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QL-Server--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版-配套习题

SQL-Server--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版-配套习题

SQL-Server--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版-配套习题
SQL-Server--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版-配套习题

SQL-Server--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版)-配套习题

————————————————————————————————作者:————————————————————————————————日期:

《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3版)》

选择题及答案

说明:以下选择题除包含了本教材中的选择题外,还扩充了部分选择题和参考答案,供读者学习使用。

第1章数据库系统认知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Ⅰ和ⅡB.只有ⅡC.Ⅱ和ⅢD.只有Ⅰ

3.描述数据库整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数据库的(A )。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

4.在修改数据结构时,为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只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D.三级模式

5.下列4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B.提高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度高D.提高数据独立性

6.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7.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数据库系统(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8.下列选项中(A)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加工B.数据共享C.关系模型D.减少数据冗余

9.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10.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外(子)模式

D.内模式

11.下述(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B.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C.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第2章需求分析与数据库概念设计

1.在进行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时,数据字典的含义是(D)。

A.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属性和文件的名称集合

B.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

C.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字母、字符及汉字的集合

D.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

2.下列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是(C)。

A.建立数据字典B.建立数据流图

C.建立ER图D.系统功能需求

3.数据流图是在数据库(C)阶段进行的。

A.逻辑设计B.物理设计C.需求分析D.概念设计

4.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B.将信息世界中的住处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

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

5.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D)。

A.逻辑数据模型B.物理数据模型

C.结构数据模型D.概念数据模型

6.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

A.名称B.属性C.对象D.概念

7.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D)阶段。

A.逻辑设计B.物理设计C.需求分析

D.概念设计

8.ER方法的三要素是(C)。

A.实体、属性、实体集B.实体、键、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域、候选区

9.概念设计的结果是(B )。

A.一个与DBMS相关的要领模型

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型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

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字典

10.IDEF1X方法中的独立实体和从属实体分别用(D )形状表示。

A.矩形,椭圆B.菱形,矩形

C.圆角矩形,方角矩形D.方角矩形,圆角矩形

11.IDEF1X方法中的确定联系和不确定联系分别是(B )的联系。

A.1∶1,m∶n B.1∶n(n≥0),m∶n C.m∶n,1∶n(n≥0)

12.IDEF1X方法中的确定联系中的父子实体的标识联系和非标识联系分别用( A )连线表示。

A.实线,虚线B.粗线,细线C.长线,短线D.虚线,实线

13.IDEF1X方法中的非标识联系(非强制)连线的父实体端用(D )表示。

A.实心圆B.实心圆C.三角D.空心钻石

第3章关系模型与数据库逻辑设计

1.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组成要素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在一个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关系的(B)。

A.副键B.主键C.从键D.参数

3.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主键为“患者编号”;医生(医生编号,医生姓名等),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等),主键为“患者编号+医生编号+诊断日期”。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键是

(D )。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

5.从一个关系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是( C )操作。

A.投影B.连接C.选择D.复制

6.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需将( A )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概念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7.SQL Server 属于(A)类型的数据模型。

A.关系型数据模型

B.层次性数据模型

C.网状数据库模型

D.对象弄数据模型

8.关系数据模型有许多优点,但下面所列的条目(D)不是它的优点。

A.结构简单B.适用于集合操作

C.有标准语言D.可表示复杂的语义

9.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A)。

A. 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 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 与行的次序无关

D. 与列的次序无关

10.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A.候选键

B.外键

C.超键

D.主键

11.关系模型中,一个键是(C )。

A. 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够惟一标识关系中一个元组

D. 以上都不是

12.关系代数运算是以(C)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B.谓词演算C.集合运算D.代数运算

13.传统关系运算符号有(C)。

A.∪×σB.∪-σ∞C.∪∩-×D.∪∩ΣΠ

14.专门关系运算符号是(B)。

A.∪∩-B.ΠσC.∪∩×D.∪σΠ

15.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16.关系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B)。

A.抽出特定行

B.抽出特定的列

C.建立相应的影像

D.建立相应的图形

17.一个关系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的操作是

(C )操作。

A.投影B.连接C.选择D.复制

18.关系代数中的连接操作是由(B)操作组合而成。

A.选择和投影

B.选择和笛卡儿积

C.投影、选择、笛卡儿积

D.投影和笛卡尔积

19.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

多个共有的(C)。

A.记录

B.行

C.属性

D.元组

20.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需将(A )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21.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B )

A.互不相关的B.不可分解的C.长度可变的D.互相关联的

22.下列关于规范化理论各项中正确的是(B)

A.对于一个关系模式来说,规范化越深越好

B.满足第二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第一范式

C.第一范式要求一非主键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主键

D.规范化一般是通过分解各个关系模式实现的,但有时也有合并

23.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下面“部门”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B)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

