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二轮复习建议

地理二轮复习建议

地理二轮复习建议
地理二轮复习建议

地理二轮复习建议

一、从知识的整合和拓展中,促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融会

贯通。

纵观几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大多以“专题”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合、拓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针对这一考题要求,第二轮复习时应从知识联系的角度对地理学科内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和拓展,使学生对地理学科内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1、以时间为线索整合知识

地理事物往往具有时空分布的特征,特别是自然地理现象,其时间变化特征更为明显,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复习时,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某些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地理知识整合在一起。如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的季节变化——大气运动——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

2、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知识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的知识背景或理论体系为切入点,而以中心问题的形式设计情境,编制试题。因此,第二轮复习时可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整合,即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有机整合。例如,围绕“能源问题”这

一中心问题,可进行下列知识的有机整合。①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②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地区;③石油危机:原因、本质;④能源危机的解决对策:合作对话、科技进步、新能源的开发。⑤中国的能源状况及对策:⑥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海洋油膜污染;大气污染等。

3、以应用为中心拓展知识

近几年来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性,即应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这恰恰是地理学科生命力之所在。第二轮复习时要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作适当地拓展,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热力环流”,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山谷山顶间、海陆间、城市和郊区间昼夜热力环流的模式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复习中还可以师生共同设计一些问题情景,并通过知识的拓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把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到塑料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用太阳光照规律指导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等。

二、从专题和案例的复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是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综合为主”的要求,在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要展开有序的专题复习,进一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地理知识又与我们周围的许多现象息息相关,因此复习时可设计一定的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专题复习培养能力

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专题的选择应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河流”专题应包括: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的补给及径流的变化;世界和中国的著名河流;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正(孕育古老文明,便利现代生产生活;提供水源运输通道)、反(滥伐导致旱涝频发,污染使水质变坏)、合(保护“母亲河”行动、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河流专题地图: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流量曲线图;河流热点: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学科内综合:河流水文特征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史地交叉:古今中外著名的水利工程;政地交叉:人类利用河流体现的哲学原理。

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能力

案例复习就是教师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事象,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去分析和解

决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复习方法。如“国土开发和整治”是高考命题比较关注的一个重点,2004年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开发中存在的沙漠化、盐碱化等问题,第39题是东北地区国土开发中区位分析及区位变化;2005年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小区域土地利用和水能开发的问题。在案例复习中,首先了解案例所表述的地理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如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产生的背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的不合理灌溉等。其次要掌握影响地理事件发生的多种因素,一般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而且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有一个主导因素。第三,明确地理事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如2005年文综36题,要求学生分析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和开发作用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小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第四,要将案例迁移到同类地区,培养迁移能力。

三、从训练和反馈中,提升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有适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中,首先,培养审题能力,从所给的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设问的主题。其次,培养解题的技巧,特别是文字表达的能力,语言要符合逻辑,适当采用地理术语,表达的层次要分明,思路要清晰。第三,字迹清楚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复习练习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在第二轮复习时,还要对第一轮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对学科主干知识,如实图用图能力等应常抓不懈。

高考地理科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的立意旨在考查考生能否熟练运用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高考地理科复习时,要时刻注意学生该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考地理科复习而言,一般都采用"三轮复习法"。在三轮复习中,笔者认为,第二轮的复习尤为重要。该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打破知识的章节性,力求使学生达到相同知识归类,相似知识迁移,相关知识联系,不同知识重组,以达到"能力立意,综合为主"的高考命题要求。

二、什么是专题复习

所谓地理专题复习,就是将8册地理课本中所涵盖的知识进行纵横向梳理和延伸,帮助学生理顺原有的分散、凌乱的知识结构,把教材中相关联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的复习方法。在该复习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加强对知识薄弱环节的突破;二是打破原有的章节知识,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使学生在分析试题时能够做到知识脉络清晰、运用自如的境界,以符合高考的能力要求。

