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氮、碱解氮测定方法

全氮、碱解氮测定方法

全氮、碱解氮测定方法
全氮、碱解氮测定方法

实验方法:?

一、全氮的测定参见杨剑虹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i]

(一)样品消化法(标准方法)

准备洗净而干燥的100ml开氏瓶(颈长、底圆的硬质烧瓶)或消化管。用差减法精确称取土样。方法是,用长度>=开氏瓶的长条称量纸,在粗天平上称取1.0g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将此盛有土样的称量纸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小数后4位。将开氏瓶横握,将称样纸连同土样插入瓶中,竖直开氏瓶将土样倒入瓶底,稍抖动纸,取出;将称量纸小心放回分析天平,称取纸的重量。前后两次重量之差,即为土样重量。

用皮头滴管加少量纯水润湿土样,在粗天平上称取硫酸铜、硫酸钠混合增温催化剂2.8g (按0.56g/mlH?SO?)加于土样中,加浓硫酸5ml,瓶口插一直径2.5~3cm的弯脚小漏斗,以减少硫酸蒸发(也可加塞过夜,使先行碳化,次日再消煮,则效果更好)。将开氏瓶置于通风橱内的电炉上,瓶颈倾泻在电炉架上成45°角,使消化时样液不至直冲瓶口,且便于回流液能将溅附于瓶壁的土粒冲入瓶底以保证消化完全,同时,不时转动开氏瓶以保证样品完全消化。

另外,也可以用远红外消煮器及不同规格的配套系列消化管(50ml、100ml、250ml)和消化架以代替消化电炉和开氏瓶,其使用效果也令人满意。

消煮时,最初用低温消化,然后逐步升温,消化至溶液呈淡蓝色后,继续消煮半小时到一小时。取下,观察瓶底土样应无土壤颜色,一般消煮后土样呈白色,如有少数黑色颗粒,系黑色矿物,无妨。

稍冷,待消化液尚未结块时,缓缓加入少量纯水冲洗瓶口和小漏斗内外,使水流入开氏瓶中,在淋洗瓶内壁周围,使总体积为30ml,若当天不蒸馏,应用胶塞塞紧瓶口,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氨影响测定结果。

如只用部分消化液蒸馏,或者用扩散法、电极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则需要将消化液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二)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蒸馏法

操作步骤:先将半微量蒸馏装置按图【ii】装好。开启蒸汽发生瓶加热电源,待瓶内水开始沸腾时,开启冷凝水龙头,让冷凝水开始循环;开启蒸馏瓶(内套瓶)蒸汽进口,关闭蒸馏瓶废液排出口,用蒸汽冲洗蒸馏瓶3-5分钟,至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水滴不使硼酸——指示剂变色(或ph试纸检查显中性)为止。关闭蒸馏瓶蒸汽进口,吸空蒸馏瓶内液体到外

室中(注意:此时应保证有其他蒸馏瓶的蒸汽进口是开启的,否则,会因蒸汽无出口而导致蒸汽发生瓶爆裂伤人)。

打开废液排出口,将消化液通过加样杯转入定氮内室(此时应确保废液口开启,否则加入的样液会被倒吸至外室而使测定报废),用纯水少量多次冲洗开氏瓶(或消化管)和加样杯,让洗液无损地流入内室,但应注意内室溶液的总体积不得超过50ml。轻轻插下磨砂玻璃塞(过紧不易拔出),在加样杯中加1/2~2/3的纯水密封以防漏气。取100~500ml三角瓶、加入2%硼酸一—指示剂混合液约5ml,将此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冷凝管下端管口与瓶内液面的高度不得超过4cm。从加碱杯中放入10ml/LNaOH约20ml,此时应有棕色或

黑色絮状沉淀产生(否则,加碱量不足)。开启进气口,关闭废液排出口(注意:顺序决不能颠倒,否则溶液会产生倒吸而导致失败),开始蒸馏。

蒸馏10~15分钟后,用ph试纸检查冷凝管下端流出的溶液不呈碱性即可关闭进气口,

移开冷凝管下端的三角瓶用于滴定。待内室的蒸馏液全部吸于外室后,将加样杯中的水分2~3次放入内室冲洗,此时可见到洗涤溶液很快被吸于外室。最后,打开废液排出口、排尽废液。如需要计息测定样品,此废液排出口切勿夹紧,而应保持开启,以防加样品时发生倒吸造成损失。

用微量滴定管盛0.01~0.02ml/L标准酸滴定接收三角瓶内溶液至紫红色为止,记录标准酸的用量。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土样外、其他同样品操作。

注意事项:1、使用整流器时,应注意避免气路全部堵塞。以防损坏仪器和因爆炸伤人。2、烧瓶(蒸汽发生器)内最好加预先加热的纯水,既可缩短达到沸腾的时间,也可保持烧瓶的清洁,不结水垢。

3、冷凝水的流速应调节到正常蒸馏时冷凝管下端不发烫,流出液温度不高于40°C,否则,易造成N的损失。

4、废液管中排出的废液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碱度,与皮肤接触易造成严重烫伤,在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计算结果:

N(g/kg)=[M( V-V )*0.014]/W *1000

式中:M—HCL的摩尔浓度;

V—滴定样品时消耗的标准酸毫升数;

V—滴定空白时消耗的标准酸毫升数;

W—烘干土样=样重*水分系数;

0.014—1毫摩尔的标准HCL相当于0.014g氮;

1000—换算成g/kg。

扩散法:

操作步骤:样品消化与蒸馏法相同,但应将消化液定容成100ml@。

在扩散皿@的内室加2%的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约2ml,再取定容后的消化液5~10ml于外室(含氮低于2.0g/kg的样品吸取10ml,高于2.0g/kg吸取5ml);然后在外圈的边沿上涂一