A.部门总经理B.部门成员C.部门名D.部门号

24.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关系R一定属于(B)

A.BCNF B.1NF C.2NF D.3NF

25.对于关系R,第三范式是R中的每个非主属性应满足(D)

A.与主关键字存在单值依赖关系B.与主关键字存在多值依赖关系

C.函数传递依赖主关键字D.非函数传递依赖主关键字

第4章SQL Server 2008 R2的安装与配置

1.(A )管理工具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提供的集成环境,这种管理工具用于访问、配置、控制、管理和开发SQL Server的所有组件。

A.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B.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C.Analysis Services

D.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2.下面的(C )不是Microsoft公司为用户提供的SQL Server 2008 R2版本。

A.企业版B.数据中心版 C.应用版D.标准版

3.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是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 B )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传递请求。

A.TCP/IP B.T-SQL C.C

D.ASP

4.SQL语言是(B)的语言,容易学习。

A.过程化B.非过程化C.格式化D.导航式

第5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1.在创建数据库时,系统自动将(C)系统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定义的对象都复制到数据库中。

A.Master B.Msdb C.Model D.Tempdb

2.SQL Server 2008 R2的系统数据库是(D )。

A.Master,Tempdb,AdventureWorks,Msdb,Resource

B.Master,Tempdb,Model,Librar,Resource

C.Master,Northwind,Model,Msdb,Resource

D.Master,Tempdb,Model,Msdb,Resource

第6章表的创建与操作

1.下面是有关主键和外键之间关系的描述,请问哪些描述是正确的(C)。

A.一个表中最多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一个唯一性约束B.一个表中最多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一个外键约束。

C.在定义外键时,应该首先定义主键约束,然后定义外键约束。

D.在定义外键时,应该首先定义外键约束,然后定义主键约束。

2.使用T-SQL创建表的语句是(B )。

A.DELETE TABLE B.CREATE TABLE

C.ADD TABLE D.DROP TABLE

3.在T-SQL中,关于NULL值叙述正确选项是(D)。

A.NULL 表示空格

B.NULL表示0

C.NULL表示空值N

D.ULL既可以表示0,也可以表示是空格

4.SQL Server的字符型系统数据类型主要包括(B )。

A.int、money、char B.char、varchar、text

C.date、binary、int D.char、varchar、int

5.以下哪种情况应尽量创建索引( A )。

A.在WHERE子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列

B.具有很多NULL值的列

C.行较少的表

D.需要频繁更新的表

6.为数据表创建索引的目的是((1)A ),可以在创建表时用((2)C)两种方法来创建唯一索引。

⑴A.提高查询的检索性能B.创建唯一索引C.创建主键D.归类

⑵A.设置主键约束,设置唯一约束B.CREATE TABLE,CREATE INDEX

C.设置主键约束,CREATE INDEX

D.以上都可以

7.表的关键字可由(D)列属性组成

A .一个

B .两个

C .多个

D .一个或多个

8.【表设计器】的“允许空”单元格用于设置该列是否可输入空值,实际上就是创建该列的(C )约束。

A.主键B.外键C.NULL D.CHECK

9.可使用下列操作中的(D)为字段输入NULL 值。

A.输入NULL

B.输入

C.将字段清空

D.按【Ctrl+O 】键

10.假设列中的数据变化规律如下,请问哪一种情况可以使用IDENTITY列定义(A)。

A.1,2,3,4,5…

B.10,20,30,40,50…

C.1,1,2,3,5,8,13,21…

D.2,4,6,8,10…

11.关于索引描述错误的是以下的哪一项?(A)

A.表中的任何数据列都可以添加索引

B.创建索引的列最好不要含有许多重复的值

C.一般不给很少使用的列添加索引

D.并不是数据库中的聚集索引越多搜索效率就越高

12.在一个表上,最多可以定义多少个聚集索引(A)。

A.1

B.2

C.3

D.多个

13.在查看关系图内容时,下面操作不能实现的是(C )。

A.调整数据表大小

B.调整数据表位置

C.自动排列数据表

D.自定义数据表显示比例

14.对于DROP TABLE 命令的解释正确的是(B)

A.删除表里的数据,保留表的数据结构

B.删除表里的数据,同时删除了表的数据结构

C.保留数据,删除表的数据结构

D.删除此表,并删除数据库里所有与此表有关联的表

15.CREATE TABLE 语句(C )。

A.必须在表名称中指定表所属的数据库

B.必须指明表的所有者

C.指定的所有者和表名称组合起来在数据库中必须唯一

D.省略表名称时,则自动创建一个本地临时表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ALTER TABLE 语句可以添加字段

