240×2=0÷90=130×4=93÷3=1008×5=28÷4= 0+8= 3×0= 90÷3= 25×4= 56÷2= 24×5= 15×4= 50×4=310×7=50×2=40×2= 105×4= 30×2= 120×3= 90÷3= 0÷2= 840÷4= 200×4= 21×3= 50×4= 100÷5= 80÷4= 60÷9= 1000×7= 300×5= 24÷6= 500×9= 800÷2= 86÷2= 60×7= 80÷4 = 100÷2 = 10÷4 = 24÷4 = 92÷4 = 30÷6 = 64÷2 = 64÷4 = 50÷5 = 60÷8 = 96÷4 = 90÷6 = 400+80 = 400-80 = 40×8= 400÷8= 48÷6 = 96÷4 = 38÷6= 46÷3= 98÷4 = 96÷2= 56÷14 = 65÷13 = 75÷15 = 120÷2 = 20÷5 = 80÷6 = 840÷21= 560÷4 = 39÷3 = 60÷5 = 72÷4 = 85÷7 = 90÷5 = 96÷6 = 7×42= 2×34= 40÷2= 72÷8= 9×44= 28÷4= 25÷2= 36÷9= 30÷5= 81÷9= 6×5= 7×4+9= 80×6×0= 77÷7+1= 80+20÷2= 10-0÷5= 35-35÷7= 7+3×0= 6×8÷3= 40+10÷2= 12×50= 25×8= 23×11= 125÷5= 420-220= 220+80= 20×8= 600-3×200=

高中化学易错选择题汇总及答案

化学选择题 1.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 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xLi Li C xe Li C x 166(Li C 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 料) 正极反应:22 1LiMO xe xLi MO Li x →++-+-(LiMO 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216216LiMO Li C MO Li Li C x x +=+--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 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 C xe xLi Li C x 616→++-+- 2.把V L 含有4MgSO 和42SO K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2BaCl 的溶 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b-a)/vmol·L -1 B.(2b-a)/v mol·L -1 C. 2(b-a)/vmol·L -1 D.2(2b-a)/v mol·L -1 3.由5mol 32O Fe 、4mol 43O Fe 和3mol FeO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 并在高温下 和32O Fe 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 与32O Fe 的物质的量之 比可能是( ) A 4:3 B.3: 2 C.3:1 D.2:l 4.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a+).(Ba2+).(NO3-).(Cl-).(SO42-)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一 段时间后,在两极上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A.8:1 B.2:27 C.35.5:108 D.108:35 5.可逆反应:3A=(可逆)3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和C 可能都是固体 B.B 和C 一定都是气体 C.若C 为固体,则B 一定是气体 D.B 和C 不可能都是气体 6.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 的1摩每升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最后一种溶液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碱性AOH>BOH.酸性HC>HD B.碱性AOHHD C.碱性AOH>BOH.酸性HC

二年级数学下册判断题 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判断题集训(2课时) 2015年5月22日整理 1、从980一十一十地数,数到第三个数是1020.( ) 2、40-35÷9=5÷5=1 () 3、把9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得了3个,那么一定是平均分() 4、黑板上的角比本子上的角大得多。() 5、一根绳子剪了三次只能剪成4段。() 6、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7、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8、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9、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10、7、32-12÷4和(32-12)÷4的结果相等。() 11 、6000里面有60个十.( ) 12.个位上的8、十位上的百位上的8、千位上的8,意思相同都表示"8".( ) 13.从990起十、6个百、4个千组成的数是7364.( ) 14. 7个一、3个、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15. 一个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 16. 一个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 17、33÷9=5……8 () 18、一个西瓜重1千克.( ) 19.5个桃子重1千克.( )

20. 小刚一顿饭吃50千克馒头.( ) 21.小明体重100千克.( ) 22、2千克棉花比2千克铁轻一些() 23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4、1小时=100分。() 25、56÷7=8和7×8=56在口算时用一句口诀。() 26、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秒。() 27、小林跑100米要用7秒。() 28、八十几减六十几可能等于20。() 29、正方形有2条对称轴() 30、面对南面,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3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3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34.把15个梨分成3份,每份一定是5个。() 35.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千克() 36.36、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减数。() 37、分针走一圈,秒针要走60圈。() 38、四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39、40÷8=4……8。()

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判断题)