薄层碱性甘油胶水或阿拉伯胶,盖上毛玻璃盖(注意:毛面应向扩散皿)并推开一窄缝,用

可调定量加液器迅速从窄缝注入5mol/LNaOH2~3ml于外室@,随即将毛玻璃盖好不使漏气(为了不使毛玻璃滑走,可用橡皮筋将扩散皿和毛玻璃片捆好固定。),轻轻旋转扩散皿,时

NaOH与消化液混匀(注意:不能让碱液溅入内室)。

将上述扩散皿在室温条件下扩散24小时@以上。移去毛玻璃盖,此内室应为蓝色,用微量滴定管以0.01mol/L标准HCL滴定内室硼酸吸收的氮。至硼酸液颜色由蓝色转成紫红色为终点,记录标准酸的消耗量。

计算结果

N(g/kg)=[M( V-V )*0.014*P]/W *1000

式中:M—HCL的摩尔浓度;

V—滴定样品时消耗的标准酸毫升数;

V—滴定空白时消耗的标准酸毫升数;

W—烘干土样=样重*水分系数;

P—定容体积/分取体积;

0.014—1毫摩尔的标准HCL相当于0.014g氮;

1000—换算成g/kg。

(二)碱解氮的测定[iii]

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mm筛的风干土样2.00g,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可水平地轻轻的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在扩散皿内室中加2%硼酸——指示剂混合液2ml,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上涂一薄层碱性甘油,将毛玻璃片的毛面朝向皿方盖好,观察应有一圆形闭合图案,说明玻璃片与皿边完全粘合,再轻轻推开毛玻璃,使扩散皿露一条窄缝,用定量加液器小心迅速加入10.0ml的1mol/LNaOH溶液于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盖严。

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用橡皮筋固定皿和盖,于40°C恒温箱中保温24小时。恰好224小时候取出扩散皿,及时打开皿盖,用微量滴定管装0.01mol/L标准HCL 滴定内室中的硼酸液(用小玻璃棒搅拌)至淡紫红色。记下标准HCL用量(本实验可不做空白测定)。

结果计算:土壤碱解氮mg/kg土=MV*14/W *1000

式中:M—标准盐酸的摩尔浓度;

V—标准盐酸的毫升数;

W—土样干重=样重*水分系数;

14—1毫摩尔的标准HCL相当于14g氮;

1000—换算成1000g土的改算值。

[i] 杨剑虹.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8, 38-48.

[ii] 杨剑虹.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8, P43,图3-1

[iii] 杨剑虹.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8, 49-50.

土壤检测方法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称取通过孔径筛的风干试样,(一般为,精确到),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滴定管准确加入 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个试管口插入一玻璃漏斗。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笼中,沉入加热至185℃-190℃的油浴锅内,试管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度下降至170-180℃,待试管内溶液开始沸腾开始计时,此刻必须控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沸腾,其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中晃动几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180℃,5min±后取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壁的油液。把试管内的消煮液及土壤残渣无损的转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控制在50-60ml。加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变色过程是橙黄-蓝绿-棕红。 空白试验:称取石英砂,其他步骤相同。 如果试样滴定所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到空白的1/3,则有氧化不完全的可能,应减少称样量重测。 结果计算: 有机质(%)=c×(V0-V)××××100/m V0:空白试验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 V:试样测定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

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风干试样的质量,g 土壤全氮的测定方法 称取通过孔径筛的风干试样(含氮约1mg,精确到)。 1.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加速剂,加水约2ml湿润试样,再加8ml浓硫酸,摇匀,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用小火加热,待管反应缓和时,(约10~15min),加强火力至375℃,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白烟消失),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2.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1ml高锰酸钾溶液,轻轻摇动消煮管,缓缓加入2ml 1:1硫酸溶液,不断转动消化管,放置5min后,再加入1滴辛醇。通过长颈漏斗加(±)还原铁粉送入消化管底部,瓶口盖上弯颈漏斗,转动消化管,使铁粉与酸接触,待剧烈反应停止时(约5min),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缓缓加热45min(管内土液应保持微沸,以不引起大量水分丢失为宜)。停止加热,待消化管冷却后,加加速剂和5ml 浓硫酸,摇匀,待蒸馏。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蒸馏前先按仪器使用说明检查定氮仪,并空蒸洗净管道。待消煮

土壤生理生化参数测定方法大全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过氧化氢酶,高锰酸钾滴定法(周礼恺,张志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J].土壤通报,1980,11(5):37-38.) (1)所用试剂 ①0.3%的过氧化氢(现配):1ml过氧化氢(30%)定容至100ml ② 1.5M硫酸:80ml浓硫酸定容至1L ③0.02M高锰酸钾(最多保存2周):3.16g高锰酸钾定容至1L (2)测定步骤 ①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置于100ml锥形瓶中,然后注入40ml蒸馏水和5ml0.3%过氧化氢。另设对照(往瓶中注入40ml蒸馏水和5ml0.3%过氧化氢,不加土样)。 ②将瓶塞紧,置于120次/分钟往返式摇床上(温度调至25度,放干水),震荡20min。停止震荡,注入5ml1.5M硫酸以终止反应。将瓶中内容物用定量滤纸过滤。 ③取25ml滤液用0.02M高锰酸钾滴定至微红色。(对照,将5ml0.3%过氧化氢与40ml水、5ml1.5M的硫酸混合,取25ml该混合液,用0.02M的高锰酸钾滴定至微红色)。 (3)结果计算 从用于滴定原始的过氧化氢所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A)中,减去用于滴定土壤滤液的高锰酸钾的量(B),获得的差(考虑高锰酸钾滴定度的校正值T)即为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A-B)﹡T。 过氧化氢酶活性以20min1g干土的0.02M 的高锰酸钾的ml数表示,单位0.02M MnkO4ml/20min·g