B.ALTER TABLE 语句可以删除字段

C.ALTER TABLE 语句可以修改字段名称

D.ALTER TABLE 语句可以修改字段数据类型

17.ALTER TABLE 语句可以(AC )。

A.同时修改字段数据类型和长度

B.修改计算列

C.在添加字段时创建该字段的约束

D.同时删除字段和字段约束

18.下面关于UPDATE语句错误的是(D )。

A.可以使用DEFAULT关键字将字段设置为默认值

B.可以使用NULL关键字将字段设置为空值

C.可使用UPDATE语句同时修改多行

D.如果UPDATE语句中没有指定搜索条件,则默认只能修改第一行

19.如果表创建唯一索引后SQL Server将禁止(B)语句向表中添加重复的键值行。

A.INSERT B.INSERT或UPDATE C.UPDATE D.ADD

第7章SELECT数据查询

1.查询语句“SELECT name,sex,birthday FROM human”返回(C )列。

A.1 B.2 C.3 D.4

2.查询语句“SELET COUNT(*) FROM human”返回(A )行。

A.1 B.2 C.3 D.4

3.假设数据表“test1”中有10条数据行,可获得最前面两条数据行的语句为(B )。

A.SELECT 2 * FROM test1 B.SELECT TOP 2 * FROM test1

C.SELECT PERCENT 2 * FROM test1 D.SELECT PERCENT 20 * FROM test1

4.下面关于查询语句中ORDER BY 子句使描述正确的是(C )。

A.如果未指定排序列,则默认按递增排序

B.数据表的列都可用于排序(各种类型)

C.如果在SELECT 子句中使用了DISTINCT 关键字,则排序列必须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D.联合查询不允许使用ORDER BY 子句

5.在T-SQL 语法中,SELECT 查询语句的子句有很多个,但至少包括的子句是(⑴B),使用关键字(⑵ A )可以把重复行屏蔽,将多个查询结果返回一个结果集合的运算符是(⑶ B ),如果在SELECT 语句中使用聚合函数(列函数)进行分组统计或汇总时,一定在后面使用(⑷ A )子句。

⑴A.SELECT ,INTO B.SELECT ,FROM

C.SELECT ,GROUP D.仅SELECT

⑵A.DISTINCT B.UNION C.ALL D.TOP

⑶A.JOIN B.UNION C.INTO D.LIKE

⑷A.GROUP BY B.COMPUTE BY C.HA VING D.COMPUTE

6.在T-SQL中,与NOT IN等价的操作符是(D )

A.=SOME B.<>SOME C.=ALL D.<>ALL

7.设A 、B 两个数据表的行数分别为3 和4 ,对两个表执行交叉联接查询,查询结果中最多可获得(C )条记录。

A.3 B.4 C.12 D.81

8.下列关于【查询编辑器】中执行查询叙述正确的是(C )。

A.如果没有选中的命令,则只执行最前面的第一条命令

B.如果有多条命令选择,则只执行选中命令中的第一条命令

C.如果查询中有多条命令有输出,则按顺序显示所有结果

D.都正确

9.下列关于查询结果错误的是(C )。

A.查询结果可以显示在网格中

B.查询结果可以按文本方式显示

C.以文本和网格显示的查询结果在保存时,其文件格式不同

D.不管以那种方式查看,查询结果都会显示在查询结果窗口中

10.下列关于【查询编辑器】的使用错误的是(A )

A.直接打开数据表为其添加、修改或删除记录

B.可以通过执行INSERT 语句添加数据行

C.可以通过执行UPDATE 语句修改数据

D.可以通过执行DELETE 语句删除数据行

11.如果SELECT查询语句的SELECT子句为SELECT A, B, C*D,则不能使用的GROUP BY子句是(D )。

A.GROUP BY A

B.GROUP BY A,B

C.GROUP BY A,B,C*D

D.GROUP BY A,B,C,D

12.T-SQL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D)

A.AGE IS NOT NULL

B.NOT(AGE IS NULL)

C.SNAME='王五'

D.SNAME='王%'

13.有关SELECT colA colB FROM table-name语句,请问下面哪一种说法正确的(A)。

A.该语句不能正常执行,因为出现了语法错误。

B.该语句可以正常执行,其中colA 是colB的别名。

C.该语句可以正常执行,其中colB是colA的别名。

D.该语句可以正常执行,colA和colB两个不同的列名。

14.下面是有关分组技术的描述,请问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A)。

A.SELECT子句中的非合计列必须出现在GROUP BY子句中。

B.SELECT子句中的非合计列可以不出现在GROUP BY子句中。

C.SELECT子句中的合计列必须出现在GROUP BY子句中。

15.由EXISTS引出的SELECT子查询,其投影列表达式通常都用(C),因为带EXISTS的子查询只返回真值或假值。

A.% B.? C.* D._

第8章视图的创建与操作

1.不允许对视图中的计算列进行修改,也不允许对视图定义中包含有统计函数或(B)子句的视图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