三、专题复习操作方法

第二轮复习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时间如此之短,复习内容如此之多,目标要求如此之高,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呢?笔者认为,二轮复习操作方法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下面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总结以及借鉴其他同行的做法,归纳如下:

1、深研"两纲一题",把握高考方向

所谓深研"两纲一题",就是深刻领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认真解读双基;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找出试卷特点,探讨命题走向。

要做到"两纲对照","纲本对照"和"纲题对照"。通过"两纲对照"和"纲本对照",教师在复习时能将考纲的宏观要求与教纲中教材的微观处理以及课

本知识、概念等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吃透考纲要领,透彻理解考纲精神,使复习依纲务本;同时通过对新旧考试大纲对照,了解其发生的变化,弄清样题的题量和题型,即能准确把握复习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高考试题的研究,建议教师将各地近十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细心品味,要善于发现出历年真题的共性、命题的趋势、相同考点的试题的变化、不同模式试题的差别、不同地区高考试题流露出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明确具体、考试重难点把握到位,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确定专题类型,制定专题内容

进行专题复习,离不开一个合理的专题设置。制订专题时,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学生为本位,以教材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考纲,把握高考方向,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制订专题时,需要全体高三教师共同合作,分头把关,严格按照专题编制的要求,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贯通,使得制订出来的专题真正适合于学生,能促使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此在制订专题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选好专题内容,确定专题结构

制订各专题的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即主干知识性原则、综合能力性原则、针对实效性原则和学生主体性原则。具体反映在各专题内容上,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教材的重点:教材重点也就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试题的核心。高考一切能力的考查,均是建立在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再灵活运用,因而是专题复习中最主要的部分。

②、高考的热点:高考的热点即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常考点或预测今年高考的可考点,包括主干知识热点和时事地理热点。时事热点既要关注当前热点,同时也要注意那些长期热点,同时要注意热点内容与地理学科之间的关联。

③、知识的交融点:高考是综合能力测试,这种综合不仅体现在学科内的知识,也体现在学科间知识。对学科内而言,要关注地理各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地理中的地缘关系等。对

学科间而言,要以时事政治为线索,设置热点专题,找出学科间的知识的渗透点等。

④、学生的弱点:经过一轮复习之后,很多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其过去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这些弱点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能力方面的。因此,制订专题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在专题内容中体现出来,以保证专题复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确定专题类型:根据专题制订的原则,参考《高考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以及对近十年来高考真题的分析研究,可在第二轮复习中拟定相关专题。

3、重视专题讲解,突出学生参与

教师对专题的讲解是专题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专题讲解过程中,并不是由教师去"满堂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来共同参与。只有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真正达到制订专题时所提的目标要求。为了保证专题讲解到位,在上课前,教师都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除了对专题结构和内容要熟悉以外,还要在心里做到"三准",即:高考大方向把握准;高考重点、难点瞄得准;学生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抓得准。这样课堂才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专题讲解时,也要做到"四讲":一讲专题在高考中的热点;二讲专题网络体系;三讲专题重点、难点和热点;四讲专题典例剖析、总结规律方法。

4、关注现实和热点问题,注意学科间的渗透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大多与地理科的主干知识密切相关,尤其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又是比较新颖的话题,考生平时会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和关注,再加上以此为材料的考题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往往高考命题人的亲睐。而且这一类问题也是高考题最有可能进行政史地三科综合题的素材所在,所以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少不了要对该问题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有较为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其他知识的学科间的综合,使学生能够对政史地三科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能在第二轮复习中注意正确复习操作方法,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大容量、高能力的情况下,实现能力提升,知识升华是完全可能的。

