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原因

及福利影响

国贸1103

郭雪波

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量所换回的进口量的交换比价。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

国际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通过互利贸易,两国的最终消费水平均会告高于封闭条件下的消费水平。因此,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会影响贸易三角及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使国内的消费水平上升。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贸易条件的改善对国家造成的影响将是各个方面的。例如,扩大市场,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有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国际分工,使得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真正能够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中国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如何?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接下来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

根据贸易条件的公式,贸易条件恶化的直接原因是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指数上升。如表1、图3,我们可根据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来判断中国的贸易条件情况。自1990年来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基本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即中国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

表1 1990-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

图1 1990年-2010年中国价格指数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

根据相关数据与研究,可以分析出中国出口指数下降和进口指数上升的原因:

1.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

从表1(图1)和表2(图2)综合分析,可看出:第一,中国总体贸易条件指数走势基本呈下降趋势;第二,初级品贸易条件在2000年之前有所改善,但是随后也呈下降态势;第三,总体贸易条件同工业品贸易条件联系较为紧密,初级品贸易条件对总体贸易条件影响有限。

我们在这里利用“微笑曲线”进行分析。微笑曲线型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微笑曲线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而由于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处于整个国际生产链“微笑曲线”的谷底处,充当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加工贸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原料和中间投入品主要靠进口,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其价格往往缺乏弹性,且易受出口国垄断,致使中国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加工贸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存在制约,首先,它迅速增加了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量,造成出口商之间恶性竞争,使出口价格上涨受到抑制;其次,在目前这种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中,由于中国处于生产的下游或终端,多为简单的加工和组装发展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是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增值率不高导致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相反,随着加工贸易进口需求绝对值迅速增加,导致国内加工企业对国际燃料、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和成套设备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鉴于国2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在最近20年中基本上处于上升趋势,进而使进口初级产品的价格指数趋于上扬。

表2 1990-2010年进出口商品样本选取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

图2 1990-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1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2.主要出口国经济疲软

中国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近年来由于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发展,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也大大增加,(如表3,以2013年5月数据为例)。除东盟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达程度基本都高于中国。中国的进出口市场较集中,所以上述经济体若出现需求疲软,势必影响中国的出口,从而打压出口品价格。例如,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整体的需求疲软,中国出口一度下降。源自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已经拖累中国出口的增长。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景气引起的需求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出口市场的经济低迷容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受阻。

表3 2013年5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门户网站

3.关税的不断降低

自2002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关税大幅度下降,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降低,但同时,根据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作为一个大国,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世界价格上升。因此,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而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4.汇率的降低

为刺激经济,中国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汇率降低。生产活动的旺盛势必拉动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导致进口产品出现“量价齐增”的现象。而从出口角度看,中国并没有摆脱出口导向战略模式,因此大量出口商之间的竞争导致出口价格增长落后于进口价格的增长,而导致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二.贸易条件的变化对福利的影响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贸易条件的恶化对应的是国民福利的恶化。因为出口相对价格的降低可以拉动出口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民收入,从而改善其福利。但同时,相对价格的扭曲可能使生产厂商产生扭曲的激励,导致效率损失,从而降低国民福利。因此,分析贸易条件的变化对福利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各方面考虑。

1.加工贸易增长

作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的增长确实会给中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加工贸易使中国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在长期来看,将会使中国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因此,带来的福利影响也是恶劣的。

2.世界经济疲软

由于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家经济疲软,中国很难继续维持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长方式。中国的经济活力低迷,且内需降低。因此,导致了福利的降低。

3.关税对福利的影响(大国)

消费者剩余下降:a+b+c+d

生产者剩余增加:a

关税收入:c

净损失:(b+d)-阴影部分

图3 大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的分析

福利效应=a-(a+b+c+d)+c+阴影部分=阴影部分-(b+d)

其中,若阴影部分面积足够大,它取决于出口国的降价意愿和进口数量,即征收关税后进口国的进口量的多少。因此,关税带来的福利效应应依情况具体分析。

4.汇率对福利的影响

一个国家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汇率的升高得到的贸易条件改善会对福利有好处;但是,如果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汇率升值是以生产减少、事业增加为代价的,这样,会严重的降低福利水平。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根据前文,可以说,中国现有的贸易条件现状从根本上是由于中国的贸易模式决定的。中国的加工贸易决定了中国在世界贸易市场上的地位与形式。看到这样的现状,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改变中国现有的贸易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推动的经济增长,改变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为基于自主创新的一般贸易模式,否则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是很难改变的。