A.ORDER BY B.GROUP BY C.HAVING D.SELECT

2.下列(C)选项是在使用视图修改数据时需要注意的。

A.在一个UPDATE语句中修改的列必须属于同一个基表

B.一次就能修改多个视图基表

C.视图中的所有列的修改必须遵守视图基表中所定义的各种数据完整性约束D.可以对视图中的计算列进行修改

3.下面语句(D)是不正确的。

A.视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对象,使用视图可以简化数据操作

B.使用视图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C.不能创建临时视图,也不能对临时表创建视图

D.DELETE VIEW语句是删除视图

4.下面是有关视图特征的描述,(C)的描述是正确的。

A.ORDER BY子句可以直接出现在CREATE VIEW语句中。

B.ORDER BY 子句不可以出现在CREATE VIEW语句中。

C.GROUP BY子句可以出现在CREATE VIEW语句中。

D.GROUP BY子句不可以出现在CREATE VIEW语句中。

5.SQL Server将创建视图的CREATE VIEW语句文本存储在(D)系统表中。

A.sp_helptext B.syscommens C.encryption D.sysobjects

第9章T-SQL编程与应用

1.对于T-SQL单行注释,必须使用下列(A )符号进行指明。

A.-- B.@@ C.** D.&&

2.对于T-SQL多行注释,必须使用下列(B)符号进行指明。

A./ / B./* */ C.-- -- D.// //

3.用以去掉字符串尾部空格的函数是(C)。

A.LTRIM B.RIGHT C.RTRIM D.SUBSTRING

4.在SQL Sever中,全局变量以(B)符号开头。

A.@ B.@@ C.**

D.&&

5.可以用来获取指定子字符串的函数是(D)。

A.LEFT B.RIGHT C.RTRIM D.SUBSTRING

6.字符串常量使用(A )作为定界符。

A.单引号B.双引号C.方括号D.花括号

7.表达式‘123'+‘456' 的结果是(C )。

A.'579' B.579 C .'123456' D .'123'

第10章数据库服务器编程

1.激活触发器的数据更新语句,有效选项是(B)

A.INSERT B.UPDATE C.DELETE D.SELECT

2.在执行对Book表的更新操作时,如果希望不执行该操作,而是执行其他操作,则应该创建什么类型的DML触发器(D)。

A.FOR B.BEFORE C.AFTER

D.INSTEAD OF

3.一个表上可以建立多个名称不同、类型各异的触发器,每个触发器可以由三个动作来引发,但是每个触发器最多只能作用于(A)个表上。

A.一B.二C.三D.四

4.一个存储过程最多可以具有的参数数量为(B)个。

A.100 B.1024 C.2048 D.2

5.存储过程可以使用RETURN语句返回调用它的存储过程或应用程序并返回一整数值,在SQL Server中,返回值为(B)时,表示存储过程成功执行。

A.1 B.0 C.99

D.-1

6.关于触发器叙述正确的是(A)。

A.触发器是自动执行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触发

B.触发器不可以同步数据库的相关表进行级联更改

C.SQL Server 2008不支持DDL触发器

D.触发器不属于存储过程

第11章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

1.固定数据库角色sysadmin(A)活动。

A.在数据库中有全部权限

B.可以添加或删除用户

C.可以管理全部权限、对象所有权、角色和角色成员资格

D.可以更改数据库内任何用户表中的所有数据

2.关于登录名和用户名,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C )。

A.登录是在服务器级创建的,用户是在数据库级创建的

B.创建用户时必须存在一个用户的登录

C.用户和登录必须同名

D.一个登录名可以对应多个数据库用户

3.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可分为4个等级,不包括(B )

A.操作系统级B.用户级C.SQL Server级D.数据库级

4.对SQL Server实例的登录有两种验证模式: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和(B )。

A.Windows NT模式B.混合身份验证模式C.以上都不对

5.下列选项不属于SQL Server 权限管理的是(B)。

A. 对象权限B.管理员权限C.语句权限D.隐含权限

6.下列选项不属于SQL Server对象权限适用的语句是(C)。

A.SELECT B.UPDATE C.ALTER D.DELETE

7.下列选项不属于SQL Server固定服务器权限的是(D)。

A.serveradmin B.sysadmin C.diskadmin D.public

8.固定数据库角色db_securityadmin可以在数据库中进行(C )活动。

A.在数据库中有全部权限

B.可以添加或删除用户

C.可以管理全部权限、对象所有权、角色和角色成员资格

D.可以更改数据库内任何用户表中的所有数据

9.可以执行SQLServer系统中所有操作权限的固定服务器角色是(B)。

A.bulkadmin B.sysadmin C.securityadmin D.processadmin

10.不与权限管理直接有关的T-SQL语句是(D)。

A.GRANT B.DENY C.REVOKE D.CREATE TABLE

第12章数据库的恢复与传输

1.进行数据库差异备份之前,需要做(A )备份。

A.数据库完整备份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2.(A )备份最耗费时间。

A.数据库完整备份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3.下列关于数据库备份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如果数据库很稳定就不需要经常做备份,反之要经常做备份以防数据库损坏B.数据库备份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应该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