如何搞好地理二轮复习

我校的整体工作思路是特长班、文化课班分层次教学,特长班一轮复习截止3月底,4月份一轮查漏补缺加重要专题,实施两周考评制。文化课系列二轮专题复习安排在3月14至4月30日,以专题为主,周末穿插综合强化。综合强化重心前移,加大考试密度,实施周考评制。精心打造七个方面的专题:1、知识与能力专题2、错题再练专题3、限时规范及解读能力专题、4、典型高考试题再练专题5、回归教材专题6、讲评系列专题7、热点专题。专题内容设计以高考中低档题为基点,实施一轮加专题复习。针对地理学科特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基础,把握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地理基础知识面广、量多,在复习时许多同学感到摸不到边际,因而“眉毛胡子一把抓”,过分追求知识的细节,而文综试题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这样的复习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应该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所谓主干知识就是该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如基本的概念、事实、原理、规律等。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可以采取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专题的选择应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河流”专题应包括: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的补给及径流的变化;世界和中国的著名河流;河流与人类

的关系:正(孕育古老文明,便利现代生产生活;提供水源运输通道)、反(滥伐导致旱涝频发,污染使水质变坏);河流专题地图: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流量曲线图;河流热点: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学科内综合:河流水文特征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史地交叉:古今中外著名的水利工程;政地交叉:人类利用河流体现的哲学原理。现在文综试题中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社会素材,形成新问题新情景,从不同角度构成新的问题,但考查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文字背景材料的信息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从历年高考考生暴露出来的弱点来看,阅读图表,从图表中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当“弱”。文综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大多集中在地理部分,而地理试题难就难在如何从图表、材料中准确、有效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始终把地图运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可以设计一些变式图让学生训练,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画变式图。要教会学生读图“三步曲”,即一看地图名称,二看图例注记,三看图表内容。对同类地图要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法、步骤、规律。对各类不同形式的地图,要因“图”而异,掌握方式方法。如区域图要建立立体经纬网络,注意图文结合记忆;日照图要形成立体动态的模型,建立空间思

维;等值线图要注意把握数值的变化规律等。图表教学的总原则是:筛选重要信息,避开异类信息干扰;提出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总之,复习地理图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的速度及准确率。在第二轮复习时,要对第一轮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对学科主干知识,如实图用图能力等应常抓不懈。

三、注意社会热点、焦点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

文综试卷命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往往是借助热点外壳,将学科基础知识逐一体现。以热点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创设试题是历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地学新理论、新探索;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等。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看看这些问题能够联系到哪些地理知识,注意以这些知识作为切入点,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如2004年高考文综选择题6题“济南附近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综合题39题的(4)小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5)小题“广西、四川两地2003年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2005年高考文综选择题4题“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2006年文综综合题36题“沙尘暴”问题等。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热点问题,并非全部是当年发生的,许多热点问题可以是在较长时期内经久不衰的。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温室效应、沙尘暴等。因此在今后的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在

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热点要侧重评价分析,分析时要将这些社会现实与书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善于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思考,运用综合的观点、创新的观点,从多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要关注热点问题的过去,更要关注这些热点问题的最新进展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

四、从训练和反馈中,提升解题能力

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有适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组题时,对各种资料试题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精选典型试题。从题型、题量、材料形式等方面让学生去熟悉。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答思路。同时更多地提倡教师在借鉴典型试题时,自己应根据学生实际对试题加以创作和编写,以提高和升华试题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既能避免题海战术,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巩固双基,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就目前地理高考试题而言,主要是以材料立意命题。因此,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正规测试,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首先,培养审题能力,要弄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把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结合起来,认真把握情景材料与没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和试题作答的要求; 其次,培养解题的技巧,特别是文字表

达的能力。现在文综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重明显增加,大部分题目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对同学的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平时的练习中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语言要符合逻辑,适当采用地理术语,表达的层次要分明,思路要清晰。字迹清楚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复习练习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学生复习备考时可能事半功倍,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紧抓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考试的方向,应用上述的一些学习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高中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主要解题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附二轮复习进度

3月14日—3月21日专题一地图、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第一讲地图第二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3月22日—3月29日专题二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第二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三讲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第四讲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第五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月30日—4月5日专题三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产业优化第三讲主要工业地域类型与我国产业优化第四讲人口、交通和城市第五讲文化旅游与贸易)

4月6日—4月13日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世界

区域地理与重要国家第二讲中国的区域地理差异)