但是,由于中国的国际贸易有巨大的发展,占GDP的很大比重,且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更何况,由于中国本身的资源禀赋。因此放弃现在的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模式是不合理的。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多的是剩余劳动,缺的是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现代生产要素,所以除了加工贸易,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很容易从世界很多国家的经验中分析得出,中国改善贸易结构的理念应该是:出口带动投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随着就业机会增加和存量失业人口的减少才会有工资率的提高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最后才会有充足的内需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12~2016我国十大贸易伙伴的变化情况

2012~2016我国十大贸易伙伴的变化情况表格 1 2012年我国十大贸易伙伴 贸易国家贸易额进出口出口进口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 欧盟(28 国) 5460.43339.92120.5美国4846.83517.91328.9东盟4000.92042.71958.2香港3414.93235.3179.6 日本3294.51516.51778.1韩国2563.3876.81686.5台湾1689.6367.81321.8澳大利亚1223.0377.4845.6 巴西881.6440.6441.0 俄罗斯857.2334.1523.0注 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表格 2 2013年我国十大贸易伙伴 贸易国家贸易额进出口出口进口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 欧盟(28 国) 5590.63390.12200.6美国52103684.31525.8东盟4436.12440.71995.4

香港4010.13847.9162.2 日本3125.51502.81622.8韩国2742.5911.81830.7台湾1972.8406.41566.4澳大利亚1363.8375.6988.2 巴西902.8361.9540.9 俄罗斯892.1495.9396.2注 2 数据来源洹水泛舟的博客 表格 3 2014年我国十大贸易伙伴 贸易国家贸易额进出口出口进口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 欧盟(28 国) 6151.43708.82442.5美国5551.23960.81590.4东盟4803.92720.72083.2香港3760.93631.9129.0日本3124.41494.41630.0韩国2904.91003.41901.5台湾1983.1462.81520.3澳大利亚1369.0391.5977.5俄罗斯925.8536.8416.1巴西865.8348.9516.9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 化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于壹定时期内壹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壹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于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于国际经济学中,我们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为壹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当价格比上升时,我们就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下降时即是贸易条件恶化。 下面我就从经济增长,收入转移,以及贸易政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面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能够说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不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却呈现恶化的趋势。从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来见,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以不变美元价格计)下降了20%(2000年为100,目前为80左右),如果剔除掉2007到2008年间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实际下降10%左右。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使壹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成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反之为进口偏向型增长,而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是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 具体到中国来见,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而实现的出口大均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要素密集的工业制造品,而由于我国于近20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近些年来进出口

贸易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于出口偏向型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因此于壹定程度上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随着经济增长反而恶化的现象。另壹方面,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所出口的产品有较高的替代性、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激烈、主要靠成本优势出口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涨价的空间非常小,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壹。 第二,从收入转移方面来分析。通过国际经济学理论我们知道,如果收入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高,那么收入转移使转出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如果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低,那么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 分析中国的时候,我们应把中国分别作为收入转出国和转入国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而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我们作为转出国的对外援助相对较少,其中主要是向非洲等第三世界贫困国家的转移。我们中国的援助大均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所以非洲的被援助国家且不会拿援助买中国的出口商品,因此从收入转出国的角度见我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当中国作为国际收入转入国,即被援助国家时,中国所利用国际援助的方向大多数于扶贫、教育、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政府管理、紧急救灾援助及灾后重建等方面,而对收入转出国的出口商品购买很少,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贸易条件是改善了。 综合中国作为收入转入国和转出国俩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远大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因为毕竟中国当下仍是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对外转移支付的金额有限,而作为收入转入国的比重更大,所以从俩个角度的综合考虑,于转移支付方面中国的贸易条件是改善的。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摘要: ......................................................................................................................................... - 3 - 关键词:...................................................................................................................................... - 3 - 问题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矛盾.................................................................................. - 3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特点...................................................................................... - 3 -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 3 - 2、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 - 4 - 二、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4 - 1、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 为迅速.......................................................................................................................... - 4 - 2、加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其中进料加工成为最重要的加工贸易形式 ... - 5 - 3、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增长明显 ....................... - 5 - 三、进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5 - 1、进口中短缺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比重上升,机械设备比重上升 ............ - 5 - 2、以中间品为主的格局未变,资本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 - 6 - 四、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6 - 1、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及附加价值仍然呈现低级化.............................................. - 6 - 2、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3、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问题二:如何重建中国对外贸易.............................................................................................. - 7 - (一)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应对美国次贷危 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 8 - (二)及时了解金融危机动态。 ........................................................................................... - 8 - (三)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 - 9 - (四)创新出口方式,开拓新市场。 ................................................................................... - 9 - 参考文献:................................................................................................................................ - 10 -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