C.数据库备份也受到数据库恢复模式的制约

D.数据库备份策略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不是备份做得越多,越全就越好

4.做文件及文件组备份后,最好做(C )备份。

A.数据库完整备份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5.备份数据库不仅要备份用户定义的数据库,还要备份系统数据库,这些系统数据库是(D)

A.master数据库B.msdb数据库

C.model数据库D.都是

6.关于SQL Server的恢复模式叙述正确的是(C )。

A.简单恢复模式支持所有的文件恢复

B.大容量日志模式不支持时间点恢复

C.完整恢复模式是最好的安全模式

D.一个数据库系统中最好是用一种恢复模式,以避免管理的混乱

7.下列不是日志备份类型的是(C)

A.纯日志备份B.大量日志备份

C.头部日志备份D.尾部日志备份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目录: 一、概述 二、主要上机实验内容 1.数据库的创建 2.表的创建 3.查询的创建 4.窗体的创建 5.报表的创建 6.宏的创建 三、总结 一、概述 (一)上机内容: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1. 熟悉Access的启动,推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 2. 练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 3. 练习创建表结构的三种方法(向导、表设计器、数据表)、表中字段属性设置; 4. 练习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5. 练习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 6. 练习表的维护(表结构、表内容、表外观) 7. 练习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1.选择查询(单表、多表、各种查询表达式) 2.参数查询 3.交叉表查询 4.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1.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 2.向导创建主|子窗体

3.图表窗体的创建 4.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 5.练习美化窗体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 2.向导创建报表(多表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 3.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主|子报表、自定义报表) 4.练习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1.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2.课程内容的综合练习; 3.编写上机实验报告、答疑 (二)上机完成情况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完成了创建表,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的维护,修改了表的结构、内容、外观,最后进行了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已完成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练习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然后练习并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等。 已完成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向导创建主|子窗体和图表窗体,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美化窗体。 基本完成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向导创建报表,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已完成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期末测试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 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 2.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关系(二维表)____来表示的。3.设关系模型R(A,B,C),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B},则R的候选码为__(A,C)_______。 4.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用“___图状结构______” 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5.SQL Server2005中,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___数据______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6.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存储结构都采用___B树____索引结构。 7.一个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属性是原子性、一致性、__隔离性__和持久性。 1、8.在T-SQL中,查询表中数据时,可用_____DISTINCT______关键字滤掉重复行。9.调用标量函数时必须提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名称,即___拥有者_____. 函数名。10.DML 触发器是当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数据操作语言事件时会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管理的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 (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 (C)人工管理(D)统一管理 2、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是什 么样的联系() (A)一对一(B)一对多 (C)多对多(D)以上全不是 3、如果事务1将数据库中的A值从200改为300,事务2读A值为300,事务1又将 刚才的操作撤销,A值恢复为200,那么事务2读取了“脏”数据。这种情况 是由于数据库保护中的那方面不当而引起的() (A)并发控制 (B)完整性约束 (C)安全性控制(D)数据库的恢复 4、在关系模型中,“元组”是指( B ) (A)表中的一行(B)表中的一列 (C)表中的一个数据(D)表中的一个成分 5、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pplication of Database Technology) 授课教师: 答疑时间: 办公室: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模块V、挂牌、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选修课) 课程时间安排:2012年2月—2012年6月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教育技术中心 授课安排调整:节日放假,课程内容顺延 期末考试时间:第17周(随堂闭卷笔试) 教学课时数: 2 × 17 = 34课时(课后课程实验8课时) 课程网址:上财教学网 指定教材: 崔敬东于长锐崔丽丽编著。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面向业务分析的Access 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亚历山大著梁普选刘玉芬等译。Access数据分析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布鲁特曼等著,付宇光等译。Access Cookbook中文版:数据分析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选修课,假设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着重于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较全面地介绍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组织形式、数据彼此的逻辑联系及联系方式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掌握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应用Microsoft Acces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取数据、加工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组织输出。同时,通过上机操作、练习和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关系数据库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利用Microsoft Access工具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和设计业务报表的方法。 课堂练习: 由于本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实验性质,所以要求学生一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语义、不正确的数据进入数据库,从而来保证数据库系统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世界。 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2. 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约束条件可以分为哪几类? 解: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六类:静态列级约束、静态元组约束、静态关系约束、动态列级约束、动态元组约束、动态关系约束。静态列级约束是对一个列的取值域的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类型的约束,包括数据的类型、长度、单位、精度等;②对数据格式的约束;③对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的约束; ④对空值的约束;⑤其他约束。静态元组约束就是规定组成一个元组的各个列之间的约束关系,静态元组约束只局限在单个元组上。静态关系约束是在一个关系的各个元组之间或者若干关系之间常常存在各种联系或约束。常见的静态关系约束有:①实体完整性约束;②参照完整性约束;③函数依赖约束。动态列级约束是修改列定义或列值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下面两方面:①修改列定义时的约束;②修改列值时的约束。动态元组约束是指修改某个元组的值时需要参照其旧值,并且新旧值之间需要满足某种约束条件。动态关系约束是加在关系变化前后状态上的限制条件,例如事务一致性、原子性等约束条件。 3. 试述DBMS如何实现完整性控制。 解: 为了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提供了以下三种机制: ①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也称为完整性规则,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SQL标准使用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完整性,包括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这些完整性一般由SQL的DDL语义来实现。它们作为数据库模式的一部分存入数据字典中。 ②完整性检查方法检查数据是否满足已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称为完整性检查。一般在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执行后开始检查,也可以在事务提交时检查。检查这些操作执行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③违约处理若发现用户操作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拒绝(NOACTION)执行该操作,或级连(CASCADE)执行其它操作,进行违约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 现有以下四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供应商编号,姓名,电话,地点),其中供应商编号为主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1.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2 .下列关于数据库恢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物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B.系统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C.介质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D.以上故障恢复均不采用日志文件 3.下面()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A.关系模型 B.线性模型 C.层次模型 D.网状模型 4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5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6.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提高了系统效率 B.方便了用户使用 C.数据的结构化 D.节省了存储空间 7.SQL语言是()的语言,容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 8.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完整性控制 B.访问控制