4月14日—4月20日专题五选择题(第一讲等值线判读、地理坐标图及地理图像解读型第二讲地理材料解析型、计算型及比较排序型第三讲正误型、最佳型、因果型、组合型及题组型)4月21日—4月28日专题六非选择题(第一讲解释说明型、实验探究型与基本技能型第二讲材料与图表分析型第三讲特征描述型、现实探究型及条件评价型)

4月29日—4月30日专题七地理热点

强化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

地理学科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我们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是在巩固第一轮复习“双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应把握复习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短时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取得好成绩。要想第二轮复习不成为第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不去盲目机械地去做过多过杂的试卷和习题,以下几点是我们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当注意的。

一、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

1.加强联系,整合知识

基础知识的“基础”地位,不仅在于它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文综高考试卷组成的基础。文综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日照图、地形图等)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和气候;影响盐度和径流的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人文地理中的区位因素;人口、交通、城市;环境问题等。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操作性。二轮复习仍要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同时也是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而摸索出的规律。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理科的知识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文科的知识重在反复,唯有反复才能熟练、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强化记忆思维。所以二轮复习也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且对一轮复习还要查漏补缺。但复习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知识达到融汇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根据题目的设问,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并重新整合所学知识,灵活地迁移知识,应用于新情境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三类知识,区别对待

地理科知识结构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其在区域地理中的运用。

(1)自然地理,充分理解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分清地理概念,弄懂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变化图,或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运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把握这些原理或规律的本质,而不能是只重表象。

(2)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应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3)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复习某个区域时,可按如下思路展开:先确定其位置(包括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及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推测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进一步分析其它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地理特征(河流、自然带、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同时还应进行跨区域比较(就某个要素比较或综合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思路更为开阔。

尽管不同的知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复习,但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又回到课本。源于课本是指第一轮复习,立足书本,训练到位,不留死角,持续的时间长,讲练结合。高于课本是指第二轮复习,用专题的形式,将初、高中的知识融为一体,将内容相关的章节,放在一起复习。又回到课本是指第二轮复习之后,做几套高质量的地理单科试卷和文科综合试卷,针对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再回扣课本,在课本中找原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二、依据《考试大纲》,拓宽知识面

教师在组织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要充分依据《考试大纲》,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差别。复习时对知识的处理要做到详略得当、增减合理。复习过程中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再现率,并通过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度,使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规律变得丰满和具体。如对世界热带雨林

气候区的复习,不仅仅是南美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以及东南亚这些具有显着地带性的区域,对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也要给予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此,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使考生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如:气象灾害类型的拓展延伸(沙尘暴、干热风的形成、影响、减灾对策);地貌类型的拓展(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沙丘、河口沙洲、沙岛等的特征、形成);新资源、能源(可燃冰、煤层气、氢气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农业(生态农业、温室大棚农业、节水农业、无土栽培农业等)的特点、布局要求等。

三、注重图表复习、强化读图能力

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突出了对图表的调查。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它不仅是学习地理的拐杖,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经常以地图作为切入点,再设置与历史、地理、政治3门学科相关的问题。考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综合科成绩的好坏。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明显的体现,新课程卷中近两年每组题都用图。从历年高考考生暴露出来的弱点来看,阅读图表,从图表中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当“弱”。从我们的学生看,各种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较差,不能有效的提取相关信息;观察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等。文综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大多集中在地理部分,而地理试题难就难在如何从图表、材料中准确、有效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每次涉及到读图题和图表题,请学生分析题干、最后老师进行补充。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始终把地图运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可以设计一些变式图让学生训练,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画变式图,如:自然地理部分,时间的计算要用到各种侧视图和俯视图,都首先让他们自己绘图,并且找学生来板演。要教会学生读图“三步曲”,即一看地图名称,二看图例注记,三看图表内容。对同类地图要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法、步骤、规律。对各类不同形式的地图,要因“图”而异,掌握方式方法。如区域图要建立立体经纬网络,注意图文结合记忆;日照图要形