蔗糖酶,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75-276.) (1)所用试剂 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2.5g二硝基水杨酸,溶于100ml2M氢氧化钠(8gNaOH溶 于100ml水)和250ml水中,再加150g酒石酸钾钠,用水稀释至500ml(不能超过7d)②PH5.5磷酸缓冲液:1/15 mol/L磷酸氢二钠(23.87 g Na2HPO4·12H2O溶于1 L蒸馏水 中)25mL加1/15 mol/L磷酸二氢钾(9.078 g KH2PO4 溶于1 L蒸馏水中)475mL即成。 ③8%蔗糖溶液:8g蔗糖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④甲苯 ⑤标准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先在50-58 ℃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然后取500 mg溶于100 mL苯甲酸溶液中(5 mg/mL),即成标准葡萄糖溶液。再用标准液制成1 mL含0.3-1.3 mg 葡萄糖的工作溶液。(即吸取5mg/ml的标准液3、5、7、9、11、13ml定容至50ml)标准曲线绘制:取1ml不同浓度的工作液,并按与测定蔗糖酶活性同样的方法进行显色,比色后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 (2)操作步骤 ⑥称5 g风干土,置于50 mL三角瓶中,注入15 mL8%蔗糖溶液,5 mL pH 5.5磷酸缓冲 液和5滴甲苯。 ⑦摇匀混合物后,放入恒温箱,在37 ℃下培养24 h。到时取出,迅速过滤。从中吸取滤 液l mL,注入50 mL容量瓶中,加3 mL 3,5-二硝基水杨酸并在沸腾的水浴锅中加热10min,随即将容量瓶移至自来水流下冷却3 min。 ⑧溶液因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因而呈橙黄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 mL,并在分 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08 nm处进行比色。 ⑨为了消除土壤中原有的蔗糖、葡萄糖而引起的误差,每一土样需做无基质对照,整个 试验需做无土壤对照。 (3)结果计算 蔗糖酶活性以24h后1g土壤葡萄糖的毫克数表示:葡萄糖(mg)=a﹡4 式中a表示从标准曲线查得得葡萄糖毫克数4表示换算成1g土的系数

废水中总氮的测定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废水中总氮 1 方法原理 在60℃以上的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1/2O2 KHSO4---K++HSO4- HSO4----H++SO42- 加入氢氧化钠中和掉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完全分解。 在120-140℃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做氧化剂。不仅可以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也氧化为硝酸盐。硝酸根离子对220nm波长光有特征吸收,用标准溶液定量。 溶解性的有机物在220nm处也有吸收,故根据实践,引入一个经验校正值。该校正值是在275nm处测得吸光度的2倍2A275。在220nm 处的吸光值减去经验校正值即为硝酸盐离子的净吸光值(A=A220-2A275)。 2 干扰及消除 (1)水样中有六价铬及三价铬时,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消除。(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盐酸后可消除。 3 方法的测定范围 适用于地面水,测定范围为0.05-4mg/l。 4 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压力锅,压力1.1-1.3kg/cm2,相应的温度为120-124℃ (3)25ml具塞比色管。每组3个,2各组作曲线16只,共38个。(4)移液管、容量瓶等玻璃仪器。 5 试剂

1)无氨水:用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每升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蒸馏。 2)20%的氢氧化钠:称取20g氢氧化钠,于无氨水中至100ml。(调pH)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15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至1000ml。存于塑料瓶中,可存一周。 4)1+9盐酸。 5)硝酸钾标准溶液: (1)储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烘干4小时的优级纯硝酸钾(KNO3)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定容。此溶液为100ug/ml 硝酸盐氮。加入2ml三氯甲烷为保护剂,稳定6个月。 (2)使用液:将储备液稀释10倍。取10ml稀释至100ml,含硝酸盐氮10ug/ml 6 步骤 6.1 校准曲线绘制(2个组) (1)分别吸取0、0.5、1.00、2.00、3.00、5.00、7.00、8.00ml硝酸钾标准使用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用纱布和纱绳裹紧管塞,以防溅出。 (3)将比色管置于压力锅中,升温至120-124℃(或顶压阀放气时)开始计时,加热0.5h。 (4)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冷至室温。(5)加入(1+9)盐酸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 (6)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比色皿分别在220nm和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校正的吸光度(A=A220-2 A275)绘校准曲线。 6.2 样品测定

土壤碱解氮测定

实验四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的方法。 二、内容与原理 土壤水解性氮或称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铵和易水解蛋白质)。用碱液处理土壤时,易水解的有机氮及铵态氮转化为氨,硝态氮则先经硫酸亚铁转化为铵。以硼酸吸收氨,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水解性氮含量。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扩散皿、毛玻璃、恒温箱、半微量滴定管(5毫升) 试剂: (1)1.07molL-1Na0H:称取42.8克NaOH溶于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升。 (2)2%H3BO3指示剂溶液:称取H3BO3 20克加水900毫升,稍稍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混合指示剂20毫升(0.099克溴甲酚绿和0.066克甲基红溶于100毫升乙醇中)。然后以0.1m0lL-1NaOH调节溶液至红紫色(pH约为5)最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合均匀贮于瓶中。 (3)0.005molL-1H2SO4标准液:取浓H2S04 1.42毫升,加蒸馏水5000毫升,然后用标准碱或硼砂(Na2B407·10H2O)标定之。 (4)碱性甘油:加40克阿拉伯胶和50毫升水于烧杯中,温热至70——80℃搅拌促溶,冷却约1小时,加入20毫升甘油和30毫升饱和K2CO3水溶液,搅匀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及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硫酸亚铁粉:FeSO4.7H2O(三级)磨细,装入玻璃瓶中,存于阴凉处。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筛的风干土样2克(精确到0.01克)和硫酸亚铁粉剂0.2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铺平。 2、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毫升2%含指示剂的硼酸溶液,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并旋转之,使毛玻璃与扩散皿边缘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毫升1.07molL-1NaOH液于扩散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旋转盖严,在实验台上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并用橡皮筋固定;随后小心放入40℃的恒温箱中。 3、24小时后取出,用微量滴定管以0.005molL-1的H2SO4标准液滴定扩散皿内室硼酸液吸收的氨量,其终点为紫红色。 另取一扩散皿,做空白试验,不加土壤,其他步骤与有土壤的相同。 五、作业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 C×(V-V0) ×14 土壤中水解氮(mgkg-1)=——-----------------———×1000 W C——H2S04标准液的浓度 V——样品测定时用去H2S04标准液的体积 V0——空白测定时用去H2S04标准液的体积 14——氮的摩尔质量 1000——换算系数 W——土壤重量(克) 六、注意事项