C.安全性控制 D.并发控制 9.DBMS普遍采用()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A.索引 B.授权 C.封锁 D.日志 10.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这是()。 A.一级封锁协议 B.二级封锁协议 C.三级封锁协议 D.零级封锁协议 11.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12.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N:M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A.关系实现 B.属性实现 C.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13.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 B.谓词演算 C.集合运算 D.代数运算 14.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键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设计阶段。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物理设计 D.全局设计 15.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A.结束程序 B.返回系统 C.提交事务 D.存储数据 16.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A.原子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持久性 17.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属于()

华南师范大学《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 )将访问许可权分配给一定的角色,用户通过饰演不同的角色获得角色所拥有的访问许可权. A、强制存取控制 B、自主存取控制 C、视图机制 D、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答案:D 2 SQL的默认策略是任何与( )约束相违背的更新均为系统拒绝. A、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B、实体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答案:C 3 用户标识与系统鉴别属于( )技术. A、访问控制 B、接入控制 C、完整性约束 D、恢复 答案:A 4 ( )是相互矛盾的,数据库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它们进行折中权衡. A、时间效率,维护代价 B、时间效率,空间效率 C、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 D、空间效率,维护代价 答案:C 5 在关系演算中,元组变量的变化围是( ). A、某一命名的关系 B、数据库中的所有关系 C、某一个域 D、数据库中的所有域 答案:C 6 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 的是() A、SUM (列名) B、MAX (列名) C、COUNT ( * ) D、AVG (列名) 答案:C 7 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B、AGE IS NOT NULL C、AGE = NULL D、NOT (AGE IS NULL) 答案:C 8 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 A、非空值约束 B、域约束子句 C、断言 D、外键子句 答案:C 9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A、模式 B、模式与模式的映射 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D、模式 答案:C 10 ( )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之一. A、交 B、除 C、关系模型 D、广义笛卡儿积 答案:D 11 设关系R有M个元组,关系S有N个元组,则关系R和S的笛卡尔积有( )个元组. A、M B、N C、M*N D、M+N 答案:C 12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外模式 B、概念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答案:A 13 判断对并发事务正确的调度是( ). A、并发事务的执行结果与并行化执行结果事务是否一致 B、事务间无冲突 C、并发事务的执行结果与串行化执行结果事务是否一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数据库是存贮在计算机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数据库系统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 (2)当前,主要有哪几种新型数据库系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于什么领域,试举例说明?答:主要有: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空间数据库。 (3)什么是数据模型?目前数据库主要有哪几种数据模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模型是一组描述数据库的概念。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语义和完整性约束。很多数据模型还包括一个操作集合。这些操作用来说明对数据库的存取和更新。数据模型应满足3方面要求:一是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们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目前在数据库领域,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以及最近兴起的面向对象的模型。 (4)关系数据库中选择、投影、连接运算的含义是什么? 答: 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筛选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记录)。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运算,选择出的记录是原关系的子集。 2)投影运算:从关系中指定若干个属性(字段)组成新的关系。投影是从列的角度进行运算,得到的新关系中的字段个数往往比原关系少。 3)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按照给定的条件横向拼接成新的关系。连接过程是通过两个关系中公有的字段名进行的。 (5)关键字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个关系中可以确定一个字段为关键字段,该字段的值在各条记录中不能有相同的值。(如:门牌);关键字段的作用主要是为建立多个表的关联和进行快速查询。 (6)什么是E-R图?E-R 图是由哪几种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如何表示? 