成立体动态的模型,建立空间思维;等值线图要注意把握数值的变化规律等。图表教学的总原则是:筛选重要信息,避开异类信息干扰;提出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总之,复习地理图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的速度及准确率。

四、抓好五个环节

1. 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区域地理讲授顺序:弄清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区位关系、本区内地形、气候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相似区域的比较。如:比较西欧与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练:精选精练,我们高三地理组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备课,共同出题,每个人基本上一周准备一份试题,因为量不是很大,所以每套试题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

3.评:针对性的评讲,“打蛇要打在七寸,用钢要在刀刃”,根据阅卷结果和错误统计来进行讲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多年来备考经验,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合理安排训练量。每周一次课前小考,仿照高考题模式,11个选择题,其中2-3个有一定难度,大约12-15分钟时间做完。

5.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就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总之,第二轮复习中要做到三个把握: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基本原理,做到活学活用;把握重点难点,做到真正理解。要强调三个结合:结合地理图表,突出地图复习;结合生产生活,注重联系实际;结合时政热点,搞好重点复习。二轮复习所用时间要根据内容而异,切不可盲目赶进度、抢时间,只为完成复习任务而留下夹生饭。以上这些只是一些理论,更算不上什么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因生而异。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综合测试姓名学号成绩 范围:地图与地球、地球与宇宙、岩石与地貌、大气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满分 (一)为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希望通过星空探索,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C.与星云比恒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的特点 D.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二)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分别上演。 3.1月1日的月相应为 A.满月 B.新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发生月食的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为

A.夜半 B.傍晚 C.黎明 D.正午 5.发生日环食的必要条件是 A.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 B.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 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三)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6.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7.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四)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③位于北回归 线。 8、此日,①地的日期为 A、3.21 B、6.22 C、9.23 D、12.22 9、此刻,①、④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A、66°34′,90° B、0°,23°26′ C、0°,66°34′ D、23°26′,66°34′ 10、某日,②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00,此日,当②地日落时,④地的地方时为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五)下表是2009年某日我国三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11.下列节日最可能出现在表中所示日期前后的是 A.儿童节 B.五一劳动节 C.元旦 D.清明节 12.表中三个地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D.②③① 00W 66034’N

世界地理选择题100道(含答案,标红,应求答案人士需求)

世界地理专题(含答案,标红) 一、综合选择题(单选) 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完全处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在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6、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区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洲东部和南部 D、南极洲 7、下列哪些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A、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B、劳动力短缺 C、国防兵源不足 D、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法语 9、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以及非洲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近海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区 C、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区 12、现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通行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13、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主要是: A、人口多少 B、古老的文明 C、民族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领空是指本国陆地范围以上的天空 B、国界是国家实施主权的界限,它决定着国家的领土范围 C、各国地位应该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应该利用经济优势统领落后国家 D、各国的领海没有明确界线,临海国可以任意划定自己的领海范围 15、朝鲜半岛的农作物主要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梁 16、东亚最大的半岛是: 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 C、朝鲜半岛 D、雷州半岛

2020高考-自然地理专练(选择篇)

自然地理——考点扫描验收(选择篇) 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大连重点中学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 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题。 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A.当地时间22~23时 B.当地时间19~20时 C.当地时间21~22时 D.当地时间20~21时 (2019·南京市5月三调)图1为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图,图2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推测图1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甲点B.乙点 C.丙点 D.丁点 4.若图1的拍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图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 ) A.5月20日B.6月20日 C.7月20日D.8月20日 (2019·河南八市测评)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Lx)。下图为昆明植物园(102°30′E)内一栋四层建筑的三层东侧靠南的办公室某月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月最有可能为( ) A.4月 B.6月 C.8月 D.2月 6.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 ) A.光照强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没有关系 B.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当地正午时刻 C.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 D.上午光照强度大于下午 7.据统计数据,该办公室8月上旬比5月中旬光照强度弱,其影响因素可能为( ) A.昼夜长短 B.太阳高度 C.大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2019·安徽安庆一中、山西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联考)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输成本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某河流航运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8~9题。