水中总氮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测定规程规定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 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2.测定原理 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下面公示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A成正比。 A=A220-2A275 3.仪器设备 3.1 紫外分光光度计:配有10mm石英比色皿。 3.2高压蒸汽灭菌器:最高工作压力不低于1.1~1.4kg/cm2,;最高工作温度不低 于120~124℃。 3.3玻璃具塞比色管:25ml。 3.4 分析天平:精度0.01g。 3.5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4.试剂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4.1 蒸馏水。 4.2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10.0g过硫酸钾(进口试剂)溶于15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3.75g氢氧化钠溶于75m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25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4.3 (1+9)盐酸溶液:取100ml浓度为1.19g/ml的盐酸于900ml蒸馏水中混匀。 4.4 (20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5 (20g/L)氢氧化钠溶液:取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 ml,用水稀释至100ml。 4.6 浓硫酸:ρ(H2SO4)=1.84g/ml

土壤实验测定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测试项目 1、有机质 2、速效磷 3、速效钾 4、碱解氮 5、缓效钾 6、全氮 7、电导和pH 8、植物氮磷钾 9、植物微量元素的测定(Fe、Mn、Cu、Zn、Ca、Mg) 10、土壤中的微量元素(Fe、Mn、Cu、Zn)11、水中铵态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12、土壤有效S的测定 13、硝态氮的测定 一、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试剂: 1、L的FeSO 4 溶液:(化学纯)溶于1L水,再加5ml浓硫酸。 2、重铬酸钾-浓硫酸混合液:称(通常可直接称40g),加1L水溶解,在加1L浓硫酸。 (为防止结晶,经验是400ml水溶解重铬酸钾,用600ml水稀释浓硫酸,在混合)。 3、邻啡啰啉指示剂:邻啡啰啉+溶于100ml水里,储存在棕色瓶中。 4、Ag 2SO 4 :防止氧化物(Cl-)的干扰,约加左右。(石灰土壤一般不用) 5、重铬酸钾标准液的配制:重铬酸钾(分析纯)加400ml水,加热溶解,定容1L。 设备: 消煮炉、消煮管、万分之一天平、2L大烧杯、大储存瓶、瓶口分液器(10ml)、酸式滴定管、三角瓶、洗瓶 实验步骤: 1、称()土样至消煮管,加入10ml重铬酸钾-浓硫酸混合液,摇匀。 2、放入消煮炉(190℃)沸5min。 3、完全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滴定。(橙黄→蓝绿→转红) 注意:滴至快终点时用洗瓶洗壁,减少误差。