答: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有3种,即实体、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用矩形框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用菱形框表示实体间的联系,用椭圆形框表示实体和联系的属性,实体名、属性名和联系名分别写在相应框。 ABAAC ABCAA 第2章习题解答 1. 思考题 (1)在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库中包含哪些对象?其中什么对象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又是什么? 答: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库对象主要包括数据库关系图、表、视图、同义词、可编程性、Service Broker、存储和安全性等。其中表对象是必不可少的。表是由行和列构成的集合,用来存储数据。 (2)SQL Server提供的系统数据库master它的作用是什么?用户可以删除和修改吗?为什么?答:master 数据库记录SQL Server 系统的所有系统级信息。主要包括实例围的元数据、端点、服务器和系统配置设置以及记录了所有其他数据库的存在、数据库文件的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它 以文件形式存储。 2.数据库中的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均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3.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记录。 4.在Access中,查询可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5.子查询“包含于”对应的谓词是In。 6.参数查询中的参数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并且设置条件提示。 7.绑定文本框可以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取所需的内容。 8.在创建主/子窗体之前,必须设置主窗体和子窗体(主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 9.表A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表B中的多条记录匹配,但是表B中的一条记录至多只能与表 A中的一条记录匹配,这样的关系是“一对多”。 10.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在关系数据库中,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称为主键。 12.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Access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有效性,并且不会因意外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3.在数据表中,记录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的。 14.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把由一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 维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5.关系规范化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16.数据表之间的联系常通过不同表的共同字段名来体现。 17.表是Access数据库的基础,是存储数据的地方,是查询、窗体、报表等其他数据库对 象的基础。 18.在Access中数据表结构的设计是在设计器中完成的。 19.在查询中,写在“条件”行同一行的条件之间是并的逻辑关系,写在“条件”行不同行 的条件之间是或的逻辑关系。 20.窗体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表和查询。 21.计算型控件一般来说用表达式/公式作为数据源。 22.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多个表或查询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具有一对一/一对 多的关系。 23.在报表中可以根据字段、表达式对记录进行排序或分组。 24.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具有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故 障恢复功能。 25.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26.实体完整性是对关系中元组的唯一性约束,也就是对关系的主码的约束。 27.若想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就要尽量满足关系规范化原则。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

综合题 一、 1.使用Transact—SQL语言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创建两个表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班级编号)和成绩表(学号,课程编号,成绩,是否重修)。其中,学生信息表中学号为主键,其他信息都不允许为空。通过学号与成绩表形成一个一对多的关系,成绩表中的成绩的默认值为0,但必须在0~100之间。注:将学号设置为主键,主键名为pk_xh; 为成绩添加默认值约束,约束名为df_xb,其值为“0”; 为成绩添加check约束,约束名为诚恳ck_xb, 在0~100之间。 CREATE DATABASE 教学管理 use 教学管理 go create table 学生信息( 学号 varchar(20) NOT NULL PRIMARY KEY, 姓名 varchar(20) NOT NULL , 性别 varchar(10) NOT NULL, 籍贯 varchar(20) NOT NULL, 班级编号 varchar(20) NOT NULL ) go create table 成绩表 ( 学号 varchar(20) NOT NULL FOREIGN KEY REFERENCES 学生信息(学号), 课程编号 varchar(20) NOT NULL, 成绩 numeric(5,2) DEFAULT (0) CHECK(成绩)=0 and 成绩<=100) , 是否重修 varchar(8) NOT NULL ) go 2.写出实现各查询功能的SELECT语句。 (1)统计班级编号为1002的学生人数。 (2)查询课程编号为“003”的课程成绩高于该门课程平均分的学生信息。(3)在“学生信息”表中找出姓“王”的学生信息。 (4)将“成绩”表中的课程编号为“001”的成绩增加10分。 (5)列出每个同学的学号、姓名及选修课程的平均成绩情况,没有选修的同学也列出。 3.创建一个名为stud_view2的视图,该视图可以用来查看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试题库