贸易: 贸易,是指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通常指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活动或行为。其活动范围,不仅包括商业所从事的商品交换活动,还包括商品生产者或他人所组织的商品买卖活动;不仅包括国内贸易,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在古代市场上,不仅有物质商品贸易,还有奴隶贸易。在现代市场上,除了有形的商品贸易外,还有技术、资金、信息、劳务,以及保险、旅游等无形的贸易活动。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 你知道现在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哪个吗? 美国? 欧盟? 日本? 对不起,都不是。 答案是:东盟。 就在我们南边的东盟。 这是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一次! 新华社日前引述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 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7万亿元,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61万亿元,下降4.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9%。

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下降9.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1%。 中日贸易总值为8463.6亿元,下降0.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7.3%。 数据中,有着太多微妙的信号。 1,因为疫情,很多国家封城封国,工厂停工通产,全球贸易遭遇断崖式下降,中欧、中美、中日贸易额都有所下降,这也在情理之中。 2,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中国和东盟贸易还在增长,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由此,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排名,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要知道,在2019年,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前四名分别是: 第一,欧盟; 第二,东盟; 第三,美国; 第四,日本。 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崛起,原来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被东盟取代了。 但今年前5个月,东盟再进一步,又取代了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不容易,相当的不容易!尤其是全球贸易下滑,中国和东盟贸易还在增长。

[中国,贸易,条件]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 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关税率汇率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 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 商品的价格指数。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帕 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 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 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 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 88年~1991年。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二、中国贸易条 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 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 期计算。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 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 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连年递增。中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正向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迈进。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贸易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更好的指导我国贸易的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的贸易强国之路。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本文研究的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的是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81.4亿美元;2004年,我国加入WTO的第三个年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达到11545.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居全世界第3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7%。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22.8%提高到了2004年的将近70%,中国外贸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这说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 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极大的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如今,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比达到93:7,这一比重不仅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60:40的平均值,也高于发达国家或OECD 成员国80:20的平均值。 2.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由于中国的要素禀赋的特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是通过国有企业放权改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地在中国沿海开放地带形成以轻纺、服装、机电组装为主的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群;二是加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了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业化进程,面向国际市场的轻纺、机电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较快地转化为出口优势,促进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资源密集型为土向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 3.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上升 1995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5%,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日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此后,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增大,2000年达到42. 3%,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日商品的地位。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达777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4.6%,当年机电产品项下实现贸易顺差763.7亿美元。表1反映机电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表1)。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摘要】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之际,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发展外贸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着重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行业间以及各不同性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来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 【Abstract】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when the foreign tra de is fas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time goes by, the imbalance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different kinds of enterprises . Finally,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measurements solve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 ructure. 【Key word】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The cargo trade Service trade Use foreign capital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

第十名:巴西和巴西是中国在南美最大的贸易和电子商务伙伴,2018年上半年是中国第十大贸易和电子商务伙伴。1-6月,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447.8亿美元,其中中国从巴西进口约298.2亿美元,出口149.7亿美元。中国有148.5亿美元的赤字。中国从巴西进口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在“抛弃”美国卖家后增加了对巴西农产品(如大豆)的进口。 第九:上半年俄俄双边贸易额491.4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俄货物266.3亿美元,货物出口约225.12亿美元。赤字41.14亿美元。事实上,近两年中俄贸易额大幅增长。早在2017年,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0.8%,达到840亿美元。俄罗斯总统表示,今年中俄贸易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第八名:上半年,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约251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约245.4亿美元。贸易总额约496.4亿美元,逆差5.6亿美元。 中荷双边贸易的特点是对中国的出口远远少于从中国的进口。2018年上半年,荷兰对华出口61亿美元,对华进口463.5亿美元。中国顺差402.5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是机电产品、家具和玩具、纺织品和原材料以及其他轻工业产品。