高考地理备考辅导:专题复习为载体完善知识提能力

高考地理备考辅导:专题复习为载体完善知识提 能力 高考地理备考辅导:专题复习为载体完善知识提能力 主讲教师:刘春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地理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长春市高中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东北三省地理学会理事,吉林 省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春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长春市 地理骨干教师,长春市优秀班主任、东北三省地理骨干教师。人民 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培训专家。长年从事新课程高考复习指导工作。 高考复习——地理 目前,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科也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是现在大部分同学的状态。那么,如何在这关键的时期,找到适合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显得尤 为重要。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地理组长刘春老师接受记者采 访时说,针对地理学科,利用专题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适 宜的方法。 打破章节局限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目的是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建立起各知识点的联系,提高解题能力。刘春认为,基于此,二轮复习可以从知识专题、能力专题两个 方面学习。 知识专题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自己是否有知识的遗漏点,同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河流专题,同学们应该关注四大问题:如 何认识河流(河流特征)?如何分析河流(河流的补给)?如何利用河流(水资源、水力、水运)?如何防治河流灾害(洪涝的原因及措施)?

进行二轮复习时不能再局限于章节的安排,要把所有必修、选修教材整合在一起复习。例如工业专题,既要关注必修二第四章工业 区位选择,还要同时把必修三中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 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合并到一起复习,这样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 贯通。 知识专题一方面同学们要整合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从解题的角度复习。关注某类知识在考试时可能会怎么考,例如气候专题,要总 结气候特征如何描述,对比气候特点如何对比,分析气候成因如何 分析等。 学会读“图”总结规律 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图”。纵观历年高考,几乎每组题都以“图”为载体,无论是考查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无论是考查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无论是侧重考查知识还是侧重 考查能力,都离不开“图”,所以读图能力就成为了一项学生必须 掌握的能力。 读图能力专题主要包括等值线专题、统计图表专题、景观图、示意图专题等。在等值线专题,同学们要归纳总结出各种等值线的一 般规律。学会“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读延伸和递变、读疏密、读闭合,综合分析成因及影响。在统计图表专题,首先要总结统计 图表的类型,包括坐标图(二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雷达图、风频 图等)、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矩形图、表格等。然后要掌握各 种统计图表的表达特点,能够准确读出相应数值。最后要注意绝对 数据与相对数据的关系,即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表示的是“量”还是“率”。 关注考试大纲按需找到答题策略 刘春告诉记者,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

2017高中世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017高中世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年级十月月考 地理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下图示意日 本本州岛部分地区 樱花初放日期。完 成1~3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 地晚的主要因素 2

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读某大洲局部区域1月份等 温线分布图,完成4~6题。 4、该区域位于( ) A.北美洲境内 B.非洲境内 C.南美洲境内 D.大洋洲境内 5、影响等温线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洋流分布 C.纬度位置 D.地形特征 6、甲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世界四条河流河口示意图,回答7—8题。 3

7.关于四条河流共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B.都位于东半球 C.流域内种植业发达D.河口三角洲上大城市多 8.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丁河的主要影响因素() A.人口B.径流量C.地形D.经济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9~11题。 9.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A.死海B.黑海 C.波斯湾D.红海 4

10.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11.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沿河、沿海的位置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利的管道运输 D.活跃的宗教活动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2~15题。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见上图),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 5

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农业 (2015? 新课标全国 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 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5? 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 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③ D. 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2017届高考自然地理专题训练试题

2017届高考自然地理专题训练试题 (完卷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每题2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 速度东移。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 及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偏东风 14日14时 B.偏南风 14日19时 C.东北风 15日4时 D.西北风 15日11时 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千米(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3-5题: 3.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 B.乌兰布和沙漠 C.库布齐沙漠 D.河套平原 4.宁夏平原逃脱了被沙漠侵吞的厄运,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位于半湿润区 C.山脉阻挡 D.黄土覆盖 5.与中游相比,该河段黄河() A.有凌汛现象 B.落差大 C.水土流失严重 D.含沙量大 右图示意某天体系统。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7.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能 B.核能 C.太阳风 D.光能 右图示意局部地区的晨昏线位置,AB为晨线,读图回答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40分 B.9时20分 C.21时20分 D.16时20分 9.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为逆时针 B.密西西比河正值枯水期 C.纽约正值一年中昼最长 D.尼罗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右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回答10-11题。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一) 地球运动