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判断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判断题) 一、判断题: 1、行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甲乙速度的比是5:4。( ) 2、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3、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 4、每年都有365天。 ( )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扩大3倍。 ( ) 6、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7、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 ) 8、a、b和是三个自然数(且不等于0),在a=b×中 A、b一定是a的约数( ) B、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 ( ) 、a一定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 ( ) D、a一定是b和的公倍数. ( ) 9、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 ) 10、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11、“光明”牛奶包装盒上有“净含量:250亳升”的字样,这个250毫升是指包装盒的容积。 ( )

12、x+y=ky(k一定)则x、y不成比例。( ) 1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四边形。( ) 14、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两者一定是等底等高。( ) 15、比例尺就是前项是1的比。( ) 16、1千克的金属比1千克的棉花重。( ) 17、1/100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 18、圆锥的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 ) 19、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 20、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的内角和不变( ) 21、任何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才完全相等。( ) 2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23、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物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 24、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 25、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26、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题汇总

基本计算题 50×2=400×6=22×3=57÷9=460-80=23×4=57×0=41×3=800×5=50÷5=240÷8=230-40=240×2=0÷90=130×4=93÷3=1008×5=28÷4= 0+8= 3×0= 90÷3=25×4=56÷2=24×5=15×4=50×4=310×7=98÷7=105×4= 30×2= 120×3= 90÷3= 0÷2= 840÷4= 200×4= 21×3= 50×4= 100÷5= 80÷4= 60÷9= 1000×7= 300×5= 24÷6= 500×9= 800÷2= 86÷2= 60×7= 80÷4 = 100÷2 = 10÷4 = 24÷4 = 92÷4 = 30÷6 = 64÷2 = 64÷4 = 50÷5 = 96÷4 = 90÷6 = 400+80 = 400-80 = 40×8= 400÷8= 48÷6 = 96÷4 = 38÷6= 46÷3= 98÷4 = 96÷2= 56÷14 = 65÷13 = 75÷15 = 120÷2 = 20÷5 = 80÷6 = 840÷21= 560÷4 = 39÷3 = 60÷5 = 72÷4 = 85÷7 = 90÷5 = 96÷6 = 7×42= 2×34=

72÷8= 9×44= 28÷4= 25÷2= 36÷9= 30÷5= 81÷9= 6×5= 7×4+9= 80×6×0= 77÷7+1= 80+20÷2= 10-0÷5= 35-35÷7= 7+3×0= 6×8÷3= 40+10÷2= 12×50= 25×8= 23×11= 125÷5= 420-220= 220+80= 20×8= 600-3×200= 20+20÷2= 35-25÷5= 36+8-40= 280÷4= 51÷17= 25×3= 91÷7= 640×8= 60÷5= 52÷4= 98÷2= 54÷2= 70÷2= 28÷28= 78÷4= 720÷9= 48÷3= 72÷6= 23×6= 63÷3= 60÷5= 48÷6= 84÷6= 87÷3= 350÷(100-30)= 260×(43-42)= 180+90÷5= 136÷4= 35÷(46-41)= 62÷20= 26÷8= 58-40÷4= 59+62÷62= (25+25)÷3= 48×2-71= 210×7= 56÷7= 76÷3= 11×(31-27)= 250-88÷2= (14+30)×2= 18×4= 104÷5= 128×8= 56×7= 80×3= 246×3= 56×5= 90÷3= 17×6= 35÷5= 11×7= 38×8= 32÷4= 71÷3= 54×6= 76÷4= 24÷3= 15×3= 84÷4= 9×500= 40×8=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例题1 妈妈买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余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梨? 根据“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知道盘子里 一共有梨4×6 = 24(个),再根据“盘子里24个,还余2个”,就 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梨的个数。列式如下: 4×6+2 = 24+2 = 26(个)答:妈妈一共买了26个梨。 练习一 1、老师把一些铅笔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7枝,结果还剩1枝,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图书室把新到的一批书平均分给10个班,每个班分到15本,最后还剩15本,图书室新到多少本书? 3、小刚有50张纸订草稿本,每9张订1本,要订6本,还缺几张?例题2 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5张纸。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 因为8天中,有7天每天练4张纸,所以,我们可以用4×7 = 28(张)求出前7天练写的总张数。最后一天练了5张,再用28+5 = 33(张),就是8天一共练写的纸的张纸。列式如下: 4×7 = 28(张) 28+5 = 33(张)答: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33张纸。