第六:2018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贸易总额680.2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423.8亿美元,从中国进口256.4亿美元,对华逆差167.4亿美元。不过,中澳贸易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2017年1-6月,中澳商品贸易和电子商务出口2132.8亿美元。原因可能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对中国发表不利言论有关。 第五,上半年德中双边贸易额为987.1亿美元。上半年,中国从德国进口货物554.6亿美元,对德国出口432.5亿美元,逆差122.1亿美元。2017年,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和贸易伙伴,也是德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进口来源地。 第四:非洲今年上半年,中国与54个非洲国家的贸易额仅为998.4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为19亿美元。事实上,除了与南非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28.8亿美元外,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还不到100亿美元。这样,中非贸易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上半年,日本双边货物贸易1216.2亿美元,中国从日本进口640.8亿美元,对日本出口833.3亿美元,中国顺差192.5亿美元。美元。有分析认为,在美国一再“遗忘”日本的背景下,日本开始关注中国,中日两国即将开启新的经贸合作周期。

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1)

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贸易条件是揭示一国贸易利益变动的重要指标,各国对贸易条件变化趋势都十分 关注。本文的主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净贸易条件变化进行全面 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贸易条件代表性理论的发展与争论进行简要评述, 进而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量数据对我国1990-2013年的净贸易条件指数分阶段的变动情况进 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净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其中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的变动趋 势起到主要作用。产业结构、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一国贸易条件变动的重要因素, 本文结合自90年来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分析,研究净贸易条件的变化,以 及净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和因素,对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贸易效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净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一)数据分析 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1978年为外贸业务统计数,1980年起为海关进出口统计数。 以百万美元为单位计算,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 表一: 表二

表三 净贸易条件 (二)趋势分析 由表格及图像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化区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990-2008年之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均处于上升阶段,而且上升幅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净贸易条件处于一个波动状态;但是进口价格指数一直在出口价格指数之上,而且净贸易指数在80%-110%之间变化。 2008-2009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急剧下降,同样,净贸易条件(N)降低,降低幅度比起1990-2009之间的变化幅度不大;净贸易条件一直在100%之上。 2009-2013年之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但对于N 值,在2009-2011年下降幅度偏大,在2011-2013年趋于平缓。 (三)原因解释 1990-2000年,根据以上分析,从净贸易条件的公式可以看出,净贸易条件是 由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同时决定,而我国净贸易条件自1990年开始, 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其中,1991-1996年,净贸易条件指数已有改善,但还是 低于100%,表明我国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可喜的是,1997-1999年, 略有上升,此后又下降,但净贸易条件已超过100%,这表明我国的贸易条件 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综合分析,虽然我国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商品结构的比较(修改版)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商品结构的比较 一、引言 公元前14——15世纪,我国就开始了对外贸易,始于秦代兴于汉代。汉代两条丝绸之路更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政治文化的交流。而中国封建时期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贸易规模小,多为朝贡贸易,其目的旨在宣扬国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逐渐健全,尤其是在加入了WTO之后,对外贸易更是高速发展,贸易顺差连连攀升,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贸易大国,更有了“世界工厂”之称。 然而,我国是否已是贸易强国?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比重的升高,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我国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汇率升值压力增大,贸易摩擦纷争增多等。我们要如何应对这些发达国家巧立的名目?仅仅关注我国的出口额是否科学?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存在着哪些不足?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外需大量下降,对外贸易发展缓慢,这使许多专家学者都意识到我国最关键的就是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结构的优化,我们不能单纯只强调保增长,同时也要调整结构。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国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仍然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的都是效益低,贸易利益少,附加值低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我国应加快转变商品结构,实现贸易结构优化。 二、中国商品结构变化 一国的出口总是偏重于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依赖于其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资本和技术并不具有优势,只能依赖于对初级产品的出口推动其生产的发展。因此,出口产品结构代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422l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78.5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的是,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据测算,与1995年相比,2004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35%。具体的说,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表现在: 1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地位仍然处于低端 在国际分中,各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沿着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熟练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研发和技术密集型的阶梯由低到高进行升级。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渐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仍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商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因此为众多企业所看中,因此,相对比较而言,势必处于所谓的竞争优势的低端。 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产品技术换代周期长,对品牌认同律认识不够重视,在技术发展时,没有可替代的产品等影响,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2 、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畸形,出现了增量不增价 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2002 年约70% 的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及出口量增长幅度,约20% 的产品出口额增幅高于出口量增幅,余下的基本持平。2003 年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都有显著增长,扭转了2002年量增价减的趋势,出现出口量增加、出口单价提升的情况。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从境外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境内加工后销往境外,所以,出口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进口价格上涨引致的。但资料显示出口价格的上涨落后于进口价格上涨,表明了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未随着出口价格的提高而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此外,2003 年还有少数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量增价减的情况并没有改观。 3 、相关法律处于滞后状态 法律是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我国的法律制定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特别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地方保护主义法、反倾销法等方面,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在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我国政府也未能及时地提供相关的国际规则说明、技术要求解释、市场价格咨询等服务。当然,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严重缺陷:企业往往不重产品技术更新、管理体制创新,片面强调出口数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产品质量,在缺乏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的保证下、在传统的“薄利多销”观念指引下就盲目进入国际市场。这一切均阻碍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当前,由于我国的贸易产品充斥着全世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服装、鞋帽等产品,难免引起某些国家相关制造商的极度恐慌,尽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然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毕竟,我们在各种市场准入面前已经吃了大亏,各国对于中国的产品已经如临大敌。同时,在各种贸易的制裁,以及反倾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吃了太多太多的亏,因此,我国对于相关的法律的制定要全面,否则,会是我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对于我国的企业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原因 及福利影响 国贸1103 郭雪波