专题跟踪检测(一)地球运动 A级——基础提速练 (2019·四川省成都七中综合测试)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四川西 昌(102°E、28°N,海拔1 500~2 500 m)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软着陆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软着陆成功的探测器。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时候( ) A.北京比西昌日出早,白昼长 B.太阳直射点位于西二区 C.西昌的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 D.悉尼该日东北方看日出 2.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 解析:1.C 2.D 第1题,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为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 23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比西昌纬度高,白昼短,A错误。太阳直射点(12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4个小时,位于西六区时间,B错误。西昌地处内陆地区,晴天多,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C正确。该日悉尼日出东南,D错误。故选C。第2题,12月8日到1月3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渐加快,A错误。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干季,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湿季,C错误。北半 球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运动,D正确。故选D。 (2019·郑州质量预测)周公测景台(34.5°N,113°E)是我国古代用于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由表(直立的柱子)和圭(与表相连的石座)组成。因一年中总有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射在表上时,地面上没有表的影子,故称无影台。读二分二至日正午周公测景台光照示意图,完成3~4题。 3.一年中,周公测景台无影的时刻最有可能是北京时间 ( ) A.6月22日11时32分 B.6月22日12时 C.6月22日12时28分D.12月22日12时

世界地理练习题(含答案)

第 1 页 第2页 密 封 线 班级: 考号: 姓名: 考场: 座位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世界地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全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气候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D.年降水量岛屿东岸比西岸多 2.下图是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 .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 D .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 3.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开发时间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4.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 .地热能 B .风能 C .煤炭 D .太阳能 右图是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题。 5.有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B .北部地区多,南部地区少 C .北部地区七月多、一月少 D .南部地区夏季多,冬季少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6题。 6.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 .气温年较差 B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 .夏季风的风向 D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下图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 回答7-9题。 7.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 .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 .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地理)等高线专题练习(100题)

可刊在网站的百题训练 等高线专题训练 广西河池高中韦校俊 一、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 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用材林为 A、毛竹 B、红松 C、兴安落叶松 D、白桦树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 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 度为①20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高考专题复习――自然地理主要规律和原理

20XX年高考专题复习――自然地理主要规律和原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 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 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 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 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 恒星年:365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

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 例一.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回答以下1-2题 1.甲地时间为: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 A .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 .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 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 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 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如右图A 为00:00,B 为12:00。 ③判断节气或季节 北极圈出现极昼(或者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者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则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④判断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和方向) 昼长=昼弧弧度/15o;夜长=夜弧弧度/15o。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与检测:(二) 大气运动

专题跟踪检测(二)大气运动 A级——基础提速练 (2019·江西八所重点中学联考)西安市长安区的除霾塔,全称为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太阳能及过滤技术进行空气净化的建筑,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塔内直径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诗句描述的地理现象的产生与除霾塔内空气运动原理相似的是() A.夜热依然午热同B.寒江雪柳日新晴 C.黄梅时节家家雨D.巴山夜雨涨秋池 2.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为() A.晴朗无风的白天B.晴朗无风的夜晚 C.阴雨多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 3.该塔对空气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80%。重污染天气对空气的日处理能力可达500万立方米,PM2.5可平均减少15%。下列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合建设除霾塔的是()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 C.住宅区D.行政区 解析:1.D 2.B 3.C第1题,除霾塔主要通过玻璃集热棚提高塔内空气温度,棚内空气受热膨胀后沿着空气导流塔上升,塔内上升空气经特殊过滤装置后得到净化,该装置主要利用的是热力环流原理。“夜热依然午热同”描述的是夜晚像中午一样燥热,A错;“寒江雪柳日新晴”,意思是寒冷天气里,江边的柳树上挂满了雾凇,天气刚刚晴朗,描述的是水汽在寒冷气温条件下的凝结现象,B错。“黄梅时节家家雨”描述的是梅雨天气,是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造成的,C错。“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是秋季四川盆地夜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D对。第2题,晴朗无风的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后上升强烈,雾霾程度较轻,因而除霾塔工作效率较低,A错;晴朗无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含答案)