每批样3空白。 每天对FeSO 4 标定一次。(标定方法2:重铬酸钾溶于50—70ml水+5ml浓硫酸+邻啡啰啉指示剂) 计算公式:方法1:CFeSO 4=(标准重铬酸钾质量/M重铬酸钾)*6*5/消耗FeSO 4 体积 5表示每次吸重铬酸钾标准液5ml 方法2:CFeSO 4=(消耗FeSO 4 体积*)ppm 有机质(g/Kg)={CFeSO 4*(V -V)*10-3*3***1000}/样重 加Ag 2SO 4 时,校正系数变为。(为氧化校正系数) 有机质(g/Kg)={CFeSO 4 *(V -V)*10-3*3***1000}/样重 2重铬酸钾+3C→ 重铬酸钾+6FeSO 4 → 滴定平行误差kg 二、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硫酸钼锑抗比色法) 试剂: 1、4mol/LNaOH:4gNaOH+25ml水 2、LNaHCO 3浸提剂:42gNaHCO 3 +1L水,用4mol/LNaOH调pH≈ 3、稀硫酸溶液:153ml浓硫酸+400ml水,待其冷却 4、5g/L酒石酸锑钾溶液:酒石酸锑钾+100ml水 5、L钼锑抗存储液:10g钼酸铵+300ml水,水浴加热到60℃使其溶解,冷却后将配好 的稀硫酸溶液缓缓到入钼酸铵溶液,在冷却后,加入100ml5g/L的酒石酸锑钾溶液,总体积定容1L,存储于棕色瓶中,可以长期保存。 6、钼锑抗显色剂:称抗坏血酸+100ml钼锑抗存储液。(现配现用,24h以内) 7、二硝基酚指示剂:,6—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8、无磷活性炭:用1:1的盐酸(1L水+1L浓盐酸)浸泡活性炭24h,用NaHCO 3 淋洗5 次,再用水淋洗5次,检查至无磷为止。(AgNO 3 检查) 9、1000ppmP标准储存液:取105℃烘干4h的纯磷酸二氢钾(优级纯)+水200ml+5ml 浓硫酸,定容1L 10、P标准液:取磷标准储存液准确稀释20倍,其浓度为5mg/L,不易长期保存。 设备: 液枪(1ml、5ml、10ml)、小试管、分光光度计、混匀器、瓶口分液器(50ml)、细口瓶、振荡器、万分之一、百分之一天平、滤纸、烘箱 实验步骤: 1、称(1mm)土样至细口瓶(必要时小半勺无磷活性炭)+50mlNaHCO 3 ,振荡30min 2、过滤,吸2ml待测液至小试管+1ml显色剂,摇匀(除CO 2 )+7ml水,摇匀,30min后在660nm下比色(预热30min左右)。722分光光度计是880nm,721是700nm。 标准曲线的制作: Y——对应浓度(在Excel中第二列) 计算公式: 根据标准曲线算出对应P的浓度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一、仪器与试剂 1、主要仪器 百分之一天平;滴管,恒温箱;扩散皿 2、试剂 (1)1.0mol/L NAOH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40克,用水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L。(2)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甲基红0.066克,溴甲酚绿0.099克,溶解在100ml 95%酒精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溶液呈紫红色。此时溶液PH值应为4.5 (3)2%硼酸溶液:称取分析纯硼酸20克,溶解于1L蒸馏水中。 (4)0.01mol/L(1/2H2SO4)标准溶液:量取密度1.84g/ml浓硫酸0.28ml,注入1L蒸馏水中,用标准硼砂溶液标定之。标定方法如下: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硼砂Na2B4O7.10H2O 1.9071g,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即为0.01mol/L的标准溶液。吸取该溶液3份,各25.00ml,分别放入3个100-150ml三角瓶中,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上述标准硫酸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红色为终点。设硫酸溶液用量3份重复的平均值为V毫升,则c(1/2H2SO4)=0.01×25/V (5)碱性甘油:在100ml甘油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克,隔一定时间后搅动一次,使其达到饱和为止(使甘油变稠2-3天后即可使用)。 二、步骤 1、准确称取通过100目筛(0.15mm)的风干土壤样品2.00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中,水平地轻轻转动扩散皿,使样品铺平。 2、在扩散皿(使用前在稀酸中浸泡)的内室中加入2ml 2%硼酸溶液,并加一滴混合指示剂,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上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盖并旋转,使之密合。在慢慢转动毛玻璃盖使外室的一边在毛玻璃盖小缺口处露出。 3、用移液管由小缺口处向外室加入10ml 1.0mol/L NaOH溶液,立即盖严。小心地水平转动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用橡皮筋扎好,放入40℃温箱中,恒温24小时后取出,再以0.01 mol/L 1/2H2SO4标准溶液滴定硼酸溶液中所吸收的氨,溶液颜色由蓝绿变为微红色为终点。 三、结果计算 碱解氮(mg/kg土)= [c×(V-V0) ×14×1000]/m c-1/2H2SO4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样品时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0-空白试验时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14-氮原子的豪摩尔质量,mg; m-土样的质量,g; 1000-换算成每千克样品中氮的毫克数的系数。

水质总氮的测定

水质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目的 1.1 了解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原理 1.2 掌握水样消解的方法 1.3 了解总氮的来源 1.4 掌握紫外光度计的使用 1.5 掌握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区别工作曲线与标准曲线。 2 测定原理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含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在消解条件下碱性溶液中可水解的有机氮的总和。水体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硫酸钾是强氧化剂,在60℃以上水溶液中可进行如下分解产生原子态氧: K2S2O8+H2O 2KHSO4+[O]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40℃高压水蒸气条件下可将大部分有机氮华合物及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以CO(NH2)2代表可溶有机氮合物,各形态氮氧化示意式如下:CO(NH2)2+2HaOH+8[O]→2NaNO3+3H2O+CO2 (NH4)2SO4+4NaOH+8[O] 2NaNO3+Na2SO4+6H2O NaNO2+[O] →NaNO3 硝酸根离子在紫外线波长220nm有特征性的量大吸收,而在275nm波长则基本没有吸收值。因此,可分别于220和275nm处测出吸光度。A220及A275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A= A220—2A275 (1) 按A的值扣除空白后用校准曲线计算总氮(以NO3——N计)含量。 3 试剂 3.1 无氮化合物的纯水 3.2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称取2.0氢氧化物(NaOH A.R),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3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08 A.R),另称取15g氢氧化钠(NaOH A.R)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最长可保存一周。 3.4 盐酸溶液(1+9) 量取1份HCl(A.R)与9份水混合均匀。 3.5 硝酸钾标准溶液(以计),100mg/L:NNO3 硝酸钾(KNO3 ,A.R)在105—110℃烘箱中烘干3h,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 溶于纯水中,移至1000ml溶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在0~10℃保存。可稳定六个月。 3.6 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以计),10.0mg/L NNO3 用硝酸钾标准溶液(3.5)稀释10倍而得,使用时配制。 3.7 硫酸溶液(H2SO4,A.R)ρ=1.84 3.8 硫酸,(1+35) 1体积硫酸(3.7)与35体积水混合均匀。 4 仪器和设备 4.1 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化色皿。 4.2 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压力为1.1—1.4kg/cm2),锅内温度相当于120—140℃。 4.3 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l。

土壤速效氮(碱解氮)的测定

土壤速效氮(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一、试验仪器 扩散皿、半微量滴定管、恒温箱、毛玻璃、橡皮筋、碱性胶液 二、试验药剂 NaOH、H3BO3、甲基红---溴甲酚绿、盐酸、浓硫酸、硫酸亚铁、阿拉伯胶、甘油、K2CO3、硫酸银 三、溶液配制 1、NaOH溶液(1.0 mol/L) 称取NaOH 40.0g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L。 2、H3BO3---指示剂溶液 称取20g H3BO3溶于1L水中,每升H3BO3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mL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微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8 。指示剂用前与硼酸混合,此试剂不宜久存。 3、H2SO4标准溶液(0.005 mol/L) 量取H2SO42.83mL,加蒸馏水稀释至5000mL,然后用标准碱或硼酸标定,此为0.0200 mol/L(H2SO4)标准溶液,再将此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4倍,即得0.0050 mol/L(H2SO4)标准溶液。 4、硫酸亚铁粉末(FeSO4-7H2O) 5、碱性胶液 取阿拉伯胶40.0g和水50mL在烧杯中热温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加入甘油20mL和饱和K2CO3水溶液20mL,搅拌、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和不容物,清夜贮于具塞玻瓶中备用。 6、硫酸银(AgSO4)饱和溶液 四、试验步骤: 1、称取通过18号筛(1mm)风干的土样2.00g置于洁净的扩散皿外室;