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量所换回的进口量的交换比价。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 国际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通过互利贸易,两国的最终消费水平均会告高于封闭条件下的消费水平。因此,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会影响贸易三角及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使国内的消费水平上升。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贸易条件的改善对国家造成的影响将是各个方面的。例如,扩大市场,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有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国际分工,使得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真正能够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中国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如何?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接下来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 根据贸易条件的公式,贸易条件恶化的直接原因是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指数上升。如表1、图3,我们可根据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来判断中国的贸易条件情况。自1990年来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基本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即中国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 表1 1990-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 图1 1990年-2010年中国价格指数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D)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P59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D.经济一体化 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B)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P165 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 C.互惠互利原则 D.透明度原则 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 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 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 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 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B)。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 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 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P45 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 B.50 C.58.3 D.171.4 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1989-2010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相关数据

表1 1989年-2010年中国进口额、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 年份方向金额方向金额进出口总额 1989 X $77,013,323,742 M $73,027,587,689 $150,040,911,431 1990 X $113,826,381,043 M $105,657,952,616 $219,484,333,659 1991 X $132,867,306,356 M $124,156,065,660 $257,023,372,016 1992 X $154,780,149,220 M $158,706,461,121 $313,486,610,341 1993 X $167,758,604,096 M $210,936,229,050 $378,694,833,146 1994 X $223,882,989,320 M $235,376,405,370 $459,259,394,690 1995 X $280,949,371,748 M $266,021,181,605 $546,970,553,353 1996 X $290,670,355,211 M $276,667,794,977 $567,338,150,188 1997 X $351,735,395,616 M $286,663,225,668 $638,398,621,284 1998 X $360,739,651,726 M $295,258,489,376 $655,998,141,102 1999 X $389,119,951,575 M $357,455,227,670 $746,575,179,245 2000 X $511,751,839,583 M $492,507,642,334 $1,004,259,481,917 2001 X $561,400,876,548 M $537,678,285,314 $1,099,079,161,862 2002 X $713,059,243,152 M $668,055,518,845 $1,381,114,761,997 2003 X $1,001,043,205,336 M $942,105,870,636 $1,943,149,075,972 2004 X $1,384,338,822,115 M $1,261,103,659,201 $2,645,442,481,316 2005 X $1,790,735,877,302 M $1,491,903,849,561 $3,282,639,726,863 2006 X $2,283,123,968,000 M $1,802,304,083,679 $4,085,428,051,679 2007 X $2,857,821,980,212 M $2,134,869,753,269 $4,992,691,733,48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

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