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学号:姓名:. (07年海南高考题)1、(10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11月13日,某化工厂的苯胺车间因操作错误发生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导致大量有毒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相关法规条件,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法定的最高罚款,并处分相关责任人。(1)这次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有哪些?(4分) 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等;(2分) ②松花江自污染源以下水质恶化,生活、生产用水紧张。(2分) (2)如何防控可能发生的类似污染事故?(6分) ①开展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2分) ②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企业的治污进程。(2分) ③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依法惩治危害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违法行为。(2分) 2.(10分)(08年海南高考题)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4分) ①油轮石油泄漏;②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③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4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满分.)(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6分) 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2分),防治措施:①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2分):②防止抽轮泄漏。③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2分) 3.(10分) (09年海南高考题)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自然地理)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自然地理)试题52-55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2—1—13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52~55题。 5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B.12:40 C.11:20D.11:00 解题思路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繁复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选取,制成直观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的信息中“还原”为地理现实或实践的能力。该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将数学的基础语言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对时间的换算是否熟练,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实践和地理图表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一组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相互联系。 答案:B 53.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解题思路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 专题(1)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1)地理事象的水平 分布 【考情分析】 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属于高频考点,主要是对地理事象水平分布规律的考查。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主要侧重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区分布规律的考查。 考查更强调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复习时要格外着力,要舍得花时间集中突破。 2011年高考对该考点的呈现: 试卷考点题号信息呈现形式分值北京文综地震的空间分布 5 平面直角坐标图 4 福建文综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0-12 等压线分布图12 海南地理降水量的空间分布9-11 降水量空间分布图9 安徽文综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布31-32 空间分布图8 山东文综寒潮的空间分布31 空间分布图10 从分值比重上看:关于自然地理的考查分值比重较大。 从能力要求上看:客观题考查主要体现综合性,要将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主观题考查主要侧重区域性,既要会论证和探讨问题,还要会描述和阐释地理事象。 【知识交汇】 地理事象水平分布是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的一种形式,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某一时刻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工农业以及交通线的分布等等,都属于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现将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地理事物水平分布规律以及相互关系总结如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分布规律为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且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所示: 4.太阳辐射分布、洋流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自然带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5.全球板块和全球主要火山地震灾害带分布规律

世界地理复习题题库

《世界地理》思考题 绪论(了解) 1.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2)研究内容: A 全球地理格局:地质地貌格局、全球气候格局、全球自然带格局、全球人地关系格局、全球人类活动格局等等。 B 区域地理格局: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格局。 2.世界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 1)《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 2)高等师范院校,《世界地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 1)掌握知识; 2)培养分析能力; 3)了解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4.世界地理的教学与研究特点 1)原苏联的世界地理 巴朗斯基的全球区域描述体系: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分开的,都是按照部门顺序。 2)西方的世界地理 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地理。不注重自然地理。 3)我国的世界地理 21世纪以前,基本上按照原苏联的世界地理课程体系。 4)为什么要综合 A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 B世界地理关注全球人地关系 C我国产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 5)结论 世界地理越来越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综合性世界地理教学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我国还有一段很艰辛探索路程。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复习思考题: 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有哪些主要特征?地表形态如何演化? 1)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A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 多数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 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连续相连;D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特点。 2)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A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a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B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 深度大,高差大:3800m— -11034m b洋底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c 洋脊贯穿四大洋:8万km 2、世界上有那些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 1)陆地低纬度气候 A分布:赤道两侧的赤道带和热带地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