2、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均匀铺平; 3、取H3BO3—指示剂溶液2 mL 放入扩散皿内室; 4、在扩散皿外室边缘涂碱性胶液; 5、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皿边与毛玻璃完全黏合; 6、再渐渐转开毛玻璃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 7、迅速加入1 NaOH 溶液10.0 mL ,立即盖严; 8、轻轻旋转扩散皿让碱溶液盖住所有土壤; 9、用橡皮筋圈紧,使毛玻璃固定; 10、随后小心平放在40℃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h后取出(可以观察到内室应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5或0.01 mol/L 硫酸标准液滴定 注意:在样品测定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五、结果计算 碱解氮(N)含量(g/kg)= c*(V-V0)*14.0 *1000 m 式中:c---0.005 mol/L(1/2H2SO4)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样品滴定用去0.005 mol/L(1/2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滴定用去0.005 mol/L(1/2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4.0—氮原子的摩尔质量 m----样品质量g 1000---换算系数(包括mL换算为L,1/1000;g换算为mg,1/1000;换算为kg土,1/1000) 注: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5mg/kg

总氮的测定方法

总氮的测定方法 (1)、原理 当样品与浓硫酸和硫酸钾的混合物(沸点315~370℃)在催化剂硫酸铜或硫酸汞存在时,一起加热,其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加入NaOH溶液使之成碱性,蒸镏使氨释放出来并以硼酸吸收,然后用硫酸滴定硼酸铵。 此法测得的总氮包括了有机氮和原来即以氨态存在的氮,但不包括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形式存在的氮,有机氮中的某些化合物如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吡啶、叠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等也未包括在内。以此法测定的总氮称之为凯氏(Kjeldagl)氮,即TKN。测定同一水样中氨态氮含量后,总凯氏氮和氨态氮的差值即为有机氮。 ------------------------------------------------------- (2)、药品与仪器 ①、浓硫酸,密度1.84g/cm3; ②、50% NaOH溶液; ③、10% CuSO4溶液; ④、4%硼酸溶液; ⑤、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 ⑥、0.020mol/L(1/2H2SO4标准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硫酸2.80ml,溶于1000ml蒸镏水中,得到约0.10mol/L(1/2H2SO4)溶液,用碳酸钠标定。然后从中吸取200ml,用蒸镏水稀释至1000ml备用。 ⑦、混合指示剂:取0.05g甲基红和0.10g溴甲酚绿溶于100ml乙醇中; ⑧、1%酚酞的乙醇溶液; ⑨、4%Na2S。9H2O溶液; ⑩、蒸镏水:将普通蒸镏水酸化后加入KMnO4进行蒸镏,并重复蒸镏一次,以使其中不含有任何铵盐或氨。本试验所用蒸镏水均应经过这样的处理; ⑩、浮石:在蒸镏水中煮沸后干燥备用; ⑩、600瓦可调温电炉两台; ⑩、凯氏烧瓶及凯氏蒸镏装置 (3)、操作步骤 操作可分为消化、蒸镏和滴定三个步骤。 ①、消化: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以含氮0.5~10mg为宜)的废水水样置于凯氏烧瓶,加入10ml浓硫酸、5克硫酸钾或硫酸钠、1ml硫酸铜溶液,并放入几块沸石,将凯氏烧瓶以45度的角度固定于通风橱内加热煮沸,烧瓶内将产生白烟。继续煮沸,烧瓶中颜色逐渐变黑,直至溶液完全透明无色或浅绿色。再继续煮沸20分钟。 ②、蒸镏: 将凯氏烧瓶冷却,以约150ml蒸镏水冲洗烧瓶壁,加入2.5ml硫化钠溶液和3~5滴酚酞,然后缓慢沿壁加入50mlNaOH溶液尽量使其不与烧瓶内液体混合。立刻将烧瓶按图所示安装到蒸镏装置上去(事先安装好含50ml硼酸的吸收瓶),小心转动烧瓶使烧瓶内的两层液体混合并开始加热。煮沸20~30分钟或在不使用蒸气发生器时蒸发至烧瓶内液体体积减少至原体积约约1/3时,停止蒸镏。 ③、滴定: 卸下吸收瓶,加入几滴混合指示剂,以0.02mol/L(1/2H2SO4)滴定至溶液变为紫色。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08.09

实验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碱解扩散法)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的方法。 二、内容与原理 土壤水解性氮或称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铵和易水解蛋白质)。用碱液处理土壤时,易水解的有机氮及铵态氮转化为氨,硝态氮则先经硫酸亚铁转化为铵。以硼酸吸收氨,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水解性氮含量。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扩散皿、毛玻璃、恒温箱、半微量滴定管(5毫升)、皮筋 试剂: (1)1.8molL-1Na0H:称取72克NaOH溶于水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 (2)2%硼酸溶液:称取硼酸20克,用热蒸馏水(约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0ml,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PH至4.5(定氮混合指示剂显淡红色)。 (3)定氮混合指示剂: 0.5克溴甲酚绿和0.1克甲基红放入玛瑙研钵中,加入100毫升95%的乙醇研磨溶解。然后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PH至4.5。最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合均匀贮于瓶中。 (4)特制胶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溶于丙三醇中,搅拌均匀。即可。 (5)硫酸亚铁(粉状):FeSO4.7H2O(三级)磨细,装入玻璃瓶中,存于阴凉处。 (6)0.01 molL-1盐酸标准溶液:将1 molL-1的溶液稀释100倍。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筛的风干土样2克(精确到0.001克)和硫酸亚铁粉剂1克(一般适量即可)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铺平。 2、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毫升2%硼酸溶液,并加入1滴定氮指示剂,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特制胶水,盖上毛玻璃,并旋转之,使毛玻璃与扩散皿边缘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毫升1.8molL-1NaOH液于扩散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旋转盖严。 3、在实验台上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并用橡皮筋固定;随