1、信息世界的基本术语单位:实体、属性和联系。 2、根据联系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三种基本类型:1对1的联系, 1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 3、能够识别实体中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该实体的集的关键字。 4、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于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数据世界的模型。 5、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6、关系数据模型是三大经典模型中最晚发展的一种,是相对建模能力最强的一种,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型。 7、关系模型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一个二维表格。 8、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 9、每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且取自于同一个域; 10、不允许有相同的元组; 11、行的顺序和列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12、关系的任何一个属性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元素; 13、SPARC结构对数据库的组织从内到外分三个层次描述,分别称为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三个模式反映了看待数据库的三种不同数据观点。 14、模式也称概念数据模式,对应总体概念级数据库,故称为数据库管理员视图。属于信息模型,常见有:实体-联系(E-R模型)、 15、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反映数据的存储结构,故内模式也称系统程序员视图。 16、外模式是面向用户的,是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数据库,故外模式也称用户视图。通常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故外模式称为子模式,它包含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17、模式是内模式的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模式的部分抽取。 18、三个模式反映了三种不同观点:模式表示了概念级的数据库,体现了数据库的总体观;内模式表示物理数据库,体现对数据库的存储观;外模式表示用户数据库,体现对数据库的用户观。总体观和存储观只有一个,而用户观可以有多个,一个应用就有一个用户观。 19、在三个模式之间存在着两种映射:模式/外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 20、模式/外模式映射作用是保证数据的概念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只改变映射关系,从而保证外模式不变。而应用程序时根据外模式编写的,这种外模式独立于模式的特征即逻辑数据独立性。 21、模式/内模式映射作用当存储模式发生变化时,只改变映射关系,从而保证模式和子模式不变,这种逻辑数据独立于物理数据的特征,即物理独立性。2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基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DBA) 23、DD:关于各种数据结构的描述数据,如表的结构、每个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称为描述数据库,通常由一个数据字典(Database Dictionary,DD)来管理。 24、这个机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5、关系模型的特点就是把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抽象成一个二维表格。 26、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取任意多个值。 27、关系 = 关系的型 + 关系的值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高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期末试题(2013) 1.数据库技术发展阶段如何划分,简述当前数据库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 (1)数据库技术发展阶段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言。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2.以关系数学为基础;3.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4.关系数据库语言是非过程化的。 第三代数据库产生于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于是产生了第三代数据库。主要有以下特征:1.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2.保持和继承了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3.对其它系统开放,支持数据库语言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第三代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和诸多新技术相结合(比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模拟试题

、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A ?企业管理器 B ?事件跟踪器 C ?服务管理器 D ?以上均不是 或内存的数据库。 7、多用户数据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使它的每个用户好像正在使用一个单用户数据库,为此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 )。 &设有两个事务 T1、T2,其并发操作系列如图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模拟试题 1、通过 SQL SERVER2000 的( ),方便实现建立数据库、数据表、 设计候选键等操作。 2、从数据库中读取得数据,存放在( )对象上,它是 https://www.doczj.com/doc/438836933.html, 的一个重要组件,也被称为一个离线的 A ? SqlDataAdapter B . SqlConnection C . DataSet D . SqlCommand 3、下面列出的选项中只有( )不是常用的 RDBMS 实例。 A . SQL Server B .Sysbase C . Ingres D . IDS/ n 4、(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 模 式 B. 外模式 C. 内模式 D. 概念模式 5、有了模式 /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 )。 A . 逻 辑独立性 B. 物理独立性 C. 数据一致性 D. 数据安全性 6、保护数据库, 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 非法更改或破坏。 这是指数据库的数据 ( )。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安全性 D .恢复 A .安全性控制 B .完整性控制 C .并发控制 D .可靠性控制 )。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C .该操作存在不一致分析 D ?该操作读“脏”数据 9、数据库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物理模式设计四个阶段,关系模式的规 A .需求分析 B ?概念模式设 计 C ?逻辑模式设计 概念模式设计、逻辑模式设计和范化处理属于()阶段。 D .物理模式设计 10、在某银行的数据库系统,设置只允许员工在上午以拒绝。这是数据库的( )控制功能。 A .安全性控制 B .完整性控制9 : 00时至下午5: 00可以访问数据库,其他时间全部予 C .并发控制 D .可靠性控制 二、数据库设计(共15分) 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述服务: (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规则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 (3)当需要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相应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规则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数据(Data):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1)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2)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易扩展、冗余度较小; 3) 数据独立性较高。 数据库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 1) 数据定义功能; 2)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3) 数据操纵功能; 4)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 其他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 定义: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系统构成。 5、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不仅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也是结构化的;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逻辑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精选文档. .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7、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2)两类数据模型:

数据库技术 试题库(附答案)

《数据库技术》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答案:B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4.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①,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②,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③。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