1 练习二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5天每天看12页,最后一天看了20页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2、张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生产25个,后3天共生产60个,张师傅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3.同学计划5天装订本子300本,结果前3天装订了160本,后2听装订后还剩20本没完成,同学们在后2天共装订了多少本? 例题3 二(6)班有55个同学去野外植树,他们每5人一组,每组种4棵,求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组”这两个已知条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5 =11(个)小组。再根据“每组种4棵”,和刚求出的11个小组,就可以算出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列式如下: 55÷5 =11(个) 4×11 = 44(棵)答: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44棵树。 练习三 1、36个同学做纸花,他们每3人一组,每组做6朵,这些同学一共能做多少朵纸花? 2、20名少先队员帮助图书馆修补图书,他们每2人一组,每组修补6本,问这20名少先队员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 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放风筝比赛,让他们每6人一组,每组2只风筝,这时,天空中一共飘起了10只风筝,你知道这次参加比 2

青海省西宁市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300题判断题

一、判断题 1.0.666666是循环小数.(_____) 2.9.94保留整数是10。(______) 3.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______)4.池塘平均水深1.2米,红红身高1.4米,她到池塘下水玩一定没有危险。(______)5.18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9。(________) 6.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8个。(____________) 7.4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最大公因数是12. (____________) 8.3.7×0.46的积是三位小数。(_________) 9.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 10.在同一平面上的A、B两点,A在(7,4)的位置上,B在(7,9)的位置上,两点在同一列上。(_____) 11.比大,比 小的分数只有

和 。(____)12.甲、乙两图形的周长一样长._____. 13.拧水龙头是旋转现象。荡秋千的运动是平移。(________)

14.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_____) 15.折线统计图只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_____) 16.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是五,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五。(____) 17.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半圆的对称轴只有一条。(______) 1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_______) 1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____) 20.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_____)21.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且ab=cd。(______) 22.30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_____. 23.因为20=2×2×5,所以20只有3个因数。(____) 24.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与最小的奇数的和是3.(____) 25.+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一、口算。 3×10=80×40=18×5=40×60= 30÷10=13×4=25×20=160×4= 300÷5=720÷9=16×6=720÷0= 180÷20=0÷90=10×40=12×50= 85÷5=57÷3= 0+8=32×30= 70÷5=25×4=15×6=630÷9= 450÷5=12×40=240÷6=16×60= 84÷42= 600-50=500×3=0×930= 27×30=84÷12=420÷3=910÷3= 91-59=11×70= 1000÷5=75÷15= 320-180=30×40= 40+580=560÷4= 95÷1= 480+90=510÷7=200÷4= 72÷4=8000÷2= 102+20=4000÷50= 125-25×2=50×0×8= 75+25÷5=32÷47×12= 45+55÷5=70×(40-32)=90÷5×3=10÷10×30= 6×(103-98)= 7+3×0= 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25×38=36×19=774÷8= 508÷2=370÷5=19×47=900÷5= 23×34=392÷4=360×5=32×68= 203÷9=63×36=26×38=770÷5= 696÷2=882÷4=809÷8=56×79= 64×28=820÷3=630÷6=458÷4=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小时 48个月=()年 35天=()星期4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厘米=()分米 138秒=()分( )秒 300公顷=()平方千米 80000平方米=()公顷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三篇】 【篇一】 一、填空。 1.1米=()厘米70厘米+30厘米=()米 37厘米+5厘米=()厘米23米-8米=()米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能填几? ()×6<27()<3×74×()<1535>7×() 4.在算式4×7=28中,4是(),7是(),28是()。 5.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十四 6.1米=()厘米1米40厘米=()厘米 7.3+3+3+6+3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3×(),也可以改写成6×()。 8.□×□=□×□=24□×□=□×□=36 9.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床长约2()铅笔长约16() 跑道一圈长400()小明高1()40() 一条黄瓜长20()教室长约8() 10.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或“×”。 46+7○8×72×6○3×436—9○5×590厘米○8米 5○8=407○8=156○8=488○5=3 1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12.3个9相加的和是();3和9相加的和是(); 13.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 14.积是18的口诀有()和()。 15. 有()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读作() ()和()是乘数,积是() 16.用3、12、6、2编出四个乘法算式。 17.用7、1、3三个数字的其中两个组合成两位数,能写出()个两位数。其中的是(),最小的是()。 18.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19.要算53-(9+37),应先算,再算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