《总氮的测定方法》练习题(精)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环境监测》练习题 《总氮的测定方法》练习题 备注:每题后面的简单、一般、困难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 1.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有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 A )后可消除。(一般) 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钾 D、氯化钠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水样采集后立即用硫酸酸化到pH<2,在( B )h内测定。(一般) A、12 B、24 C、48 D、72 3.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配制1000mL硝酸钾贮备液时加入2mL( A ),贮备液至少可稳定6个月。(一般) A、三氯甲烷 B、三乙醇胺 C、乙醇 D、丙酮 二、判断题 1.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 )(简单)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有影响。(× )(一般) 3.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也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 )(困难) 三、问答题 1.简述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原理?(困难) 答案:在60?C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产生氢离子。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C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同时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20nm和275nm 波长处,分别测出收光度值A220及A275,按A=A220-A275,求出校正吸光度A,查校准曲线计算总氮含量(以NO3--N计)。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主要干扰物有哪些?如何消除? (困难) 答案:(1)水样中含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干扰测定,可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消除影响;(2)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有影响,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可消除。

土壤速效氮含量的测定

1、土壤速效氮含量的测定(碱解氮) 1.原理 在扩散皿中,用1molL-1 NaOH 水解土壤,使易水解态氮碱解转化为NH3,NH3扩散后为H3BO3所吸收。H3BO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由此计算土壤总碱解氮的含量。 2.试剂 1.0 molL-1 NaOH:40.0g化学纯NaOH溶于1L水中。 2% 硼酸指示剂:溶解20g 纯的硼酸于700ml热水中,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酒精和20ml 混合指示剂(秤取甲基红0.033g和溴甲酚绿0.066g溶解于100ml酒精中),混合后,小心加入0.05molL-1NaOH 调节至溶液为粉红色(调至粉红色的标准是用1ml硼酸溶液加1ml蒸馏水时,刚察觉到粉红色变为淡红色)。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0.005 molL-1H2SO4标准溶液:量取H2SO4 2.83 ml,加蒸馏水稀释至5000ml,然后用标准碱或硼酸标定之,此为0.02**moll-1标准H2SO4溶液,再将此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4倍,既得0.005**moll-1H2SO4标准液。 碱性胶液:阿拉伯胶40.0g和水50ml在烧杯中热温至70-80℃,搅拌促溶,约1小时放冷。加入20ml甘油和20ml 饱和K2CO3水溶液,搅拌、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清夜贮于具塞玻瓶中备用。 3.操作步骤 秤取风干土样(1mm)2.00g。均匀地普散在扩散皿外室。取2mlH3BO3-指示剂溶液放于扩散皿内室,然后在扩散皿外室边缘涂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毛玻璃完全粘合。再渐渐转开毛玻璃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olL-1,立即盖严,轻轻旋转扩散皿,让碱溶液盖住所有土壤。再用橡皮筋圈紧,使毛玻璃固定。然后小心平放在40±1℃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0.5h后取出(可观察到内室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5或0.01molL-1H2SO4标准溶液滴定。 4.结果计算 (V-V0)*N*14.0 水解性氮(ppm)=————————*103 W 式中:N---H2SO4标准液的当量浓度; V---样品滴定时用去的H2SO4的标准液体积(ml) V0---空白试验滴定时用去的H2SO4的标准液体积(ml) 14.0---每毫克当量N的重量(mg) 103---将mg改算为ppm的因素。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为5ppm。

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全解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由有机质的交换基与无机质的交换基所构成,前者主要是腐殖质酸,后者主要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土壤中互相结合着,形成了复杂的有机无机胶质复合体,所能吸收的阳离子总量包括交换性盐基(K+、Na+、Ca++、Mg++)和水解性酸,两者的总和即为阳离子交换量。其交换过程是土壤固相阳离子与溶液中阳离子起等量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指标,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之一。 测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若干种,这里只介绍一种不仅适用于中性、酸性土壤,并且适用于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EDTA—铵盐快速法。 方法原理采用0.005mol/LEDTA与1mol/L的醋酸铵混合液作为交换剂,在适宜的pH 条件下(酸性土壤pH7.0,石灰性土壤pH8.5),这种交换络合剂可以与二价钙离子、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铝离子进行交换,并在瞬间即形成为电离度极小而稳定性较大的络合物,不会破坏土壤胶体,加快了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交换速度。同时由于醋酸缓冲剂的存在,对于交换性氢和一价金属离子也能交换完全,形成铵质土,再用95%酒精洗去过剩的铵盐,用蒸馏法测定交换量。对于酸性土壤的交换液,同时可以用作为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待测液用。 主要仪器架盘天平(500g)、定氮装置、开氏瓶(150ml)、电动离心机(转速3000—4000转/分);离心管(100ml);带橡头玻璃棒、电子天平(1/100)。 试剂 (1)0.005mol/LEDTA与1mol/L醋酸铵混合液:称取化学纯醋酸铵77.09克及EDTA1.461克,加水溶解后一起冼入1000ml容量瓶中,再加蒸溜水至900ml左右,以1:1氢氧化铵和稀醋酸调至pH至7.0或pH8.5,然后再定容到刻度,即用同样方法分别配成两种不同酸度的混合液,备用。其中pH7.0的混合液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的提取,pH8.5

总氮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在60o C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O2 KHSO4→K++HSO-4 HSO-4→H++SO-4 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 在120~124o C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A=A220-2A275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总氮的含量。其摩尔吸光度系数为1.47×103L/(mol.cm)。 2、干扰及消除 ①水样中含有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可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响。 ②碘离子及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测定20ug硝酸盐氮时,碘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0.2倍时无干扰;溴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时无干扰。 ③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

可消除。 ④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无影响。 3、方法的适用范围 该法主要适用于湖泊、水库、江河水中总氮的测定。方法检测下限为0.05mg/L;测定上限为4mg/L。 4、仪器 ①紫外分光光度计。 ②压力蒸汽消毒器或民用压力锅,压力为1.1~1.3kg/cm2,相应温度为120~124o C。 ③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 5、试剂 1)无氨水:每升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蒸馏。收集馏出液于玻璃容器中或用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2)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ml。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15g 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 4)(1+9)盐酸。 5)硝酸钾标准溶液: ①标准贮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o C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KNO3)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 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 方法提要 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4 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 4.1 恒温培养箱; 4.2 扩散皿; 4.3 微量滴定管。 5 试剂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 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 2O)及10.0g 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

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6 分析步骤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2g(精确至0.01g)和1g锌-硫酸亚铁还原剂,均匀平铺于扩散皿外室内。在扩散皿内室加入2ml 2%硼酸溶液,并滴加1滴定氮混合指示剂。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毛玻璃与皿边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l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于扩散皿外室,立即用毛玻璃盖严。水平地轻轻转动扩散皿,使氢氧化钠溶液与土样充分混合,然后小心地用橡皮筋二根交叉成十字形圈紧,使毛玻璃固定。放在恒温培养箱中于40℃保温24h。将扩散皿取出,用0.01 mol L-1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内室硼酸中吸收的氨量,颜色由蓝色刚变紫红色即达终点。滴定时应用细玻璃棒搅动内室溶液,不宜摇动扩散皿,以免溢出。 在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解氮,mg kg-1= (V-V0)×c×14 ×1000 m 式中:V——滴定待测液消耗酸标准液体积,ml; V0——滴定空白消耗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准溶液浓度,mol L-1; m——试样质量,g; 14——氮的摩尔质量,mg; 1000——换算成每千克含量。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8 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对相差≤10%。

土壤有效氮磷钾测定方法

试剂: 乙酸铵溶液,[c(CH3COONH4)=1 mol2L-1]:称取77.08g乙酸铵溶于近1L 水中,用稀乙酸(CH3COOH)或氨水(1:1)(NH32H2O)调节PH值为7.0,用水稀 释至1L。该溶液不宜久放; 钾标准溶液[ρ(K)=100μg2mL-1]:称取在110℃烘2h的氯化钾(优级 纯)0.1907g,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L,贮于塑料瓶中保存。(乙酸铵的钾标准溶 液不能久放,以免长霉影响测定结果) 分析步骤: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5.00g于200mL塑料瓶中,加入50.00mL乙 酸铵溶液(土液比为1:10),盖紧瓶塞,摇匀,在15℃~25℃下, 150r/min~180r/min振荡30min,干过滤。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或经适当稀释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若样品含量过高需要稀释时,应采用乙酸铵浸提剂稀释定容,以消除基体效应)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0μg2mL-1的钾标准溶液0.00、3.00、6.00、9.00、12.00、15.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酸铵溶液定容,即为浓度0、6、12、18、24、30μg2mL-1的钾标准系列溶液。以钾浓度为零的溶液调节仪器 零点,用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

试剂: 无磷活性碳粉:如所用活性含磷,应先用1:1盐酸溶液浸泡24h,然后移 至平板漏斗抽气过滤,用水淋洗到无Cl-为止(约4~5次),再用碳酸氢钠浸提 剂浸泡24h,在平板漏斗上抽气过滤,用水洗尽碳酸氢钠,并至无磷为止,烘 干备用;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00g2L-1]:称取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碳酸氢钠浸提剂[ρ(NaHCO3)=0.5mol2L-1,PH=8.5]称取42.0g碳酸氢钠(NaHCO3)溶于约950mL水中,用100g2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用酸度 计测定),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聚乙烯瓶或玻璃瓶中备用。如贮存期超过20d,使用时须重新校正PH; 酒石酸锑钾溶液[ρ(K(SbO)C4H4O6212H2O)=3g2L-1]:称取0.3酒石酸锑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钼锑贮备液:称取10.0g钼酸铵[(NH4)6Mo7O2424H2O]溶于300mL约60℃ 水中,冷却。另取181mL浓硫酸缓缓注入800mL水中,搅匀,冷却。然后将稀 硫酸注入钼酸铵溶液中,搅匀,冷却。再加入100mL3 g2L-1酒石酸锑钾溶液,最后用水稀释至2L,盛于棕色瓶中备用; 钼锑抗显色剂:称取0.5g抗坏血酸(C6H8O6左旋,旋光度+21~22°)溶于100mL钼锑贮备液中。此溶液有效期不长,应用时现配。 磷标准贮备液[ρ(P)=100μg2mL-1]:准确称取经105℃下烘干2h的磷酸 二氢钾(优级纯)0.4390g,用水溶解后,加入5mL浓硫酸,然后加水定容至 1000mL。该溶液放入冰箱可供长期使用; 磷标准标准液[ρ(P)=5μg2mL-1]:吸取5.00mL磷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 量瓶中,定容。该溶液用时现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